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十一章注解
壹、内容纲要
【仆人救主在耶路撒冷的服事】
一、骑驴驹进耶路撒冷城(1~10节)
二、晚宿伯大尼,次日回城途中咒诅无花果树(11~14节)
三、洁净圣殿(15~18节)
四、再次晨,藉无花果树枯干之事教导门徒信心与祷告(19~26节)
五、答复犹太教领袖有关权柄的质问(27~33节)
贰、逐节详解
【可十一1】「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原文字义﹞「伯法其」青(尚未成熟)无花果之家(House of
green figs);「伯大尼」无花果之家,苦难之家。
﹝文意注解﹞「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东面,『伯法其和伯大尼』为橄榄山南麓彼此相邻近的村庄(参太廿一17)。
﹝灵意注解﹞『伯法其』原文字义是『尚未成熟的无花果之家』,无花果树象征以色列国和以色列民(参耶廿四5);神盼望在地上得着一班人,像无花果一样能作祂的满足。
耶路撒冷是神选民的京城,按理,这位弥赛亚来到耶路撒冷,应当受到神一切选民的欢迎和尊敬,但根据本章的记载,主到了耶路撒冷,虽然这里有一班群众欢迎并高举这位弥赛亚,但他们的欢迎相当的浮浅,而最严重的是,祂竟被犹太教的领袖所弃绝。这些情形,正像『伯法其』的原文字义所代表的,无花果尚未成熟──犹太人尚未准备好迎接这位弥赛亚。
【可十一2】「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背景注解﹞『驴』是温驯的动物,古犹太人在未普遍使用马之前,曾被用作君王的座骑(参士十4;十二14;撒下十六2)。由于牠不像战马那样威风,所以圣经用驴和马作对比,以表明骑驴者的谦和、温雅(参亚九9~10)。
「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分别为圣归神使用的动物,必须是没有人使用过的(参民十九2;申廿一3;撒上六7)。
﹝文意注解﹞「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马太福音记载主耶稣是在伯法其打发门徒去对面的村子(参太廿一1~2),故『对面村子』应是指伯大尼。主耶稣和门徒当天晚上出城往伯大尼住宿(参11节),可能顺便把驴驹归还原主人。
「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驴驹』是尚未长成的幼驴。
﹝灵意注解﹞这里的驴驹具有如下的意义:
1.「驴驹」代表世人。
2.牠们被「拴在那里」,豫表世人被生活、家庭、工作等『拴』住,不得自由。
3.拴住牠们的地方是「对面村子里」,豫表『在世界里』。
4.主打发祂的门徒去「解开」,豫表主差遣祂的仆人(信徒),将我们从世界和罪恶里释放出来。
5.牠们是被「解开牵来」,豫表我们得救乃是被带到主的面前。
6.主拯救我们的目的,乃是「主要用牠」(参3节),豫表主盼望我们得救以后,奉献自己归祂使用。
﹝话中之光﹞(一)主的话里带着权柄,只有那些得着主话的人,才能被「解开」,被释放出来。
(二)主能骑一匹「从来没有人骑过的」驴,主也能对付一个从来未曾顺服过祂的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是多么刚硬,主都能对付我们。
(三)献给神的果子是初熟的,献给神为祭物的牛是没有负过轭的,给主骑的驴也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我们应该保留最好的,分别为圣献给主用。
(四)一个得着释放的人,必须被带到主这里来(「解开牵来」),主才能用他。
【可十一3】「若有人对你们说:“为甚么作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牠。”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文意注解﹞「主要用牠」『主』是指主耶稣自己。
「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那人』就是驴驹的主人(参路十九33);『必立时』表示毫不犹豫,显明主的权柄。
﹝灵意注解﹞我们信徒原来是在这世界的主人手下,被世上的事和罪恶捆绑住了,但有一天,主那权能的话临到我们身上,我们立刻就从黑暗的权势底下得着释放,而归给主用。
﹝话中之光﹞(一)驴驹的主人一听主要用牠们,「立时」就答应;我们信徒一听到主的话,也当「立时」顺服。
(二)我们的身体、智力、财物等,都是属于主的,当主要征用时,应当「立时」欢喜献上。
(三)主的门徒只因着主的一句话:「主要用牠」,就把事情办成功了。可见这件工作,在表面看,好像是门徒作的;实际却是主的话负他们的责任。同样的,我们今天事奉主,无论是传福音,或是看望圣徒,外面好像是我们在作,其实里面也是靠主的话来负一切的责任,才会有成果。
【可十一4】「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牠解开。」
﹝话中之光﹞(一)我们对主的话,也应当信而顺服,不可怀疑。
(二)主怎样吩咐,我们只要遵行,事情就怎样成就。
【可十一5】「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作甚么?』」
【可十一6】「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原文字义﹞「任凭」容许,赦免。
﹝话中之光﹞「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主的话乃是最佳的回答(参太十19~20)。
【可十一7】「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原文直译﹞「...把他们的衣服搭在牠上面,祂就骑在牠上面。」
﹝文意注解﹞「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这是用衣服代替鞍子。
﹝灵意注解﹞『衣服』象征我们外表的荣美和行事为人。主坐在衣服上面,意即:(1)祂被人高举和荣耀;(2)人的降服,才能主观地经历祂的作王掌权;(3)我们的生活为人,应该为着彰显祂的荣耀。
【可十一8】「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文意注解﹞「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有许多人』可能因逾越节将临,故有极多的人从各地前来耶路撒冷过节;『把衣服铺在路上』乃是一种向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的举动(参王下九13)。
「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树枝』指满带嫩叶的树枝;古时犹太人在迎接君王时,用树叶、嫩枝、芦苇和草类等铺在路上,犹如一层地毯,可供人行走或躺卧其上。
﹝灵意注解﹞主骑在驴驹上,人以衣服为坐垫,又以衣服和树枝铺路,这事说出了如下的含意:
1.人类(衣服)、动物(驴驹)和植物(树枝)乃是万有的代表,表明主在凡事上居首位(西一18),万有都服在祂的脚下(弗一22)。
2.衣服代表人外面的义行(启十九8),树枝乃指棕树枝(参约十二13),它象征人里面的喜乐(参利廿三40)和得胜的生命(参启七9),『铺路』表明使之与属地的有所分别,全句是说信徒在生命和行为上,表现出属主和属地的不同。
3.信徒以所是和所作来尊崇基督,使世人也能认识基督的所是和所作。
﹝话中之光﹞神的忠仆主耶稣,至死顺服,所以面向耶路撒冷──祂舍命服事之处,毅然前往,毫不畏缩,所以神借着万有荣耀的迎接来印证祂。同样的,所有不逃避十字架,至死顺服的人,到那一天,也都要与基督同受万有的欢迎(参罗八18~19)。
【可十一9】「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文意注解﹞「和散那」是『求你立刻拯救』(参诗一百十八15)的意思,但亦可转用作称颂的话,含有『你有大能,惟你是配』之意。群众如此向祂欢呼称颂,乃以为耶稣就是他们民族的救星,来此作王,率领犹太人反抗罗国帝国的统治,建立弥赛亚国。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个颂词原是向朝圣者祝福的话(参诗一百十八26),群众在此既将这话和称颂弥赛亚的话并提,因此『奉主名来的』就是指那要来的弥赛亚,也就是这位出现在他们眼前的耶稣。
﹝话中之光﹞(一)当主骑上驴驹(7节),人们也以衣服铺路(8节)时,接下来便是众人的称颂;照样,当我们完全顺服主时,就使主高举在众人之上,而成为赞美的中心。
(二)当荣耀的主向我们显现时,我们都要禁不住欢呼赞美起来。
【可十一10】「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文意注解﹞「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指弥赛亚的国度。
「高高在上,和散那」含意有二:(1)指因弥赛亚的来临,而将荣耀归给那坐在高天之上的神;(2)指愿那些天使天军(参诗一百四十八1~2),也从天上高唱『和散那』。
【可十一11】「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
﹝原文字义﹞「各样对象」一切,所有(事物)。
﹝文意注解﹞「往伯大尼去了」『伯大尼』是耶路撒冷城外,位于橄榄山东南麓的小村庄,那里有清心爱主的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三姊弟一家人(约十一1~5,18),还有长大痲疯的西门一家(参十四3),马利亚就在他家里作了一件美事(参十四3~6;约十二3)。
﹝灵意注解﹞耶路撒冷城豫表堕落变质的基督教组织或所谓的教会,按名他们是活的,其实是死的(启三1)。主既在其中得不着安息,于是离开他们,出城另寻可供安息之所。
『伯大尼』的字义是『无花果之家』,无花果象征生命之果,生命乃是属灵的实际;那里有属灵的实际,那里才能让主住宿安息,难怪主耶稣在世最后一星期,每天晚上都出城到伯大尼去住宿(参19节;路廿一37)。
﹝话中之光﹞(一)一个正常的教会,应当满有生命(拉撒路)、爱(马利亚)和事奉(马大),才能让主得着安息。
(二)基督只能因着我们的信心和爱心,而安家住在我们的心里(参弗三17)。
【可十一12】「第二天,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
﹝灵意注解﹞「耶稣饿了」象征主得不到满足。
【可十一13】「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甚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甚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
﹝背景注解﹞在一般正常的情形下,无花果树是在现代阳历二月间开始结果,然后发芽长叶,至四、五月间即达绿荫茂密的地步,每一个叶子下面都有一个果子,大多数果子须至六月间才成熟,不过也有些果子会早熟。本章经文所述时间,已经靠近逾越节(参十四1),大约介乎阳历三、四月之间。因此,按常理,那棵无花果树是不该光有叶子而没有果子的。
﹝文意注解﹞「远远的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无花果树是以色列国的象征(参耶廿四5;何九10),犹太人自义、自傲、自居万民之上,藐视别人,故是路旁孤独的一棵无花果树。
﹝灵意注解﹞神栽培以色列人如同栽培无花果树,盼望能得着一些果子,来满足祂的需要。当主耶稣来到以色列人中间(回城)时,祂带着神的需要(饿了)来,就在他们身上寻找生命的果子,不料甚么也找不着,不过徒有敬拜神的仪文外表(「不过有叶子」)而已。
﹝话中之光﹞(一)今天在我们信徒中间,恐怕也像以色列人一样,不少人只有敬虔的外貌,却没有敬虔的实际(提后三5)──光有叶而没有果──就叫主无法得着满足。
(二)我们若只是注重道理,而忽略了灵命的话,就恐怕在主的眼中,也是只有叶子而没有果子的基督徒。
(三)主耶稣舍命作人实际的供应,与这一株虚有其表而无实际的无花果树,正是一个强烈的对比。
【可十一14】「耶稣就对树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祂的门徒也听见了。」
﹝灵意注解﹞「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这是豫言以色列人要被弃绝。有人说:耶稣一生行的神迹,都是表彰祂的慈爱;只有这一次是显明祂的忿怒,这一次却又是行在树身上,而不是行在人身上。所以主在祂的忿怒中,仍是满了怜悯,向人豫作警告。
主耶稣这话,果然在历史上应验了。主后七十年,耶路撒冷城被毁,其后以色列人被分散于世界各地,一直等到二十世纪,这世界的末日将临时,以色列国才又复国,正如无花果树的树枝发嫩长叶(参十三28),惟仍没有果子(今日的犹太人极少基督徒)。
﹝话中之光﹞(一)我们信徒若不结果,就要被剪去,丢在外面枯干(约十五2,6)。
(二)万有生存的价值,乃在让万有的主得着享受和满足,否则就没有生存的必要。
(三)我们所能给主吃的果子,就是我们身上基督的度量。真求主不断在我们身上作增加『基督』的工作,免得我们被废弃。
【可十一15】「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耶稣进入圣殿,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
﹝背景注解﹞当时圣殿的祭司允许商人在圣殿的外邦人院作买卖,售卖献祭用的牛羊鸽子及其他祭品;又因圣殿不收希腊和罗马的钱币,犹太人缴纳殿税或奉献,须用指定的希伯来钱币(参出卅13~15),故有兑换银钱的人,为那些外来朝圣者提供方便。这类买卖商业行为,表面看似乎并无不妥,但实际上有下列严重的弊端:(1)因买卖是在圣殿的范围内进行,神圣之地因而被玷污;(2)占用外邦人的院子,剥夺了外邦人敬拜神的权利;(3)因祭司和商人勾结串通,祭司给予商人各种方便(例如祭牲未严格检验,有瑕疵者也予通融),而商人高价剥削,然后朋分暴利。
﹝文意注解﹞「赶出殿里作买卖的人,」『殿』原文是『神圣的处所(sacred place)』,指包括圣殿本身,并其四围和院子的全部地区;『殿里』指圣殿开放给外邦人敬拜用的院子。
「卖鸽子之人的凳子」『鸽子』是供穷人献祭之用(参利十二8;十四22;十五14,29)。
﹝灵意注解﹞神的殿是供神居住的所在(弗二21~22),但如今却有一班人在殿里作买卖,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主耶稣洁净圣殿之举,说出神无法在这样的殿里得着安息。
﹝话中之光﹞(一)当我们肯让主在心中作王时,我们里面一切的污秽、掺杂、罪恶,都要被祂清理干净。
(二)主不喜悦我们任何藉属灵的事来赚钱(兑换银钱),或消灭圣灵的感动(卖鸽子)等情形。
【可十一16】「也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
﹝文意注解﹞只有马可福音记载这个细节,可能圣殿的院子被一般人当作通衢,以其为来往耶路撒冷城内和橄榄山之间的捷径。
﹝话中之光﹞(一)信徒不但不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提前六5),连为图自己的方便而利用教会也不应该。
(二)在神的教会中,绝不容许有属人的工作,和工作的显扬。
【可十一17】「便教训他们说:『经上不是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么?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原文字义﹞「贼窝」强盗的巢穴。
﹝文意注解﹞本节是把赛五十六7和耶七11两段经文合成一句。
这是主第二次洁净圣殿。主在工作开始之时,曾洁净一次(参约二13~17);此处是在工作即将结束之时,再作一次。第一次是称殿为『我父的殿』(约二16),因祂是以神儿子的资格来洁净圣殿;此处则称「我的殿」,因祂是以大卫的子孙──弥赛亚的资格来洁净圣殿。
「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万国祷告的殿』豫示救恩将临及全世界,外邦信徒也可以敬拜神。
﹝话中之光﹞(一)神拯救我们,乃是要我们作祂的『殿』(参来三6『神的家』原文是『神的殿』),作祂安居之所。
(二)「祷告的殿」是与神交通、和神同工、让神得着荣耀的地方;「贼窝」是窃取神的利益、搞得乌烟瘴气、使神不得安宁之处。 (三)教会和我们里面的灵,本应作祷告的殿,但若不让基督安家(参弗三17),就有可能变成贼窝。
(四)我们信徒既然成了主属灵的殿,就不该再让世上的财利来充满,而成为贼窝;乃应常常向主祷告,与主交通。
(五)个人的祷告固然紧要,但许多时候,教会的祷告比个人的祷告更有力量;因此,我们应当常与其他信徒一起祷告。
【可十一18】「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祂,因为众人都希奇祂的教训。」
﹝文意注解﹞「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犹太教领袖想要除灭主耶稣的原因:(1)主斥责他们把圣殿变成贼窝(17节);(2)主自称与父平等(约十33);(3)犯了安息日(太十二10~14);(4)使拉撒路复活(约十一47,53)。
﹝灵意注解﹞『祭司长和文士』代表宗教里面带头的人物。
﹝话中之光﹞(一)当时的殿已经成为贼窝了,犹太教的领袖们并不在意,而当主耶稣来洁净圣殿时,他们竟想法子要除灭祂。宗教徒只要敬虔的外表,好作为他们得利的门路;他们不要敬虔的实际,惟恐他们的罪恶被揭露。
(二)挂名的基督教领袖,他们保留一些宗教仪式,却拒绝真理,甚至想尽办法要消灭真理。
【可十一19】「每天晚上,耶稣出城去。」
﹝文意注解﹞主耶稣每天晚上都在伯大尼过夜(参11节)。
【可十一20】「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
﹝文意注解﹞马太福音记载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参太廿一19),所谓『立刻』,是说『事情发生得很快』,一棵树在廿四小时内枯干,也可用『立刻』来形容,所以两本福音书并没有矛盾。
﹝话中之光﹞(一)主话的成就,并不须要多长的时间。
(二)凡败坏的事,也必在短时间内显露出来。
【可十一21】「彼得想起耶稣的话来,就对祂说:『拉比,请看,你所咒诅的无花果树,已经枯干了。』」
﹝文意注解﹞彼得提醒主耶稣注意无花果树枯死的事实,用意在问祂为甚么它这么快就枯干了(参太廿一20)。
【可十一22】「耶稣回答说:『你们当信服神。」
﹝文意注解﹞「你们当信服神」无花果树的枯干,乃是出于主的话;但主在这里不说:『你们当信服我的话』,而说:『你当信服神』,意思是表明在祂的话里有神的权能,或说神的权能乃在祂的话里。
﹝话中之光﹞信徒在信心里所说的话,也一样带着神的权能。
【可十一23】「我实在告诉你们,无论何人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里不疑惑,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
﹝文意注解﹞「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挪』与『投』在原文都是被动语态,这表示『挪』与『投』既不是山自动的挪开并投海,也不是出于任何人的力量,乃是神使然。
「只信他所说的必成,就必给他成了」这里有两个『成』字,一个是『必成』,一个是『成了』;『必成』是人信心里的事实,『成了』是神为人成就的事实;先有信心中的事实,然后有成就的事实。
﹝灵意注解﹞「这座山」指梗阻在信徒道路上,那似乎是巨大到无从排除的障碍和难处。
「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移山投海表示克服极大且坚顽的难处。
主耶稣这一段有关信心的谈话,是在答复彼得对无花果树枯干的疑问,它含有深厚的属灵意义。移山投海是一个神迹,非人力所能作得到,乃是神作的;而要搬动神的手指头去为我们移山,首需『满足』神的要求,『信心』就是我们人惟一能让神得着『满足』的东西。犹太人想藉行律法(叶子)来讨神欢喜,结果却被神厌弃;我们是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罗五2),故可以说,『信心』乃是使神满足的『果子』。
﹝话中之光﹞(一)任何人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都可以靠神解决。
(二)我们只要能搬得动神的手指头,便不愁搬不动巨山;信心乃是叫我们能搬动神的手指头。
(三)信徒面临再大的难处,只要有信心,就必能克服。
(四)我们有时候应当直接对难处说话,凭信心拒斥难处。
(五)心里疑惑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甚么(雅一6~7)。
【可十一24】「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甚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
﹝文意注解﹞「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这里也有两个『得着』,一个是『是得着』,一个是『必得着』;『是得着』意即现在就已得着,『必得着』乃是将来必要得着。先是在信心中已经得着了,然后才看见事实中的得着。信心是超越过时间,能看见未来的事。
﹝灵意注解﹞本节乃说明前一节的移山投海是神作的;是人向神献上信心的祷告,就从神得着移山投海的答应。人借着『信心』满足神,神回报人,使人也有所『得着』。
﹝话中之光﹞(一)在信徒祷告的经历中,乃是「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先是里面有了「信」,外面就必成就。
(二)祷告就是人在求神,而信心的祷告,是得着神答应的条件。人乃是凭着信心,来支取神的应许。
(三)信而不疑,神能行大事;祷告而无信,则不能成就;神行事看我们的容量,准备的程度有多少。
(四)我们信徒的错误,乃是将「信」字,从「是得着」上拿下来,挂在「必得着」上。但『相信是得着』和『相信必得着』不同;前者是相信已经得到神的答应,后者是相信将会得到神的答应。
(五)凡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但信「必得着」的,许多时候却得不着。
(六)祷告是信徒该作的事,而叫人得着所祷告的,乃是神所要作的事;我们只要作好该作的事──凭信心祷告,神就不能不作祂所该作的事──叫我们得着。
【可十一25】「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当饶恕他,好叫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
﹝背景注解﹞「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古时犹太人正常的祷告姿势是『站着』的(参路十八11,13)。
﹝话中之光﹞(一)我们祷告的存心纵然是对的,但我们的行为配不上神,所以仍需求神的饶恕,才能坦然无惧的来到神面前祷告(来四16),我们的祷告也才能蒙神垂听。
(二)我们若要蒙神饶恕我们的过犯,必须先能饶恕别人的过犯;也惟有能饶恕人的,才配求神垂听他的祷告。
【可十一26】「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有古卷无此节)
﹝话中之光﹞(一)那不怜悯人的,也必受无怜悯的审判(雅二13)。
(二)信徒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定别人的定罪;你对人的态度如何,关系到神对你的态度如何。
(三)若是我们不肯饶恕得罪我们的人,我们的祷告就不能畅通,更无法蒙神垂听。
【可十一27】「他们又来到耶路撒冷;耶稣在殿里行走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进前来」
﹝文意注解﹞「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进前来」『祭司长』和『文士』,再加上『长老』,为构成犹太公会的三种成员。
﹝灵意注解﹞「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他们表征属地的、人为的、字句的、传统的权柄。
【可十一28】「问祂说:『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给你这权柄的是谁呢?』」
﹝文意注解﹞「你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这些事』指耶稣骑驴驹进耶路撒冷后的表现,尤指祂洁净圣殿一事(参15~17节)。
他们质问主仗着甚么权柄洁净圣殿,这是表明他们并不认识主耶稣,也不尊重祂的权柄,反而要来抵挡祂。
【可十一29】「耶稣对他们说:『我要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回答我,我就告诉你们,我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
﹝文意注解﹞对于这等硬着心故意不认识主的人,主不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以反问问题来塞住他们的口。
﹝话中之光﹞当人们问不该问的问题时,我们信徒也可效法主,用反问来解围。
【可十一30】「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你们可以回答我。』」
﹝文意注解﹞「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是从人间来的呢?」『从天上来的』意指从神来的;犹太人常以天代替神。
主的意思是说,施洗约翰的权柄所在,也就是祂的权柄所在;若那些反对祂的人能回答施洗约翰的权柄源自何处,也就自然能明白祂的权柄来自何处了。耶稣有此反问,因为他们若承认施洗约翰是神差来的,便应接受他对耶稣的见证(参一7~8),因此自然就明白祂的权柄来自神。
﹝灵意注解﹞『约翰的洗礼』是将悔改认罪的人埋葬(参一4~5),也就是将旧人置之于死地。主耶稣问此问题,用意是要他们承认这是出于神的,并且也暗示真正属神的权柄是从死而复活来的,否则,只不过是属人的权柄。
﹝话中之光﹞真实属灵的权柄,乃是在于神的托付──「从天上来的」,绝不在于人的传统和安排──「从人间来的」。
【可十一31】「他们彼此商议说:『我们若说从天上来,祂必说:“这样,你们为甚么不信他呢?”」
﹝文意注解﹞他们若答说约翰的洗礼是从天上来的,便是自己定罪自己,因为他们不相信他。
【可十一32】「若说从人间来,却又怕百姓;因为众人真以约翰为先知。』」
﹝文意注解﹞他们不能明说约翰的洗礼是从人间来的,因为会触犯众怒。
﹝话中之光﹞『不信』(31节)和『怕人』乃是宗教徒的两大特点。
【可十一33】「于是回答耶稣说:『我们不知道。』耶稣说:『我也不告诉你们,我仗着甚么权柄作这些事。』」
﹝文意注解﹞主并不是说『我也不知道』,乃是说『我也不告诉你们』。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明知答案,却推说『不知道』,这是撒谎;主知道而『不告诉』,这是诚实。
﹝话中之光﹞(一)我们的心若是不正,向主不诚实,就不能盼望从主领受话语。
(二)人今天或许可以将主的问题搪塞过去,将来有一天都要站在神的台前,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罗十四10~12)。
叁、灵训要义
【两种人的对比】
一、第一个对比──对主的权柄尊重与否:
1.一班人尊主为大(1~10节)
2.另一班人却质疑祂的权柄(27~33节)
二、第二个对比──能供主住宿与否:
1.一班人有殿的外表,却无殿的实际,所以不能让祂住宿(15~18节)
2.另一班人却能让主住宿安息(11,19节)
三、第三个对比──能供主享受与否:
1.一班人有果树的外表,却无果实,不能让祂享受(12~14节)
2.另一班人因信使神满足(22~26节)
【仆人救主的描绘】
一、祂的荣耀:
1.耶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城(1~7节)
2.有人把自己衣服搭在驴上面(7节)
3.有人把衣服和树枝铺在路上(8节)
4.众人高声喊着说『和散那』(9~10节)
二、祂的工作:
1.察看圣殿(11节上)
2.洁净圣殿(15~17节)
3.教训众人(18节下)
三、祂的权柄:
1.咒诅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12~14节)
2.出于信心的祷告,也可以运用此权柄(20~26节)
四、祂的智慧:
1.宗教徒质问耶稣仗着甚么权柄(27~28节)
2.耶稣用反问的话来堵住他们的质问(29~33节)
【宗教徒缺乏属灵的实际】
一、殿是城的实际:
1.耶路撒冷城对主有外表热闹的欢迎(7~10节)
2.神的殿却成为贼窝(15~17节)
二、果子是树的实际:
1.无花果树上光有叶子(13节)
2.却找不着果子,不能让主裹腹(13节)
三、信心是权柄的实际:
1.宗教徒讲究仗着甚么权柄作事(27~28节)
2.他们却不相信从天上来的权柄(31节)
【应当信服神】
一、因为祂有能力──祂无所不能(20~24节)
二、因为祂有恩典──祂无所不给(20~24节)
三、因为祂有怜悯──祂无所不爱(25~26节)
四、因为祂有权柄──祂无所不服(27~28节)
五、因为祂有智慧──祂无所不知(30~33节)
【祷告得答应的条件】
一、对神──凭信心求(23~24节)
二、对人──要饶恕人的过犯(25~26节)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马可福音注解》
参考书目:请参阅「马可福音提要」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