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马太福音第廿一章拾穗

 

【太二十一1「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榄山那里,」

    伯法其在名义上属耶路撒冷,是它的一个郊区,实际上与耶路撒冷之间隔着汲沦溪的低谷。从东边取道橄榄山是一条正规的路线;现在耶稣骑驴前行,也很可能是要引起朝圣者对大卫王回耶路撒冷的情景的回忆,大卫王是逃避押沙龙的叛变(撒下十五30),骑驴(撒下十六12)翻过橄榄山,胜利平安地回到耶路撒冷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廿一2耶稣在棕枝主日进耶路撒冷,究竟有多少驴子参与其事?一只或两只?】

     关于耶稣进耶路撒冷一事,马太二十一2提及有两只驴,是母驴和它的驴驹。但马可十一2及路加十九30的平行经文,就只提及那只驴驹,却没有记载母驴。三段经文并非互相矛盾;因为三卷福音书都指出,耶稣是骑着一只未曾被人骑过的驴驹(Polos)进耶路撒冷;因此,问题只在于那只母驴。马太二十一5引述了先知撒迦利亚书九9,指出基督的象征性行动应验了撒迦利亚的预言,后者记载:「谦谦和和的骑着驴(hamor),就是骑着驴('a-tono-t)的驹子('ayir)。」马太继续指出,当耶稣骑在驴驹上时,那母驴走在前头(7节)。

将母驴也包括入这段经文内,有何用意呢?只要稍为思量,也知道个中原因了。一只驴驹从未被人骑过(这样才符合象征意义),那么,在它心理或情感上,必定仍然依赖母亲;纵使在那时候,它已完全戒了奶。因此,要使驴驹驯服,最好就是由母驴领路,走入耶路撒冷城。虽然驴驹从未被人骑过,亦未有接受训练沿着路面行走,若母亲走在前面,它必定会跟随。

    撒迦利亚书亦没有指明在胜利进城的那一刻,是由母驴担任有象征意义的角色,先知只不过是为符合诗体的平行句法,而指驴驹为「驴的驹子」。无论如何,马太亲睹耶稣进城(马可及路加却没有这经历),知道母驴走在前面,领驴驹及耶稣进城。故此,马太与另外两卷符类福音是没有冲突的;上述记载更肯定了马太是当日情境的目击者。── 艾基思《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太二十一23的标准意义就是,所以门徒们的回答意思就是驴要作服事神之用。但是 ho kyrios 除了的意思之外,还有主人的意思,因此它或指耶稣,即驴实在的主人或指驴眼下的主人,这人也许正走在与耶稣同行的队伍之中。那人必让你们牵走中的那人或指本节开始时的有人(各英译本皆如是),但也可能指(可十一3的句子含义十分明确:……会立刻把小驴送回来现代中文译本的译法,与英文版本一致,但与和合本的译法不同)。

  马太是唯一提到两匹驴的福音书作者,有人认为他是有意利用下面撒迦利亚书两次提到驴(是希伯来语的双雕法)的引文以便虚构第二匹驴的。很难设想,整部新约的作者中,只有马太识别不出这是希伯来语的一种双雕修辞方法,也难看出硬把那富有诗意的描述中重复一个东西的两句话分开,说成是两匹驴,于他有何益处。不过,如果马太果真有根据说事实上确是两匹驴的话,对那诗意的描述中的重复稍作解释才合乎情理。此外,马可告诉我们,驴驹子是从未被骑过的(可十一2),可见,把母驴牵来同行,作到在熙攘纷杂的人群中有备无患,实为深谋远虑之举。──《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45前半句来自以赛亚书六十二11,那里说有一拯救者将要来到。撒迦利亚书九910应许说那王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马太删掉了这句),且谦谦和和,与民众想象中弥赛亚那威风凛凛,气势逼人的形象有天壤之别。这里特别强调谦和一词(与十一29柔和,五5温柔同属一词;参十二1821中神仆的形象;进一步请看TIM pp.125131),通过骑驴来表现这一质量;驴无损于耶稣为王的尊贵,却与军事统帅们的战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马太以此强调,耶稣这象征性的举动确是为了显示祂就是弥赛亚,不过这位弥赛亚的胜利行程不是为了炫耀其威势,等待着祂的将是侮辱和苦难(进一步请看拙著JOT pp.105106)。──《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67衣服搭在两匹驴子上,权作鞍垫之用,但耶稣骑在上面(这上面既可理解为衣服上面,又可说是驴子上面)无须理解为耶稣一会儿骑这匹,一会儿又换骑那匹。耶稣骑的是驴驹子,母驴是牵来从旁管束驴驹的;因为是节日,两匹驴都须加以适当的装饰。──《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8「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

    众人多半不如译作极大的人群;马太要我们知道,耶稣并不是在几个人面前匆匆而过,耶稣进耶路撒冷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众人的衣服权作红毯铺在路上(参,王下九13,那里衣服的用途同此),标志着尊贵的大王的到达。──《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9「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注: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称颂的话)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尽管众人没有明确地称祂为王(与可十一10;路十九38;约十二13均不同),恐怕因为要避免事件的政治色彩过浓,但他的热情毫无疑问是因为他们从祂的举动里知道祂就是撒迦利亚书九9中的,况且称祂为大卫的子孙,概念是一样的。和散那是希腊语对希伯来词的音译,意为求祂拯救我们,出现在诗篇一一八25,在犹太人礼拜时,这句祷告辞早已被用作赞美神的话了。在诗篇第一一八篇26节更有本节中的下一句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诗篇第一一八篇是赞美诗篇(一一三∼一一八篇)的最后一篇,在以色列每逢盛大节日,人们便用赞美诗篇来作应答对唱,而这两节更是赞美的高潮。──《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1011合城都惊动了(原意震动地震一词即由此词而来)。前几节里对弥赛亚的激情万丈,随之出现的拿撒勒的先知的称谓,好像是温度猛降(见十六1316和二23),其实这种称谓既向耶路撒冷巿民介绍了一位他们不熟悉的人,又暗暗勾起了人们对申命记十八1518所说的、那位要来的先知的希望,因这本是许多犹太人末世期望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参,约六14)。──《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12「耶稣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耶稣进了神的殿指外邦人院。

  兑换银钱之人专门替从各地来的朝圣者兑换他们所带来的希腊和罗马的银钱之人;他们把这些外币换成圣殿用的银钱,以便顾客买他们所需献祭之物,并缴纳半舍克勒的殿税(见十七24)。──《中文圣经注释》

 

【太廿一12~15在新约中有两个字译成圣殿,这是对的,但在两者之间却颇有区别。圣殿本身称为naos,这是一个小型的建筑物,其中有圣所以及只有大祭司在赎罪日才能进入的至圣所。但是在naos的四周环绕着广大的地区,由互相接连、逐渐上升的庭院占据着。首先就是外邦人的院子,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超过这范围再往里进的外邦人要被处死。然后来到妇女的院子,凡是以色列人均可自圣殿的『美门』进入。下一个就是以色列人的院子,从尼加诺尔门(Nicanor's Gate)进入。这是一扇大型的哥林多铜门,需要二十个人才能够开启与关闭。百姓们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集合举行圣殿的仪式。最后就是只有祭司可以进入的祭司院,其中耸立着献祭的大祭坛、香坛、七个灯台、陈设饼的桌子,铜的洗濯盆。其后就是noas的本身。整个范围,圣经里也都称为圣殿,希腊文是hieron。为了把这两个字区别清楚,最好把圣殿的本身称为圣殿,即naos;而整个的范围称为圣殿的区域,即hieron

这事件的背景是在人人都可以进入的外邦人的院子发生的。──《每日研经丛书》

 

【太廿一12~17耶稣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究竟发生在圣殿的银钱兑换者被逐之前,抑或之后?】

     根据马太二十一12-17,基督于棕枝主日入耶路撒冷,就直往圣殿,将里面的买卖牛羊者(牛羊用作献祭),兑换钱银者(朝圣者所携带的金钱,需兑换为圣殿库官所接受的钱币)悉数赶出去。路加十九4546的记述则较为简短,指出耶稣进入圣殿后,就赶出在里面做买卖的商人。但马可十一11-19却清楚指出,耶稣赶走殿中商人之事,发生于星期一,而在此事之前,耶稣咒诅一株不结果的无花果树(12-14节)。至于马太福音,在洁净圣殿后才提及咒诅无花果树(二十一18-19);路加甚至没有提及咒诅无花果树这事件。因此,我们只需考虑马太与马可的记载。这两段经文,如何能和谐一致呢?耶稣无论如何不会在连续的两天都洁净圣殿,还说了同一句话:「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

    设若我们略读马太福音,以了解其记事的技巧,就会发觉马太的作者有时候会将事情按照其性质排列,而没有严格地依照先后次序;但马可及路加的特色,就是按次序来记事。马太五、六、七章的登山宝训,极可能是耶稣一气呵成的宣讲,那时,群众坐在传统上称为祝福之山的山脚,而那山位于加利利海东岸。其实,山上宝训的某些段落,亦有在其他情况下出现,路加六20-49在平原上的讲论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意味着耶稣在三年传道的过程中,在巴勒斯坦及其邻近区域,常根据同样主题作出讲论。无论如何,马太倾向于将相同主题的材料放在一起,成为合逻辑的一段段经文;在第十三章有关天国的八个比喻中,马太这种倾向是显而易见的。在展开一个主题后,马太总希望一直承接着,直至有关的事件或讲论结束为止。这是马太福音中常见的情况。

    马太及马可均记载,耶稣在棕枝主日入城后,就径往圣殿(太二十一12;可十一11);两卷福音书的作者亦同意,耶稣当中有进入圣殿,四周细看;毫无疑问,耶稣极不满于当时圣殿的环境,商人叫卖之声,此起彼落,一片嘈吵。情况混乱,一如三年前神往圣殿时所看见的;在那次,耶稣拿着绳子当作鞭子,将商人赶出圣殿(约二13-17)。在那一次,耶稣控告他们将神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马太与马可所记,耶稣在最后一周内入圣殿,他所引用的是赛五十六7)。

    马可接着记载,在当日(即主日的下午),耶稣并未公然表示自己的不满。他便前往伯大尼,可能是撒拉路、马利亚和马大那里,在他们家中留宿。我们可以肯定,当晚他曾用一部分时间来祈祷,向天父求问,明天应该做什么。到了第二天,即是最后一周的星期一,耶稣带着门徒返回耶路撒冷:途中,他看见一株没有果子的无花果树,使他记起以色列国亦是不结果子的。于是,耶稣以此树作为实物教材,教导门徒一番。

    无花果树只长叶子,却没有结果子的迹象(以巴勒斯坦的气候来说,无花果树当时还未到结果子的季节,但这株无花果树毫无结果子迹象,只是长满了叶)。耶稣便使这树立时枯干(显然是在当天就落叶了),并以此教导门徒凭信心祈祷的能力(因为耶稣是以祈祷来咒诅这棵树),甚至可以成就更伟大的事情,就是将大山投往海里也成(参太二十一20-22;可十一20-25)。

照着事情的先后次序,马可记载耶稣重返耶路撒冷圣殿;耶稣引用旧约圣经的说话:「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将那些繁喧叫卖的商人、兑换银钱的贩子,全部赶离圣殿(太二十一13;可十一17;路十九46)。至于马太福音,则照着一贯的风格,将星期一发生洁净圣殿一事,附加入星期日周围观察圣殿的过程中。与马太的作风不同,马可依照先后次序来记事。在咒诅无花果树洁净圣殿熟先熟后这方面看来,路加福音没有问题,因为此卷书没有记载无花果树被咒诅这件事。── 艾基思《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太二十一13「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这句引文是由赛五十六7和耶七11来的,不过他前者中略去万国一词(马可保留这辞语),或许是由见耶稣洁净的行动只限于外邦人院,而从后者取用了成为贼窝了一语。

贼窝原文是强盗窝(二十六55;路十30),形容圣殿中腐败的情形。──《中文圣经注释》

    耶利米曾把他那时的圣殿说成是贼窝(耶七11),并不是因为人们在圣殿里做的事,而是因为敬拜神的人日常的所作作为。耶利米斥责那靠虚伪的敬拜建立起来误以为得救的信念,并警告说被玷污了的殿必被定罪(七115),耶利米的话是耶稣预言圣殿将要被毁的坚实依据(二十三38,二十四2等处)。──《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14「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根据撒母耳记下五8,大卫命令瞎子瘸子不得留在(神的)殿中。可是大卫的子孙(15节)却在殿里欢迎他们,医治他们。耶稣在殿里治病的这独一的记载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标志着耶稣开创了新的纪元,一切陈旧过时的礼仪障碍必须在神施恩予万国万民的计划中除掉(参看以赛亚书五十六7──《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1516小孩子们继续第9节众人的欢呼,尽管这些呼喊从神学角度看并没有更深刻的意义。可是参看十一25,便知小孩子往往能够领悟学识渊博者领悟不到的灵性上的真理。请看二4以了解把祭司长和文士放在一起提的不寻常现象。迄今为止,反对耶稣的人来自文士和法利赛人,可是耶稣在圣殿中的横扫举动,使得祭司长们也和他们联合起来了。耶稣维护小孩子的热情的话取自诗篇八2的七十士译本。──《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17「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里住宿。

    在逾越节的一周,大多数朝圣者须到城外去找寻住宿,耶稣及其一行人全周都是这样(参,路二十二39)。──《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18圣经中时常提及三种树的果子,各有何用?

    这三种树是无花果树、葡萄树和橄榄树。

    无花果可以作日用食物之一,是自己享受的,为个人用。

    葡萄可以制酒,用于宴会中,是与人共享的,为社会用。

    橄榄可以制油,用于圣殿圣所中的灯台,是为敬神而用的,为宗教用。

    哈巴谷书三章17节,把这三种树列在一起(可唱天人短歌第廿五首),其余各处经节,有提及两种的。――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太二十一1819弥迦书七1有一个不结果的无花果树的形象,像一幅表现以色列人道德败坏、宗教沉沦的图画(参,耶八13),必是它启发耶稣以行动表达喻意,指出祂当时的犹太教必定失败。马可福音十一13提醒我们,逾越节前后通常不是收无花果的季节,但是耶稣很可能希望在那时见到,随着第一批叶子能长出几个酸涩难吃的小果(见NBD p.377)。无论如何,用一棵不结果的果树来比喻一个没有敬虔的宗教,是再贴切不过了,所以斩钉截铁地毁掉这棵树的作法,和耶稣洁净圣殿的公开行动,目的是一致的(见13节,并参,路十三69对这一对观故事的记述)。──《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2021门徒的注意力没有放在事件的象征意义上,他们惊讶的是耶稣话语的力量,所以在他们的反应中暗含着一个问题:我们也能行这样的神迹吗?有信心和不疑惑是同义词,并不是强调要有加倍的信心,因为在十七20里类似的回答中已经说明,只要有最小的信心就够了。这座山或指橄榄山或指圣殿山;我们并无根据认为耶稣的话指的就是橄榄山在末世时分裂成两段(亚十四4),或指的就是圣殿山将要移位;耶稣的话是用移山的比喻以图像生动地说出,在神是无所不能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22「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整个教训的寓意概括在本节里,使我们联想起七711的话;但是这种所谓的全权委托书只发给有信心的人,这点至为重要。在马太福音里,信心从不是一个祷告者的个人质量,而是在实践中相信他所求告的神的这种关系(八10,九22229,十五28,十七20)。──《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22「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

这是很奇妙的应许,表明主在世上的时候,是信心生活创始成终者,祂并表明无花果树枯萎,是因祂取神的能力,只想给予信心的功课;祂只以信心依靠神,作成神迹,门徒也可以信心成就事情。

我们在祷告方面错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我们注意自己来祈求,我们整晚坐着,让神在我们思想周围,我们强烈地哭泣、哀号、理论,我们努力增加信心,以为这样相信就够了,我们将心门关住,不肯接受一点建议,其实这只表明我们不信的。所以我们不能移山或使无花果树枯萎。

我们究竟在哪一方面错了呢?这并不难发现。我们有太多自我的成分,以及肉体的力量。我们与神联合,祂的心思与目的就自由地涌入我们里面,我们就知道应祈求什么,使我们明白在神与我们之间有完全的同情与了解,这是我们唯一应该相信的事。信心常常是这样情形产生的,要确实知道你是在神的目的之内。要等候神,使自然的冲动止息了,心灵十分宁静。于是圣灵领导你照神的旨意祈求,圣灵也必在你里面代求,是你立即可以知道的。

── 迈尔《珍贵的片刻》

 

【太二十一23「耶稣进了殿,正教训人的时候,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来问他说: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祭司长和长老再加上文士共同组成公会,掌管民事和宗教事务,所以这是个高层的管理机构。这些事大概是指第113节里耶稣的行动,可是他们的问题暗指的,则是这些行动所代表的显而易见的思想和主张,因为这些思想和主张才引起群众公开呼喊弥赛亚,令他们大为不满。──《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24「耶稣回答说:我也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若告诉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

    以问句反问对方是犹太拉比在争论中所用的惯技,这不见得是为避开对方所提出的问题,而旨在使对方回答他自己的问题(见41)。──《中文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2627宗教领袖们回答时何以进退两难呢?倒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他们根本不信约翰是神差来的),而是想找个圆滑的办法来回答。可是由于他们拒绝正式评价这个与耶稣使命一致的约翰,他们也就失去了当众挑战耶稣权柄的权利。──《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2831这个故事就是要对比你们(祭司长和长老们,23节)和税吏、娼妓,而这两类人正是前者所最鄙视的,看作是最不令神喜悦的(见九910的注释)。宗教领袖们对耶稣与那些遭厌弃的人相处极表愤怒,这正是耶稣说这个比喻的背景因素(见九913等处),也是路加福音第十五章里耶稣说另外的两个儿子的比喻的原因。正如八1112所说,围桌坐席的人变了,那些不为人喜爱的反被请来坐席,而那些所谓虔敬的却被排除在外;这看似矛盾的结论是多么尖刻又多么令人难忍啊。(先进神的国,清楚地指出税吏和娼妓有优先的权利,但并未指明,宗教领袖们究竟许不许进神的国;可是比喻中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表现,特别是4143节的话,表明这个动词不光有先后的意思,而且还表示要取而代之。)这个比喻与第2327节的对话之间的联系说明,宗教领袖们的失败不单是因为他们在道德方面或虔诚方面有什么茍且或不当之举,而是因为他们作为神的子民的领导者,未能认识耶稣的传道活动就是神救世的行动并起来欢迎,反之,那些遭厌弃的人们却热情地起来响应。这才是他们之所以被排斥在神的国之外的原因。(这里和第43节批评宗教领袖们的态度时都用了神的国,而未用马太通常爱用的天国,恐怕是为了强调他们的态度所针对的是神,他们所未能保持的是与神的关系。)──《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32「因为约翰遵着义路到你们这里来,你们却不信他;税吏和娼妓倒信他。你们看见了,后来还是不懊悔去信他。

    只要通过两组人对约翰的不同反应便能作出结论了。犹太宗教领袖们未能识别约翰不仅宣讲而且活出公义之道(闪语为正直之道;参,箴八20),甚至当他们看见税吏和娼妓因接受了约翰的信息而转变,仍是不信。耶稣在第2527节坚决肯定了约翰的信息,并表示自己的信息与他的一致。如果他们当时信了约翰,自然也就会接受耶稣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33「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

    这有关葡萄园的描述是回响赛五17的话。耶和华是这葡萄园的家主,而以色列被比喻着葡萄园。对耶稣的听众而言,他们对此甚为熟悉。

  比喻见十三3

  周围圈上篱笆为保护葡萄园免受野兽或盗贼的侵袭与破坏。

  挖了一个压酒池指将坚牢的岩石凿成一个压酒以及存酒的地方。压酒池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踩压或挤压葡萄之部分;上层岩石设有一小孔可把所挤出的葡萄汁流入下层。

  一座楼原文作一座塔,指守望塔。有人经常守在塔上观看四周,以防外来野兽或盗贼的侵入。

  租给园户依当时犹太人的习俗,农场主人与工人可有三种交易的方式:(一)主人雇用工人,将所收获产物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作为工资给工人:(二)把田地租给佃户,佃户向主人付租金;(三)把田地租给佃户,佃户同意在收割时将一定量的产物交给主人。这比喻采第三种方式(3441)。──《中文圣经注释》

 

【太廿一33~46凶恶园户的比喻要义解法如何?】

答:这个比喻在可十二1-12节,路廿9-19节,皆有同样的记载,是耶稣对于犹太人的官长,领袖,和百姓(太廿一2345,路廿9),所讲的家主出租葡萄园的一种比喻,耶稣借着这比喻把以赛亚五1-11节的教训按在犹太人的身上(参耶二21),论到家主先后打发仆人和儿子去收果子,皆被园户打杀害,及至园户的除灭,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时结果子的园户,以显明神的容忍和对善恶的报应,其要义解法如下:

①比喻中的人物(太廿一33-37)——有家主——代表神,栽了一个葡萄园——指神的国,或以色列国(太廿一43,赛五1-7,诗八十89)。租给园户——代表以色列人。打发仆人——代表神的使者或先知(代下卅六1516,耶廿五4)。打发他的儿子——代表耶稣(来一135,三56)。周围圈上篱笆——是篱笆围墙为护圈之用(赛五5)。按地界来看,在迦南地的东边有加利利海,约旦河与死海,南边有旷野,西边有地中海,北边有黎巴嫩,这些险要如篱笆围墙,将以色列人和外邦各国隔绝,神为以色列人所定的礼仪和规条,亦如墙垣将他们和四维崇拜偶像列国分开(参弗二1415,利十一44)。里面挖了一个厌酒池——犹太人的厌酒池多是分两层,是从盘石凿出来的(赛五2),上池有斜樔,原是将葡萄放在池里,用脚踹烂(参赛十六10,六三3,耶廿五30),葡萄汁便由斜樔流入下池。盖了一座楼——大概是瞭望楼,为警戒防盗贼而设,这一切的设置,乃为显明家主尽其所能,以使葡萄多结果子为目的(赛五4)。

②凶恶的园户(太廿一34-41)——园主先后两次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仆人皆被园户杀死,和用石击打死,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去,以为必受他们尊敬,不了,园户看见,说这是承受产业的,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里表明以色列的首领,他们曾经逼迫杀害神的使者和先知(耶廿六21-24,太廿三3137,徒七52),不接待神的儿子耶稣基督,弃绝祂,以致陷害定罪,把祂杀了(约一11,五43,太十三57,来一124,十二25,太十六21,廿18,徒七52)。在此显出神对恶人的容忍和慈悲,但至最后,他们为罪自责,自定己罪(约十六8,太廿七25,廿三35-38),要求神把那些人除灭了,得了应得的报应(罗十二19,太廿七45)。

③结果子的百姓(太廿一42-46)——匠人所弃的石头——乃指弃绝主的犹太人(徒四11,参卅八题)。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乃指那属灵的以色列人,那圣洁的国度(彼前二9,参徒十三46,十八6)。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坏得稀烂——乃指这些先弃绝主的人,后是被主丢弃的,意思是厌弃主的人,必定受苦,与主为敌的人,必定要受主的刑罚,以至最后的灭亡(诗二129,但二34354445)。耶稣所讲以上的比喻,是针对当时想要捉拿陷害祂的那些犹太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说的,他们听讲以后就害怕了。——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太二十一34「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

    从这节经文所表达的两因素可见马太加强拯救历史的思想:(一)指明收果子的时候近了,神与人算账的决定性时候近了。时候近了是福书用以描述神国来临的辞语(可一15,太四17)。(二)以众仆人替代马可的一个仆人;后者比前者较属当时农业社会的实际情况。但无疑着重众先知在拯救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中文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35「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

    用石头打死一个以石头打死先知,暗示人民把真先知误认为假先知所做的行为。──《中文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37「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

    多马福音说园主(宽厚地)把他第一个仆人被杀的原因解释为园户们没有认出他来。但是,他的儿子却是全权代表他父亲的,也被杀了,又如何解释呢?请参看希伯来书一12,那里说神继众先知之后又在这末世借着祂的儿子晓谕我们。有了三17和十七5的启示,再加上耶稣在十一27所说的话,祂讲这个故事时提到儿子,纵使没有明说,却不会完全无意表示这就是指祂本人和神的关系。按照马太的记述,这就应看作是耶稣第一次公开宣称祂是神的儿子,这也正是该亚法在二十六63里指控耶稣的依据。──《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39「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

    马太在此修改马可的话(十二8),引伸耶稣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的事实(约十九17;来十三12)。──《中文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4041耶稣的对手们的处境像第31节中(也参2527节)一样,如果回答向他们提出的问题,就等于宣告自己有罪,大卫也曾被拿单提过这类性质的问题(撒下十二17)。另一些园户,在第43节里还要说明,无论是本节还是第43节都强调,他们有没有使用园子的权利要看是否能结果子;神的新子民也一样不可自鸣得意而忘记本分(参看保罗在罗马书十一2022的观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42「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从故事中被杀的儿子转到了被弃的石头,诗篇第一一八2223的话大概帮助了耶稣利用希伯来文中的两个谐音词(ben──儿子和eben──石头),把两者联系起来(见三9注释)。诗篇原本是说以色列人在他们的敌人即将得胜之时得蒙解救,因为神为了祂的选民而施行神迹。耶稣及跟从祂的新约作者们(徒四11;彼前二47)都看出这段话对耶稣本人的预示:祂必遭弃而随后被称为义,因为神使祂从死里复活,并叫祂坐在自己的右边。这段引文为故事作了圆满的结语,它补充了犹太人杀害耶稣之后将要发生的事,亦即祂受难之后得以称义的事。不知房角的头块石头应理解为根基上的隅石(弗二20显然是这个意思)呢,还是墙头上的冠石(请看NIDNTT III pp.388390),无论如何,它是整个建筑所赖以支撑的那块石头。──《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廿一42匠人所弃的石头是指基督么?有何意思?】

答: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稀奇。」(太廿一42,可十二10,路廿17)。这一节经文是引自诗篇一一八篇2223节中的话,又说:「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太廿一44)。这里所谓「匠人」乃指为弃绝主的犹太人(徒四11),「石头」是指主基督自己为盘石(林前十4,彼前二4),含有三方面显明出来的意思(匠人——新译本作建筑工人)。

①对以犹太人——基督来到世上,不是威武显要的君王,乃是卑微顺服,取了奴仆的形像(腓二7),成为他们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石头(赛八1415,罗九3133,林前一23,彼前二8,路二35)。

②对于教会——基督是根基盘石,并为房角的头块石头(林前三11,弗二20-22,彼前二45,赛廿八16)。

③对于外邦世界的国权——基督是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乃是毁灭砸碎的石头(但二34,路廿一24-26,路十六19,十九19-21)。——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太二十一43「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

    所以我告诉你们,表示下面的话是一句十分严肃的宣言,在马太福音所有谈到将有神的新子民来取代旧约的以色列这一观点中,这节说得最清楚明白,它用的是神的国要从一些人转到另一些人的说法,杜利灵(Trilling p.85)认为特别提出神的身分而不用天国(参二十一31),是为了表示在神子民的历史中,在祂宽厚仁慈的拯救工作中都有神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应期待的神救世的工作领域,已不再是以色列民族而是另外一个国度(和合:百姓)。这个国度也并非专指外邦人(希腊文中单数ethnei,而不是复数ethnesin),而是指神从各族类中拣选的,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内的一个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彼前二9说得清楚),若照出埃及记十九56,这原本是以色列人所特有的权柄。所以,这里既有连贯性,又有不连贯性;神的统治仍然继续,且仍然统治一个国度,但是国度的成分有了变化,还不只是宗教领袖们因彻底失败而被撤换下去(比喻里讲得清楚),而是判断谁属这个国度有了新的原则(三810,七1523,八1112,十二3942,二十一2831等处均有述及):这个国度的百姓必须能结果子,没有人生来就注定是它的百姓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44「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在诗篇一一八22有关石头隐喻之外,又提到了另外两段旧约有关石头的经文:一处是以赛亚书八1415,另一处是但以理书二34354445。正因马太福音的许多早期抄本中都没有这节,人们一般把它看作是根据路加福音的对观部分摘录进来的。彼得前书二48(参,罗九3233)有类似专述石头的段落,说明在早期以基督学解释旧约时这些章节十分重要。──《丁道尔圣经注释》

 

【太二十一4546众人对约翰和耶稣都很支持,这令宗教领袖们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参26节)。这个主题在二十六35里(并参二十六55)还要出现,那时的环境使他们觉得必须收买犹大这个叛徒。──《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