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使徒行传第十三章短篇信息

 

目录:

直到地极………………………………徒十三1-28……………戴绍曾

即被圣灵差遣…………………………徒十三1-41……………吴德胜

合神心意的人     徒十三 22         (张宏卿)

合神心意的君王      徒十三22         (谢鸿范)

一个合乎神心意的人—大卫      徒十三 22       (吴茂寿)

大卫生平      徒十三22         (郑昌国)

你得救了没有     徒十三3839 ;约壹五13         (吴  勇)

外邦人的光      徒十三4452        (高俊明)

 

 

直到地极    戴绍曾

    经文:使徒行传第十三章1-28

 

今天早上我们进到第三个阶陡,就是从使徒行传十三章开始,主耶稣说:「……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我们把各章的章题提一下:十三章「海外差传」,十四章「成立教会」,十五章「救恩之道」,也可以说「因信称义」,十六章「马其顿声」,十七章「未识之神」,十八章「不要开口」,十九章「在以弗所」,二十章「辞别长老」,二十一章「圣殿出乱」,二十二章「台阶分诉」,二十三章「公会分诉」,二十四章「腓力斯审」,二十五章「腓斯都审」,二十六章「亚基帕审」。二十七章「船遭毁坏」,二十八章「到达罗马」。

我们要特别注意五件:

 

一、海外传福音的工作开始

    安提阿教会是海外差传的基地,福音的工作应以教会为中心。安提阿教会关心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为在耶路撒冷的信徒奉献,这是一个很美的见证。其实耶路撒冷可以说是他们的总会,可是当他们听说耶路撒冷的教会有困难的时候,立刻下决心帮助他们。我没有与刘会长谈过这件事:不知道贵会当某一堂会有需要,或者总会有需要的时候,大家肯不肯帮助?

    在福音的工作上若是交通不够,很容易产生误会。如果巴拿巴和扫罗很快出发传福音,可能会造成耶路撒冷教会的不谅解。可是他们先把安提阿教会的奉献带到耶路撒冷,使他们得以从保罗和巴拿巴知道安提阿教会的情形,并看见安提阿教会具体关心的见证,耶路撒冷教会可以放心知道这不是分裂的工作,乃是同心合意兴旺福音。亲爱的同工,有的时候我们在教会得事工上跑得太快,联系不够。不要怕联系。不要以为「何必与别人联系,只要圣灵感动我,我就做工。」这种想法太天真。有时我们稍微联系一点,会更好。

    各教会彼此之间,与总会之间并非各自为政,安提阿得教会可以说一些「属灵」的话:「这是圣灵的感动,这不是彼得约翰的工作。」表面上很属灵,其实会使主的身体分裂。所以主很奇妙的带领巴拿巴和保罗先下去,耶路撒冷的教会很感动,看见巴拿巴不但完成任务,也带了扫罗来,还把奉献带来,他们因此放心。

    有时我们怕别人管我们,觉得只要个人直接接受主的带领就好。这种做法个人主义太强,会妨害主的圣工。若是多有交通联系。主的工作会更顺利。这个原则在全国各教会都一样,我们不应该争夺领导管理权,神安排他的仆人来专心主的工作,弟兄姊妹就应该同心配搭。

    两位同工带着马可回到安提阿,慈善的工作完成了,传福音的工作开始,二者兼顾,这也是韦斯利约翰的平衡。

    十三章1-4节的名单读起来似乎索然无味,其实却是极具意义,显示肢体,恩赐虽多,教会却是一个。此处有先知。先知的特性有时很古怪特别,例如施洗约翰和旧约的许多先知,中国的宋尚节,以及近代中国教会的唐崇荣弟兄。安提阿教会也有教师。教师的特性是温雅和缓的,两者在一起搭配真不简单,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慢郎中。安提阿教会有法利赛人和利未人,还有尼结,即黑种人,路求或许就是路加,是个医生,马念在希律王宫里长大,是有地位钱财的人。各种不同的人却能在一起同心合意的禁食祷告事奉主。

    今天我们在台湾的青年工作,其实是学生工作,甚至整个主日学是照着学校的情形安排设计的。今天十八岁的青年极少进入大专,如果我们只以大专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却忽略了其余进入社会的青年,这些青年进入教会时有时会觉得格格不入。在教会常有一种情形,青年考不上大专就不来了。若是教会成为中上阶级的专利品,我们可以这样下去。但是如果福音真要透过社会的每一个人,以往那种观念做法非改变不可。我们工作的对象应该不只是学生,应该以全部青年为对象,巴不得人人在教会里不至于感觉尴尬,各种人在教会都受欢迎,有地位。

    海外工作开始了,他们先到居比路——巴拿巴的老家。巴拿巴有机会在自己较熟的地方传福音,然后北上,到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我们注意神所使用的方法:神在海外的工作并非无计划的,他们并非作地毯式的工作,乃是拣选中心的地方,第一次布道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第二次在腓立比、雅典、哥林多,第三次针对以弗所,这些都是当时重要的都市,保罗就在此建立教会。

    十四章21节他们到特庇第一件事是传福音,但是不够,他们有一个目的——使好些人作门徒,完全合乎主给门徒的大使命,并非撒种后什么都不顾。第三件是坚固门徒的心。巴拿巴到安提阿,彼得在五旬节讲道,人觉得扎心,使徒就教导他们恒心遵守所信的道。第四件才是组织(多少时候我们跑得太快了,一蹦一跳就搞组织),十四章23节「选立长老」,先坚固门徒的心,再看门徒的恩赐选立长老,教会的负责人。第五是禁食祷告,放手把他们交托给主(这是西国同工最不容易做到的),

这并不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保罗以后常写信,甚至回来看望。前面四个步骤做的好,第五步就不怕,可以放心,前往别处传福音。

    他们传讲的信息有时不同,(传讲的信息有时要看对象)十三章16节在彼西底安提阿的会堂里,主要的对象是犹太人,保罗从旧约历史讲到耶稣生平,复活,认罪得释放的福音;十七章16节在市上与雅典人辩论,则从他们的宗教信仰(未识之神)讲起,再引到福音。若是先从旧约讲起,他们一定觉得莫名其妙,听不懂,所以保罗先从他们敬拜鬼神,他们的祭坛讲起,再引到福音。还是要讲耶稣和复活,但是不从旧约讲,乃是从他们所能了解的讲。今天我们传福音也是如此。福音是不改变的,但我们要注意是向什么人传福音,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立场。例如耶稣和尼哥底母谈道就和撒玛利亚妇人传的时候不同。

    我觉得今天我们主日学的教材大致是西国同工写的,再译成中文,因为原作者对中园社会的背景情形了解不透彻,所写的教材对中国人往往不大适用。巴不得一些中国人对基督教教育,特别是主日学有负担的,能够接棒,因为他们根本就在中国长大,用的例子就地取材,完全合乎人们的需要。

    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传福音,就做什么样的人。并非改变福音,乃是改变方法。他不愿意有任何人有任何事情拦阻人接受主不变的福音,所以在雅典先从祭坛讲起,并非跟着他们拜未识之神,乃是说你们不认识的我现在介绍给你们。从此便介绍创造天地的主和从死里复活的耶稣。

  如果我们向学生传福音,应该知道学生的需要,如果向社会青年传,应该了解他们的背景、痛苦和困难,如果去乡下,山上偏备远地区,也应该了解当地的情形,保罗已经给我们做了好榜样。

    使徒行传有三件改变历史的事,第一是圣灵的降临,这一点最重要。如果没有圣灵降临,他们就没有能力为主作见证。第二件是观念的改变——福音不仅是为犹太人,也是为普天下每一个人预备的。如果以往的观念不改正,福音就不能传到地极,基督教只不过成为犹太人中的一个派别而已。这项观念的改变是从异象,启示中来的。第三件是救恩之道——因信称义的道理。使徒行传第十五章耶路撒冷教会开会,讨论外邦人信主应否先入犹太教,遵守摩酉的律法?结论是支持因信称义之道,什么是福音?如何得救?就是因信称义。福音因此越发广传。

    第三个阶段「直到地极」有五件事:一、福音传到海外。二、因信称义之道。三、福音传入欧洲。四、福音在以弗所。保罗在以弗所居了两、三年的时间,与在安提阿的工作一样重要。因为保罗在以弗所下工夫,所以当耶路撒冷衰微时,特别事主后七十年提多将军把耶路撒冷扫平,耶路撒冷根本没有势力,以弗所教会就出来了。使徒约翰晚年都在以弗所,所以在主后六十年,最重要的中心不是在罗马,也不是在安提阿,乃是以弗所教会。

    当福音传到以弗所时,虽然敌人很多,攻击的人也很多,但是我们看见福音的大能彰显出来,改变了以弗所的社会和经济。第一件是银匠的生意受影响,因为人不买偶像了,第二件是教会举行特别的聚会,焚烧邪书,污秽败坏人心的书,也许包括黄色书刊,说不定书店的生意也受影响。——不晓得福音在台湾传开时会不会影响社会的经济?我怕没有影响。

    当福音传到帖撒罗尼迦时,敌人说:「那搅乱天下的,也到这里来了。」英文圣经翻得更好:「把地球颠倒的人也到我们这里来了。」这是福音的意思,福音传到这里,也应该把社会改变过来。最近青年把靡靡之音的唱片带到教会烧掉。未来一年,卫理公会各堂会是否应该举行一个焚烧聚会?感谢主,去年基督之家为教会预备了月份牌在那里,一点见证也没有,应该烧掉。

    人的生活改变并不是因为觉得基督教比较高尚时髦,乃是因为主的灵居住在里面,洁净我的心,新造的人,现在活着的不在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今天台湾的社会是一个黑暗败坏的社会,盲目跟从美国学了许多败坏的习俗,巴不得福音的大能改变基督徒,改变教会,透过教会使社会也改变。

 

即被圣灵差遣    吴德胜

    经文:使徒行传十三章1-41

 

初代教会的宣教史是圣灵运行的历史,行传十三章是保罗旅行传道的开始,但我们可看出,主角并不是保罗,而是圣灵本身。

一、圣灵选派——(2

  1)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所做的工」,圣灵选召人去做神的器皿,去推行神的工作,圣灵选召有信心与圣灵充满的人(十一24)圣灵寻找愿意受选召的人,愿意完全接受圣灵的引导的人。

  2)教会接受圣灵的选召,差派人出去。(3)这是教会与圣灵同工,教会何时忠实于圣灵,何时就能看见圣灵的能力,教会的复兴,假如安提阿教会,只顾白己,不愿顾及圣灵的差派,不愿接受命令,圣灵可能再选召别的教会来推行此工作。

  3)圣灵带领。(4)圣灵差他们先到居比路小岛,圣灵知道谁该去,也知道该去什么地方。这就是圣灵做主,推行工作。

 

二、满有智慧与权柄——(6-12)

受圣灵充满,选召差派的人,有属灵的洞察力,能看透人心的诡诈,以吕马想抵挡圣灵的工作,保罗知道,定睛看他,看出他充满各样奸恶、诡诈,是魔鬼的儿子。受圣灵差派的人,接触到人,知道即人心灵的状况,灵里的意念,保罗满有权柄地指出他的恶,说他暂时瞎眼,果然如此。在此并非靠自己的血气去刑罚反对抵挡他的人,而是圣灵本身的管教,圣灵的能力。我们或是作圣灵的器皿,或是作魔鬼儿子,两者有何分别?诡诈奸恶,乃是被魔鬼利用,去做魔鬼儿子的人,相反地,一个肯完全放弃自己,让圣灵充满的人,服从圣灵,去做圣灵的器皿。

 

三、奉圣灵讲道——(16-42

    保罗第一篇讲道,对象是以色列人与敬畏神的外邦人,保罗面对这些人,所要传的是什么?

    1神选召以色列人,选召列祖。

    2神拯救列祖出埃及。

    3神管制他们。

    4神应许由大卫子孙出救主。

    5耶稣是旧约所应许的救主,虽被钉死,但神使他复活证明他是救主(30333437)。

    6人靠法律不能得救,惟有靠主可得救(39)。这是福音,「福音就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但今日仍然有人拒绝轻视福音,如同当日以色列人一般(41)。但奉圣灵差遣的人,召圣灵启示,说出福音的事实,引人信主。今日圣灵仍要用人去成全救恩奇妙的工作,谁愿意受差遣?

 

              合神心意的人    张宏卿

                      经文:使徒行传十三章22

 

    今日经文提到:「……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十三22;参撒上十三14;诗八九20

 

何谓合神心意

    神曾以扫罗和雅各兄弟俩作见证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玛一23)从性格方面说:以扫憨直,雅各诡诈!不偏待人的神,(罗二11)爱雅各恶以扫,似乎有些偏了?但就心灵方面看,以扫轻看长子名份,雅各则正好相反——切慕长子名分。长子是家庭祭司,是事奉神的。换句话说,雅各喜欢亲近神,事奉神。神的心意乃是借着人的亲近事奉,向人赐福施恩的。(参出廿三25)雅各摸到这点,所以蒙神悦纳。以扫轻弃长子名分,等于拒绝神的爱。玛拉基书一章,是讲论事奉与敬畏的事,所以神藉先知的口,首先特别提到以扫与雅各在祂心意中所处的地位,是含有深意的。

    同样情形,当士师时代末期,由于以色列人的悖逆!(撒上七23)和以利父子的藐视神,致约柜被掳——荣耀离开以色列!(撒上四2122)以后虽然被送回,但无人关心。于是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留名的约柜,变成流落在基列耶琳亚比拿达家中,湮没无文二十年。(撒上四4;七12;撒下六2)扫罗虽被立为王,但对约柜的事从未过问。约柜离开,等于失去神的同在!没有了神的话。不关心约柜,就是漠视侍奉与不敬畏!神的心是何等伤痛?这期间神在寻找,看有没有像雅各那样心志的人,留心约柜的事。

 

大卫另有心志

    就在这时,知道万人之心的神,(参代下六30)看到有一个人,不仅挂虑约柜的事,而且起誓许愿,要替约柜寻得安息之所。这个人便是大卫。以下是他做王后,将约柜移至锡安后的祷词:「耶和华阿!求你记得大卫所受的一切苦难!他怎样向耶和华起誓,向雅各的大能者许愿说:我必不进我的帐幕,也不上我的床榻,我不容我的眼睛睡觉,也不容我的眼目打盹,直到我为耶和华寻得所在!为雅各的大能者寻得居所。我们听说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我们要进祂的居所,在祂脚凳前下拜。耶和华阿!求您兴起,和您有能力的约柜同入安息之所……,」(诗一三一19)在6节:「我们听说在以法他——即伯利恒——我们在基列耶林就寻见了。」亦即约柜被掳又送回的事!

    他们最初在伯利恒就听见过;但当时他只是牧童,有心无力。(参撒上十六11)直到他在耶路撒冷做王后,在基列耶琳寻得,才将约柜迎进大卫城。(参代上十三;十五)在这段见证中大卫说:他为这一誓愿,不进帐幕,不上床榻,(不贪恋世界,不体贴肉体)不容眼睛睡觉打盹!(一直儆醒注目专心)这样心愿,正合乎神的心意。所以在同篇1117节说:「耶和华向大卫凭诚实起了誓,必不反复!说:我要使你所生的坐在你的宝座上……,因为耶和华拣选了锡安!愿意当做自己的居所,说这是我永远安息之所。我要住在这里,因为是我所愿意的……,」这说明大卫的誓愿,就是神的心意!正是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诗八五10

 

明白神的旨意

以后他起意要给神建造殿宇。当他向先知拿单提出时,立即得到先知允许。但神没有同意。可是他这个动机,得着神的心,使神大得安慰。于是实时向他立下恩约,应许他的家与他的国,要永远坚立在神面前。(参撒下七l17;代上十七l15)连今天新约时代的每一圣徒,也因这约而蒙恩宠。马太福音开宗明义就指出:「亚伯拉罕的子孙,大卫的后裔(儿子)。」即说明纪念祂与大为所立的约——建殿的约。

 

今天的认识

    在今日恩典时代,谁愿意接受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他心中作王作生命,就正式将约柜迎入锡安!人的心灵就是神心意看中的锡安。也只有人的心(灵)中,才是祂安息之所,是祂所愿意的。主在地上时,曾感叹的说:「狐狸有洞,飞鸟有巢,人子没有枕头——安息的地方。」祂是神就是灵,祂来了要求安息之地,要住在锡安——人的心中,直到永远。但人的心被世界霸占,因此主仍在向神呼求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三20)不但如此,凡誓愿迎接主住在心中,更愿体贴圣灵,让主彰显活出的,就是大卫迎接约柜进入锡安,而又立意建殿的实行,就是合神心意的人,就是明白主旨讨神喜悦,在神的家神的国永远有分的人。亲爱的兄姐阿!愿你我因着神的怜悯,作合祂心意的人。阿们。

    现在,主快来了。祂不但切盼世人敞开心门,让祂进来作主作王;更愿每一个属神的儿女,不作「与众寡合,独自寻求心愿」(箴一八1)的人,而是喜欢在祂的教会配搭事奉,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神所拯救的对象,固然是一个一个的人;但祂的目的,至终却是一座灵宫(彼前二5),一个身体(弗四12),一座圣城新耶路撒冷(启廿一2)。抱持并活出这样心志的人,就是建殿合神心意的人。亲爱的读者!你愿意做合神心意的人么?

 

          合神心意的君王    谢鸿范

                  经文:使徒行传十三章22

 

    「……就选立大卫做他们的王。又为他作见证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徒十三22;参撒上十三14

    在旧约的历史中提到很多君王,外邦有巴比伦、亚述、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和亚拉伯埃及等君王,选民中犹大和以色列的君王共四十余人,而独有大卫蒙神自己为他作见证说:「他是合我心意的人。」

我们若详读旧约历史,就可发现大卫为甚么合神的心意。兹谨列举数端以供读者之参考。

 

因为大卫幼年事亲至孝

大卫少年时虽有七个长兄并有仆人,他在兄弟中间又是最小的,牧羊的工作,自然应由哥哥和仆人去做。但大卫并不偷懒;仍喜欢到旷野去牧放父亲的羊群。

    以后三位年长的哥哥以利押、比亚拿达和沙玛都在扫罗王的军营服役。有一天父亲耶西吩咐他携带食物,前往军中探望哥哥。大卫很有理由推辞,如我尚年轻不宜远行,尚有四个哥哥比我年长可去,或可差遣仆人等。但他丝毫不推辞,就「照他父亲吩咐的话,带着食物去了。」(撒上十七20)使我们可以看见大卫在他父亲面前的孝心。

 

大卫既长事君至忠

    大卫是个善于弹琴的人,并且耶和华和他同在,每当「恶魔临到扫罗身上的时候,大卫就拿琴用手而弹,扫罗便舒畅爽快,恶魔离了他。」

    除了陪伴扫罗并为他弹琴之外,大卫更作了为扫罗拿兵器的人。(撒上十六21)大卫明知扫罗对他不满,想要杀他。但大卫仍忠心事奉,从未思想如何报复。扫罗竟在大卫弹琴为他驱魔的时候用枪刺他,因有神的祝福,大卫却躲开了。

    大卫既是为扫罗拿兵器的人侍立在侧,有充足的时间及很多的机会将扫罗刺死。但大卫却忠心的服事他,从未怀有二心及恶意。

 

大卫杀敌至为勇敢

    当大卫到了扫罗的营中,听见非利士人歌利亚向永生神的军队骂阵。他竟挺身而出志愿前去应战。大卫手中未拿刀枪,身上又无盔甲,手中拿了他牧羊的杖和甩石的机弦,就去和非利士人歌利亚作战。

    歌利亚身高六肘零一虎口,头戴铜盔,身穿钟甲,甲重五千舍克勒(约合二0把磅)。腿上有铜护膝,两层之中背负铜戟、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舍克勒(约合二十五磅)。

    大卫并不因歌利亚的英勇高大,及其全身的装备而胆怯,反而急忙迎着非利士人往前跑去应战,用机弦石子打死敌人,并用歌利亚的刀杀掉歌利亚的头,如此可见大卫勇敢的一般了。

 

大卫对扫罗度量宽大

    扫罗因忌妒大卫,不仅在王宫曾多次欲加谋害,在大卫逃避之后,扫罗竟率领三千精兵,追寻大卫于隐基底的旷野。在羊圈旁的洞中,神将扫罗交于大卫的手中,但大卫却不杀害他。从此可以显出大卫的度量是何等的宽大。

    扫罗又听了西弗人的密告,又率领精兵三千到哈基拉山去寻索大卫。神又将扫罗交在大卫的手里,在扫罗的辎重营中,大卫又没有加害扫罗的性命。仅拿走他的枪和水瓶。

    神前后两次将追索他性命的仇人放在他手里,但大卫却不伸手加害神的受膏者,使我们再一次看见大卫度量的宽大。

 

大卫对神至为虔诚

    耶和华的约柜在非利士人之地七个月,耶和华的手重重的加在他们身上,败坏他们,使他们生痔疮。非利士人就造了一辆新车,献上陪罪的礼物,用两双未曾负轭有乳的母牛套在车上,送往以色列的伯士麦。基列耶琳人将耶和华的约柜接上去,放在山上亚比拿达的家中。(撒上六1;七1

    大卫率领三万人,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家里抬出来,先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耶和华就赐福于俄别以东。

    大卫又率众去「欢欢喜喜的将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中抬到大卫的城里。」抬耶和华约柜的人走了六步,大卫就献牛,与肥羊为祭。大卫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这样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欢呼吹角,将耶和华的约柜抬上来。

    大卫两次迎接耶和华的约柜,并献牛羊为祭物,更穿细麻衣的以弗得,在耶和华面前踊跃跳舞虽遭扫罗的女儿米甲所轻视,但大卫自觉卑微,并应在神的面自己看为卑贱。由此可见大卫对神的态度,至为虔诚。

 

大卫立意建殿极具热心

    大卫住在自己香柏木的宫中,神的约柜却在幔子里,大卫心中不安,就立意为耶和华建造圣殿。因他「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神却借着先知拿单拦阻了他。

    大卫火热的心,并不因此而罢休。他「为耶和华的殿预备了金子十万他连得,银子一百万他连得,铜和铁多的无法可称。(他)也预备了木头,石头。」(代上廿二13

    大卫自己虽不能亲手为耶和华建造圣殿,他预备了极丰富的材料。并召了他的儿子所罗门来,嘱咐他,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建造殿宇。在大卫建殿的心意,和预备建殿的材料上,可以看见他对神那颗火热的心。

 

大卫犯罪后勇于悔改

    大卫曾陷在极大的罪恶之中,「藉亚们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妾。」(撒下十二9)当耶和华差遣先知拿单责备他的时候。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并向神悔改认罪说:「神阿,求您按您的慈爱怜恤我,按您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您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您犯罪,唯独得罪了您,在您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阿,忧伤痛悔的心,您必不轻看。」(诗五十一l417

    大卫不仅在神的面前悔改认罪忧伤痛悔,并将他悔认罪的祈祷作诗歌交与伶长。让全民歌唱。像大卫这样勇于悔改真是古今罕见的了。

 

结论

    扫罗王之所以被神废弃,就是因为他违命,没有将亚玛力人全部灭尽,反取了当灭之物,并怜惜亚玛力王亚甲未加杀害。所以神借着撒母耳责备扫罗说:「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祂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油脂……,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撒上十五2223

    大卫之所以被神所拣选,并认为他是合神心意的人,就是因为他有许多的美德,更是一个遵行神旨意的人。所以一位蒙神祝福的君王,同时也就是一位遵行神旨意的君王。

 

    一个合乎神心意的人——大卫    吴茂寿

                 经文:使徒行传十三章22

 

    一个人要能事事适合另一个人的心意,已是非常的不容易;如要合神的心意当是更难了。圣经里,只有大卫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只有大卫在生时及死后都得到神及人的赞美。以色列人到今天还思念他,他是以色列人最尊敬的一位国王。

    当耶稣最后一次骑驴进耶路撒冷时,百姓在路边欢呼:「和撒那——大卫的子孙耶稣」,当他们赞美主时,他们同时思念到他们的先祖大卫,因为耶稣是大卫的后裔;有一次,耶稣进入耶利哥城时,有一个乞丐大叫:「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在使徒时候,使徒很多处的讲道,都引证到先祖大卫的事迹。在使徒行传十三章记载保罗在安提阿讲道,曾说过,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凡事都遵行神的旨意,意思是说,大卫在世间遵行了神的旨意,服事了那世代的人就死了。正如主耶稣说:人子来不是要被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非以役人,乃役于人」正是大卫一生的写照。

    以色列国自从扫罗死后,国势日落,国政纷乱,大卫为国家前途祈祷耶和华神,求告耶和华。在他做以色列王的四十多年间,他将以色列从弱国变为强国,因为他做任何事,总是先求告耶和华,寻求神的旨意。撒母耳记下二章1节记载;大卫问耶和华说,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么,耶和华说,可以。大卫说,我上那一个城去呢,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大卫尊敬神更尊敬神的律法,他有多次机会可以杀掉扫罗,但他没有下手,因为扫罗虽然是他的敌人,是神所膏的王,在耶和华面前,大卫不敢伸手害他。

    大卫住在香柏木的宫中,想到神的约柜却在幔子里,他就立了心愿要为约柜建筑圣殿,但因为他在神眼前,使多人的血流在地上,神的话就临到他说:「你流了多人的血,打了多次大仗,不可为我的名建造殿宇。」因此耶和华要他的儿子所罗门完成他的心愿。

    大卫虽然不能亲手完成自己建殿的心愿,但他在晚年照着神的心意,把这件大事托付给儿子所罗门完成了,所以耶和华喜欢他。

    大卫又是一个满有慈悲怜悯的王,扫罗的儿子与大卫是好朋友,为思念他的好朋友为他而死,他顾念到他的后代。有一次大卫问说,扫罗家还有剩下的人没有,我要因约拿单的缘故向他施恩。扫罗家有一个仆人,名叫洗巴,来见大卫,对大卫说:约拿单的一个儿子,是瘸腿的。大卫就打发人把约拿单的瘸腿的儿于米非波设找来,对他说,你不要惧怕,我必因你父亲约拿单的缘故施恩与你,将你祖父扫罗的一切田地都归还与你,你也可以常与我同席吃饭,我们相信大卫这样做,一定也合神的心意。

    最后,我们要想到大卫的弱点,他是一个大能的勇士,但他却不能够制服自己心中的欲念,他失败,跌倒,犯了大错。 

    他失败后写出诗篇第五十一篇,在神面前认罪悔改,只有神的心意人才能写出这篇诗表示对罪痛心,只有神的心意人才能形容罪的可怕,罪的创伤。虽然忧伤痛悔的灵,神必不轻看,他的罪可以得赦免,但罪的痕迹,在大卫的生命史上是永远洗不去的污点。

 

                大卫生平    郑昌国

                 经文:使徒行传十三章22

 

    除了主耶稣之外,圣经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人要算是大卫了。大卫是牧童(撒上十六11),琴手(撒上十六23),军官(撒上十八5),诗人(诗篇之主要作者),君主(王上二11),神人(代下八14),和先知(徒二30)。他又是「合神心意的人」(徒十三22

 

一、被神拣选

    「撒母耳就用……膏油……膏了他。」(撒上十六13

    大卫蒙神拣选作以色列人的君王,是件奇妙的事,那时他是牧童,也是弟兄中最小的。

    主耶稣的门徒在吃饭时没洗手,法利赛人就纷纷议论,主耶稣说:「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唯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的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忌妒、谤读、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可七15 2123)人常注意外表,但神鉴察内心。神拣选大卫,是因为大卫的心。

    阳明山上公园中有座「洗心桥」,不知因何得名?桥下的水能洗心吗?我想到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

 

二、为神争战

    「大卫对非利士人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撒上十七45

    非利士人歌利亚,身高九尺,铠甲约重一百五十磅,向以色列军队骂阵四十日,扫罗王与以色列众人都极其害怕。这时牧羊童大卫挺身而出为耶和华争战,他不愿神的名在拜假神的人中被羞辱。他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幼弱,但他顾不得这些,也特为要藉此证明自己所信奉的是一位全能的神。

    经过这次使以色列人反败为胜的战役以后,大卫成了人人仰慕的英雄人物,但当他出战之时,他盼望这一役能「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神』。」(撒上十七46)并非要人人知道有个「大卫」,这份存心是神清楚知道的。

    这正是圣经的教训:「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理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三23)「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的。」(林后四5 )大卫行事的动机,蒙了神的悦纳。神不单看行为,更看动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三、有神保护

    「扫罗天天寻索大卫,神却不将大卫交在他手里。」(撒上廿三14

    自从大卫打死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他成了以色列的民族英雄,得到许多人的拥戴,因此引起扫罗王的忌妒。当然这是一般无知的妇女们所引起的,过错不在大卫本身,但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特别蒙神赐福的时候,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耶稣在世时被人嫉恨,正是如此。

    大卫为王弹琴,扫罗曾两次想用枪刺杀大卫,均未得逞。为要捕杀大卫,扫罗王布下了许多陷阱(撒上十八11 172125;十九11011),但都失败了。

    「扫罗天天寻索大卫,神却不将大卫交在扫罗手里。」(撒上廿三14)我们确信;神若不许,没有一件灾难会临到信靠祂的人身上。主耶稣曾说:「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太十2931

  有首许多人喜爱的诗歌说:

    为何灰心常怨叹,为何黑云弥漫?

    为何心灵觉孤单,甚至欲脱尘寰?

    耶稣是我的良友,万福赐我享受,

    祂既看顾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祂既看顾小麻雀,深知我必蒙眷佑!

  但神的眷顾和保护并非意味着从来不过患难和危险。有一次扫罗带着一队精兵要捉拿大卫士扫罗在山这边走,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山那边走,大卫急忙躲避扫罗,因为扫罗和跟随他的人,四面围住大卫和跟随他的人,要拿获他们。忽有使者来报告扫罗,说:『非利士人犯境抢掠,请王快快回去。』于是扫罗不追赶大卫,回去攻打非利士人。」(撒廿三2628

    又有一次大卫避入山洞里藏身,扫罗也进入同一个山洞,竟然未被发现,使大卫有惊无险,除了说这是神的看顾和保守,还能用什么解释呢?真乃「若是有主同舟,就可笑看风浪!」

    有位战败的君王,一连失去了几十座城,最后藏身于山洞之中,追兵来到洞口,看到一副蜘蛛网,猜想洞里并定没人,就越过山洞而去。后来这位君王向人说:「无神保护,几十座城也靠不住;有神保护,一副蜘蛛网竟强过几十座城。」

 

四、替神掌权

    「……神在雅各中间掌权……。」(诗五九13

    大卫是个等候神行事的人,他虽早已受膏为王,但扫罗王还在,他不急于除去扫罗,登上王位,大卫恒久忍耐,等侯神的时候,他一生曾三次被膏为王(撒上十六13;撒下二4;五3)。圣经告诉我们:「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来十36

    扫罗阵亡之后,大卫登上王位,最高的荣誉常带来最大的危险,因为处在万人之上。一国之君的地位,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在马太所记君王的家谱中,贝有大卫被称为王(太一6 ),他是「王中王」。

    为何神如此抬举大卫?因他知道自己的地位不过是替神掌权,他凡事求问神(撒上廿三211;卅8;撒下二1;五1923;廿一1)大卫祷告说:「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诗廿七4 )大卫凡事求问神,可见他顺服在神的权柄之下。

    大卫顺服神,神也使他手下的人顺服他,跟随他的有许多至死忠心的勇士们,大卫的国势日渐强盛,邻国臣眼。

 

五、向神感恩

    「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诗一一六12

    大卫深知自己是个蒙神恩典的人,作王以后,为了向神感恩,他迎进约柜,欢喜的踊跃跳舞,甚至引起王后的轻视,他却认为在神面前应当放弃王的尊严(撒下七162022)。后来他又起意为神建造圣殿(撒下七12),这颗感恩之心,确实蒙神悦纳了。

    扫罗阵亡后,大卫悲哀、哭号、禁食……,并且作哀歌……(撒下一111217)。

    大卫也不忘人的恩情。他曾多年劳苦颠沛,有时居荒野,有时在山洞,得到许多善心人士的帮助。有一次他的环境稍微好转,就「从掠物中取些送给他朋友犹大的长老……,并大卫和跟随他的人素来所到之处的人。」(撒上卅2613

    「大卫问说:『扫罗家还有剩下的人没有?我要……向他施恩。我要照神的慈爱恩待他。』……扫罗的孩子……米非波设是瘸腿的。他来见大卫……。于是米非波设住在耶路撒冷,常与王同席吃饭,他两腿都是瘸的」(撒下九13613)。

    圣经记着:「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约壹四2021)让我们套用这话:「人若说向神『感恩』,却向弟兄『无情』。他就是说谎话的—同看见的弟兄没有恩情,就不能向没有看见的神感恩。向神感恩的,也当向弟兄有恩情。」大卫向神「感恩」,也向人「施恩」。

 

六、蒙神管教   

    「主所爱的,祂必管教。」(来十二6

    和你我一样,大卫也有过失。他犯了淫乱的罪,无法遮掩,又以借刀杀人之计,害死那妇人的丈夫(撒下十一415),这是罪上加罪。其实,世人都犯了罪(罗三23),只是犯罪的内容与程度略有差别而已。「主耶和华阿,祢若究察罪孽,谁能站的住?」(诗一三03

    神所爱的,祂必管教。大卫在暗中犯罪,神却在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他(撒下十二12)。值得注意的是;神管教大卫正是用大卫审判别人的标准。「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八2)大卫说应当赔偿四倍(撒下十二6),果然在他子女申有四个被杀的,就是:淫乱所生之子、暗嫩、押沙龙、亚多尼雅。

    以下是大卫犯罪后,内心挣扎的写照:「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黑夜白日,祢的手在我身上沉重。」(诗卅34)后来他向神痛悔认罪:「神阿……,求祢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我向祢犯罪,惟独得罪了祢……。神阿,求祢为我造清洁的心……。」(诗五一110

    是的,神从不清看为罪忧伤痛悔的人—同犯罪得罪神的人,神的管教是严厉的,但向那真诚悔改的人,祂的恩慈宽大无比。罪恶的结果使大卫险些失去王位,但神使他化险为夷。

 

七、尊神为大

    「愿那些喜爱你救恩的常说:即当尊神为大。」(诗八0 4

    大卫到了晚年,灵性已登峰造极。臣仆为他寻找美女,王却没有与她亲近。(王上一4)大卫在那里跌倒,也在那里站了起来。

    有一次,大卫派人数点各国的百姓,事后「大卫祷告神,说:『我行这事大有罪了;现在求祢除掉祢仆人的罪孽……。』」(代上廿一8)按人来看,数点百姓原是无可厚非之事,然而神知道大卫此举的机动:骄傲、炫耀。以往大卫生活在黑暗中,淫乱与杀人后,他尚不觉得有罪,后来他生活在光明中,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你越过神,他即以为是犯了「大罪」。对罪敏感的程度,事灵性的试金石。

    「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凡事要『要』遵行神的旨意。」(徒十三22

    虽然神找不到从未犯罪的人,但祂要寻找那「愿意」离弃罪的人。「要」表明「意愿与盼望」——虽然神找不到已经凡事遵行祂旨意的人,但祂要寻找那「愿意」凡事遵行祂旨意的人。

   

你得救了没有    吴勇

            经文:便徒行传十三章3839节:约翰壹书五章13

 

    我们刚才念了两处圣经——使徒行传说「晓得」,约翰壹书说「知道」,我今天早晨在这里要用「你得救了没有?」这个题目来对两种人讲——一是对信的人,一是对不信的人。在一百人当中可能难得有十个八个人知道他得救了没有。但是在台北的基督徒应该是个例外,虽然这几天葛理翰布道会又是雨又是风,但并没有淋垮、吹垮基督徒丰富的信心及爱心。现在我分三点来思想这个题目。

 

一、不知道他得救了没有

    一个人若信了主而不知道他得救了没有,就像一个人去考大专,在未发榜前,内心没有快乐,没有安息一样。不知道的原因在那里呢?

    1、我不敢说——这种人认为得救是关乎属灵与否,若说了就会太骄傲。要知道得救与属灵是两回事,属灵是说到没有自己(不会骄傲等),属灵不是用口说而是用行为来见证的。得救是被动的,就像一个人掉到水里,当他挣扎完了没有力气之后,岸上的人才能救他,这人的被救是出于被动,当他被救苏醒之后,他会欢喜的哭,会喊或叫,因为他要把功劳归给那救他的人,所以一个人得救而不敢说这是不合逻辑的。

    2、我将来才知道——约翰福音三章托节是我们得救的重要经节,这种人认为灭亡、永生是将来的事,得救与否只有将来才知道,可是各位仔细想想这也是不合逻辑的,我们将来的灭亡或永生是决定于现在,是现在决定相信或不相信,才有以后的永生或灭亡,所以得救与否是应该现在就知道的事。

    3、我尽量去作好——这种人把得救当作一种交易,他认为若不积功立德,怎能上天堂呢,圣经上「耶稣」这两个字的意思是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主耶稣到世上是救罪人而不是救义人,但这也不是说罪人被救之后要拼命做好才能得救,我们看到同主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一个强盗,当他求主得国降临时纪念他,耶稣回答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强盗的得救不是因为他作好,他也没有时间去作好,乃是靠主的恩典。

 

二、知道他得救了

    1 内证(罗八16)——内证是圣灵,圣灵是生命,生命的现象是会成长的,是有性情的,从前是婴孩,现在已长大成人;从前是高举自己,现在高举基督。圣灵是爱,你被圣灵充满,就是被爱充满,有爱就有心,会眷念别人。圣灵也是光,如果在光里,就不在黑暗里,黑暗是罪,从前犯罪无所谓,现在犯了罪就感到不可终日。圣灵是真理,真理控制你的一生,管理你的一生。

   2 外证——外证是圣经,我今天得救了没有,不是凭感觉,或是别人怎么说,而是凭着神的话——信子的人有永生(约三36)。

 

三、我们得救是凭着什么(弗二8)

    「恩」「信」这两个字是我们得救的凭借。

    什么是恩——出埃及记十二章2123节,我们注意23节里说神要击杀埃及人,事实上神巡行要击杀的是世界的所有人,但是祂若看见门楣上的血就越过去不杀,祂不管里面是埃及人或是犹太人,所以得救不是根据你是什么人,而是根据血,这就是恩,好人的好,如果他没有血也必灭亡,坏人的坏,如果他有血也不至灭亡。

    另外一方面是信——

    1 信什么?我信这本圣经所说的,圣经对我说世人都犯了罪,罪的功价乃是死,我信神对我这样的判定,另一方面圣经说神爱你,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你,为你的罪作了挽回祭,我相信神为我作的,这就是信。

    2 怎样信?要用悔改的心去信,悔改是从我现在所走的路回转过来,悔改是向神没有隐瞒,完全把自己的光景敞开在神面前。

    你得救了没有?如果没有,求神今天给你这个机会,叫你因信基督而得救。

   

           外邦人的光    高俊明

                    经文:使徒行传十三章4452

 

    保罗是一位很有学问而且很谦卑的人。有一天,他和巴拿巴到安提阿去传道。保罗因为他的谦卑、学问、爱主,而使得外邦人大受感动因而信了主。因外邦人的信主,使得当地的犹太人对保罗发生嫉妒,就煽动当地尊贵的妇女和有名望的人,将保罗和巴拿巴赶出城去。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放胆的说:「神的道先讲给你们……你们弃绝这道……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主曾吩咐我们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徒十三4647)保罗被赶出安提阿后,就到别的地方传道,到死方休。

    从今天的圣节中我们得到了四点的启示:

    (一)我们不可以成为利己主义的人,因和己必招致自灭亡。现今的社会,每人均只顾到自己、自己的家庭,而不理别人的事,又有人只顾到自己的教会富足即可,而不顾到别的教会的困难,又国家只顾到自己的富强,而置别国的灾祸于无视。此均为利己主义的表现,而利己主义的结果,必定是自取灭亡,利己主义为自灭的前奏。保罗他不愿只有自己的民族获救,而愿使全世界的人均得救,我们实应效法保罗的这种精神。

    (二)保罗被设立为外邦人的光。(当时的外邦人是指尚未敬畏耶和华的外国人)由此神也昭示我们当为所有未信者的光,有传福音给他们的责任,我们传福音的方法为要用我们的实际生活,人格来传道。近日举行了前台大医院院长高天成先生的十周年追思礼拜,他是一位很具爱心的基督徒,因着他的行为、爱心而使得他成为众人所景仰的对象,他生前曾救助一位在医院犯规而被开革的医务人员,因为他的爱心,使得此位犯错之人得到新的出路,且在今日的社会中得以立的住脚,此事为信徒在未信者的身上所发出光的情形。现今有许多未信者因着信徒的行为而不因为教义的美好而来信主,所以我们应该加以反省,我们是否为世上的光、盐。

    (三)外邦人的光包含了我们的光。我们为台湾的基督徒,我们不应该只重视自己而与外界断绝往来,孤立了我们自己,我们应与全世界的基督徒同为一体,我们只是全世界的信徒中的一分子而已。保罗时代虽然交通不方便,但他藉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各处传播福音,使各地的人得到安慰、得救。何况在现在交通那么发达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传福音到地极。今年,在韩国和瑞士各有二个和一个国际性的传道会议,其目的均为要传遍福音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世上仍有许多人未找到人生的真谛,感觉到人生空虚。现今我们有20多个宣教师在海外传道,可惜对象均为华侨,且经费均为外人支持,所以现在起我们应该注重传福音的工作,我们应该为全世界的幸福努力,否则我们便不能称为真正的基督徒。

    (四)我们要成为外邦人的光。而要成为外邦人的光必须要有二种表现:

  1)要有真实的爱心,不论其为何种民族、文化,要有超越民族文化的爱心。我们不能因为非洲人的肤色及其落后而轻视其一切,我们反而要尊重他们,才能使我们成为外邦人的光。美国有一位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者,他并不因为他是白人而反对予以黑人民权,他虽因倡导此运动而使得其自身的安全和其家人的安全均受到威胁,但他并不因此而终止其运动,最后当他死时,已有不少黑人担任政府的要职。因为他有超越民族、种族的爱心,而使得他成为外邦人的光。所以我们也要具有超越邦国的爱心。

  2)爱心的行为要有具体的行动,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使我们能成为外邦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