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短篇信息

 

目錄:

信心的能力…………………………太十七…………………………宋尚節

讓我們一起來「爬山」……………太十七…………………………林欽烺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太十七18……………………蘇天明

主再來面面觀………………………太十七18……………………蘇佐揚

彼得、雅各、約翰山上見聞記……太十七18……………………………

彼得的屬遙經驗……………………太十七18……………………楊其耀

登高見主……………………………太十七18……………………曹國強

登山改變形像的啟示………………太十七18……………………閻新人

變貌的意義…………………………太十七18……………………李雅各

敞開的交談: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太十七5…………………………仲   

你們要聽祂——耶穌………………太十七5:路九35………………………

只見耶穌……………………………太十七8………………………麥   

只見耶穌……………………………太十七8………………………楊其耀

論主逐出聾啞之鬼………………太十七1421;可九1429;路九3743

無所不能的基督……………………太十七1423………………黎曼榮譯

山上與山下…………………………太十七1427………………紀彰辭

信心的能力…………………………太十七1921………………周青選

信心是力量…………………………太十七1921……………………

進步的信心的四個步驟……………太十七2427 ………………李既岸

論主從魚口取稅金…………………太十七2427………………………

悔改相信……………………………太十七2427……………………

 

 

 

    信心的能力                                 宋尚節

    經文: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唱):信心不停止,耶穌是近,

    信心不停止,此路最好,

    信心不停止,無事可畏驚,

    信心在夜裡,如在白晝。

    第一節——「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登山越高,就看世界越小,到最高峰,屬世的東西,就都看不見了。

    第二節——「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耶穌在山下時,面容枯乾,一到山上,完全改變,臉面明亮如日頭。

    第三節——「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摩西和以利亞在古時都很有能力。摩西以杖擊紅海,水從中分開如壁立,還施十災,擊磐石出水。以利亞在三年旱中求雨,又能降火滅敵。摩西是代表律法,以利亞是代表先知。就是在耶穌身上要成全律法和先知。

    第四節——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禰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禰,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山下的耶穌與山上的耶穌,比較起來差得遠了。這時,彼得要住在山上,不要下山。在彼得和門徒的心裡,看耶穌與摩西和以利亞,同等的偉大,殊不知耶穌是獨一的救主,超過萬有之上。可惜門徒跟隨耶穌許多年,還不知道耶穌的偉大。許多人看耶穌與孔子孟子同等, 真是錯了。我們如看耶穌做平常人,就沒有信心。本節耶穌領我們登山,使我們知道祂不是常人,乃是全能的救主,我們才有信心。當雲彩遮下的時候,神發聲說:「耶穌是我的愛子。」本來門徒不知道,直到此時才知道了。

    第六節——「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門徒害怕,這時認識耶穌了。人越認識耶穌,越謙卑,越謙卑,越有信心。好多人不認識耶穌,就沒有信心了。自知有罪該死,就得著耶穌了。以賽亞見神時自知該死,就有能力了。人越認識耶穌,越能倒空自己,越知自己該死,越充滿耶穌而有信心,每讀本段聖經,見耶穌充滿仁愛,頂完全,益使我謙卑而慚愧。

    第七節至八節——「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摩西和以利亞去了。摩西和以利亞可以改變,耶穌不改變,天地可改變,耶穌不變。我禱告時,常自慚該死,因此禱告有能力。當你自己死的時候,聖神就充滿你。許多人沒有能力,因為自己比耶穌大,他們不相信耶穌為童女所生,復活,再來,為萬王之王。人屢認識耶穌,屢有信心,屢有信心,屢有能力:這是我頂寶貴的經驗。世人多數先敬衣冠後敬人,我一次赴某處講道,歡迎的人誤認幫手為我,而我為他的跟班。人不認識耶穌亦然。

    第九節至十三節——「敘耶穌下山,門徒問以利亞為什麼必須先來,耶穌說以利亞已來,人不認識,任意待他。)(經文自看)。耶穌下山了。祂說現在人不認識我,到我由死裡復活,人就認識。以利亞已經來了,人卻任意待他。人把耶穌釘死,因為不認識耶穌為救主。人不認識耶穌,就沒有信心,沒有信心,就把耶穌釘死。一次,在十二月時候,我半夜到保定城,身上穿棉袍藍褂,還冷得要命,我找牧師借宿,牧師不認識我,叫我到小屋裡和堂役一同睡覺,床很小,加以那堂役的腳臭得要命,真是苦。到第二天我拿出介紹書來的時候,牧師大為驚訝。我受苦的時候,想起耶穌來,耶穌說:「狐狸有洞,飛鳥有巢,惟獨人子沒有安枕的地方。」我們還有地方睡覺。讚美主,什麼都不要緊。人要認識耶穌。再看以下的經節就知道信心可以得勝一切,靠信心可以戰勝魔鬼。

    第十四節至十八節——(敘耶穌醫治害癲病的孩子)。山下有什麼?有鬼。有賭,煙,偷竊,罵人,批評人……等等鬼。一個小孩也害鬼病了。但是上面說耶穌帶三個門徒上山,就沒有在山下了。這時山下剩下九個門徒,個個不能趕鬼,安得烈,多馬,巴多羅買等都不能趕鬼。杭州某牧師自己吃紙煙致不能趕鬼,反被鬼打。當日山下的門徒沒有能力,今日教會也沒有能力。我們說推卸責任的話是不中用的,人們要看你現在有沒有能力。在十七節,耶穌說:「噯,這又不信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罷。」耶穌能把鬼趕出去。

    第十九節至廿節——(耶穌嫌門徒的信心太小。經文自看)。許多長老,執事,教友信心太小。許多教友的家庭中有鬼進去,引起家庭分裂而不和睦了。教會及學校裡有鬼進去把教會和學校分開。現在是末世,舉眼四望全是鬼。我們要靠信心,才可以得勝魔鬼。

    第廿一節——「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有信心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能勝過一切的困難,當前的阻擋即使有山那樣大,也會移開。河南某縣,有一個聾啞婦學校請我講道,她們不會讀聖經,我對她們講道,真覺得沒有辦法。我禱告後,一個一個的給她按手,講後,她們竟能聽懂,而悔改認罪了。記得到某處講道,有二十餘個小孩吵鬧,我沒辦法,從小孩子著手,先教唱詩,小孩很感興趣。我一個一個的叫他們來為他禱告,讚美主,小孩受感動後的見證比成人還有力量。

    第廿二節至廿三節——(經文自讀)。這時門徒因聽見耶穌須上十字架死,很覺憂愁。一個人沒有信心,過患難時就要掛慮憂愁,我到處講道,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十字架,倚靠信心。記得在北平公理會堂講道三十二天,這堂可容二千人。有一個長老侵吞公款計五六萬元,與我辯駁,他說信就得救了。這句聖經是他的護身符,無異說不義的錢可以放在袋子裡,棺材無須打開。他很恨我,欲置我於死地,召二百余個學生要打死我。那天是我講道最後的一天,打我的學生都在等待。有人勸我不要去講,我靠信心前往。讚美主,我一進門,就有五六百個會友,三四百個學生把我圍護起來,分為兩個行列,四個四個的作為一排,我在中間行走。門離禮堂是條長的路,一直走去。反對的學生跟著站在後面,專等那長老發令。想不到奇妙的事,我講到一半的時候,就有兩個員警,把這長老捉去。恰恰是那個時候,我意想不到的真是奇妙。

    第廿四節至廿七節——(敘耶穌魚口得稅銀)。進迦百農時,政府要丁稅,但是耶穌的口袋裡沒有錢。要怎麼辦錢?耶穌問猶大,猶大回絕說沒有。耶穌沒有做不到的事。我們已經看過靠信心可以戰勝,勝魔鬼,勝困難阻擋,上十字架,〔四〕勝窮乏。這裡說勝過窮乏了。當收稅員硬拉彼得,要捉他去時,真是苦了彼得,告貸無門。但是耶穌問:「世上君王征我們做兒子之稅麼?」我不然就要納稅。耶穌叫彼得釣魚,從魚口得一元。讚美主,有魚就有錢,沒有魚就沒有錢。此話足為傳道人的座右銘,傳道人不是靠什麼公會,乃是靠魚。

    我傳道於今八年,耶穌到處為我預備魚,我靠信心就有錢。奉天,有一女學生,高中畢業,母親死去,遺下兩弟兩妹,身居長女,爸爸為牧師很苦,我幫她禱告,於今三年她靠信心完全得勝。

    見證:現在我為爸爸見證。我父二十五歲為傳道,月得三元,下有兒女,痛苦萬分。一天,鬼叫他不要做傳道,行李收拾已齊。將離開的那晚,禱告,聽見有一聲音說:「你所需要的,天上的父都知道了。」我父如此,我至死也要傳福音。沒路走的時候,靠信心就能夠打開一條生路來。

 

    讓我們一起來「爬山」                      林欽烺

    經文:馬太福音第十七章

 

    馬太福音十七章曾記載著,主帶了彼得、雅各、約翰「爬」上了高山,在高山上門徒們發現了未曾有的秘密及體驗。

    「山」代表著巍峨壯大,堅固,屹立而不動搖,山中蘊藏著神秘及無數珍貴的寶藏,等著人們去征服,去開發。

    「爬山」是種美好的運動,有益於健康,更能增加毅力,多少人為了想征服山,情願冒著生命的危險。每當抵達高峰之頂,那種愉快之情是無可比擬的,所有的勞累都拋在九霄雲外。

    我們的人生也面向好幾座「山」,其中至少有三座,我們必須去爬的,朋友們,讓我們組織個「登山隊」來征服這三座山吧。

    智慧之山——人生所面臨的首座山為「智慧山」,人自呱呱墜地後,就應開始學習,絕不可懵懂來過一生,除去一切無知,在年輕時應把握著學習的良機,好好的用功,因為這座「山」將是你成功的基礎,雖有困難誘惑阻撓,但必須克服之,別辜負父母的期望,何況「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朋友們!

讓我們一同來爬吧!

    品德之山:常聽人言道「這是迷失的時代」,好多青年一不小心而在這時代中迷失了,以致「一失足成千古恨」,值得警惕,得智慧的目的是改變氣質建立品德,如果「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而不加以善用也是枉然的,雅各說:「信心若沒有行為是死的」,有個可愛的小女孩這樣禱告說:「求神賜給我心越白越好。」,據說有次英女皇看到一顆金晶的寶石時,向神禱告說:「懇求神給我的心如同這顆金亮漂白的寶石。」讓我們登上智慧山后再爬上品德之山吧!

    信仰之山:青年人所注重的是現實,以致常常要否認神的存在,其實經上告訴我們說:「唯有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詩十四1),信仰是人生的動力,若沒有堅定的信仰,一切將歸於「空」,朋友們!我們慢慢地爬吧!耐心地爬將會發現神對於你是多麼地重要,正如彼得、雅各、約翰所發現的一樣,親愛的青年朋友們,來吧!讓我們齊來征服世界上這三座名聞的高山吧!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蘇天明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四福音記載耶穌的生涯,從太初直到升天,而以登山變貌為基督傳的中心,此後祂的生涯朝各各他山上前進,背十字架完成救贖的大業。

一、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十七3

    當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上了高山,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耶穌的臉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這次顯現與將來的顯現有類似點:

    耶穌的形像是榮耀的形像,不是謙虛的形像。榮化的摩西經過死入神國是受贖的代表。以利亞是不經過死直入神國受贖的代表。〔四〕未得榮化的彼得雅各和約翰是未來要入神國的肉體的以色列。山下的人民是以色列被救贖後入神國之異邦人。耶穌,先知以利亞、摩西、門徒在一起有的已經榮化,有的看見其榮化。

二、這是我的愛子(十七5

    看見這光景的彼得不知說什麼好,但他出風頭慣了,就勉強說,當然所言必錯。他向主說:「我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禰,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把耶穌、摩西、以利亞並列。正如我們今天把耶穌和孔子、林肯等賢哲並列一樣的錯誤。

    神為了糾正這個錯誤,特從雲彩出聲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太十七5),耶穌受洗時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太三1617)耶穌是獨有權威而與世人不同的,彼得直到五旬節以後才認識這點,那時他說:「除了耶穌以外,並沒有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三、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十七8 )

    在耶穌山上變貌之前,門徒本不認識祂,在此之後門徒才知道耶穌是神的愛子,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他們都是耶穌基督的先鋒,預備耶穌基督的降生,耶穌基督完成了律法,應驗了先知:摩西和以利亞都已過去了,(但耶穌還在,直到永遠),門徒舉目觀看不見一人只見耶穌,耶穌永遠與我們同在。

    不見一人只見耶穌,這是一切信仰和行為的標準。我們每日藉著祈禱讀經上了高山,在那裡看見主的榮光,聽見主的聲音,主耶穌就常與我們同在。世上沒有一人能比耶穌,我們只見耶穌,要一生跟從祂,跑當跑的路。

 

    主再來面面觀                               蘇佐揚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去年歐洲有九個國家加入共同市場,差挪威,有謂若挪威加入,即啟示錄所說主再來前之十國聯盟來到。但根據聖經記載,十國乃地中海邊的國家,不會包括丹麥,瑞典,挪威等國的。不過,現在末世,主快再來,基督徒要盡本分作準備。這段經文,可從三方面看主再來。

    一、三門徒。耶穌帶所愛的門徒彼得,雅各,約翰上高山,經上未記其名,有謂黑門山,有謂是加利利的他泊山。主在山上顯榮耀,變形像,臉面明亮如日,衣裳潔白如光。原文「變」非指外面的改變,乃是裡面的光顯露出來。耶穌是神的兒子,是神,道成肉身,即穿上肉身與人同。人卻以為祂是木匠之子,祂向門徒顯祂是神,神的光從祂裡面照出來,全身就充滿神的光輝。

    主再來前,世界有許多苦難,現已開始,越來越多,主越快再來。這三個門徒各有預表。雅各是第一個為主殉道之使徒,預表主再來前有許多主僕及信徒為主死。雅各時代已開始多年了,世界各國多處地方,多有為主殉道的。

    彼得多年傳福音搖動了羅馬帝國,他利用地下墳場,有大坑可容三千人的,在那裡傳福音,後被捉釘十字架。彼得預表那些做地下傳福音工作的人,許多地方有這種地下傳福音者被捕,坐監,為主殉道,所以彼得的時代也已經開始了。

    約翰未被殺頭,放逐拔摩海島,在那裡寫啟示錄。後獲釋在以弗所傳道,直到有天死在講臺上,鞠躬盡瘁,值得羡慕。為主工作,傳道,受許多苦,結果平安過世。約翰預表那些愛主的信徒,雖然受許多苦難,但不要殉道,等主再來時,身體改變被提空中見主,此亦我們所最羡慕的。約翰時代也開始了,許多主僕受苦難。赴歐到西班牙,知道信主的基督徒受逼迫事;心為之疼!主再來是近了!我們應該準備為主受苦,甚至殉道,因有將來的榮耀等著我們去享受。

    二、兩偉人。摩西和以利亞。摩西是律法的代表,以利亞是先知的代表。約書亞記摩西死了,他代表已死的信徒,在主裡死了,將來要復活被提。以利亞沒有死,他的身體被聖靈改變,乘風升天,他代表許多信徒沒有死,身體要改變。保羅說:「這兩種信徒一同被提到空中見主,分享主的榮耀。」這是我們的盼望。

    當我們被提時,世上的一切東西都要放下,因世界非我們所有,我們的盼望乃在上面。那時世上要大亂,墳墓裂開,許多人出來被提上去,那時候火車、汽車、飛機等,基督徒司機來不及停車就被提,都要出事,想到這些實在可怕。世人那時才醒悟,真的耶穌再來了。信徒不是坐著等主再來,乃要忠心努力加緊工作,領人歸主。

    三、耶穌。彼得覺得『真好J!說要搭三座棚,錯了!約一14說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都是一個帳幕,即教會。神與我們同在。三座棚就有三個主人,惟耶穌是我們的主人,故彼得錯了。十七8節說:「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感謝主,世界雖有苦難、病痛,難解決的問題,生活困難缺乏等等,不要怕!醫生,律師,財主等等不是信徒所依靠的,不是靠摩西、以利亞,惟靠耶穌。當苦難、病痛、各種難題到時,就帶到主耶穌面前,惟靠耶穌就令你心滿意足。將來我們到空中要見面的是耶穌,叫我們勝過魔鬼的是主耶穌,醫治疾病,解決難題的都是我們的主耶穌。為何不來依靠祂!世界充滿苦難危險,所以出門就求主保守;作事就求主賜福,凡事只見耶穌。世間無安慰,主耶穌是我們唯一的安慰,唯一的依靠!主快再來,我們要充滿喜樂來等候主耶穌!

 

    彼得、雅各、約翰山上見聞記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1)

  三人小組,同登高山

    「六天」,許多解經家認為是暗示人類歷史的六千年。六千年將完之時,主耶穌再來之前,世界便有一極大的轉變。假如我們接受這種預表的解釋為正確的話,那麼,現在應該是人類歷史轉變的時候。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這特別蒙愛的「三人小組」登山。所登何山?解經家所說不一;有人說是利巴嫩區的黑門山,又有人說是加利利區的他泊山(參閱詩篇八十九12有此二山之名)。他泊山高出海平面一八四三英尺,黑門山則高九000英尺,前者可能性較大,山不太高,容易攀登,而且在加利利境內,因為當時主耶穌仍在加利利傳道(22節)。

  主再來前,各人遭難

    主耶穌帶這三個所愛的門徒上山,是要他們觀看祂為神兒子的榮耀,以增加他們的信心與未來工作的力量。因為他們三人將來在傳道的時候都會為主受苦甚或殉道。

    事實上,這三個使徒可以預表主耶穌再來前三種為主工作而受苦或殉道的基督徒與傳道人。

    「雅各」,是第一個為主耶穌殉道的使徒。當時的希律王(不是企圖謀殺聖嬰耶穌的大希律,乃是他的孫子希律亞基帕)下手殺害教會中幾個人.以後用刀殺了約翰的兄弟雅各(徒十二12),還要捉拿彼得。

    「彼得」首先在耶路撒冷及猶太各地為主傳道,以後到羅馬帝國其它地方去,根據他寫「前書」一章所題及那些地方,即「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等,便可推測彼得曾到過這些地方。看聖經地圖,便知道這些地區是在黑海之南,人煙較少之處。當時這些較遼遠之處也開始遭過政府壓力,基督徒開始接受「百般的試煉」,又稱為「火煉的試驗」(一章6節,四章12節)。所以彼得要寫信安慰他們。

    傳說以後彼得抵達羅馬利用「地下墳場」為傳道之所,以躲避政府的注意。所謂「地下墳場」( CATACOMB )是羅馬人殯葬死人的地下墓窟,死者被白布纏裹,加上香料,放置在這些地下墳場內,便算殯葬完畢。當時許多基督徒集中在該處聆聽彼得傳道。不久,惡訊傳來,尼祿王準備捉拿彼得,信徒勸告彼得離去,彼得依依不捨與馬可一同離開躲避。有一世界文學名著「你往何處去」 (QUD VA-DIS),便是記錄他的史跡。聖經本身並無記錄,乃是傳說,不過傳說一定有傳說的根據的。彼得前書五章13節所說的「巴比倫」便是暗指羅馬而言,以後,彼得在羅馬為主殉道,倒釘在十字架上,結束他在地上為主的一切勞苦。   

    因此『彼得」,可以代表一切在主耶穌降臨以前為主傳道、受苦之後,才為主殉道的基督徒。「彼得時代」其實也早已開始了。許多為主傳道的人和基督徒都在受許多逼迫之後,才被殺害或被迫而死。我主再來為期不遠了。

  有福之人,信徒約翰

    「約翰」是一個有福之人,不必為主殉道,只為主受苦而已。他從耶路撒冷遷居到以弗所,以該處為傳道大本營之後,一直工作到離世歸主之日。他遭遇政府逼迫時,被充軍到以弗所港外的拔摩島中,在該處接受神所賜的啟示,寫成「啟示錄」;後來被釋放,返回以弗所傳道,最後,傳說在講道時去世,死於講臺上,安然見主。

    「約翰」可以代表許多在基督降臨前為主傳道、受苦的基督徒,雖然不必殉道,但要為主受許多苦。現在約翰的時代也已來臨,許多基督徒已失去了自由,許多基督徒被拘留在現代的拔摩海島,他們一直為主吃苦,直等到祂來,相信我主不久就要降臨,我們也快要被提,在空中分享祂的榮耀了。

    主耶穌在帶他們三人登高山以前,曾這樣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太十六28)這是指約翰在拔摩海島的異象中看見主耶穌榮耀的降臨而言,並非指約翰要留到主耶穌降臨的時候。事實上也只有約翰一人在異象中見過主的降臨。

  彰顯神榮,認識廬山

    他們三人在山上看見主的榮耀,祂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馬太稱之為「變了形像」,但這個「變」字容易引起讀者的誤會,該變字原文為「由裡面向外面顯出本來的真相」,原文該字為METAMORFOO原意為「顯像」而非「變像」,並非外表的改變,乃是由裡面顯出本來的真相。正如一張幻燈片,經過光照,將幻燈片中的圖畫顯現在銀幕上一般。

    基督本是神的兒子,是三位一體神之一,道成肉身後,被人身所遮蓋祂為神兒子的榮耀,人們並不認識祂的廬山真相,只認識祂是木匠之子。但這次在山上顯出祂本來的真相,即神的榮耀,神的光輝從祂裡面經過祂的臉發出來,所以人們看見祂的臉面如日頭,祂為神的榮光從身上發出來,所以她的衣裳發光。

人類真相,後顧前瞻

    或者有人會問,主耶穌向三個門徒顯出祂為神兒子的榮耀的目的是什麼呢?最少有三個作用:

    一、使人聯想亞當本來的面目。亞當在神創造時是最完全的人,因為是神親手創造的。他未犯罪前,一定充滿神的榮耀,他的臉與身體和主耶穌在山上所顯出的榮耀是一樣的。以後亞當犯罪,神的榮耀消失,他才發覺自己赤身露體,是因為他身上原有的榮耀失去之故。保羅所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羅三23)便是指此而言。「虧缺」二字原文是HUSTEREO,原意為失去、脫落、趕不上、用盡或褪色。亞當犯罪後,神的榮耀即遭此不幸了。

    主耶穌在山上顯出亞當被造時本來的真相,使人聯想「聖潔的人生」的快樂、光明與榮耀,對照犯罪後人們的痛苦、黑暗與羞恥,使人知罪而離罪。

    二、使人盼望將來可有的榮耀。亞當失去神的榮耀,主耶穌恢復了人類所失去的,同時帶給人們一個盼望,即主耶穌再來時,一切得救的信徒都被聖靈改變,獲得一個難以瞭解的「靈體」,這靈體的形狀與主耶穌在山上所顯現的相同。所以保羅對腓立比信徒如此說:「祂要按著那能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三21  「相似」二字應譯為「同形」,此字原文為SUMMORFO,與上文耶穌的「顯像」同一字根。「改變形狀」一詞的變字,原文為MET-ASCHEMATINO -原意為「改造」,即整個人被神的靈改變,而成為一個「靈體」之意。

勇氣大增,不畏艱難

    三、使使徒們在傳道時有能力。這三位使徒在山上看見主為神兒子的榮耀之後,當然印象非常深刻,沒齒難忘。他們在傳道數十年歲月中,相信會不斷祂說「山上見聞」,百講不厭。約翰在他的福音書如此報導說:「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如父獨生子的榮光。」(約一14)。彼得寫書信時則如此說:「乃是親眼見過祂的威榮,祂從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祂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彼後一1617)。

    「山上所見」,使他們清楚認識耶穌為神的愛子與獨生子,毫無疑惑,於是勇氣大增,信心堅強。使他們在傳道時候,寧願以「死」來為主耶穌作見證,也願以「生」來配合祂的榮耀。「生」得有最崇高的價值,「死」得也有泰山之重。因此雅各視死如歸,彼得甘心為主釘十字架,約翰被充軍到拔摩,甘之如飴,毫無怨言。

  巨人出現·與主商談

    他們在山上看見主耶穌彰顯威榮之時,忽然有兩位時代巨人出現,那就是摩西和以利亞。摩西是紀元前一五七O年左右人物,以利亞是紀元前八九五年左右人物,兩人相距六百七十五年左右,不同朝代的兩巨人,竟然能在一起參加耶穌的「高峰會議」,實在不同凡響。

    摩西預表「律法」,以利亞預表「先知」.他兩人偉大的工作,均以基督為中心,引導以色列人在這兩方面認識神和接受祂所膏立的的彌賽亞。

    摩西也預表死去的信徒將來要復活,以利亞則預表不經死亡的信徒將來要改變,這兩種信徒要一同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分享祂的榮耀(帖前四1417)。因為摩西曾死了,也埋葬了,以利亞不見死,被神改變,失去體重,乘旋風升天,正好作兩種基督徒將來被提的預表。

    這兩人在山上同耶穌說話,正好預表一切得救的信徒將來在空中要與萬王之王商談神國大事,那是無比快樂與榮耀的大聚會,人人都有談不盡的話,說不盡的見證。

    不久,他們聽見天父的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證明主耶穌是神的愛子,又說:「你們要聽祂。」認識耶穌並不困難,聽祂的話卻不容易。摩西與以利亞都不過是神的僕人,與歷代的聖賢一樣,為神工作,為人效勞,只有主耶穌才是這一切神僕人的主人。所以我們不要把「人」看得太高,把人捧高得與「主的地位相同,以免我們生活遭遇許多痛苦,工作發生不少的困難。我們如果一生都尊主為大,樣樣都聽從祂的教訓,時時順服聖靈的感動,有感即動,我們在地上便已經享受到在天上的快樂。

  拆掉帳棚,趕快下山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 8)。摩西與以利亞均已在他們眼前消失,人的勢力不能永存,人的教訓有一結束的階段,最偉大的人物,使人愛戴的時代人物也有「英雄見白頭」之感。只有主耶穌永存,祂的真理永存,祂的偉大無人可與比美,任何偉人都會過去,但主耶穌永遠與我們同在。仰望人會使人「失望」,但單單仰望主則給你「盼望」。

    耶穌以後與他們三人下山去,但摩西與以利亞則上升到榮耀的居所,山下還有許多未完成而重大的任務,怎能太早安排在山上「搭棚退休」,安亨晚年呢!我們應該拆掉在山上已搭好的安逸帳棚,到山下去,看看人間的痛苦,發揮在山上所獲得的勇氣與信心,為那些時常掉在火裡與火裡的痛苦之人而效勞(1415)。

 

    彼得的屬靈經歷                                    楊其耀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你曾否為自己的一句妄言,一件魯莽事而後悔過?也許你當時的動機是純正的,但因不識時務,血氣衝動而說錯了話,作錯了事,結果肇成大禍,悔恨不已。

    彼得是這種人的典型;他性急、口快、心直、氣壯。換言之,他是一個血氣剛強,個性頑固的傢伙,是一個充滿了「自我」的人。在他跟從基督的三年之間,耶穌一直在訓練他、修剪他、對付他的老我,他許多的失敗,不少的恐懼也可成為信徒今日的借鏡。

    當基督在前往涯魯家庭醫治其愛女的半途中,一位血漏的婦女摸了主的衣袖而得醫,耶穌發問說:「摸我的是誰?」彼得憑著私意說:「夫子眾人擁擠緊靠著禰。」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由此故事,我們發現彼得缺乏靈覺,作事說話全憑天然的本能。

    當基督登山變像時,彼得慶倖可同享山上的光榮,親眼瞻仰歷史上之大人物——包括摩西與以利亞。那時候他真是樂不可支,信口開河地說:「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主,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路加寫著說:「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

  彼得生平啟示良深

    當耶穌預言自己不久將受害被殺時,彼得運用人情去勸阻祂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上列這些經節令人看見彼得的性格;他缺乏堅定意志,容易體貼肉體的軟弱,在主受賣那一夜,他不但不能在客西馬尼園同主儆醒祈禱,臨危時又憑血氣拔刀殺傷大祭司的僕人,他性急如火,敢作敢為不計後果,卻又膽小如鼠在大祭司的院裡烘火,在小婢女面前三次否認恩師,無疑地,他自己時常充滿矛盾,不但羞愧,也不斷自責,良心被罪汙、失敗、恐懼所佔有,時常自恨、自怨。

    彼得的生平啟示信徒不少屬靈真理:自誇是要不得的,血氣之勇不能為主完成大業,一時的衝動必然造成以後的傷痛,成功的道路必經千百次的磨煉與考驗。謙卑悔罪是復興的起點,依靠聖靈行事方能結出長存的佳果。

    彼得生命的轉機是在他一敗塗地,無顏見主之日開始。神的聖靈將他打擊到破碎的地步,叫他不敢有所矜誇。百分之百俯服投降在主腳前,試看看他蒙恩的經過,試研究他如何得勝人生的恐懼。

痛哭認罪真誠悔改

    猶大犯了出賣恩主的大罪,至終失志自盡,了卻了性命,遺臭後世,成為信徒永恆的警戒。彼得否認了恩師之後,能夠痛悔前非,歸回基督懷抱,卻成為一代屬靈的巨人。寫到這裡,我們不禁讚歎基督的恩愛何等深長,祂永遠是愛的化身,在祂心中找不到仇恨,祂對猶大與彼得的愛一樣公平,沒有偏心,他們兩人的後果完全決定於自己是否悔改前非重新作人。

    聖經記載基督以慈愛的眼睛看彼得,叫他想起主先前所說的話來,便出去痛哭。注意耶穌在此既不斥責也不定罪,消極的制裁不能使犯罪者回心轉意,反而更加剛硬固執。唯有愛心、同情與瞭解才能獲得罪人的心,感化鐵石心腸。彼得的痛哭不是虛偽的,乃出自內心真誠的恨惡過錯。

  體驗基督赦罪之恩

    當基督被釘十字架之時,彼得遠遠地跟隨眺望,三次否認主的往事定必重現心頭。記得不久以前他曾經承認耶穌說:「禰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如今在十字架下,一切期待、等待,幻想都煙消雲散。難道這麼偉大聖潔完美的主就這樣悲慘的下場嗎?但,基督終於復活了,死亡捆不住祂,祂第一句吩咐是:「你們可以去告訴祂的門徒和彼得。」為何特別提起彼得的名字呢?無疑地,救主要再次提醒彼得,他是得了赦免,而且受託付重大的職責,以往他對祂的認識並沒有錯誤。祂是基督,神的受膏者:永世之君,人類救主,為了要考驗彼得是否忠誠於祂,基督鄭重三次的發問彼得說:「你愛我嗎?」「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以後命令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當一個人認識自己蒙主赦罪,得人饒恕之時,他必能自己赦免自己。否認愁雲疑霧,籠罩心頭永無安寧之日子。彼得體會到這經驗,因此在他年老所有書信中這樣寫著:「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我們到神面前。按著肉體說祂是被治死,按著靈性說祂復活了。」(彼前三18

認識基督復活大能

    五旬節以後,彼得靠聖靈大能到處宣講基督復活真理。因為這復活大能彰顯在他的生命中,叫他從孺弱變成剛強,從膽怯轉為英勇,從血氣變為屬靈,從反復無常變成堅定不移,這一股大能力,成為初期教會創建的原動力。

    莫德約翰博士是十九世紀末葉環球學生歸主運動的創始人,他人生的轉機亦在乎了悟主復活的大能力,為此心靈被救靈熱焰所焚燒,到處宣揚基督完美福音,由於他的信息,不少有為青年大學生獻身海外宣道。他的口號是:「在每一世代將基督介紹給人間。」,受他影響者數以萬計。

鞠躬盡瘁為主捐軀

    彼得蒙主宏恩得到複治之後心中一切疑惑恐懼完全消失,他便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為主打美好的勝仗。他不是自我安慰說:「我罪已赦,我心得安,現在可以高枕無憂,得以享受清高,等候榮升天家。」相反地,他不忘恩主的託付,決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信心日漸加增,盼望益發加增,無我的愛流露在每一個舉動之間。最後在羅馬暴君之手下,被倒釘於十字架,受盡殘刑,至死忠心。

    彼得自從聽主呼召,舍網隨主之後,靈程的操練日有長進。他為主所舍去的不過一條木船,一些破網,數條臭魚與自己可惡敗壞的肉體.經過寶血的洗淨,聖靈的更新與充滿,彼得可算是聖教第一位偉人,羅馬天主教會將他奉為首任教皇,執掌陰間權柄,管理天國的鑰匙。在羅馬梵提崗宮邊的聖彼得堂,龐大的驚人,他的名字與日月共昭,與天地並共,名留青史,因為他懂得悔改歸正重新復興。他的書信特別強調基督赦罪真理說:「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流傳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祂從死裡復活又給祂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彼前一1821

 

    登高見主                                             曹國強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人生於世,所見所聞,如果到晚年時作一次人生總記錄,實在光彩並不多見。尤以我們看到那些作惡多端而享美福的人。在這個世界裡,就有些活不下去感覺。所謂「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但有的人看起來大名鼎鼎,死後卻默默無聞。有的人看起來庸庸碌碌,死後卻赫赫揚名。

    主耶穌的門徒們,很懂得人生哲學。這哲學不是出於他們空洞的幻想,乃是他們跟隨夫子幾年生活教育裡體驗出來的。正如保羅在書信裡所說:「不看環境,不看自己,不看人,惟靠主多禱告。」是他們跟隨主所學會的功課。

    耶穌為了愛人類,從高天降臨人世,為了救人,一生中忙碌不休。祂若是看我們人人醜惡面孔、心懷詭詐,真該打道回程,不實行救人工作。因為很多人不肯聽夫子之教。

  1.見主變像

    耶穌有次帶著他的學生,彼得、雅各和他兄弟約翰。暗暗上了一座高山,就在他們跟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服潔白放光。同時又和他學生從未見過的先知面對面說話。使那些學生們,才真見到主耶穌榮光。所以彼得才說:「主阿!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其實他們在那裡見過摩西和以利亞呢?乃是因為他們跟隨主到了高峰,靈程也達到頂點不僅見到他們的先生,也見到他們老師在日常功課裡所提到古聖先賢,使他們的靈命上也增加更多光彩,所以他們才感到跟隨主所去的地方真好。

    有的人專喜歡看人面孔行事,把自己生活有時操在別人喜怒哀樂表情之下,所謂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在上者高興,在下諸諂書。在上者有怒色,在下者少開尊口,免得冒犯大人,有軋破飯碗危險,何況又易阻當升官發財路子。所以這等人,專視人之好惡,方敢開口或閉口不言。

    我們信基督的人,要常看祂的聖容,我們就會充滿快樂,覺得主前「真好」。為甚麼感到好呢?正如耶穌的學生,追隨主腳蹤,離開了世上的煩惱,把生命力量帶進了高峰,那時才真正和主面對面,見到祂那聖潔的榮光,永遠不想離開主,永遠想和祂住在一起,也認識早年離世信主的人。

2.所見救恩的呼聲

    「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神從雲層中發出了呼聲,這聲音很簡單,是要跟隨主耶穌的學生,聽他們老師的訓導,因為祂是至高者兒子,智力過人。

    神最喜悅的是祂的兒子,我們信祂兒子的人,為能聽祂兒子耶穌基督話的人,神也同樣喜歡我們。主耶穌曾說過:「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的人必被定罪。」這是救恩的呼聲。我們怎樣聽到主的呼聲?怎樣才能使我們相信呢?這是我們一般人信仰上的通病。我們一生可能沒見過主也可能一生也不知甚麼是主的聲音。聖經說:「通道是從傳道來的……,傳道是從基督話來的。」凡是傳福音地方,都有基督的聲音,只是肯聽不肯聽,肯信不肯信而已!

    約翰福音說:「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我們人信主,就是要聽主的道。道就是主的話,主的聲音,聽道就是聽祂的聲音,查經禱告,也就見主聖容,聽主訓詞。不是我們見不到祂,摸不到祂,乃是自己懶惰,不肯走進教堂,更不肯翻閱聖經,我們日常生活好像沒有主的人一樣。如聖人所說:「道不遠人,人遠道。」生於此世,易被花花世界誘離主道。不認識主和我們同在一起身影,有時聽人聲而走邪道。一旦涉入旁門左道,不易拔足。因有時也心中不安,感到可怕。

    為甚麼會感到可怕呢?因為心中「半由自己,半由主。」初信主改了舊人換新人,等信心上受了小小打擊又回到故我,照舊吃喝玩樂,若逢禮拜天,有人找打八圈,連禮拜堂都不想進了,一入方城之戰,只聽到,紅中、白板、發財、碰、胡、自摸雙!玩得身疲力竭,回到家裡連飯都不想吃。贏的一時高興,輸的人垂頭喪氣,男士為好賭不順心,打老婆罵孩子,女士為賭博而失手打碗摔盆,弄得家庭大人孩子都不安,何況十賭九輸,這樣家庭還有主嗎?還有快樂嗎?還感到「真好嗎?」即使他改天進禮拜堂聽道,牧師的講章好像專對他而來,聽完講道回家路上,大罵死鬼牧師,專找他的碴口,專指他的不是,不但不肯悔改,反而感到可怕,不順心,這樣人能見到主,能看到祂的聖容光嗎?忘了主是接待罪人的,只要悔改,不再明知故犯,主會赦免我們一切的不義。

3.見主光照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什麼人怕光,什麼人不怕光?信主有主光彩,不怕光,不信主的人,行在黑暗裡,所謂作賊心虛,這等人才怕光。我們自己不好,也等烏雲掩日自遮光彩。沒有主的光彩,如何能見證主形體之改變。所能見到的是,妒嫉紛爭,惱怒仇恨,勾心鬥角,滿心污穢,到那裡去見到主向我們顯現祂那美麗聖容?

    我們沒見過以利亞,更沒見過摩西,也沒見過主,想見他們不難,那就是要我們多查考聖經裡的話,多追求生命中的靈糧,討論主的降世,主的升天,主的再來,主的應許,我們就會見主現于高山,也顯於平地,也在我們眼前。

    可是我們有時討論人家的醜聞,專喜歡論斷張家長李家短。見到王麻子翻白眼。不拜主,乃自己作主,生命失去主的力量支持,於是拜金錢、名譽、地位、女明星、男演員,靈魂奉獻在偶像之下,他們那會看到主變像呢?

    如果我們緊跟主走,求祂帶我們登高望遠,才會不看塵世囂張,才會見主聖容真體。才會為主作美好見證,才能帶領人歸主。

    不是我們肉眼凡胎不能見主,乃是我們不肯聽祂的話由祂的帶領,所以靈命時常陷入低潮,如果我們肯聽主呼召,跟祂上山,在高山之上,一塵不染的;心無疑懼,主的榮光就會照亮我們前面的路程,不用說:「在這裡真好!」即使走遍天下,到處可逢主慈恩佳惠。那就看我們肯不肯跟隨他到底?即使天涯海角,主都會不離我們身邊。惟此方可見主光彩,才感到人生美景,才感到人生真善美光彩,求主把祂的榮光常顯在那弱軟弟兄姐妹跟前,他們更會愛主,更會體念主恩之偉大。也會「口中常帶的恩言」,使信主的人,「嘗到主恩滋味,便知道美善。」

 

    登山改變形像的啟示                     閻新人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今日教會的問題,不是聽道聽得太少,而是行得太少。行道會這名詞很好,聖經上說:「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如果不行道,就名不符實了。現在教會已有轉機,正在進步之中,今後兩年之內,歸主協會與行道會眾教會要共同合作,配搭事奉,領人歸主。人算不得什麼,是神要人去做工,藉著人去做。

    前晚我兩點鐘就起來,禱告思想,要與各位交通什麼呢?許多位同工與弟兄姊妹靈性的程度比我深,我在此不是講道,而是在主的面前和諸位交通,使我自己受造就,各位得著亮光。

  超越世界不怕困難

    剛才所讀的聖經,大家一定聽過許多遍了,耶穌帶三個門徒所登的山是黑門山,與黎巴嫩的山遙遙相對,我們現在在黎巴嫩山莊聚會,研讀耶穌帶門徒登山的事,很有意義。在聖經裡,山有許多意思,主耶穌的許多工作是在山上,釘十字架,為世人贖罪是在山上,復活後升天是在山上,改變形像也是在山上。登山是很有意義的,我默默的想,登山變形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山是超越的地位,高於平地的。我們在蒙恩得救之後,也是站在山的地位,我們已不是屬這世界,世界的人恨我們。主耶穌曾說過:「世人若恨你們,你們知道恨你們以先,已經恨我了。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約十五1819)主耶穌早已承擔了被世界恨的滋味。我們蒙恩的人是活在主的裡面,雖然現在生活在世界,卻是超越世界,與眾不同,這不是說我們做禮拜與世人不同,而是我們在靈性上超越世界。如果我們站在平地上,就不能看得遠,登山就視覺廣闊,看得很遠。我們在世界為什麼不能超越呢?就是受世界的誘惑纏擾。我們站在平地上,就覺得兩邊的樓房很高大,臺北有許多高樓大廈,看來很高,如果我們在大樓上看就不覺得高大,再在山一看臺北市,你就會覺得你在平地上所羡慕的高樓大廈卻很小了,因為你站得越高,相形之下你就覺得平地越小了。如果我們不屬世界,就要超越世界,要超越就要到高地去,我們要登高山,就覺得靈性

的升高,不屬世界,對世界就看得更清楚而超越了。

    山的意思,我覺得有兩種,一是超越的意思,二是代表困難的意思。我們要超越世界,不要怕困難。主說「在世界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我們生活在地上,不是一帆風順的,必有許多的困難。有些人在困難之中,就發生埋怨,以為神不顧我了,輕看我了,當困難的時侯,你覺得擔當不起,就是我們所得的亮光不夠,聖經光照我們,世上是有苦難的,但是靠著主耶穌,就可以勝過苦難,所以不要發怨言,應靜靜默想,神不會不管的,我們遭遇一點患難,就是要受造就。

面向主耶穌要付出代價

    再看主帶門徒登高山,是要改變形像。主在平地能否改變形像呢?我想是可以的,為什麼主不在平地改變形像,而要在山上呢?我個人所得的領受,是要門徒登山,看見超越世界的意思,面向主耶穌是知道要付出代價。登山不是小事是相當辛苦的,我初次傳道,要爬山七小時去傳道,感到很辛苦,滿身汗水、皮帶和衣服都濕了,十餘年前,我就覺得爬山很費力的。主帶三個門徒登上山去,我想其他的門

徒一定感覺很疲倦,想要休息,就在休息的時候很可能失去機會。我們認識主就過許多的攔阻,如受物質的影響,電視的享受,生活的安定,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更要緊的是你我體貼這「人」的肉體,不肯付出重大的代價。我們知道禱告讀經很重要,但是總覺得沒有時間讀經禱告,要做家事啊,要上班啊,要上學啊,每日忙得很,早上忙沒有時間去讀經禱告,晚上又是疲倦不能讀經禱告了。我們若  能勝過肉體,早上提早二十分鐘起床,在主面前追求,就能有得勝的見證,你在這二十分鐘的靈修時間,就可覺得你過去軟弱的原因。在晚上你遲二十分鐘去睡覺,追求屬靈的生活,你一日之中也就覺得這二十分鐘最有力量,不知各位有沒有這種經驗。所以主帶門徒上山是很有意義的。

  同心合意必得能力

    黑門山是什麼意思?我想是熱心服事主的意思。諸位在此地聚會,請問誰要我們來?我們來做什麼事?如果沒有目的,盲目地跟著人來聚會,那是沒有什麼意義。我們要用登山的意思,彼此交通,追求屬靈的需要,為要大家回去以後,更能熱心事奉主。過去我們覺得教會進步很緩,以為教會的事是傳道人的,弟兄姊妹是到教堂做禮拜而已,單是靠傳道人去傳福音,當然教會的進步就緩慢,如果大家都去傳福音,事奉主,教會的進步就很快的。我看見一個教會(聚會處),會友一年內有一百二十五人,去年佈道會不知開過多少次,這教會不是傳道人在做工,有三十餘人:心裡火熱,讀經禱告每天(拜一∼拜六)一個半小時,兩個兩個出去帶人歸主,讀經從創世記讀到啟示錄,讀了幾遍,神看見他們同心合意做工,神就將得救的人數一天一天加給他們。主總是要藉著我們去做祂的工,我們如何才能得著能力呢?我們單是求,是求不到的,我們在這裡是彼此交通,不是要辯論這問題,使徒行傳告訴我們,門徒在耶路撒冷同心合意禱告,等待聖靈降臨,他們就得著能力。劉牧師在上午講過,神要賜能力,是給專心為主的人,專心為主,為主做工,必得能力。比如父親叫兒子去買桶油,一定要給他錢,神藉著人去做工,神也一定給我們能力。在臺灣我得著好些經驗,看見主的僕人,很專心努力做主的工,就很有能力,很有效果,但是過後地位高了,名聲大了,變為沒有能力。世上有許多什麼明星,起初很紅,以後衰落了。教會沒有傳道明星,如果教會靠傳道明星,恐怕也就不能久用。電燈的光是由電源而來,藉馬達而發電,發光不是為自己,是為照亮別人,專心向主,為主所用,就能從主那裡得著能力。剛才魏牧師所講的故事,傳道人的條件不是在受過高等教育,教會裡專心事主的人,比大學的老師們還更有能力,能力的來源在於是否專心向主,如果專心為主工作,便可得著能力,使對方有光亮,得益處。我們在主的面前,主的能力通過我們去傳福音,就能使對方受感動,伏俯在主的面前,所以事奉主需要能力。

真正認識主的必願為主工作

    事奉主的條件,必須先認識主。比如說蔣總統或是蔣院長要某弟兄去做他的機要參謀,商討事情,你願意去麼?你一定不會說對不起,我很忙不能去,你一定是很高興,或許晚上還睡不著覺,因為他是總統,院長,你和他同在一起,是多榮耀,因你認識他,知道他的地位和權力。如果我寫信給你,要你來同我做事,你就不會相信,一定不會來了。我們對於神有了真正的認識,就不會拒絕神要你為祂做工,你為神做工,覺得很榮耀,超過地上君王要你為他做事的那樣高興。以弗所書是闡述教會的光景,保羅對於教會,認為是神的器皿,如果教會不認識主,就不會為主做工,不會事奉主。現在教會,有些會友不熱心事奉,參加聚會一、三來,二、四就不來,或是家裡派一代表來,教友要叫才有,不叫就沒有,成為「叫友」。假如對於主的認識膚淺,不久就會退落下去,認識主是一生最重要的事,是永遠的而不是暫時的,不是別人講的認識,而是要你親身有真正的認識。

耶穌登山變容目的使人認識神的榮形

    主耶穌帶門徒上山,就是要門徒有更多認識,真正的認識,主在門徒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太陽,衣服潔白如光,主耶穌變了,面孔變了,衣服變了,主到山上來改變形像給他們看,不是單單外形,臉面明亮,衣服發光,而是藉此使門徒認識內在的基督,榮耀的基督。外在的認識是有限的,內在的認識是無窮的,主耶穌要門徒認識的是無限的榮耀的基督,希伯來書第一章說:「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祂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祂創造諸世界。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我們認識了主,如果我們是在空中,也是認識的。神是靈,沒有人看見過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藉著榮耀的基督,我們得以認識神。我們不是在有限的光度中認識主,求主開我們的靈眼認識榮輝基督。在山上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門徒他們顯現,彼得看見了,很有意思地說搭三座棚,一座為主,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事奉主的人,必須多認識主,真正認識了主,就不惜任何代價,甘心樂意地獻上自己,我們應求主說:「主啊!求你用我們!」主是如此偉大,如此崇高,我們要獻上自己當活祭,給主使用。

在靈裡,沒有隔閡

    彼得,雅各,約翰三人聽見了摩西,以利亞對耶穌說話,他們三人有沒有見過摩西,以利亞呢?他們雖然沒有見過,但是他們認識,摩西是以色列人的大英雄,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利亞是大先知,求神三年不下雨,就不下雨,求神降雨就降雨,真是驚天動地的能力,沒有人不佩服的,所以他們一看見,就認出摩西,以利亞來。孔子是聖賢,我們認識,近百年來,大家都知道國父的偉大,建立中華民國,雖然我們沒有見過,但是我們認識。摩西,以利亞來了,門徒就認識,一看見了就很激動。在靈裡是無界限的,所以他們認識摩西,以利亞。肉體是有界限的,依肉體來說,摩西,以利亞跟他們有千餘年之久,因在靈裡沒有隔閡,我們在天上可以認識歷代的眾聖徒,聖徒在靈裡相通,雖然沒有見過,也是彼此認識的。事奉主必須除掉隔閡和界限,如果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就不能做什麼。初期的教會,門徒同心合意傳福音,為主作見證,主就將人數一天一天加給他們。現在教會當中,常有紛爭,有派別,有隔閡,所以教會不能興旺起來。為什麼舉行佈道會人不來呢?請不到人來呢?是主不讓他們來,免得人來了,一看見教會有派別,就使人失望灰心,看為比世界更壞,就不再來了。如果佈道會是大家同心合意,聖靈做工,就是你不想來,聖靈會感動你來,使你聽到福音,知道福音的大能。同心合意,彼此相愛,在靈裡沒有隔閡,弟兄姊妹和睦相處,是何等的喜,何等的美,這樣的美好滋味,是世界所沒有的。現在教會有問題,有隔閡,中間有牆,我們在主裡面,應要同心合意,把中間的牆拿掉,求主除掉我們的隔閡。冬令靈修會的目的,主要的是增加我們屬靈的認識,屬靈的交通,從新得著力量復興主的教會,散會之後,下山去了,如還有隔閡,那就沒有意義了。

為工作,只見耶穌

    「門徒聽見神的聲音,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這兩節聖經,對於事奉有很重要的啟示。我們應俯伏在主面前,戰戰兢兢事奉主,把我們心理的觀念改變過來。事奉主必須抬起頭來,不見一人,只見主耶穌。我們向上舉目,就是看基督,基督的愛激勵我們,一切榮耀歸給主,主就感動你。我個人對於這點,稍得造就,如果我們看人就會不平,看環境就會不滿,我們不要看人,不要看環境,只要抬頭舉目看基督。我們大家都是罪人,沒有什麼可誇的,主重用你,為你感謝主,如他比你強,得著大的恩賜,你也不要嫉妒,應更感謝主。今天的教會,有一種怪現象,就是把人抬舉起來,我們應該只有基督,如果有了基督,又要抬舉人,是不可能的事,唯有高舉基督,讓基督居首位,得尊榮,實行祂的權柄,教會在主的領導之下,便可蒸蒸日上。我們應要學習查經、禱告,同心合意,相互配搭,努力事奉,我們不是專注意研究講道,任何牧師都會講一套道理,教會最重要的是同心合意事奉主,我們真正認識主,事奉主,榮耀基督,高舉基督,應要真正俯伏在主面前,求主祝福施恩,使行道會在一二年內成為眾教會的好榜樣,主看重諸位,藉著諸位興旺福音,我們雖是小民,要抱定剛強的意願,把基督彰顯出來,願主引導我們!

 

    變貌的意義                                       李雅各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8

 

    主耶穌到各處傳福音時,有許多人為了看主耶穌行神蹟而好奇的跟隨祂圍攏祂。諸如五餅二魚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現世許多非基督徒也有這種多馬的信仰「神在那裡?如讓我看見必信。」因看不到而失落信心;佛教徒以偶像作為敬拜的對象,以偶像當神實愚不可及。有人更認為耶穌是魔術師,懂得心理學。究竟祂是誰?耶穌變貌使彼得、雅各、約翰瞧見,其目的何在?必深具意義:

    一,門徒跟隨主的生涯是主耶穌用來訓練使徒的靈性生活——由於學生們仍不時期待那屬世的王國,以便坐在王的左右邊,主耶穌為此隱憂,有次到了該撒利亞腓利比的境內,就問門徒,「人子是誰」有人說祂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唯獨彼得回答「禰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太十六1319)是救世主,彌賽亞。耶穌極其高興道「你是有福的」;基督教是啟示的宗教,可是一般人卻運用思想眼目來研究神;耶穌說:「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  (十六17)自此,主見門徒信心達顛峰狀態便開始指示他們人子將受難的事,彼得於心不忍也忘了先前的話「主啊!萬不可如此」,耶穌轉過來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撒但乃魔鬼。試看前日為主所祝福的彼得,今日為主所咒詛,因為他「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正如一般基督徒的靈性生活起伏不定。一周後,耶穌在高山上變貌,「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祂……」門徒趕緊伏拜於地,這些學生跟隨主已兩年,信仰仍未堅固,主的變貌使我們知信仰是無形的,不是用看的,要傾聽。我們的信仰生活可支配人的一生:心裡所想的,常不知不覺顯露出來,勿存佛教式的信仰,物質性的信仰。

    二、究竟變貌是主觀或客觀?耶穌變貌使彼得、雅各、約翰看見,卻由馬太記載,故變貌是客觀性的事實決不是人想出來的。主觀性的經驗很危險,有一病人謂其曾從死裡復活,受主指示做傳道工作,可是其所傳的完全不符聖經。某些時期,臺灣一度盛行牛津( Oxford )運動,它的本意不錯:互相祈禱與分擔,但有些學生竟提出駭人驚聞的事,宣稱受了聖靈感動;其實這是人的內心受到不自然的壓迫無法發洩的結果,這種主觀性的經驗是人假藉神的名而托夢,決不是神的意思。

    為了使咱的信仰生活健全;務必傾聽主的聲音,研讀聖經,神的聲也絕不是主觀性的人為經驗。「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羅十1415)福音是通過人和聖經,聖經才是信仰的源泉;信仰不是物質性的,而是以主的話為中心,成為信仰的米糧,我們當聽,當信,當讀經使信仰生活益臻健全。

 

    敞開的交談: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仲庸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5

 

    彼得把主耶穌與摩西、以利亞一起要為他們搭三座棚,每人一座,神卻把耶穌分別出來。對他們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太十七5)。

    使徒彼得看摩西、以利亞可以與耶穌並列,神卻說:只有耶穌是祂的兒子,最愛的,是我們所當聽從的。神不喜歡把祂的兒子與甚麼人並列。就是神所重用,最忠心的人如摩西、以利亞,神也不喜歡人把他們與祂的兒子並列。神叫我們尊崇高舉的只有祂的兒子。

    在祂兒子以外神不叫我們有所高舉,所以當彼得把摩西、以利亞擺在主耶穌同等的地位上時,神就立時把摩西、以利亞取去,使他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摩西、以利亞固然有他們的榮耀,但他們不過是神的僕人。惟耶穌是神的兒子。摩西在神的家中是盡忠的,以利亞在神的國也是盡忠的。

    歷史歷代,有不少忠心為神所重用的人,就是今日也有。神叫我們尊敬他們,卻不是要我們高舉他們高於主耶穌,這原是神所禁止的,就是我們把他們擺在與主耶穌同等的地位上也是神所不許的。

    不僅神不許人這樣作,就是那些神真正忠心為神所重用的人,也決不喜歡,決不准許人高舉他們過於基督,或者把他們擺在與神的兒子同等的地位上。

    當施洗約翰說:「你從前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往祂那裡去了。」又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照約翰的門徒看,他們的先生是先來的是當高過基督的。但是約翰對他們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翰雖然比眾先知大多了,但他不過是為主作見證的一個聲音。發出以後就當消沒,就當衰微,但他所見證的要永存、要興旺。

    約翰知道他當衰微,他算不得甚麼?他曾說:「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祂提鞋,也不配。」(太三11)。沒有一人知道神的心意,向神忠心的人,肯讓人高舉他、看重他、像高舉基督,看重基督一樣。

    保羅因為哥林多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基督的,就責備他們。」(林前一1213)保羅不許人高舉他像高舉基督一樣,不許人屬於他像屬於基督一樣,他承認自己算不得甚麼。

    施洗約翰和使徒保羅的存心和態度,是每一個忠心於神的人所當有的。我的工作是叫我興旺呢?還是叫基督興旺呢?我領人得救是叫人屬我呢?還是叫人屬於基督呢?我是叫人看見基督也看見我呢? 還是叫人「只見耶穌」?

    把主耶穌與人並列是人常犯一個毛病。在馬太第十六章,我們看見許多人把主耶穌當作先知裡的一位。雖然在那裡彼得承認主耶穌「是基督是神永生的兒子」。但在十七章,他也像許多人一樣,把主耶穌與古聖並列,不只彼得一人這樣,就是今天的教會領袖,不也是這樣麼?還有奮興家,不是在許多信徒心目中,幾乎奪取了基督的地位麼?也許是已經奪取了。但神叫我們只見耶穌。

    如果我們看人,我們就要跌倒,就要灰心。因為人總是人,總有軟弱的時候,總有灰心的時候。如果我們仰望主耶穌,我們就不會跌倒,也不會灰心,因為主耶穌是沒有軟弱的,是不會灰心的。(賽十二4)

  所以神叫我們在跟從主的道路上「只見耶穌,不見一人」。

 

    你們要聽祂——耶穌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5節;路加福音九章35

 

    元月二號,主日晚會在士林,交通耶穌登山變像有感,特此敞開交談。已往我們常以此為屬靈的最高境界,這次卻不然。我看出這仍然是福音的基礎,猶原是最低的層面——信仰的初階。如同四書之一的大學。乃是初學者入德之門。新約信仰之確立,有如興建大廈,不僅須拆除地上的所有物,且需深深的挖地,另行做好承當高樓穩固的根基。舊約經文,律法和先知,誠然是當世代之所必須。在新約就只是預言預表,歷史啟示,是後事的影兒,不是本物的真像。惟有耶穌是基督,是新約合法的人選,是神國奠基的磐石。然而人有先入為主的習慣,不求深解和輕忽,因而構成正確信念之困難。諺雲萬事起頭難。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在人看來,只是一嬰孩,一個木匠的兒子,這個人沒有學問,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等輕蔑不屑的評論。門徒起初就知道耶穌是誰(約一4145)。可是他們的信心卻是貧乏空洞,沒有內容。彼得認耶穌是基督得了稱許,跟著就被斥為撒但,是絆主腳的。馬大信耶穌是基督,卻不信主能使他兄弟即時復活。腓力要求主顯出父來他就知足,豈知看見了主就是看見了父。直到耶穌從死裡復活,向他們顯現,他們仍然是疑惑、不信、喜得不敢信。以致主責備他們無知、不信、信得太遲鈍了。而且大半數的門徒竟聽從了彼得的話,都去打魚了。從此可知建立信之難。彼得、雅各、約翰,算是最被器重,更多接近主的人。彼得就曾代表同伴,向主表明態度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了」(可十28)。不能否認的,在門徒心目中,仍有沒撇下的人物與不合時宜的觀念。然而主神在祂門徒——今日也在信主而作神兒女的基督徒身上,同樣有一個基本明確的心意——都當聽神愛子耶穌的話。不得錯將僕人當主人,重看聖經高過神自己。耶穌曾對猶太人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顯見他們不明白聖經。再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先知乃是神的僕人,他們所有的作為成就,都是本於神。「耶和華若不將奧秘指示祂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摩三7)新約乃是一個嶄新,截然不同的時代。神要藉其愛子耶穌,完成救贖。耶穌為求兩全其美,親口講了新舊難合的比喻。文士、法利賽人的義,不是天國的標準。耶穌說:「莫想我來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律法原來,一無所成——來七1719。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的……」(太十一11)。約翰自證說:「我就是給祂(耶穌)提鞋,解鞋帶也不配」(太三11,約一17)。從此觀點來看歷代先知——神的僕人,誰能與神兒子相提並論?誰可與主神分庭抗禮?「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先知自有他時代的重要性。),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一17)。是故山上的異象——只見耶穌,雲中的聲音——你們要聽祂,更具時代與永恆的教訓。

    這一經文,十分明白,其要旨在指示門徒(基督徒)既然信祂、跟祂、學祂榜樣:就當聽祂、服祂、遵祂而行。這一異像,已夠清楚,新約時代,耶穌是主,耶穌是師。(約十三1314)。「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師尊,就是基督。」(太廿三10)。「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雅三1)「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不作急。「祂必作聖所,卻以向以色列兩家作絆腳的石頭,

跌人的磐石……。」  (賽廿八17,八14;彼二68)。新約聖徒,應該知道。主身聖殿(教會),復活靈宮,搭棚建堂,已非必要。「愛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約壹二10)可能我們的心目中,有著一些錯覺。施洗約翰大過摩西、以利亞、天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你信這話嗎?這是我們的主說的。主耶穌說:「我與父原為一。」「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來的父。」(約十30,五23)「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了(路十一28)。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祂。」馬利亞選擇了這上好的福分。

 

    只見耶穌                           麥譯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8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太十七8 )

    要先把我們的眼睛從別人身上移開才能完整地看見主耶穌。摩西和以利亞必需先消失才能使人只見耶穌。「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以賽亞說:「我見主……。」過去他的眼睛一直仰望那大有權勢、功勳、地上的領袖,而在他死去的一剎那間這些盼望都消沉了。但當世上之光失色的時候,星光便吐露著。就在那時候,以賽亞對人生有了真正的體會。看見耶穌在其他人、物中是不夠的。我們所需要的乃是要祂充滿我們的視線,我們的天地,我們的心靈,我們所有的計畫和所有的前途。祂所求於我們的,是首先的愛,也就是那最高的位置;祂不能真正成為我們一點的滿足直至祂是我們的一切。祂能佔有我們整個人而同時又不剝奪我們任何正當的喜樂、產業,但卻這樣深地溶化在我們整個人裡面,深深地支配著一切,又深深也成了我們思想、喜樂的根源,便使我們能真正地說:「我活著就是基督。」

 

    只見耶穌                                楊其耀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8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太十七8 )

    基督耶穌在世之日一件最輝煌燦爛的大事(除了祂的榮耀復活升天外)應該是登山顯像了!這件事馬太、馬可、路加三本福音書均有記載。在馬太十六章中耶穌首先預言到祂的受難受害,要門徒背十架跟隨之。最後祂說:「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

    真的在六天以後,耶穌在高山上向三位親密的門徒顯現本像。聖經說:「祂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衣服放光極其潔白,地上漂布的沒有一個能漂得那樣白」。在那裡耶穌並不是「變」,乃是「顯」,將祂本來的真形像顯出來,因為祂原是神榮耀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相。那時候有摩西和以利亞出現,談論祂去世的事。這件人類史上最緊要的大事由這三巨頭會議來討論。彼得雅各約翰三徒能親臨其間是多麼榮幸啊!

    現在請注意:門徒的反應

〔一〕打盹(路九32)——表示不儆醒。很有可能此大事是發生在夜間。因主常于晚上帶門徒上山去祈禱,且在夜裡更顯出光輝榮耀。可惜在這千鈞,萬載難逢的時候,「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見耶穌的榮光。今日多少信徒豈非如此,神將至寶貴的良機、才能、物質給與我們,我們卻因不儆醒而打盹了!以至看不到千萬人的沉淪,錯失了珍貴機會,看不見主的榮像。

〔二〕懼怕(路九34)——表示不認識。他們跟主三年,至今還才認識主乃是至尊至榮的。所以「俯伏在地極其害怕」。這指明他們的靈程還是何等幼稚膚淺如非耶穌摸他們安慰之,恐將久伏地面了。今日千萬信徒對主的認識亦是如此,不知道祂乃是大權大能掌握上天下地所有權柄威榮之主。

    留戀(太十七4)——表示不領會,不瞭解主心主旨。彼得本是漁夫,因認為此情此景至好,不甘離去,便說:「禰若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座棚。」彼得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什麼,主所要的不是三座棚,如果三座棚必有三個主人,那麼耶穌就與摩西以利亞同等了。主乃要自己支搭帳棚,藉祂身體,叫歷代信徒一齊在祂裡面享受神人團體。況且主的意思不是要他們只留戀在山上,乃要他們下山見證,進入人間濟助群眾。今日多少信徒認為宗教不過是獨善其身或自我陶醉,忘記入世為光為鹽,見證真活之主,乃是大錯。

四個可能性

    當雲彩遮蓋了他們,又聽見天上的聲音見證耶穌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以後門徒看見了什麼呢?在此有四個可能性:

    全部消失于雲彩中——可能基督隨兩老升天去了,門徒不但愕然必定也大失

所望。從此基督不飲苦杯,不上十架,人間沒有救恩,門徒沒有信息可傳。留下來的只是空虛消極與歎息。今日多少人的信仰也如此,無根無基,隨風飄動,如同基督沒有替他完成全備救恩一般。

    只見律法權威摩西——可能基督與以利亞不見了,只剩下摩西一人,摩西代表律法,講威嚴公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有的教會今日帶人返回舊約律法,以教條、規矩、禮儀為束縛,想靠功德得救稱義,引人進入懼怕之中,乃因為沒有只見耶穌,結果是失敗,灰心而已。

    只見到先知以利亞——以利亞的心志與能力雖值得欽佩,他卻不是救主。他不能安慰、同情、體恤、除罪、洗汙。律法與先知預言都在基督裡成全應驗了!今日也有主僕們教人追求異象奇夢,注重神蹟奇事,乃未能只見耶穌。

   〔四〕只見耶穌一切滿足——感謝神,事實是摩西以利亞消失了,只見耶穌一人。只有祂才能拯救,才能同情,才能醫治,才能安慰。有了耶穌有了一切。祂也成為我們的生命、公義、聖潔、能力、救恩。

何時只見主?

    不看環境不看人,只專心仰望主耶穌是信徒喜樂進步得勝的秘訣。何時登高山見主呢?

    憂傷痛悔時  應仰望耶穌

    當你為罪憂傷,當你軟弱、跌倒、失志、墮落時,應當仰望耶穌,不要只自怨自恨,不要中撒但的詭計,以為自己毫無救藥了,以為父神不再顧念了!記得:基督並不定那淫婦的罪,只要她痛悔離罪。耶穌以慈愛的眼目看否認祂三次的彼得。大衛禱告說:「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禰的面。」人能攻擊你,只有耶穌能赦免你,安慰你!

    黑雲密佈時  只仰望耶穌

    人生充滿憂患,天災人禍,意外病傷接踵而至。特別義人多有苦難。世人多是下井投石,批評論斷。大家只知錦上添花,幾個人能夠雪中送碳?約伯三友不是安慰乃是指責。只要仰望主,他才能明白、同情、瞭解。司提反被亂石碎身,他看見天開了,基督顯現站立歡迎他。當黑雲密佈時,千萬要仰望基督。

    得意騰達時  要仰望耶穌

    苦難時需要主,亨通時更需要主。因為人到輝煌成就之日最容易得意忘形,負恩忘本。彼得與同伴看見了主榮光形像,幾乎樂不思蜀,只沉迷在幻想中。耶穌叫他們只見祂一人,恢復正常景況,返回地面去遵行父神聖旨。俗語說:「滿招損,謙受益。」讓我們凡事虛心仰望主,不受環境左右,不縱自我肉欲,讓主在凡事上居首位。

 

    論主逐出聾啞之鬼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421節;馬可福音九章1429節,路加福音九章3743

 

    經上有說,耶穌進了屋子,門徒就暗暗的問他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他去呢?耶穌說:「非用禱告和禁食,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可九2829)。

    查馬太福音書,有說,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太十七1920

    門徒不能趕逐此汙鬼。或者自覺羞恥失面,且甚欲得主之教訓,但當眾人面前問主,似乎不敢,後既入屋內,就暗暗的問主,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他去呢?」  (可九28)。

    主回答門徒。論此問題,有甚重要之教訓,試一一略論。

    一、信徒當屢屢離開眾人,入密室,求問主,此親密之心交,對信徒甚為重要,主曾對門徒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6 )

    二、信徒何時有不能得勝惡魔的事,必有其原因,故當直接問主。我們因何不能趕逐汙鬼呢?此一問題是應當問的。我們有何事不得勝的時候,也應當問主,有何緣故呢,又應當開啟我心,求主鑒察,求主指明有何一事在我心中,在我行為上,不合主的聖旨,而阻礙我得勝呢?求主用其手指指明其事,我們除去這些,就必有力量,有信心而能勝惡魔。

    三、信徒大多數的缺點,就是祈禱的信心太小。主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太十七20)。主說,這座山,或者是指著橄欖山而說的,他的意思,是信心可以作人力所不能作的事,由此可知,信徒禱告之工作,有等級,有信心不夠逐此類汙鬼,有些可能逐此汙鬼,行一切異跡,因此門徒曾求主教導他們,如何祈禱,路加十一章一節又有記載門徒求主加增他們的信心,路加十七章五節。

    四、信徒當學習禁食之工作,因為有時信徒因飲食太多,而對祈禱工作有阻礙,或食飯以後去赴祈禱會,而因食過度,思眠而不能祈禱,此也是魔鬼之詭計,所以有時我們過著非常特別緊要的事情,需要格外祈禱,就應當禁食,這也是幫助祈禱的工作,信徒若想專門禱告,有時要禁食不眠,並禁止平常之娛樂及平日不甚緊要的工作。而尋多些時間,去主前祈禱,這樣的事,是加增找們的信心能力的方法,是令我們有能力可趕逐汙鬼。

    五、信徒做主的善工,必須要常常與惡魔戰爭。但惡魔有幾種,有易被趕逐的,有難以趕逐的,有平常的信徒可以趕逐的,有些非有非常的信心,就不能趕逐,如同附此孩子的鬼,主論他曾說,這一類的鬼,非用祈禱禁食,就不能出來,二十九節並且作主工夫的事,也有各種類,有工作是容易作的,也有難作的,有種工作惡魔不視為重要,所以他不多用力阻礙之,但有些工作有關於他的失敗,有關於主快降臨,惡魔就甚出力阻礙,如同宣傳福音到未聞福音之一邦,照主的真光於黑暗地極之子民,而從各族,各國,各方,各民,取人歸主名下,如此之工作,最為惡魔出力阻礙,因有關於預備主再來,完全勝惡魔之事,信徒既然知道主信心禱告之大能力,焉有畏懼呢。

    六、信徒多數是如同主所言之信心小的,馬太十七章廿節他的信心不足得勝趕逐惡魔,因信心軟弱,就不能吩咐惡魔離開所附的人,不能趕逐惡魔走,不能釋放惡魔所綁系的人,所以主說,這一類的鬼,非用禱告禁食,總不能趕逐他出去,二十九節信徒豈不要懇求主加增信心嗎,路加十七章五節。

    七、信徒有時見惡魔的阻礙,即如同一座大山之緊要,按人力斷不能挪去,若不得主大力,必不能得勝,所以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二十節惡魔之阻礙如同一座山之大,雖然按人力不能挪動他,但按主和信心的力,就毫無難成的事了。

    八、信徒的信心非從自己發出,乃是從主所賜,保羅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乎自己,乃是上主所賜的,以弗所二章八節這信心是上主的生命,而能動山,所以主說,若像一粒芥菜種,就是有生命的,是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馬太十七章二十節若一粒芥菜種,自然不甚大,比較一座山是很微小的,似乎是無力的小物而已,但因有生命在內,即有能力挪去一座大山,此時是信徒入

密室,用信心禱告上主,方能成就大工作,是生活的信心。

    九、信徒若用信心禱告之力量,就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因為倘若一粒芥菜種能挪動一座山之重大,豈不是無一件不能嗎?此一粒種有時偶然跌入山石之罅裡,就因此發生,其根即能裂開此山石,此皆因那粒種是生活的,石山是死物的,信徒啊,我們應當練習此專心倚靠主,而祈禱信心的工夫,就必能勝諸等惡魔之大力而有餘。

    十、信徒當注意主的應許,說:「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太十七20)由此—言可知,信心禱告之緊要,其力量即是上主無所不能的力量,上主是無所不能,信徒謙虛自己,專心倚靠主,也是得上主無所不能的權柄,一座山之大亦能勝之,汙鬼的惡,亦必能趕逐他去,但此並非我人自己所能作的事,乃是主耶穌的聖靈,居於我們心中所能成就的事。

 

    無所不能的基督                                  黎曼榮譯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423

 

    「無所不能的基督」其英文名為( The Totle Man)系葛理翰所作,載於決志月刊六月號,文中甚多針對今日教會病態及基督徒時弊而言,本報特為之譯出。

    一位著名的蘇格蘭牧師曾經以「宗教能拯救世界嗎?」為題,發表過一篇文章。我們可以很簡單地回答那問題。假如宗教能夠拯救,那麼世界早在幾百年前就已得救了。

    我們走到那兒都會看到寺廟、猶太教會堂、禮拜堂、天主堂、神社——這些都具有正當、可敬、真實、虔誠等崇高的理想。即使在基督教教義中,我們也能發現很多不同的概念、宗派和教條。單就新教來說,至少還可以細分為二百五十多個團體——有的興旺,有的沒落了;有的互相合併,也有的堅持分門別類;有的信福音主義的,也有自由主義的;有人堅守聖傳(摩西或基督及其使徒之口頭誡條),還有人譴責聖傳。

    然而依照近代宗教的復興看來,今日教會對世界並沒發生多大影響。為什麼?全美國大專院校中,我們看到許多青年公開與聖職任命的基督教對抗。他們並不是反對神;也不是反對基督;他們反對教會。為什麼?

    過去教會不知如何未能影響青年人;乃致罪惡猖獗,真理衰微;不義獲勝,公理喪失;仇恨增加,愛心減步。全國各地響起一片反神聲,虔誠的信仰逐漸低落。毛病出在那兒呢?是文化衰退了嗎?應該責怪政府或學校嗎?還是末世到了,基督教打了一場敗仗?

    一百多年以前,西方世界有百分之廿五是基督徒——至少名義上是的。如果當今趨勢不變,據估計,在一九九O年,整個西方世界中,將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聲稱信仰耶穌基督的名。世界局勢具有決定性的,因此連科學家和哲學家也發出了警告。他們當中有些呼籲國家和世界上的人回到神的身邊。

    可是今天,大多數人盼望以政治、科學和教育解決人生的各項問題。例如:在拉丁美洲,成千成萬以前傾向於基督教的人,現在不顧死活投奔共產主義。在美國也有很多基督教神學院畢業的學生,屈服于現實主義和世俗主義的神明腳下。這是怎麼回事呢?我相信對部份為難處最好的解釋是——我們不曾表現出基督有戰勝死亡而復活的大能力。我們使青年朋友懷疑聖經的可靠性。神變得不如聖經所記載的神偉大了。基督的神性也被剝奪。一切超自然的東西都從我們的信仰中剔除。

    即使是蘇俄也不會反對這種缺乏力量的宗教。假如基督不走出一所崩潰教堂中的那些黑暗有點香氣的隱密處,他們一定相當滿意。這些方言的唯物主義者,甚至不反對基督死於十字架的論調。他們必使祂仍然掛在那兒——死了,流血,無能為力。他們摒棄復活的主基督,因為祂會揭穿、粉碎他們恃以立國的錯誤觀念。

    在個人的生活中,我們也不願受到滋擾。我們不願意實行耶穌基督的律法,所以要求合理地解釋祂復活的神性。基督今天復活了,祂此刻就能進入你我的心中,然而祂是一個搗亂份子。祂不會帶來和平;只會帶來戰爭。祂要使家庭分散。於是我們拒絕那種基督,因為在這現實主義的時代中,為了跟隨基督,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我們把基督安放在聖所,寺廟、以及生活中的宗教部份之內。平日從不應用基督教義,只在星期天稍為敷衍一下。我們把祂冷藏于清靜僻遠的地方;只在高牆後面敬拜祂;我們把基督縮減成一座小小的石膏像,和對祂所存的概念一樣渺小,一樣無用,一樣荒謬。從星期天到星期六,很少人提到祂的名字,很少人想念過祂。

    像這樣的「基督」絕不會影響我們動亂的世界。這不是聖經所記載的基督,祂太懦弱無能、太渺小了。祂與我們風馬牛不相及。一九六六年這位虛弱、憔悴、沒有力量的「基督」,一點不像先知以賽亞所說的基督那樣偉大。祂不像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四福音所描寫的基督。也不像早期教會所信奉的基督。那時候,教會可以向世界挑戰,使整個世界混亂。

    當基督來到世間,祂進入聖殿中,卻不住在那兒。祂走到大街上找尋那些患病、窮苦、垂死的人。那些發了黴的寺廟和污穢的教堂無法容納祂。祂的慈愛和憐憫打破了階級、種族、教條的枷鎖,一般人民都樂意聽從祂。

    基督今日足以應付控制人類的暴政。我們過份「屬靈」了。我們時常談到個人對基督的信仰——那確實很重要。但是祂的大能卻是遍及全世界。以賽亞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祂的肩頭上。」(賽九6)祂不曾放棄統治世人的至高權力。在歷史上祂仍然是救主。當祂被釘十字架的時候,聖經說,『在耶穌以上有一個牌子,用希利尼、羅馬、希伯來的文字寫著:這是猶太人的王。」(路廿三38)祂那時候是王,現在還是的;只不過我們不肯承認祂。

    我們的肉體和精神:心智和靈魂,政府和感覺上都無法看出基督是王。談到教會和國家的分裂,那也是相當重要的。然而我們時常會忘記基督與人生的關係密不可分,因為祂是「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祂說,「你們稱呼我夫子,稱呼我主;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是。」祂是我們生活中各方面的夫子。除去星期天以外,祂平日也是我們事業上的夫子。

    唯物主義逐漸盛行,因為人類企圖把基督趕出政治、經濟、科學和教育圈外。我們使祂限於小小的宗教範圍之內,冷藏在隱密的至聖所或爐香及儀式典禮中。

    大家認為世界問題只能靠外交、科學發達、經濟進步來解決。我們忽略了新約聖經對於基督和宇宙有條有理詳細的記載。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教會無法填補空隙,於是法西斯主義乘虛而入德國。教會不曾貢獻有力、活著的基督;救世主被奪走,德國才落入獨裁者手中。一向是如此,當基督的寶座動搖時,暴政必取而代之。

    假如我們把基督從日常生活中摒除,現在也會遭遇到同樣危險的結果。我們把人生區分為好幾小等:政治、經濟,宗教必被擠入小小幽暗的角落裡.每逢星期天早晨出來透幾分鐘氣。我告訴你,學習這種基督教義,絕不能打動世界。在我們生活中,每一方面都需要基督。基督應該安置在市場,在我們學習的廳堂與立法院中。基督應該要傳到非洲:那兒的人民不僅缺乏糧食,更缺少豐盛富足的人生。

    基督足夠應付近代這幾個巨大的社會問題。基督徒和那些社會問題無關。我們的主耶穌有三大成就:祂饒恕過犯、醫治疾病以及使饑餓者得飽足。現在的傳教師應該努力多救助人的靈魂。這是他最重要的工作。然而他不能就此止步——我們的主赦免一個人的罪,絕不會再讓他挨餓。共產主義供給果腹的食物,教會有時候只供應靈糧。基督在過去和現在都貢獻兩樣。我們必須對基督教義有確實中肯的概念,以達到健全的社會狀況。

    使徒約翰寫過,「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約參書2 )在世俗某些部份我們失敗了,因為我們害怕受到「基督所定義人」的煩擾。當基督教的教義承擔一些物質和精神有關的問題時,就可以與共產主義相對抗了。自由、公義和平等是基督教信仰的副產品;基督的黃金律也立於人與人之間圓滿的關係。有些人卻不願意承認基督的教訓會使我們的社會生活優裕。

    歷史上最偉大、影響最廣的一次社會革命,與十八世紀約翰和查理斯.衛斯禮以及喬治·白費德所領導的宗教復興運動直接相關連。我相信今日一次大的靈性復興也會影響世界各地的社會。基督可以解答社會問題,祂會好好處理的,祂在這方面所定的計畫遠比馬克斯、恩格爾或列寧偉大。然而我們不利用這事實,我們閉口不談,忘記在非洲的基督教傳道會,曾為撒哈拉大沙漠南部完成百分之八十五的教育工作。基督教環球傳道會協助人民建立了許多醫院、學校、研究所;在基督教的精神推動下,世界上那些社會問題逐漸減少,情況得以改良。

    讓我們向全世界宣告:耶穌基督定了偉大光榮的計畫。但是可別忘了,人類無法愛自己的鄰舍。除非他來就近耶穌基督,他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基督徒道德。當你悔罪接受基督做你的救主時,當你來到這位曾被釘死十字架上又復活的基督跟前時,祂必加添你的力量,使你能愛憐舍如己。

    祂曾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路四18)基督確實能對付世界上的社會問題——祂有這個能力;當我們來到祂跟前,接受祂做救主時,祂必賜我們這能力。

    來就耶穌基督,祂必賜你道德的力量遵行十誡及登山寶訓。我們的毛病就是犯罪;唯有耶穌基督能洗盡你的罪。現在你最大的問題是罪,你以為是社會或其他。實際上你最基本的問題還是罪。

    將你的心獻給耶穌基督吧!祂必加添你的力量,使你能愛人如己。讓祂賜你新的生活。只要你願意,祂能使你的整個人生改變。

 

    山上與山下                             紀彰和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417

 

    馬太福音十七18節這一段聖經,是信徒很熟的,耶穌只帶三個門徒上了高山,而且改變了形像,在那兒他們有非常美妙的體驗,門徒們幾乎都不願下山,寧可在山上享受那屬靈的氣氛。可是一個基督徒的山上與山下的生活是不可脫節的。所以耶穌他們一下了山,就致力於醫病趕鬼,過一般人的生活。許多信徒,主日會分別為聖,卻在六日的生活不會分別為聖,在主日有基督徒的表現,其他的日子和常人沒有兩樣。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像耶穌一樣,在山上有美妙的屬靈體驗,在山下卻有三樣世上的關連:

    一、工作上的關連。他們一下山,就有工作面對他們,等他們做。1418節,一個患癲癇病的孩子,被帶到主面前,要得醫治,主耶穌斥責那鬼,孩子就好了。主耶穌他們上山,是為充實山下工作能力,為榮耀神而去的,如果山上與山下工作上沒有關連,豈不空空白跑一趟山上?基督徒主日來到了教會敬拜神,和兄弟姐妹們交誼,那種滋味何等甘美,就如同基督、彼得他們上山一樣,但是基督徒若沒有將這等甘美的體驗帶入我們的生活中,影響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的主日崇拜,一切屬靈的體驗都是空。所以說禮拜的生活,社會的生活必須有密切的關係,從禮拜堂回家,就必須面對現實,讓人知道自己是基督徒,而且將基督的芬芳表現出來。摩西從西乃山下來,面有光,因為他曾與神交通,但是山下卻有無數的工作等候他去做。親愛的兄姐,我們到教會來,是要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上有所改變,和我們的屬靈生活有所關連,否則我們一切崇拜,都將是零。

   二、能力的關連。1023節。耶穌他們上山,就是充實下山生活的能力,青少年團體上山靈修會的意義,也就在此。我們上山、上教會,就是要學習信心與禱告的能力。耶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所以說,教會如同加油站,我們六日的生活中,屬靈的汽車油耗盡了,到教會來,再度使我們充滿屬靈的能力,奔跑六日的生活。啟應文說:「我的幫助從耶和華而來。」你我要在主的工作上努力,必須由神那裡領受能力。牧師講道,若不是自己先靈修,禱告,則他的講道可以是一篇美麗的講演,卻空洞沒有屬靈的能力。衛斯理有一次接待劍橋大學神學生們的訪問時,帶他們到教堂的地下室參觀,看到上百的信徒跪在地上,為教會、為衛斯理禱告,衛斯理說:「這就是我屬靈能力的來源。」所以基督徒在每一次靈修、禱告、讀經後,應該有新的能力和氣力,一次比一次增添,來應世付上的生活。耶穌在山上變形像,也是先禁食、禱告而來。因此你每帶領一位朋友來信主,就必須禱告、靈修,光靠自己的口才和力量是不夠的。今年九月,是我們設教二十五周年紀念,我們的目標是每一戶至少帶領一人歸主。所以你我來教會禮拜,是要來領受能力的,是要影響生活的,以做我們帶人歸主的原動力。

    三、本分的關連。2427節。耶穌納丁稅,盡一分國民應盡的責任。耶穌不願他人跌倒,不願自己標新立異,就盡了本分,納了應納的稅銀。在山上耶穌何等的榮耀,彼得說:「禰是永生神的兒子。」但是耶穌一下了山,卻拋開祂是神的獨生子的榮耀,向政府納丁稅,盡了本分。親愛的兄姐,你的本分盡了沒有?山上與山下必須有本分上的關連的,你的十一奉獻的本分盡了沒有?神的物歸神,該  撒的物納給該撒,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基督徒的本分呢?我們的信仰;若不和本分產生關連,若不影響我們的生活,也就是說,山上不影響山下的生活,那麼你的基督教信仰要稱為什麼樣子的信仰呢?你的信仰可以說是空的,等於零。耶穌在登山寶訓末了說:「凡聽了而去行的,如同建築房子在磐石上,雖風吹雨打,房子總不倒塌。」

    耶穌是模範,無論在工作上、能力上和本分上都和祂的信仰有關連。祂上山與下山所表現的,是我們被稱做基督徒者所應學習的。耶穌的話語今天就要影響你的生活,改變你的生活,使你我都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

 

    信心的能力                                            周青選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921

 

    「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  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或作不能趕他出來)」(太十七1921)。

    「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裡,他也必聽從你們。」(路十七56 ) 從以上的經文裡,給我們看見,世界上最大的能力,乃是信心。一般人以為道德、學問、才幹、金錢、權勢、武器,都有最大的能力,其實不然,因為這些都是出於人,人的能力非常有限。只有信心乃是出於神,神的能力才是無窮,所以經上說:「神說了一次、兩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神。」(詩六二11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神:凡事祈求,凡事仰望,凡事倚靠。只要有信心,凡事都能。耶穌所講的兩個比喻,在世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但耶穌肯定地說:「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的確,信心的能力是何等的大!只要我們有信心,真是能行種種神奇的事——不可見的變成可見,不可能的變成可能。但是,我們常常存著不信的噁心,因此,神的能力也就被攔阻,彰顯不出來。門徒為甚麼不能趕鬼,醫治害癲癇病的孩子?不是神沒有能力,乃是門徒沒有信心。所以耶穌說:「曖!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  (太十七17

    聖經裡記載信心的能力,最顯著的是在(希十一3234):「我又何必再說呢?若要一一細說: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大衛、撒母耳和眾先知的事,時候就不夠了。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得了公義,得了應許,堵了獅子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刃,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現在把主要的分為下列幾點:

反敗為勝

    「他們因著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來十一33上)當士師時代,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每逢撒種之後,米甸人就來攻打他們,對著他們安營,毀壞土產,直到迦薩,沒有給他們留下食物,那些人像蝗蟲那樣多,人和駱駝無數。都進入國內,毀壞全地,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差遣使者徵召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應許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後來,果然基甸率領三百人,打敗了米甸的全軍。(士六、七、八章)

    聖經中有許多反敗為勝的事例。像底波拉和巴拉打敗迦南王耶賓。(士四章)耶弗他打敗亞捫人。(士十一章)參孫打敗非利士人。(士十五章)大衛擊殺歌利亞(撒上十七章)。還有希西家倚靠耶和華,得勝亞述王(王下十八、十九章)。

    真正講起來,凡是有信心的都必得勝。主耶穌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當猶太人和羅馬兵丁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以後,在人看來,耶穌真是失敗了,怪不得清末太傅李鴻章曾譏誚美國人為什麼要相信耶穌——一個失敗的英雄。但是他又那裡知道,耶穌死後,三天復活,成為得勝的王。試問當年顯赫一時的李鴻章到那裡去了?有三百年歷史的滿清帝國又到那裡去了?主耶穌的天國卻永遠長存。拿破崙失

敗以後,曾為主耶穌作見證說:「亞力山大、凱撒,只靠他們的熱心威力,號召土兵,為其用命:但是他們一旦死後,他們的軍隊,更不能為其效忠。就我(拿氏自稱)而論,我現雖尚活在人間,但我的官兵早已把我丟棄了。我們作戰,往往可以一蹶不振……。這便可以證明我們力量之有窮。我們讀歷史,看到多少朝代的傾覆,多少國家的滅亡;但基督教會,不藉一兵一卒,卻能抵禦強暴;歷經艱危,不僅屹立不移,而且愈戰愈強。這到底是甚麼力量呢?……我用兵打仗,僅憑血氣熱情,激勵士氣軍心,但絕不能與主愛相比。我現身囚孤島,還有誰為我去衝鋒陷陣呢?……我曾榮登皇帝的寶座,享盡人世的繁華;但是一旦時運逆轉,災禍臨頭,不但一切繁華轉成浮雲,而且日暮途窮,只是一天一天走近墳墓!這乃是所謂一切英雄偉人的結局。亞力山大如此,凱撒亦然。這和主耶穌基督的永遠作王,為萬國萬民所敬愛、歌頌、讚美,其分別何啻天壤!」(章力生著世界名人宗教觀150152頁)

    衛斯理有一首短歌:「信心,偉大的信心,只看神的應許,只要仰望神對各樣困難喜笑,高聲喊道:『快要成就!』」有一次,神的僕人史密斯遇到一個非常困難,令人灰心的聚會,因為魔鬼大大做工,使聚會成為死的,冰冷的。沒有一件事或是禱告或是見證,如意進行;他已準備傳揚一篇信息,但不能傳開,只能在禱告中歎息悲哀,自認失敗。後來他到書房裡禱告,有十幾個人跟著他,禱告至一半,就哭泣起來,決心禱告至得勝,最後剩下兩個人,半夜過後,微光發出,各樣東西漸漸看得見,信心也增長;心滿意足,離開那裡,身體雖然軟弱,但信心很剛強,這次爭戰,使他反敗為勝,他事後作見證說:「今晚如天堂,哦,我的心喜樂高唱,神如何切近我們!天好像開始,我們以信心抓住,如鷹鳥高飛。神賜我們完全的證據,沒有一件不可能的事。」

化危為安

    「……得了應許,堵了獅子的口。滅了烈火的猛勢,脫了刀劍的鋒刀……」(來十一33下∼34上)大衛王經歷了許多患難危險,幾乎喪命,但因蒙神拯救,均能化危為安。直到約櫃抬進大衛城的時候,何等歡喜快樂!因此王住在自己宮中,耶和華使他安靜,不被四國的仇敵擾亂。但王還是擔心自己住在香柏木的宮中,神的約櫃反在幔子裡。結果,神差遣拿單應許他,必使他安靜,不被仇敵擾亂,並且應許他建立家室。到他壽數滿足與他列祖同睡的時候,神必使他的後裔接續他的位,神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神的名建造殿宇,神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下六、七章)神為甚麼這樣應許大衛?就因為他有信心。

    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因為不肯事奉尼布甲尼撒的神,也不敬拜他所立的金像。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把他們三人捆起來,扔在烈火的窯中。因為王命緊急,窯又甚熱,那抬的人都被火焰燒死,尼布甲尼撒還看見有四個人,並沒有捆綁,在火中遊行,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人的像貌好像人子。於是尼布甲尼撒就近烈火窯門,叫他們出來,他們就從火中出來了。(但三1927

    大利烏王隨心所欲,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又在他們以上立總長三人(但以理在其中),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所以其他總長和總督,嫉妒但以理,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權柄,為要害他,只是找不著他的錯誤過失,大家商議求王下一條禁令,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但是,但以理明知有這禁令,仍在自己家裡,一日三次,雙膝跪在神面前,禱告感謝,與平常一樣。結果但以理被扔在獅子坑中,神卻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於是但以理從坑裡被系上來,身上毫無損傷,因為信靠他的神。(但六章)

    上文所引的三件事,給我們看見,只要有信心,神必施行拯救。雖然他們遭遇危險患難,非常嚴重,絲毫不再有活命的指望,但神略微動一動手,屬祂的人便立時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人。投靠耶和華強似倚賴王子。」(詩一一八篇89)這幾句話真是千真萬確阿。

轉弱為強

    「軟弱變為剛強,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來十一34下)凡是信心的偉人,都難免會軟弱,但靠著主的能力,就會剛強起來。當神打發摩西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但是,摩西怎麼樣呢?他卻非常軟弱,他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  (出三1012)後來,神不但告訴祂的名字,還給他應許,並且使他能行兩個神蹟,以杖變蛇,手長大麻瘋,但是摩西還是軟弱,他對耶和華說:「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禰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麼。現在去罷!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神雖然這樣應許摩西,他仍然軟弱。他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以致耶和華向摩西發怒,加派他的哥哥亞倫,替他說話,但也賜他口才,又要指教他們所當行的事。直到後來,耶和華向他顯了許多神蹟,他才順服下來,耶和華怎樣吩咐他們,他們就照樣行了。(出七6

    「當耶和華選召基甸的時候,基甸也是這樣的軟弱,他說:「主阿,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士六1516)後來果然基甸以三百人竟能擊毀敵人全軍,並用刀殺了米甸人的兩個王西巴和撒慕拿。可見戰爭的勝敗不是出於人,乃是出於神,但人若看自己,必會軟弱,若抬頭來仰望神,必會剛強。大衛因為有信心,以一個童子,竟敢與非利士巨人哥利亞爭戰,你看他對非利士人所講的話:「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駡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今日耶和華必將你交在我手裡。我必殺你,斬你的頭。又將非利士軍兵的屍首,給空中的飛鳥地上的野獸吃,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又使這眾人知道耶和華使人得勝,不是用刀、用槍,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他必將你們交在我手裡。」(撒上十七4548)這幾句話真是何等的雄壯,何等的剛強,猶如雷霆萬鈞,擲地有聲!怪不得保羅要誇自己的軟弱,他說:「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淩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10

結語

    從以上三點,的確給我們看見信心的能力是何等的大!只要有信心,就能反敗為勝,化危為安,轉弱為強。我們在生活上、工作上、環境上都有許多不可能的事,憑信心就會變成可能,神最善於對付不可能,把不可能的事交給神去處理,永遠不會太難,只要用信心帶給神,祂總有辦法。因為信心越大,成功也就越大。慕安得烈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有一位神,是專門對付不可能的,在祂沒有難事。」你相信這話嗎?

 

    信心是力量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1921

 

    「信心即是力量」,如今成了普遍流行的一句話,但卻未必人人都懂,更未必人人能行。我國流行的一個愚公移山寓言是人所熟知的。有人讀了哈哈一笑,認為愚公誠然愚不可及。有人讀了深受感動,認為愚公非愚,乃是大智。唯有認愚公是大智者,才算懂信心即是力量,進而至於也效法愚公的作為。在這樣的人身上,才能找到信心即是力量的證據。

    耶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太十七20)屬靈的事固然本此真理,屬物的亦不能背此定理。台中港的修築,乃從谷關取石頭填海。不怕艱巨,也是本于信心。(太廿一21

    亞伯拉罕得稱為信心之父,乃因「他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  (羅四18)又說他「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羅四20)由此可知有信心的,縱然在人以為無望之時,他也不失望,不疑惑,心裡仍然堅固。

    雅各說:「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心懷二意的人,在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一68 )人若在三叉路口沒有定見,是何等的彷徨難安!人若在翻騰的海波中,是何籌的惶恐無計!這都是沒有信心人的光景。這樣的人不要說不能從主那裡得著什麼,就是在屬世的事上,也只有失敗而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有信心的有定見,有盼望,有忍耐,心情堅定,所以時刻在喜樂平安之中,力量乃自然而生。所以信心是力量的根源,力量是成功的根源。

 

    進步的信心的四個步驟                    李既岸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2427

 

    一個蒙恩被救贖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做信心,如果他沒有信心的話,就不會接受主的救恩。所以信心二字的定義,對蒙恩者是不需再為之解釋的。不過這個信心是須要按時進步的,譬如一粒麥子放在土裡,經過相當的時期,它就該發芽生長,不然它就沒有進步,也許就會死的。信心也是有生機的,老是站在開端上,恐怕久而久之也會消滅了呵。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路加十章講的無非是使小的信心進步到大的信心,在馬可九章害癲癇病的孩子的父親,求耶穌醫治他兒子的時候,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他的意思就是求主加增他的信心,進步的信心,並不是你沒有信心,需要主來賜給你,乃是由你這很小的信心,漸次發展到很大的地步。自古至今大有信心的人,並非一信主的時候就有這麼大的信心,乃是逐漸地長大的呵。比方你有一隻準確的表,你知道它是很準確的,那麼你對它的準確是有信心的,你若要知道它比任何人的表都準確,那麼對它更有一番信心,這信心是比以前的信心大了。如果你再進一步知道候它比全世界的標準鐘還準確,那麼你對它便更育一番信心顯然地比以前又更大了。假定你對它連初步準確的信心都沒有,怎敢信它比世界標準鐘還準確呢!照樣我們若沒有初步的信心,怎能盼望會有大的信心呢!

    我要靠主將一個起初的信心怎樣可以進步到一個登峰造極的信心的四個步驟,在以下數段分別解釋之:

    第一,怎樣是進步的信心?從剛才讀的一段納稅的事實,我們很能看得出信心進步的階段來,也能看得出進步的信心是怎樣的信心。我簡單地從耶穌對彼得所說的幾句話中講到彼得對此事的信心是怎樣進步的,以作我們的信心進步的借鏡。第一耶穌說:「你且往海邊去釣魚。」(太十七)我們知道他聽這話以後就去了,他根據什麼東西去的呢?自然是本著他的信心,是為聽了耶穌的話,這是他的信從。他第一叫我們看出的就是信從的心。每一個信主的最低限度須要有信從的心。聽主吩咐的人除非投降主,他必不肯信從主的話。當你信主的時候,你為了什麼信祂呢?你怎會信祂呢?你怎肯信祂呢?老實說,你必定有一個信從的心,好像彼得聽了主的話就去行的一般。

    聖經記載著關於信心的知識有二:一,信條,如耶穌的死,復活再來等基本的真理,這是關於我們得生命方面講的。二,信仰是我們相信主對於信徒的引導,使我們在世可以知道該怎樣度日榮耀主名,這是關於我們生活方面講的。今天我們暫不研究信條的信心,因為這是每一個神的兒女不可缺少的信心而早是已經接受了的。我們乃要研究信仰的信心,就是說要我們的信仰應該怎樣的實驗在我們的生活

上。換句話說,就是要我們的生活,怎樣將我們的信仰活出來。

    第二,「你且往海邊去釣魚」彼得是打魚專家,他雖然到了海邊,但他可以先用自己的眼光來看看什麼地方有魚,再從事於下竿釣魚的工作,他卻不是這樣,乃是按照耶穌的吩咐釣魚,這是他的信服。不但信從了耶穌的話到海邊去,也因信服了耶穌的話去釣魚了。他不先到海邊去就不能釣著魚,若是沒有信從的心,便不會進到信服的心,他必須有這起碼的信從心,然後再進到信服的心。弟兄姊妹們你要你的信心進步麼?你是否已經有了信從的心呢?你如果有的話,應該更進到信服的心呵!

    第三,「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這裡又進了一步,他去釣魚准能釣上來麼?或者他沒有這再進一步的信心,怎能相信把魚釣起來呢?乃因信主的話是實在的,所以不可思議地將釣竿一下海中便釣上魚來了,這是他信實的心,若只有信實的心,信耶穌的話是實在的,他若沒有信服的人也不會釣上魚來,因恐遊移不肯釣呢!所以信實又是信服的進步。

    第四,「開了它的口必得一塊錢」魚既然釣起來了:還要從它口中拿出一塊錢來,若沒有再進一步的信心也絕對不會真得到這一塊錢的。現在他靠賴耶穌的話成功了,因為他有信靠的心呵。神的兒女們我不是叫你也仿效彼得這個進步的信心去釣魚得錢,乃是說信心是何等的寶貴,叫我們的信心也要進步呵。彼得不信耶穌的話,他的信心不會有這進步的痕跡給我們看見的。這完稅的本分也根本做不到了。我們的信心,也是按這四步階段前進的:信從。信服。信實。〔四〕信靠。我們若只有了信從的心而不肯再把這信從的心放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讓它進步,所以看不見主的榮耀,因此也不能進到信靠的地步,為了這個緣故。世界和肉體就無法勝過,因為你還不能進到依靠神的地步呵。

    信心進步的原則,是按著這四步前進的,先有了信從的信心,進而至於信靠的心。一個人信了耶穌只有一二年的功夫,他的信心還沒有進到信靠的心,他說要完全靠賴耶穌生活,我恐怕他的信賴是血氣的不是真真信靠的。

    在一個耶誕節的前夜,有一位弟兄買了一棵松樹,預備作一棵聖誕樹。當他拿進門的時候,把葉子先推進去,那知樹比門還要大些,所以費了許多時間,徒勞地沒有推進去。這時另有一位弟兄路過見他如此呆法,便告訴他先將樹根推進門去。然後葉子自然會順著次序進去的,他就照樣地作,果然進去了。一個人的信心要想進步也必須從根本著手,就是先有信從的信心,進而至於信服,由信服而進至於信實,再進至信靠的呵。

    聖經的例證  聖經對於進步的信心記載著的例證頗多,今略舉以下數人以證實之:

    (甲)舊約的例證

    1.亞伯拉罕的信心:亞伯拉罕是信心的始祖,當然他的信心是進步的。他原來有一個信從的心,怎樣見得呢?請看創十二章第一節:「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亞伯蘭聽了這話以後就去了,沒有一點懷疑的心,因他信從神的話,創十二章第七八兩節「……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這裡他有兩次的築壇。築壇的意思,無非是敬拜神,因為耶和華同他顯現了,他服了耶和華的話的真實,所以築壇敬拜耶和華,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他的信心已到了信服的地步了。創十五章第六節,「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耶和華所以以他的信為義,就是因為他信靠耶和華,他信耶和華所說的是實在的話,所以耶和華以他為義,這還不是他最後的信心,他還有:〔四〕創二十二章獻以撒的信心,以撒是他的獨生兒子,但是為著耶和華要他獻上的緣故,他就依著神的指示去獻上,當他舉刀欲殺的時候,耶和華的使者便從事于阻止,又為他預備了一隻公羊,他的獻以撒,是因為信靠耶和華呵。所以他給那地方起名為「耶和華以勒」,神的預備,是人們信靠所得的報酬,從這時起他的生活都是靠耶和華而生活,一直到創廿五章第七節一百七十五歲,他死的時候,其所以能靠賴耶和華,因他起于信從的心而擴大起來的呵!

    2.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信心以色列人因為有信從的心,所以才肯出埃及而聽從摩西的話。〔二〕他們出埃及以後,到了紅海,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終究耶和華救了他們,使他們過了紅海:這時唱歌讚美耶和華,他們真個信服耶和華了。其後在曠野四十年的漂流,給予他們什麼教訓呢?就是學信靠神的功課,因為沒有水的時候,耶和華從磐石給他們水喝,沒有食物時,就賜給他們嗎哪。到了耶利哥,遵

行神命,耶利哥就倒塌了。雖然在曠野有不少倒斃的群眾,可是卻在在地證明了耶和華是實在的。〔四〕及至過了約但河時,就到了信靠的境界,這時才完全靠賴耶和華。以色列人的信心,是由信從進步到信服,再進步到信實,最後進到信靠地步,舊約人物的信心是如此進步的,新約更是如此,論到信心進步路線的原則,兩約是一樣的。

    (乙)新約的例證

    保羅的信心  保羅有兩段見證可以代表他的信心經歷:第一段見證是在腓立比書,第三章第十三、十四節:「……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這是叫我們看出包含著這四步信心:為什麼忘記背後?因為信從耶穌,不再跟從魔鬼,這是表明他的信從。為什麼努力面前?因為他信服了神,所以只依神的話惟命是聽,這是他的信服。他一心三思地信實神是可靠的!所以向著標竿直跑,這是他的信實。〔四〕跑到末後靠賴神給他的獎賞,這是他們的可靠。

    保羅的第二段見證是在提摩太后書第四章第七、八節,「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這四步的信心、也是昭然若揭的:美好的仗打過了,與魔鬼打仗,乃是跟從基督為元帥,這是他的信從。當跑的路跑盡了,他因為服了耶和華,所以願意跑十字架的路,這是他的信服。所信的道守住了,因為他信這道,是真實的,所以願意靠神恩守住,這是他的信實。〔四〕要得將來的冠冕,因為他有信靠的心,不然,沒有資格想得這美好的冠冕,這是他的信靠。保羅之所以能為主所重用的保羅,因為有這美好的四步信心。

    前幾個月在杭州領會,後有幾位弟兄領我到錢塘江畔的寶塔上去看,這塔本是很高的,但是到了第四五層時,就不能再上了,因為再上一層的門,是全堵住著的,我們只好停住了。我這時,聽著一種儆醒的聲音,就是我們的信心是應該進步不止的,但有時不能上進,就是因為魔鬼作了堵塞的工作。你有了信從的心,你所以不能進步到信服的地步,因為魔鬼將信服的門堵住了,使你不得進步。你到了信服的時候,它又想法將信實的門給你堵住。這堵塞的工作,是魔鬼阻止人信心進步的技倆呵!但是為了我們的信心應該進步的緣故就要穿上全副軍裝與牠爭戰,並且要得勝牠,不讓牠堵住我們的信心上進的門呵。

    今天的信息  信心是須要進步的,因為不進則退,而且要退到沒有信心了。我以腳踏車作比方,當腳踏車走的時候它不會倒的,可是停住不走的時候,就很容易的倒了,信心也是如此,在我們的信心進步的事實上是不會停住的,更是不會退步的。一旦不往前進步,就會退步的,以色列人倒斃在曠野的緣故,並非魔鬼害死他們,實在是因為他們的信心軟弱而退步。你想他們想埃及種種的心還未死,不願

意過約但河,就是他們的致命傷。經訓告訴我們,不要給魔鬼稍留地步,我們應該按信心進步的原則上進呵。

    有一則寓言說到一條魚與一條蛇相遇而談話,魚說:「世人真太壞,他們遇見我們的時候,就不肯放我們的活命,非給他們吃了不可,像你們蛇先生,人為什麼怕吃你們呢?」蛇回答說:「人若吃了我們,他們的肚子會痛起來,並且接續地是要死的。」魔鬼的話正像蛇一般的厲害,人若聽了他的話,結果會叫人死。當一個人肚子痛的時候,他不能行路,向前進步,那麼我們的信心出了毛病,也是不會進步的,結果沒有別的,只有退步到倒斃而已。

 

    論主從魚口取稅金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2427

 

    經上說:「到了迦百農。有收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彼得說:『納。』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向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說,是向外人。耶穌說,既然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但恐怕觸犯他們,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他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太十七2427

    前次所講解主的異跡,是論主從山上下來趕鬼離開孩子身上的事。馬太福音十七章1421節在此兩個異跡的中間。馬太福音還有記載兩節經文,就是太十七章2223節說:「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 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祂,第三日祂要復活,門徒就大大的憂愁。」像這樣的事。在前一次主已向祂的門徒預言。就載在馬太福音十六章2128節。現今再預言此事。繼此預言又行此從魚口取稅金的異跡,或者,主的意思有把此事,比喻祂從死裡復活而還清我們所欠罪的大債,不定。

    此異跡獨載在馬太福音裡,他福音並沒有記載的。或是因著者馬太前時是個收稅的人,馬太九章九節所以特注意此異跡。且此次的異跡。此較其他的異跡,有特別不同之處。

    試把此數節分為三。

    一。論收丁稅的人欲從主收丁稅。(24節)

    二。主辯論自己按理當納丁稅否。(2526節)

    三。論從魚口取錢足為二人丁稅。(27節)

    一。論收丁稅的人欲從主收丁稅。(24節)

    聖經上說:「到了迦伯農。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  (太十七24)迦百農地方。或可算是主的本邑,即他當納稅之處。此丁稅非羅馬國所收,乃猶太人自己所收,為供給耶路撒冷聖殿的需用。每人收費半塊。(約五角)但此項丁稅,無論貧窮富貴的人,均須繳納。因視為贖罪銀而為人所必當繳納的。(出三十1116)此稅是為聖殿的需用。只是猶太人的祭司和拉比可免徵收。

    或者主初出門那時候,他們視主為拉比,所以從前並沒有問及收丁稅的事,但後來恐或有意輕視主,而欲激主,故向主問及收丁稅的事。而稱他為先生,以他當作平常的子民,言詞中像有反對主的口氣。

    誰不知他們不敢直接問主,卻是間接的求問彼得。因主當時是居在彼得屋子裡,而屬彼得家裡的人,故婉轉求問彼得。

    二。主辯論自己按理當納丁稅否。(太十七2526

    聖經上說:「彼得說,納。他進了屋子,耶穌先向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是向自己的兒子昵,是向外人呢。彼得說,是向外人,耶穌說,既然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太十七2526

    那個收稅的人問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彼得就立刻答他們說,納。這是大約因彼得的性情急速,不待思想,或先與主商議,便答他們。蓋彼得也曾認識主耶穌為基督,為上主的兒子。(太十六1617)那麼,世人又何必從上主的兒子收稅呢?主既為上主的兒子,豈有當納稅于其父上主之理,主既為聖殿的主,豈有當納稅於他自己的殿呢!

    但彼得進了屋子,沒曾與主商議之前,主先向彼得質問。廿五節這樣看來。主盡知道彼得心裡的思想,和口中的言語了,那麼,我們的心思意念動作行為。主耶穌都盡知道了。因此,信徒豈不當謹慎心中的思想。和口中的言語嗎?

    主所說的意思,是全國子民,自然當徵收丁稅。但君王之家,則可不必繳納。我既為上主的兒子,奚為納稅,為王的兒子,例應免稅了。並且主乃無罪的人,那就更不必按舊約聖經而納贖罪稅。所以按理收稅之人,不應從上主獨生的兒子徵收。彼得既然信主是基督,理當明白。但他們不信主為基督,不信主為上主的兒子,就難以明白了。

    所以主雖然是沒有罪的,是上主獨生的兒子,本當可以免稅,但現今降世為救贖萬民的罪,就甘心納此贖罪之稅,也情願與他們不信的人相就,恐怕激動他們之怒。

    此事大有教訓于我們信徒,因為這聖殿的用處,將近完了,主來立新約的時候到了,共且聖殿中。漸次積蓄許多污穢惡毒。為主所不喜悅的。按理來說,主更加不必納稅於聖殿了。雖是這樣,但恐怕觸犯他們的惱怒,就只管納給他們。這樣看來,信徒雖然居在此惡世,亦當盡其本份為國民,且有時國家之教會,遠離主之聖經,成為不冷不熱的屬世教會,但我們也應當盡其本份為信徒。不過,有時國家之

宗教,明明與主相違,屬乎邪教,我們須要分清楚,什麼是捐於教會?什麼是捐於邪教?主徒雖可忠心為國民,但必不可納稅或捐簽于魔鬼的宗教,是以普通討論此重要的問題。有兩條理可以說明。

    一:信徒無論為何國的子民,應當盡其本份,為國民的模範。

    二:信徒若是能免,就不可納稅,或捐簽給邪神假偶的廟之類。倘若逼不得已,就應當如主耶穌趁機會作證,說明為上主的兒子,不應當納別教的稅。

    至於我們信徒居在這世末的時代,有名為基督教會,實則已經大大衰敗有如不冷不熱的老底嘉教會。(啟三1422)有時真心的信徒也須要脫離其中而獨立。或尋找一些同心志,同信仰的人,同在另一塊地方敘會。聖經有載論巴比倫,約翰說:「我又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阿,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他一同有罪,受他所受的災殃,因他的罪惡滔天,他的不義,上主已經想起來了。」(啟十八45

    三:論從魚口取錢足為二人丁稅。(太十七27

    聖經上載主說:「但恐怕觸犯他們,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它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太十七27

    主耶穌比較聖殿,自然更大,因他為聖殿之主。雖是這樣,主亦甘願納殿的稅銀,因為主成為人身,是生在律法之下。(加四4 )祂實在生來是猶太人,所以就要成全了律法。(太五1718)主受洗禮那時候,約翰對主說。「我當受禰的洗,禰反倒上我這裡來麼。」 (太三14)主回答約翰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太三15)這樣,我們信徒理當納稅于國家。

    由此事看來。也可知道主和祂的門徒。都是貧窮的。雖為天上的主。也沒有金銀納殿稅。還須要行異跡。從祂所創造的魚之口取之。本書上文有主耶穌證明自己的貧窮說。「孤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八20)保羅亦有證明說:「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祂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林後八9

    主耶穌既然要行此大異跡。方有納稅之銀。此可教訓安慰我們,主是無所不知的,祂預先知道我們之需要,和諸等欠缺,且必補我們之不足。保羅說。「我的上主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所以信徒若盡本份簽助主的聖工,主必在一切的事上,也供給我們。

    主是無所不知的主,在此事裡更為顯明。海中那條小魚的口中有一塊銀,主也能知道。大約在此事之前,適有人跌下此塊銀子於海裡,主立刻預備一條魚以口接之。但在未吞下之前,又適為主所打發之彼得之鉤所釣,這銀又恰合彼得和主所需之稅銀。

    此可安慰我們倚靠主的信徒,因主為著我們各樣所需要的,預先已能知道,且能吩咐小魚供給我們的需用,真奇妙。上主也曾在舊約預備一條大魚給約拿,現在在新約也預備一條小魚供給主和彼得的需要。選有舊約曾有記載上主如何吩咐烏鴉,每天早晚,叨餅和肉來,以供養祂的先知以利亞。

    這從魚口取銀子的異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彼得本是漁夫,他往海濱釣魚,是他在行的工作,他自己的本份工作,作了以後。主才行大能的異跡,主常常行異跡,但每次先要人顯出信心。與主的能力聯絡方能成就異跡。

    主也曾告訴彼得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四19)所以有時我們為主作漁人,供給我們所需要的銀錢,就在所得之人的口中,那麼,我們甚麼時候有欠缺,就當立刻前往宣傳主道,尋找多人歸信主。主或用此得救之人,供給我們的需用阿。正如彼得所得那塊錢在魚口中無異。主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路十7

    彼得的需用,和主的需用同是一樣。都是主所供給的,前時彼得曾認主為永生上主的兒子。(太十四33,十六章16)現在主認彼得也有份為上主的兒子,不但如此。且凡信主的人。也像主同為上主的兒子一般所以主說。「兒子就可以免稅了。」又說。「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廿七節此明顯主與信徒如何合而為一的意思。主如此供給自己的需用,也照樣供給信徒的需用。主不獨掛心自己,也是掛心彼得的需用。這樣,主耶穌與祂的信徒,是如何親密的呢?真是好像同為一體的無異了。

    況且從魚口所得的是一塊錢,恰巧足為二人所需之稅銀,也不多也不少,蓋所收之稅銀,一人只半塊錢。二人只一塊錢,至於現今上主供給凡倚靠祂的人之需要,也是如此,並非一時供給許多銀子,為預備多時之需用,乃是「所需之糧。今日賜我。」主每時每日每月供給我們的需用而無缺,此為天天日常不停止的工作,因主要我們全不止息的倚靠祂的信心。

    總而言之,此為非常之異跡。獨惜有人當他是平常的事,並不以之為特別的異跡,說,主不過吩咐彼得把所釣得的魚賣去,將所賣得的錢,作為他們的稅銀耳。豈知事情並不是如此的,因為主吩咐彼得,卻有七言。一說,往海邊去,二說,釣魚。三說,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四說,開他的口。五說,得一塊錢。六說,可以拿去給他們。七說,作你我的稅銀。那麼豈可將這些言語作為平常賣魚納稅的意思解說麼?像這樣以不信的心來強解聖經的註解,豈有益及信徒的信心麼。若是如此,又何必有主如此詳細吩咐彼得呢?況且若再往下去思想,方能知道成就此異跡不是偶然,是主先要預備了許多事。一,預先要有人偶然墜下此一塊銀。二,預先要預備一條小魚正在那處海中,又在那時候見此塊銀墜下,或未到海底,或已到海底,未定。三,預先要指示此小魚往取這塊銀,叨之於口,而不吞之。四,預先要吩咐那小魚。來到彼得所釣下之釣處,並且上釣,此事最奇妙之處,在那小魚既然得一塊銀於口,何以又要前往,再欲得釣上之餌呢?五,預先要他們的時候相符合。就是彼得往海邊的時候,和小魚前往欲得釣上之餌的時候。六,預先要這小魚為彼得首先所釣之魚方可。七,預先要那塊錢正合那兩個人所需要之稅銀的數目,此皆有教訓安慰我信徒,因為我主耶穌如此細心,預備供給我們的需用,又是預先用了許多心血,方能成就這事。感謝慈悲全能之主,阿們!

 

    悔改相信

    經文:馬太福音十七章24∼十八章4

 

    對你而言,什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也許把婚姻當最重要的事,考學校是最重要的事,做工作是最要的事,可是,這些都算不得什麼,不過如花草似的轉眼間消去,那麼,是什麼比這些還要重要呢?我可以告訴你們:當你們要完成以上其中任何一件大事的時候,實在算不得什麼,但,你們還要得著比這些還最重要的一件事,才不致於空虛,——那就是你們永生的問題了——。這實在是你們在人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你們今天需要解決的一件事。

    人在世上身體的死,並不是死的結局,只是死的中段。在經上記著的死是永永遠遠的死,因為人在世上身體活著的時候,若不肯悔改相信主耶穌,死了一次,還要死第二次——身體的死是屬世界的,在神眼中看起來,不算是死,是睡覺而已,因為自從我們的始祖犯了罪以後,我們人類裡面屬神的生命與神斷絕,就已經死過第一次了,然而,全人類已死過一次,那麼我們的身體為什麼仍還繼續地一代

傳一代活著呢?很奇妙!在我們人類是看不見的。感謝主!神愛祂所造的人,當你身體一代正活著的時候,祂特別愛你,當你生病的時候,祂會來看顧你,當你遭難的時候,祂會為你開一條出路,神這樣的做,有一個目的,就是要你回轉,離開始祖犯罪的道路,所以,神為了這個緣故,特別差遣祂的兒子來,擔當我們人類一切的罪,使我們復活第一次的死,恢復與神原來的生命。

    你倘若不回轉,離開始祖犯罪的道路來信靠神的兒子,你不但永遠在罪惡裡,死過一次不上算,身體的死更不上算,而且還要在世界末日主耶穌開始審判的時候,死第二次呢!那一次的死是永永遠遠的死,你如果想要到那時候悔改相信,是萬萬不可能的了。(除了沒有聽過福音的人以外。)由此,我可以證明,當你的身體還在世上活一小時,也就是你悔改相信的機會。神愛我們犯罪的人,祂不願我們有一人沉淪,願我們人人得救,並且一直在忍耐等候著。只要你肯悔改相信祂,不管你所犯的罪多大,祂都可以赦免你的罪。朋友,你今天還在身體活著的時候,你肯不肯相信祂呢?只要你從心裡來悔改相信祂,你最重要的永生問題就可以馬上解決,免第二次永永遠遠的死了。

    我記得在二次大戰時,有很多傳道人在軍中,他們能夠把士兵們的心抓住,要士兵們決定悔改相信主耶穌,結果,因為士兵們正饑渴慕義,大部份都悔改相信了,後來他們憑著信心去打仗,就有很多很多的人得救。這個得救是身體與靈魂兩方面的,雖然是藉著人去把救恩帶到他們當中,可是,神在創世以前,也就為他們預備好了,不過,有一個秘訣,也就是要趁著身體的活著悔改相信祂,否則,就是有救恩,也是白白為他們預備了。自從神創造了人類以後,神馬上給人類一個自由的意志,讓每一個人自己去選擇,朋友們!今天擺在他們面前的,你要選擇什麼呢?哦!你是要平安上天堂,還是要陷在罪惡裡下地獄呢?上天堂的道路只有一條,沒有第二條道路可以去,要上天堂只有悔改相信耶穌。有很多人的意志軟弱,跌倒在罪惡當中,甘心情願走地獄的路,這是何等可怕又可憐啊!神愛你們,怕你們走地獄的道路,故為你們設立一條道路,就是悔改相信耶穌基督!神的兒子。

    今天有很多的宗派說:「上天堂是自己的招牌,勢力,但是,他們都是徒然的。」又有很多的宗教說:「由教導可以上天堂。」那更是屬世的看法。上天堂的道路只有一條,就是悔改相信神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因你悔改相信,神的生命就進到你裡頭,好比樹的枝子與樹杆連系一起成了生命,這個生命,是在悔改相信之後才有的;有了生命,天堂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我們一個悔改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必定要知道將來的天堂的是什麼,因為天堂就是我們永生的地方。

    我記得又有一次,美國的隊伍在北菲緊急行軍,他們的任務是要趕回海港去,此時,敵人卻正在切斷他們的回路。是因為德國已派了一名間諜假裝美國軍官,到十字路口的時候,他拿著地圖尋問美軍的憲兵,憲兵以為是自己的軍官,沒有防備,想不到美國憲兵瞬眼間就被德國間諜害死了,後來,他代替著憲兵指揮著美軍的隊伍向德軍包圍圈去。今天你們也是不是好比這些迷失的隊伍走向敵人包圍圈去一樣呢?

    馬太福音十八章3節說:人若不悔改像小孩的樣子,斷不能進神的國。這是主親自說的,所以,我們要進神的國,必須要像小孩子一樣,才可以進去;祂把上天堂的正路指示給我們,免了我們走向地獄的道上去。啊呀!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肯像小孩子呢?有很多人以為是大人,不肯像小孩的樣子進神的國,竟把悔改相信耶穌認為是羞恥的事,這豈不是等於被間諜指揮走向敵人的包圍圈去一樣嗎?

    我在青年的時候,每天都需要禱告,不禱告,就不能做別的事,可是,我沒有真正悔改回轉。我也相信,也知道主耶穌是為我的罪死了,可是,我還走著自己的道路。當我快要真正悔改回轉的時候,主就向我說話,祂對我說:「你雖然讀經,禱告,但不能到我這裡來得永生。」後來,我明白了我以前是一個假冒為善的基督徒,我立即承認假冒為善的罪,從那時起,才真正有了永生的生命。

    我在日本講道的時候,有一個軍眷要求加入教會,我就問她是否真正悔改回轉,她說已在某年某月某日受過浸。我又對她說:「不是問你受浸的日期,而是問你悔改回轉了沒有?」他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立即把悔改回轉的真理要像小孩子的樣子告訴她;感謝主,她第二天跑到我面前來向神認罪說:「高弟兄,高弟兄,你昨天問我,我以前不知道悔改回轉是什麼意思,從此我明白了,我要感謝主!」弟兄姊妹!在這裡我們要注意:當一個人還沒有真正悔改回轉的時候,怎能加入教會呢?如果一個人不悔改回轉而加入教會,豈不把自己的活殿,和主的身體玷污了嗎?或者這個人只管表面認罪,而不從心裡頭來悔改回轉,這豈不是一個假冒為善的基督徒,比不相信的人更加厲害嗎?

    由上面看來,我們就可以知道悔改相信是內外合一的東西,有了信心,還要有行為,這才謂之真正悔改相信。今天我把悔改相信分兩方面來解釋:

     消極方面——一個人認罪之後,必須要保守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意志才不致於搖動,這是瞬眼間從心裡改變的事。所以你認罪之時,就是你悔改相信的開始。

    〔二〕積極方面——認罪後要離罪,不但離開以前的惡事,就是以後的惡事,也不再去犯了。離罪先是心裡瞬眼間改變的事,然後再從行動上表現出遠離罪惡的生活。

    神在聖經上每次的說:「你們要悔改相信主耶穌。」這就是要我們認罪後還要離罪的意思。有的人認罪不肯離罪,只是心裡與行動在生活上做些不合作的事,這豈不是想得著世界,而又想得著主耶穌嗎?一個人如果要這樣做,是最危險的。上天堂的道路沒有兩條,要上天堂,只有悔改相信耶穌,來走這條唯一的道路,否則,就是要在世上過痛苦和將來永遠地獄的痛苦。

    我在澳洲有一次聚會,有很多的人舉手悔改相信,但是,有一位太太,她也前來跪在神的面前認自己的罪,並且承認她是神的兒女,後來,我問她認罪後是否已離罪,她不能答。朋友!這表現她的悔改相信還沒有清楚。我接著告訴她說:「你要得主耶穌就不能再得著世界,要得著世界,就不能得著主耶穌。」後來,我再把悔改相信的真理告訴她,她才真正的明白悔改相信是什麼意思了。

    我們認了罪以後,不能在主前再有罪的生活了。有的人甚致犯了大罪,還不知罪是什麼,因此,主耶穌來,要我們明白罪惡是什麼以後,再悔改相信祂,以免糊糊塗塗的接受主耶穌,末了還要下到地獄裡去。當你今天來到主耶穌面前,認罪後,必須要下決定離罪;只要你與罪惡一脫離,神的生命就進到你心裡頭來。你有了神的生命,不但能得勝所有的罪惡,而且還能勝過魔鬼一切的試探,做一個得救的人。這一種神的生命,是從主耶穌而來,因為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埋葬三天,死而又復活;這復活就是神的生命,因祂,我們的生命也復活了。主的死是為我們的罪而死,復活也是為我們的生命而復活,如果祂不釘在十字架上流血,我們的罪仍不得赦免,如果祂不從死裡復活,我們的悔改相信仍是徒然。我們如果不徒然相信.而真正的悔改相信是怎樣的呢?就是要悔能改,把以前罪的生命死去,而讓主耶穌新的生命復活過來。我們已經悔改認自己的罪,並且還要離開罪不再犯罪。我們相信罪的生命死了以後,怎樣才可以復活呢?根據經上來說:

    1.相信主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2.相信祂的死是擔當人的罪惡。

    3.相信祂死而活是為你的生命。

    你相信了這三個條件之後,再把自己完全交托給主耶穌,就好比你來到堅固的磐石地坐在上面有依靠一樣。你們有的人相信了主耶穌,卻不全身依靠祂,除非你不信祂是神的兒子為你釘死復活則已,否則,你必須要完全依靠祂。當你不完全依靠祂的時候,也許你有讀經,去禮拜,也許你是教會裡的教友,可是,我要問:「你是不是認罪之後而又離罪了呢?」經上說:「今日是拯救的日子。」現在就是你的好機會,你已決定悔改相信主耶穌作你的救主沒有呢?這就是你唯一得永生的道路。願意悔改相信主耶穌得永生道路的請上來,我要為你們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