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主的愛顯明 …………………………太八l∼3 ………………蕭文科
信仰的表現 …………………………太八l∼3 ……………葉能哲
他有一個需要 ………………………太八l∼4 …………王 峙
主的醫治 ……………………………太八l∼4 ……………袁 之
耶穌的手 ……………………………太八l—4 ………………邵慶彰
神蹟的背後 …………………………太八1∼15 ……………林治平
信心的來源 …………………………太八5∼10 ………………戴伯福
論信心 ………………………………太八5∼10 ……………戴伯福
百夫長的信仰 ………………………太八5∼13 ……………鄭泉聲
我去醫治他 …………………………太八5∼13 ………………桑安柱
做真基督徒 …………………………太八5∼13 ………………許宏仁
難得的百夫長 ………………………太八5∼13 ……………丘安路
信心 …………………………………太八10 …………………計志文
我雖軟弱如蟲 ………………………太八17 …………………………
基督是我們的醫生 …………………太八17 …………………………
主斥海風浪平息 ……………………太八18 …………………翟輔民
沒有枕頭的地方 ……………………太八18∼22 ………………………
得救的三部份 ………………………太八22 …………………翁歐柬
像基督的基督徒 ……………………太八22 ……………………楊兆滇
世人與被鬼附著的人 ………………太八22 ………………………
耶穌治好墓地的瘋人 ………………太八29 …………………宏 祈
迎見耶穌又央求祂離開 ……………太八33∼34 ……………張啟芳
主的愛顯明 蕭文科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3節;路加福音七章11-15節;十章30-37節
我們研究人類歷史,隱然可見有兩條線,當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犯罪離開神以後,便漸漸墮落,每下愈況;然而就在人類犯罪開始,神的愛便一直在那裡尋找罪人,尤其是主耶穌降生在世,更顯明神的大愛。
我們都承認,愛是維持一切的,人類若沒有愛,便無法生存,但可惜人類的愛,隨時間、環境、條件會變質變形,必須回到神的愛裡,才能有根有基,享受愛的快樂。人有了神的愛——是永不改變的,奇妙的,他的生活便豐富,便有意義。
一、痲瘋得潔淨
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常有許多人跟隨著祂,因為他們喜歡聽祂講道,從祂那裡得教訓,也有人有疾病,需要祂醫治,有憂傷,盼望得祂安慰,……經上記著耶穌怎樣憐憫、安慰、同情、醫治,祂是滿有慈愛,不因人情,環境而改變祂的態度,與世人之人情冷暖大不相同。當時患大痲瘋的病人向主求醫治,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這是向祂哀求,因為在當時患上大痲瘋是不治之症,沒有人能夠醫治,在病人想是絕望的,必需要與人隔離,別人也害怕傳染,被玷污,可以說,長大痲瘋的人沒有人會憐憫、幫助。但感謝主,祂答應,而且伸手摸他,他立刻就潔淨了。從這段經文,我們可以想像出兩幅鮮明動人的圖畫,患上大痲瘋的人,從頭到腳都潰爛,形銷骨立,確是值得人憐憫、同情,可是誰肯幫助他?即使親如夫妻,父子,也要隔開的,在他心中苦悶程度實在難以形容,而只有一個盼望,就是在那位滿有同情憐憫的耶穌身上。果然他的希望並不落空,主答允而且伸手摸他,使他得潔淨。另一幅圖畫就是長大痲瘋的人得潔淨之後那一臉喜孜孜的表情,有似乎足夠自信的態度,他的喜樂,巴不得與人分享,必然會迅速就跑回家中告訴至親的人,把蒙醫治的經過一一數說。
大痲瘋預表罪,罪使人在痛苦絕望之中,然而借著主的救贖,與神相和,應該一方面感覺得了滿足,存感恩的心多謝主,另方面認為不應獨自享受那份主的恩,主的愛而去告訴人與人分享,可是如今的信徒,只停留在蒙恩的階級,而沒有見證主,傳揚主。巴不得主的愛激勵,讓我們感恩之中,更要有愛主的心,那就是借著愛人愛教會的行動而表現愛心,關心別人的靈魂,對別人靈魂可能沉淪而有沉重的負擔。這樣不論在任何環境、時間,都可以傳福音,救人靈魂為最重要的工作。因為主之所以降世,上十字架,就是神愛人最明顯的表現,我們怎能忽略呢?
二、死人得復活
拿因城的寡婦,指望當然在於兒子.忽然兒子死了,這給她帶來多麼大的打擊,這個家本來已經不幸,現在更是愁苦,許多時候基督徒也遭遇同樣的試煉,凡事順利時會滿口感謝主,但有一天不如意事臨到,便影響他的整個信仰生活了,然而,聖經有一位約伯,給我們留下很好的榜樣,他雖然家財豐富,兒女眾多,在一夜之間便完全毀滅,試想誰抵受得住,可是他的信仰立場堅定,他知道:「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所以「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神為愚妄。」
拿因原是美麗之意,若沒有死,沒有痛苦,誠然是美麗的,但現今因為寡婦死了兒子,便充滿愁苦,若沒有耶穌到來,這個城連這個家:水遠痛苦。耶穌來到拿因城看見寡婦的淒涼,就憐憫她,對她說不要哭,還進前按著杠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少年人就坐起而且說話,現今的社會,表面上很繁榮、很富足、很快樂,但實際上是充滿了黑暗、愁苦、缺乏,許多人只在那裡歎息,想不出辦法,也實在沒有辦法。可是我們有盼望,因為有主耶穌是我們的倚靠,祂就是光,跟從祂的就不再在黑暗裡走,並要得著生命的光。所以我們只有仰望祂。而在祂還未再來的時候,我們的本份是把祂的福音傳揚,叫人聽信,歸向祂,這樣,使人出死入生,那個人、那個家庭都是光明、快樂、有盼望的。
受傷得憐恤
一個猶太人耶利哥,半路給強盜搶掠毆打。本來他不會與強盜有個人恩怨,但強盜的貪念——罪在裡頭發動,便要把他傷害,祭司、利未人經過,都不理會他,似乎他們「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的做人哲學很到家,可是這樣的人於人無補,沒有同情,沒有愛心,嚴格說,不得謂之屬神的人。然而現今也頗多類似的基督徒,對別人的事不關懷,反應冷淡,對傳福音沒有負擔。有人在歐美地方旅行,發覺他的禮拜堂一個禮拜關上幾天的門,假若有人需要他們靈性上的説明,真是不得其門而入。反觀初代的教會,他們天天聚集,那股傳福音的熱情,絕不受環境所影響。教會之和社團最大的分別,就在於我們有愛心,倘若我們對傳福音疏懶,儘管把會堂建造得更華美,社會工作做得更好,也是無益。現今很需要有像撒瑪利亞人的人,寧願自己吃虧受苦,也樂於為人表同情,施憐憫。經上說,世人都犯了罪,保羅也自認為罪人中的罪魁,正在行淫的婦人被人捉到主的面前要把她治罪,耶穌卻沒有定她的罪,同時耶穌問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先拿石頭打她,結果沒有一個人動手。所以我站在人的立場,個個都要求主憐憫,求主赦免,我們已經聽聞福音,享受赦罪之恩的,豈不應該像撒瑪利人把受罪壓傷的人好好地帶給主麼!
信仰的表現 葉能哲
經文:馬大福音八章1-3節
許多人以為基督教只是一種勸人向善的宗教,與其它宗教無別,所以隨便信仰一種宗教,使心靈上有個寄託就可以了。但基督教乃是以「信仰」為基礎之宗教,亦即以信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為中心的宗教。
一個基督徒的信仰,能真實的表現於日常生活之中,才算是真正的信仰;有人認為常常參加聚會的人,他的信仰一定很好,但我們都知禮拜的儀式,限制我們的形體,卻不一定能感召我們的精神;而奉獻多寡,亦不完全代表他信仰的深淺。至於對教會的事工很熱忱,或是熟讀聖經,也不能代表他的信仰;到底如何才算是有真正的信仰呢?
一天,耶穌下了山,有許多人跟隨他,有一個長大痲瘋的,拜訪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太八1—3)。若我們的信仰也能像那位長大痲瘋的一樣,就是真正信仰的表現;因他的信仰完全系之於人與基督之間的一種既聖潔且親密的關係——你是否相信耶穌為你的救主?你是否借著十架的寶血洗清你的罪,使你白如雪?所以真正的信仰是不分貧富貴賤,也沒有時間、空間、地域、種族之限制,凡是願向基督俯首認罪的,無論你的罪過多重,你陷溺多深,耶穌必接受你的懺悔,你的罪必被赦免,你的心靈必得釋放。 、 ,
若捨棄此,則一切的行為,不能算是信仰。世上許多教育家、哲學家、科學家、慈善家,固然有益於人類,但是他們的思想、發明、善行,只能解決人類當前的困難,改善人類的生活而已,卻不能解決一直困擾著人類的問題——「我從何來?要去何處?」以及「現在的心靈何所依託」,當然更談不上「重生」及「永生」,所以我們要完全相信基督耶穌,在這項前題之下,我們為教會所付出的精神、勞力、財物、時間,以及個人的靈修,才能與信仰相輔相成,而為主所祝福的人。
我們既然已相信耶穌為救主,必將一切完全交托主。有一日,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他說.,「主阿!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疼苦。」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說:「主阿!你到我捨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太八5-8 )耶穌聽見就稀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又對百夫長說:「你回去罷!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
亞伯蘭信神.神就以此為他的義(創十五6)。保羅也說:「因信稱義。」只要全心的信靠主,就可得著神的愛。這是多麼簡單而單純的宗教啊!醫生醫世人的病痛,神卻醫人心靈的創傷、財物填滿口腹的空虛,信仰卻填補精神的空虛,祂治癒了憂傷、軟弱、沮喪,以及各種罪惡,我們為什麼不將一切託付給祂?以賽亞預言:「耶穌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耶穌被掛在木頭上,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我們便得了醫治(彼前二24)。
我們既已將一切全托主,我們就得重生,成一新造的人,就要接受主的愛。保羅說:「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三17-19)這種至高之愛,表現于超越一般人基於道德、良心、倫常之愛,其最高的表現就是愛仇敵之愛,要真心的愛人,不但表現於我們的情感的關懷,更表現於我們對於工作的熱忱,從盡職責到忍耐,在最小事上盡忠,這才是真正的愛心。
耶穌說:「當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及愛人如己,因沒有比這更大的誡命了。」所以一個人的信仰最好表現於你是否真正的信仰耶穌,你是否將一切交托於主,以及你是否充滿愛心、愛神,以及愛人,尤其是愛仇敵之愛。
他有一個需要 王峙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4節
聖經記載:「耶穌下了山,有許多人跟著祂。有一長大痲瘋的,來拜祂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耶穌對他說……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
耶穌登山施訓,在那裡聽的人很多;及訓畢下山,跟祂下山的人亦很多。可是在上山下山這麼多的人中,向耶穌祈求的祇有一人,就是一個長大痲瘋的人。為甚麼這麼多的人中,祇有一人向前求耶穌呢?因為這人知道他有需要。他是長大痲瘋的,他極需潔淨。他向前求耶穌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從他的話裡,就知道他不但承認他自己不潔淨,同時他亦承認耶穌有能力,足夠使他潔淨。
今天亦有許鄉人費時間到禮拜堂去聽道,花金錢買基督教的書報來看,但實在謙卑到耶穌面前,來求告耶穌的有幾人呢?原因就是他們不覺得他們自己有需要,同時他們不知道耶穌能解決他們的需要。
我們的肉體雖然沒有痲瘋,但我們的裡面有罪惡,那實在比痲瘋更壞。我認識許多患大痲瘋的人,他們的皮膚很污穢,肢體不完全,但他們的內心已經得到潔淨。在檳城附近有一個痲瘋島,島上住著不少患大痲瘋的人。他們自成一個世界,裡面有管理的機關,如法院、員警、郵政、交通、市場等;他們彼此亦有婚嫁,亦生子女,但子女一生出來,就與父母隔離,免得傳染。他們中間亦有禮拜堂,但他們禮拜堂的建築,與普通的禮拜堂不同。他們的禮拜堂,有兩個大門,一門是給痲瘋人出入的,一門是給沒有痲瘋的傳道人出入的。禮拜堂的後面,就是傳道人站立的,講臺的後面,是敞開的,好讓風從講臺後吹進去,吹到聽眾那邊,而不是從講臺前吹過來,吹到傳道人這邊,免得傳道人嗅到他們的氣味。他們中間真心信主的不少,他們的內心的確因主耶穌的寶血得了潔淨。
但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肢體健全,皮膚潔白,甚至穿戴很名貴的服裝,外面看來,似無瑕疵,可是裡面卻充滿著種種色色的罪惡,如驕傲、嫉妒、貪婪、詭詐、淫亂等等。
這可說明外面有痲瘋的,可能裡面已經得著潔淨;外面沒有可能裡面尚未得潔淨。內心的污穢,比外面的污穢更可怕。朋友,願主開你的心眼,給你看見你的需要,比那大痲瘋人的需要更大,你要遠速來到耶穌面前,求祂潔淨你。
從前有一個小孩子,與他的父親同讀聖經,讀到這個長大痲瘋的人向主耶穌所說的話,「主啊,你若肯……。」就用小刀把「若」字割去。他父親問他甚麼緣故,他說:「主耶穌那有不肯之理,他一定是肯的,在祂絕對沒有若肯,若不肯。」
主不但能叫我們潔淨,主也肯叫我們潔淨,主正等候著我們來,要使我們潔淨。但可惜許多人不肯來。主耶穌曾說過「凡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從來沒有人到主耶穌面前來,被主推辭、拒絕、或丟棄的,主總是立刻拯救他。
從這一個患大痲瘋的人得潔淨的事,我們看出主肯救罪人。從百夫長的僕人得醫治的事(太八章),我們亦看出主肯醫治我們的靈魂;主一聽到百夫長的僕人病了,立刻說:「我去醫治他。」雖然後來百夫長攔阻祂,祂沒有親身去,但祂所說的「我去……。」這句話,表明祂是何等的願意,何等的迫切。
加大拉那邊祗有兩個被鬼附的人,主也不惜為著這樣少數的人,冒大風、大浪的危險,渡海去釋放他們,(太八章)從此我們再次看出主願意釋放我們這些被魔鬼及罪惡捆綁的人。
「主肯」是沒有問題的。聖經明明說:「神願意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問題倒在我們這些有需要的人,肯不肯來求告祂。主耶穌從前對耶路撒冷歎息說:「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祇是你們不願意。」(太廿三37)主又有一次歎息說:「……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40)朋友,你肯不肯來呢?
舊約的條例是禁止人按手在患大痲瘋人的身上的。若有人按手在長大痲瘋人的身上,就算與患大痲瘋的人同污穢,主耶穌卻用手摸那長大痲瘋的人,不是因為祂不懂得舊約的條例,乃是因為祂要使那污穢的人潔淨,就不顧任何的犧牲,就是自己被算為污穢也不顧。這是一幅圖畫給我們看見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是為著甚麼。按著律法凡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都是被咒詛;但祂為著要拯救一切被咒詛的人,就
不顧任何的犧牲,就是自己受咒詛也不顧。祂是無罪的,替我們這些有罪的人死。祂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使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這是何等奇妙的愛,何等偉大的犧牲。
「他的大痲瘋立刻就潔淨了」,得救也是立刻的事,因為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死了。祂替死贖罪的大功已經完成了,我們一拱信心的手,就可以得著,正像你的朋友,送你一件禮物,你一拱手就可得著一般。
「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禮物(照英文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六23)
這一個長大痲瘋的人得了潔淨,是有憑據的,雖經祭司嚴密的察看也不怕。一個信主得救的人,也必定有得救的憑據。
在加拿大有一個鐵店的老闆,嗜酒,每禮拜六晚上必將一禮拜內所得的錢,到酒店裡換酒來飲。禮拜天就在家喝酒,禮拜一開店復工,尚帶著幾分醉意;因此性情暴燥,開口就罵天、詛人;整個加拿大沒有一個罵得過他,或詛得過他。
有一個禮拜一早晨,鐵店照常開工,他忽向夥計們宣佈說:他於前一日信了耶穌為救主,現今成了基督徒。夥計們聽了都覺得好笑,不約而同的評議說,像他這樣的人,也會信耶穌嗎?「看他今天罵天不罵天,詛人不詛人?」禮拜一過去,禮拜二、禮拜三、禮拜四、禮拜五,都一一過去,他竟沒有罵天或詛人;夥計們雖覺得奇異,但仍暗議說,「且看他禮拜六晚上走到酒店的時候,走得過走不過?」禮拜六晚上照例關門歇工,但那素常嗜酒的老闆,竟走過酒店,沒有進去,一直帶著那周內所得的錢回家。
像這樣過了相當久,夥計們仍不斷的察看,毫無動於衷。有一天事情發生了。老闆正在打鐵,一錘又一錘的打下去,打在一塊小鐵上,釘釘鐺鐺,打得「興高彩烈」,愈打愈起勁,一錘比一錘更有力,那知最後最有力的一錘,竟不落在那塊小鐵上,而落在他自己的大姆指上;老闆雖是好漢子,他的拇指
仍是「肉」的,不是鐵的,與我們一樣怕痛;當他自打自的一刹。手上的痛刺激了他,使他忿恨填胸,不禁又大罵大詛數聲。
全店因而寂然,諸部門的工作頓時停工,眾人的口都噤若寒嬋,眾人的眼都突然睜大,注視老闆,各人所表現的神氣不一;為他的詛罵惋惜的心,多於為他的傷痛同情的心。老闆自己更是如此,詛罵的話一出口,他自知不對,他心裡的傷痛,比較他手上的傷痛更甚。
他立刻勇敢地對夥計們說:「同事們,我今朝的詛罵,實非我的本意,我不知何以在不知不覺之間,又詛罵起來。我真對各位不住,請各位赦免。」說畢他就跪下痛哭流涕,如小孩喪了慈母那樣悲傷,在神面前認罪、悔改,求神赦免。
他的店中有一個少年人,名叫費理博(Phillpot),自從老闆宣佈信了耶穌起,就在察看他,看他所說的耶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日他雖然看見老闆失敗了,但見老闆那樣憂傷痛悔,不能不承認老闆裡面的確有個寶貴的東西,是他從來所沒有過。他的悔改深深感動了他的心,使他開始知道罪是甚麼,福音是甚麼,卒亦悔改信主,直至奉獻、蒙召、傳道,與加拿大的奧思越( Oswald Smith )同工、同膺
博土,同為神所重用。筆者亦曾與他同工一次。
真心信主得救的人,是經得起察看的!
主的醫治 袁之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l—4節;馬可福音一章40-45節;路加福音五章12-16節
因當時祂必須凡事與弟兄相同,體恤「人」的軟弱。若將登山變相的事告訴其餘的使徒和眾人,一般人的宗教願望就如山上的彼得一樣的浮起,而使福音的功效變質,同時公會的首領們將因此而產生不可想像的擾亂,因為耶穌的時間還沒有到。
⑴耶穌醫治了長大痳瘋的人,就對他說:「你切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太八l-4;可一40-45;路五12-16)但那人出去,卻把得醫治的事傳揚開了,叫耶穌以後不得再明明的進城,只好在外邊曠野的地方,人就從各處就了祂來。
因為猶太人求神蹟,而大痳瘋在猶太人眼中是極其嚴重的病,自己染疾上身,見了人就必須大聲喧嚷:「不潔淨了!」人們便紛紛走避。若潔淨者傳揚開來,耶穌所到之處,必然前擁後隨,甚麼事情也不能作了。
⑵人子是誰?耶穌有一次和門徒們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這,說那,惟有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太十六13-20;可八27-30;路九18-21)。
猶太人的觀念,彌賽亞是來復興大衛的國度,是要從羅馬人手中奪回國權,坐在大衛的寶座上重建以色列國。若門徒們當時傳講耶穌是基督,就必風起雲湧,為人間製造極大的紛亂,導致以色列人無辜的死亡。
耶穌受死復活以後,才是他們傳揚耶穌是基督的時候。
那些西布倫地,拿弗他利地的窮苦人,沒有能起號召作用的人,在他們中間行神蹟、奇事,他們單純的只存著感恩的心領受而已,不會想到別的。有野心,對名位有企圖的人,則必藉耶穌行神蹟奇事的權能,擁之為「民族的救星」「國家的元首」……等,釀成極大的禍端。從前的丟大和加利利的猶太先後肇事,又相繼滅亡,就是明顯的例子。(徒五36-37)。
因此耶穌能自由自在的在他們中間傳道、醫病、趕鬼,行各種奇事、異能,「那坐在黑暗裡的百姓,看見了大光,坐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發現照著他們。」
死蔭之地
一提到「坐在死蔭之地」的人,就會連想到是那些貧無立錐或極權政體下的奴工們,其實它乃泛指為黑暗(貪欲罪惡等)所籠罩的任何人而言。墨索里尼實行獨裁政治之時,為伸張權力與土地欲,甘冒戰爭之大不諱,國際聯盟通過「制裁」,歐亞非五十余國同意以經濟制裁與封鎖制止其侵略行為,國內亦有不少反戰的人士提出和平意見,但他的反應是一意孤行和屠殺。到他臨近崩潰的時期,他的女婿齊亞諾等五人提出平反案,他的回答是「交付軍法審判」,當這五名義大利的忠貞之士受審之時,一名黑衫隊員湊近法官的耳邊:「你若宣判他們無罪的話,我們就自行動手了,到那時,請你記著低下你的腦袋躲避子彈。」結果他們於一九四三年一月八日同遭槍斃。
此種狂人,悲慘的結局是免不了的,當他最後逃走之時,還忝不知恥的挽著他的情婦嘉麗達潛伏在奔遁的車中。遊擊隊憤怒的四處搜索,終於在米納吉奧以北十公里處找到了他,嘉麗達杏眼圓睜的責駡遊擊隊員對「統裁」無理,首領奧狄西用槍尖指著她:「妳要保住性命就給我滾開」,但嘉麗達的尖聲怪叫更為瘋狂,結果奧狄西發出一排子彈,嘉麗達應聲倒地,胸間五個槍眼溢出了鮮血。墨索里尼自知性命難保,憤怒的解開胸間的紐扣:「對著我的胸膛開槍吧!」奧狄西再發出一排子彈,一世之雄倒下了,身中五槍,仍未斃命,奧狄西再對準他的心臟補了一槍,墨索里尼的身軀顫動了一下,頹然死去。
墨索里尼坐在死蔭之地,他心中是一團墨黑幽暗。
墨索里尼的夥友希特勒,曾以師生之誼推崇他,但後來墨氏一度失敗,納粹黨把他救出來,希特勒就對他不屑一顧了,希氏對屬僚說:「墨索里尼的政治前途沒有了!」
其實希特勒當時的處境,也相當的惡化;(自己坐在死蔭之地,還懵然不覺。)北非之狐的隆美爾全軍覆沒,史大林格勒的德軍已完全瓦解,英美聯軍自瑪律他發出大軍,渡過地中海,自西西里與義大利南部的納粹軍隊被打得慘敗,一九四三年六月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猛力向東進攻。這些連續的挫敗,早已為他敲響了喪鐘。
延至一九四五年五月,美蘇軍隊會師柏林近郊,希特勒自焚斃命,德國人于五周七日無條件投降。
前文已提到過當地「發跡」之初,便自許為空前絕後的權力者,其狂妄、自負,可謂氣焰萬丈,數年以後,就落到悲慘的下場,為何?因他坐在死蔭之地,心地幽暗,看不清沉淪就在眼前。
只有那些蒙了光照的人,才能得著救恩,得著救恩的人,他的人生才有轉機。驕傲的乃縵,蒙了光照,他站在神人(以利沙)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從今以後,僕人(謙卑的自稱)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亞蘭王)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廂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王下五15;17-19)前後相較,是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心靈昏暗的彼拉多,卻只能憑著理智看耶穌是一個義人,是一個無罪無辜的蒙冤者。神不願他沉淪,給他幾次蒙光照的機會。
⑴借著他妻子:「正坐堂的時候,他的夫人打發人來說:『這義人的事,你一點不可管,因為我今天在夢中,為祂受了許多的苦』。」
(太廿七19)但彼拉多卻當作耳邊風。
⑵他憑理智和羅馬律法的標準,一點也查不出耶穌有罪,他感到驚異、納悶,(任何人都可隨時指出錯處),因此他想釋放耶穌。但因群眾極力喊叫:「釘祂十字架!」便毫無骨氣的違背良心而順從群眾了。
⑶當他審問耶穌時說:「你作了甚麼事呢?」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彼拉多說:「你是王麼?」耶穌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彼拉多說:「真理是甚麼呢?」 (約十八35-38)
很可惜,每每讀經到此,總不禁為彼拉多傷心惋惜,他不待主的答覆,又轉向猶太群眾了,若他能耐性的再問下去,他就會與討飯的拉撒路和同釘的一個強盜同在樂園裡了。
蒙主使用的基本因素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舍了網,跟從了祂。從那裡往前走,又看見弟兄二人,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兄弟約翰,同他們的父親西庇太在船上補網,耶穌就招呼他們,他們立刻舍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太四18-22)
這段聖經與馬可福音一章16-20節和路加福音五章1-11節是同一事實。各人所記的重點不同:
馬太和馬可強調門徒們跟從主的決心:「立刻,舍了網,把父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
路加則特別說明因下網打魚的神蹟,使門徒們認識自己是個罪人,幾至不敢接近主。
這是聖經中主召選工人的常例;先將自己顯示給人:神召基甸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手,即先向他顯現,基甸不相信與他說話的是耶和華的使者,便向祂要證據,當神的使者伸出手內的杖,杖頭挨著肉和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餅,耶和華的使者也就不見了,基甸才知道所遇見的是神,便說:「哀哉!主耶和華阿!我不好了,因為我覬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耶和華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至死。」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參士六11-24)
先知以賽亞看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耶和華的榮光充滿全地,立時呼叫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有一撒拉弗飛到他面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將炭沾他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立即蒙主召選,他立即順服:「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參賽六1-8 )以西結蒙主差遣的時候,神也曾向他顯現,他雖然沒有說:「禍哉!我滅亡了!」可是他立時俯伏在地,顯然他已說不出話來了。
耶穌醫治痼疾
從猶太的歷史可以看見,一但民風低落,千戈擾攘,接著便是各種痼疾叢生。再從靈性的角度看,就可以發現它的原因,乃是違背了神的律法,頑忽了神的聖命:「耶和華因你行惡離奇祂,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使咒詛、擾亂、責罰臨到你,直到你被毀滅,速速地滅亡,耶和華必使瘟疫貼在你身上,直到他將你從所進去得為業的地上滅絕。耶和華要用癆病、熱病、火症、瘧疾、刀劍、旱風、黴爛攻擊你。這都要追趕你,直到你滅亡。」
(申廿八20-22)
耶穌傳道之時,宗教的領袖糊塗自義(徒四13-18),文士法利賽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太廿三1—3),民間的長老們夠頂頑固(太廿一23;廿七1-2),高議院的首領們只知阿諛攀附羅馬權貴,(可六21)民間的疾苦視而不見(太九36),敬神事神虛假從事(太六16;廿三23-24),假裝屬靈的風氣盛行(太六5-8 ),聖殿變成賊窩(太廿一13)。
信徒悖逆,必遭懲罰,這並非神太嚴厲,而有違祂「愛」的屬性。大衛犯罪,神藉拿單的警戒就說明了比真理:「拿單說:耶和華已經除掉你的罪,你必不至於死。只是你行這事,叫耶和華的仇敵大得褻瀆的機會,」所以刀劍必不離他的家,他的孩子也必要死(參撒下十二10,13-14)。
我們這些不爭氣的兒女們,因體貼肉體,貪愛世界,占小便宜,頑忽聖靈的阻止而隨便為過犯所勝,至大至剛的神,因我們的悖逆而在撒但面前也變為軟弱。約伯只不過一點點的自義,撒但就來控告,神也只好忍心把他交在撒但的手裡,讓他連遭浩劫。
基督徒臨到患難,只當默默的仰望主,安靜的祈禱、謝恩,自然就不會生疑惑、發怨言:心懷不平、向人訴苦。你若能靠主得勝,約伯獲神加倍賜福的經歷,也會臨到你的。
既然是以色列民悖逆的果報——各種疑難雜症和外來的擾亂——就當任其深受折磨,這是「人」的想法。須知神的「憐憫」屬性廣被人間,所以耶穌每見到痛苦煎熬中的患者,就動了慈心。其動機原不是顯明「我是神的兒子」,「我有大能的神性」,乃因祂憐憫的心腸。患者的哀求「你若肯」,顯明他的信心——因祂「能」只求祂「肯」。
今世,許多從事聖工的人,必須本學籍、經歷、特長(例稱恩賜),人緣(交際手腕),以估計其工作能力,是絕對的失敗。神不看外表(原文:外貌,保羅亦曾陷在單憑外貌的錯誤中),只看內心,你裡面有多少主自己,才能表現多少主自己來。「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祂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神的愛在我們心裡,我們就更明白並信神就是愛(原文另譯),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這樣,愛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祂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如聖徒和祂同樣的表現,並且作出比祂更大的事。)」(約壹四15-17)
痳瘋病的教訓,此症由痳瘋桿菌侵皮膚黏膜及神經末稍而發,其症狀有三:
⑴顏面、四肢及臀部發出赤色之斑紋,稱為斑紋癩。
⑵先生結節,然後吸收或消散,或崩潰,最後知覺麻痹,稱為結節癩。
⑶首先知覺過敏或神經痛,接著知覺消失,且營養障礙,神經肥厚而顏面麻痹,稱為神經癩。
凡患上症,首先倒有點感覺,但很快感覺消失,病菌在體內大肆繁殖,病情日益加重,患者卻毫無所覺。耶穌治癒十個撒瑪和亞人之麻瘋,其所患者,即屬此症(路十七11-19)。
一個硬著心腸故意犯罪的人,也是如此,起初很覺不安,但他已落在撒但的手中,仍然繼續犯罪,很快知覺消失,永遠不知悔改了。
舊約時代和耶穌傳道時代,猶太民族中所患之痳瘋,是今日「大痳瘋」、「黃癬」和「白斑症」之統稱,大痳瘋之症狀已如前所述,而黃癬與白斑簡介於次:
黃癬:常生於頭部,自毛髮周圍發生,為釘頭大圓形斑點,有硫磺色之痂皮,中央凹陷,毛髮脫落,久之則成禿頭。因系黃癬菌寄生而起,頗難治癒。
白斑症:皮膚缺乏色素而起之白斑,生於面或遍及全身、毛髮、網膜、虹彩等無不皓白。凡患此症,毫無痛癢感覺,但迄無特效藥治療之。摩西在西乃山上蒙召,手生大痳瘋為證(出四6-8 ),和米利暗在哈洗錄因怨慰摩西所生的大痳瘋(民十二章全)以及烏西亞王擅行祭司職所得之症(王下十五5)皆屬之。
利未記潔淨之例:「人的肉皮上若長了癡子,或長了癬,或長了火斑,在他肉皮上成了大痳瘋的災病,就要將他帶到祭司亞倫或亞倫作祭司的一個子孫面前,祭司要察看肉皮上的災病,若災病處的毛已經變白,災病的現象深於肉上的皮,這便是大痳瘋的災病。祭司要察看他,定他為不潔淨。若火班在他肉皮上是白的,現象不深于皮,其上的毛也沒有變白,祭司就要將有災病的人關鎖七天。第七天,祭司要察看他,若看災病止住了,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還要將他關鎖七天。第七天,祭司要再察看他,若災病發暗,而且沒有在皮上發散,祭司要定他為潔淨,原來是癬;那人就要洗衣服,得為潔淨。」(利十三1-6)
神的話永遠立定,以上這一段律例永遠不廢,在今世仍然在基督徒身上執行它神聖的使命。
⑴每一個真實(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若為過犯所勝而犯了不至於死的罪,他自己也會感覺到非常的污穢而心靈不安,他一定會向神悔改,並向眾人承認(外邦人掩飾,假信徒編造堂而皇之的理由)。
這就是請求祭司察看和向眾人宣告「我不潔淨」之律的實踐。
⑵每一基督徒犯了不致於死的罪,他必然有一段無形的隔離時間,他雖然仍和家人相處,仍與教會的弟兄姊妹來往,但他的感覺上,他與神和眾人有距離,要經過相當的時間,才能消除。
曾經有一位同工,離家時在言語上頂撞了父親。一個禮拜以後,父親去世了,他感到錐心的痛苦,從此,他經過九個多月不能上臺講道,在這一段時間內,他與任何人接觸總感到是「隔離」的,所以神的話永遠立定。
假若一個基督徒偶然為過犯所勝,而靈裡無此感覺,他的靈命就有問題了。
⑶隔離期屆,他靈裡就能與家人、教會的弟兄姊妹和洽相處(消失了隔離的感受),在祈禱,追求上也能與神暢通無阻,這並非時日遷延而令他遺忘了心靈上的犯罪感,而是天上真帳幕的祭司——耶穌基督看他長期的懊悔和仰望寶血的潔淨(兩個七天的隔離)而再次進入完全時,自然恢復救恩之樂的靈性生活了。
大衛和拔示巴犯罪以後,他的禱告是:「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詩五十一9—11)這是「隔離」之痛苦的心聲,是每一個真實基督徒失敗以後共同的經驗。
大衛犯罪以後,耶和華擊打他的孩子,使他得重病,大衛在神面前懇求,而且禁食,終夜躺在地上。及至孩子死了,大衛就從地上起來,沐浴、抹膏,換了衣服,進耶和華的殿敬拜,然後回宮,並吩咐人擺飯,他便吃了(參撒下十二15-20)。這是隔離期間的最清楚的見證。
「耶穌動了慈心」,這是主憐憫屬性的自然流露,一般的猶太人,對痲瘋病人是深惡痛絕,痲瘋患者進入他們中間,就當大聲說:「不潔淨了!」眾人紛給走避。若不呼叫而被人發現,人就大聲喊叫:「大痲瘋!」眾人就要用石頭打死他。(利未記的定例只有獻兒女給偶像和交鬼等兩種人用石頭打死(利二十2—27),用石頭打死不喊叫「不潔淨了」的痲瘋患者,是馬克比時代的法利賽人所訂的)。
今日的教會,所沿用的仍然是法利賽人的條例,一個弟兄偶然為過犯所勝——犯了不至於死的罪(生命裡仍有贖罪的祭),教會的傳道人、長老、執事和一部份弟兄姊妹,雖然沒有拿真正的石頭打他,但言語、態度的無形石頭,卻長期的留在他心上,使他永無抬頭的機會。他所需要的是「憐憫心腸」,是眾人的溫情和愛的安慰。
在另一方面,教會中一些「假弟兄」,一隻腳踩在教會,而另一隻腳踏在世界;一邊作禮拜,一邊犯罪,他滿身是大痲瘋,從不認罪(不呼叫不潔淨),在教會中視若無睹,形成了今世教會的怪現象。
耶穌的手 邵慶彰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l—4節;14-17節
我在神學院讀書時,有位亞拉伯的傳道人,來學院講道,題目即耶穌的手,使我大受感動,大得幫助。耶穌的手範圍甚廣,今日只提三點:
一、慈悲的手。痲瘋在東方被視為極其可厭,猶太人不單討厭,且認為犯罪被神懲罰的。要住城外,不得與人過團契生活,見人若不揚聲說:不潔淨!人可用石擊殺之。本章乃耶穌醫治章,講祂醫治之手。長大痲瘋的,患此絕症,一生遭白眼,受輕視,傷心至極,如今看一群人過來,個個具厭惡面容,但見耶穌面貌溫柔,眼睛體貼,使有勇氣跑來,跪耶穌面前,戰戰競競地說:王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他深信只需耶穌一句話,便可潔淨。主果然按著他的信叫他潔淨。且動了慈心伸手摸他,這是同情的手,體貼的,分擔重擔的手。主有許多名字:神的獨生兒子、基督、以馬內利、奇妙;但最好的名字卻是罪人的朋友。主說:「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無論犯多大罪,甚至如長大痲瘋一樣,叫你心靈痛苦難當,只要你肯,到主前求,主必撫摸施恩。
彼得岳母患熱病,躺臥在床,耶穌一到,伸出慈悲的手,熱病即退。身體之熱,情感之熱,生發脾氣,心靈沒有安息的,該到主前,求慈悲的手來撫摸。
主有勝過環境的能力,祂能在風暴中行在海面上。因風暴黑雲的上空,太陽是永遠發出光輝的。許多人特別在這動亂風暴時代中,好像彼得,何等渴慕能勝過環境,過得勝生活。主答應彼得所求說:「你來罷!」當他眼目注視耶穌時,能行在波浪上面,如走平地,轉眼看風浪即刻下沉,不得不大聲喊叫:「主阿,救我!」這是聖經中最短的祈禱。慈悲的手即刻伸出救援,並責備彼得說:「小信的人,為何疑惑驚慌?」今日無論任何環境,都要求主賜與力量勝過,祂慈悲的手隨時能救你,如當日救彼得一樣。
二、賜福的手。主不單賜福,且要叫我們成為恩典的導管,主的恩惠由你流出。主講道理的時候,有一群姊妹帶小孩子來就耶穌。人以為小孩子不懂道理,不會聽只會吵,故禁止他們。但耶穌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一個個按手為他們祝福。我們將孩子奉獻與主,因主不單愛且賜福予小孩,使成為有用的器皿。那些心靈渴慕主耶穌,喜歡親近祂,聽祂講道的人,耶穌不單關懷他們的心靈,也關心他們肉體上的需要,所以吩咐門徒給眾人吃。這次借著只夠一個小孩子吃的五餅二魚,飽足五千人.港九有許多閩南同鄉,許許多多未信主的同胞,需要主耶穌的愛,需要福音,焉有那麼多的傳道人,來做這個工作。主需要你,只要你肯,把你手上所有,那不足輕重的五餅二魚,獻出來給主,經過主耶穌的手祝福,就越擘越多,叫千萬人得到飽足。
有位在中國傳道的西教士,因為工作無果效,沒有成績,心中十分痛苦。他說:「我獻身傳道服事主,但人不喜歡聽福音,拒絕救恩,中國話又難學,決意回國,不再來了。」路經香港,在旅館灰心失意中,清晨聽到唱詩的聲音,原來是一位青年的弟兄守晨更時候,他在唱:日日殷勤為主做工,勞苦決不落空,在主裡面喜樂無限。越唱越快樂,這詩歌大大感動了這位灰心失志的傳道人,即刻跪下,求主赦免軟弱,決意重返中國傳道。很平常的詩歌,主會用它叫唱的人自己得益,也會感動幫助別人。
伯格尼尼用極平常且斷一條弦的小提琴,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叫所有聽眾眼淚湧流,感人至深,因為是從音樂家的心靈流露出來的音樂。我們可以把自己這無用斷弦的小提琴獻給主用,主要借著這平凡的器皿奏出妙音,扣人心靈深處,引人湧出懊悔熱淚。現在的人,饑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心中沒有神的話語。人需要耶穌的愛,主要借著你流露神的愛。
有天有位歌星于佈道會悔改信耶穌,徵詢傳道人放棄現職業的問題,傳道人得知她與人訂立合同,告以應當遵守合約,繼續歌唱,但應丟棄靡靡之音,改用福音詩歌,除去濃裝豔抹。淡裝出場的時候,聽眾誤為歌星有喪亡,肅靜以表同情。歌星據實以告,清楚說明:前此所唱對各位毫無裨益,深致歉意。茲特獻唱:「耶穌我愛你,深知我屬你,世上諸樂趣,願為你捨棄。」神使用這位歌星將主的愛流露出來,叫多人得益。今日主需要你給祂使用。
三、釘痕的手。當主耶穌復活以後,祂的身體變為極其榮耀。雖然,當顯現給多馬看的時候,手上釘痕尚在,因為這是祂的榮耀。主流寶血,為拯救你和我,為赦免眾罪,為洗淨罪汙,除去重擔,解脫你我心靈的痛苦。祂的救恩是完全的,無需加上什麼。馬丁路得之所以改革教會,就因天主教認為,人得救不單靠信耶穌,且要靠我們的德行。實際我們的得救,全靠耶穌的寶血。馬丁路得說:「人心中最
大的痛苦,乃良心的譴責。許多人夜裡睡不著,是因良心不斷地責備著。」(詩卅八4)我的罪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如何叫良心不控告?如何使心靈得著釋放呢?馬丁路得說:「最好的枕頭,是清潔的良心。」我們應該省察自己,把一切的罪在主面前認清,認罪以後,主必救你。因為祂的手是有釘痕的手,時常伸開,祂對你說:「勞苦擔重擔的人啊!到我這裡來得安息。」祂是全能者,祂的能力來自十字架。所以保羅說:「我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的十字架。」因為這十字架也是我們的榮耀。
神蹟的背後 林治平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15節
今天兄弟願用馬太福音八1-15節與大家彼此勉勵。這裡我們看見了三個病人,一個長大痳瘋(太八2),一個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疼苦(太八6),一個是害熱病躺著。這三種病有三種不同的情況:⑴長大痳瘋的,他是不潔淨的人,要與人隔離開來,是無法醫治的疾病,無論身體上、精神上都是極大的痛苦,聖經上用大痳瘋代表罪,是與人與神隔絕,完全沒有盼望。⑵癱瘓病,不能行動,不能隨著自己的意思去他要去的地方,聖經上說他躺在家裡甚是痛苦。⑶熱病,我們可以想像發高燒躺在床上的情形,不能動,神志失去清楚的判別。上面三種人代表了現在幾個現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冷漠可怕,就像長大痳瘋的人被隔絕一樣,我們沒有力量面對一切人,我們也沒有力量去作我們願意作的事,像患癱瘓病的人,甚是疼苦,社會上有許多奇怪的事發生,我們知道應該免除,卻不知道如何去免除,我們發現我們被這社會上許多的病所纏住,卻沒有辦法。這章聖經告訴我們有一個極大的神蹟展開了,這三個病人被醫治,我們看看他們的態度是怎樣的:
一、長大麻瘋的態度
⑴敬拜祂——他來到主耶穌面前的態度是來拜主耶穌,我們往往在尋求主的旨意的時候,是用一種命令的態度,而不是用拜祂的態度,若禱告沒有照自己的意思成就,就說:「主怎麼不聽我的禱告啊!」這是錯誤的態度,我們若要經歷真正的神蹟,要敬拜祂。
⑵尊重主的主權——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主耶穌來到世上並不是要醫治我們肉體的疾病,更大的神蹟是祂要改變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態度,主若肯,祂能醫治我,若主不肯,我也能快樂地與主同居,就如保羅所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
二、百夫長的態度
⑴祈求——他為特定的事情向主禱告,他把要求的事說得很詳細,我們的禱告也要如此,不要含糊,大而化之,當我們為特定的事情禱告,須要更大的信心,這信心並不是說主一定要醫治我的病,而是醫不醫治我都感謝。
⑵代求——百夫長他為他的僕人代求,他滿有愛心,我們常太關心自己,而沒有為別人代求,因此把代禱的權柄放棄了,很可惜,願主給我們代禱的恩賜,使我們的生命有關聯,我們會發現不僅那人蒙恩,自己也蒙受恩典。
⑶信心——百夫長的信心是抓住主耶穌的話,他曉得只要主耶穌說一句話就夠了,我們不要脫離聖經——主的話語去找其他的憑證,這樣我們一定失敗,而且危險,我們要抓住神的話語,有信心說主去就去,來就來,這是蒙恩典的態度。
三、彼得岳母的態度
這個神蹟我們沒有看見什麼行動,只有主耶穌在作一件主動的事情,祂沒有等到他們求就醫治了病人,找們把整個生命交托給主,我們為主活著,充滿喜樂力量,當主要我們離世時也是好得無比,清楚在主的面前默然不語。蒙醫治之後就起來服事耶穌,主耶穌醫治我們有祂的目的,祂把我們留在這地上有祂的目的,我們要問:「主阿!你為什麼醫治我,留我在這裡?」起來服事主,主如果醫治我們,一定改變我們的生命,在世界上使我們有力量、能力服事祂,生命不在長短,而在內容豐不豐富,如果我們沒有好好利用主賜的恩典,就是我們的失敗,我們要有一顆服事的心,醫治我們才有意義。
我們要經歷認識這些神蹟,就要敬拜祂,祈求,並起來服事祂。
信心的來源 戴伯福
經文:馬大福音八章5-10節,十四章28-29節;羅馬書八章32節,10-14節
前周我們曾談及信心的果效實在奇妙,可獲稱義、得救、永生、應許、得勝等神的恩賜;又談及信心的能力實在浩大,能夠移山倒海、看見主榮、凡事都能,可見信心實在寶貴。這寶貴的信心究竟由何可得?其來源是什麼?「物有本源,事有終始」。我們把信心比方動力時,我們知道動力有其來源。動力除了人力和獸力以外,可由風、水、蒸氣、內燃機、電氣、火藥(火箭)、原子能等得著。信心也像這樣可以由下列七點可以獲得。
㈠由神賜而來;彼得見證,生來跛腿的蒙醫治健壯是因信耶穌的名,又這信心是主所賜的(徒三16)。保羅說:「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二8 )。因此門徒曾向主求加增信心(路十七5);又被啞吧鬼附著孩子的父親哀求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九24)所以我們禱告若覺缺欠信心,寧可先求主加添信心,然後再求。我們要仰望主,因主是我們信心的創始和成終的(來十二2)。
㈢由靈恩而來:保羅說:「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林前十二9);信心是一種聖靈的恩賜。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徒六5)又巴拿巴也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的人(徒十一24)。人被聖靈充滿可得大的信心。先知以利沙,他追求充滿先知以利亞的靈加倍充滿他;他得著以後,主借著他所行顯的神蹟十四件,巧是以利亞的一倍。
㈢由聽道而來:保羅說:「通道是從聽道而來的。」(羅十14-17)。他說,奉差——傳道——聽道——通道——求道——得救。人能有信心是由聽道的結果。台南曾有一位姊妹說,她的丈夫心硬不信主;查問結果,因丈夫未曾聽見道理。我對她說,這你不可以責怪他。我們要得信心必須多聚會聽道,多查經。
㈣由認識愛而來:人認識某人的愛,可以增加向某人的信心。為何小孩怕生人,不怕父母無論帶他何處去呢?小孩的信心是由認識父母的愛心而來的。保羅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麼。」(羅八32)我們認識主愛何大,你信主的心也要何大。我們越認識主愛,可以增加我們的信心。
㈤由順服而來:爬山的順從領導,他們可以安心到達目的地。人的信心可以從順服而得。我們搭上輪船,坐上飛機,當你順服的時候,可以不怕就有信心。百夫長的信心是由順服而得的信心(太八5 -10);他的信心實在偉大。各位兄姊,你肯完全順服主麼?惟有信靠順服即可以生出信心來的。
㈥由勇敢而來:航行大海的船長,他們由勇敢得著信心。最初發現美國新大陸的哥倫布,他由勇敢而得寶貝的信心。彼得因勇敢而生信心才能行走海面,也因害怕膽小而失了信心,將要沉下去(太十四28-31)
。
㈦由實行而來:亞伯拉罕偉大的信心,是由實行獻上獨生兒子以撒而來的(創廿二9-12)。哥倫布主張地球是圓的,他在反對的眾人面前將雞蛋站立,是由勇敢,實行所得的。以色列百姓,祭司抬約櫃,順服、勇敢、實行,腳一入約旦河,水即停住。教會建堂,或作主聖工,你若靠主勇敢,實行則可得著信心而完成。
論信心 戴伯福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5—10節,23-27節;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
本月我們的標語是「存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其主題是「充足信心」。希伯來書十章19-25節,這段聖經的教訓,叫我們凡蒙主寶血得贖的,⑴當存著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論信心);⑵要堅守我們而承認的指望(論盼望);⑶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論愛心)。信、望、愛,是基督徒屬靈生活的生命及教會復興的力量。前月我們曾談「靈修傳道」;人常靈修可得信心,有了信心,就可傳道。可見上月的主題,關係甚是密切。關於信心本日要談下列幾點:
㈠信心的定義:何謂信心?希伯來書十一章l節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可分為兩句來論之。
⑴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比方說,我到民國卅六年以前,尚未看見上海,我曾聽見人家說,上海的事並看見上海的相片。我雖未看見,卻想有個上海,到了民國卅六年七月間,我搭了中興輪船前往,看見了大上海。果然我所希望的成了事實,這叫做信心。又像我獻身,以後兩年之久,想做個帶職業的自由傳道,然而主卻要我離開財政部之公務,尊心事奉主。我在禱告中,得主的指示看馬太福音六章32節。我抓住主的應許,完全仰望主。感謝主迄今十幾年,主昀話語成為事實,賜我毫無欠缺。這所望之事的實底稱為信心,又像我這次應遠東歸主之聘請,前往台東擔任山地傳道人退修會培靈奮興工作,最後一天有個見證會;共有六族代表見證。有一位筏灣族山地同胞姓葛,日治時代曾任小學教員,光復後曾任省議員,他深知自己必需解救同胞。他想靠教育,抗日(政治)或以天主教、佛教來解救同胞,這事完全失望。最後他悔改信主,知道唯一的道路就是信靠主耶穌才有盼望,今已成為事實。感謝主,信就是所盼望的之實在。
⑵(信就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人未看見祖先,卻相信有祖先。有一次父向孫兒說:「你有個曾祖父,很像你的父親。」孫兒雖未看見曾祖父,他卻以祖父的話為實在,看見父親為憑據相信有曾祖父。又像我們雖以肉眼不能看見神,但借著神而創造之萬物,叫我們可以曉得有神(羅一20)這則稱為信心。又像來自蘭嶼雅美族的傳道人見證,他們最初相信耶穌是僅看見教會,傳道人及信徒為確據叫他們相信神;這就是信心。各位兄姊,我們相信主耶穌,罪得赦免,得著永生,進入天國等,借著信心成為所望之事的實底,並未見之事的確據了。
㈡各樣的信心:信心大略可分為下列三種:
⑴大信:白話字翻為「深信」馬太福音八5—10所載,百夫長的信心就是大信。主耶穌應邀請要前往百夫長之家為僕人祈禱,百夫長卻說:「主阿你到我捨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主說這是大的信心。
⑵小信:馬太福音八23-27所載;門徒和主耶穌搭船過海,海裡忽然狂風大作,波浪滔天,船像要沉下去。門徒叫醒耶穌說:「主阿,救我們,我們喪命啦。」主耶穌責備他們說:「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門徒這樣的信就是小信。生命之主同路,為何害怕?
⑶鈍信—白話字翻為「難信」。路加福音廿四13-31所載,當主復活向兩個往以馬忤斯的門徒顯現,門徒不知是主,主雖暗示,他們尚不明白,主就說:「你們的信太鈍了。」這叫做鈍信。高山同胞的信仰單純、快信,自從初代芝宛信主迄今,他們都是快信。各位兄姊你的信是哪一種?大信?小信?或鈍信呢?
百夫長的信仰 鄭泉聲
經文:馬大福音八章5 -13節
我們信神,自稱是門徒,但是我們的信仰究竟是什麼?較之其它的宗教是否有差別?我們信仰上所表現的是什麼?神所喜愛的信仰是立根基於聖經的信仰,所以我們必需回到聖經裡看它指示給我們的信仰方式為何?聖經記載羅馬兵丁百夫長的信仰表現得到神的讚美,可見百夫長的信仰確是耶穌基督所欣慕、期待且要求我們做到的。今天我們可以拿百夫長的信仰做一個線索,憑據與準則,來檢討自
己並向神所喜愛的信仰邁進,才不會誤了自己的信仰生活,免於將來在神面前遭受拒絕。
當時羅馬佔領猶太國,身為羅馬兵丁的百夫長,是一位有權勢,身價極高的人,他原可蔑視被他們征服了的猶太人,或者以殘忍的方式對待猶太人,至少能以偏見、命令的方式對待拿撒勒人耶穌,但他居然前來乞求耶穌,並稱呼:「主啊!」這在當時的羅馬人看來,簡直是顛倒的情況,然而百夫長在耶穌面前表現了百分之百的謙卑,為了追求屬靈的世界,不惜捨棄世間的地位、權勢、名聲、錢財與偏見。馬可福音十21記載耶穌告訴想承受永生的人說:「去變賣你所有的。」路加福音九23也記載:「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百夫長的表現完全符合了耶穌的要求。我們應學習百夫長將自己所依靠的一切擱置在一旁,完全捨己,我們的信仰才能為主耶穌所喜愛的。
百夫長聽到耶穌說:「我去醫治他。」即刻回答說:「主啊,你到我捨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法,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百夫長在耶穌面前說這句話的重心有二:第一點是說主啊!只要你說一句話就好了;第二點那是只要你命令就好了。證明百夫長的信仰十足,相信耶穌有改變的能力,他的信仰並非傳統的信仰,只要耶穌說一句話證明他相信耶穌有創造及改變原有事物的權柄,這種信仰正是創世紀所記載的信仰。創世紀第一章記載了神的權能:「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說……。」神只要說一句話,世界就會有改變,百夫長相信耶穌就是今創造和改變的主,正如約翰福音一3所說:「萬物是借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祂造的。」聖經記載耶穌曾在祂短短的傳道生活中使風浪平靜,詛咒使無花果樹枯死,使生病的得到醫治,甚至使死人復活,證明耶穌將
宇宙萬象掌握在祂手中,只要口出一言,所有的事物就會有改變,所以約翰福音十30耶穌說:「我與父原為一。」
今天神的權能透過耶穌基督已非常清楚的顯明給我們,因為耶穌基督本身已充分的表露了神的神格,祂不但是愛、是公義,而且掌握了宇宙萬象,我們可以從祂所做的一切來相信祂是神的兒子,所以百夫長當時表明他的信仰時,耶穌說:「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甚至最後對他說:「去罷!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今天我們要檢討我們的信仰生活,學習百夫長的信仰,為了追求屬靈的世界,願意放棄世間的一切,謙卑自己,而且相信耶穌有創造宇宙的絕對權,約翰福音二十31記載:「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除此以外我們別無所求。
我去醫治他 桑安柱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5-13節
記得上一次我們曾思想過這章耶穌醫治大痳瘋的故事,這個大痳瘋得了主愛的撫摸,不但肉體的大痳瘋得醫治,連心靈也得主醫治。今天我們繼續思想同一章耶穌怎樣醫治百夫長的僕人的故事,這裡說百夫長進前來求耶穌說:「主啊,我的僕人害癱瘓病,躺在家裡甚是痛苦。」耶穌說:「我去醫治他。」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捨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耶穌看見他這麼大的信心,便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耶穌醫治大痳瘋的故事中說:「我肯。」在這裡祂卻說:『我去。」這兩個故事是表明禱告的功效,頭一個是自己來到主面前禱告,第二個是百夫長到主面前為僕人代禱,在這裡給我們看見,不論是自己禱告或為別人禱告,只要有信心是一樣有功效的。禱告最緊要是要有信心,信是得著就必得著。沒有信心的禱告是無用的。記得在上海時,家裡有一個老傭人,她的兒子離她很遠。有一天突然中風,我們提議送她進醫院,她怕花費金錢,要主人負擔不好意思,持不進醫院,並說她有信心求主醫治。於是她整夜專心禱告,求主醫治,果然有一晚,她似夢非夢的看見主站她床邊,用手扶持她。第二天清早,她的病竟真的不藥而愈,且能下床行走,到處為主作證。信心的呼求,主必垂聽。
世上的苦難很多,但大概只分兩類,一是生命有危險,面臨死亡;一是生活上的困難,雖不會死,但又活不下去。這長大痳瘋的人就是生命有危險的代表,他面臨死亡邊緣。這癱瘓的人是生活上有困難的代表,他躺在床上,可能幾十年也不致死,只是不會動。若他有錢更不要緊,只自己不方便而已,但這個癱子卻是一個很窮的僕人,躺在床上不能工作,生活就發生困難。這是兩個苦難的代表,讓我們看
看主耶穌對待這兩種苦難人的態度怎樣,馬太福音八章8節說耶穌下了山,這是根據馬太福音五章1節說耶穌上了山,在山上教訓門徒,即有名的登山寶訓。訓後,耶穌就下山實行祂的教訓,兩方面配合這才完全。今天許多人上臺教訓人很動聽的道理,但下臺後卻不能實行。據說有一牧師常與妻子吵架,但在講臺上教訓人卻娓娓動聽,故他妻子說最好丈夫一輩子在臺上不下來。馬太福音五至七章是說耶穌怎
樣在山上教訓人,第八章開始就說主怎樣用行為顯明祂的教訓,所以我們看見祂醫治長大痳瘋及百夫長的僕人這兩個故事。
在這兩個故事裡,耶穌曾說:「我肯。」「我去。」如果這病人是個大財主,耶穌說要去醫治他,我們或不會覺得奇怪,因為人總是重富輕貧的,正是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但耶穌要去醫的是一個窮苦的病人。且不求自己方便,說句話醫好他,而是親自要去。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不看輕他的僕人,大受感動,他不敢勞煩耶穌去,深信只要主說一句話,他的僕人必好,因為他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他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照樣他知主有權柄醫治。
感謝主,因祂願意幫助人,祂到世上來,是要走十字架的道路。祂在神面前也是照樣的說:「我去。」拯救世人,這是耶穌基督捨己為人的精神,也是每一個基督徒應有的精神。「我去」,不求自己的方便,不原諒自己,盡心竭力為別人。「我肯,我去。」這兩句話實在是寶貴呀!當我們聽到主這兩句話實在得到鼓勵,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到主面前來求,只要用信心求,無論為己為人,主必垂聽。主說:「我肯,我去。」這兩句話也說明了主耶穌對世人苦難的態度。你還能半信半疑嗎?你還不願到主的面前傾心吐意地禱告嗎?主鼓勵我們:有信心的禱告,祂必定成全。除了有信心外,還要有熱誠。若抱著事不關己,隨便代禱算了,這樣的禱告怎能生效?連自己也不能感動,怎能感動主?為自己的事祈禱特別懇切,為別人即三言兩語敷衍了事,這是許多人代禱的毛病,信心固然要緊,但熱誠也不可少呢!有一個鄉下人,他的牛病了,跑到牧師面前,要求牧師為他的牛代禱。這牧師不明白鄉下人怎樣寶貝那只牛,因為牛病了,生活便有困難。牧師只是免為其難地隨便禱告說:「神啊!某某弟兄的牛病了,求你醫治牠,若果是你的旨意,就照你的旨意成全好了。」他這樣冷冰冰的禱告使這教友很不滿意。有一天牧師病倒了,這教友來到他家中也是冷冰冰地為他代禱說:「神啊!牧師病了,求你醫治,若是你的旨意,就照你的旨意成全好了。」這次牧師得了很大的教訓,為人代禱是應該熱誠懇切而不是冷冰冰的。其次聖經又說:「義人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但若本身有問題,禱告也就發生問題了。
從這兩個故事裡看見了主在下山后對人痛苦的態度,又給我們看見關於禱告的教訓,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曉得怎樣為自己禱告,也為別人禱告。
做真基督徒 許宏仁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5-13節
早上我的講題是:做一個真的基督徒,或許有人聽了會覺得奇怪,還會是假的嗎?保羅寫信給提摩太說在末後的世代有許多人將離開正道背棄主的教訓且將隨從各樣的邪靈行各樣可憎的事,(提後三章)尤其在末世,人將棄絕聖靈的教訓隨從那引誘人的邪靈叛離主的道,因此我特別以這個題目和大家一同受訓勉。那倒底做真基督徒與假基督徒有何區別,我常參加各種聚會,常奉獻,在教會做各樣服事的工,我豈不是一個基督徒嗎?就是這樣有人裝成它的外貌,保羅說: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基督徒乃是有基督的生命,活在他一切的生活中。馬太福音八章說耶穌從山下來,從高處來到低地,叫我們想起耶穌本在天堂,竟而取人的樣式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祂來是要受人的服事嗎?並不是,而反倒服事人。有許多的人跟隨祂,看看這些人,是要幫助耶穌嗎?要服事耶穌嗎?都不是,人群中大家來就近耶穌都想得到主的幫助,主的憐恤和安慰。今天我們基督徒跟從主,雖然說是服事主為主做工,但其實都是主為我們在做。我服事主已有十九年之久,在這些年中,都是主給我力量做成祂的工,並非這個「我」在做,這個「我」一點力量都沒有。這群人跟隨主都想從主得到心靈和內體病痛的醫治,其中之一患有大痳瘋的,前來拜主說,主若肯,必定可以叫我潔淨。按猶太人之例患有痳瘋病的人是受神咒詛的,人也嫌棄他,他必須住城外另一處,進城時須喊著,我污穢。人們遇著他都沒有一個善待他的,個個臉上都現出嫌惡的面容,因此人們的臉在他們的眼裡都是那麼難看,似乎充滿著敵意,而他這時竟也擠在人群中不怕人們的咒駡、唾棄,為什麼?因為主的容光吸引著他,主的臉滿有恩慈、和祥,主的臉和眾人不同,那麼有憐恤、同情,主的臉大大的吸引著他,使他不畏眾人來到主的面前拜他。這使我想到我們基督徒,我活著就是基督,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我們的臉,言行舉止是否也像耶穌一樣?耶穌來到世上服事人,我是否也一樣服事別人,或只勞役別人。還有我們的臉怎麼樣?是否常常帶有主的喜樂,信心的笑容,我們天天以我們的臉在見人,這就是我們的見證,你是否叫人看見你的瞼,吸引他來就那給你力量新生命的主。或者你的臉常常是憂傷、懷疑、兇惡、懷著敵意,叫人見了就討厭,而使人跌倒。我們每天都要和人見面,親愛的兄弟請問你要以什麼樣的「面」去見人。真的基督徒他的生活一定有主的生命活在他裡面,使他的言行,甚至他的臉也能榮耀主。耶穌就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吧!」他立刻得醫治潔淨了。耶穌回答的話,也使我想起基督徒的言語。這位痳瘋病患,心裡帶著些畏懼,但主的恩言:我肯,你潔淨吧!使他心裡重擔得除去。我們的一句話,隨便說出去,自己雖無意,但別人聽了就受刺激傷害,因此聖經告訴我們要說造就人的話。我們的話是否如此,經常是背後說人長短,揭人隱私,只有引起爭端,使人跌倒而已。基督徒要學習主的樣式,常說説明人、安慰人,造就人的話。不僅僅是說,主伸手去摸他。我們也一樣,不僅是空說,還要在行動上做出來,你說你愛人,鄰舍遭災變,你卻袖手旁觀。我們的主是一位行動的主,有時他甚至不言不語,只有做。大部分的基督徒尤其後來才接受主的人,都是見到那些基督徒的所做所為吸引他們來相信主的。最後要說到信心,耶穌進迦百農,一位百夫長為其僕人來求耶穌醫治,耶穌說要到他家去,他拒絕,但這並非拒絕,而是一種出於信心的接受。他深信主有能力,只要出一句話他的僕人就能得醫治,不必勞煩耶穌。耶穌稀奇他的信心,稱讚他並按他的信心給他成就,當下他的僕人就好了。今天多少信徒由於不信失去多少的祝福。由於不信而得不到聖靈的力量。我在基隆通化教會牧會由於信心的禱告病得醫治,邪靈離開,偶像得除去,一間教會,從豬舍中而起,神必按他的旨意透過我們的信心,豐豐富富成就我們的禱告。願我們存著信心在神面前求聖靈的同在,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榮耀主。
難得的百夫長 丘安路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5—13節:路加福音七章1-10節
新約聖經裡面記載了好些百夫長的故事。有位聖經學者指出,新約聖經中所記載的每一位元百夫長,都是得到人的良好印象和尊敬,或是得到主的稱讚,大有體面光榮的人。前面所引兩段經文中記載的百夫長,就是一位得到主耶穌當面稱讚他為難得罕見的人。他能夠得到被主親口稱讚他為罕見的人這種特殊的光榮,因為他的確是一位罕有的人物。我們若留心研究前面兩段記載同一位元百夫長,來求主耶穌醫
治他僕人的神蹟的經文,就不難看到他實在有以下幾點長處和美德值得我們追求和效法的。
一、罕見的愛心
甚麼是愛心?有位哲學家把愛心加以分析,認為愛心必包含三種重要的成分:㈠要有「知道在這世界上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其他的人存在」的認識;㈡要有「留心其他的人的需要」的關心;㈢要有「盡自己的能力去説明及供應別人的需要」的實際行動。
在馬太福音八章2節記載主所行的第一個神蹟中,那位長大痳瘋的猶太人,是為他自己的需要來到主耶穌面前求祂。但是在主所行的這個神蹟中,這位百夫長是完全為了別人的需求來見耶穌。由此可見,他實在有「留心別人的需要」的關心,也有「盡自己所能去見耶穌,求耶穌幫助去醫治他的僕人,
解除他的痛苦」的實際行動的真實愛心。在今天人類中充滿著自私自和的世界裡,這百夫長能有留心照顧別人需要的關心和行動的真實愛心,已經顯出這愛心的難能可貴了。
況且,他所留心照顧的乃是他的奴僕呢?在當日羅馬帝國時代,幾乎半數以上的人是奴隸,因為所有羅馬帝國征服佔領的國家,其人民都在羅馬人的權下作他們的奴隸。而且那時代的人簡直沒有把奴隸當作人類來看待。所以當時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曾對「奴隸」這個名稱下了一個說明性質的註解:「一個奴隸是一種有生命的工具,正如一個工具是一種沒有生命的奴隸」。換句話說,當時的人簡直是把奴隸或僕人當作工具看待。那麼他們不會留心照顧奴僕的需要和福利問題,當然不是一件值得驚奇的事,而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了。在這種輕視和虐待奴僕的世界裡,這位百夫長留心照顧奴僕的疾苦、需要的愛心,更顯出是何等的難能、罕見了。
這位百夫長有關心被疾病折磨的奴僕的痛苦,而為他請求耶穌醫治和拯救的愛心。但是我們信徒,是否也有看到和關心四周圍被壓傷的人痛苦,也為他們求耶穌的醫治和拯救的愛心呢?
二、罕見的虔誠
所謂虔誠,根據路七1-10記載這相同故事的經文來說,也包含三種重要的成分。㈠在主面前謙卑的品格;㈡樂於施捨的善行;㈢愛神其他的子民的真情流露。路七1-10告訴我們,這位百夫長能得到猶太人的尊敬,就是由於他有上述三種難得罕有的虔誠表現。
首先,他有在主面前謙卑的品格。這是虔誠應有一種主要成分或表現。路七6 -7指出,這位百夫長的謙卑品格是顯明在他所說的話裡。那裡記載,當主耶穌來到離他家不遠的地方時,他托幾個朋友去見主耶穌,對主說:「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捨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還有路七3 -4記載,他托猶太人的幾個長老,代他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這也是他感覺得自己不配直接去接近主,和請求主的表現。那幾位猶太人的長老代他切切請求主時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但是他對主說,他以為自己是不配的人。在主面前自以為不配的謙卑表現,實在是虔誠不可缺少的一個要素。是的,從來沒有一個人是配得親近主,來為自己祈求什麼的。今天我們可以來親近祂,能夠來到他面前,向祂祈求。這完全是出自主的純全恩惠和憐憫。
其次,真正的虔誠也必愛神的子民。在路七5我們看到那幾位猶太人的長老,對主耶穌稱讚那百夫長這樣說:「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證明他實在愛神的子民。那百夫長雖然是居於戰勝、統治國的官長的地位,是羅馬帝國政府派來,維持佔領國的治安,管轄猶太人的。但是他知道猶太人是神所揀選,作祂子民的族類。猶太人雖然亡國了,但是在信仰、敬拜、和事奉同一真神方面,他們卻是他的弟兄呢。他也知道約壹四20-21和五1所說的真理教訓。那裡說:「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凡愛生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
所以,他不但沒有輕視、苦待或轄制那些亡國而作奴隸的猶太人,並且更進一步盡他所能的,在他的權力範圍內愛護他們,來見證他真正虔誠敬愛神的心。是的,在神的愛裡面,已經把國家的界限,種族的歧視,男女地位上的輕重、貧富的懸殊、社會的階級等完全破除了。正如加三28所說:「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
還有,真正的虔誠也必有樂於施捨的善行。在路七5記載那幾位元猶太人的長老,對主耶穌稱讚那百夫長時,不但說他愛猶太人的百姓,也提起他給猶太人建造會堂那種樂於施捨的善行。這種施捨的善行,也是他有真正虔誠敬畏神的心的有力見證。
因為所謂「施捨」,就是把財物捐贈出來,用作賙濟貧窮缺乏的人,或用在事奉及見證神的聖工上,以及用在公益事業上的意思。他給猶太人建造會堂,正是他有樂於施捨的善行的見證。他為了他們有個固定的地方,來聚集敬拜事奉神,這種屬靈和宗教上的迫切需要而有的施捨善行呀!
三、罕見的信心
在太八10及路七9,我們可以見到,甚至主耶穌也對跟從祂的人稱讚這百夫長的信心,說:「……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主的話有力地見證了他的信心,是罕有的。在神的子民以色列人中,從來也沒有遇見過的信心;現在竟然由外邦人百夫長,作出了這件大信心的榜樣,更顯出這信心是何等的偉大而難能寶貴呀!
這百夫長的信心最難得的特點,就是他對主的話完全信賴,把他的信心完全立根基在主的話上。當他來求主醫治他的僕人之時,主知道自己確有治病的權柄和能力,所以他能在太八7答應他的要求說:「我去醫治他。」那百夫長一聽到這句簡短的話,卻立刻看到其中有兩方面重大的意義。首先,他看到了主是滿有慈愛憐憫,而是有求必應的主。其次,他看到了這是滿有權柄能力,有足夠的能力醫治他的僕人。所以主才能立刻發出滿有權柄能力的話語,答應他的請求說:「我去醫治他。」
那百夫長得到主這句「我去醫治他」的話以後,他的信心就馬上緊緊地抓住這句話,完全信賴主。他確信主這句話的權能,就足夠醫治他僕人的癱瘓病了。所以他在太八8回答主說:「主啊,你到我捨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接下去,他在第九節用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實例,就是他的話語,對他屬下的兵丁和僕人有絕對的權柄,他們都要聽從它的實例,表明他完全信賴主的話,對宇宙萬物有絕對的權柄,宇宙萬物都要聽從主的話。這無異是見證他完全相信,主耶穌是宇宙萬物的主宰。所以宇宙萬物都要聽祂。正如後面太八23-27主耶穌在加利利海上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這就是宇宙萬物都要聽主的話的一個實例。
那百夫長的回答也表明了,他確信主的話是絕對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及限制的。正如主在太廿四35所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百夫長的話表明,他確信主就是不到他的家,只要憑著祂的一句話,就能醫治他的僕人了。這是何等難得罕有的信心呀!所以主在太八10及路七9要稱讚他的信心說:「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主的稱讚也無異是指示我們信徒,最偉大的信心,就是立根基在祂的話語上的信心。這樣的信心才是最蒙主的喜悅、最能感動神的心、而得祂稱讚的。
接下去,在太八11-12主所說的話裡,給我們兩點很重要的啟示和提醒:
㈠猶太人對天國的概念,是把天國看為盛大的宴會或筵席。坐席的人,就是有份于天國的人。主在這裡所說的話表明,透過這位外邦百夫長罕有的信心,主看見了天國的門,已經向靠信心得救,人數一直在增加的外邦人敞開了。但是許多想依賴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的關係,那種宗教上的遺傳而得救的猶太人,反要被關在天國門外。
㈡信心乃是得到主的救恩和其他恩典的唯一條件。有關於天國的人,是好像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憑著信心接受主的救恩的人。「從東從西」,就是世界各方各國中,凡是有亞伯拉罕他們一樣信心的人,都要因信得救、稱義,進入天國中與亞伯拉罕等信心的偉人一同坐席。但是像猶太「本國的子民」,想依靠他們在宗教上所得的豐富遺傳,以及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與神的密切關係,而得到救恩的人,將來反要被撇在天國外面的黑暗裡,在那裡哀哭切齒地忍受永遠的痛苦和刑罰。
最後,主耶穌在太八13對百夫長所說的話:「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祂的話指出,祂所行的神蹟,完全是按照人的信心的大小程度而成全。祂的恩惠也是按照人信心大小的程度而賞給人的。求主帶領我們,真是能竭力追求像百夫長一樣罕有的信心;享受神豐富無比的恩典。
信心 計志文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0節
基督教是信心的宗教,希伯來書告訴我們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又說: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保羅與先知哈巴谷同聲說:「義人必因信得生。」並且我們得救也是因著信。其次有個人問主耶穌,怎樣可以作神的工時,耶穌回答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這樣就可見到信心在我們宗教所處的地位了。茲分論如下:
一、信心的根基
信心不是一件可懸掛在空中的東西,也不是隨風飄蕩的物件,必須有堅固的根基,能穩站在上面,那麼任憑雨淋水沖,就不至倒塌了。信心的根基有四種:
㈠神是信心的根基。信心的根基,如果不建立在永不改變的神裡面,必要搖動。對於信仰者所說,當他有權有勢時,是很容易信靠他,然而當他一死或失敗的時候,所有的信仰就要完全動搖了。我們信託銀行,但銀行也有倒閉的時候。這樣看來世上的一切都要過去,都不能做信心的根基。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24節說:『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他必成就這事。」信實二字也可說是滿足了信。因為神是信實的,人都是要改變的,唯有他不改變,他也是滿足了信;不能背乎自己。他是可信靠的,故此我們信心的根基,當立在永不改變、信實的神裡面,纔能堅固到底。
㈡主耶穌是信心的根基。希伯來書十二章2節說:「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我們有信心,因為主是信心的創始。要信心堅固,須靠信心創始成終的主耶穌。若我們的信心沒有始終,乃因我們沒有放我們的根基在主裡面。希伯來書作者勸我們看以前有信心的人;留心他們為人的結局,但他覺悟人都是不可靠的,連信心的始祖亞伯拉罕也有軟弱之時。所以他接著就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故此我們信心的根基,當立在主耶穌裡面。現在也如猶太人一般的問主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要到幾時呢?」其實主是信實的,是信心創始成終的主,並不使他們懷疑,使人懷疑的乃是魔鬼。
㈢聖靈是信心的根基。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論聖靈的果子,其有一樣是信實。三位一體的神是信實可靠的,自古以來從沒有改變過的。受盡弟兄的逼迫,和外邦人的磨難,冤枉受屈,坐監的約瑟。他因深信三位一體的神,竟能從監牢中出來而成為埃及的宰相。
火窯可加七倍的烈火,王的命令雖十分緊急,眾臣怒目相待,兵丁如狼似虎般將但以理的三個朋友丟在火裡,但我們可看出他們絕大的信心。他們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他們有這麼大的信心,是因他們信心的根基立在三位一體的神裡,他果真救他們出了烈火的窯,連頭髮也沒有燒焦,衣服也沒有火的氣味。如此看來,三位一體的神是信實可靠的。願我們的信心都落腳在這樣信實可靠的磐石上。那麼雖遇患難逼迫困苦也不至動搖了。
㈣聖經是信心的根基。現有許多的人疑惑聖經上的話。但保羅說:「這話是可信的。」英文的意思是「這是信實的話。」世上的一切都屬虛偽的,人的言語也是不可靠的,即有誠實的人說些信實的話,然而事過境遷,也要改變了。惟有聖經上的話是信實的;不變的。世界上許多聖賢偉人,他們的著作,都是隨潮流而改變。即就小學而論,前十年所用的課本與現在已大不相同了。但聖經數千年來毫無變更,天地都要廢去,主耶穌的話一點一畫都不廢去。我們當信神的話,因為是信實可靠的。信心的根基不當立在感覺上,許多基督徒在感覺上過生活,所以靈程高下不齊,心中感覺是快樂平安時,就能見證他們有了得救的恩典,但有艱難困苦,感覺心中不快樂的時候,也就以為未曾得到救恩。依靠感覺的人,最易受試驗的。主耶穌的話既是信實可靠的,我們為何不信呢?願我們信心的根基,立在永不改變的主的話語上。
二、信心的來源
如此重要的信心,從何而來呢?從理智所生的嗎?或是由研究而來的呢?有許多人說不能信,因還沒有研究得透徹,其實他是想要用科學的原理來研究宗教的意義,然後相信。那並不是信心,不過是一種頭腦的接納和欽佩而已。信心也不是從遺傳下來的,有許多人因父母是基督徒,因著遭傳下來的宗教,就有信神的心,這也不是正當的來源,信心也不是盲從,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信心的來源有下列數項:
㈠神所賜的。以弗所書二章8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約翰福音三章16節:「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這一位愛世人的神,叫他的獨生子在十字架上受盡了千般的苦難,為世人捨身流血,成就了救贖的恩典。那麼神豈不願世人都有信心,可以因信而得救嗎?正是如此。神不願一人沉淪,乃是要人人悔改,相信得救。既然得救是因信,而信心又是神所賜的,並且神也是願意人人得救,那末他豈不將得救的信心給世人呢?他肯賜,他願意賜,他樂意賜。願我們信!願我們接受罷!
㈡信心是救主耶穌所賞賜的。使徒行傳三章16:「我們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他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主耶穌也將信心賜給人,使人也可因信得救,他是太初的道,本與神同在,他就是神。未有世界以前,他已經與神在榮耀裡,但因要救世人的緣故,就倒空了自己。不但倒空了自己的榮耀,連他自己也倒空了。謙謙卑卑的住在世人中,成為奴僕的樣子,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提到十字架三個字,就使我們回想各各他的光景,主耶穌的肉體受荊棘與釘槍的傷痛,他的心房也飽受了世人的百般譏刺,他的靈也受了神的離棄不顧。當世人與他為敵,門徒離開他,他的父親——神——也棄置他不顧了。我們現在仍彷佛聽見他哀呼的聲音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一切痛苦中的痛苦,都為我們忍受了,為我們成就了救贖之功,難道他不將信心賜給我們嗎?他肯賜正如使徒行傳三章16節所說的:「……正是他昕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願我們接受從主耶穌所賜的信心。
㈢信心是聖靈的恩賜。聖靈有各樣的恩賜,在這些恩賜中,也給了我們信心,哥林多前書十二章9節:「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聖靈也感動我們,使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使人知道自己是沉淪不得救的罪人,他也引領我們看神的羔羊為我們捨身流血,擔當了我們的罪,既然是因信得救,他引領我們到了這種地步,豈不願將信賜給我們嗎?他肯賜,這樣不但顯出他引領我們得到救恩,也是顯出他自己作了完備的工作。
㈣信心是從聖經上得來的。羅馬十章17節:「可見,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我們若沒有信心,就應當多看聖經,聽真道,便能叫我們生出信心來,世界上有許多書籍是奪去人的信心的,記得在廣州領聚會時,有一個青年跑到台前跪下痛哭流涕,他自認生長在教會家庭,自小學而中學,信心未曾搖動,但一到了大學,不但各種科學要奪去他的信心,連校中的宗教主任也使他不信神了。他痛哭是因為失掉了他當初的信心,他也不禱告,也不查看聖經了。新神學的害人有如此者。他悔改認罪後,神就饒恕他。但我對他的忠告是:「多看聖經,少聽人言。」聖經能給我們信心,願我們殷勤查看聖經,使我們可以有堅固的信心。
三、何為信心
論到信心,使我想起希伯來書十三章1節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但照司可福博士所說:「信心乃是信聖經所明顯給我們的一位神,因他的愛,將主耶穌賜給我們,作為我們的救主,並且順從他,那才是真信心。」約翰福音六章29節:「耶穌回答說:信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神的工。」雅各書二章17節:「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這樣看來,我們不單要信,並且要在行為上彰顯出來。
四、信心的功用
我們有信心也當有他的功用,信心不是一件玩物,給我們看看玩玩而已,他的大功用能使我們:
㈠獲得救恩。羅馬書四章5節:「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又本章23-25節:「算他為義的這句話——是為叫我們稱義。我們得以稱義,不是因我們的行為,因凡屬血氣的,沒有人能因行律法稱義,原來亞伯拉罕因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所以得救不是靠行為,乃是因相信,但行為是得救以後的果子。
㈡信心使我們禱告。約翰一書五章14-15節:「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麼,他就聽我們,這是我們向他所存坦然無懼的心,既然知道他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他的,無不得著。」我們有了坦然無懼的信心,纔能生出有效的禱告,若我們不相信一個人,決不會向那人求什麼,記得有一次與一位衣冠華麗的人同走在一條路上,有一個乞丐,他直向那衣服華麗的討錢,他當然想那人可以向他廣行施捨,那知他身無半文呢!我雖是穿破舊的布衣服,卻帶了幾個銅子,但他不問我要,因不信我有。若我們真信神,就必能真求他,如此我們的禱告就沒有不被應允的。我們的禱告當先有信心,從信心生的禱告,纔有極大的功效,不然不過是自言自語而已。
㈢信心是確知未來之事。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許多未來的事,人也未曾見過,我們怎能知道確有其事呢?乃因信,信能將未來的事移到我們眼前,如同親知卓見一般。
㈣信是生命的要素。希伯來書十一章全章,在這一章書中我們看見許多的人,若不是因信就沒有生存的餘地。本章33-39節:「我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這裡告訴我們,他們在極危險中,因著信就勝過了一切。
五、信心的地位
信心在我們生命中當處在何種地位,我們在這裡所讀的經文中,「耶穌看見了百夫長,就希奇他的信心。」不是希奇他百夫長,不是希奇他的身材魁梧,乃是希奇他的信心,在這段故事中,百夫長到主耶穌那裡禱告,乃是因僕人的疾病。百夫長可代表我們的信心,僕人乃是我們自己。這樣,信心是在主人的地位,我們當居僕人的地位。有信心作我們的主人,支配我們的生命,自然就有信心的生活,可打那信心的勝仗,也能守住信心的道。可惜我們有時願意自己作主人,將信心當作僕人,反要去支配他,所以靈命常有疾病,好像這僕人一樣。現在我們看看這僕人的病狀:
㈠癱瘓病。不能動。不能服事人,反要受人的服事。這是信心有病的表現。
㈡躺在家裡。不但不能出去救人,連神所預備所創造大自然的風景也不能享受,不能看見神的榮耀。
㈢甚是痛苦。我們若是自己作主,將信心當作僕人,我們的靈命也如此的痛苦,如果我們要靈命享受快樂,必須轉過來讓信心作主。
六、信心的工作
我們有信心自然就有信心的工作,換句話說,也就是在我們的行為上顯明出來,因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現在我們看百夫長信心所做的工作。
㈠到主面前。我們有信靠神的心,自然會到他面前來,將我們所要的,向他祈求,將我們的困難,帶到他面前,讓他來替我們解決。
㈡向主祈求。百夫長不但來到主前,他還要做第二步的工作,如果他不過到主前,主耶穌雖知道他所要的,但他不求,主怎樣可賜給他呢?因為主說:「求就得著。」反過就是不求就得不著。
㈢得主應允。馬可福音十一章24節說:「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我們看百夫長得著了他所求的沒有?他真是得著了,他的僕人好了。因信而祈求的必定得著。
七、信心的知足
凡是有信心的人,就以主話為知足的,我們看到百夫長,就知他是這樣的知足了,他對主說:「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信心不必看見主來到家中,按手在僕人身上,他只要醫治他的病。主的話,他信而且知足,他知道主的話必定成就。真信心以主的話為知足。一得主的話就滿足了,不要再求什麼。
八、信心的報酬
馬太福音八章13節:「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罷!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僕人就好了。」信心如衣服的尺寸一樣,我們開什麼樣的尺寸給裁縫,他就照樣替我們做衣服。也可說像模型一樣,有什麼模型,就做出什麼的東西,我們的信心有多大,給我們成全的也就有多大。百夫長信主的一句話,可以醫好他的僕人,他的僕人果然從主的一句話得了醫治。
信心既是這麼緊要的一件東西,我們可以靠著得救的,而且是神和我們的主耶穌白白賜給我們的,為何還要猶疑不定的不來接受呢?來吧!讓我們大家都來接受主的賞賜吧!
我雖軟弱如蟲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7節
我雖軟弱如蟲,人看不中用,放在我主手中,或能作聖工;蘆葦被風吹送,隨意向西東,聖靈大能震動,我力量無窮。
何必滿面愁容,為前途驚恐?主恩闊如天空,祂創始成終:勿自卑如小蟲,推辭不中用,一旦在主手中,地獄也震動。
「軟弱」,人人俱有。馬太說:「主耶穌代替我們的軟弱。」該字原文為ASTHENEISa3e81a ,中文聖經有時把這字譯作疾病。但是「疾病」一詞,原文是NOSOS
V Foos。這兩字的意義是不同的,約翰福音五章記載耶穌醫好那患病三十八年的人之時,這兩字也曾出現(原文該段三節及五節是「軟弱」,中文譯作「病」,四節小字是疾病)。我稱軟弱為「自造病」,疾病為「外來病」。
馬太告訴我們:主耶穌對我們有兩種任務,即代替我們的軟弱和擔當我們的疾病,意即祂願意使我們的軟弱變為剛強,使我們的疾病變為健壯。或者說,祂願意使我們從「自造病」中獲得釋放而得勝軟弱,使我們從「外來病」中獲得釋放而變為健康。
放在主手中,地獄也震動
「軟弱」有三種:
㈠體的軟弱。㈡心靈的疲倦。㈢工作的無能。
不少人覺得軟弱如小蟲,時常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這些軟弱的人也時常去孝敬醫生,正如那血漏十二年的婦人一般,在醫生手裡花盡她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她(路八43)。其實身體的「軟弱」與身體的「疾病」是不相同的。疾病是容易醫得好的,但軟弱並不是藥物所能治療。疾病是屬於「生理」上的,一服見效,二服斷根。但軟弱多數是屬於「心理」上的,一服無效,再服無用,三服無力。
基督徒與世人不同之點是,我們有聖靈在心中。聖靈有大能可以改變我們的「心」,難道祂沒有能力改變我們的「身」嗎?當然能!基督徒可能有「外來病」,正如世人一樣;但基督徒不應有「自造病」,這些自造病造成我們的軟弱。醫生對你說:你沒有病。但你堅持你有病,其實你不是有病,乃是有不能治療的軟弱。有些人愛吃「補藥」,但越吃補,身體越軟弱;越吃高麗「參」,病也越「深」。
其實「軟弱」並不是「疾病」,乃是心理作祟。假如我們願意把自己放在主的手中,祂會用聖靈的大能改變我們,從頭到腳,從裡到外,所有的細胞、骨頭、神經、血管都被聖靈滲透,祂的大能在其中震動,於是我們的軟弱消失,我們的力量無窮。
軟弱,有很多是由「自我」造成的。固執、偏見、驕傲、自以為是、惱怒、嫉妒、懷恨等,都會造成「自造病」,於是軟弱產生,藥物無效、群醫束手無策,聰明的醫生只能對你說:「到目前為止,尚無特效藥能醫你這種病。」其實你沒有病,只有軟弱,醫生不能醫你,耶穌有的是辦法。到祂面前跪下、祈禱、認罪、有時要痛哭;倒出隱藏的一切、粉碎自我,從驕傲的寶座上爬下來。接受聖靈的感動,感了就動,對罪一刀兩段,從新做人,站起來挺身昂首,時刻充滿「感恩和讚美」,消滅埋怨和憂愁。你的「軟弱」霍然若失,前後判若兩人。
有些人推辭不能為主使用,自卑如小蟲。以為自己身體軟弱、沒有記性、不夠聰明、沒有口才,但這一切「弱點」,亦即軟弱,是不能作為推辭不作聖工的理由。假如主要用我,祂就會改變我。不是我們先改變自己,然後讓主使用,乃是先讓主使用,然後祂要負責改變我們。古代聖賢為主使用,也是根據這個原則。他們無條件地放在主手中,主就改變他們,便平淡的清水變成高貴的濃酒,變得使朋友驚奇,使敵膽寒、使魔鬼發抖、使地獄震動。
完全聽主命,撒但也退兵
我雖小如蜻蜒,體弱且身輕,願在主前遵命,作微小器皿;有時油盡燈殘,步履已無能,一日一充滿聖靈,我作主精兵。
是否孤苦零丁,生活蒙黑影?主在我身定睛,天使也安營。勿自視如蜻蜒,人微且言輕,完全聽主聖命,撒但也退兵。
第二種軟弱是「心靈的疲倦」,希伯來書十二章3節有「疲倦灰心」之句。疲倦,不管是身體的或是心靈的,其結果是灰心。灰心是魔鬼的暗箭。
不少人天生一種性格是消極、悲觀、自卑、膽怯,對什麼都缺乏興趣和勇氣,對任何工作都說自己不能做,也不會做。其實這不過是「心靈疲倦」的另一種軟弱。有時看見別人日有進步,不是嫉妒便是羡慕;有時看見別人交遊廣闊、被人擁護,不是心中發酸便是自覺孤苦零丁。
. 基督徒應以溫柔謙卑為人生原則,但逃避責任,事事悲觀,樣樣都缺乏興趣,乃是一種錯誤。我們在世是有「使命」的,而且「使命比性命更重要」。我們不能穿戰衣、戴銅盔,但可以拿溪中的五塊光滑石子去戰勝巨人歌利亞(撒上十七8-40)。我們可以做一塊細小的石子,但這塊石子是有神同在的,一經發出,歌利亞即倒地身亡,能力不在石子和大衛的技巧中,乃在耶和華。
我們不能好像撒瑪利亞人用酒和油倒在路旁半死之人的傷處;但可以做一隻背負受傷者到旅店去的毛驢(路十34)。
我們不能像參孫,力大無窮,但可以做參孫手中的一塊驢腮骨,打敗一千敵人。不要忘記,參孫使用這一塊驢腮骨之時,神的靈大大感動他(士十五14-16)。我們是有聖靈在心中的人,只要我們學習順服聖靈,與聖靈充分合作,使我們也能震動撒但王國,使撒但迅速退兵。
有時你會覺得孤單。是的,一個與主越親近的人,他會覺得越孤單。但孤單有兩種,一種是不肯與世界同流合污,乃是與世分別為聖,與主同行、過聖潔生活的孤單。另一種是逃避責任、不與人來往、不與人同樂或共哀、個性古怪的人,過著孤單的生活。慢慢這種孤單造成他的心靈疲倦,生活蒙上黑影。心靈未老而先衰,自覺油盡燈殘,步履無能。
但,基督徒在世,有作基督精兵的重要任務。我們是每一分鐘都在屬靈的戰場上與敵對抗,每一天都要過儆醒祈禱的嚴謹生活,一生都是戰士,與一切愛主的人並肩作戰。基甸人數只有三百,但打敗多如蝗蟲的米甸人和亞瑪力人(士七7,12)。不要過孤單生活,乃是負起應負的責任。
主作心中王、能力似汪洋
我無知如螳螂,伸臂把車擋,自我焚在壇上,讓我主作主;但聞楚歌圍唱,前途似茫茫,舉目向主仰望,祂使我剛強。
不必歎息悲傷,幽谷狹且長,我主細心牧養,用竿也用杖;勿自卑如螳螂,難把仇敵擋,主在心中作王,能力似汪洋。
第三種軟弱是「工作的無能」。工作的無能並非說「不能工作」,乃是拼命工作而覺得毫無效果。
「螳臂當車」,是齊莊公的故事。莊子說,螳螂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許多有心事主的人,雖然努力工作,但未曾先把自我焚在祭壇上,讓主作王。倚靠自己的「自我力量」,照著自己的「舊人計畫」,拿出自己的「屬血氣的螳臂」,去敵擋老魔鬼和他的使者,當然無濟於事,反倒四面楚歌,前途黯淡無光。結果心灰意冷,打開後門,逃之天天,一去不返,神的工作場上又失去了一人。
「自我」首先要「死」去,在祭壇上獻為活祭的人,在神看來,「他」已燒成「骨灰」,不再成為「整個人」。老我自不復存在,他只為主而生存,為主而工作。不問褒貶,只求良善忠心,為主盡瘁。不問工價,只求聖工發展,神得榮耀。不求自己在地上成名,只求在天上有永存的榮耀紀錄。不患人不知,只求主鑒察。忘了自己,只見耶穌。存這樣心的人,不會疲倦,不必退休,不需告老,正如吃飯不退休一般。
為主作工有否功效,不在乎自己的努力,乃在乎是否「為主」而作。工作不在乎自己的本事,乃在乎主是否「同工」。不在乎有無口才,乃在乎主有否藉你發言。不在乎有否人的背景,乃在乎主是否大力支持你。不在乎你有無充分的經濟力量,乃在乎你是否每一分錢都完全為主使用。你沒有了「自己」,主才能在你心中「作王」,他便你剛強,能力便如汪洋。
神的能力充滿參孫的時候,他竟能把城門拆下來,「托住」在肩上。如果你肯順服聖靈,過聖潔的生活,聖靈也能把你「托住」,是輕而易舉之事。祂先把你「托住」,然後,你能扶持一切需要你扶持的人,正如那好撒瑪利亞人「扶」那受傷的人騎在毛驢上一般。
任何軟弱,都是「人為」的,不是天生的,如果有人說他先天不足,後天不足,也天天不足的話,他應該是一個接受那天上大能最好的「容量」,因為他既然無可自誇之處,主的恩典便會毫無攔阻地臨到他身上,改變他,使他天天充足,力上加力,恩上加恩。反之,那些自以為義的人,自恃有本事的人,自誇什麼都懂的人,卻時時塞住瓶蓋,主的恩典一點也不能倒進去,他所有的就是那麼多。這些人很容易因為別人蒙恩而嫉妒。
把握神應許、軟弱變剛強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二章10節所說的話是值得三思的,他說:「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偉大的使徒保羅也有他的弱點,但他並不因此灰心,他懂得把握主無窮的「能力」和「恩典」作為他化軟弱為剛強的根據。人的軟弱不足懼,主的能力最可誇。
神曾應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出十五26)。因為神是最大的醫生。今日,天父也不將世人的疾病加在基督徒的身上。身體軟弱的人應把握這應許,求主使你的軟弱變為剛強,除去「自造病」,讓聖靈充滿。
希伯來書作者吩咐我們:「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十二2-3)。我們也應時刻仰望主,敬愛祂,與祂同行,為祂工作。便會化心靈的軟弱為剛強。
主耶穌在十字架已代替我們的軟弱,我們為什麼自己仍然要背負自己的軟弱呢?
放下重擔在主前,
背起十架盡仔肩。
基督是我們的醫生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7節
一、甚麼不是「神醫」?
我們先研究這件事的反面,好使我們早發見它的假冒者。通用的錢幣常被人膺造,近來也有般神通廣大的膺造者,在這上面動工,這更是需要我們應用這寶貴的真理去抵擋它。
一、神醫不是藥物治療——神醫並不憑藉藥石,也不是神借著某種手術與方法的一種特別的祝福。乃是神自己的大能的手的直接權能。「他(親自Himself)代替我們的軟弱,」他能夠成全這話無需人的幫助。我們並不反對那般沒有將他們的身體完全交托主的人去用藥石。他們盡可接受一切自然界與科學所能給予的幫助,同樣深願他們所用的方法能夠達到他們的目的。在人的努力中誠然有一種能力可以阻遏那殃及世界的惡潮。但有一個時候我們的力氣使盡了,直到我們要說「你只能到這裡,再也不能前進一步了。」同樣,除非他們為獲得比他們天然的生命更高更強的東西而完全地靠托基督,他們還是仍歸用藥的為妙。他們必預堅信神清楚表示的醫人疾苦的諾言。正如相信他赦免罪過一樣。
二、神醫不是心理治療——紳醫不是今日世界用各種花樣來表顯的「唯理論」 (Rationalism) (即反對超自然論者,欲用普通的常規與研究法以解釋神學問題。——譯者注)的,如同蜿蜒一樣地隨著環境而變色,隨所遇見的人而易其腔調。這就是我們所習知的:普通的心理治療類的「靈醫」 (MindCure )與基督教科學,在芝加哥他們稱之為「生命科學」 ( Science ofLife )其實都是這一類的,他們是將人的知識智力或心思放在神的地位上,他們不是用藥力治療乃是用心力治療。他們是一種虛偽的哲學與懷疑派神學的門道;即一種矛盾與錯誤的哲學,與一種無神與不信的神學。他們的根據,即這個物質的世界不是實在的。似乎不過是一種理想的事實。教會不過是一種巡迴在我們腦中的一種想像,你偶然有了這種想像,如是我們稱它為教會;不是真的有教會,不過是一種想像罷了。即如你們坐在我的面前,不是你們真的坐在這裡,不過是我腦中一種你們坐在我面前的想像,我也不是有實質的在這裡,不過是你們心理的一種想像,持這種異說的人還更進一步的說我們人沒有身體的存在,因此疾病不是真正有的,因疾病並無工作的憑藉物。若是你理解這種哲學,一切的疾病都會連根拔除。若是疾病的觀念從你心理除掉了,疾病也除掉了。這是這種學說的原則的坦白而公允的說明。這種學說在美國曾迷惑了整
千整萬的人,賺了整千整萬的錢。這是休謨( Hume)的舊哲學復興了。聖經也被這班人把它與身體當作一樣的東西了。說它不過只一種理想的最美善的方法,但它只是一種理想。創世紀是一本美麗的關於創造的故事,但它不過是一種寓言。新約是描寫耶穌基督的一幅生動而令人神馳的圖畫,但是也沒有事實的根據。這是使徒約翰所極力攻擊的一種陳舊的邪說。「凡靈不認耶穌,就不是出於神;這是那敵基督者的靈。你們從前聽見他要來,現在已經在世上了。」(約壹四3)這種哲學否認耶穌基督曾有肉身來到世界。否認耶穌肉身的實在;所以這種教訓的主動者是敵基督。這不是神醫。它們兩者沒有調和的餘地。我們可以假定稱它們為一種科學的幻想,其嚴重性足以推翻基督教。我們多少人太輕看它了,以致我們不勸戒別人這樣作。我們想這不過是一種愚昧的事。決沒有甚麼害處。但是我們忘記了我們人的本性是何等的愚昧。使徒告訴我們世界上的聰明人在神面前都是愚拙的。「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這樣一個美國知識文化的中心,大醫學,竟出了這種怪事,真是絕大的不幸。他們完全離棄了贖罪的真理;以為人無罪,所以無需救贖,我寧願終生有疾病的痛苦,而不願以這種荒誕苟且求痊。
三、神醫不是「人電治療」(MagneticHealing)。
神醫不是從這人身上過到那人身上的一種神秘的電流。人體內有否這樣的「動物磁氣」 (AnimalMagnetism )還是一個問題,就是有,我們不如說是人的心順服一種內在的感力。事實是否這樣暫且不論,但真正執行神醫者必絕對的棄絕這種觀念的感力。真正的神醫者是不願患者的心目中有他自己的,乃要他的眼睛單單望著基督,他就要從祂得著醫治,在這種工作中頂可怕的就是人把你當作注意的物件。必須人單單地與基督心心相印,才可得著美滿的效果。
四、神靈不是「邪神術」 (Spiritualism)
我們不能否認撒但有一種足以影響人身體的能力。若是他能藉疾病來佔有人的身體,就必定有這種能力。同時,他若有能力侵害人身體的健康,我們也可以相信,他若是願意,也可以開後門離開那個身體。若是撒但有能力捆綁一個女人十八年,照樣他也必有能力釋放。若是疾病是他的工作,那末現在他也必照樣能夠。若是他認為有些人身體健康便於他的利用,他就便他健康。但有些器皿(指人)他以為軟弱疾痛才便於他的使用。我們不能不注意各時代的人都奇怪的求助於這種邪靈的能力,以獲得安舒與幫助。上古時代的人有這種習慣。我們現在住在森林中的印第安人與非洲的野蠻人中,也可以找得到。他們有許多粗野的法術,特別可用以治病,據說多少很有效驗。那麼許多邪神的事是實有的。他們給了我們一個邪靈實有的絕對的憑據,也證明神以前嚴重的警告是真的。神說在末世必有各種的邪靈的鬼魔行奇事,以致若是可能連選民也要迷惑了,但神的兒女必不致被迷惑。若是你被他迷惑了,小心!你不是神的真兒女。我對你下忠告,若是要保全你的真福氣,必須逃避這些誘惑的網羅。你也許可以在它的裡面找得出一些道理,但那是一種危險的力量,足以將你那純正的信仰捲入懷疑的漩渦。
五、神醫不是祈禱治療——有許多基督徒渴望別人為他祈禱。他們以為祈禱的效驗是與祈禱的數量相等的,若是世界上所有的基督徒為他祈禱,他們就有得醫治的盼望。有一個最普遍的思想,以為集多數人祈禱的力量,一定可以發生效力。若是禱告夠了就可以移山,就可以改移神的定旨。存這種思想的人,他們的存心大概如此。但除非神自己祈禱,祈禱就沒有力量。你若不與永活的醫生基督接觸,就不能得醫治,基督的醫治是用祂自己的「神靈的按摩J ( Divine touch)。所以不是祈禱治療乃是「基督治療」 ( Christ-Healing )。
六、神醫不是信心治療——這個名詞給人一個錯誤的印象,所以我主張不用它,一個人的心思完全集中于信心上面有撇棄神而專靠信心的危險。你靠信心得醫治,就如同你試著想從抽水機的把子上得著水,或裝餅的盤子充饑。你若仰望信心就會失去信心。我們少注意我們的信心、禱告或別的方法,我們將更蒙祂的祝福。
七、神醫不是意志的力量——人不能自己信他的軟弱轉為剛強。物體不能自移是重學的定理,必須有外來的力量才能移動。亞幾米德( Archimedes )說:我若在地球之外得一種力量立足,我能夠把地球撬起來,但是他在地球上,就毫無能為力。一個人躺下來了,他所有的心力也不能讓他起來。人生的煩惱常是因不正當的意志而有,自恃的掙扎以自救,但結果,若沒有外力終不足以自拔。我們的意志須服從基督,祂就在我們裡面作成祂的美旨。以後我們就會覺著——從他那裡領受我們所需要的能力,是何等的簡單容易。只須與神攜手,就可從祂的生命得著幫助。
八、神醫不是反抗神的旨意——不是說「不管祂的旨意如何,我要這種祝福就是了。」乃是因著我得醫治可以達到祂對我最高的目的。我們在沒有明白神對我們的旨意之先,切不可冒然就診,這樣我們就能夠說,「我願意如此,因為祂願意。」
九、神醫也不是說身體不死,乃是繼續一個完全的生命,克盡人生的本分,到基督再來的時候領受一個完全復活的生命。
十、神醫不是一種圖利的醫業,人可以把它當作一種生意與職業,以作別的企圖的,倘若你發覺他們有別的企圖,你馬上可以斥責制止,因為神所有的恩賜都是如同各各他的血一樣的白白賜人。
二、神醫是甚麼?
一、神醫是一個超然的靈力進入人體,借著神的生命和能力恢復人體的精力,修補體格中的缺點。這是一種毫無缺陷而全能的靈感。就是叫睚魯的女兒從死裡復活或使你悔改的那種能力。神表顯這種能力是希奇的事麼?使一個罪人重生比叫一個死人復活更需要能力。神拯救一個靈魂,與保守一個信徒堅固到底,比裂開墳墓使一個多年睡在裡面的死人復活更費力。
二、神醫的根基不是建立在人的理論或被治癒者的見證上,乃建立在神的言語上。全宇宙的見證集合攏來若不是根據聖經,就不能建立這種道理的真理。所有人智力的推斷若不根據聖經就毫無價值。這個真理是奠定在神永存的道(聖經)上,否則就是出於人意的了。
三、神醫是確實的察驗神的旨意,而以謙卑順服的心服從。一個基督徒想得著神醫,須待他明白了神的旨意,他明白了神的旨意,自然會切心追求。若是一個病人深信神所要他作的都作了,現在他要被召回天家,他就必樂意地接受這種旨意,躺臥於神的慈懷安歇。親愛的朋友們啊,若是神的這種定命臨到你們當中幾個人身上,神已將你們領入這種旨意,我決不敢慫恿你們脫逃。我只能在你的病榻旁安慰你,使你平安的離世。但,你若以為你的工作還沒有完畢,也沒有清楚的得著神的這種亮光,而在你心中有一種真誠而順服的願望,要在世活著以完成你未竟之工,那末那在早將近兩千年說「不應該解開這個婦人的捆綁麼」的,今日仍在。他正在你的軟弱中對你說,「你不應該好麼?」實在的,只要有這句話就夠了。
或者你的病是神所給予的一種管教。你放棄了基督所予你的整個的使命的一部份。你若不將那種阻礙除掉,就不能得著醫治。或者你有一種錯謬與背道的情事。祂要等你就範了,才醫治你。祂若要你作甚麼工作,你卻怠於職守。祂必須等你在這點上順服了,才醫治你。疾苦臨到神兒女身上所有的用意很多,但祂也告訴你祂要對你說的是甚麼。「神說一次、兩次,世人卻不理會。人躺在床上沉睡的時候,神就用夢和夜間的異象,開通他們耳朵,將當受的教訓印在他們心上,好叫人不從自己的謀算,不行驕傲的事,攔阻人不陷於坑裡,不死在刀下。人在床上被懲治,骨頭中不住地疼痛;以致他的口厭棄食物,心厭惡美味。他的肉消瘦,不得再見;先前不見的骨頭都凸出來。他的靈魂臨近深坑;他的生命近於滅命的。一千天使中,若有一個作傳話的與神同在,指示人所當行的事,神就給他開恩,說:救贖他免得下坑;我已經得贖價。他的肉要比孩童的肉更嫩:他就反老還童。」(伯卅三14-25)這就是神管教人的意義。神常常用處置人肉體的方法來對人說話,要人在未得醫治之前完全領會祂的意旨。此意可保無失。但是不是刻板文章,經常如此,乃是要我們與神親密同行。當人和諧順服與神同行時,神的生命就要滿滿的流入他的體內。
四、神醫是耶穌基督救贖工作的一部份——這是祂來世所要成全的工作。它的基石即各各他的十字架。「祂救贖你的命脫離死亡。」
「救贖他免得下坑;我已經得了贖價。」醫治誠然只可以從祂得著。「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這就是基督救贖的工作。親愛的,你有權利去享受這因祂的身體在十字架上已經擔當你身體一切的缺陷。我們要享受這種權利而對祂特別敬愛,因為這是因祂的鞭傷所給予的。我頂喜歡這個名詞——「鞭傷」是複數。原文是這樣,祂的身體被鞭打成了一整片的傷痕(「體無完膚」一語或足形容之——譯者。)祂的身體沒有一寸沒有為我們受傷的。我們的身體沒有一根毫髮不是基督曾為之受苦救贖了的。
五、神醫臨到我們是借著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生命——祂已經有肉體的升天了。你今天若看見祂,祂仍有你可以摸著的手、足、骨,肉。祂能夠如同以前一樣地坐著與你吃喝。祂決不是模糊的樣子,乃是如我們一樣的有血肉。那就是我們的基督,一位活的有形質的基督,祂能夠且願意借著所吹入你的能力同你與分於祂肉體的生命。我們是因著住在我們裡面的基督得醫治。這是與祂一種親密的聯合。比夫婦的關係更為密切,甚至祂生命的血貫注於你的裡面。這就是神醫。
六、神醫是聖靈振奮人身體的工作——耶穌在世時醫病不是用祂人格裡的神性。「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耶穌是靠著聖靈醫病。「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醫好傷心的人。」聖靈是神醫的執行者,神的大能因祂而彰顯。特別是現在我們可以希望看見祂的工作,因為現在是祂工作的時候,現在就是曾經預言的有神蹟奇事的日子。參孫如何得著他的能力呢?當主的靈降在他的身上,他就有能力將大袞和他的廟傾覆。神的靈是在他肉體裡面。當聖靈的電流貫通在我們體內的時候,醫治與能力就要進入我們的每根筋脈。
七、神醫是因著神的恩典,不是因著人的行為。
神醫是買不到學不像的,我們也不能幫助神去作成。我們只能如禮物(或恩賜)般的接受。我們從神領受神醫正如領受白自稱義的恩典一樣。
八、神醫是因著信,但不是信心醫治——因為醫治的是神,不過要以信心來接受神的醫治罷了。我們相信我們未得任何憑據之前神已經在醫治了。我們既相信它,就當它是一件既成的事實,我們就可大膽的去做。神要我們倚靠祂,仰仗祂,因祂已賜給我們,毫無疑惑或懼怕地歡樂讚美。
九、神醫與教會歷史上所有的事實相合——從義仁扭( Irenaeus )至今不知有多少的例證。這是一個很長的陣勢,一大群被醫治的群眾,在那裡同聲喊著:「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一直到中世紀新教還是相信傳揚這個道理。華爾圖教派( Waldenses ),(路得之前的一派抗羅宗——譯者注)甚至把它列入他們的信條。早期的一般改教者莫不充滿了這種信念。路得巴克司特(
Baxter),法克司( Fox),懷特腓(
Whitefield ),衛斯理( John Wesley)的生活都清楚地證明他們相信這個真理。在今日這種例證依然是很多。德國、瑞士、瑞典、挪威、英國及其屬地,以及普世各傳道區域,莫不有多少耶穌確有醫病之能的見證,就是我們本地本城亦莫不充滿了這種見證。大概在你們當中也不少這樣的見證。你們認識他們,他們當中有人作了多年舉世共知的見證。他們並不是默然無聞的人。他們多半是站在基督工作的最前線。他們當中各有不同的品格、智慧、性情與嗜好。也有幼童與老者。他們當中也有才藝高超之輩,但他們都變作天真爛漫的幼兒。他們當中也具備各種各類的病——從劇重的毒瘤到精神錯亂。祂都全把他們醫好。
十、神醫是本時代的特徵——是基督再來的前驅。這是神予今日一般不信者的答辯。人想用理智去推考,但神卻以祂不可思議的大能來證明。
三、基督如何為我們的醫生?
一、因祂用祂的鞭傷使我們得醫治——這是祂在各各他所成功的救贖的一部份。「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
二、因這是祂在我們裡面的復活的生命——我們不祇是從耶穌得醫治,乃是在耶穌裡得醫治。在祂活的身體裡面。若我們在祂裡面,惟一地相信在祂裡面。
三、因祂使我們得醫治為增強我們信心的能力——若我們願意接受,祂就賜給我們信心叫我們可以靠祂,不是要我們登天去找祂,乃是祂下來俯就我們的軟弱,成為我們的信靠與醫治。有一個人講基督與孔子,釋迦不同的地方,他說:『我掉在一個深坑裡了,身體的大半已陷在淤泥中,我大聲地喊叫希望有人將我救出來。如是我舉目看見了一位鶴髮尊者,俯首凝視著我。他的容貌十足表顯著他品德的高尚與神聖。他說,「小子啊!這是一個可怕的地方。」我說,「我知道,但我已經落在裡面了。你能救我出來麼?」他說「我是孔子,你若讀過我的書,照著裡面的教訓去行,就不致到這地步丁。」我說「夫子啊!是的,但你現在能救我出來麼?」他卻無言而去了。我又看見另一個人走近了,俯視著我,這時他合掌閉目了。好像在考慮著一件遙遠的事體。他說,「小子,只要你合掌閉目忘記你的一切,得到一種非常安靜的光景。不要一點事煩擾你的心神。直到沒有一件事可以動你心的那樣的寧靜。你就可得著像我這樣的涅盤之景。」我答說,「我上來後准如命。但你能救我上來麼?」釋迦亦望之而去了。在我差不多要沉到底,絕望的當兒,我又看見一個人來了,他的樣子與以前的全然不同。他是非常的樸質,看去與我們沒有兩樣。但他臉上表現著傷慟的樣子。我呼求他說:「父啊!你能救我麼?」他說,「我兒,這是甚麼事?」他不等我回答,就下到淤泥中來到我身旁了;用他的膀臂挾持我上來,並用食物喂我使我安息。我的精神恢復了後,他不是對我說,「再不要犯罪了,」乃是說,「我們現在要一同走。」所以我們一直同行直到今天。』
親愛的啊!這就是耶穌基督向你所要作的。祂來到你所在的地方。祂在你的裡面成為你的依靠,你就與祂同行,直到末世復活的光輝與榮耀突然地臨到你身上。願神因祂自己的名幫助我們這樣豐富的獲得。阿們!
主斥海風浪平息 翟輔民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8節,23-27節;馬可福音四章35-41節;路加福音八章22-25節
經上雲:一日耶穌偕門徒登舟。謂之曰:我儕且渡湖,遂行。舟行時,耶穌寢,湖中颶風驟作,舟中水滿,甚危。門徒就而醒之曰:師歟,我儕亡矣。耶穌起斥風浪,即止而平靜矣。謂門徒曰:爾信安在?眾恐懼,且驚訝,相告曰:是何人也?命風與水,而風與水亦順之。
此異跡可分八意論之:
一論此事之時候(太八18;可四35;路八22)
二論主登舟過海(太八23:可四36:路八22)
三論其颶風大浪(太八24;可四37;;路八23)
四論主寢於舟尾(太八24:可四38;路八23)
五論門徒呼籲主(太八25;可四38;路八24)
六論主斥責風浪(太八26;可四39;路八24)
七論主責備門徒(太八26;可四40;路八25)
八論門徒大驚駭(太八27:可四41;路八25)
一論此事之時候:經曰:耶穌見群眾圍己,遂命門徒渡至彼岸(太八18)。又曰:一日耶穌偕門徒登舟,謂之曰,我儕可渡湖,遂行。(路八22)
夫主耶穌適於此事之前,乃于海濱,以喻訓人時。因眾圍逼,致無時或暇,故直至將晚,則與門徒登舟渡海,暫避眾以休息者。而其所渡之海,即日加利利西岸渡至東岸也。
或問主何以見人眾即離之,以渡海乎?蓋主與吾人不問也。在人則以人眾為良機,惟盡知人心之主,則有時以為與一人論道,能勝於與多人宣道者。故主離眾渡海。
主耶穌渡加利利海,直至格拉森,即迦百農斜對面之地,以就一被群鬼所憑,久不衣衣,不居室,惟居塚中之人,以醫之耳(太八28—34;可五1—20:路八26-39)。觀我主既至加利利之迦百農作工,如此,可知其渡海之意。除行異跡之外,則無他矣。查馬太福音九章1節,馬可福音五章21節;路加福音八章40節便可知也。
查此次渡海行異跡之時,可知主耶穌乃忽被聖靈所感示者。蓋被群鬼所附之人,居於海之對岸。以肉身論,主安能見之乎?惟以主所感之靈論,則實覺有一痛苦難堪之人,求救於其前矣。故即離所作之事,偕門徒登舟渡海,直至格拉森地,以遇此被鬼所附之人,釋放之,拯救之,醫治之,使之痊癒也。
二論主登舟過海:經曰:耶穌登舟,門徒從之(太八23)。又曰:耶穌仍坐于舟,門徒既散眾,與耶穌偕往,又有他舟同行。再查馬太上文所載,可知主耶穌適在未登舟過海以前,不特有眾人聽道,亦有數人查問,蓋其欲從主也。其一經士就之曰:師,無論何往,我欲從爾。耶穌謂之曰:狐狸有穴,空鳥有巢,惟人子無枕首之所也(太八19—20)。其二乃門徒就之曰:容我先往葬父。耶穌曰:爾從我,任死者葬其死者(太八21—22)。按路加所載,尚有其三者。經雲:又一人曰:主,我從爾,容我先去辭別家人。耶穌曰:手執犁而顧後者,不堪入上主之國(路九61-62)。
三論其颶風大浪:或曰:主既有事離眾,何以不由陸而由水乎?此亦有訓焉,查其行程,乃水近而陸遠,且門徒多為漁人,己自有船,對於行舟之法,又甚熟悉,豈不便乎?再者,主既為無所不知之主,自然預知當時海中,必有惡魔奮怒,激動海中風浪,故特渡海,以顯彰其權于門徒前,證己為海中風浪之主。不論在天在地,均為無所不能之主,觀主將離地升天時,曾曰:在天在地之權,悉予我矣,觀此尤為明顯(太廿八18)。此豈不為歷代為舟子者之大慰乎?蓋不論在海中過何風浪危險,均有耶穌為其主也。
四論主寢於舟尾:然主登舟渡海,或亦另有原因,觀其登舟後,即尋舟尾枕而寢之,可知主之肉體甚倦矣,查經中對於主肉體疲倦饑渴之事,屢有載之。讀約翰福音四章6節日:耶穌行途疲倦,坐于井旁。此尤證明主耶穌雖為上主之子,因其已降世成人,亦誠與吾人同類,其肉體有倦焉。
但我主耶穌寢於舟尾非久也,片時而已,經曰:耶穌適寢,海中颶風忽起,浪湧蔽舟,嗚呼;吾主在世,真如其對人曰:狐有穴,鳥有巢,惟人子無枕首之所也(太八20)。我主既避眾渡海,欲稍得休息,而惡魔亦知我主渡海,乃拯救被群鬼所附之人,故其竭盡所能,翻起海中風浪,以阻之,惟主竟一言以勝之,魔何能乎。
登舟之訓如何,依我信徒中,恐有多數甘願安居在加利利海濱之西,而不敢行舟,至有風浪危險之海中,更不敢與惡魔之群鬼相戰,蓋我既離岸,必即過惡魔之大怒,與阻力而攻擊也,我因膽量與信德不足,故仍立於岸上,而不敢行舟枉作主工,信徒中或有時敢稍離岸,但不敢遠至海中者,因近岸水淺,得穩固平安也,此即證明信徒之性質軟弱,而畏風浪,不敢前進,故屢欲近安樂之岸,不敢行舟至深水處,或立在岸上遠望大海中有戰勝惡魔之機會,而仍不敢前往也。切勸諸兄姊,強乃心,壯乃志,束腰帶,不畏懼,奮勇向前,侵入惡魔之境地,勝之,逐之,勿為彼所用海中之風浪而恐嚇也。
蓋我主耶穌基督,乃天地之主,無所不能之主,平息風浪之主,無不戰勝之主也,有主耶穌偕我於小舟,而渡此世之加利利海,何懼哉。
五論門徒呼籲主:經曰:門徒就而醒主曰:主救我,我儕將亡矣(太八25)。又曰:門徒醒之曰:師,我儕將亡,爾不顧乎(可四38)。又曰.,門徒就而醒之曰:師歟,師歟,我儕亡矣(路八24)。
此可謂為一非常危險之特別祈禱會也,蓋當時風猛浪大,海水湧入舟內,幾乎沉沒,豈可謂不危乎?豈如尋常之祈禱會請某某輪次序領禱之會相同乎?故各門徒一致驚惶,同口大呼求援於主,主亦知如此之祈禱,乃真誠之祈禱也,非尋常信口念祈禱文者可比,蓋各門徒之呼求,乃由其心內迫切所發者,試查三福音記載此事,可知各人所求不同,馬太福音謂門徒曰:主救我,我儕將亡矣(太八25)。馬可福音謂門徒曰:師,我儕將亡,爾不顧乎(可四38)。路加福音謂門徒曰:師歟,我儕亡矣(路八24)。由此可知門徒雖同在驚駭危迫之中,而各所出之呼籲不同。
主之門徒多數乃漁人也,水手也,對於加利利海之情形,經已稔熟,原不懼風浪者,但此次之風浪,既為惡魔之風浪,故門徒不能不喪膽而驚懼,因其有呼籲主之言也,試查此種呼籲祈禱之言中,實有關係生死存亡之事,故其迫切而求,亦宜也,且此種祈求,非如長篇大論之文章,不過簡單誠懇之數言耳,若用平時之口頭語而祈禱,必先用許多稱呼主之言,循例之語,如此急切求主之事,恐未出口,已沉沒於加利利海底矣,主有時使我信徒遭遇危迫者,亦不外欲我由心內發出一種簡單而迫切之祈禱也。昔日彼得在加利利海中,得主命步行水面就主,但因見風浪,失其信心,而生懼怕,即要沉沒在波浪中。彼得當時呼籲主之言,亦甚簡單。祇用三字曰:「主救我」而已(太十四30)。
當日門徒之祈求,有包含我罪人所當求主之要意。蓋我若自認為淪亡絕望之人,又認惟主乃能救我,則在主我二字之間,祇多加一救字,即日主救我是也。大凡已佑己為淪亡絕望者,當儆醒而求主拯救、主必施其救贖之大恩,救我罪人也。
六論主斥責風浪:經曰:耶穌即起斥風與海,遂大平息(太八26)。又曰:耶穌起斥風,告海曰,默而靖,風遂止,大為平靜(可四39)。又曰:耶穌起,斥風浪,即止而平靜矣(路八24)。
夫我主在世,多行祝福安慰之事,少有斥責咒詛之事。惟因法利賽黨之虛偽,主則沉痛斥責之。除人類以外,主所斥責者,祇有三也。斥惡魔而逐之、斥熱病而退之、斥風浪而息之是也。惡魔者,仇敵也,故主斥而逐之。熱病者,亦由惡魔而來之仇敵也,故主亦斥而退之。今此颶風,亦從惡魔而來之仇敵也,故主亦斥而息之。斥風之後,乃謂海曰,靜息雲(可四39)。此風浪若為尋常之風浪,由天父上主用大能吹噓而來者,豈有我主耶穌斥之理乎?經雲:此風自上而降(路八23),乃空中掌權之君,即惡魔所運用者也;空中掌權之君,即惡魔之別稱(弗二2)。但惡魔運用風浪,非得上主之允許,亦不能濟事。故昔日用颶風害約伯之產業,必先得上主之允許方可行也(伯一12-19)。惟報告約伯之工人曰:大風自野至(伯一19)。所謂自野至者,惡魔欲推諉不自認所為之惡工也。其後又有一人報告約伯曰:有烈火自天而降(伯一16)。此亦為惡魔欲以其惡工而欺世人,曰上主之火是也。所雲自野之風,自天之火,惡魔之計謀,何其狡哉。
主耶穌特由加利和海之西岸渡海,有意拯救被群鬼所附之人。故惡魔大發其烈怒,竭立欲阻我主。既見我主與門徒下小舟,又見小舟在夜半啟行至加利利海中,惡魔以為時機至矣,遂即發其惡念,欲以風浪傾覆小舟,沉沒我主與其徒於海底。惡魔若能如是成功,豈不大得勝哉?卻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之主,豈有不準備以除此害乎?故門徒啟口求主,主即用其大能,一發聲斥責惡魔,即驅散空中群鬼,於是風息浪靜。
當夜加利利海中與天空中,先為惡魔佔領,海中波浪,亦為惡魔所用。但因我主耶穌之言,則群鬼星散,海面平靜。我信徒之心靈,不亦如是耶?昔日為惡魔,為罪惡所管轄,無平安,無快樂,因其惡魔以罪惡波濤,沖陷心靈,日夕在痛苦之中,今世來世,似無安息之望矣。幸有我救主耶穌,祇出一言,則見其大權大能,靜我心內之洪濤巨浪,使我心靈安舒。且經論主所賜之平康,稱為大平息雲(太八26)。討論主平息風浪之問題,有數節聖經曰:主平海濤之勢,靖波浪之聲,止息列邦之喧鬧(詩六十五7)。主歟,江湖發聲,江湖興波作浪,主在高天顯威,勝於波濤之聲,勝於滄海洪波巨浪(詩九十三3-4)。乘舟航海,在大水中經營事業者,彼見主之作為,在深淵中見主之奇事。祇一發命,狂風陡起,海中波浪,翻飛奔騰,彼在船忽上高空,忽下水底,際此危險,膽喪魂消,東傾西欹,猶如醉酒,縱有技巧,無處可施。在急難時,哀求主,主乃救之脫於禍患。靖息狂風,平定波浪,風恬浪靜,彼皆歡欣,蒙主引導,至所欲到海口(詩一o七23—30)。
七論主責備門徒:經載主曰:小信者乎,何懼耶(太八26)!又曰;主謂門徒曰:何恐懼若是?何不信乎(可四40)?又曰:主謂門徒曰,爾之信安在(路八25)?按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所載,主先斥風浪,後責門徒。但馬太福音所載,主先責門徒,後斥風浪。再後又責門徒之小信。主曰:小信者乎,何懼耶(太八26)!此語大約在未斥風浪之前所言者。又曰:何恐懼若是,何不信乎(可四40)?又曰:爾信安在(路八25)?此語乃在斥風浪以後所言者也。
主何責門徒乎?因恐其由畏懼而思疑,由思疑而不信。且見惡魔之咆哮,使颶風大作,波浪翻騰,若輩則必喪膽盡矣。故主責其小信,如小子之易受畏怯也。在舊新約聖經中,常有上主命信徒勿懼宜安心之語。苟不憑信德,不倚賴主,必不免生畏懼之心。然上主亦知世人之畏怯,故屢有安慰。若信徒無信德,則必然常生畏怯之心。如有信德,則不論惡魔如何用狂風巨浪以攻我,亦不畏怯。因主有曰:毋
懼,惟當信(可五36)。然最要者,即主問門徒之二言曰:何懼耶,爾信安在?是也,若我能自知己之畏怯何在,又能全心篤信主,如此之信徒,乃為得勝之信徒矣。
八論門徒驚駭:經曰:眾奇曰,此何人也,風與海亦順之(太八27)。又曰:眾甚驚駭,相語曰,此何人也,風與海亦順也(可四41)。又曰:眾恐懼,且驚訝,相告曰,是何人也,命風與水,而風與水亦順之(路八25)。當日彼得等門徒,雖常慣見加利利海之風浪,但此次之颶風大浪,實為空前所未見者也。惡魔運用風浪以逞其威,門徒不得不驚懼也。而主又用平靜風浪之權,以勝惡魔,門徒見之,又不得不更驚懼焉。主耶穌常在岸上行醫病、逐鬼、復活死人之異跡,令見主又在加利利海中平息颶風大浪之奇事。使其曾作漁人之門徒,誠異常驚駭也。
門徒驚駭之間,由其心所發之問題,亦為最重要。曰:彼何人也。此語我儕能答之乎?我可答曰。能命風與海亦從之者,此無他,即上主之子,與創造天地萬物之主宰同等,又能管轄世界,治理萬邦,矜恤罪人,釘死流血,救贖罪人之救主耶穌基督是也。
沒有枕頭的地方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18-22節
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其中說: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哥前二2),那就是說我不以其他事作為可誇口,只引耶穌為榮,認識祂為至寶。保羅是當時出名學者迦馬列的高徒,也是當時宗教界的要人,地位與法利賽人同列,而且獲有羅馬的國民籍,這樣一個人說出這種話,那耶穌定然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才使保羅這般信服?讓我們重新來看主耶穌。
一、事實證明祂的貧苦
或許我們會想耶穌可能是個大學者,抑或宗教界的領袖,不僅有財有勢而且地位崇高。但讓我們聽聽耶穌自己的話: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我們定會非常驚訝,這位受保羅如此尊崇的人竟然一貧如洗,連安放枕頭的地方都沒有,像這種人,實在是罕見的赤貧者。耶穌的生涯中沒有任何時候是富足的,出生于租借的馬槽裡,小時候為貧困木匠之子,出來傳道時也沒有什麼財物,大部份都是別人所樂意供給的,或門徒設法去得到的,如上耶路撒冷所坐的驢,繳稅的銀子,給五千人吃飽的五餅兩魚,最後晚餐的樓閣及為門徒洗腳的用具,甚至耶穌死時所埋葬的墳墓亦是別人的。我們的主沒有以華麗美服來吸引人,他過著最貧困的生活,為拯救世人,他甘心樂意。基督徒今天是否曾想過,我手中有什麼可以給主使用的嗎?像當年那些人願意拿來給主所使用,即使是微不足道,透過它卻參與救主的救贖計畫,耶穌今天依然很樂意地使用你所帶來給他的一切,他要通過這些完成他無上的計畫。
二、要求文士估價跟隨祂的價值
耶穌所說的: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這句話並非是耶穌自我哀憐而發的,耶穌從來沒有對自己哀憐過,他說這句話乃是要提醒那位想跟隨耶穌的文士重新估價跟隨耶穌的目的及追隨祂的價值何在。許多人跟從耶穌或出於一時的感情,或出於可能從耶穌可獲得某種利益,或其他不正之動機,耶穌要他明白,祂的國不在這個世界,乃在天上,別想跟從祂就可以獲得屬世的財利,主同樣對你宣告說:「人子沒有安放枕頭的地方。」在使徒行傳八章中記述一位行邪術的西門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便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神的祝福非以金錢可以比擬的,今天我們跟從主是否也懷著欲謀得財利的心懷?我們必須重新估價我們跟隨主到底是為了屬世的利益或是屬天的永生,因此耶穌又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何益處。
三、為神與祂冒險
耶穌對文士說這種話是有含義的,非要文士同情祂的貧苦,而是向文士挑戰,喚起他對生活的關懷及生命的意義。文士在猶太人的社會裡是頗受人尊敬的,地位穩固,生活舒適,耶穌要他步出那種自我滿足享受的生活,一同與祂有份於新的冒險生活,放棄那種安逸的生活,不沉迷於暫時能見的福樂而致力於永遠屬天的福氣。耶穌要文士覺悟過著沒有枕頭冒險的生活,方足以稱做其學生跟從祂。約翰一書二章十五節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今天我們自稱為耶穌的學生,我們須重新檢討是否我還有屬世的包袱,讓我們回到福音書的教訓:你們要努力入窄門,通行永生之路是窄小而崎嶇,耶穌要求我們重新檢討我們的信仰與行為,每一個基督徒該清楚覺悟到,耶穌也同時要求我們作精兵與他一同進入新的冒險,最後能像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得救的三部份 翁歐東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22節
聖經裡提到得救問題,也提到永生問題。這兩者名詞雖有不同,但它的意義卻是一致;都是論到罪人因信主耶穌而有的果效。前者著重於脫離死亡,後者則重在獲得神的生命。
「得救」,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基本的問題,它是每個信徒所必經的過程;如果你詳讀聖經,你就會發現,「得救」這個問題,還有一層更深的真理,它是有靈、魂、體三部份講究的。
一、靈的得救——信
按照習慣的說法,人只有靈魂和身體二部份;但憑聖經看,人有靈、魂、體三部份(帖前五23)。當人類始祖亞當犯罪後,人的屬天靈死了;所以聖經稱未得救的人為死人(太八22)。因為他們都是死在罪惡過犯中(弗二1),也是在罪上死了的人(羅六2)。換句話說,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一個「死」了的人,所需要的是救活;要救活,你必須相信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你所作的——捨命、流血;你必須相信主耶穌除了赦罪以外,還能給你生命。總之,得救也好,得永生也好,基本的原則是要你相信。保羅說,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二8),「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我們原先在亞當裡都死了,但因信,在基督裡都活了(林前十五22),這裡的「活」又稱為復活,即靈死去的人,復活過來;這就是所謂「靈的得救」。每個真實重生的人,也都是靈得救的人,他將有分于那永世裡的基業,福樂和榮耀。
二、魂的得救—愛
「凡要救自己魂的,必喪掉魂;凡為我喪掉魂的,必得著魂」(太十六25)原文),「因為凡要救自己魂的,必喪掉魂;凡為我和福音喪掉魂的,必救著魂」(可八35原文),「你們常存忍耐,就必保存魂」(路廿一19原文),「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魂得救的人」(來十39原文)。
讀上面這幾處經文,我們可以進一步的知道,一個人他雖然靈已經得救了,還是不夠,還必須尋求魂的得救。魂是什麼呢?人的魂就是人的自己。一個靈得救的人,因感謝主恩,就生出愛心來,憑這個愛,來捨己,背十字架來跟從主。他輕看這世界的榮華,忍受世界來的苦難;為了愛主,願犧牲自己魂在今世的享樂,甚至犧牲魂的本身,舍掉生命。這樣做,就是喪掉魂;這樣今世愛主,為主的緣故而喪
魂的人,到主在榮耀裡再來時,必要得賞賜。那個賞賜照新約聖經所說的,就是進入來世(千年國度〉,和主一同享受快樂。(參太廿五21,23)享受快樂就是魂的事。如果我們今世不讓我們的魂,失去享樂;來世就要失去魂的享樂。聖經裡面可以看到一個原則,得救關乎天堂的問題,得勝關乎天國的問題,換句話說,得救與主同在的問題,得勝是從主得賞賜的問題。(啟廿4-6;羅二6)凡今世愛主願為主喪掉魂的人,都是得勝的人。
三、體的得救——望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侯。」(羅八24-25)「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羅十三11),我們靈的得救,只要求信;而且在信的時候就得著的,立刻的,不必去盼望它。但我們身體的得贖,須等到主再來時,才能得到,所以需要盼望。
什麼叫做身體得贖呢?我們今天身體仍舊活在這舊造裡(千年國度未實現前的世界,都稱為舊造),難免有歎息、勞苦、受敗壞的轄制,以及有衰老病弱的痛苦光景;但一等到主耶穌再來時,祂要使我們這舊造受轄制的身體改變,進入新造自由的榮耀裡。
既然我們身體的得救,是在將來得到的,自然比起我們初信的時候更近。我們信主以後,離開主再來之時愈過愈近;照樣,我們身體的得贖,離開初信的時候,也愈過愈近。這個得贖需要我們每一聖徒來盼望,因為我們是活在活潑的盼望裡(彼前一3),有「榮耀的盼望」在我們心中(西一27)。
像基督的基督徒 楊兆滇譯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22節
當主耶穌說,「跟從我」的時候,祂就是向人發出了極大的挑戰。祂就是用這短短的話語去呼召人,要人捨棄人生普通的追求和安樂。祂對加利利的幾個漁夫說過:「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9)耶穌對稅吏馬太說過:「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太九9)。後來救主耶穌說:「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太十38)我們不禁會想到,這個「跟從我」的呼求,在今日那些聽見了它的人們的耳中響過一陣以後,究竟會叫他們有什麼反應。
使徒保羅在他給腓立比教會的一封信裡說過:「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 (腓二l )摩法德博士將此句譯作:「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刺激,……」往往當我們身體軟弱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一種刺激,所以我們就請醫生來,經過診斷以後,他就照我們的需要開藥方。有些人要找刺激,他們愚昧地找那些有害的東西,但神的兒女有主耶穌作他的刺激的喜樂,聖經說,「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
刺激。」在祂的話語「跟從我」裡面是有一種真實的刺激。
許多自命為基督徒的人,從未真誠地想要跟從救主。他們掛著祂的神聖的名字,但沒有表現他們的主之聖潔的品格。在我們的主的宇宙當中,已經叫祂最傷心之受造的種類,當然就是那些有名無實的基督徒了,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稱他們是屬肉體的。神已經將許多事情託付他們做,神的呼召已經是那
樣地緊急,而且各方面的需要又是那樣的大,他們完全不理這一切情況,當然就要叫救主耶穌特別掛心了。
我現在不是要討論到像基督在教義上的重要性,我乃是要著重說到在行為上要像基督。我的呼求不是著重在信仰方面,乃是著重在行為方面。幾個禮拜之前,我們有機會護送一些朋友旅行,我們穿過哥羅西洞。這洞是一條在地下的通路,在裡面走了三十九哩,還是不能到達終點。在這洞裡從頭到尾,充滿石筍和鐘乳石,和千千萬萬其他美麗的結晶的岩層,但他們全部都是藏在極大的黑暗裡面,除非用光去照它們,我們就無法看見。這種情形提醒了我們這些有著基督自己本身的性質在裡面的基督徒,我們每天如常地生活,但當我們受到精細的查驗之時,在祂的光裡,就要顯明究竟我們有多少神的品格在生活上表現出來。無疑地我們常常叫許多來與我們接觸的人失望,因為他們向我們的期望很大,但結果得到的收穫倒很少。
我們既然要想到像基督的意義,我們首先就當想到要在
順從
這方面像祂。論到祂自己,祂說過:「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祂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裡,因為我常作祂所喜悅的事。」
(約八29)。
這是耶穌論到祂自己所作的驚人的見證,沒有人能夠作這樣的見證。我們越研究基督的生平,又盡可能地詳細考查祂生平的各小節,我們就越要承認祂的見證實在是而且的確。祂在思想上,言語上和行為上順從祂的父達到了與神的旨意完全符合,絲毫沒有苟且的地步。舊約詩篇的作者矚目將來,豫先看到耶穌的出現,他就將這些話語放在祂口中:「我的神阿,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裡。」(詩四十8)。
要神的子民熱心遵行神的旨意,似乎是件難事。將自我的生命與主同釘這一件事,恐怕就是許多基督徒最不願作的事情了。已去世的著名的奮興佈道大家吉賽史密斯常常喜歡這樣說:你如果用一架絞榨機去壓榨一些基督徒,你必不能夠榨到一個「哈利路亞」出來,他們一點熱心也沒有。在我們當中,許多人像那可憐的年老受苦的約伯,他起初祇曉得為他自己辯護;我們也像那逃跑的約拿,他為他的不順從要找到可以叫神諒解他的理由。
我們對於不順從的代價認識實在太少了。不順從毀滅了家庭生活的穩靜。不順從使軍隊落伍和法庭失效。不順從神的話就毀損了變成像基督的可能性。有些人以為不必受洗,但我要反問一句——主耶穌對於洗禮的態度如何?另有些人以為不必與其他信徒聯合互相成為肢體,視為一體。但我們的主在世上之時倒作了這件事。祂不但召集那些被祂稱為門徒的人到祂身旁四周,而且借著祂的洗禮,使祂自己和那些相信祂的以色列余民成為一體。我們常會碰見那些不相信基督徒當往世界各處佈道的人,他們覺得,如果他們維持本地的事工,他們的本份就已經盡了。他們已經完全漠視了那些最偉大的宣教士的榜樣,甚至那些他們承認為救主的耶穌基督的模範,他們也完全置之不理。他們已經掩耳不聽祂叫我們往普天下去宣揚福音的命令。我們大家需要求神幫助我們毫無問題地去聽從祂的聲音,又賜我們能力,叫我們無論如何永不妥協。我們又應當在
遠離
這方面像基督。我們看見聖經對耶穌有這樣的描寫,「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來七26)
我們如果將上述祂的每一點特性詳細研究,當然要獲益不少,但我們現在祇注重「遠離罪人」這一點。耶穌在世的時候,是走一條孤單的小路,從那時到今日,世上走那條路的人也不多。祂的路是遠離世界的路。當祂在世界上的時候,祂並不屬於這個世界。祂經過這個世界,但祂沒有參加作這個世界的事情。祂千真萬確地是出於乾地的根。祂為要得著世人就與他們相交,但同時他們邪惡的生活方式,祂
一點也沒有,祂自己也沒有加入他們的不敬虔的組織。甚至雖然祂使秘自己遠離別人,祂倒得著人到祂面前。
神的話充滿著許多古人的例子,他們為討神喜悅就遠離世界。摩西本來在埃及的皇宮文化裡長大,但他丟棄了埃及的文化,和神住在一個曠野裡。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們拒絕用王的膳,以免玷污他們自己,他們選用了粗食,認為這種飲食是他們所事奉的神所喜悅的。約書亞能對他四周的一切人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屬世事物的燦爛光華對於這些人全無吸引力。
彼得、腓利和保羅在使徒行傳都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他們今日像過去摩西和以和亞到主變像的山那樣地回來地上,用他們從前對教會的認識來看今日的教會,他們是否能夠認得教會呢?我們常常說,教會是由一群被上帶從世上選召出來的人所組成的一個集會,但今日在教會的範圍裡,世界、肉體和魔鬼有了一種奇怪的混合,使教會成為一種宗教的混雜物,完全不像基督。
有一回我看見一個路牌,上面寫著:「廢路,如要前行,必須冒險。」神呼召祂的子民,使他們從那條叫人滅亡的寬路上轉回,那條寬路是祂所廢棄的,祂要他們與祂有不間斷的交通,和祂一同走窄路,將來進入榮耀裡面。一面要像基督,一面又要沉迷在世事當中,這種情形,無論將它說得怎樣動人好聽,其實那是完全不可能有的情形。聖經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二15)我寧願與基督一同冒險走窄路,而不願自己冒險走寬路。
謙卑
一切基督徒都是蒙召要在這方面像基督。我們的主在這方面有了極好的榜樣。聖經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二5-8) 「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弗四32)「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1-22)
保羅提醒我們說,祂「自己卑微」。祂的謙卑是何等的美好,但和人類的罪性是何等的相反。用屬靈言語的說法來講,上升就是下降。耶穌在世上工作的時候,祂將這一種說法表白得很清楚,有一回祂說:「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
(太十八4)祂後來又說:「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太廿三12)
從前有一個年青的牧師正在講道,他講基督洗眾門徒的腳,他講到一半的時候,就說:「朋友們,你們是否知道,我們大家都是為了要得教會裡高的地位,而正在爭鬥,但我們很少有人為洗腳用的手巾去爭鬥。」這句話是用粗淺的方法來說出,在耶穌基督的教會裡,甚少人願意做最後、最低和最小的。我深信當我們甘願拿著手巾,像主從前那樣洗眾門徒的腳之時,我們必要聽見祂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我深信自縱的結局就是損失,而自抑的結果常常乃是得益處。有一種說法是很有意義的,就是:當我們肯用我們的成就作腳凳,去幫助別人高升之時,我們就必得益無限,而別人也必升得高些。無論何時,一旦我們以為我們太大了,而不應為基督作最小的事情,那末,我們就反而變得太小了,完全不能對神有什麼用處了。實在可能有不少人看自己看得太大了。以至神不能用他們,但永遠不會有人會因為他太小了,以至神不能用他。
我們一開始誇張自己有謙卑,我們就即時失掉了謙卑。聖經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祂必叫你們升高。」(彼前五5-6)我們知道:「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 (彼前三4)我們深信:「謙卑人必因耶和華增添歡喜。」(賽廿九19)但可惜我們仍舊想要為自己說矜誇的話,和要高拾自己呢?我們賜福的救主說過:「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太五5)我們必須懇求神使我們能夠將這些榮耀的真理藏在心中,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將這些真理表明出來,叫凡與我們接觸的人都得福氣。
另有一重大的責任,是放在一切與基督的奇妙的名字,有密切關係的人之身上,就是要他們在
饒恕
這方面像基督。這是在基督徒經驗的道路當中,最難度過的階段之一。從我們的主之雙手,我們已經接受了完全的和白白的饒恕。祂給我們的饒恕是不分等級的。神的饒恕如果不是完全的、美滿的和永遠的,就不成為饒恕了。保羅曾經寫下這一段話,勸勉信徒們要饒恕人:「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弗四32)。
既然我們需要神饒恕,我們因此也必須饒恕別人。
這個饒恕的問題曾經攪擾彼得的心,以至叫他到救主面前,向祂請教。
聖經說:「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太十八21-22)
神吩咐了每個基督徒要愛他的仇敵和善待那些惡待他的人。如果他覺得這是不可能的,那麼他就需要求神賜他恩惠,叫他在這方面能夠像基督。不饒恕人的心,最能損壞基督在我們裡面的形像。它發出肉體的嗅味,叫魔鬼喜悅,又破壞我們的見證。
仁愛
神又吩咐我們要在這方面效法基督。保羅寫信給羅馬教會之時,曾經論到神的愛,藉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神的愛比人的愛高超,是一種能使我們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之愛,又是一種能進入深淵,將別人抬舉出來的愛。充滿我們救主的內心乃是仁愛,而且帶領祂上到十字架為我們的救贖受死的,也是仁愛。如果我們愛我們的學校又尊重教育,我們就在仁愛這方面像基督了,好過光有一個大學學位,但對母校和教育全無愛心。惟有借著神聖靈的大能,我們方能有長進,漸漸更與基督的形像相似。著名的近代佈道大家慕迪,不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但他有一顆充滿神的愛之心,因此他能夠使整個美洲震動,從來沒有其他傳道人作過這樣的事。
我們常常在聖經裡看見我們的主「動了慈心」。祂愛人是不分界限的。祂的愛越過一切種族偏見的藩離,因此當祂被掛在十字架上,無辜地流血的時候,祂乃是為全人類的罪惡受苦。從前在倫敦的一間禮拜堂的門前有一個牌子寫著;「惟獨耶穌」 (JesusOnly),在一座教會的建築物的前面掛著這樣的一個口號,實在是件美事。在那禮拜堂裡面的一切事情和一切會友自然都應當有美好的表現,與那口號「惟獨耶穌」的意義符合。但後來一天晚上,一陣猛烈的風將那牌子上面的前三個字母吹掉了,因此那牌子上的字義就變成是「惟獨我們」 (UsOnly)了。當一個教會祇為自己存在的時候,乃是因為它缺乏了神的愛,而這愛是要使我們像基督的。
在世上神的兒女所要作的事情,最重要的乃是要像基督。無論他想要成為什麼或者做什麼,如果他不尋求,要像那位曾被釘死又復活了的救主,他就叫神為他的人生所定下的旨意,不能成就在他身上了。耶穌說過:「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
(約四34)我們也應當有這種食物。
世人與被鬼附著的人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29節;馬可福音五章1-5節;路加福音八章27節
主耶穌將汙鬼從一個人身上趕出來的事,在四福音中的馬太、馬可、路加福音書上,都有明晰的記載,並且將那個被鬼附的人所遭受的苦楚,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毛骨悚然,同心捏一把汗。
說到這個被鬼附的人,在聖經中所占的篇幅不算太多,但對我們有什麼教訓呢?只要我們多加揣摩、默想、求聖靈光照和啟示,實有數不盡的屬靈教訓的。
一、安居墳穴(路八27)
魔鬼附在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的光景是非常之慘的。他必然神經錯亂,失去理智。何者為善;何者為美,在他已無分辨能力,這個被鬼所附的人就是一個例子,他把墳穴當居所,竟然安之若素,分不清那是污穢恐怖的所在,真是可憐至極。今天許多世人,沒有耶穌,沒有真光,幾與這個被鬼所附的人如出一轍,寄居於此一污濁、黑暗、虛謊、罪惡的世界,渾渾噩噩,將這個短暫的人生世界當永遠的居所,何曾想到永遠的天堂的福樂?這與被鬼所附的人,喜歡住在墳塋裡有何區別?
二、赤身露體(路八27)
神創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把他們安置在樂園裡,因有神的榮光照著他們,當時是「赤身露體」 (創二25)不穿衣服而不覺羞恥的。但後來他們聽信魔鬼而犯罪,失去神的榮耀,纔覺察赤身露體的醜態,所以才用樹葉編作裙子來遮蓋羞恥,這便是後世必須衣著的濫觴。這個被鬼所附的人,赤身露體,已無羞恥觀念,如同沒有靈性的畜類,實堪為之惋惜,但我們若一思想今日的世代,就可知道人們的羞恥心已喪失殆盡,尤其許多追求時髦的女子,好像個個都是「天體運動」的擁護者,競相向這個被鬼所附的人「看齊」;袒胸露臂,搖乳擺臀,惟恐赤身露體之不澈底,真是鬼迷心竅,羞恥掃地。
三、摧殘己身(可五5)
這個被鬼所附的人,身住墳穴,體無掩飾,失去人的本能已足夠令人為之搖頭哀歎了,但魔鬼在他身上有更進一步的毒謀,那就是藉這個人自己的手腳,拿石頭砍傷自己,欲置他於死地而後已,撒但的毒計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然,而能洞悉撒但之奸者能有幾人?一般世人還懵懵懂懂地任由魔鬼來摧殘他的生命還不自知哩!譬如抽煙、喝酒、嫖妓等,那一樣不是有損身體健康。像這個被鬼所附的人,拿石頭砍傷自己,摧殘自己,沒有兩樣。俗語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煙是致病走因。」這些話並非故意悚人聽聞,事實上全為醫學上所證實,但世人卻不可自拔,也充耳不聞,自我陶醉如故,用煙、酒、嫖、賭等「石頭」砍傷自己,豈不如同這個被鬼所附的人一樣。
四、晝夜喊叫(可五5
)
晝夜喊叫,是這個被鬼所附的人的第四個特徵。究竟喊些什麼,叫些什麼呢?聖經上沒有寫出來,但我們不難體會得出;因魔靈充滿他的人,其所發出的喊叫聲,必然是他內心的痛苦哀號!其喊聲亦必使聞者沭目,聽者驚心,尤其每當夜幕低垂,更加恐怖心悸。陰風慘慘,猶如鬼域世界。現在所謂「時代進步」「物質文明」,誠屬額手稱慶的事,但並未因此給人類帶來真福與快樂,因「進步」「文明」刺激人的物欲罪性,致世風日下,靈性道德的墮落幾至一瀉千里。林語堂博士曾徘徊基督教外卅年,最後歸主見證說:「當唯物思想一抬頭,對神的信仰薄弱時,這個世界便愈來愈壞。」誠哉,斯書。這個世界的世道人心,真是江河日下,如同人間地獄,人人單求物欲享樂,忽視靈性追求,致使心靈空虛,內心痛苦。耳濡目染,到處都是勞苦歎息的哀號!此與這個被鬼附的人,夜夜哀號喊叫有何分別。
五、面目兇惡(太八28)
一個被鬼所附的人,面目猙獰可怕,無人敢與之接近,這是必然的事,當時若有現在的照像機,把這個被鬼所附的人的凶像貌照下來的事,看的人恐怕要退避三舍,不敢正視。古人說:「三日不讀書者,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其實一個無神信仰的人,無論賢與不肖,讀書與不讀書,在神的眼中,他的面目仍是兇惡可憎的。一個知書明理的人,比一個販夫走卒,也許在表面上略顯溫和一點,但不認識神,抵擋神所取的兇惡態度卻並無軒輊,筆者曾向一個相當有知識的人散發福音單張,曾遭遇到極其兇惡幾至唾面的「款待」哩。
六、不能制伏(可五3-4)
這個被鬼所附的人,力量之大,無與倫比,堅牢的腳鐐鐵鍊等類,俱能掙斷弄碎,不能不叫人大感驚異了!但這個被鬼所附的人何以有如此巨力呢?概言之,他的力量並非因其體力充沛,或是過去鍛煉有秦,乃因魔靈附於其身所使然,只要我們細讀聖經有關論到魔鬼的章節,就可知道牠的力量亦是不容忽視,除了主耶穌能將之制伏有餘外,其他皆不足與之抗衡,所以吾人今後與空中掌權的魔鬼爭戰,唯有依靠主的大能大力了。
至於這個被鬼附著的人,巨力掙斷腳煉鐵鏈,象徵現時代的什麼呢?腳鐐鐵鍊之被掙斷弄碎,象徵法律與道德規範被蹂躪破壞啊!今天法律之嚴,提高道德之呼聲甚囂塵上,但作奸犯科,為非作歹者比比皆是,道德低落已是日甚一日致法律與道德被破壞無餘,再也不收「制伏」
「嚇阻」之效,正如堅實的腳鐐鐵鍊不能制伏嚇阻汙鬼一樣,這個汙鬼的行為,真是時代的悲劇的寫照。
七、結論
筆者以「世人與被鬼附著的人」為題,並非人鬼不分,混為一談,或者竟存輕薄偏見,來貶抑人格為鬼格,事實上吾人若仔細思想,世人的行徑行為,和這個被鬼附著的人兩相對照,並無差異,俗語說:「人作人事,鬼作鬼事」今天又有幾人是作人事而不是作鬼事?因此,今天若要匡時救弊,導人向善,脫離魔鬼之捆綁,唯一的辦法,就是接受耶穌為救主,靠祂的權能制伏惡魔,並趕出汙鬼,阿們。(寫於後裡圳寮路一一九號佈道所)
耶穌治好墓地的瘋人 宏祈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28-34節
所謂神蹟故事,在我們社會裡,仍有許多人,日一夕祈求,渴望不已,如果得不到神蹟,就要懷疑所信奉的神祇的靈驗。這是日常我們感到可憐可憫的。但是另一方面,還有甚多人,每次聽到神蹟故事,就不僅不予置信,甚且喧笑其愚拙迷信。
但是這裡的記載,是否是僅荒唐無稽的故事呢?固然這裡的記事所顯示的是古代社會人的生活感覺,但是我們閱讀這一段,所無法如同迷信之徒,立即欣喜感激而立即祈求這種奇跡發生在我們窮苦多愁的生活環境上,同時也不能如同現代科學信徒把這故事付之一笑,不理睬它。因為究竟這種記載,仍然是關切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身上。所謂聖經的非神話的神學上的主張,究其原理,就是要告訴我們不要把聖經記事做神話性質的記錄,而把它當做貼切於我們的生活思想與生命的呼聲。這個墓地的瘋人的得救經過,假如我們能夠用這種眼光來看,就能夠從這裡頭汲取無限的教訓與警惕。
墓穴為家,屍首為友
按馬可福音五3的記載,這個可憐的瘋狂人經常住在墓地,這裡沒有一個活人可做他的鄰居同伴。這是何等可憐。做一個人當然無法天天八面玲瓏,面面是佛,但是究竟其人到底不是英雄,患了被害妄想狂的人,其心理生活是何等痛苦,四面楚歌,是悲慘的境地,但是玩世不恭,孤高傲世,或視人如賊,剛愎自用之輩,究竟只能教人恥與為伍,而自私造成眾人惡,惡眾人的四面楚歌世界而已。這種境地與這個以墓地為家,以屍首為友的瘋人有什麼兩樣?
「沒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鐵鍊也不能……沒有人能制伏他……又用石頭打自己,(可五3-5 )的確罪惡的力量是十分兇暴的。我們何嘗不是也做過極大的努力想要制伏罪性。人類的歷史也可以說就是與罪惡戰鬥的歷史。罪惡的勢力實在太強大,太屈強而執拗。所以每次當我們立志堅決和它決鬥的時候,都立即一敗塗地而逃跑到無容身之地。「被鬼神附身」這句話,不僅代表著古代人的迷信。我們自己的意志無法自己控制,我們自己的精神無法自由服從我們的意志,感到所有的意願都蒙上一種無法抗違的魔力所酷使的時候,我們就容易理解這句「被鬼神附身」的古老表現,仍是非常貼切於我們自身。
雖然我們身在廿世紀文明世界,衣食住行都至高度文化修養與文化施設裡面,可是一想到罪惡的壓迫與誘惑之時,社會叫我們如同置身于墓穴常打斷鐵鍊,以石頭自傷身體的喪心病狂之人的境地。
敬而遠之
耶穌的一行走近他的時候「他們喊著說,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裡來叫我們受苦嗎?」(29節)也看到耶穌走近而來,就發出拒絕的喊叫。他在墓地過著淒淒痛苦的日子,但是並未希望從這環境脫離出去。否則他為什麼看到這位「趕走惡靈的人」卻不願意接近他,而要請他離開?這明明是一種矛盾,同時也寫照了我們每一人的心理。做一個人雖知自己的悲慘,而知道這悲慘痛苦是咎由自取的,但是遇到救治的人卻老是想裝做虛偽,不願坦率自承,接受他的醫治,這實在與小孩患牙痛卻拒不接受牙醫的醫治同樣。但是現代人還有更進步的一類,他們知道基督教帶有高度的文明價值,對道德與精神文化都富有造就的內容與力量,但是叫他稍進到悔改、認罪、領洗,而叫他獻身做見證的時候,他就退縮回首而去。因為究竟他不僅對成見有依依不捨的留戀,就是對著這位要施行醫治的救主,他也敬而遠之。這就是現代知識人求道時,時常顯露出來的弱點,也就是在墓地自甘其苦,卻不願接近耶穌的來臨的瘋人所表示的態度。
一條靈魂和一群豬的比較
不僅這位瘋人拒絕接近耶穌,就是鄉內的住民,也都一樣的寧願使一位病人在墓地過著苦楚的日子,而不願把這痛苦移轉到豬群身上。苜先他們看這瘋人已完全治癒,身穿常人衣服而感到驚訝害怕。他們的眼睛所獲致可怕的印象,並不是耶穌的醫治的大能和救人的慈愛,而是瞬間豬群竄入湖中所引起巨大財富的損失。以他們來看耶穌是一位危險人物,再來都不曉得會再幹出什麼不可意料的事,使鄉民再遭受無謂的大害。所以他們就懇求他趕快離開他們。他們也是無法接受耶穌的可憐的人們,因為他們看一群豬的財產價值比較耶穌所施於救靈的大能大愛,更是可貴可惜的。
接受基督應有的覺悟
基督的來臨,常常是驚天動地震撼萬物的一件事。對墓地的瘋病人,叫他由悲慘的瘋狂世界救出來,使他平定鎮靜起來;對湖邊的鄉民,叫他們要忍受大批豬群沉海的損失。叫我們文明人要悔改認罪捨棄世界的榮名利祿獻身去跟從祂。這些都是平常人萬不可能做到的。對大馬色途上的保羅,也是使他一瞬間眼睛失明,把他從自信自傲的眩惑世界,跌倒到失明的世界去,便他在黑暗中重新摸索到真理的光明世界去,這種經驗,才是基督的來臨經常要附帶來給我們的,後來保羅說:「只是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做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耶穌基督為至寶」 (腓三7-8 )我們知道為了基督的來臨,我們必須有一樣的覺悟,甘受莫大的損失,所以跟隨基督,入於信仰世界並不是追求什麼功名利祿的好機會,相反的必須覺悟隱藏著全心全靈的痛切經驗。從前的安逸,享受,快樂,利路都必須斷念必須丟棄。而負起十字架才夠資格去跟隨耶穌,但是跟隨主耶穌,絕對不是得不償失的。所損失固然非常巨大,但是所獲得的,絕不是我們的尺度容易衡量得到的。墓地的瘋人就是如此,保羅所得的補償,更是如此。
報答的責任
被醫好的病人,曾經要求跟隨耶穌去,但是耶穌卻叫他回去自己家鄉,將神對他所做偉大的事到處去做見證。耶穌叫稅關臺上的稅吏馬太,要來跟從祂,到加利利湖邊看到彼得及其同伴,就招呼他們要來跟隨祂,看到修養有素,心志高尚的青年來請教祂,就敦促他放棄一切來跟從祂,只有對這位受了醫治的瘋人,雖然他有意思要來跟從祂,卻叫他要回去。基督是有教無類的,同時祂是因材施教的人。而最要緊的就是祂的作為必定附帶一項期望,要人們有報答的責任。這位治好的病人,假如回到他的家園,向著家人鄰居或鄉內的故舊們,欣喜雀躍地把他所經驗的去傳述報揚,那是何等感人,而是何等有效的美好見證。
迎見耶穌又央求祂離開 張啟芳
經文:馬太福音八章33-34節
主耶穌帶祂的門徒們過加利利海,來到格拉森人的地方。雖然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祂為何到這地方來,但是由所發生的事,我們就可知道,祂要釋放一個被鬼群附身的可憐人。祂知道,當祂作了這一件事,當地的人不但不歡迎祂,甚至會央求祂離開他們的境界。
這件事豈不就是現在時代的寫真嗎?主耶穌乃是好意的要幫助他們,傳講神國的福音,甚至以這種神蹟來證明祂的權能,可是他們竟央求祂離開他們的境界。好像有些先進的國家,好意地要協助弱小民族但是他們卻拒絕這種好意,而轉向到另外的勢力去。我們傳福音的情形也是如此;多少未信的人也拒絕這福音而轉向黑暗的勢力。
聖經告訴我們「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 (約一11)可是接待主耶穌的人,他的福氣是何等的大啊!「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約一12)
主耶穌明知自己的使命是甚麼,因此不論人如何拒絕,祂還是盡祂的本份,向他們傳講神國的福音。我們作基督徒的,若能明知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使命—「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 ),那麼這世界的情形,一定會有善良的表現。
放豬的人看見所發生的事,就逃跑進城,將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訴城裡的人,結果是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因為放豬的人看見了叫人無法相信的奇妙之事。
耶穌基督的福音,能拯救任何人,只要人肯悔改自己的罪,接受祂為救主,這事實除非體會過的人,也是無法相信的。但是問題是我們已體驗過主耶穌救恩的人,是否像這個放豬的人一樣,將我們所經過的事,告訴了別人嗎?
這個放豬的人是個雇工,主人所交代的豬群都闖下海裡淹死了,所以得快進城報告他的主人和眾人。
我們得蒙救贖的人是神的兒女,我們應該更樂意將祂的事告訴別人才對,因為我們已領受這麼大的救恩,得了這榮耀的地位。
許多人不敢開口見證,是因為害怕自己的才能不夠的緣故,其實我們的見證並不需要什麼高談闊論,乃是將真實的事告訴別人。福音單張就是要幫助基督徒為主作見證,而且挨家訪問,有系統地(不遺漏,不重複地)分發福音單張,更能叫所有的人有機會來認識主耶穌。
城裡的人聽見這放豬的人所報告的,就都出來迎見耶穌,可惜他們不像撒瑪利亞、敘加城的人。這城的人聽見那婦人所作的見證,他們就求耶穌住在他們那裡,結果是都曾親耳聽見了耶穌的話,相信的人也增加了,並且作見證說:「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
(約四42)
格拉森的人,既見了耶穌就拒絕祂。也許有些人是因著好奇來看耶穌。因為祂並沒有甚麼美貌,更無佳形美容,叫人羡慕(賽五十三2)。而是一個平常的人,是拿撒勒的一個木匠,他們就拒絕祂,因而也就無法認識這位元天地的主宰,神的兒子,是所應許的救主。
「文字」在宣傳上是最有力量的工具,所以福音單張的力量多大,任何人都無法測度,我們若忠心地,挨家訪問來分發給每個家庭,聖靈必感動人來閱讀並認識救主耶穌。
「一日一刻鐘祈禱」乃是要幫助基督徒,真知道主耶穌,與祂建立一個生命的關係,來事奉祂,走在這條直到祂面前的道路上。
被鬼附著的人,得醫治後,當耶穌要離開他們時,也要跟隨主,但是主耶穌卻打發他回去,並交代他一個不亞於跟隨主行走的使命。「你回家去,傳說神為你作了何等大的事。」(路八39)
他就遵守祂的吩咐,去滿城裡傳揚耶穌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這是信而順服的生活,也是今天的基督徒所需要的。聽見主耶穌的吩咐後,不必疑問這事是否行得通,單純的去行就可以了,因為主從來不曾吩咐一件我們作不到的事。
福音傳遞全世界,實在是一個艱巨的工作,但是我們若信而順服,祂必加添我們的力量來完成。文字佈道,特別是挨家訪問分發福音單張的工作,我們若忠心地實行,在這世代中,我們必能完成這大使命,福音必能傳遍給萬民,到世界各角落。然後祂必快來,因為祂應許我們這事。
今天我們迎見耶穌作我們的救主後,我們到底如何?信而順服來過著蒙福的生活嗎?或者像格拉森的人,由於一時的拒絕,而遺憾直到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