撒迦利亚书第七章拾穗
【亚七1】「大利乌王第四年九月,就是基思流月,初四日,耶和华的话临到撒迦利亚。」
基期流月既是被掳之地犹太人应用的名称,他们回到耶路撒冷,仍旧沿用。这是主前518年。如果月朔是初四,则这里初四、实际是初七,即照计算为十二月七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大利乌王第四年九月”:阳历主前518年十一月。距夜间八异象不到二年。犹太人在巴比伦时每逢五月和七月,为国破家亡禁食,现在回归故土,故有应否再继续禁食的询问。
“第四年九月……初四日”即主前518年十二月七日,大概在八个夜间异象的两年之后。
「大利乌王第四年」:即主前五一八年。
「九月」:阳历十一月。当时跟圣殿竣工只差二年(见拉6:15)。
第四年。约为公元前518年12月6日,系得到前面异象的两年以后(亚 1:1
7)。在大约两年时间里,圣殿完工了(见拉6:15),所以工程一定进展顺利。祭司们已住在“耶和华殿中”(亚7:3)。由于乐观的前景,人们自然会提出,在艰苦条件进行的禁食是否还应保留。
●时间:公元前518年12月7日。这段可能是编者加入的纪录。距离之前的异象,已经经过一年十个月左右。
1-3 有关禁食的询问: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每逢五月七月等 (见5及8:19) , 必为亡国的惨痛而禁食,现在部分被掳者与后裔已归回本土,着手重建圣殿,故有「还需禁食否」的疑问。
1-3节讲述伯特利的代表前来询问(见2节),纪念耶路撒冷灾难的禁食是否还要继续。
【亚七1】大利乌王第四年」:即主前五一八年。
「九月」:阳历十一月。当时跟圣殿竣工只差二年(见拉6:15)。——《串珠圣经注释》
【亚七1 年代小注】与其相等的日期是主前五一八年十二月七日,相距第一章的最后一个日期几乎有两年。无论是犹太历法,或是大利乌的事迹,没什么与此日期相关的特别事件。──《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七2】「那时伯特利人已经打发沙利色和利坚米勒,并跟从他们的人,去恳求耶和华的恩。」
沙利色是人名,而伯特利是地名,因此中译词为「伯特利人」打发这两个使者。第二个人名利坚米勒,这也是全名,虽然「米勒」原是「王」,但不作「利坚王」,而是利坚米勒。
「求恩」大都以遵行敬拜礼仪为求恩的形式与实际,玛拉基书就强调这事(玛一9)。恳求神的恩,也是同样的涵义(代下卅三12;耶廿六19;但九1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伯特利”:在被掳前为北国以色列拜金牛犊的两个中心之一(王上十二28∼29)。犹太人回归时,此城也有不少百姓回到故乡(拉二28;尼七32)。伯特利城大概派人到耶路撒冷敬拜。这几个人是代表。
伯特利城的人差遣这代表团到耶路撒冷敬拜,并询问有关全民禁食的事。
「伯特利人」:昔为北国以色列拜牛犊的中心(王上12:28-29)。当所罗巴伯自巴比伦归回犹太地时,不少原居伯特利的百姓亦返回重建故乡(拉2:28; 尼7:32; 11:31)。
「沙利色」:为亚述名字,大概此人生于巴比伦。
「利坚米勒」:可能是王室的官衔,或译作「王的贵族首长」(吕译)。
「跟从他们的人」:应译作「跟从他的人」,大概是利坚米勒的属下。
伯特利(beth-’el)。KJV版为“神的殿”。
沙利色。这是巴比伦人的名字,相当于阿卡得语的SharDusur。西拿基列一个儿子,同时也是杀死西拿基列的人,也叫沙利色(王下19:37)。取外国的名字说明沙利色是在流亡期间出生的。
他们的人。可能是代表的助手。
恳求。源于希伯来语chalah(“软弱”“生病”)。但这里用的是褒义,指拍拍脸放松下来,表现了一种温和的态度,引申为“使人快乐”。故可译为“恳求神的恩典”。
●「伯特利」:字义是「神的殿」,位于耶路撒冷以北二十公里左右,是北国的敬拜中心之一。
●「伯特利人已经打发沙利色」:很可能是「伯特利沙利色已经打发」。亦即这里的提问跟伯特利人无关,而是一个人名叫「伯特利沙利色」。
●这些人可能来自巴比伦,因为巴比伦的锲形文字中记载有类似此处伯特利的复合名字。而且此时(九月)与第一次禁食时间(五月)相差大约三个半月,这是巴比伦到耶路撒冷的时间( 拉 7:7-9 )。况且,由伯特利那么近的地方来问禁食问题,大概不值得记入历史中,但由巴比伦长途跋涉来问禁食日期,就值得写入历史了。
●「利坚米勒」:通常被视为专有名词,在乌加利发现这个名词指的是君王的发言人。叙利亚译本用一个指「外交或军事发言人」的字来翻译此字。
●「跟从他们的人」:原文是「属他的人」,意义应该是「侍从」,而非「跟从他们的人」。
●「恳求耶和华的恩」:原文表示「使脸色婉转」,表示去献祭、崇拜。
【亚七2】「伯特利人」:昔为北国以色列拜牛犊的中心(王上12:28-29)。当所罗巴伯自巴比伦归回犹太地时,不少原居伯特利的百姓亦返回重建故乡(拉2:28; 尼7:32; 11:31)。
「沙利色」:为亚述名字,大概此人生于巴比伦。
「利坚米勒」:可能是王室的官衔,或译作「王的贵族首长」。
「跟从他们的人」:应译作「跟从他的人」,大概是利坚米勒的属下。——《串珠圣经注释》
【亚七2 伯特利的人】伯特利在耶路撒冷北方十二哩外,位于波斯叶胡德省(犹大)的边陲。──《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七3】「并问万军之耶和华殿中的祭司和先知说:『我历年以来,在五月间哭泣斋戒,现在还当这样行吗?』」
五月是耶路撒冷及圣殿被毁的月份。列王记下第廿五章九节注明为五月初七日,耶利米书(五十二12)的日期为五月初十日。所以在以色列人的观念中,五月为国难的月份,应以哭泣悔罪与斋戒的礼仪。──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犹大人被掳之后,每年“五月”都举行禁食大会纪念耶京的毁灭(耶五十二12∼13)。如今遗留的问题是,圣殿已开始重建,百姓还需要不需要举行这个五月的大会?(比较七5注;八19注)。“历年”指已过去的七十年(参5节注)。
他们的问题是:既然圣殿是在重建之中,那时是否需要保持在“五月”禁食,纪念第一所圣殿在主前586年被尼布甲尼撒焚烧(耶五二12
13)?
「历年」:即5节的「这七十年」(见1:12注)。
祭司。是解释律法的人(见该2:11)。
殿中。见第1节注释。
先知。无疑是哈该,撒迦利亚等人。
我……哭泣……,现在还当这样行吗?这里的禁食(见第5节)是为了纪念公元前586年5月耶路撒冷被尼布甲尼撒毁灭一事(王下25:8
9;耶52:12-14)。见亚8:19注释。
斋戒。就是禁忌食物和娱乐。
●「哭泣」:原文是单数,更显示出这是一个官员,而非许多人的问题。
●「斋戒」:字义是「分别为圣」、「奉献自己」、「成为拿细耳人」的意思,这里应该是禁食的委婉说法。
●「五月间」哭泣斋戒:五月是耶路撒冷圣殿被毁的月份,日期是五月七日 王下 25:9 或五月十日。耶 52:12 。犹太人在这个月禁食纪念国难。
◎这里应该是表示一个于政府任职的犹太人「伯特利沙利色」派遣发言人来询问耶路撒冷的祭司与先知,圣殿既然将要建成,是否应该将哀悼圣殿被毁的禁食取消?虽说这好像是一个人的问题,应该也代表在巴比伦犹太社群的疑问,只是由其中较杰出的人派代表来耶路撒冷询问。
【亚七3 五月禁食】尼布甲尼撒王于五月摧毁圣殿(见:王下二十五8),因此定在这时候禁食理所当然。可是现在圣殿已重建,一定会有人思忖是否还需要禁食。撒迦利亚则质问,禁食是为了祈求重建圣殿,还是为了导致国破家亡的罪而悔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七4】「万军之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说:」
〔暂编注解〕神的回答分成好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用这句话引出(见第8节;亚8:1)。
4-14 神责备百姓禁食的态度:百姓斋戒禁食并不蒙神喜悦(4-7),他们亡国是因祖先在昔日不听先知的教训,致遭神惩罚分散(8-14)。
【亚七5】「你要宣告国内的众民和祭司,说:『你们这七十年,在五月、七月禁食悲哀,岂是丝毫向我禁食吗?』」
「国内的众民」原意为这地的众民,当然是指以色列人,因为他们是有耶和华的地土为他们的产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七月”的禁食大会是为了纪念被掳后的犹大省长被杀(王下二十五23∼25;比较七3注)。
神认为百姓举行的禁食聚会,非神制定,徒有仪式,旨在吃喝,并非真正悔过,故不为神悦纳。
“七十年”:看一12注。七十年为一完整之数,若从耶城于主前587年被毁算起,此时已过了68年。
「五月七月禁食悲哀」:见8:19注。
众民。这个答复与所有的人有关,而不单是伯特利人。
七月。根据传统说法,这一禁食是为了纪念基大列的被杀(见王下25:22-26)。
七十年。从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毁灭(王下25:1-4)至当时(见第1节注释)约为七十年。如果按从秋天到秋天计算,公元前587/586到518/517,正好是70年。
向我禁食。种种禁食是人发明的,并不是实行神的命令。它们显然不是出于真正的悔罪。这些罪造成了耶路撒冷和国家的毁灭。
●「七月」: 耶 41:1-3
王下 25:25 记载巴比伦所派的省长基大利被杀,引起统治者的报复,且神的惩罚似乎更沉重的临到,所以七月也列在禁食的月份中。
5-6百姓的斋戒禁食并非神设立的,他们这样做只是出于自怜,或企图以此缓和神的怒气,正如日常吃喝般,是为满足自己,并无向神谦卑及悔过之意。
● 7:5-6 提到以色列人禁食与吃喝的动机,都是自我为中心的。吃喝是为了自己的快乐,禁食也是为了自己的悲哀。而非是向神的悔罪。
5∼7 “七月”的禁食是纪念犹大的犹太人省长基大利被暗杀(王下二五23∼25)。虽然出于良好的动机,但这些禁食是出于人意,而不是神的吩咐,而且是一种自义的行为(6节)。百姓若听了神借众先知所说的话,他们就不用经历被掳,就不需要禁食了(7节)。
【亚七5 七月禁食】七月发生需要禁食的事件,我们惟一所知的是基大利被暗杀(耶四十一章)。耶路撒冷被毁后,尼布甲尼撒任命他为省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七5 禁食的目的】在近东世界,除了圣经,很少提及禁食。通常是在哀伤的时候所发的行为。在旧约圣经,宗教性的禁食通常与请求神相关。重点在于请求的事情是如此重要,因此关注自己的灵性状况,而身体的需求则退居幕后。如此,禁食是在神面前洁净、谦卑的过程(诗六十九10,一○二4)。禁食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为着重要的事情操练纪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七6】「你们吃喝,不是为自己吃,为自己喝吗?」
〔暂编注解〕即没有想到神(见林前11:17-22)。
【亚七7】「“当耶路撒冷和四围的城邑有居民,正兴盛,南地高原有人居住的时候,耶和华藉从前的先知所宣告的话,你们不当听吗?”」
在被掳之前的先知所有的环境,那时如果人们肯听受,也不会发生以后的灾殃。看那荒废之地,南地是从迦萨之南,从别是巴到死海,成为三角地带,以加低斯巴尼亚在南端。它的荒废不只因自然的环境,也因战争所破坏。至于高原,在山上有橄榄树与桑树,在山谷有榖类,都是神所赐的丰富,却因战争而遭破坏,没有甚么出产了。这些地方极需要重建与复兴。──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南地”是别是巴以南的地方。“高原”指以色列地中部地中海旁平原和犹大山区山脚一带的地方。
百姓若早听神的话,便不会为亡国而禁食了。
「南地高原」:即南面地方与西部山麓地带(见俄19-20注)。
你们不当听吗?七十士译本为“不是这些话吗?”“以前的先知”曾警告人不要单依靠遵守外表的仪式(撒上15:22;箴21:3等)。
兴盛。把以色列从前的兴旺和现在的沦落进行对比,以提醒人们悖逆所带来的损失。
南地。见书15:19注释。
高原(Shephelah)。见书15:33注释。“南地”和“高原”是犹大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两个。另一个部分是耶路撒冷周围的“山地”(见士1:9注释)。
●「南地」:原文是「干燥」的意思,指犹大南方,大约是迦萨经别示巴到死海这条线以南的地方。当时南地的荒凉跟战乱有关,并非因为土地或气候不良。
●「高原」:原文是「低地」,指犹大山地和海岸之间的丘陵地。此处的山坡盛产橄榄树和小无花果树,低谷则盛产谷类。
● 7:7 的意思是被掳前先知说的话,现在的百姓也应该要听。
◎ 赛 58:1-14 也提到类似的观念。
【亚七8】「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撒迦利亚说:」
〔暂编注解〕◎8~10这里说明宗教节期与仪式并非是信仰的核心,而是每日把神的公平正义实现在周遭,才是重点。重视禁食这种宗教节期是否继续,是不错的事,但最重要的公平正义可不能被忽略。
8-12百姓亡国被逐前纵然遵守宗教上的仪文,但却没有秉公行义、怜悯孤寡,反硬心不听神的话。
8∼13本段列举以民是否为守约之民的四种考验:按公平审判、以慈爱待同胞、不欺压贫苦无依者、不谋害人。这都见于律法和先知的教训中,可是以民(“他们”)被掳前并未遵守。“金钢石”:硬度最高的宝石。
【亚七9】「万军之耶和华曾对你们的列祖如此说:『要按至理判断,各人以慈爱怜悯弟兄。』」
「要按至理判断」,这是司法的公正。公义与公正,是圣约必具备履行的条件(何二19)。真正的公义必须恩慈慷慨(结十八6),谦卑(诗廿五90)。
「慈爱怜悯」,又是圣约履行的条件,也是忠贞信实的涵义,可指夫妇、友朋的关系(创二十13;撒上二十15;撒下十六17)。何西阿书第四章一至三节,先知责备以色列人无诚实、无良善,不认识神。他劝导他们谨守仁爱、公平(十二6),前者为信实与怜悯,后者为公义。撒迦利亚从先前的先知汲取属灵的真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至理」:即公正。
先知列举了圣经所经常嘱咐的正义的不同方面(见出23:6-8;赛32:7;耶22:3;弥2:1
2)。
●「至理」:「公义」、「公平」、「公正」、「公理」。
●「判断」:指「法庭的审判」或一般的「断定是非」。
【亚七10】「不可欺压寡妇、孤儿、寄居的和贫穷人。谁都不可心里谋害弟兄。」
寡妇与孤儿本是无告者,在经济上贫困,在社会中低微,容易遭人唾弃与欺凌(弥二9)。寄居的是外地人,不仅受歧视,而且在经济上无保障,职业上又不能享受平等的权利。贫穷人受别人轻视,尤其受富豪者欺压。神的百姓若真要行公义,不仅不可有任何不义或不公正的事,而且应有友好乐助、慷慨助人的精神,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见出22:22-24;申10:18
19;耶7:5
6;赛58:5-7。
●「谋」害:有计划的预谋。
【亚七11】「他们却不肯听从,扭转肩头,塞耳不听,」
〔暂编注解〕“他们”。被掳的上一代。“扭转肩头”。直译作:所呈现的是顽固执拗的肩头(尼九29)。
「扭转肩头」:原指倔强的牲畜(参何4:16)不肯让主人把轭放在肩头上。
扭转肩头。就像牛躲闪套在脖子上的轭一样(见尼9:29;何4:16)。
塞耳不听。他们都不在乎神的旨意。
●「扭转肩头」:叛逆的肩膀,这比喻从牛而来。牛掉转头去,免得轭套在牠的颈上。
●「塞耳不听」:直译是「使耳朵发沉」、「让耳朵重听」。
【亚七11~12】他们扭转肩头
这是悖逆的举动,好似牲畜不肯就范,不愿背上重轭(参阅出卅二9;申九6、13、27;王下十七14;耶七26)。他们又塞耳不听,表明故意不愿听,充耳不听。「塞耳」原意为「重听」听不进去,听不下去,故意不听,当作耳边风。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亚七12】「使心硬如金钢石,不听律法和万军之耶和华用灵藉从前的先知所说的话。故此,万军之耶和华大发烈怒。」
〔暂编注解〕“金钢石”。一种十分坚硬的石。
「金钢石」:即硬度最高的钻石。
金刚石(shamir)。一种极硬的石头(结3:9)。铁石心肠是无法感动的。连最强烈的呼吁也不会有反应。他们“心硬”是故意的。
律法(torah )。“指教”(见箴3:1注释)。
【亚七13】「万军之耶和华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
神呼唤,他们不听,这是以色列的叛逆。他们呼求,神不听,这是以色列的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以民不遵守与神立的约,受到应得的刑罚(看申二十八36∼37
64∼68)。
百姓的严厉惩罚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到了不得不进行管教,以达到道德改革的时候,要求撤销惩罚的呼求就不会予以理睬(见赛65:12-14;66:4)。
13~14 不顺服的结果是祷告不蒙垂听、被分散、土地荒凉。
13-14 百姓得到应得的恶报──国亡家破,故土荒凉。
◎ 7:13-14 到底是整理过去的预言,还是对当代以色列人的预言,我们无法确定。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神的心意,凡是不听神呼唤的以色列人,终究将被分散到列国去。
◎神要求的公平正义没有被执行,导致犹大的被掳。荒凉的景象,当日的听众应该还看得见。今日的基督徒,是否也听见了?
【亚七14】「我必以旋风吹散他们到素不认识的万国中。这样,他们的地就荒凉,甚至无人来往经过,因为他们使美好之地荒凉了。”」
旋风表达神忿怒的行动。耶和华曾藉异族的侵略,他们来如旋风,将以色列人分散(哈三14)。到素不认识的地方,失去保障,没有社会地位。现在以色列人好似种子一般在地上,被风吹起,散落在各地,到素不认识的万国之中。这里是指万国,别处也指偶像:素不认识的别神(耶七9;申十三2)。──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暂编注解〕百姓被打散,流亡各国,耶城和犹大地本为应许美地,也一片荒凉。
我吹散他们。悖逆和背道导致被掳到巴比伦。
他们素不认识。参申28:33
49;耶16:13。
荒凉。见耶9:9-16。
美好之地。见申8:7-10;赛106:24;耶3:19;结20:6。
【暂编注解数据源】
《启导本圣经注释》․《雷氏研读本》․《串珠圣经注释》․《SDA圣经注释》․《蔡哲民查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