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翰福音第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聽祂     約二58,路九2236,馬四941      (周神助)

迦拿婚姻的筵席     約二1      (邱信典)

好的擺在後頭      約二110     (吳榮祥)

蒙福之路     約二111       (徐延政)

迦拿婚筵的教訓      約二111      (杜維康)

國度與轉機      約二111       (周神助)

頭一個神蹟的再思     約二111

水變酒      約二111       (戴義勳)

變水為酒      約二111      (何曉東)

榮耀豐滿的基督     約二111      (胡鴻文)

主的時候還未來到     約二111      (高集樂)

以水變酒     約 二111      (史祈生)

教會的潔淨     約二1222;可十一15 18      (陳終道)

 

 

    聽祂    周神助

 經文:約翰福音第二章58節、路加福音九章2236節、馬可福音四章941

 

    我們所信的主耶穌基督是歷史的中心,也是宇宙萬有的中心。祂是神計畫的中心,也是我們認識的中心。祂是我們信心、愛慕、追求、敬拜、感謝、讚美、事奉、跟隨、傳揚、盼望的焦點、標杆、根基、和內容。這位耶穌配得我們聽從祂,祂是我們傾聽的中心。這是我們所要探討的主題:

 

一、聽祂的重要性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聽主的話,吃虧更不在話下,而且所受的虧損不僅是「眼前」,而是永恆的。為什麼我們必須聽祂?

    (一)、因為這是神的命令  神在聖經中再三地命令:「凡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可四9;啟二111729,三61322)祂向世人宣告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路九35),祂的聲音是  神所命定在宇宙中最合法的聲音,世上沒有任何一位哲學家、神學家、政治家、道德家的聲音可與祂相提並論。由路加福音九章,我們可以發現:神在變像山上,甚至用雲彩遮蓋了代表律法之摩西,代表先知之以利亞,及代表使徒之彼得的聲音。宇宙中最高的權威所宣佈唯一的聲音就是聽祂。

    這世上充滿各種人的聲音,我們究竟要聽誰的?誰的話最有權威?以往人們凡事都聽長者或老前輩的經驗之談,現代則年輕人的呼聲愈來愈不容忽視。這次福音隊到埔裡傳福音,有一位寡婦很願意相信,但是她堅持必須先徵求她兩個兒子的同意才敢接受。在家庭中,聽誰的也是個嚴重的問題。有一個笑話說:一對新婚夫婦為這個問題而商議兩全之計,丈夫說:「以後家庭中的大事聽我的,小事聽你的:」妻子說:「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決定事情是大是小則要聽我的。」據說從此這個家庭都沒有發生大事。

    以往美國的政治決策大都是由總統及他的智囊團決定,自從尼克森下臺後,國會的權勢愈來愈大,福特總統凡事得受國會牽制。在泰國以前是軍人政府掌權,凡事得聽軍人的,現在是文人政府,一切得聽文人的,而文人又得考慮學生的意見。在回教國家及日本,是男人的天下,凡事要聽男的……。諳如此類的聲音,眾說紛雲,教人茫然不知何所適從。但是  神要我們聽主的聲音,因為這是唯一最正確無誤的聲音。基督在我們還做罪人時就為我們捨命,以祂的寶血將我們救贖,祂是最愛我們的主,我們當然要聽祂。

    (二)、因為這是禱告蒙垂聽的根基:我們必須聽祂,祂才會聽我們。聖經說:「你們舉手禱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們多多的祈禱,我也不聽,你們的手都滿了殺人的血(賽一15)。我們都曉得在家中最聽話的孩子,父母最寵愛,他要求什麼,父母親都會答應他。神也是這樣,祂只聽順服祂之人的禱告。

    亞伯拉罕聽從神的話,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前往神所指示的地去,神因此常常垂聽他的禱告(創世記十八章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的禱告就是一例)。摩西也是個聽從  神的人,他造會幕,完全依照神在山上所指示的樣式;因此神也常聽他的禱告,使紅海分開、磐石出水、擊敗亞瑪力人。馬利亞也是個凡事聽  神的人,她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在迦拿的婚宴上,她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約二5),因此變水為酒的神蹟就出現了。

    以利亞也是這樣的人,他聽從神的指示隱匿基立溪,投靠西頓撒勒法的寡婦,三年之後去見亞哈,因此在緊憊時神聽他的禱告降火、降雨(王上十八),主耶穌也是個最好的例子:祂無限制聽神的,種也因此無限制地聽訑。耶穌會告訴門徒說:「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惟有看見父所作的才子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樣作。」(約五19),同樣的,我們若要神聽我們的禱告,我們必須先聽祂。神聽我們多少,常與我們聽祂多少成正比。有一位虔誠的姊妹為了她兒子的婚姻向神代禱九十七項之多,結果神垂聽了九十四項。神聽你多少,常可反映你聽神多少。

    (三)、聽祂能帶來轉機:亞伯拉罕的順服為他個人、家庭、族人帶來轉機。摩西原是個血氣方剛的人,經過四十年曠野生活受神管教,到了八十歲成為以色列百姓的偉大領袖。門徒聽從主的命令,留在耶路撒冷等候聖靈,結果為他們的靈性為教會帶來極大的轉機。教會歷史上各次的轉機,者堤那些聽祂的忠僕造成的;馬丁路德、本仁約翰、司布真、約翰衛斯理、宋筒節、倪柝聲、王明道……等人都是堅持聽祂,而為教會、為時代帶來轉機。你我的靈命、現今的教會,若需要轉機,就必須聽祂。

    (四)、聽祂是權威的基礎:我們都希望別人能聽我們,但是我們若不聽祂,就不可奢望別人聽我們。摩西因為凡事聽從  神,因此祂成為以色列百姓的領上袖。先知、使徒及教會的權威也是建立在神的話語。因此父母若希望兒女聽話、老師若希望學生服從、丈夫若希望妻子柔順,他們本身必須是個聽從神的人。

    反之,凡是不聽祂而建立的權威都是虛假的,不能教人心悅誠服,至終都要被摧毀,結果必然造成權威的真空和混亂,求神再興起一批絕對聽從祂的人,重建真權威的秩序。

  (五)、聽祂是工作有果效的因素: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他的成就卓越,因為他是聽神的人。腓力聽從神的指示往曠野去,因而得以向埃提阿伯太監傳福音。彼得雖然心裡不願意,仍然聽從神的吩咐,到哥尼流家去,結果為主得了許多人。戴德生回應神的呼召到中國來,在中國內地建立許多福音據點。我們的工作常常沒有果效,原因就在我們不能聽從祂。

 

二、聽祂的難處

  聽祂固然十分重要,但也有難處:

  (一)、軟弱: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看見門徒不能做醒禱告,就說:「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可十四38

    (二)、誘惑:除了心靈的軟弱外,還有外在的誘惑使我們無法聽祂。亞當夏娃受誘惑不聽神而聽魔鬼,結果就墮落了。在多年以前,神感動我去向一位老朋友傳福音,我順從地騎車外出,可是常常半途轉到女友的住處去。我們常因肉體的情欲、世俗的誘惑、聲色之娛、兒女私情、今生的驕傲而攔阻我們親近神、服事神。這些外在的聲音,我們必須有勇氣拒絕、對付、排除,堅持只聽神的聲音。

    (三)、傳統:傳統也常影響人不聽從神的聲音。彼得一再遲延,不肯到哥尼流家傳福音就是一例,他堅持不與外邦人來往的傳統,卻忽視了主耶穌吩咐他們要把福音傳給萬民的命令。約拿的故事也是個有趣的例子。他不肯聽神的吩咐到罪惡的尼尼微城去,因為根據傳統,沒有先知被派往外邦說預言的。結果他瞞天過海、甚至葬身魚腹,最後仍舊回到尼尼微城去。傳統有價值,但也有危險,聽祂才能行得合乎中道。

    (四)、人的聲音:撒母耳年幼時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  神三次呼喚他的名字,他都以為是祭司以利的聲音,直到以利提醒他才恍煞大悟。我們常常聽慣了人的聲音,凡事請教輔導、牧師,不知學習單獨聽神的聲音,因此靈性很不穩定。在變像山上,神用雲彩遮蓋了摩西及以利亞,門徒因而「不見一人,只見耶穌。」約伯的三個朋友費盡唇舌勸諫他,結果神責備他們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伯卅八2

    (一)、衝破難處;我們必須像一架音質準確的收音機,對準周率,毫無雜音干擾。聽祂時,必須除去一切魔鬼的引誘、世俗及肉體情欲的迷惑、人的聲音,突破心靈及肉身的軟弱、傳統的桎梏,隨時隨地存著平靜順服的心,凡事聽祂。

    (二)、分辨諸音:我們要學習在各種雜音中分辨神的聲音,存著敏銳的心,在生活中發現  神的旨意。當彼得對主說:「你是基督。」耶穌就說:這是神靈啟示你這樣說的:但是當彼得勸祂不可赴難捨命時,主耶穌立刻覺察這是人的聲音,斥責他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可八33

    (三)、擴充量器:馬可福音第四章一再提到「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四)、聽祂從祂:我們不能聽而不從。馬可福音第四章關於撒種的比喻,就論到幾種聽道而不信的人;他們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是不久由於撒但的誘惑、或是遭受逼迫、或是世上的思慮進入心裡把道擠住了,就不能持久,唯有那聽道又領受,存在善良誠實的心裡,忍耐的結實,才能站立穩固。他的靈命就如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他本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可四327

    整個宇宙萬物中,唯有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但是唯有人最背逆、最不聰從  神的話。神因此歎息說:「天哪!要聽,地阿,側耳而聽,因為耶和華說:我養育兒女,將他們養大,他們竟悖逆我。牛認識主人,驢認識主人的槽,以色列卻不認識,我的民卻不留意。」  (賽一3

    願我們能在凡事上,隨時隨地聽從主的聲音,並誠心領受,忍耐堅持,守主聖道。

  

迦拿婚姻的筵席    邱信典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這是一篇充滿喜氣洋洋的結婚典禮後,賓客參加筵席的記事。主耶穌與門徒和他的母親,也被邀請去赴筵席。作者約翰描寫當筵席中,酒用盡時;主耶穌如何以同情與愛心,並以祂的大能行神蹟,把水變做酒,來解決主婚人的困難,賓主盡歡地享受好酒。

 

迦拿是小村莊

    迦拿是主耶穌的門徒拿但業的出身地,位於加利利海西方,適在主耶穌的故鄉拿撒勒北方約十五公里處。舊約記載,在亞設人的境內,另外一個地方也叫做「迦拿」(書十九)。又約翰四章節說:「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有一個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迦拿雖然是一個小村莊,卻因主迦拿行第一個神蹟而著名;主迦拿沒有在大城市行第一個神蹟,卻在這小鄉村實行;這事顯明主的恩典賜給人是不分小地方或大城市的。約翰二章,節說:「耶穌的母親」

馬利亞也在那裡。馬利亞與擺設婚筵的主人,若不是親屬,就是好朋友;因她幫忙那家照管事務。

 

結婚的筵席

    「耶穌和門徒也被請去赴席。」  (約二2),由此可見主耶穌尊重婚姻。希伯來書十三章節說:「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保羅對提摩太說,有些偏離真道的人禁止人嫁娶,那是錯誤的事。保羅說:「他們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就是神所造叫那信而明白真道的人,感謝著領受的。」(提前四3)。主耶穌很樂意與喜樂的人同樂,正如保羅所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那些同往參加婚筵的「門徒」,是指主耶穌不久選召的五個門徒;就是安得烈,彼得、腓力、拿但業,與本書的著者約翰。(約一3551)。

    主婚人很誠懇地邀請主耶穌帶門徒,與母親一同赴延席。這是這一家的福氣;在喜事時,他們邀請主耶穌到家中一同慶賀;結果是蒙主的賜福。多年前,有幾個臺灣教會牧師,前往南洋參加「基督教家庭研習會」。他們回臺灣時,各帶一幅很有價值的聖畫。那幅畫的中央有主耶穌慈愛的半身像,上面有一串結實的葡萄與茂盛的葡萄枝葉點綴;中間寫「基督是我家的主」,下面以較小的字寫:「說話時,有靜靜地聆聽的人:吃飯時,有看不見的客人。」

    當個人在憂傷痛苦,走頭無路時,跪下來向主祈求,呼喊主的幫助;這是人的常情。但當人在事業順利,生活發達,喜樂豐盈,陰雲消散時;仍然肯俯伏下來,恭請主耶穌居首位,讓「基督做我家的主」,這樣的人很少。迦拿娶親的主婚人,專程邀請主耶穌前來赴筵,這是難能可貴的事。也難怪,主耶穌大大賜福這一家;而主耶穌的赴筵也增加這家的光榮。

 

他們的酒用盡了

    「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約二3)。以色列人結婚,多有一連擺設七天筵席的風俗。創世記也記載,雅各娶利亞時,延客七天:「拉班就擺設筵席,請齊了那地方的眾人……,拉班對雅各說,你為這個(利亞)滿了七日,我就把那個(拉結)也給你,你再為他(拉結)服事我七年。雅各就如此行;滿了利亞的七日,拉班便將女兒拉結給雅各為妻。」  (創廿九22 2728)。又士師記也記載,大力士參孫在亭拿,與一個非利士女子結婚時,也擺設七日筵宴:「參孫對他們說,我給你們出一個謎語,你們在七日筵宴之內,若能猜出意思告訴我,我就給你們三十件裡衣,三十套衣裳。」  (士十四12)。

    「酒用盡了」,即使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重要婚筵,居然酒不夠用;可見舉行婚禮的這家庭不是富裕的上流階級,而是鄉村一般平凡樸素的家庭。也有人說,大概主耶穌與門徒來到時是遲一點;所以,那時酒己用盡了。也有人說,那個時代不像我們這個時代;現在只要有錢就能到商店買酒,要買多少就有多少;因酒是由政府公賣局統一製造的。但主耶穌的時代,婚筵的主婚人是要自己製造酒,或是預先委託親友製造酒的。因此,一旦酒用盡了;主婚人是很為難的,即使有錢,也一時買不到酒。

    迦拿娶親的主人,所準備的酒,我們比方做「地酒」,就是一般人士所造的酒。這種「酒」代表人生的福樂;包括富貴、健康、長壽、智慧、名譽、子女、金錢、權力、地位、學問等。當然,這些世福,若取之以道是不可厚非的。然而這一切都是世福,就是「地酒」容易用盡;因世上所有福氣是很快改變,很快用盡的。所羅門王曾經追求這些世福「地酒」:而他的結論是:「都是捕風」、「都是空虛」、「多有愁煩」、「增加憂傷」、「毫無益處」  (傳一1、二11)。然而,主耶穌所賜的福音救恩,才是永久沒有窮盡的。祂所賜永生的福氣,實在是最高級從天上來的「醇酒」。這醇酒比方永生;祂說:「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約十28)。世俗的福樂是暫時的,有限的,如「地酒」會用盡的。只有主所賜的永生福氣,才是無限的「天酒」。因此,我們要專心仰望祂(希十二2);如保羅看世界一切虛榮像糞土,因他已得主的永生福氣。

 

馬利亞的慈愛

    「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母親(原文作婦人),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  (約二35)。

    這裡中文所譯的「母親」,原文是「婦人」。主耶穌在釘十字架時,對母親馬利亞也用同樣的稱呼「婦人」(約十九26)。「婦人」的原文是Gunai,指已婚婦人的意思。有人說,主耶穌稱母親為「婦人」,這稱呼很不尊重,對母親馬利亞沒有禮貌。但在希拉文裡,「婦人」這稱呼是有尊敬與親情,也保持禮貌。當把「婦人」這句話,與主耶穌說的那句話「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一起來讀時,便會感受到耶穌的溫柔。現在馬利亞不應該再用,母親與兒子的關係來看耶穌;現在耶穌是神的兒子,而馬利亞是一個猶太婦人。他們的關係不再是人倫方面,而是屬靈方面的。雖然耶穌在拿撒勒家裡,都稱呼馬利亞為「母親」:因從肉體方面來說,主耶穌實在是從馬利亞所生的人子。然而,現在耶穌已步出家門,走向世界與全人類;祂要背負十字架,完成拯救人類的使命。祂的身份是神的兒子,祂只能服從神的旨意行事,不受馬利亞指揮。

    再說,在希拉文中「婦人」一語,是沒有非難、叱責、輕蔑的意思;無寧說,是表現有禮貌的尊敬與溫柔。儘管如此,「我與你有甚麼相干」這句話,是宣告儼然的斷絕。神的兒子耶穌的一切行動,都是遵行神的旨意與「時間」;而不是像以前在家裡時,凡事聽命於肉體上的母親馬利亞的話。因此,主耶穌表明了重大的真理,自己絕對不聽從人的吩咐,隨意按照人的意思服事;甚至連最尊敬的母親馬利亞,也不得不表明毅然的拒絕。那麼,耶穌是以神為中心呢,還是以人為中心呢?祂是選擇以神為中心。所以主耶穌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這是指主耶穌的生活,工作,生命,甚至「時間」;都全部交托在神管理下,完全順從祂的命令,以完成犧牲自己拯救世人的使命。

    當母親馬利亞告訴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時,是表示她對耶穌的信賴;她以為耶穌能解決困難。而事實上,主耶穌是有能力去解決這緊急的場面。只是主耶穌的能力,是以遵行神的旨意,並榮耀祂為重要;勝過為了支助解決人們生活的需要。主耶穌雖然沒有立刻答應母親馬利亞的要求;但後來,祂還是「用水變做酒」,完成她的心願。照樣,主耶穌有時並不立刻聽我們的祈求;直到祂的「時候」到時,才完成它。

    據說,天主教人士認為:「馬利亞在天上替罪人祈禱」;這是極大的錯誤。主耶穌雖然在世上時,聽人的禱告;但不能因此就說,已死的聖徒的禱告也要蒙應允。其次,聖經只記馬利亞向主耶穌祈求;而祂當時並沒有立刻允准她,反而略顯出「時候沒有到」及「母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的話來。不過,主耶穌還是很孝敬母親馬利亞;依照人的標準來看,耶穌是孝子。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忍受死的痛苦時,他還是掛慮關心母親馬利亞此後的生活。主耶穌把母親交托最愛的門徒約翰,代盡孝道。據傳說,後來約翰就帶馬利亞到以弗所教會,奉養她的晚年。經上說:「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他母親,與他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約十九2527)。

 

耶穌行神蹟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約二611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原來猶太教徒是按照:利未記十一章至十五章,民數記五14章,十九章1122節,三十一章1924節所說,是在煩瑣潔淨規定下生活的。因此,不論食物、衣服、器皿、住處,甚至身體上的不潔等,須要多關心;並要判別潔淨與不潔淨。如果身上受到玷污,要立刻行潔淨的儀式,把污穢洗去。因此所需要的水量也相當多;迦拿這一家不是祭司的家,只是普通的民家,門口就有容量一百公升(約六)的大石缸共六個。由此可見當時猶太教律法主義,加給人民的重擔。人們不論是離家外出,或從外面回家,甚至在吃飯之前;總要很細心地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是否受到污穢。這是當時猶太人的日常生活。經上說:「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他們歷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銅器等物。」  (可七34

    在這樣受律法拘束的生活中,人怎麼能呼吸到自由的喜樂呢?為了保守身上的清潔,人心萎縮,並奪去人們大膽勇敢的精神。而且,會產生宗教的特權階級,以如此祭儀的清潔為誇耀;並輕視那些無法遵守律法規定的一般人民。律法的嚴謹遵守,不能使人生活在自由,活潑,快樂的道路上。然而,由於主耶穌的出現,那沉重箝制人心的律法束縛已被打破了。從前,人們總是從水缸裡舀出潔淨的水來;但現在因主耶穌「用水變做酒」,人們可以舀出芳醇的葡萄酒來。這實在是非常奇妙的改變。這件神蹟也象徵;主耶穌新生命的福音,勝過枯乾的猶太舊律法的形式主義。主耶穌的福音,解放律法的束縛使人自由,好像水變做酒那樣奇妙。

    這是主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其中的一個「變」字很重要,「水變做酒」。這表示主耶穌有改變人的能力。其意義如次:第一,水是淡薄無味的,而酒是穠厚香甜的。主耶穌變水做酒,表示祂能改變淡薄無味的人生,成為穠厚香甜的人生。第二,有時水也比喻做沉淪與患難,而酒是比喻醫治與復活。路加十章記載,好撒瑪利亞人用酒去醫治,那受傷半死的出外人。主耶穌變水做酒,也表示祂能拯救世人,脫離沉淪;而進入復活與永生。第三,水又象徵洗滌,而酒又象徵受聖靈。所以聖靈降臨時,門徒都好像飲醉了新酒一樣。(使二)。主耶穌變水做酒,表示象徵祂能改變屬世的人,成為屬靈的人。世人多談、改良、改進、改革、改善;但主耶穌卻談改變。人只能改良生活;但主耶穌能改變人的心,拯救人脫離罪惡,得到新生命。主耶穌行這件神蹟的結果:第一,顯出祂的榮耀來;第二,門徒相信祂。

   

        好的擺在後頭    吳榮祥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0

 

水變酒

    「第三日,在迦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在祂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祂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母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祂母親對傭人說:「祂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做甚麼。」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耶穌對傭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傭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人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不一樣的喜筵

    這段聖經記載,主耶穌在婚筵中行第一次的神蹟,今天我們不是要查考這個神蹟,是要想管筵席的人所講的一句話。第十節,「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人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主用水變的酒,比人造的酒更好,是擺在後頭。我們說到酒,就聯想到酒杯,酒與酒杯是不能分開的。按靈意解釋,酒是指喜樂,杯是指福份。喜樂與福份也是分不開的,有福份就必有喜樂,有喜樂也就必有福份。有得救的福份,就有救恩的喜樂。有被提於空中迎接主的福份,就有與主同得榮耀的喜樂。

 

神的作為

    今天要我們看見一個原則,就是神施恩典給人,和撒旦迷人,有不同的原則。撒旦是將好的擺在前面,把壞的擺在後頭,神是將次的擺在前面,把好的留在後頭。

    神把好的酒與杯留在後頭,就是說,神的祝福留誰後頭的比擺在前面的更好。神把律法擺在前面,把恩典擺在後來,使接受恩典的人比接受律法的人更有喜樂。神也將猶太人擺在前面,將基督擺在後頭,使基督徒比猶太人得到更大的福份。將舊約擺在前面,新約比舊約更有恩典。摩西擺在前面,基督擺在後頭,基督比摩西更偉大。摩西是神的僕人,基督是神的兒子,神也將牛、羊的血擺於前面,基督的寶血擺在後面,基督的血和牛、羊的血是不能比較的。看到牛、羊的血是叫人想到罪,但不能除罪,基督的血,只有一次獻祭,使得到的人成為聖潔。

 

魔鬼的作為

    魔鬼是將好的擺在前面,壞的擺在後頭。先是甜的,後來是苦的,如吸鴉片,聽說第一次吸時很快樂,甚麼痛苦都消失,飄飄欲仙,但是到後來就會叫苦連天。進賭場賭博,頭幾回人家讓著你贏,使你快樂,使你覺得賺錢實在太容易了,我怎麼沒早一點來賭呢?可是後來使你破產讓你傾家蕩產。當浪子離開父親,一時快樂無比任意放蕩,既耗盡了一切所有,後來就去放豬,取豬所吃的豆莢充饑。

 

神的律

    我們常說「早、晚」,但神是說「晚、早」當我們讀創世紀第一章就看出神所定的次序。神創造光與暗,神看見光是好的,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所以將晚上擺在前面,將早晨擺在後頭。因此,第一天創造天地後聖經都記載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一天、第二天等,先有黑暗,然後有光明,人受造在光明中,墜落在黑暗的裡面。神救贖人是從黑暗中救出,而進入光明中。

    這幾節聖經,使現在處於逆境困苦中的弟兄姊妹,得了很大的安慰。我們應該自己想想,是先享福?或先受苦?我們苦知道神的原則,必定願意在世上吃苦,好在後來享福。因為神是把好的酒與杯擺在後頭的。

    主耶穌在世上的經歷也是先吃苦,複來才得了榮耀。主先上十字架,後來上榮耀的寶座,先戴受苦荊棘的冠冕,然後戴榮耀的冠冕。主看清神安排的道路,就歡喜遵行。所以今天與基督同受苦的基督徒,將來必定與基督同得榮耀。現今的世代是邪惡的,信徒于今世要敬虔過日,忍受苦難,除滅一切的邪欲,好在將來得到榮耀,因為我們的神是把上好的酒與杯擺在後頭。先受苦難,後來得到榮耀,這是基督徒的道路,也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

 

    蒙福之路    徐延政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相信這段聖經弟兄姊妹並不會陌生,這裡記載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其實每一次到了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想得祝福,希望未來的一年比過去的一年好,因為人喜歡蒙福。在今天我們所讀的聖經中我們看見了一個婚禮,他們正經歷他們的人生大事,耶穌和馬利亞被邀請在這場喜宴中,新郎新娘正接受眾人的祝福,他們在婚禮中歡喜快樂。我剛剛提到每一個人都喜歡蒙福,沒有一個人希望在他的生命中出狀況,就好像我們耶誕節或過年收到的卡片總是祝福的話。但是祝福到底從那裡來呢?是否上片收到越多就表示他一定會過得更好呢?若是這樣我一定想盡辦法去獲得卡片,即使自己寫給自己都可以,所以到底祝福從那裡來才是我們蒙福的關鍵,我們今天要思想這個問題。

 

邀請耶穌

    在他們邀請耶穌的時候,他們並未想到耶穌這個木匠的兒子會成為他們得祝福、得恩惠的關鍵人物。當時他們對耶穌的認識是很少的,所以他們並不曉得耶穌有任何能力或是權柄來幫助他們,使他們得福。因為這裡記載「水變為酒」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首先我們要來看這件沒有酒的狀況,事實上並非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因為可以不喝或是以其他飲料代替,假如是新娘不見了,可能還嚴重些。另外新郎也不是沒有預備只是沒想到預備得不夠,超乎他原先所預計的。我們常常會遇見這般的情景,不是沒有準備,只是預備的不夠。就好比這次耶誕節,兒童來到教會的人數超過我們原本所預測的人數,以至於準備的禮物不足。這裡的新郎也希望他的婚禮很順利,沒有任何差錯。沒有想到使他可以如此順利的不是他的總管,而是一個座上客,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客人——耶穌,耶穌後來就處理了這個危機。

    的確,沒有酒婚姻不見得會不幸福,但是也許會叫新郎覺得遺憾,好像招待不周,而耶穌就補足了這個不足。由於他邀請了耶穌,以至於當他遇見這樣的缺乏時,經歷了耶穌的扭轉。不知道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會碰見什麼事,會遭遇怎樣的景況,即使是一個很小心、很認真、很仔細的人都有可能會遇到準備不足的時候,那麼我們是否讓耶穌參與在其中?我們是否邀請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裡面?假若沒有耶穌在場,我們將失去使我們真正蒙福的源頭。所以在這個婚禮裡頭,他們雖然不知道,但由於他們邀請了耶穌,所以他們得著最大最大的祝福,對我們而言也是一樣,在我們的生命裡面,當我們邀請了耶穌進來的時候,我們就能經歷一個沒有缺乏的人生,這才是最大的祝福。所以這是我們第一個要思想的,把主邀請到我們生命裡,我們才能蒙福。就如同約翰福音一章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各位,作神的兒女有多好?假如新郎爸爸知道沒有酒了,你想邀請,就是信他名就是信靠。新郎不是等他搞清楚耶穌是誰才邀請他,我們並不是等到耶穌完全清楚了才信,要不要信,是你的決定!要不要邀請耶穌,是你的決定!你的頭腦要等想清楚才信,可能酒宴已經結束!

 

交托給主

    接下來我們要思想如何經歷蒙福之路,在婚禮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客人——馬利亞。如果是你在場,碰到沒有酒這件事,不知道你會怎麼辦?為何馬利亞黛把沒有酒這件事告訴耶穌呢?如果是擺酒菜的桌子壞了,找耶穌也許還此較合理,因為他是木匠的兒子,他可以很快修好它。我們要來思想馬利亞對耶穌的認識是什麼?為可她要找耶穌呢?在水變為酒的神蹟之前,我們有理由相信;包括門徒他們對於耶穌的認識,乃是他是個木匠,他是個像約翰的傳道者。我們會不會把一件事交給一個完全沒有機會的人呢?當你生病很重的時候,我們會找一個很有權威的醫生,因為他比較有經驗,誤的機率比一位剛畢業的醫生來的低,你不會輕易地把你的生命交給一個你沒有把握的人。當時耶穌尚未行過神蹟,別人沒找他不是耶穌沒有行神蹟的經驗。耶穌行神蹟不是越做越有經驗;剛開始只會把水變成酒,之後叮以平靜風浪,然後可以使五千人吃飽,最後可以使人復活,他的能力越來越厲害,耶穌

不是這樣!沒有經驗的人,不是神!人對他的信心總是不夠!可是這兒有一個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她曉得這位耶穌是聖靈感孕而生,是神應許的,她對耶穌的認識可能也很有限,雖然她也不知道耶穌會怎麼做,但是她知道她的兒子不是普通人,找他有辦法,所以她做了一個動作,她把問題帶到神面前。

    弟兄姊妹,什麼是蒙福之路?並不是你擁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好的本領,而是你懂得把事情帶到神面前的態度。各位,不知道我們有多久沒有經驗到神蹟在我們身上?我所指的不是大異象或一些很超自然特殊的經驗,而是說我們有多久未曾經歷、體會神在你身上的工作?當我們不去思想的時候,我們就越來越難體會,也越來越難去相信。凡事起頭難,當你從不去經驗神在你身上會做工的時候,可能你就會像那些沒有見過耶穌行神蹟的人一樣,即使你遇到事情,你也不會把事情交給主,因為你並不認為耶穌可以解決你的問題,但是當你願意交托並且也經歷主的工作時,你就會曉得神真的開道路,他會為我解決生命中的難處,神真的會陪我走所行的頭一件神蹟不是耶穌沒有經驗,而是在此之前人從來沒有過,當人沒有看過的時候,人要去跨越那一步是非常非常難的。你從來沒有體會過神在你身上的工作嗎?在一九九九年,你可以有一個開始,好像上兩周的禱告會,饒牧師邀請末曾在禱告會開口禱告的弟兄姊妹,第一次開口,我相信這些人以後要再開口禱告,就比較不害怕,不膽怯了,就好像你今天經歷到神幫助你了,下一次再遇到事情,你會更容易再一次把問題交給神。

 

順服神

    第三個蒙福之路,就是順服的路。當馬利亞告訴耶穌沒有酒的時候,耶穌回答說:「婦人,我與你有什麼相干?」這裡的回答乃是耶穌要讓馬利亞知道一件事,肉身的關係中,耶穌是馬利亞的兒子;但是今天耶穌出來傳道,他是以神兒子的身分出來傳道,他是以彌賽亞的身分出來傳道。所以馬利亞即使是的母親,也不能指揮耶穌做事,這是馬利亞要去面對的事,當她知道耶穌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的同時,他也要認識一件事:耶穌是主!所以當我們把問題帶到耶穌面前的時候,我們同樣要有一個認識:他是主!認識耶穌的主權跟認識耶穌的能力這兩件事是不能分開的。我們不能說:「耶穌,我只要你的能力,但我不要你的主權;主權在我手上,能力在你身上。」所以連最有資格指揮的馬利亞,都不能指使他!耶穌很實在的點醒了馬利亞,你是以什麼樣的身分和立場跟我說呢?今天馬利亞是以一個母親的身分指使兒子,還是承認他是主的地位呢?馬利亞順服了。耶穌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神有他做事的時候,馬利亞可以把問題交給他,卻要曉得主權在耶穌的手上,照著神的時候而非照著你的時候,你把問題交給我,我會按著我的時候,我的方法來成就。許多事情都有它的時候,即便我們與神同工,好像我們在作甚麼事,然而決定那一切的是神!就像馬利亞所作的,她要求僕人等候耶穌的吩咐與差遣,當耶穌的時候一到,他們即可有所回應。

    另外,我們要思想那幾個僕人。他們並不認識耶穌,此外耶穌的要求;要他們打水,這件事似乎也與沒有酒扯不上關係。有時候耶穌他所吩咐的彷佛超越我們的理性,超越我們的邏輯。那麼我們是按照我們的想法?還是願意按照神的方法?我們看到這幾個僕人的順服!他們沒有質疑耶穌,他們沒有用自己的判斷,他們單單照著馬利亞所說的,順服主的命令,就去打水。他們也沒有因為不知道耶穌要作什麼,工作也很辛苦而抱怨主的方法有問題,就不去做,他們辛苦得打滿一缸又一缸的水,直到滿了六口石缸,最後還順服耶穌的命令,把水舀出去,儘管他們知道筵席上要的是酒,不是水,他們在作一件可能會被管筵的人責駡的事,但是他們仍遵行耶穌的吩咐。由於馬利亞並這些僕人單單順服主,他們沒有想別的辦法,他們相信耶穌有辦法,他們就經歷到耶穌有辦法。

    各位弟兄姊妹,不知道你是否期待今年的酒比去年的酒,更香、更好喝?倘若你如此期待,第一步就是要邀請耶穌;第二步就是把你的問題帶到主面前,不管你覺得你的問題有多大、有多難;第三就是照神的時刻、照神的方法,順服主。神比我們更聰明,更有辦法,所以我們當像一個聰明的人把自己的聰明放下,單單信靠。

  

 迦拿婚筵的教訓    杜維康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l1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祂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母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有到。祂母親對用人說,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照猶太八潔淨的規矩,有大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傭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吃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顯出祂的榮耀,祂的門徒就信祂了。

 

人的盡頭神的起頭

    上列經文說耶穌赴迦拿婚筵的時候,酒用盡了,主充分地供應這個缺欠,把憂悶化成喜樂。當時,他們喝的是葡萄酒,不像我們今天喝的是「汁」。

    現代的精神容易著火,因為人們要儘量尋找刺激,喜愛買醉,通常的婚筵需要一百二十加倫多的酒。東方人的婚筵像迦拿的的鄉村,真是賓至如歸,人人到來吃喝,甚至一、二禮拜之久從不拒客於門外,所以酒也用盡了。

    耶穌降世,是傳福音的喜訊,不講忿怒的日子,祂來不光是供給人的所需,而且恩上加恩豐足有餘,祂不光是來救罪人,而且是給罪人充足的恩典,祂不僅是給人生命活水,更是叫人喝而舒暢,充滿喜樂,這區區壹佰二十加倫的葡萄汁,怎能及得祂那江海般的愛呢,在迦呢以水變酒的往事你可以忘記,但主耶穌的恩慈卻不許我們忘記的。茲將迦拿婚筵的真理,闡述於後:

 

一、基督的命令是福分

    「祂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約二5)命令在先,得能力在後,當主醫好盲眼人時,用泥搽在他的雙眼對他說:「往西羅亞池子去洗」就看見了,倘他不信從,人若只憑理智驅遣,必會說,哀哉!我本瞎子。塗上泥更加瞎了,就會不順從,那裡能得到醫治呢?拉撒路死在墳墓裡,主喊說:「拉撒路出來!」祂的命令帶來了人類的福氣,有人以為到禮拜堂赴會搴獻是個重擔,但這是主的吩咐,倘若我們聽從遵守主的話,就必為我們帶來福氣,你是罪人,主耶穌說:當信主耶穌,就必得救。」主吩咐祂的門徒去傳福音,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廿八章1920節,用人們遵照耶穌的囑咐把缸了水,就變成了酒,得著豐富的供應。倘若我們能服從主的命令,就必有神蹟跟從我們,禱告必蒙垂聽。

 

二、信靠和順服的原則

    當時的情況是人們急需的是「酒」,但基督卻說把缸倒滿了「水」,用人頂容易反對說,「耶穌,這時節不是往會堂行洗淨的或是人類的「原罪」?

 

保護健康的方法

    現今且說信徒如何保護健康與免疾病方法。先請讀路加福音書十七章二十一節:「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原文是沒有「心」字的。l-Within You」就說「在你們裡面」!我行醫卅多年早早已發現著人的體內細胞確可顯出神的國,每一個細胞是恭恭敬敬地守著神給予它的一定律例,細胞最精妙結構的是神經系,神給人體的神經細胞一千萬萬單位是善用「愛」而不願用「恨與憎」的。

    充滿「愛」的神經自然地運行順利,日間歡樂,夜可寧睡。反之「憎」與「恨」的神經是日中頭暈眼花,心跳耳鳴,夜間不能入睡的!妒與惡的人,可叫神經發生病症,可知神的園是在人體內的神經運行,若以神之道而行將有正常的反應,若用惡魔方法治理,則人的經不妥了,不獨神經細胞是這樣,人的胃亦如是。神造一個胃給人類,是用以消化良好適度的食物來養生,若人把不入食物類的酒精放入胃裡即會生病。

    吸煙草,平均每日吸二十枝的人,比常人可能生肺癌病多十倍。有位名醫說過若人類沒有性病的話,便用少許多醫師與醫院。大約估計性病可占全部人類病症三份一至一半,這是視乎國與人種之關係,美國每年在公路上因汽車致死的人約五萬,受傷的有一百五十萬人,損失生命財產極多。汽車失事的原因,多因醉酒人駕車或走路者占一半以上,若戒酒則確可免了一半汽車意外了!

 

全人健康

    在美國的醫學統計其中一百個病人中約有六十至七十位是患神經失常,科學藥物治療是沒有用的,因「全人」是有身體、神經、與靈魂而每一方面都可以生病,若要「全人」健康必須保持三方面正常。這是不容易一件事,若以簡單的規條來說:

    一、謹守衛生原則,日食三餐正常合宜食物,睡八小時,運動一小時,大小便暢通,不要飲酒和吸煙,及其他壞習慣。

    二、讀有益於理智的書,不要看有肉感性的電視和戲劇。

    三、每天讀聖經,默禱,及不時為主服務,除自己正常職業外,將多些時間與金錢獻給主,終身不止,長年累月做為主為人的工作,每年作有全部計畫去為主的事工,每年如是,把時間與金錢作有計劃的奉獻。

    人的身體會因憂勞生病,亦會因道德敗壞生病,細菌與毒藥可生病,我以為很少人會為主為人因做得工作過多生病的,若得著休息,主必給我們新生力量來的,自私自利的人,常常生病,享受物質太過豐富的人會快生病,天天想及自己的不顧他人的亦會生病。那些人是違反神的國,因為神的國就是在你們裡面。

    醫史上會有一位大富翁,享盡世界榮華,臨老的時候,他患了一種疑難雜症,經過許多年的時間沒有醫好,有一天他聽聞有一位基督教神經病名醫,他就快去求他診療。醫者說:你的病十二分容易痊癒,亦不必費太多金錢,我亦不收多的診費,你今天晚上八時拿著一小布袋載滿著一元,五元,十元、廿元的美鈔,我和你去行街,便可把你的病醫愈,病者說:「大約多少錢放入布袋裡?」醫者說:「大約一千元便足用了。」病者問:「醫生,我有頭痛,心跳,足軟,兼眼花和夜間失眠,已經七八年,我不會今夜同你走得許多路。」

    是夜八時許,病者果坐私家汽車來了,也攜一布袋,載滿幹元美鈔到醫所來,病者氣喘如牛,不願行街太多,並懇醫師共坐私家汽車到一條極貧苦的街頭上,醫師引病者上黑暗與搖動的木爛梯,一直上到三樓,巴木門一叩,便進入一間半光黑的房子裡,這房不過平方十五英呎,卻住著三家人,汙氣沖著鼻孔,醫師和病者站在房中心,醫師介紹三家的主人給病人,那位有錢病人從來沒有見過那些貧慘的人,在談話之下,病者竟把自己的一切病痛忘記了,自自然地打開小布袋,將美鈔分給各貧民,探了十多家貧人後,小布袋裡的鈔票亦已分盡。病者還想回家去取多少鈔票回來,醫師說:「時已半夜了。我們明晚再來,你回家罷!」那有錢的病者從此一切病症都消除了!

 

順服基督

    禮節,這是個婚筵呵!讓我們信靠順服基督所吩咐的,因祂從水和酒中間看見了聯繫,看出你們中間內心有了疑惑,以為「信」是件小事體,但聽馬利亞所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有的人更是說,神自己會工作?無需我們多費唇舌,有多少人在那裡沒有動作,光等候神自己擴展祂的國度呢?雅各說:「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看那用人聽主所吩咐的就照行了,倘若你和我聽神的話去行,神要施行神蹟。

 

三、有行動還要倚靠主

    現代人真是著重行動,共產主義說,「勞動創造了世界」,但基督徒的看法,宇宙是有著一個心意,走向一個目的不是盲目輪轉,保羅寫信給哥林多人說,他栽種,亞波羅澆灌,但叫他生長的是神(林前三6),神的同在就是能力,我們不過是把缸裝滿了水,只有神能把它變成酒,若要領略基督的能力,你只管去把缸裝滿了水,盡乎常人應盡的本份和責任,你若去做領人歸主的工作,就必須知道基督改變的能力,許多時候教會中的長老執事,不知道水怎生會變成酒,但那領人悔改的信徒卻清楚知道了,「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約二9

 

四、怎樣執行神的命令

  幾條切實遵神所吩咐的:

    (一)奉獻你的才能服事神的教會

    你不過像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有首詩歌為證:「主呵!你知道我,力量真是薄弱,只有五餅二魚,好作甚麼?主用慈聲慰曰:快快拿來給我,永在我的手中,越用越多。」粗陋的器皿須把水倒滿,主今天不需要空洞的頭腦,在一個科學化的世代,神要你把缸倒滿了水,讓神把屬世的變成了屬靈的,祂要把知識成聖,特別是認識神自己的知識,「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萬有亦靠祂而立。」  (歌一1517

    (二)傳道播神的工作要切實執行

    傳道如同把水倒在缸中,心理學用「印象」的名稱形容人心,多傳揚必會銘刻心中,把缸倒滿了水是我們的工作,讓神把水變成了酒要時常把宗教刊物送給人,神要藉這些收成佳果。

    (三)當全心事奉基督

    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約二7)當你為教會服務時當全心事奉神,教主日學或作見證,都要有充足時間預備,在中學,大學,神學院進修時要全心預備,上班級,上講臺時要把缸倒滿了直到缸口,把聽眾裝滿不夠,還要滿至缸口。

    (四)以禱告交托神自己作工

    當跪下禱告時,承認自己不過是個無用的僕人,求神把水化成了酒,英國解經家深含詩意的說句那受造的水,窺見造物主而滿面害差通紅「變成了酒」』,但這些意識到的水,是窺見那僕人的,因僕人的背後有主人的命令,因之面泛桃花都成了酒,另一經學者卻說「當他們舀的時候仍是水,一經倒出都變成美酒」我不相信神會叫他僕人的工作沒有了效果,凡嘉言善行,為基督作的都將生效果,弟兄們,把缸倒滿了吧直到缸口。

   

 國度與轉機    周神助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這段呈經讀了多次亦查過多次,感謝神的恩典,再一次借著這段聖經給我們多方面的亮光。神的話語可讀了又讀,思想再思想,神的話何等豐富!比蜜甘甜,比極多的金子可羡慕!

 

 一、屬地國度的特徵——酒用盡了

    這段聖經描述在一次結婚宴席中發生一件事,就是酒用盡了,馬利亞和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我們可想像當時的情形,猶太人的婚宴不是一餐而是好幾天延續著,他們習慣把上好的酒擺出來,然後慢慢擺上次好的,再次好的,也許是主人估計錯誤或是客人突然來的太多,先從每一個人的杯裡空了,發現酒瓶裡也沒有了,招待、管宴席的也沒有了,馬利亞知道這件事就和耶穌說酒用盡了。由表面上看來這只是一件在婚宴上極尷尬的事,但我們深入思想,可觀察到這世界上屬地國度的一個特徵:最先是上好的,後來是次好的、再次好的,慢慢地愈來愈少、以致於沒有。婚姻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也許婚前是何等甜蜜美好,但不能維持長久的卻大有人在,這是屬地國度中常有的事;世界上的喜樂就像酒一樣會慢慢地用盡!

    但以理書中描述但以理覲尼布甲尼撒王為其解夢,告訴其所做的夢是這樣的:是夢見一個金頭、胸膛和膀臂是銀的,肚腹和腰是銅的、腿是鐵的、腳是半鐵牛泥,我們可看到地上國度的情形,是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好。

    一個人若是在神國度以外,一定是如此的情形,我們思想路加福音中浪子的比喻,那浪子離開了父親,也許剛開始還能喝上好的酒、過比較舒適的生活,到後來逐漸地空了,也許連米酒都沒有,肚子空了,口袋也空了;他的心也空、環境也空,這是地上國度必然的現象,越來越淡、越來越沒有,直到有一天我們發覺酒用盡了,沒有酒了,才驀然回首歸回神的家中。

    在神國度裡,若是我們的努力和使用方法不是在神的主權之下,有一天我們會發現用盡了心力,卻得不到實質的增長。

    這幾年來,相信臺灣的眾教會是一直不斷地往前邁進:先是推動新生命,近期又有趙墉基牧師、歐迪慈牧師的來華及八0年代福音廣傳做屬靈的認領,這些若不是在神國度裡做,有一天我們發現酒用盡了,所有的方法用盡了,而沒有什麼起色,可能是越來越糟糕。八0福音廣傳推動時,有很嚴護而相當完美的計畫,組織遍佈全省、聲勢不小,但是有很多教會,尚未到總動員時,酒用盡了!若是不在神的國度裡,不仰望神的能力,相信任何人努力計畫去執行,都是徒然無功!

 

二、屬地與屬天國度的關係——我與你有什麼相干

    「耶穌說:母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4)

    當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講了一句我們很難接受的話,以我們的眼光來看,「我與你有什麼相干」好像是一句很不孝順的話,但是我們以另外一個角度來思想——耶穌站在一個屬天國度裡面,實在說屬天的國度與屬地的國度是沒有相干的,是沒有任何關係的。神是屬天國度中掌權的,在一個屬地的範圍裡,耶穌會說這樣的話是很自然的事,值得我們儆醒、深思的是:若是我們所有的計畫、思想、禱告是屬地的,我們會聽到一個聲音——「我與你有什麼相干」。

    也許耶穌說這樣的話時,我任會認為馬利亞是耶穌的母親,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猶太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受割禮的,應和神是有相干的,怎說有什麼相干呢?耶穌絕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相反地祂的親情比我們更豐富、更完美,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在極端痛楚的當時,祂仍惦念他的母親,不忘記託付給約翰。

 

三、願神的國降臨於地——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

    「祂母親對用人說,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5節)

    在這我們可從馬利亞身上學到「順服」的功課,她沒有和耶穌說:「我從小把禰扶養長大,為什麼沒有相干?」她沒有說這樣的話,也沒有和其他人說:「我已經禱告了,耶穌說與我們沒有相干,也許是禱告不夠長……」她都沒說這些,她只說了一句話:「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這句話不僅包含普通的吩咐,也包含了神的主權!什麼地方有神的主權,什麼地方就有神的國度,什麼地方有神的國度,什麼地方就顯出神的榮耀及神的豐富;屬天與屬地之關係就在於國度之降臨,這國度降臨是在你我的心裡,也是在你我的態度裡面,若是我們不在神的國度神的主權之下,再多的努力禱告,也不能得著神的祝福、神的同在。

    許多時候我們常常有下列的反應,我們常常感覺到神與我們不相干,假如跟我有相干,為什麼我的禱告祂不垂聽?不錯,琱萿疑咩i是好的,禁食,通宵禱告也是好的,但我們看見一個基本國度的問題,就是神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沒有第二條可使天上、地上的國度,顯出祂的榮耀來。

    我們是否對神有如此的信念:神啊!禰告訴我什麼,我就做什麼;主啊!禰告訴我的家庭什麼,我就做什麼;主啊!禰告訴我們團契、教會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就是神覺得在這地上,祂的國度不能降臨的原因,不是別的,乃是我們不肯順服。

    「凡遵行天父旨意的就是我的父母及兄弟姊妹」,耶穌願意和我們有關係、願意和我們相干;遵行與順服、天與地實際上是有關連的,神的國度不是一套理論也不是一個理想,神的國度也不是一套神學;而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是個順服的態度、願意遵行神旨意行道的生活,這非常平凡但也非常實際,只要我們願意去行。

    「而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宴席的,他們就送了去」(78)

    我們可從這兩節聖經看出,耶穌告訴他們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在一倒一舀的剎那間,神的榮耀就顯出來、國度的豐富就顯出來、國度的祝福就顯出來。最近我有很深的感觸,一個很嚴重的事實,在我們的身上是否有一個心願——主啊!禰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多少時候我們真正能夠讀了聖經而遵行神的話?聽了神的道而能遵行神的道?主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卻沒有做什麼!不知何時教會變成聽和講的系統?如何突破這樣的情形?我們需要神賜力量和説明,單單聽講沒有用,單單讀聖經沒有用,若是我們的靈修生活沒有神告訴我們、我們就做什麼,至終耶穌會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

 

四、神國度中的轉機與美景

    當耶穌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這不單只是順服而已,也是主權、國度,是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就是主的時候到了,也是轉機的時候到了,是我們個人、家庭、團契、教會的轉機時候到了!

    在神的國度中,明天比今天更美好;然而屬地的國度卻一夭比一天敗壞,每天早晨打開報紙,無論國際情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越來越惡劣。在屬天的國度裡明天比今天更好——「把好酒留到如今」  (10),真是盼望每天早晨起來,滿心感謝神的恩典,今天比昨天更好,好酒留到如今,當我們首順服,祂告訴我們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的時候,明天將是更美好、更豐富、更甘甜!

    「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祂告訴彼得說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漁,他們就開往水深之處,撒下網就打到滿船的魚。祂告訴那瘸腿的說拿起褥子來,他拿起來就站起來走路;祂告訴瞎眼的到西羅亞池去洗,他就到西羅亞池一洗就看見了!」  「祂告訴你什麼,你就做什麼」這是國度、這是權柄、榮耀!求神幫助我們進入這樣的國度裡面,進入那美好、豐富的裡面,來彰顯祂自己的榮耀!

 

  頭一個神蹟的再思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基督徒有三類——信徒(聖徒),門徒和使徒。凡信耶穌的人都是信徒,也就是耶穌用寶血買回並且分別為聖的人,所以又叫聖徒;所謂門徒,是不但信耶穌,並且跟耶穌,作祂的學生,效法基督,走主道路;所謂使徒,是奉主差遣作聖工,到處開荒佈道建立教會。這三類人都是得救的基督徒,然而剛才所讀的經文說:「祂的門徒就信了祂。」你覺得希奇嗎?門徒是已經信主了,為什麼還要再信?已經跟隨了主,現在才信主,這是值得警惕的話,可見一個跟隨主,走主道路的人未必真正相信主,直到看見了主行的神蹟才信主。基督之家從第一天開始,就標榜事奉主,家中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是主的同工,換句話說,我們不僅是信徒,而且是門徒,那麼我們這些門徒到底是真信還是假信呢?我們應當謙卑的反省,不要再作糊塗人,今天我們重新溫習這第一個神蹟,這對我們這些事奉主的人是非常重要的。這個神蹟是主在一個結婚筵席中行的,雖然我們都很熟悉這段史實,但其中有許多亮光,仍須靠主帶領才能明白。

    講到筵席,昨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佳節,每一家庭都盡可能預備筵席,全家老幼團聚一堂,享受天倫之樂,我們如此行是不能免俗,只要不荒筵醉酒,我想也就無可厚非,主會憐憫我們,因為這是奉行善良風俗,沒有什麼不對。可是聖經每一次題到筵席,幾乎都有大事發生,並且悲劇成分居多。

    比方說但以理書中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兒子伯沙撒王,為他的一千大臣設擺盛筵,並且吩咐人將他父親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聖殿中所掠來的金銀器皿拿出來大宴群臣,結果神在牆壁上現出手指寫字警告他:你國的年日到此完畢。這個筵席的結局是悲劇,他的國家滅亡,被瑪代波斯取代了。而瑪代波斯的亞哈隨魯王也大擺筵席,請群臣喝酒,王后瓦實提不肯接受王的呼召,以美貌示眾人,因此王怒,廢了瓦實提王后的名分。後來新後以斯帖也擺設筵席請哈曼赴席,結果哈曼被掛在自己預備的木頭上。

    約伯的十個兒女天天大排筵席吃酒,後來大颱風來了,房子倒塌,十個兒女都壓死了。我們再看大衛王,他有七個哥哥,他是排行老八,撒母耳奉神的命令到耶西的家裡,要膏耶西的一個兒子為王,但是撒母耳看見大衛的七個哥哥陪著撒母耳一同坐席的神都不揀選,惟有第八個兒子大衛被膏為王,後來大衛打死丁又高又大的歌利亞,遭遇到掃羅王天天的逼迫。大衛在詩篇二十三篇中說:「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後來大衛犯了姦淫及殺人罪,神使刀劍不離開他的家,於是大衛的一個兒子押沙龍有一天請大衛的眾子們吃酒,在筵席中押沙龍把他哥哥暗嫩殺死了,這筵席又是悲劇。到了新約時代,主耶穌與十二個門徒吃逾越節的筵席,主說:你們中間有人要賣我了,他們說:是誰呢?耶穌說:同我蘸手在盤子裡的,就是他要賣我,當猶大問祂說:拉比,是我麼?耶穌說:你說的是,猶大出去的時候,撒但就入了他的心。你看當耶穌同門徒坐席的結果,就有人出賣祂。筵席本當是歡歡喜喜的,結局卻是悲悲慘慘,但只有一個筵席例外,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在迦拿的婚筵,當耶穌參加了這個筵席被高舉起來,由客人的地位成為主人的地位,結果就是喜劇。剛才所列舉的許多筵席都是樂極生悲,惟有今天我們要思想的這個筵席是苦盡甘來,否極泰來,這是我們首先要思想的有關筵席的靈意。

    我們一同來咀嚼經文:第1節:「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第三日,聖經啟示我們耶穌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流了寶血,舍了性命,死後三天祂復活了。因此第三天有復活的靈意在,這個婚筵是在耶穌從死裡復活的基礎上展開的,我們必須相信一位從死裡復活的主耶穌,我們的筵席才能轉悲為喜,有復活的主一同坐席,一同享受主恩的豐滿,才能夠苦盡甘來。第三日這個婚筵擺出來了,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祂的門徒也在那裡,他們都以客人的身分被邀請參架,但是3節:「酒用盡了。」

    感謝主!如果酒不用盡,神蹟就不出來,神蹟的產生,第一個條件就是人的絕望。所謂酒用盡了,表示人的歡樂結束了,酒能愉悅人心,使人快活,表示「罪中之樂」已經無以為繼,結果有神蹟產生,所以神蹟的開端就是人的路走盡了。西方人常說:Man's extremity is Gods  opportunity,(人的路走盡,神的路開始)。古人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就是神的路開始了。香港有一個地方就叫又一村,我在那裡會經布過道,我們必須誰生活中經歷這一村,它會給你帶來的神蹟。

 

活下去的理由

    英國的邱吉爾臨終時人問他有什麼遺言?他說Fi leave when thepub closes.」酒店關門時,我他把世界當作酒店,人生就是醉生夢死,找不到生活的目標。近年來,美國人高舉一句富有哲理的:「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人活不下去,必須找一個理由,支持自己走完今生的道路。這多麼可憐!這次我在國外,遇上劉大中先生去世,他去世之前已受洗歸主,後來他竟和他夫人在旅館雙雙自殺了,這件事引起嚴重的困擾,因為許多人問我:到底基督徒可不可以自殺呢?難道他還沒有找到一個理由可以活下去嗎?而且更使我困擾的,他們說;有一個頗有名氣的牧師在臺北為劉大中舉行的追思禮拜中,竟然引用保羅的話說:劉大中先生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這引起極多的不滿,難道基督徒可以自殺嗎?難道牧師可以替自殺者作證嗎?而且引用聖經的話,高舉一個自殺的信徒,說他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嗎?當跑的十架道路,他實在沒有跑盡,因為他自殺了,神給他定規的路尚末走完,就算痛苦也得忍受到底。這是基督徒的風格,自殺一定沉淪,沒有第二個解釋,信徒明明曉得信主有盼望,就是病痛也能忍耐到底,結果必然得救,我對劉先生沒有認識只是替他惋惜,我們很難想像癌症的痛苦,我們也很同情他的痛苦,但是真理就是真理,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更改,人若沒有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很可能必須自殺,但任何痛苦都不足以構成理由,把一個信徒帶到自殺的絕境,這理由不能成立。

    人生在世難免痛苦,有的人肉體上痛苦,有的人精神上痛苦,精神上的痛苦有時比肉體上的痛苦還要大,為什麼我們都要忍受下去呢?因為有基督耶穌作我們的生命,有這生命在人裡面,人就能靠主復活的大能,天天背十架跟隨主,走窄路,忍受一切的苦難,一直到主再來,因為我們是有榮耀的盼望的人,我們不是「沒有神沒有指望」(弗二12)的人,我們相信生命在主的手中,不在人的手中,人不能用自己的手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個大錯,我們也不忍苛賣劉大中先生,因為他信主不久,但是這位牧師居然抹殺真理迎合社會,討好世人,實在不足為訓!

    我們繼續思想這酒用盡了的道路,就是說人的路走完了,人絕望了,人必須被帶到絕望的地步才能有真的希望,真的希望只有在主裡面找得到,有人信主是因為一場大病,蒙神醫治,信主了,本來是最有自信的人,現在對自己信不來了,感謝主他信主了。有的人是在監牢裡信主,本來失去自由,悔改之後在基督裡找到了自由。這自由是不再受罪捆綁的自由;有的人破產了,不能靠那無定的錢財;沒有倚靠了,就來靠神得救了。這都是酒用盡了,有的人失學;有的人失戀;有的人失業;各種損失,都是好的。因為當你的酒用盡的時候,神蹟開始。你就轉向,從世界轉向神,你找到一個新的方向,從頭開始,作一個新造的人,人的酒用盡了,對自己絕望,對世界失望,這時神就成為你的希望。人必須酒用盡了,才能在基督裡找到一個新的開頭,那就是重生得救了。

    你我自己的酒都得用盡,這世界的罪中之樂,必須結束,人方能蒙恩得救!所以產生神蹟的第一步是絕望,產生神蹟的第二步是求告,人到絕望的時候就會呼求神了,於是:「耶穌的母親對祂說:他們沒有酒了。」這是禱告,向主說話就是禱告,感謝主!沒有酒了,懂得去找耶穌,這是最有智慧的方法,如果他們去找這婚筵的主人,他也愛莫能助!現在馬利亞禱告了,耶穌怎麼說呢?這裡中文翻作「母親」,是體貼中國人倫理道德觀念,不敢直譯「婦人」,這樣反而弄巧成出,因為有什麼人

敢向母親說:「母親:我與你有什麼相干呢,」這不象話,難道耶穌留下這麼壞的榜樣給我們學嗎!當然不!這裡的「母親」應當改譯「婦人」,表示耶穌站在神的兒子地位說話,祂不僅是人子,更是神子,祂站在神子的地位提醒馬利亞,你不過是個婦人,是個蒙大恩的女子,並不是像天主教所講的「聖母」。「我與你有什麼相干」也翻得不準確,有一種英文翻譯,近乎原文:「你不要告訴我該作什麼」,( You mustnot tell me what to do. )祂曉得馬利亞要逼祂去作什麼,祂就說:婦人!你不要告訴

我該作什麼,我自己知道要作什麼,意思是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時候到了,我就作。假如這個翻譯完全合乎原文,我們得到一個新的亮光;馬利亞說:「他們沒有酒了」,馬利亞的話還沒有說完,她還有要說下去,也許她要說:「想個辦法罷!」馬利亞的這個意思還沒有表達出來,耶穌就打斷了她所要說的話,祂說:「婦人,你不要告訴我該作什麼,我自己知道。」這話重要,攔阻馬利亞犯一個禱告上的錯誤,人的禱告錯了,神就不聽。

    弟兄姊妹!為什麼有些基督徒不愛禱告?因為他們的禱告是打空氣,得不著答應,就不禱告了,假如禱告看見效果,蒙神成全,你就愛禱告了。禱告落空是什麼道理呢?不能怪神不聽,要怪你不懂禱告的秘訣,禱告的秘訣就是只把需要告訴神,把目的告訴神,千萬不要自作聰明,替主想許多主意,建議祂怎麼作,這絕對用不著,主比我們高,比我們大,比我們強,你我只要把需要告訴祂就夠了,其實如果你信心夠大,連告訴祂你要什麼都可以不必說,因為在你未求以先祂就知道了,你只要來到主面前讚美感謝,等候祂的時候。當然我們常常小信,像馬利亞一樣向主說:主啊!他們沒有酒了。只說這句話就夠了,不必再告訴祂怎麼辦,一切建議,對主都用不著,馬利亞實在不必作多餘的求告,我們的禱告也是越簡單、越實在、越容易摸藉主,主最討厭人兜圈子,講外交詞令,這都是假冒為善,在主面前,你要說就說,要求就求,只要誠心誠意,隨從聖靈引導,求必得著!這裡,主說:「你不要告訴我該作什麼,我的時候還沒有到。J啟示人要等候。等候是非常難學的功課,人都太性急,總是嫌神動作太慢,有一個弟兄甚至說:我如果是神,什麼事都解決了,何必那麼麻煩人傳福音!我只要用一個方法,你若不信耶穌,我就叫你肚子疼,你怕肚子疼就得信,他以為這個方法高明,可以代替主的旨意了,請問這樣能叫人真信主嗎?這種信的動機根本不純正,我們信主不是為了想上天堂怕下地獄,這種思想太功利主義,我們乃是實在看見了自己有罪,罪不能靠自己解決,更不能靠自己勝過,因為「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  (來九22

    只有靠耶穌的血能洗夠人的罪,這是消極的一面。耶穌從死裡復活,祂復活的生命進到人裡面,使人有力量勝過罪,這是積極的一面。消極的是罪得赦免,積極的是有勝罪之能,我們是因這緣故信主,看見自己的罪大惡極,就是無可奈何,感謝神讓我們知道:「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徒四12),所以我們要信祂,至於信祂之後所得到的平安、喜樂、智慧、能力、恩典、福分都是信主的結果,這不是信主的目的,但人常常本末顛倒必須糾正。我們不是為得平安喜樂而信,不是為求智慧能力而信,乃是我們信主之後,接踵而至的自然是平安喜樂智慧能力等各樣福分,這是信主的結果。

    主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時候未到我們必須等候,嚴格的說,不是我們等主,乃是主等我們,主早都預備好了,祂要傾福給你,祂要施恩予你,但是你沒有預備好條件,不能承受那些恩福,太早得到恩福,不但無益,反而有損,一個窮光蛋突然中了特獎,對他有好處沒有?很可能害了他,毀了他。神不能把太早的恩福賜給我們,除非我們預備好了,方能承受,因此我們要等候,這等候就是我們的自我預備條件,我們的神有祂的時間表,神的安排最奇妙,既不多也不少,神的預備最美好,既不遲也不早,天下萬事萬務都有訑的定時,水到渠成,恰到好處,所以時候未到,你我都得等待,耶穌究竟等待什麼?祂只等馬利亞的一句話:「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這句話一說,主就作工了,這句話代表絕對的順服,沒有條件,不講理由,祂說什麼你作什麼,這是絕對的順服。可是在當時這是一件不易的事,因為耶穌當年是以客人的身份參加婚筵,祂沒有義務,也沒有資格去替他們解決酒的問題,除非把耶穌作客人的地位改變,否則祂不能主動地替主人作什麼,有沒有酒是主人的事,但是馬利亞對用人說: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這就是把主權讓給主,把主人的地位讓給主,讓主掌管婚筵的權柄,也就是讓主作主,我們口裡常叫主啊!心裡卻是自己當,現在要把主放在應當放的地位上,尊祂為大,祂吩咐什麼你就作什麼。

    什麼叫作喧賓奪主呢?就是客人代替了主人的地位,耶穌在這裡不是自己要喧賓奪主,乃是馬利亞說:「祂告訴你們作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這是產生神蹟的第四步。整個神蹟的重點即在此,因為耶穌本是被邀作客,現在負起責任了,照說,只有主人才是負責任的人,可見耶穌已被高舉在主人的地位,這是尊祂為大,讓祂作主,這時祂就負起責任來,因祂被尊為大,為要顯出榮耀,祂就施行奇妙的神蹟,馬利亞這句話表示絕對的順服。可惜人總是在順服的事上跌倒、失敗、錯誤,以致失去神的祝福。不順服就有災難,遇事坎坷,很多問題,很多重擔,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但是一順服下來,一切順理成章,到處平安穩妥,感謝主,這叫作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順服神所設立的權柄,就是順服神。

    接下去說: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這六口石缸是猶太人用來洗手,沐浴,洗器皿用的,不是拿來喝的,更不是酒,所以按人看怎可用人洗手洗腳的水當酒喝呢?神的奇妙就在這裡,祂能使不可能變為可能,把污穢變為聖潔,把不能吃的變成能吃的,不能喝的變成能喝的,神高過一切,能作人所不能作的事,所以我們必須信靠祂。在美國,自來水一打開就可以喝水,有一個弟兄告訴我,他從來不喝洗手間的水,他要喝廚房的水,其實適還是一個管道。經上說:「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麼。」  (雅三11)人也不能用口頌贊神又去咒詛人,我們只要看是不是出於神,出於神,不好也變好了,不出於神,好的也會變壞,所以這六口石缸本不是什麼好水,但主揀選了它,就成為榮神益人的了。主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倒滿也是順服的功課,這裡說直到缸口,按靈意說,水是豫表神的道(弗五26),神的道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我們要想被主所用,必須水倒滿了,裡面充滿神的話,有聖靈充滿的經歷,你才能被主所用,倒滿必須順服,人不順服,就不能被倒滿,今天我的第五個兒子在這裡,他本來在馬祖當兵,這兩天因功獲獎放榮譽假歸來小住,當他在南部開始受訓時部隊長告訴他們不准向國外通信,國外也不能寄信來,這話說完不久,他的二哥在國外寄了一封信給他,這下糟了,部隊長說:我告訴你不准向國外通信,怎麼你有外國寄來的信?他說:這不能怪我,我來不及通知他,他就寄信來了。這話講起來好像有理,但部隊長卻說:好!你講理由,把你關了幾天放他出來,問他:你還講理由嗎?他說:這沒有道理嘛!好!沒道理,再關起來,關到你不講理由了就放出來。部隊裡好像不講理,我告訴你這就是屬靈的功課,因為軍隊不能講理,有時作戰要轉進,撤退時必須留一小部份軍隊頂住敵人,這一小部份的人九死一生,必須準備犧牲,但是叫你去頂就得去頂,不能講理由,為什麼叫我去不叫別人去,因此軍隊中養成不講理由就是順服。教會是神的軍隊,是基督的精兵,要向惡魔作戰,我們應當學習絕對順服,你不要怕帶領的人錯了,他錯了神會管教他,你的責任就是聽話,你順服了就蒙福,你不順服,神的管教就來了。

    基督的精兵要和世上的軍隊一樣放棄理由,在神的權柄面前,你一講為什麼,地位就改變了,從神的兒女轉為撒但的差役,因有不信的噁心存在。這裡主叫他們倒滿,他們就倒滿了,沒有問為什麼。然後主叫他們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去了。這句話很重要,「他們就送去了」表示絕對的信心,這是產生神蹟的第五步,這一送去,水就變成酒了,如果不送去,水還是水,沒有改變,心須是他們相信神的話,就送去,這一送去,信心表現出來,神蹟接著就產生了,所以我會一再強調,神蹟的產生有兩大要素:一是神的能力,一是人的信心。人的信心如果不加上去,神蹟就不能產生,當他們照主的話做途去了,在路上水就變成酒了,十個大痲瘋來到主面前說:主啊!憐憫我們,主憐憫他們,說:你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舊約時代,長大痲瘋的人,把身體給祭司察看時,就證明他已痊癒了,可以歸隊,主這樣說話,就是恩待他們,主已醫治他們了,但他們必須有信心去,經上說:「他

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路十七14),他們如果不去,病就不好,憑信心一去,病就好了,信心是要行為作證的,因為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雅二17),有了行為才是活的,相信了就得照著作。會堂裡那個枯乾了一隻手的人,耶穌叫他起來站在當中,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複了原(可三5),假如他說:我的手枯乾了怎能伸呢?他沒有信心,不伸就不復原,一伸就復原,信心是要配上行動的。這裡,他們送去了,管筵席的一嘗,酒的味道是上好的出乎主的,永遠比人的好,他們如果不送去,永遠還是水,這叫作信心。

    一個真正神蹟的產生至少有五個步驟:第一、人向自己絕望,第二、人肯求告主,第三、人願等候主,第四、人能順服,第五、人能相信,這五個步驟都作到了,神蹟就出現了。在迦拿筵席上耶穌行了頭一個神蹟,這神蹟有代表性,有示範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直見這神蹟,並且印證這神蹟,把這神蹟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成為我們主要的內容,天天活在神蹟裡面,神就在你我身上得榮耀。所謂神蹟,就是沒有看慣的自然,所謂自然,就是看慣了的神蹟。

    比方說,花是自然界的東西,這花就是神蹟,神蹟是神所造的,最高明的科學家也不能造一朵有生命的真花,花即神蹟,人因天天看到,習以為常,不覺希奇,其實整個大自然充滿了諸般神蹟,日月星辰,一草一木都是神蹟,人就是一個最大的神蹟,何等奇妙,除了真神,誰能造人呢?人因習慣成自然,便不把神蹟當神蹟,當你看慣了,所有神蹟這是自然,所有自然也都是神蹟,我們活在大自然裡,天天享受主的一切,應當知恩報恩,把自己變作主手中的一個神蹟,讓祂用你我來彰顯祂的榮耀,來解決人的問題,來補上人的缺欠,把不可能變為可能,把壞的變成好的,把黑暗變成光明,這就是神蹟的活出,所以今天我把主耶穌所行的頭一個神蹟,恭恭敬敬的擺在弟兄姊妹面前,但願每一個人都把它當作異象來接受。這神蹟也顯示了「神人同樂」的遠景,而且是植基於基督(新郎)與教會(新娘)的婚筵上,這就更值得我們「戰兢而快樂」  (詩二11),想到將來的榮美,不能不快樂;看到今天的光景,不能不戰兢;但願我們一同接受這異象,趕快裝飾整齊,準備迎接我們的新郎耶穌基督的再來!

  

 水變酒    戴義勳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他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酒用盡了,耶穌的母親對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耶穌對用人說,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直到缸口。耶穌又說,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足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這是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和的迦拿行的,顯出他的榮耀來,他的門徒就信他了。」

    剛才所讀的經文是記載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在約翰福音廿章3031節記著「耶穌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載在聖經。」約翰福音一共只記載了七件耶穌所行的神蹟。第一個神蹟就是記在第二章,這個神蹟不是在公共場所發生的,而是在家庭裡,這是非常奇妙。

    耶穌所行的頭一個神蹟當然是重要,並且是原則性的,而且是行在家庭中,可見家庭的重要琚C社會與國家的組織,都是以家庭為基礎,家庭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可是人在家庭中,總是很隨便,不太負責任。

    今天整個社會的混亂,都是從家庭開始,因為家庭對整個社會的影響至深至巨。

    主耶穌進入那個家庭,那個家庭的光景就改變。因為耶穌一作那家的主,一切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第一個神蹟

  主耶穌所行的第一件神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娶親的喜宴上。按照猶太人的習俗,娶親的喜宴是整天慶祝。在喜宴上,新郎若在食物與飲料上準備得不充分,對新郎來說是相當丟人的事。

    聖經裡雖然沒有記載耶穌的母親與這家的關係。但從他們對話的口氣,可以猜想得到,一定有一些關係。因為酒沒有是新郎家的事,與馬利亞有何干?可是馬利亞卻關心,馬利亞將新郎家當作自己的家。所以在整個問題發生時,馬利亞頭一個關心。

    聖經並沒有表明,是因為親戚關係,主耶穌才關心;而是凡願意並邀請耶穌進入他家的,主耶穌都會關心。

    我們再一次回想馬利亞,當天使加百列告訴他,聖靈要借著她投胎出生。當時馬利亞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心尊主為大」,在猶太保守的社會裡,一個未出嫁的女孩,若是懷孕是要用石頭打死的。馬利亞為何能接受這個挑戰呢?秘訣在於她「尊主為大」。今天的信徒,若有「尊主為大的心,就會肯為神擺上一切。馬利亞為主的緣故,放下自己的名譽與權利,她忍受親戚朋友的羞辱。

    在娶親的喜宴上,馬利亞關心到他們的酒用盡了;或許馬和亞想藉這個機會「還我清白」,我生的這個孩子,乃真的是聖靈感孕所生的。馬利亞知道這個兒子的身份,也知道他的權能多大,所以才對耶穌說,「酒沒有了」,有人說這是馬利亞的禱告。看起來,這個禱告似乎沒有得到反應。但是馬利亞的態度非常的良好,她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這是何等大的信心,神常借著人顯明神蹟。神的作為常從人所不注意的人身上顯出。今天教育的復興,常是從一群人所不注意的人開始。

    一章4節的記載,很多人無法理解與接受,「耶穌回答說,母親,我與你有何相干。」母親在原文是「婦人」,就我們民族的倫理觀念來說,這是相當不禮貌的話。如果你和外國人接觸過,有許多生活風俗與我們不太一樣,因為各有各的文化背景,我們若不瞭解,就會產生許多誤解。若我們查考猶太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希臘文化中,對最尊敬的女人才用「滮H」這兩字來稱呼。所以當主耶穌對母親稱呼「婦人」是在眾人面前表面她是何等的尊敬母親。

    耶穌的一生給我們留下許多榜樣。

    在四福音書中,有人說約翰福音是漏網之魚,因為約翰福音所記載的,是其他福音書中所沒有,其他福音書有的,約翰則沒有記載。約翰寫約翰福音有他特性的目的與物件。其他的福音書,猶太人都看得懂,外邦人若沒有解釋是看不懂的,因為其他三本福音的內容,有許多背景與舊約聖經有關。在初代教會中已有許多是外邦人的信徒,神的靈特別感動約翰,用外邦人能瞭解的話,寫出耶穌的生平。所以約翰這段記載,所用的字眼,在當時受希臘文化教育的人都能瞭解並接受,不致於誤解其意。

    「婦人我與你有何相干」另有一個含意,就是讓馬利亞知道行神蹟是神的事,並不是任何人能命令。關於神的工作,應該仰望神,馬利亞懂得這層道理,所以就吩咐用人遵照耶穌的指示去行。

    在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大缸擺在門口,猶太地因雨量少,空氣乾燥,灰塵很多。而當地人所穿的鞋子類似我們所穿的涼鞋。所以每家總要預備一些水,準備客人來時,讓客人洗手腳之用。進人的家裡要洗腳也成為當地的一個風俗,也是個非常重要的禮節。

 

使水變酒

    這家門口擺六口大水缸,六在舊約聖經中,是個不完全的數字。七則是屬神完全的數字。六口水缸是代表人的不完全。但是耶穌一來,就發生了奇妙的改變。耶穌吩咐人將缸倒滿了水,耶穌又吩咐他們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管筵席嘗了以後大為驚奇,便對新郎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人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諸位,從水變酒這件事,使我們思想到,水是極普通的東西,而葡萄酒卻不是如此。酒在舊約聖經裡,是表明「喜樂」。那次好的酒是代表人的喜樂,當人的辦法用盡時,人的盡頭就來到,人的喜樂也沒有了。在這種時候神要作工。

    神是在何種情況下作工呢?是在人的代禱下,這個家庭的問題之所以能得到解決,是因為馬利亞的代禱。各位弟兄姊妹,你應該睜開眼睛來看看,那一個弟兄或姊妹的家庭有問題,有困難,你應該關心,要付諸行動去拜訪,更要付上代價為他代禱。你向人嘀咕,神不會作工,當你只向神訴說時,那個苦難會因著你的禱告而過去,屬天的喜悅就會臨到那個家庭。羅馬書五章說「救恩本來是喜樂的。」在舊約聖經哈巴谷書也記載「救恩原來是喜樂的。」

    耶穌基督降臨到世界,為我們的罪被釘在十字加上流血,死後埋葬,三天又復活,凡是相信到我們的身上,乃是一個永恆的喜樂。接受這救恩的人能得喜樂,傳這救恩的人也有喜樂。所以保羅在腓立比四章4節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因為救恩本身就是喜樂。

    你的家有痛苦嗎?有難處嗎?是你無法開口向人訴說,雖然你仍然來教會參加敬拜,外表看起來既虔誠,好像萬事都順意;然而在你內心的深處,充滿了矛盾、難過、污穢、不協調,你並沒有將道些在十字架上對付清楚。所以當你禮拜後,回到家裡,仍然把這些東西帶回家,所以你的內心得不到一點兒平安。裡面的難處又出來了,要怎麼辦呢?

    兄弟姊妹,主耶穌既然讓我們看見救恩是喜樂的;祂能使水變成酒,能使你的痛苦變成喜樂。世界所帶給我們的喜樂,總是先樂後苦;但神所賜的喜樂與世界的不同,神所賜的喜樂起初好像是苦的,但最後我們會嘗到永恆無比的喜樂。

    主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是在家庭裡行的。弟兄姊妹,教會中各種聖工都是非常重要;但是主耶穌更關心你家庭裡,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家庭的難處一解決,你來神的家裡,光景與感受就會大大的不同。你在教會中雖然聖潔,但你在家庭中如何?求神恩待我們,既然主耶穌那樣的關心家庭,解決他們的難處,用水變酒。深信今天主耶穌在你的家裡,也要作同樣的工作。使神的榮耀,在你的家中彰顯出來。

 

  變水為酒    何曉東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變水為酒是耶穌出來工的第一個神蹟,耶穌所行的神蹟都有祂的旨意在裡面,耶穌並不隨便行神蹟。今天一些邪教的人,他們也行鬼跡,在臺灣各地都可以看到,尤其鄉下更多,過去在大陸也有很多。不但這樣,美國也很多,這些人行鬼跡,為要迷惑人。但是耶穌行神蹟是要見證祂是神的兒子,是基督。

    祂所行的神蹟,含有屬靈的意思。如果我們把約翰福音看一遍,裡面有許多耶穌所行的神蹟。耶穌每行神蹟後,總會說一篇道理,主要的目的,是在說明祂所行的神蹟。

    耶穌所行的變水為酒的神蹟裡,有很重要的福音含意。這個神蹟,是行在一個婚姻的筵席上,婚姻的筵席是表明今世的快樂。在這喜筵上,每張臉都是笑的,大家高高興興的,在禮堂上掛著雙喜,表示喜上加喜,這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但在迦拿的喜筵上,發現酒沒有了,當我們讀這段聖經時,不要誤會以為耶穌鼓勵人喝酒。有許多愛喝酒的人,以這段經文作藉口。這都是在道理上不清楚。

     為什麼耶穌要變水為酒?訑以酒為傳揚福音的中心,因為酒是表明世界的快樂,世界的快樂是刺激的,是短暫的,快樂完了還是痛苦。所以人須要常常喝酒,用酒來痲醉自己。我們常看到一個遭遇挫折失敗的人,常用酒痲醉自己,希望藉酒忘記痛苦。

    在臺灣酒喝得很厲害的人還是少數,美國的情形很糟,三步二步就有一間酒吧。外國人喝酒與中國人不相同,中國人喝酒較有節制,中國的酒酒精成份較低,喝時還要一些小菜,一面喝還一面作詩談天。美國人喝酒,只是一瓶酒一個杯子,站在那裡猛喝,把所有的錢都花在酒上。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內心空虛,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滿足他們的心。只得藉酒刺激自己,痲醉自己。

    今天的世界,不只喝酒一件,很多事像喝酒一樣。例如賭博,打麻將,究竟有多少人希望借著賭博來發財?他們也明知十賭九輸。有一次我問一個喜歡賭博的人,既然你說是賭著玩,為什麼還要賭錢,為什麼不用別的,例如黃豆或火柴棒來代替,他說你不懂,要賭錢才夠刺激。從這些看來,賭博的人無非是要刺激自己。

    尤其是電影,拼命的打鬥,一點意思也沒有,結局是壞人死,好人贏,不用看也知道結局如何。如果有一部電影是壞人都贏了,好人都死,政府一定出面干涉,我想全世界沒有一個國象,允許拍這種電影。既然知道結局,為何還要浪費時間去看了呢?只因為要尋找刺激,忘掉憂傷。我們若仔細的觀察,不管是娛樂,或其他的事,都是在找刺激。

    馬利亞說,酒沒有了。迦拿婚姻的喜筵場面一定很大,酒都是預先準備,不像今天有公賣局,酒要多少,隨時都有。當時工業不發達,尤其在鄉下,酒喝完就沒有辦法了;酒沒有了表示人的辦法沒有了,喜筵上也沒有喜樂了。這表示今天的人若缺少刺激,就無法活下去。這個世界充滿了空虛,不能使人心得滿足,但我們要記住一件事,只要有耶穌在這個世界,這些問題都能解決。

    這次隨同宋能爾牧師佈道團來台,有一位美國出名的歌唱家,湯姆,傑,他有一首歌很出名,就是虎豹小霸王的主題曲,雨點漂在我身上,當他出名時,同時也發了財,但是心裡仍得不到滿足,後來他吸毒,我們知道毒品比酒更利害,尤其是將毒品,直接打入血管,整個人都痲醉了,湯姆,傑最嚴重時,一天須要一千美元的毒品。當然賺再多的錢,也不夠他吸毒,後來妻子離開他。後來他妻子,兒女因信了耶穌,整個人都有了改變。他的妻子告訴他說,耶穌救了我們。湯姆,傑就說,耶穌既然能夠救你們,也一定能救我。他就在神的面前禱告,求神幫助他離開吸毒,耶穌幫助了他,他不須要吃什麼藥,就把毒戒掉;後來他經常在聚會中唱讚美詩。為什麼?因為耶穌仍在這個世界。

    今天你一有困難,不要找別的,直接找耶穌。今天有多數人遇到困難時,就以為沒辦法了;有問題找菩薩也沒有用,找關公也沒有用只有找耶穌才能解決問題。所以耶穌的母親一發現到問題,就去找耶穌,告訴耶穌說「酒沒有了」。

    你看馬利亞的禱告多麼簡單扼要,只有一句話。今天許多有困難的人,來到主面前都害怕禱告,以為自己不會禱告,我們常認為神喜歡聽一篇很美的禱告詞。如果今天你要繳學費,需要向父母要錢,你是否要先寫一篇文章,然後背誦記起來,然後才到父母面前,先一鞠躬,然後再把你那篇動聽要錢的文章背出來,你想父母會喜歡你這副德行嗎?你的父母一定會說,你到底要什麼直接了當的說出來好了,你到底是來向父母要錢,或是要背書給他聽。像這樣,我們的禱告也要簡單扼要,你需要什麼,就直接向神說你的需要。馬利亞的禱告只有一句話「酒沒有了。」耶穌回答說,我的時候還未到。

    當我們有困難來到主的面前,向她祈求時,需要等候主的時間,許多基督徒向主祈求,簡直就像下命令一樣。我們的禱告常落在兩個極端,一是以為神所愛聽的是一篇美麗的禱告詞,另一個是命令式的禱告,對待主耶穌像傭人似的,非常不禮貌。有時我們求人幫忙時,都要說上幾句好話,但反觀我們向主禱告時,常常不是這樣「主阿!我有困難,你趕快幫助我。」我曾經聽一個人禱告說「主阿!你的眼睛是否瞎了,不然怎麼看不見我的困難。」這種禱告的態度是錯的。很多人希望主趕快解決他的問題,這不是對待主應有的態度,我們應當在禱告中說「主阿!我等候你的時間。」一個人有了信心之後,要有耐心等候。

    馬利亞很有耐心的在那裡等候—在人方面來說,馬利亞是耶穌的母親,在靈性上來說,馬利亞則是耶穌的門徒,馬利亞很有智慧,不以母親的身份來命令耶穌。馬利亞是以門徒的身份來接受耶穌,她很有信心的吩咐傭人,聽從耶穌的吩咐。我們不要對神問為什麼,這是神答應我們禱告主要條件之一 。

    今天我們走神的道路,有許多問題擺在神的面前,當神吩咐我們去作某些事時,我們總覺得作這些事一點意思都沒。我所要的只是神為我解決問題,神為何要我作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我們應該知道,神不必跟我們講理由,若神對我們講我們也不懂,因為我們的智慧有限。

    若有一天你生病去看大夫,大夫怎麼說,你就怎麼作,大夫要你吃什麼藥,你就吃什麼藥;你不必問醫生,為什麼一定要吃這種藥,而不吃別種藥,就是大夫告訴你,你也不懂,除非你自己到醫院去讀七年,若是這樣你早就病死了。你若不相信醫生的診斷與治療,就不得醫治。同樣的,耶穌是神,祂什麼事都知道,祂所說的自有祂的道理。祂若吩咐我們作什麼,我們就順服的去作,不要問為什麼感謝主,這些傭人都有信心,耶穌要他們把缸倒滿了水,他們就倒滿了。若是我,我會問耶穌說,你知道嗎,這些水缸裝的是洗腳水,我們所要的是酒,洗腳水怎能倒給人喝。如果是如此,問題就不能得到解決。這些傭人對耶穌有信心,是他們跨出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將水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這是個難題,至少這些傭人要先嘗嘗是否已經變成酒了;或看耶穌禱告或者作什麼儀式。若是管筵席的,一嘗是洗腳水,這些傭人的飯碗就會打破了。

    信心的道路,有時要冒險的跨出去。六、七年前,我到印尼領培靈會,在聚會前我發高燒,一天趕三場聚會,培靈會完後,還要領一個禮拜的夏令會,如果病倒了,臨時無法找到人來代替。只好去看醫生,診斷後對我說,你患了重感冒,不能講道要上床好好的休息二個禮拜,否則會更嚴重。這實在是很頭痛的問題,如果我不去領會,教會也不會責備我,因為不是我不願去。

    在那時,我就在神面前禱告「主阿!你若是地上的老闆,我一定向你請假,但你是天上的主,你一定能行神蹟,醫治我讓我能去講道。」禱告告之後,我就照常去講道。開始唱詩時,我還是發冷發抖,頭則燒得很利害,我就求主幫助,若在臺上倒下去,則沒有見證。感謝主,賜給我信心,當我上臺一開口講道,出了一身汗,什麼病都好了。聚會完,回到家想好好的休息一下,一躺下來,病又發作了;一站起來,病又好了。我就對主說,主阿!我不敢休息。神的醫治正好和醫生相反,醫生說休息才會好,但我一躺下病就發作;一站起來工作病就好了。我在想那時若真躺下休息,病一定更加沉重,神的工作也要被耽誤。

    信心真是需要冒險,傭人將水舀給管筵席的人,嘗的結果,味道好極了;但是新郎反了被罵了一頓;這麼好的酒,留到現在才拿出來,真是太小氣了。我相信耶穌所變的酒與普通的酒不一樣,有酒的效果,可是對人沒有害處。世界的酒都有酒精在裡面,對人體有害。雖然聖經沒有這樣的記載,但我相信是這樣。

    今天主要賜給我們的喜樂與世上的喜樂不一樣,主耶穌所賜的喜樂沒有刺激性,乃是永恆的平安。耶穌對撒瑪利亞的婦人說,你喝了世上的水,還會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今天我們從耶穌所得的喜樂是永遠的;基督徒雖有困難,但內心的喜樂不是任何事所能動搖的。

    信耶穌的人是永遠喜樂的人,沒有人信耶穌得了喜樂又再憂傷,除非他不是真正相信,巴不得我們每一個人都喝耶穌所賜的酒;世界的酒有一天會喝完,世界的喜樂,但後來又有憂傷,像小孩的玩具,玩些時候就不再喜歡了,唯有新的玩具才能暫時吸引我們,因為世界上的喜樂,都是暫時性的;但主耶穌所賜的喜樂則是永恆。

   

 榮耀豐滿的基督    胡鴻文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主耶穌在迦拿變水為酒,是每一值基督徒都很熟悉的事。這個距離拿撒勒約十五裡的小村莊,因為主耶穌在這裡行了一件奇異的神蹟,而名滿天下。迦拿原文的含義是「得著」的意思。耶穌在這裡行了頭一件神蹟——變水為酒,顯出祂的榮耀來,門徒就信祂了,以後祂的工作大大的展開。

 

耶穌重視婚姻

    「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裡,耶穌和祂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主耶穌親自參加了一個結婚的筵席,表明了祂看重人們的婚姻。中國的聖賢認為人倫造端乎夫婦。有夫婦而後有家庭,有家庭而後有禮會。婚姻關係的正常與否,對社會的安定、進步、有很大的關係。在報紙上的社會新聞中,常看到由於婚姻的失常而發生罪惡的悲劇。如果人們婚姻正常,則社會上犯罪的案件,便可大為減少。在教會中婚姻問題更為重要,若是一個家庭中夫婦都信主愛主,沐浴主愛中,則容易帶領全家的人信主。夫婦間相互的影響也是相當嚴重;亞當犯罪是由於夏娃受了蛇的誘惑而引起的。所羅門是一個具有智慧神眷愛的王,但因娶了外邦的女子為妻,就犯了屬靈淫亂——拜偶像——的罪,以致國分為二。

    以色列人因娶了外邦女子為妻,就陷入災難與拜假神的罪中,使神的名和神的榮耀受到玷污與褻瀆。因此基督徒的婚姻以屬靈的視覺看來是極為重大的事。神創造人以後,神所作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婚配;所以主耶穌重視婚姻。婚姻為人倫肇始,與神永遠的旨意相關聯:「要生養眾多,通滿地面」。這是主耶穌赴迦拿婚筵的第一個意義。

 

基督超越的地位與主權

    「耶穌和祂的門徒也被請去赴席」,這是「作客」而不是「為主」!主耶穌是天地的主,祂的降世為人不是要來做客。祂是神,祂永遠是天地的主,祂超越空間時間,任何人不能把主耶穌超越的地位與主權作「為客」的地位。如果基督徒只讓主耶穌居於「為客」的地位,一切事不要耶穌過問,自由自專,任意而行,他的問題也必接踵而來;他不是陷入苦難,便是在靈性上發生問題。迦拿婚筵的人家,「酒用盡了」。照一般的習慣,結婚的筵席是準備相當豐富的,可是,這一家當婚筵正在進行的時候,酒卻用盡了。豐富變成了缺乏,歡樂變成了歎息。這家人家的婚筵準備得實在相當豐富,但在中途酒沒有了。

    就屬靈意義而言,是象徵人的生命總有窮盡的時候,人生命的豐富是靠不住的,是暫時的。只有在神永生生命裡面的豐富,才是真正可靠而且永久不衰。在這一次的婚筵裡,顯出耶穌地位的重要;在耶穌和祂肉身的母親的問答裡,更表明祂超越的地位和主權。「耶穌的母親對祂說:他們沒有酒了」。這句話裡未曾表現出主耶穌為神應有的地位,所以主耶穌立刻說:「母親,我與你有甚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只有當我們認識主耶穌超越的地位和主權時,才更看出這句話的重要性,「使祂在凡事上居首位」。

 

信靠順服進入基督的豐滿

    就一般說來,「信靠」和「順服」兩詞語的意思並不完全一致,但就基督徒的屬靈生活說,兩者是密切相關的能信靠主的人才能真正的順服主;而凡事順服主的人必對主真誠信靠。在迦拿婚筵中,耶穌變水為酒的過程裡,可以看見「用人們」對主耶穌的完全信靠順服。耶穌要「用人們」把缸倒滿水,他們就把六口石缸都倒滿了水,他們對於主耶穌的吩咐,完全遵行並不去問耶穌說:為甚麼要把缸倒滿了水呢?究竟有何用途呢?主既然要他們倒水于石缸,他們就照樣做了,不必再去問主為甚;因在祂總是對的。他們完全的信靠順脹,這是信心高度的表現。「現在可以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他們就遵照耶穌的命令而行,並未嘗一嘗。因為他們對主是完全信靠;主要他們做甚麼,他們便做甚麼,這是得恩典的秘訣,也是進入基督豐滿的路。「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得知神的奧秘和得到神的恩典,不一定是地位較高的人,卻常是那些順服主命的「用人」。自居於神的「用人」的地位,完全順服祂,就可以得知祂奇妙的奧秘。保羅自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耶穌的奴僕,這是保羅得恩典的秘訣。

    在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裡,也可以看出神人同工的原則。六口石缸的水是「用人」倒滿的,為何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主宰、一定要「用人」去倒水呢?因神喜歡人與祂同工,神要借著人彰顯神的榮耀。人在神的旨意中盡了自己的本分,神就顯出祂奇妙的作為。小孩子的五餅二魚交在主手裡時,五千人就吃飽了。當人將有限的一點獻給主,經主祝福,就變為豐滿,以至「福杯滿溢」。

 

由死亡得生命

    「照猶太人潔淨的規矩有六口石缸擺在那裡。」  「六」是人的數字,六口石缸是空的,乃象徵人死亡的生命。六口石缸是空的,乃人的生命進入死亡。主來了,六口石缸不只滿了水,而且成為美酒,成為豐盛的生命。主榮耀的作為顯出來,死亡就變作生命了;死的律法,也成了活的教訓;羞辱變為榮耀;折毀變為建立。

    由於主耶穌的來臨,結束了猶太人一向所遵行的律法時代建立了恩典時代;因「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在歷史上顯著的事實;羅馬帝國對於基督徒是極端壓迫的,保羅彼得都是死在羅馬帝皇的迫害之下。殉道者的鮮血,染紅了羅馬的史頁。但主耶穌無比的能力改變了康士坦丁大帝,他在主後三三七年受洗歸入了耶穌,羅馬帝國因而變為基督教園家。近代的歐洲國家是由羅馬帝國衰亡而興起的,神的作為在種種演變中使福音傳遞了全世界。

    主耶穌死而復活榮耀的作為,能把仇敵變為朋友,反對者變為幫助,把一切的不可能變為可能。保羅是逼迫教會最激烈的,然而在大馬色的路上主改變了他的生命,成為神重用的僕人。

 

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管筵席的便叫了新郎來,對他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好的最豐滿的在後面,這是基督恩典、榮耀彰顯的原則。神的恩典確是愈過愈好,愈過愈豐富的。新約是更美的約;「耶穌成了更美之約的中保」。人愈是進入主裡面,愈能認識主恩的榮美。基督徒經過了十字架的救贖,便進入榮耀成聖的道路,在主親密的交通裡,便能天天更新,榮上加榮。

    在神恩典下的聖工也是同樣的原則。「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大事由小事奠基,豐滿自細微進入。路加十九章1217節中僕人的比喻,表明忠心微小的事奉,是進入主豐盛榮耀和為主掌權的「因」。「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詩一二六56 )經過十字架進入豐收與豐滿是永恆不變的律。

    主耶穌在開始工作的頭一件神蹟,是借著迦加小小的婚姻筵席,顯出祂的榮耀來。主最後最大榮耀豐滿的彰顯,是在「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的羔羊婚姻中。那時「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萬有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為主。」大山小山發聲歌唱,眾水澎湃歡呼,田野的樹木皆都拍掌。「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那城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列國要在城的光中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歸於那城。人必將列國的榮耀尊貴歸與那城。」名字寫羔羊生命冊上的有福了。

 

 

主的時候還未來到    高集樂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聖經說:『萬事都有定期,出世有定時、逝世有定時、栽種有定時、收割有定時。』但是我們今早所看的經文有一句話說:『我的時候還未到』,主的時候是指甚麼呢?某次適逢渡新歲,就是紀念先祖出埃及的痛苦,門徒們就問耶穌說:司先生,我們要去麼?』耶穌回答說:『你們什麼時候都可以,但是我的時候尚未到。』當猶太人要陷害耶穌的時候,沒有敢公然捕捉祂,原因聖經說:「祂的時候尚未滿足」今早我們所看的經文大家很熟識,我們就試從三方面或三個時候來思想:

    第一、娶親延席的時候:年青人或新婚的人在結婚之時叫作「人生大事」。昨日在九龍塘宣道會有貳百多位青年弟兄姊妹參加「人生大事」。今早我詢問詩班員是否有人參加呢?他們回答說:「有、有兩位弟兄姊妹受洗加入教會。」這使我思想到如果每一個人都認定受洗是人生大事,這一個教會必然會興旺。耶穌在迦拿參與與一件人們都認為不平凡的事情,她的母親馬利亞也在場。約翰福音第二章說:『耶穌和門徒們也被請去赴席。』其實,耶穌是作一個陪客的身份,他不是貴賓,乃是順便被請來的。他的母親馬利亞是被請來幫忙婚筵的,所以理應邀請他。

    正當飲筵的人歡喜快樂的時候、有消息傳來:「酒用盡了」,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問題來了我們第一個反應是甚麼呢?我們第一個思想是:「是誰的錯失呢?當責備誰呢?當埋怨誰呢?」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前有紅海後有追兵,他們就埋怨摩西帶領他們到死地。我們作天父兒女的、未必每一件事都是順利的,因為主耶穌曾說:『你們在世上有苦難。』他不是說相信耶穌之後就沒有苦難,但是耶穌的應許不是到此為止,祂又說:『你們在世有苦難,但是在我裡面有平安。』有些人碰著問題的時候就會站在一旁監視和嘲笑說:「這個人真是不夠大方,請客人卻預備不充足,並不曉得早作計畫。」這就是有些人碰著問題的時候所採取的態度。第三種態度更不好、就是批評說:『耶穌你來就罷,還帶著十多個狼吞虎嚥的門徒來。』

    但我們看這件事當如何處理呢?當以色列百姓來埋怨摩西的時候,他怎樣處理呢?他沒有與百姓爭辯,只是將這件事帶到神的面前。我的英文名字叫撒母耳,撒母耳的母親哈拿有許多苦情,他沒有與丈夫的另一固妻子爭吵,也沒有埋怨丈夫另外娶妻,她反而很恭敬地來到聖殿、將她的苦情向神傾吐。這說明人有苦情的時侯不宜與別人爭吵,應該將它們帶到神的面前。這也是馬利亞所採取的態度,她來到耶穌的面前說:『耶穌啊,他們沒有酒了。』祂不是說批評和埋怨的話,她只將實情告訴耶穌:相反耶穌的反應使我們很難接受,他回答說:『婦人,你與我有甚麼相干呢?我的時候還未來到。』  「我的時候」是指甚麼呢?耶穌的母親知道這是指可以給他作主人和發號司令的時候,所以她對僕人說:『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這些僕人是實行耶穌神蹟的好榜樣。用水變酒是耶穌在世所行的首個神蹟,它可以實行是由於許多人遵行耶穌的吩咐。

    照著猶太人的規矩、門口都放置了六口石缸給人洗用,耶穌對僕人說:「將水倒滿了缸」,他們就照樣作。聖經說每口缸可以盛滿三二桶水,六口缸所需用的水不少,這些僕人要跑到遙遠的井口來打水。猶太人婚筵的規矩是要預備數個月甚至一年的。他們要建造房屋、宰殺牲畜和自己做酒,到了身體疲倦可能會對耶穌說:『你無需要這麼多水啊!』但這些僕人只是照著而行、「把水倒滿了,直到缸口」。許多時候、基督徒和教會同工藉口說:『我是很忙碌的,我每日要上課和上班,有許多事情等著我辦;我不論在香港、九龍和新界皆有工作;祈禱會我不可能參加,青年團青年人去好了,成年團成年人去好了,每月四個周日都是講道聚會、我只要第二個周日回來守聖餐就夠了。』我們許多時候將神的話打了折扣,比如神會吩咐將十分之一奉獻歸耶和華為聖,你有否做到呢?聖經的所有教訓我們是否違行呢?這些僕人的順服正是我們的好榜樣。

    第二是最困難的:祂隨即吩咐僕人說:『將水舀出來,送給管筵席的。』如果是你會怎樣呢?聖經卻說:『管筵席的嘗了那水變的酒、並不知道是那裡來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只有那僕人知道。如果你是那個送酒給管筵席的僕人,你有信心嗎?我們應當思想一下『將水送給管筵席的,管筵席的僕人若嘗出是水來要怎麼辦呢?他必定會將水倒在地上:而且當時背境,如果這個僕人作得不好,主人是有權將他殺死的,這是關係性命的問題。但耶穌吩咐這個僕人甚麼,他就照著行。今日教會的問題也是在乎此,牧師講得太多、信徒聽得太多,總是耶穌的時候還未到,『祂告訴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我們是否遵弛而行呢?在這個使水變酒的神蹟中、尚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這個管筵的先親嘗一下;教會中的負責人應該知道盡本份。當檢查會友有否盡本份的時候,也應該先省察自己,就是自己先嘗一下、自己先證實一下、自己先經歷一下。尺久將來、我們要揀選教會同工,盼望大家曉得盡自己的本份和作信徒的榜樣。耶穌在這個神蹟中所變的酒不是普通的,乃是上好的酒。這表示我們若遵神而行、我們就會得著上好的福份。

    舊約中首個災難是使水變血,以致埃及人不可以飲用,水中的魚死亡、動物無水飲用也死亡。舊約的律法是定人的罪,但耶穌來的時候是恩典的時代、帶給人們喜樂、滿足和恩典。今早我來到神的殿,我們是坐在自己的寶座上或是讓主作王呢?今天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或個人行事當中,是否讓祂吩咐我們甚麼、我們就作甚麼呢?在青年人當中或者新婚夫婦、或者每一對夫婦當中是否在家庭裡讓主作王呢?在我們的家庭中往往有問題發生,如果我們要得著真正的幸福,就是不單邀請耶穌作陪客、乃是讓耶穌在我們的心中作主人。

  

 以水變酒    史祈生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11

 

   「神蹟」這個字,按原文含有「奇妙的事實」之意,是一種超乎自然定律的事實,使人看了有驚奇的感覺。神在創造宇宙時,就定下了許多自然的定律,藉以管理這個宇宙;又使萬物和人類都順著祂所定下的規律而生活。然而神也會在特殊的情形之下,顯出祂超自然的能力來證明祂的權能,這就叫做神蹟。

    五旬節的時候,彼得對眾人說: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神借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祂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徒二22)。保羅也對希伯來人說: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救恩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神又按自己的旨意,用神蹟奇事,和百般的異能,並聖靈的恩賜,同他們作見證(來二34 )。使徒約翰說: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廿30 31)。我們現在來默想耶穌所行的神蹟,也是同樣的意思:但願主奇妙的作為與豐盛的慈愛,再一次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認識祂更深,愛祂更多!

    以水變酒是主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如果要顯揚名聲,一鳴驚人的話,這頭一個神蹟應該行在京城耶路撒冷的君王諸侯面前才對;主卻行在拿撒勒東北十一哩遙之小小村落裡,在一個默默無聞的農家婚宴上。可見主行神蹟的目的,純然在解決別人的需要,絕沒有為自己的念頭。要不然,在曠野四十晝夜的禁食,祂老早可以將石頭變成餅了;也可以在殿頂上跳下來,受萬人喝采了。

 

一、婚姻喜筵

    猶太人的俗例,婚姻有七日的筵席。這家主人與馬利亞若非親屬,也是厚友,因此她早去幫忙了。可是這家主人多麼聰明!他把耶穌和祂的門徒也請去。任何喜筵上,沒有主同在,就沒有真正的喜樂!任何婚姻,沒有主的承認,就不會美滿!在耶穌所行的神蹟中,多半是家裡有人病得要死,才把主請去的。惟獨這家,是在最快樂最得意的時候請主去。他不是求主去幫助他,乃是愛主,要主與他同享快樂。他真是配得第一個神蹟的家庭!

    他不但請主,連主的門徒也請去,所謂「愛屋及烏」,這是愛主極深的主觀。如果他為了馬利亞的親戚關係,敷衍一下,請耶穌夠了,最多再請兩三個耶穌的弟妹,何必請這些門徙?再說這些門徒少說也有三四個,坐上來就占了大半桌;跟耶穌也不過只跟了一兩日,沒有什麼長久的交情,何必多此一舉?但愛是不計較這些的,愛主就很自然地愛主的門徒,愛主的僕人,愛一切跟隨主的人!你說愛主,我要看你怎樣愛主的教會,愛主的人,主的兒女們?愛不是口頭說說,是要用行動來表現的。

 

二、不幸酒盡

    俗語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就是如此,在最高興的時候,會有砸興的事突然來到。這個喜家在預備婚筵的時候,一定是早早就打算,事事都安排的。除了親友幫忙外,還有專管筵席的。葡萄酒是筵席上主要的飲品,而且是猶太人日用的飲料,絕沒有預備得不夠的道理?然而毛病就出在這裡。人以為最不需要顧慮的東西,偏偏就是最須要顧慮的。幸好主在那裡,把不幸改為大幸,把缺欠變成豐滿。

    愛主的人,主總不會虧待他的。這家主人事先並不知道會出這個岔子,他也不知道主會行這個神蹟。他不是請耶穌來保庇平安,他只是單純的愛耶穌,尊敬耶穌,以耶穌參加他的婚筵為榮。因此主也免除他的焦急憂慮,暗暗地就把他的不幸扭轉成為幸福。他可能當時毫不知情,因為聖經上沒有記載他一句話。等到酒變好了,管筵席的還叫新郎來說,怎麼把好酒留到如今?可見酒用盡了的事,新郎和客人們在外邊都不知道。多少時候,主也是這樣暗暗的保守我們,免去我們一切的驚嚇,把我們的羞辱變為榮耀!把我的疏忽成為祂祝福的緣由!

 

三、信心等候

    馬利亞一聽說酒用盡了,就跑來告訴主耶穌。照理說,她應該先去告訴管筵席,這是管筵席的人份內的事。主耶穌是客人之一,告訴客人什麼用?可是在馬利亞信心的眼光中,主耶穌不是常人,也不是她的兒子;祂乃是至高者的兒子。馬利亞被神揀選,做主耶穌肉身的母親,就因為祂是一位相信的女子,祂相信主對她說的話,都要應驗(路一45)。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她自己蒙了大恩,也使別人因她得福。

    馬利亞還有信心的榜樣。你想這些用人怎麼會乖乖的聽耶穌的話,把缸倒滿了?又怎麼會這樣大膽,把留出來的水送到管筵席的那裡去?他們從來沒見過耶穌行神蹟,可能根本沒見過耶穌這個人。他們對主耶穌的謙卑順服,完全在乎馬利亞對他們講的那兩句話:祂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馬利亞如果沒有好榜樣,如果一向不受用人們的尊敬,她的話就不會發生效力。用人相信主耶穌,是因為先相信她。她的話一向靠得住,她所介紹的人的話,一定也靠得住。信心就是這樣影響信心,這樣堅固信心的。你我為什麼不能說出這樣權威的話來,使人相信主呢?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擺出生活的見證來?我們叫人家信呀信呀,自己卻沒有凡事先信靠主。我們對人不信實,以致人家以為我們的主都是不信實的。

 

四、缸滿了水

    感謝主!祂的恩典真是豐富,祂的愛真奇妙!這六口石缸擺在那裡,是預備人來遵守猶太人的潔淨的規矩的,是律法的束縛,是遺傳的儀式;主耶穌卻把它用來傲視福的工具,歡樂的來源。律是法外表的,這六缸水最多洗淨了人的手腳;恩典卻是內心的,六缸酒使人心裡歡暢。律法時代的摩西,用水變血,使人受刑罰;恩典時代的主,用水變酒,使人得快樂。用水變血,是摩西在埃及降十大災難的第一災;用水變酒,是主耶穌所行的頭一件神蹟。這證明:主耶穌用祂的寶血,立了新約,使我們的罪得赦,不再受刑罰,而是與祂一同到父國裡喝葡萄汁,享受永遠的福樂(太廿六2729)。

    六口水缸是卑賤無用的器皿,主一使用,它們就成為祝福的工具。用人也是低級的征民,主一使用,他們就成為主行神蹟的幫手。主並沒有叫門徒動手,一方面是主不像變戲法的人,需要特別的助手,祂行神蹟的權能是真的,原有的石缸,原有的水,原有的用人,可以證明能力單單是從而來的。另一方面門徒的信心還不夠被主使用,這次神蹟以後,他們才進一步地相信主。沒有充足的信心的人,是不能被主使用的。主不需要你的才幹學問金錢,祂只需要你的謙卑順服的信心。

 

五、好酒在後

    管筵席的說:人都是先擺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擺上次的。這是人之常情,最好的東西總先擺出來給人看,以後就愈來愈不對了。大而紅的橋子總是放在水果攤的最上面;請朋友吃的第一頓飯,菜總是最豐富的。魔鬼給你的東西更糟,是先甜後一苦。浪子初離家時,多逍遙自在!以後卻苦得連豬狗都不如。羅得在所多瑪,先是發達,後來僅剩得一條命逃出來。財主在世享福,死後卻受永遠的刑罰。但是神所給的完全不同,神的恩典是愈來愈甘美,越久越芬香,像美酒一樣。

    酒是奢侈品,並非必需品;何況客人已經喝到相當程度了,酒的好壞都不大嘗得出來。主耶穌又何必變那麼好的酒給他們呢?隨便水里加一點甜味不就夠了?從這樣,我們又可看出來神豐富的恩典。祂不能變出次好的東西來,祂只有最好的。凡是經過祂手手出來的東西,都是出乎我們意外的佳美;祂寶庫中流出來的一滴,已經足夠我們享用不盡。然而訑還甘願把訑最寶貴的獨生子賜給我們,主耶穌把她的命都傾倒出來,為了擔當我們的罪(賽五三12)。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還憂慮什麼呢?好酒在後面!

 

六、顯出榮耀

    門徒雖然沒直接參與這個神蹟,可是他們與主在一起,一定完全聽到馬利亞和主耶穌所說的話,也親眼見這個神蹟的平淡過程,並且我想一定也會去嘗嘗主變的美酒。他們本是聽了人家的見證面來的,現在親身領受到的,親眼見到了神的榮耀。他們必會像約伯一樣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四二5)。像示巴女王對所羅門說的: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實跡,越過我所聽見的名聲(代下九6)。又像撒瑪利亞人對那婦人所說的:現在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四42)。

    主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祂本有父獨生子的榮光;可是祂隱藏了卅年,在一個木匠的家裡,自己卑微,存心順服。現在祂顯露的時候到了,祂遵照神的旨意,按時顯出神的榮耀來,堅固門徒的信心。不論祂是顯露還是隱藏,都是為了愛我們的緣故,要給我們新的生侖,以致在我們的身上,也可以彰顯出神的榮耀來。

 

       教會的潔淨    陳終道

           經文:約翰福音二章1222,可十一1518

 

    教會必須保持潔淨才能看見聖靈的同工,今日教會竟成了藏汙納垢的地方,怎能有實質的增長?但攔阻教會潔淨的常是一些熱心「民主」又不明白聖經真理的信徒(包括傳道人),本文借用基督潔淨聖殿的事說明這方面的真理。

 

一、兩次潔淨聖殿

    主耶穌會經兩次潔淨聖殿。第一次是祂剛出來傳道的時候。記載在約翰福音第二章。其餘三福音所記載的是第二次潔淨聖殿,是祂受死前一周所作的事。為什麼兩次的事這麼相似?那正好證明猶太人並沒有因耶穌第一次潔淨聖殿而悔改。主耶穌拿繩子作鞭子,把賣牛羊鴿子的人都趕出去,推翻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那些人的情形必然十分狼狽。後來主又得再潔淨聖殿,因為那些受責備的人依然如故!

    人如果受了責備而不肯悔改,必不會因所受的責備難過,反而使他們懷恨在心,設法報復。所以在第一次潔淨聖殿之後,猶太人對耶穌說:「你既作這些事,還顯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呢?」(約二)意思是說,你既這樣沒有愛心對待那些人,叫他們血本無歸,還行什麼神蹟呢?但在主耶穌第二次潔淨聖殿時,猶太人就不單埋怨耶穌沒有愛心,而且商量怎樣去除滅耶穌了!(可十一18

    主耶穌為什麼要趕走在殿裡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呢?他們都是小本生意,一下子把鴿子放走,銀錢滾掉,是否對他們太嚴厲呢?主耶穌有沒有事先私下勸告他們?沒有,因為並不是主耶穌與他們在私人方面有什麼過不去的地方,乃是他們玷污了聖殿,使聖殿的功用變質。

    對聖殿的損害是關乎公共的不是個人的。聖殿是用來敬拜神的地方,他們把它當作買賣得利的地方。這些買賣與祭司長和文士絕對有關連。否則,為什麼耶穌把那些人趕走,祭司長和文士就要除滅耶穌呢?那些買賣人的損失,必然也是他們的損失;所以主耶穌的潔淨聖殿才會觸怒了祭司長文士們,其實是這些宗教領袖把聖殿污穢了,使聖殿表面上是敬拜神的地方,實際上是藏後納汙的處所。主耶穌基督不許可有這些東西在祂的殿裡,祂揭開這些人的真正面目。那正是祂潔淨聖殿的真正原因。但耶穌所作的並沒有使這些人醒悟過來,他們仍舊作他們要作的事。他們心裡也許說:你這拿撒勒人耶穌算什麼,我們要怎樣做就怎樣做,你能奈我何?

 

二、不理會別人的「不理會」

     既然耶穌第一次的潔淨聖殿沒有效果,為什麼還要做第二次?明明知道不受歡迎,再來一次豈不更招殺身之禍麼?如果主耶穌害怕這些人的逼害而不做祂所要做的,祂也必不會為我們上十字架了。前不久(一九八六年秋)在華府有一個弟兄問我:「現今的教會為什麼沒有什麼逼迫,以前的教會卻有那麼多逼迫呢?」這個問題很好!現在的教會還未真正受到逼迫已先舉手投降,趕快跪下來求情了,所以不會有逼迫。

    為什麼那時的教會會有逼迫呢?司提反為什麼會殉道?因為他責備當時的猶太人,他們的祖宗怎樣殺害神打發來預言耶穌基督要來的先知,他們現在把先知預言的義者耶穌基督殺了。所以猶太人十分憤怒,把司提反用石頭打死了。這司提反連人家的祖宗也罵了,豈不是自己找死麼?他若不作聲不就沒事了麼?我們要過平安的日子,何苦要惹事呢?到底我們是為了要找一個社團,過一些社交生活,還是要在這裡高舉真理,為福音爭戰?教會不是一個社團,讓我們在那裡結交朋友,乃是一個事奉的團體,是基督的軍兵,要為真理打那美好的仗。人們不理會這拿撒勒人耶穌所作的,我行我素,但主耶穌也不理會這些人的「不理會」,做祂所當做的。

 

三、物質的聖殿與屬靈的聖殿

    耶穌第二次潔淨聖殿的結果,更引起了猶太人的憎恨。但潔淨聖殿的意義卻深深的影響祂的門徒。就在第一次潔淨聖殿時,祂已將潔淨物質聖殿的意義應用在屬靈的聖殿上。因為在約翰福音二19祂對猶太人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祂是以祂的身體為殿,指著祂的身體要復活而講的。實際上那屬物質的聖殿並不是神建造的真正目的。所以有人問:聖殿是神所建造的,為什麼會讓巴比倫人把聖殿焚燒,把殿中的聖物掠去呢?難道神敗在巴比侖王手下麼?根本上神不真要維持那屬物質的聖殿永不毀壞。因為這殿裡面的人已經將這殿污穢了,殿裡面的器皿在以神面前已經失去價值,是否被掠奪,已屬次要了!所以主耶穌是借著潔淨物質的聖殿,教導我們潔淨那屬靈的聖殿——教會,和心靈的聖殿——我們的內心。

 

四、懲罰亞拿尼亞

    彼得在五旬節的時候,處罰亞拿尼亞。聖經沒有顯明這人是不是基督徒。徒使行傳五)節說:「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以下整段經文中連一個弟兄的稱呼也沒有,不過不管他是否是弟兄,但他確在教會中。他所作的事似乎不算很嚴重,因為他把田產賣了,私自留下幾分,然後把餘下的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在我們看來這不過是不完全奉獻而已!但使徒彼得責備他,說:「亞拿尼亞,為什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留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麼?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麼?你怎麼心裡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當時有許多信徒把田地都賣了。凡物公用。這「凡物公用」的原因,按希伯來書十看來,教會可能早在徒四章已經開始受逼迫了,因為猶太人一信了主,就不容於他們的社會。有人因信主而家槳被搶去,那些沒有被搶的,就把家業變賣,把所有的拿出來,過一個凡物公用的生活。但這個亞拿尼亞把田產賣了卻私自留下幾分,然後把其餘的拿到使徒面前,他並不是完全奉獻,卻故意使人以為他是完全奉獻。

    我們想,亞拿尼亞雖是裝假,但這罪是否應受那麼重的處罰呢?事實擺在眼前,這對夫婦都死在當前,為什麼要顯這麼大的神蹟來對付這對夫婦呢?在初期教會時代,整個教會在一個十分真純的愛裡面。「凡物公用」,不是使徒吩咐信徒這樣做,而是聖靈的工作使他們自動地把自己所有的拿出,説明有需要的人,信徒在純真的愛中過一個共同的生活,而亞拿尼亞竟將一些虛假的東西帶進來,所以彼得立即懲罰他,使他的虛假全都顯露出來。教會的價值在那裡?在乎「真實」。對神對人都真實。世界沒有真實的愛,教會有!如果世界是虛偽的,教會應該是真誠的。如果教會也像世界一樣的虛偽,這個教會應該關門,這個燈檯要挪開,因為它已經不會發光了。

 

五、馬太福音十八章的原則

    彼得這樣對亞拿尼亞是否太沒有愛心?耶穌說:如果有弟兄得罪你,就要趁著只有二人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肯認錯,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十八1521)。為什麼彼得沒有照著做?而且主說這話時,彼得正是當事入。彼得所作的正像主耶穌所作的。主耶穌並不事先警告那些賣牛羊鴿子的人,一進聖殿便把人趕走,因為那不是私人的恩怨是非,是神家的事,不是損毀任何個人,而是損毀神的家。馬太十八章的教訓應用於教會紀律上不是正確的應用,那是解決個人是非道德的原則,不是處理損害教會事件的原則,凡是使公眾受損毀的,必須在公眾之前更正。若僅對某一個人造成損害的,卻不一定要公開宣佈。有些教會不管什麼事,全都用馬太十八章的次序與原則處理,彷佛全新約只有那幾節經文是可以指導教會處理爭端的,他們竟完全不理會新約教會書信中的許多重要事例和教訓,這反映出今日教會在應用聖經真理方面的軟弱貧窮:

    彼得對亞拿尼亞的處理與馬太十八章的原則完全是兩回事。反之,彼得所作的與其他神僕處理相似問題的原則相合。如:

    一、保羅懲罰行法術混亂真道的以呂馬使他眼瞎(徒十三412)絕不用先行個別談論,像馬太十八章那樣的程式。

    二、施洗約翰責備法利賽人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太三7),他為什麼這樣公開指責他們呢?因為他們假意表演悔改是公開的。神向來是根據人犯罪的事實,藉祂的僕人發出警告和責備,不是根據人為自己辯護的理由。保羅在公函中責備哥林多人分爭結党也是同一原理。(林前一1017)他的指責當然使全教會都知道是誰在攪結黨。在結黨分爭是關乎全教會的事,不是個人的事,他的責備也要向全教會發出,以更正錯誤的觀念。這正合乎提摩太前書五章20節的話:「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

 

六、保羅當眾責備彼得

    在加二1114的記載中,保羅會當眾責備彼得。按世的觀念,那真是丟臉的事,保羅為什麼要公開責備彼得?因彼得的錯誤立即影響了會眾。彼得的錯誤既是公開損害教會的,必須公開更正。(注意:公開的責備和私下的責備,都是責備,不算是懲治。)

    猶太人習慣上不跟外邦人一同吃飯,因為猶太人按舊約律法有好些食物是不潔淨的,跟外邦人一同吃飯是有許多不方便的方地方,但後來這習慣逐漸演變成為一種優越感,覺得不層與外邦人吃飯,把他們看作是不潔淨的。猶太人信主之後,住在耶路撒冷的信徒仍然保持原來的習慣,因是多年的傳統,而且環境上猶太人占大多數,但在基督耶穌裡本來就沒有猶太人外邦人之分,跟誰吃飯都是一樣,彼得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從耶路撒冷到安提阿探望教會時,也跟外邦信徒一同吃飯。後來另一批信徒也從耶路撒冷來到安提阿,彼得見他們來到了,就不敢再跟外邦人吃飯,有少數人見彼得這樣,他們也跟著行。「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

    聖經明說彼得這樣做是「裝假」。保羅一見他行的不正,就在眾人面前責備他(14節),彼得既明知可以和外邦人一起吃飯,為什麼要在耶路撒冷信徒面前裝作不要跟他們一起吃飯?這個「裝假」似乎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實際上與福音的真理有關。按彼得所作的等於說外邦人雖然信了主,到底和猶太人還有些分別,仍然是次一等,比不上猶太人。所以保羅立即公開責備他。保羅這樣做是否有必要呢?是否按太十八章的原則?為什麼不先私下勸告彼得呢?因為這並不是兩人之間的恩怨,乃是彼

得的做法會影響當時在場的信徒對福音原理有錯誤的領會,必須當時當地指正,否則人散了就沒法拉他們回來。這就是保羅當眾責備彼得的原因。但雖是當面指責,並不表示二人之間有什麼成見或惡意,他們都是為了神家與真理。正如箴言所說:「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箴廿七5

    彼得有沒有接受保羅的責備呢?按輩份彼得比保羅高,彼得傳道時,保羅還未信主。按理保羅應該尊重彼得。現在彼得受保羅這樣的公開責備,他心中可有懷恨?如果他心中懷恨,暗裡設法對付保羅,那就變成是個人的恩怨問題,不是關乎真理的問題了。但感謝主,彼得沒有這樣做,在他所寫的彼得後書三章1516節如此說:「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著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沉淪。」彼得既在晚年所寫的書信中保羅的書信作見證,可見彼得心中與保羅沒有芥蒂。如果彼得有,那就變成個人問題了,但彼得美好的靈性使他沒有把真理的問題變成個人恩怨的問題,他們一心只求教會的純淨。

 

七、保羅各種公開的責備

1對亂倫者

    保羅在哥林多中又提到另一種罪,他責備教會領袖包容一個犯亂倫罪的人。林前五章的主要責備不在那個犯淫亂的人,而是責備領袖容讓那犯罪的人,還自以為自己很寬大、很有愛心,保羅雖沒有指出姓名,卻在公函上提起,那是否損毀那犯罪者的名譽?因為大家必會猜到是那是一個人。此外,保羅公開指責那些領袖又是否適當,是否使會眾覺得他們包庇罪惡?林後二章47節看來,那些領袖們後來聽從保羅的教訓,向犯罪的人採取行動,而犯罪的人也似乎誠意悔改,又因哥林多人對他似乎太嚴厲了,所以保羅反過來勸他們要收納他,因他已誠意悔改。

2、假傳道

    保羅在握摩太后書三章這一段公開責備一些以敬虔為得利門徑的人,甚至把他們與雅尼及佯庇兩個敵擋摩西的人看作同樣是敵擋神的人,而這些人顯然是在以弗所人中間的。保羅在書信中責備,以弗所教會的人當然知道是什麼人,為什麼保羅不先寫信勸告這些人,或個別與他們交通,證明他們不對,然後才在公函責備呢?因為這些人對教會毀壞性的行動和擾亂是關係公眾的,所以要公開指責,不是保羅個人跟這些人有什麼過不去。在提多書三章1011節保羅亦責備一些分爭結黨的人。他對提多說:「分門結黨的人,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因為知道這等人已經背道、犯了罪,自己明知不是,還是去作。」一開頭就說「警戒」,不是」勸告」而且警戒一兩次,就要棄絕,因為他們明知不是,還是去作,可見分門結黨的罪並非偶然犯的,是已經多次不肯服從使徒的勸告才至於結黨的。

3、傳異端的人

    除了不提名的指責之外,保羅也有提名的指責。比如提後二章1718節,明明的提「許米乃」與「腓理徒」這兩個人,聖經說:「他們的話如同毒瘡,越爛越大……,他們偏離了真道,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在公函中明提那兩個人的名字責備他們,因為他們在信仰上錯誤,所以要讓信徒明確的知道,是誰的信仰錯誤。當然在今日的教會裡,有可能有人提出「毀壞名譽」的理由,甚至向政府提出控訴。用屬世的法律、人權敵擋聖經,但這個時代的文化背叛神不足為怪,信徒卻應尊重聖經真理原則,神的僕人應針對事實,為教會會眾的益處傳講信息,不憑個人偏見,發洩私怨;也不是一味做好人,什麼人都不開罪,而是針對教會實際可能遇到的危機,提出警告、責備、或勸勉的話。

 4、底馬

    提後四章十節又明說:「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底馬既是貪愛現今的世界,現在給保羅公開揭穿了,更是非貪不可了。以保羅這樣有聲望的人,下了這樣的判語,那麼底馬豈非永無翻身的機會麼?為什麼保羅在公函中這樣指出呢?問題在於:底馬是否真的貪愛世界,離棄保羅?若是真的,保羅就說對了。底馬曾經跟過保羅,作他同工,在保羅第一次下監時,也與保羅在一起,現在改變了路向,保羅有責任讓信徒知道,勸戒他們別效法底馬。

5、亞力山大

    提後四章十四節又提:「銅匠亞力山大多多的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報應他,你也要防備他,因為他極力敵擋了我們的話。」另外一個敵對保羅並他的同工的人,就是銅匠亞力山大。保羅在公函中(提摩太后書實際上是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明提這人是敵擋保羅,並且設法陷害神的僕人的,這樣做,是占譭謗亞力山大的名譽呢?神的僕人要按照神的感動,為教會益處,傳講忠實的信息,甚至面對死亡或其他的逼迫,他也必須把事實及危機講出,使信徒得到益處知道應防備誰,保守神家。

 

八、使徒約翰與丟特腓

    我們看看使徒約翰的做法,在約翰一書二章十八至十九節:「小子們哪,如今是末時了,你們會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約翰說:「那敵基督的」要來,是指將來在大災難中要出現的所謂「大罪人」、「沉淪之子」,事指一個特別的人,但「好些敵基督的」是指教會裡的假師傅、假使徒和假弟兄、假傳道……等等,

約翰說在他們中間已經有那些人,而且已經引起教會分爭,從他們中間出去了,約翰在此公開的不指名地指責。但約翰三書九至十一節約翰則說:「我會略略的寫信給教會,但那在教會中好為首的丟特腓不接待我們。所以我若去,必要題說也所行的事,就是他用惡言妄論我們,還不以此為足,他自己不接待弟兄,有人願意接待,他也禁止,並且將接待弟兄的人趕出教會。」

    使徒約翰說丟特腓妄論他們。妄論有什麼標準?不接待弟兄還有可以查究的事實,不過怎樣才算是不接待,要辯論起來也頗費唇舌,至於說「妄論我們」,這句話就很空泛了,你以為妄論,我以為講得對。怎樣了結?但年老的約翰是針對丟特腓的實際靈性光景來指責他,丟特腓顯然在求上有一種錯誤,就是「好為首」。換言之,他在教會中追求權柄、地位、聲譽、知名度,整個方向是錯誤的,他所以妄論使徒,也與他的好為首有關連,他顯然對使徒約翰靈命的高深,屬靈經歷的豐富,不會待別欣賞也不尊敬他。因為他根本不能領略使徒所能給他的幫助。

    老約翰在此對丟特腓的責備——如上文所提的,並不就是懲治。上句約翰說:「我若去必要提說他的事……」,約翰是準備去時才要採取嚴厲行動。但丟特腓既在教會中妄論使徒,使徒就先在這討論教會事件的信中責備他,責備是在私下裡抑在公眾前,全看所犯罪行是否已損及會眾,在犯罪的人不接受責備時,就得施行懲治了。可見當時教會雖飽受外人逼害,內部仍保持應有的紀律。

    人們常常會要求用弟兄的愛心與寬容來對待那些攪亂教會的惡人,聖經完全沒有這樣的原則。加拉太書二章4節保羅說他對那些偷著引進來的假弟兄,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注意:那些假弟兄是「偷著引進來」的。換言之,在神僕未能及時留意的情形下進入教會。且是在使徒時代已有的情形,對這等已進入教會的「假弟兄」,保羅絕不容讓順服他們。

 

九、總結

    讓我們在總結這篇信息時,用大衛與示每的事為例解。大衛會因數押沙龍的背叛而急促逃亡,途中有示每乘機咒駡大衛,「又拿石頭砍大衛」(撒下十六514)。當時大衛的隨從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說:「這死狗豈可咒駡我主我王呢?求你容過去,割下他的頭來。」王說:「他咒駡,是因耶和華吩咐他說,你要罵咒大衛,如此,誰敢說你為什麼這樣行呢?」所以大衛不准手下傷害示每。但當大衛臨終時,卻囑咐兒子所羅門說:「在你這裡有巴戶琳的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示每,我往瑪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語咒駡我,後來卻下約旦河迎接我,我就指著耶和華向他起誓說,我必不用刀殺你,現在你不要以他為無罪,你是聰明人,必知道怎樣待他,使他白頭見殺,流血下到陰間。」(列王紀上二章89節)

    示每在大衛平定了押沙龍的叛變後,馬上來迎接大衛,大衛答應不殺他。問題是;到底大衛是否真正饒恕了示每呢?大衛明明答應不殺示每,為什麼臨終時又囑咐他的兒子要殺示每呢?這裡我們要分清:按大衛與示每個人的恩怨而論,大衛願意饒恕示每,大衛自己因為犯罪受神的報應,示每的咒駡被看作神藉示每對付他,當他平定叛亂回來,示每立刻來迎見請求寬恕,無論他是真心是假意,總有後悔之心,所以大衛答不應不殺他,這是二人之間的恩怨。但示每這個奸詐險惡的人對大衛的國度而言是一個威脅。求神給我們辨別的靈、屬靈的智慧、認識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