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第一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亞一8】「站在窪地芭樂樹中間。」
芭樂樹在低窪之地是一個美麗的表像,表徵神的子民。那樹比不上樹林的其他樹林,它的地位只是一處不顯眼的小空間,它是在潮濕與陰暗的地方,信徒也是這樣只在陰暗的低地,神的心意只要我們作為一顆低樹,有芬芳的馨香,優美的儀態。
樹雖然矮小,卻有耶和華的使者,那一定指主耶穌基督。在深夜裡,先知看見祂坐在紅馬上,有其他的騎士侍衛著,他們在全地走來走去巡邏著。以後再回到祂跟前,主有寶座在他們中間,祂的僕役從祂的命令漂洋過海,到處奔走,執行任務。
於是先知聽見他們的談話。主詢問他們,他們向祂稟告,以色列的拯救者向永生神報告。祂求神為祂的百姓伸冤,也有安慰的好話,耶和華的使者為以色列籲求,也為教會所求,都蒙應允。
我們是神的工人,主與祂的使者都站在我們一邊,祂怎樣與舊約工人同在,像在芭樂樹中間,也必與我們同在,那些自私殘暴的人對待我們,祂仍不高興,祂熱切愛祂的百姓。祂仍安慰錫安,揀選耶路撒冷,你的黑夜無論多麼幽暗,總要相信,並必在芭樂樹中間幫助與祝福。──邁爾《珍貴的片刻》
【亞一17】「耶和華必再安慰錫安,揀選耶路撒冷。」
許多時候,神的子民有被遺忘的感覺。我們的禱告,得不到回應;反對神的人,反而亨通發達;屬於神的人,成了被欺壓,受迫害的無主孤兒。
當你以為神冷酷不顧念你的時候,神卻說:“我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裏極其火熱。”(亞一:14)神是慈愛的,祂不會對自己的兒女殘忍。以色列背逆,神藉外邦人管教他們,為要他們醒悟悔改;但外邦的人責打過重,是神所不喜悅的。
所以耶和華如此說:“現今我回到耶路撒冷仍施憐憫。我的殿必重建在其中,準繩必拉在耶路撒冷之上。”你要再宣告說:“…我的城邑必再豐盛發達。耶和華必再安慰錫安,揀選耶路撒冷。”(亞一:16-17)
巴比倫的軍隊,滅了猶大國,攻陷焚燒了耶路撒冷,拆毀神的殿;不是因為敵人勢力強大無比,而是神離開了,將他們交在外邦人手下。神在祂自己的時候,還要拉起準繩,照祂所定的規模樣式,重新建造。正如聖經所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傳三:1
3)。
在這裏,我們看到歷史運作的情形。“耶和華的使者”騎著紅馬,“站在窪地番石榴樹中間”;這“番石榴”(myrtle)屬於桃金孃科的樹,葉形似橄欖樹,木質地堅硬,生長在低濕的土地,代表神的子民,其枝用為住棚節搭棚用(尼八:15;賽五五:13)。使者與神的子民同在,是苦難中代禱的中保:為了神的子民被擄分散,祈求耶和華的憐憫;而聽禱告的耶和華“用美善的安慰話”回答;“使者”再告訴先知,要他向神的百姓,宣告有盼望的信息(亞一:12-16)。這就是“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來三:1),也就是神子,先存的基督,一直的關心人,在成為肉身以前,所作的工作。神聽祂的禱告,時候到了,成就祂的旨意,使以色列復興。
神在異象中,給先知看見有四角。“角”在聖經中代表能力: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等外邦勢力,先後相繼,壓制迫害神的百姓(但二:36-45,七:17-28)。時候到了,神要興起四個匠人,作建設的工作,“威嚇列國,打掉他們的角”,失去轄制的能力,帶來復興(亞一:19-21)。預言的完全應驗,是在彌賽亞國度降臨的時候,以色列要恢復主權,蒙恩興盛。── 于中旻《撒迦利亞書箋記》
【亞一18~21要傳審判的信息(第二個異象)】一次愛德華先生講道時說,若罪人落在永生神的手中是極可怕的,很多人緊抓所坐的椅子,迫切的請他幫助,好像害怕立即就要下到地獄去似的。今日傳福音最大的錯誤是,只注重方法,不重視信息。然而要傳審判的信息實在不容易,因為我們要先受審判──受罪的責備和悔改;然後才懂得帶凓眼淚,給別人傳審判的信息。——唐佑之《神的榮耀與教會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