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马太福音第六章拾穗

 

【太六14注视与察看】圣经中几个不同的「看见」。在这里,主耶稣警告门徒,「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叫人看见」,原文是Theaomai,原意为「注视」,「不停观看」、「展览」,该字变化为「戏院」,Theatron,这字便是英文「戏院」一字Theatre的字源。

         主耶稣又教训门徒说:「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察看」二字,原文为Blepo,原意为「细心察看」、「久视后发现」、「主动的看见」,转义为「防备」、「记得」。

         我们所作所为,天父必知,不必故意让人晓得我们行善,像在人前「作戏」一样。虽然保罗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林前四9),但这句话表示我们要生活得像基督、为基督、表现基督,让别人观看和效法我们,我们应该小心「演戏」。

         但对于行善,和一切普通人认为要夸耀自己有功的行动,我们深知天父会「细心观察」,而且「发现」我们所作的有永存价值,祂一定「记得」而赏赐我们。

         不过,我们一切所作的应该为「爱主」而作,赏赐为自然的结果,但并非为工作的目的。── 苏佐扬《原文解经》

 

【太六1~616~18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假冒为善的人」一词原文只有一个字,Hupokrites,英文为Hypocrite。这是一个并合字,即Hupo(在下)Krites(管理人)合成。这字在当时是指戏台上作戏的人,他们扮成某一历史人物,在戏台上演戏,表现喜乐哀怒爱恶惧种种状态。原文并无「假冒」二字,该字实可译为「作戏的人」、「戏子」、「演戏者」。我们不可效法这些「作戏的人」。

         第一节「看见」二字原文与「戏院」同字根。「看见」原文为「注视」Theaomai,戏院则为Theatron

         第二节「吹号」二字指戏台上乐队的音乐。

         这些「演戏的人」,演出三幕剧;一、施舍。二、祷告。三、禁食。但他们并非出于真诚和敬畏上主的动机,只是要讨人的喜悦与称赞,因此主耶稣称他们是「演戏」。我们应该只讨上主喜悦,我们的施舍、祷告与禁食才有功效。

         保罗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我们必须在人生戏台上存心真诚,作出感动人而有永存价值的事情。── 苏佐扬《原文解经》

 

【太六2「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假冒为善」:原文为「演戏者」、「演员」。
    「赏赐」:直译是「工价」。

    「得了」:商业用语,意思是「全部付清、备有收据」。──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2「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已经得了」,就是已经得了。这是主耶稣说的话。已经得了就不必再想得。所以,亲爱的旅伴,这是何等的警惕呢?如果我们的施舍、祷告、禁食,以及其他的「善」,是存心要作在人面前,要得人的称赞,是要想在教会的范围里得着好名声,叫人都知道我有爱心,我会祷告,我肯克苦、顺服,请记得,你「已经得了」赏赐。有谁像以巴弗(西一7;四12;门23)弟兄呢?他没有彼得的口才,也没有保罗的著作,他却是一个在狱中替人代祷的人。他只要别人灵性长进,有能力作工;他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人,他要讨那暗中察看者的喜欢。让我们作一粒在地里头的麦子。背十字架、顺服、奉献等,都要在地里头作;这样,就能得那暗中察看者的报答了。──

 

【太六5「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

         我们有太多的人给别人看见是在表演做基督徒。我们过着「属灵」的生活,说「属灵」的话,采取「属灵」的态度,然而这一切都是凭着我们去做的。也许我们实在做得不错,但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就足以警告我们这条路是错了。我们强制自己去戒避这事或那事,这是多么紧张而费劲的工作啊!你曾否试过讲一种不属于你自己的语言呢?如果你试过的话,那你就懂得我所指的意思。你尽管努力试讲,但总不能说得自然流畅。因你需要勉强自己这样的说话。可是当你在讲自己的话语时,那就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容易的了。你说得从容自然,也用不着理智来思考,这种自然的流露,就将你的所是显示出来。

         在基督徒的生活里,没有一件事能比「表演做作」更伤害我们的灵命。反过来说,当我们的言语,祷告,举止行为,都成为我们奇妙的主耶稣基督自然的流露时,那就没有一件事能比这更蒙福了。――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太六6「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内屋」:「储藏室」、「仓库」。──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6「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我们无须图谋设计,去吸引别人注意我们的工作。神在祂那最高主权的安排下,能负起这个责任。我们是在生活上信靠神的,但又何需自我宣传呢?当我听见神的仆人们,强调他们如何凭信心生活这件事时,我就觉得厌烦。我们是否真的相信神的管理和祂的预备呢?如果是,那我们就能信靠主能将我们的需要指示给别的圣徒们知道,祂也会为我们备办一切而用不着我们去宣告这些需要。甚至当别人从我们的生活方式,推论我们有了私人的收入,以至停止他们的奉献,我们也无须介怀。我劝告我的年青弟兄们,要三缄其口,这不但对个人的所需是如此,甚至自己对神那点信靠也是这样,好叫一切的需要,能更好的证实主的预备。信心越大的人,就越少讲他的大信心。――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太六7「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重复话」:堆砌的、机械式的话。──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7问:圣经说,不可重复祷告(太六7),是何意?

         答:马太福音六章所说的重复祷告,意即没有话祷告,而偏把话拉得长,叫人觉得好听,里面却没有东西。我也重复祷告,但我重复祷告,是因为我不能再求更多了,我没有可求了,只有感赞而已。这是大有分别的。── 倪柝声

 

【太六833祈求与寻求】中文的『求』字,原文是用许多不同的字义来表达,在这里有两个是常见的。

         一个是『祈求』(8),原文是aiteo,原意乃是在下的向在上的祈求或请求。太七7~10所有的祈求与求字,原文也是这个字。我们一切的祈求,天父早已知道,而且要按着祂的计划答应我们的祈求。

         另一个是『寻求』,中文也常译为『求』(33),原文是zeteo,这里所说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的『求』字,并非一种祷告祈求,乃是一个行动的寻求。外邦人寻求衣食住,基督徒却应寻求神的国与义,意即在生活上寻求满足主的心,在工作上发展祂的国度。主耶稣也向众人表白『我不寻求自己的意思,只寻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五30)

         保罗劝勉哥林多信徒,不要寻求自己的益处(林前十24)。彼得劝信徒寻求和睦(彼前三11)。今天我们寻求甚么呢?我们在灵修中对父神的『祈求』,与我们在生活中的『寻求』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努力寻求世俗化的名、利、权与物欲的人,他在神面前的祈求怎能蒙垂听?反知,一个忠心地去寻求神国和祂的义的人,他在神面前的一切祈祷,都会成为馨香的祭物。―― 苏佐扬《原文解经》

 

【太六9「“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名」:在希伯来文中,名字代表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和人格,而且按照我们对他的认识或他向我们启示的程度而定。
    「圣」:希腊形容词「hagios」,原意为「不同」或「分别」。动词「hagiazesthai」,意为不同,给予一个独特的地位。──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字在此不很准,原文意思是下面的祷告,并非祷告文,要这样说是说凭着下面的样子,意即这以下是祈祷的榜样,要门徒去学的。──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

 

【太六9~13 耶稣教训人祷告文,信徒应当背诵么?】

答①在福音书中有两处记载主教训人的祷告文(太9-13,路十一1-4),通常称为主祷文,这种传统的说法是有误的,实际上这不是主自己的祷告,乃是给我们作一个祷告的示范,以便遵行学习;至于主亲自的祷告,请看约翰福音十七1-26节,马太福音廿六36-44节所记的祷告内容,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主祷文呢!

②主在这一篇教人祷告文中,教导我们要先求神的旨意,再求自己的事(太六9-13),所谓先神后己,将神国的事放在第一(太六33),最后再求脱离恶者,以赞美荣耀神作结束。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祷告词能比主耶稣这样一篇祷文完全而美好,所以我们应当学习效法,但却不能以此祷文天天背诵,来代替我们应有的祷告,否则我们习以为常,专念祷文,成为口头禅,受其字句的限制,那就变成形式,毫无意义了。

③凡是出于主的吩咐教训都是好的,都要遵守(太廿八20),不论我们自己怎样会作祷告,但有时候在聚会中,或在家庭中,为了带领初信的慕道友或子女祷告,是可以用这篇祷文来引导他们开口学习祷告,那是好得无比的。——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太六9~13主耶稣所教门徒的祈祷文应称为“公祷文”抑“主祷文”?基督徒应否念诵此祷文?】

    一、主耶稣所教门徒的这篇祷文,不应称为主祷文,因为不是主耶稣的祈祷,乃是门徒的祈祷,因为其中有一句“免我们的债”(债指罪而言),主耶稣无罪,不必如此祈祷。

    这篇祷文应称为“公祷文”,是门徒的公众祷文。遗传的说法,惯称之为“主祷文”,实为错误,亟应更正。

   二、这篇公祷文,既然是当时的基督徒学习祈祷之用,今日的基督徒应否也念诵这篇祷文呢?许多教会在主日崇拜节目中有“念公祷文”一项,到底是否合宜呢?

    反对念公祷文的人士 认为:

     A.这一篇只是主耶稣教当时的门徒学习祈祷之用 是浅显易明的祷文 但今日基督徒已有自由祈祷的习惯与经验 实不应再受这篇公祷文所限制 既不应受限制 则不应再用它。

     B.同时在这祷文的末了,并没有“奉主的名”数位,正如主耶稣后来教训门徒所说的,也证明不合今日基督徒之需。

     C.还有,保罗和其他和传道人,在他们的书信中,从不引用这篇祷文,也不吩咐我们去采用,证明初期教会已经不予重视。

     赞成念公祷文的人士则认为:

     A.凡是主耶稣所教训门徒的都是好的,或说是最好的。这篇祷文出自耶稣之口,为何舍弃不采用?正如主耶稣其他这一切训言一样,都是时常可以引用,而且有益。       

     B.主耶稣在升天时当对门徒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二十八章20节)。公祷文也是主那稣的吩咐,为何不教训后代基督徒遵守?

     C.假如舍弃这篇公祷义不用,即使聘请全世界最伟大的基督徒文学家再写一篇,来代替主那稣所教门徒的这篇祷义,也无法胜任。即使作好了,也不会被全世界基督徒所采用。

     D.不管我们如何会祈祷,但为着初信主的基督徒或家中儿童学习祈祷,没有任何一篇祷文比这公祷文更好用的了,怎能把它放弃?

    上述两派,各持己见,聪明的基督徒可以自己去抉择。――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太六10「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国」:神的国,即指神的旨意能像在天上那样完全的实行在地上的一个环境。(可参考太三2 、太四17),所以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是解说「你的国降临」。──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0「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们要这样祷告:「愿你的国度降临!」假如神的国度能够自动降临,祂就不必吩咐我们如此祷告了。但神的子民必须祷告,因为神的工作,是借着神答应祂子民的呼求而成就的。「愿你的旨意成全!」是的,但在哪里成全呢?「在地上!」因为这是今天神的旨意唯一尚未成全的地方。然而神的国度要怎样纔能被带到地上来呢?是要借着受造者的意志与创造者的旨意联合一致,将撒但那背逆的意志除掉。因为祷告总是牵涉到三方面,就是:向着神,为着人和反对鬼。在地上我们要借祷告来反对的,就是抵挡神旨意的撒但。可是神不单独行动去对付那叛逆者。祂等候我们以祷告与祂同工。主当日教导门徒的祷文,不只是我们祷告的标本,更是神心意的启示。――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太六10顺服并遵从神的旨意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除非神的旨意允许,否则在地上所成就的绝不会比在天上的多。但人并不是常常喜爱神的旨意,因神的旨意往往与他们的愿望相左。如果我们真诚地喜爱神的旨意,且单单喜爱它,我们就可将地上变为天堂,而且也会为每一件事感谢神,不论好事或不好的事;因为神的手能将不好的变成好的。也因此我们就不该抱怨上帝做事的方式,而应当赞许并敬重祂的智能。哦!我的神哪!我从星宿间、四季的变化及生命中发生的事,看到了什么呢?只看到了祢旨意的成就。愿祢的旨意也成就在我里面!愿我喜爱祢的旨意!愿祢的旨意使一切临到我的事变得甘甜、可爱!愿我能使毁灭,好让神的旨意在我里面作王!因为定意的是祢,而应当顺从的是我。
哦!主耶稣!关于神和祢的天父,祢曾说过:我常作祂所喜悦的事。(约829)。请教导我们这楷模将领导我们到何种地步,祢就是我们的榜样。祢在地上遵行祢父(也恩准我们称祂为父)的旨意,不做任何祂旨意以外的事。请务必成全神的旨意在我们里面,如同成全在祢自己里面一样。帮助我们,经由与祢不可分的联合,就不再照着我们自己的意思行,乃是完全遵行天父的旨意。因此,不仅我们的宗教行为,甚至我们的吃、睡及说话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讨祂喜悦。然后,我们所有的举动都将成为圣洁,所有的行为要变成一连串的献祭、不住的祷告、及不间断的爱。主啊!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性情吗?请务必施恩引导我们达到这样的性情,务必用祢的恩典来征服我们那反叛的意志,因为它不知道一向拥有的是什么。并且除了对神旨意的服从外,没有其它东西是真正美好的。-- 芬乃伦《灵思默想》

 

【太六11「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日用」:epiousios,原指「跟着的一天」。
    「赐给」:原文的时态表示是「继续赐给」。──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1我们日用的饮食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这饮食不单指神供应肉身需要,也指祂每日供应灵魂真理的喂养,那是存到永生的食物。它使灵魂兴盛、健壮,在信心受考验时仍然如此。这是神每日分给我们的,借内在性情或外在环境,很有功效地使我们在信心与否认己上成长。当我们领受日用饮食时,是从祂的手领受,是祂所派定的。
饥饿使人需要食物,并消化它;为何我们不饥渴慕义呢?为何我们属灵的胃口不如肉身的胃口呢?当人生病时会失去胃口,我们的灵魂亦是如此,它失去活力、景况不好,因为它对从神来的食物缺少属灵的饥渴。真理与公义乃是灵魂的滋养,你应当认识什么是真正美善的,并且被它充满,靠它得力,这就是属灵的粮食,是喂养我们的天上真粮。让我们带着乞丐般的热切,向神求得维生的食物。最糟糕的贫穷乃是未曾意识到自己的需要;让我们无论在读经或祷告中都带着这心灵的饥饿,好使灵魂得着喂养,并热切地渴慕那涌流至永生的活泉。只有迫切而持续的渴慕,会使我们认识神律法中的奇妙,你的认识与你的渴慕成正比。这样的渴慕也使你在更正确的心态中领受主的晚餐(圣餐)。­­­­-- 芬乃伦《灵思默想》

 

【太六12「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债」:在犹太人的观念中,看犯罪如同欠债一般,这里就是用来指「罪恶」。──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3「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遇见」:「带入」、「领入」的意思,而不单单是「遇见」。
    「试探」:peirazein,可能是「试探」或「试炼」,不过在此应该是翻译成「试探」比较恰当。
    「救」:「抢救」、「保护」。
    「凶恶」:指那「恶者」,即魔鬼。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本句是后来加入的,早期的抄本皆无此字。──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4「“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过犯」:「偏差」、「矢不中的」的意思。──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6「“你们禁食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禁食」:摩西律法规定百姓一年一次(赎罪日)禁食,表示为罪痛悔。( 利二十三27 )日后犹太人增添了其他纪念国难的禁食日。( 斯九31亚七5,八19)耶稣时代法利赛人一周禁食两次,在周一和周四禁食。施洗约翰的门徒亦用禁食表明他们悔改的心志。而法利赛人禁食时常常表现出忧愁或郁郁寡欢的样子,甚至把灰涂在脸上,这就是耶稣所攻击的伪善禁食。──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7「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

    「梳头」:「把油擦在头上」,犹太人在欢乐的时候才擦油洗脸。──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太六18「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

耶稣多么喜欢重复这些(四、六、十八节)。祂虽然必须在公众面前生活,祂的心灵却常常渴求在隐秘处与父神相交,天父常在那里等着祂。

这段经文主要的目的,是要祂的门徒从外界忙碌的环境退出来,这样才可有单纯、直接、纯朴的属灵生活。我们在人面前事奉神,必会想到这些对人的影响,别人对我们的想法,但是我们若注意这些事,必使我们的生命溪流变得很浑浊。我们属灵的生命实在只有在暗中给天父来察看。所以你与天父之间,若有什么不宜的事,祂的眼目必然看见,就像糠粃一样被风吹散。

我们周济祷告以及禁食也应受考验,如果我们这样作,只是为顾到别人的观感,在父神的眼中毫无价值。但是我们若为神而作,一定受祂注意与赏赐。你要有确实的信心:祂必赏赐你,这是无可置疑的,你无论有什么祈求,每一声叹息、每一滴眼泪,每一次避免罪恶的意念,都由神照祂的旨意,量给你应有的赏赐,这样撒下的胚种,必得丰富的收获。要寻求隐秘处,是肉眼无法看见、好奇的耳朵无法听见的。

──迈尔《珍贵的片刻》

 

【太六19「“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不要....积攒」:原文是「停止以往的积攒」。──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锈坏,在希腊文是字,与罗马书十四章十七节的原是同一字。所以在此直译是吃,意则消耗、完了。虫子咬,指衣服说的;消耗完了,指粮食说的;贼偷,指钱财说的。不要积攒财宝在地上,这是主的命令,但并非要我们每天将钱用完,将米吃尽。所谓积攒,就是你打算有所倚靠的。──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

 

【太六19~24不能事奉玛门】「玛门」原文是Mamonas,音译应作「玛门那」,源出亚兰文,即主耶稣当时所说的方言,原意为「财利」,与中国人所说的「财利」相同,是一种东方人的思想,以为有一神灵称为「财神」,拜之则可发财。但主耶稣劝告我们,一个人事奉两个主的危险。如果我们的心看重财利过于上主,我们便会失去从天上而来的、更多更大的福气。

         主耶稣在这里告诉我们,钱财所在的地方有三处;

         一、在地上,地上有虫子与贼来破坏及偷取。

         二、在心里,心中整天思念钱财,以至眼睛昏花。

         三、在天上,那是永远安全,最理想的存款所在地。

         上主为每一个基督徒的一生所需,有一个「预算表」,祂会按着我们的需要按时赐给我们,使我们不至缺乏。因此,我们为钱财而挂虑是多余的;崇拜金钱,贪爱金钱,以金钱与神同等,是世界上最大的疯子。

         贪爱属世钱财的人,对于天上的财富是盲目的,他们是生活在黑暗中,过着摸索的生活。一个真心倚靠上主的人,他有属天的权柄与自由去支取存在天上银行的存款,我们吃、喝、穿三方面的需要,上主比我们知道的更清楚,而且会负责供给。── 苏佐扬《原文解经》

 

【太六21财宝与心「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

主耶稣所讲的话不但都是真理,而且也都很重要,人一生的成就和果效都是由心发出(箴423)。心在那里就决定他究竟在那里,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的心 并不常在自己里面,也不是悬在空中,它常依附在什么人或事物上面。如果能将人的心拿出来给人看的话,那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可怕的。因为各人的心不同,每个人的心好像磁石一般,会吸着,挂着许多事物,有的挂着一两个人或几样东西,有的却挂着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的挂着家中的一切,有的却挂着想要得的许多东西,甚至别人的东西。

但是人的心和所吸着,挂着的东西都要归于虚空,到末了人一生所牵挂着的东西都要被摘掉,空洞无物。如果将心挂在永存的事物上,最后就不至徒然了。我们的心究竟在那里呢?这要看我们的财宝在那里,那是人所迷恋,贪爱,欲得的东西。人若爱什么,重看什么,宝贵什么,就要将心放在那些东西上面,甚至是被拉去依附在上面。所以首先应当认清楚,什么是我们真正的财宝,只有基督(腓37),好叫我们的心也在祂那里。──《每日天粮》

 

【太六22「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

    「眼睛」:在旧约圣经常代表一个人的心志与取舍。
    「瞭亮」:原意是指「单一」,后来转变为「健全」、「专一」的意思。──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身上即身体,每一肢体的功用,都是代表全身;如一人的眼瞎了,那人就是瞎子──虽然只有这个肢体坏了。

光明亮光,就是看得清楚,能显露出来的(弗五15)。充满亮光就是光充满了一种东西,这东西能叫别的显露出来。亮光,换一句话,就是属灵的眼光,属灵的异象,属灵的看法,能看得顶准,甚么是十字架的道路,甚么是一条窄路。──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

 

【太六24  事奉两主】

信徒最大的难处,就是心怀二意,想事奉两个主,追求两个不同的目标,过一种混杂的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有双重人格,他们爱神又想爱世界,跟从主又不肯舍己,有时随从圣灵,有时随从肉体,有时为主作工,有时为世俗忙碌。因此,内心一直有争战。甚至过了多年,一事无成,两面都不讨好。

人不能心怀两意,想事奉两个主,走两条路,这是自欺妄想,绝不可能的事,最终发现错了,已是太迟了。应当立刻下定决心,拣选事奉一个主,追求一个目标。那当然应当拣选事奉神,走主的道路,向着天上永远的目标前进。世界和其上的一切撇得越多越好,而不是得的越多越好,应当恨恶一切情欲,而不是要满足它。因为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永远长存。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事奉两个主的人,他们虽然表面上在事奉神,心中却有偶像,或者有人外表在忙碌属世的事,心中却仍想为神作些工,也有人似乎一半为主,一半为别的。这种情况都不行;因为心不专,目的不一致,想两方面都不放弃,结果是双方面都得不着。──《每日天粮》

 

【太六24『玛门』字义的发展】『玛门』这个词是由希伯来文来的。它的演变非常有趣。

         最初『玛门』具有正面的意义。它源自一个动词,意思是将某东西托付给一个人,也就是把一样东西交付别人保管。通常托管的是产业,金钱,或财宝。从属灵上说,它有一个很好的含义,因为金钱是神托我们管理的东西之一,照着定义,我们把钱给别人,或花在他们身上时,我们就是将金钱托付给他们。在这个阶段里,玛门没有任何不好的含义。若要给它们加上负面的含义,你必须把它和一个形容词或名词并用,例如『不义的玛门』或『罪恶的玛门』。

         接下去发生的事相当有教育意义。原先具有主动意识的『托付』,被改成了被动的『受托』。你可以看出这中间产生了甚么变化。首先,金钱是托付给我们的,也托付给别人,以帮助他们。当这个词的主动意义占优势的时候,表示受托付的这个人正控制着金钱,而且用智慧支配它。他能充分使用金钱。然而一旦人开始依赖金钱,就意味着这人无法再控制金钱,反而被金钱控制住了。

         到了这个地步,『玛门』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就由原先的小写,变成了大写,意思是对这样的人,玛门已成了他的偶像。── 博爱思《雅各书的信息──我信!然后呢?》

 

         本节定下了这个规则,没有奴仆可以同时事奉两个主。主人拥有奴隶,并且是拥有他的全部。今天,一个仆人或是一个工人,可以很轻巧的从事两份工作或是两个不同的人的工作。他可在工作时间从事一份工作,在空闲的时间从事另一份的工作。举一个例,他可以在日间出任文员之职,而在晚间可以从事音乐师的行业。许多人是在他兼职里头添补他的入息,或是探索到真正的兴趣。但奴隶却没有空余的时间;他每一刻的时间,每一分的力量,都是他主人所有。他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因此,服事上帝不可能是兼职的,或是工余的。人一旦选择要服事上帝,他每一刻的光阴,每一分的力量,都是属于上帝的。在芸芸主人之中,上帝的独占性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或是全属于祂,或是全不属乎祂。──《每日研经丛书》

 

【太六24~34在这一段经文里,三度使用『所以不要忧虑』(253134),表示它们是针对前面所述理由的结论,这三个理由是:()因为你无法同时信靠神和金钱(24)()因为神能供应你一切的需要(26~30)()因为信靠神就百无一失(32~33)── 博爱思《雅各书的信息──我信!然后呢?》

 

【太六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是甚么?一方面是指属灵的情形,如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十四17);另一方面是指将来在千禧年时掌权(路十九11)。一是今日属灵的生活,一是将来的赏赐。今日人的属灵情形,能叫他在将来掌权。在这里是多注重将来的。

    在这里是求才得着的。寻找,可知道并非得救称义的义,或说神的义,如罗马书三章所说的;乃是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义,即胜于文士和法赛利人的义,亦即马太福音六章一节所说的义。义特别指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行为。

    求祂的国,是注重今日属灵的情形,更注重将来的赏赐。加给是已经有了,再加上去;因你既求神的国和义,所以你就得着神的国和义,又加上了饮食、衣裳。赐给是本来没有,加给是本来已有。──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

 

【太六33  先求神国】

许多信徒觉得太忙,有许多事要作,许多责任本分不能摆脱,所以将属灵的事忽略,放在一边,想先将别的事作好,等有机会再追求属灵的事!他们没有把神放在第一,将永远的前途看为重,而将今生,世界,暂时的事看为重。因为这些事是现实的,迫切的,必需的,而属灵,属天的事,则属遥远,不必立即追求的,却不知什么是更迫切,更现实,更重要的。

主耶稣说,「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太633)这先求才是真的求。后求等于不求,那些先求别的东西的,都是没有求神国的人,因为别的东西是求不完,求不尽的,天天有所求,事事有所要,那还有什么时间和力量去求神的国和祂的义呢?我们必须立定心志,将神国的事看为第一。当求神的国与别的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是为着神的国,这样似乎要耽误别的事,会缺乏所需的东西。其实不然,主在这里说,「别的东西也要加给你们了。」若专求,先求别的东西,恐怕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比较起来什么更重要呢?全世界也不足换神的国。因为那是永远的事,最荣耀、美好、快乐的国,不但失之可惜,更要忖一切代价来换得,像那个买卖人,变卖一切所有的,得那颗重价的珍珠一样。──《每日天粮》

 

【太六33先求神国「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所愿,有所求。有的人想吃得饱穿得好。有人要金钱多,地位高。有人希望有好婚姻美好家庭,有人是希望有快乐安逸。总之是各有所愿各有所求,有人为此努力奋斗,也有人为此祈求祷告,不论是靠己或求神,都是要达到自己的愿望。但是不少人所求的没有抓住要点,那是目光短浅,目的狭小,像小孩子求点糖果玩具而已,他还以为非常宝贵,得到了,会自鸣得意。

主耶稣却一语道破,指明方向  ,祂告诉我们什么是重要而优先,是远超一切的,那就是要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其他所需神也必加给,不必为之担忧、操心,至于世界和肉体的情欲、快乐、财物,更是求而不得(雅43),得之有害,终归虚空。

惟独神的国是包括万有,永远长存,福乐无疆,若弃此求彼,必遗恨千古。如果将世上所有的东西加起来,福乐集中一道,也比不上神国中的亿万分之一,所以当听主的话,先求神的国和祂的义,而将其他万事都当作有损的和粪土。──《每日天粮》

 

【太六34「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直译是「明天会为自己忧虑」。── 蔡哲民等《马太福音查经资料》

    难处原文与六章十三节的凶恶同一辞,可见主没有定规信徒过舒服的日子。── 倪柝声《马太福音查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