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後書全書綜合短篇信息
目錄:
保羅的三個比喻 林後二14—16,三3,18
(劉約翰)
將神表明出來 林後二15—17 ;三3,17~18 (蔡清寧)
顧念天上的事 林後四16—五2 (蕭文科)
更美的家鄉 林後四16—五10 (呂秀霞)
從暫時到永遠 林後四16—五10 (於中旻)
憑著信仰實踐 林後五20—六18
保羅的三個比喻 劉約翰
經文:哥林多後書二章14—16節;三章3
18節
我們所讀這三處的聖經,在這幾節經文裡使徒保羅講了三個比喻,涵義很深,對我們有很重要的教訓,此時試分述如下,
保羅所說的比喻,來勉勵信徒的,諒必不少,但是我現在由他所說的比喻中特選三個來論,希望各位兄姊,對這三個比喻可得到很大的教訓。
一、第一個比喻,就是香氣。
在哥林多後書二章14—16節,保羅講到他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這香氣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明白這香氣的意思,應當先看清楚三個要點:
(1)第一點:保羅所顯揚的香氣,是因認識基督而有的。
(2)第二點:這香氣是有生死的關係,在某種人身上是活的香氣,叫他活,在另一種人身上是死的香氣,叫他死,所以他說「這事誰能當得起呢?」
(3)第三點:保羅講完了香氣的作用之後,就在第十七節說他傳道的動機,乃是由於誠實,憑著基督。
我們將這三點歸納起來,就看見保羅在這裡所說的香氣,是指著他所傳的福音而言。
這福音的香氣是保羅因認識基督而有的,保羅從前不認識基督,以為耶穌是加利利的叛徒,是死有餘辜的罪人,祂的門徒宣傳祂已從死裡復活,是妖言惑眾,是應當根本剷除的異端,所以他逼迫教會,不遺餘力。但他在大馬色路上看見死而復活的耶穌,從天上向他顯現,並派他作復活的見證(徒廿六16—18)。於是他就認識了基督,從此他便在各處見證基督的復活,顯揚基督的福音。
保羅為什麼用香氣來比喻他所傳的福音呢?
我們要明白保羅為甚麼用香氣來比喻他所傳的福音,須先明白這比喻的背景。當時羅馬帝國非常強盛,執世界牛耳,他們的軍隊所向無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軍隊得勝回朝的時候,羅馬城裡的人在街道兩旁,擺著許多香案,香氣滿溢,表示歡迎和慶祝的意思。軍士們浩浩蕩蕩地從街道經過,聞到這香氣之後,來到該撒面前,論功行賞,加官晉爵,甚為光榮。
保羅就以此為比喻,說明他自認識基督以後,在各處宣揚福音,凡是聽而相信的,都因此得救,正像羅馬軍隊的軍士們,聞到香氣而得榮賞一樣。這福音的香氣在某等人身上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這正如主耶穌死而復活,將要升天時吩咐門徒所說的,「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5)
羅馬軍隊在街道上走過,聞著香氣的時候,另外還有一種人與他們一同走過,也聞著這香氣,那些人就是從外國擄來的俘虜。他們跟在軍士們的後面,一同行過街道,一同聞著香氣,但最後的結果不同。軍士們最後的結果是得榮賞,但俘虜們最後的結果是殺頭,因為野蠻時代的俘虜大概都是處死的。保羅就把這意思引來,比喻那些聽他的福音而不信的人,他們的結局就是滅亡;這也正如主耶穌所說的:「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這香氣的比喻教訓我們,聽福音,傳福音,都當切實負責,不可任意輕忽,因為這福音的香氣是關乎聞者生死的。
二、第二個比喻,就是書信。
「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林後三3 )
一個人信主得救之後,總願領他的親戚朋友同來歸主,同得救恩,所以常常對他們傳福音,送聖經給他們看,可是所送給他們的聖經,他們總是不看,他心裡就非常難過,著急。但不必難過,也不必著急,因為神已為他們另外預備了一本聖經,這本聖經是他們很歡喜看的,即使你叫他們不要看,他們還是要看的。這本聖經就是基督的書信,基督的書信就是你自己。你的親戚,朋友,鄰居,大家都看著你,十手所指,十目所視看著你。看你信耶穌的人怎樣為人,你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觀察之下。
你巴不得他們看耶穌,但是他們好像是出於本能地要看你,他們看見你好,就受感動愛慕你所信的道,他們看見你不好,就對於你所信所傳的道,發生懷疑和惡感。某處有夫婦二人,非常熱心作佈道工夫,在城裡遍發福音單,在自己的家裡開佈道會,鄰舍們很多受感動,聽他們的勸導願上禮拜堂去聽道禮拜。但那一對熱心的基督徒有一天禮拜六晚上忽然吵起架來,吵的滿城風雨,第二天他們夫妻二人,穿得整整齊齊,和顏悅色地去請鄰舍們上禮拜堂聽道,但鄰舍們都不願去了!
另有一個故事,正與此相反。在國內某地方,有個賣大餅油條的小販,他信了耶穌,得了救恩,非常熱心。一天他在禮拜堂裡聽牧師講道說,主耶穌吩咐下來要愛你們的鄰舍像自己一樣,他聽了就要遵行。但想來想去,想不出用甚麼方法去愛他的鄰舍,因為他早晨須早出去購貨,晚上乃須很遲回家。又沒有錢的能力,又沒有甚麼本事去愛鄰舍。
後來,他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去愛他的鄰舍,他每天天未亮很早起來,把鄰舍門前的街道掃得乾乾淨淨,以為這樣也算愛了鄰舍。鄰舍們看見他們的門口街道清潔,但未見誰人打掃,問來問去,沒有人知道。
有個少年人動了好奇之心,必要看見掃街道的人,他就在夜間守著,觀看究竟是誰打掃街道,一直守到四更以後,朦朧之中看見有一個人從對面的小屋裡出來,在那裡掃街道,「喂!你是誰?」青年人問道,小販聞聲突一驚,但他很鎮靜地回答說:「我是此地的一個住戶。」「是誰叫你掃街道的?」青年人逼問他,小販回答說:「是……是耶穌叫我掃的。」青年人聽得很奇怪,就究問他:「耶穌是誰?」於是小販把耶穌好好地介紹了一番,也把自己怎樣信耶穌得救,怎樣聽耶穌的命令愛鄰舍的經過述說明白,那青年人大受感動,就因此信了耶穌,也有其他鄰居多人因此信了耶穌。讚美主,那小販作了基督的書信。
三、第三個比喻,就是鏡子。(林後三18)
基督徒是世上的光,應該作基督的書信,叫人在我們身上看見基督,而得著基督,認識基督。可是我們總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徒歎奈何。但不要灰心,也不必著急,在第三個比喻中有個秘訣,使我們能為主發光,作基督的書信。第三個比喻說,我們是反照的鏡子,鏡子自己無光,但若將鏡子拿到太陽之下,面對太陽,則太陽的光就照到鏡子裡面,然後把鏡子照進一個暗室,暗室之中就有了光,我們的主是公義的太陽(瑪四10),是世上的真光(約八12)。
我們是鏡子,我們自己無光,但我們若向主敝著臉,與主面對面,瞻仰祂的榮光,祂的榮光就照進我們的裡面,使我們無光的變為有光,而且榮光加榮,如同是從主的靈變成的,返照出去,就能叫坐在黑暗裡的世人看見了主的榮光(太五16)。
像從前英國有一位很愛民的女王,在一下大雪之日乘車去巡視她的國民,路中看見一個女學生,又看見在路邊供求乞之小女孩,她身所穿的衣服很薄,此女學生立刻將自己之外套脫起來給那供人求乞之小女孩穿。
女王看到此種的情形,立刻驅車到那女學生之時,脫下來自己很好又漂亮之外衣給他,此女學生不敢領受。女王對她說:「你已經將你的愛心分給人,我也將我的愛心給你。」此件事在進行之中,被一位傳道的人看見,他立刻回去到禮拜堂,在禮拜堂講道的時說:「我今天在路上學到一種天上的算術,地上的算術是一加一是二,天上的算術一減一就是四。」
這個女學生她自己無光,是主愛的光給她,她把主給她的光反照著英國女王,英國女王也把主照她的光,再反照著那傳道人,那傳道人回去,把主的光再照出,在他的教會全體的信徒身上。
這是最容易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只要我們敞著臉,瞻仰主的尊容,把祂照出來的光進入我們的裡面,使我們有主的光反照如鏡,反照於他人及黑暗中的人,這就可大大榮耀主。
所以保羅所講的三個比喻,叫我們得著基督的香氣,並成為基督的書信,而且為鏡子吸引主的光反照於坐在黑暗裡的世人,使人看見主的榮光,阿們,願主祝福祂的話。
將神表明出來 蔡清寧
經文:哥林多後書二章14~16節;三章3,17~18節
短歌:使別人從你看見主。
使別人從你看見主。
忠心誠實傳揚救主之真理。
使別人從你看見主。
讀經:①哥林多後書二章15—17節「香氣」。
②哥林多後書三章1—3節「薦信」。
③哥林多後書三章17—18節「鏡子」。
引言:經上說:「主用重價買回我們,就是要在我們身上來榮耀神。」那我們要如何來彰顯神的榮耀呢?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二、三章的聖經中提起三樣東西。說明了基督徒要如同這三樣東西,就能「顯揚」主的榮耀。這三樣東西是什麼東西呢?
(一)要「顯揚香氣」(林後二14—16)
1、這香氣是指什麼說的?
A有人說:是指我們的「好行為」。弟兄姊妹們!你我有什麼好行為呢?論到我們的行為「又不虔」、「又不義」。「又敗壞」、「又隨便」。這樣說起來,你我的行為有什麼香氣呢?實在沒有,因此,我確定的說:這香氣不是指我們行為說的。這是錯誤的解釋。
B正確的說法:這香氣是指「主的道」和「主的愛」說的。我們身上若能把「主的愛表現出來」。把「主的道表明出來」。才有香氣。
2、這香氣有兩種權柄(林後二16 )
A使人死——這福音真道對不信的人,有權柄定他的罪,以致滅亡。
B使人活——這福音真道對信從的人,有權柄使他重生,得到永生。
兄姐們!把主的福音傳揚出去。把主的道表明出來。把主的愛發揚光大。叫眾人從你身上看見主的榮耀。
(二)要「如介紹信」(林後三3)
這裡說:「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我們要如同一封介紹信,把基督介紹給人。基督徒阿!我們信主之後,不是坐在家裡等候著上天堂。乃是在未上天堂之前,要負起一個責任,就是「結果子榮耀主」。但如何領人歸主,為主結果子呢?保羅說:「你們要做基督的薦信」。這本印刷的聖經是一封介紹基督的信。基督徒的行為更應該是一本「活的聖絰」。更應該是一封「基督的信」。我們不但用口傳耶穌,更要在言語,行為,生活上活出主的樣子來。這樣才能吸引人歸主。
見證——中國有一個秀才出身的,名叫張之江先生,他本來是不信耶穌的人,後來他信主了。原因是有一次,他住在一個基督徒的家裡,那個基督徒叫吳錦標弟兄。他看見吳錦標的家庭很和氣,又想起自己的家很吵鬧,有天淵之別。他很受感動,追問吳先生為何這樣幸福,吳弟兄說:「無他秘訣,基督是我家之主」。你接受耶穌作你的家主,照樣也能得到平安幸福。他受感歸主了。
見證——又有一個賣大餅的基督徒,他有一次聽見牧師講道說:「要愛你的鄰舍」。他聽了以後,很受感動。他就思想,要用什麼方法來愛鄰舍。後來他想起了他門前有一條大馬路,他要天天掃除乾淨,為人服務,給鄰舍享受。他每天都是先掃馬路,而後出去做生意。日子久了,鄰舍很受感動。就與他去信耶穌了。哎呀!吳錦標先生與賣大餅的弟兄都是基督的介紹信。不但為主結果子,也榮耀的主名。
(三)要「如鏡反照」(林後三17—18)
①鏡子:是代表基督徒。鏡子本身是無光的。基督徒本身也是沒有光彩的。
②太陽:代表主的榮光。太陽光照射到鏡子裡面,就是主的榮光照到我們身上。所以我們要敞開著心,問著榮耀的主,讓主的榮光照亮進來。
③返照:鏡子會返照出光輝來。
我們有主的榮光照亮,就變成主的形狀,返照出主的榮光來,這樣也才能彰顯神的榮耀。你我身上能發出主的榮光,眾人就會從你身上看見耶穌了(唱短歌)。
結論:願我們能看見主的心意,要求我們:①把祂的道表明出來。②把基督介紹給人。③活出主榮耀的形狀。因此能吸引多人歸主。(請低頭禱告)
顧念天上的事 蕭文科
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6節:五章2節
許多人在人生的過程中只顧念那些看得見的東西,由朝到晚忙忙碌碌地顧念著穿著、飲食、學問、金錢……等許多東西,這些都是可見之物,是暫時的?只有那些看不見的於是永遠的,人活在世上,日日與物質接觸,漸漸乃看重可見之物質,而忽略了不可見之靈魂的事情,這靈魂才是永遠的,是最重要的。保羅說:「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我們原知道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嚮往天家 人之本性
在一佈道會中,牧師問:「誰願意落地獄的請舉手?」結果沒有一人肯舉手,又問:「願意上天堂者請舉手!」會眾皆把手舉起來。這是人之常情,人皆嚮往那更美的天家而害怕那慘痛的地獄。可是天堂地獄不是由人隨便去,聖經明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我們必須在今天對這個問題有正確的選擇。人死後,靈魂要往天堂或地獄去,這是真實的事,並非假設或比喻。許多人生活不檢,作奸犯科,他們若果知道死後有大審判的話,他們一定不敢糊塗。甚至許多基督徒也只是顧念這看得見的肉體,吃甚麼?穿甚麼?金錢,學問。這些東西不是不好,但這都是暫時的,請問五六十年之後,目前你所有的東西那一樣仍是你的?或許五六十年後你仍活在世上,但你的學問、地位、能力將如何?不要說五六十年,就是三十年後也有很大的改變。人為萬物之靈,不可單單顧念這些暫時的物質,若然與牲畜何異?
人所寶貴者,應該是靈魂。有某人接獲一封由法庭寄來的信,囑往找某法官。他以為法官要見他一定無好消息,不是罰款就是監禁,他心虛乃立刻遷居避那法官。法官花了數年時間,才把他找出來。那人見了法官,心中非常懼怕。法官並沒有逮捕他,他甚出奇。法官找他,是要告訴他去法庭領取二百五十萬美元的遺產。原來他有一位親戚在美國去世,沒有兒孫,乃指定他作遺產承受人,委託法庭替他辦理。許多人也像這人一樣,他們犯罪,怕聽見罪的問題,害怕神定他的罪。可是神卻是那麼的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主耶穌來,是要尋找拯救有罪的人,正如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人與動物 截然不同
人與動物是截然不同的,人類有靈魂,動物卻沒有。人類有靈魂,不停地追求真理,故不停地進步,百年前人的學識與今天有很大的差別。動物只有身體,牠們絕不會求進步,從來沒有動物要讀書求學問。另一方面,人類有道德,有一般的道德標準以規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父慈子孝,君明臣忠,夫婦和睦……這些五倫的道德標準,無非是使人與人之間保持正當的關係。人若離開這正當的關係便是失德,為人所厭惡、鄙視。基督徒的生活不是有道德便算,乃要比道得更高,這是吾人生活的見證。動物則沒有道德可言,也沒有倫常可言。
其次,人更有良心,人作了虧心事,心裡沒有平安,因為他的天良在責備他。臺灣淡水會發生這樣一件事,有一男子追求一女子不途,乃把這女子推入淡水河中,連屍體也找不到。可是這男子一直不平安,最後且精神失常,自己承認了謀殺那女子。今天這樣的事很多,人的良心常在控制自己。
最後,人有宗教信仰,無論何處、何時,人類皆有尋求神的心,動物則毫無宗教觀念。雖然許多人反對宗教,但到危險之時一樣會向神哀求。德國會有一無神主義者,他很有名譽、地位、金錢,他否定神的存在,他的人生目的只求享樂。一日他要死了,死之前非常悲哀、可憐,大聲呼叫,不肯死,因為他知道他現在要去一個他不知道的地方。可是我們卻知道他去那裡,那是永遠滅亡可怕之地獄呀!
永生之路 只有一條
弟兄姊妹,若我們單單顧念地上之物,有一天我們會灰心、絕望、悲哀,我們要顧念永遠的事。永生之路只有一條,就是相信主耶穌,使我們有新的盼望、力量、智慧,使找們能看見將來的福氣,有得救的盼望,只有主耶穌能賜給你新生命,只有祂能拯救你的靈魂。主耶穌是人類的救主,直到二千年後的今日,多少人被祂的愛所感動,甚至肯為主犧牲一切,因為他們認識耶穌是誰?他們要傳主耶穌,為祂作見證。主所講的話滿有能力,罪人聽見心受感動而悔改,愁苦的聽見得安慰、喜樂。聖經就是神的話,讓我們去傳揚這奇妙的救恩吧!因為救人靈魂是永存的工作。若有朋友未認識主,巴不得今天能做決定,接受祂作救主,若有人在基督裡,祂就是新造的人。
更美的家鄉 呂秀霞
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6節;五章10節
世上有個地方最受人思慕的,那就是家庭,因為每個人有其家庭,生長在家庭,生活休息都在家庭,在家庭享受美滿的愛,家是甜蜜,是很溫暖的地方,因此許多離開家鄉的青年人,在月光清靜的夜間,很能想起他們的家鄉來思慕,並體會得到「舉目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家庭是人生的安全港」等等古人的名言。
隨著時代的變遷進步,「家」的型態亦漸漸在改變,尤其在今日的家庭發生了許多的不幸事件實在是很可惜,根據美國社會當局調查的統計,再一年間美國的夫婦其中三對就有一對是離婚的,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並且因離婚,其子女成了孤兒,一年就有一百萬,而造成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今日許多的家庭不但失去家庭的真正意義,並且將這家庭像旅社或旅店似的,小孩在家庭得不到溫暖,得不到父母的愛護,因此而向外發展,便成為不良少年或不良少女。
另一方面今日的家庭不知不覺在演變的,就是從農業時代大家庭制度進入了現今工業化的小家庭生活,因此對於家庭的生活、習慣、情感、經歷等類,一年一年來漸漸隨著時間而改觀。
對於上述這些不完美的現實家庭生活,促使我們能仰望那更美更完善的家鄉,就是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此種更芙的家庭,乃是遠遠超過地上的家庭生活,更美的家鄉有以下幾項特質:
第一、它的永遠性
使徒保羅說:我們所仰望更美的家鄉那是永遠的,不為時間、事物、情感所能改移的,世界一切看得見的都是暫時,並且很容易改變,正如詩人所描寫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詩篇九十10)人生真如夜間的一更,又像大水沖去,像睡一覺,如早晨生長的青草一又如一聲的歎息,很快就要過去。有一對結婚五十年的恩愛夫妻,把辛苦的積蓄蓋造一所美麗堂皇的樓房,在新居慶祝落成典禮的快樂日子,太太竟禁不住忽然心裡很難過而流淚出來,丈夫詢其緣故,她歎息回答說:「在這所房屋我們不知道可住幾年?因為她想起他們兩位夫婦都老了,斑發已白了,為此她歎息。」
人生在世如同旅客,同一所房屋因時代的變遷,換了很多的主人翁,感謝主!神的話語:「我們這地上的帳棚若拆毀了,必得神所造,在天上永遠的房屋。」(林後五1)這是主耶穌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約十四1—4)。各位!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是永遠不變的家鄉,你羡慕那個地方嗎?聖經說:「你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羡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伯十一15—16)
第二、它是美麗的
人生來就有愛美的天性,在衣食住行人生四大需要的中間,就住的方面:每個人都喜歡住在美麗、清靜又舒服的房屋裡,這不但需要它外表的美觀,更需要其內在的美。使徒保羅想到那更美的家鄉時,他的心何等戀慕地說:「我在兩難中要回去,那是比較好的。」因為邪更美的家鄉里「不再有死亡、悲哀、哭號、疼痛,那裡神親自與人風住,並且要擦去一切的眼淚。」(啟廿一1—5)現今的家庭中雖然充滿了罪惡、愁苦、病痛等不美的實情,但是此所不完善的地方,在更美的家鄉里可以補償的,在那邊是何等的美麗,使我們可享受。
更美的家鄉其美麗的情形聖經描寫說:「城中有神的榮耀,城的光輝如同極貴的寶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牆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淨的玻璃,城牆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修飾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啟廿一11—27)我們以很快樂的心情唱的聖詩說:
「天上的城神創造,街道皆總鋪金,
彼所在的容光燦爛,請皆齊肇來吟……
天堂燦爛至極,神美妙朝廷,城門珍珠,
城牆寶玉,我信就看真明,我父光榮之厝,
平安快樂所在,聖徒居住長長久久,我心欣慕意愛。」(聖詩三五五首第二節)
在此美麗的家鄉,以神為中心,有千千萬萬聖徒聚在一起,與千萬天軍在讚美敬拜神。我們在世經過信仰的生活,背十字架的生活,將來亦是希望可到那美麗更美的家鄉。
第三、是快樂的家鄉
人類始祖亞當犯罪,失去樂園以後,這世界就充滿了愁煩、苦難、罪惡,致世人都找不到真正的快樂,世人雖努力要恢復遺失的樂園,這是絕對辦不到的,神聖子主耶穌來世的目的是要為世人恢復樂園的快樂。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在那更美的家鄉里,不再有生、老、病、死等生離死別的痛苦,並且在那邊快樂的家鄉里可和千千萬萬的聖徒,天使同心讚美神。人因為罪惡與神隔絕,離開神始有痛苦,但到那時我們是和神再和好,到那時在美麗的天庭,天上的神要接待我們,祂要因耶穌基督的救贖,來赦免我們一切的過犯,被赦罪可與神再和,可敬拜神在美麗的天庭,這是最大的快樂。到那邊不再有黑夜,也不用燈光及日光,因為主神要光照他們,要作王直到永遠,並且神要親自與我們同在,來作我們的神。祂要賜給人真正的平安與喜樂,在那不再有犯罪,可享受永遠快樂的生活。
各位!我們想到那更美的家鄉是那麼美麗、快樂,又是永遠的地方,我們都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個旅客,是像住在旅社似的,是暫時,因此必羡慕那地。早年一位美國熱心的基督徒,當他年老時,手拿杖子走路,一天人向他請安並問他好嗎?他回答說樣樣都好,但所住的房屋都差不多壞了,就摸著頭說:「屋頂像這樣,頭髮都脫光了」,摸著他很瘦的腓肋骨說:「這房屋的牆壁亦脫光了,這些肢骨都看得見了」,並摸著他手裡的杖子說:「風若吹一下,就像要倒下去了,所以必用柱子了,這樣破爛舊屋再住不久了,快要搬家了」。上列這個故事是描寫人生的經過,人的身體是有限的,有一天我們必要搬家了,在那時你要搬到那裡呢?
我們雖然欣慕要搬到那更美的家鄉去!但聖經說:「凡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說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能進去。」(啟廿一27)就是說:只有行為潔淨名字寫在救贖的羔羊冊上始可進去,是否你的名字已經被寫在生命冊上呢?有一次一個人遇到火災,所有的房屋,物品都被燒,付諸一炬。他在苦悶當中,有朋友告訴他去報告火災保險公司,他們會給保險費的,他就很高興去,但是結果那些職員找不到他的大名,原來這個人沒有加入火災保險,因此領不到保險金很失望的回去。各位!你是否參加了靈魂的保險公司呢?在更美的家鄉里惟有那名字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始能進去。
你是否接受主耶穌作你個人的救主,如果你相信祂為你死,而你的罪惡就得赦免,祂要把所救贖的人,就是一切信祂的人的名字列在生命冊上,那你就有份於所預備的更美家鄉,這世間與一切都要過去了,願我們常常預備心,向著那快樂、不變而美麗的家鄉來奔跑邁進!
從暫時到永遠 於中旻
經文:哥林多後書四章16節;五章10節
我們基督徒,在世為人,過的是與世人不同的生活。當然,我們的信仰與世人不同,生命與世人不同,盼望與世人不同;但這一些是別人看不出來的,唯獨生活才看得出;:而也唯有實在的生活,才能表明證實你的信仰。
當我們與世人遇到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當有不同的反應;當我們要作選擇的時候,我們選擇不同的道路。這樣,就是見證了。而這在基本上,是系於我們對「暫時」與「永遠」的看法如何。世上一般的人,他們的眼睛所注視的,乃是短暫的利益;所以他們的一切工作,離不了這個目標。但我們基督徒,有了屬天的永遠生命,有永遠的基業,若再只注視地上,為暫時的打算,豈不是太愚昧了麼?因為「目標」決定我們的「道路」如何。因此,我們對於將來「永遠」的事,應該有更多的興趣,盡更大的努力。可惜,有許多的工作,是不能存到永遠的。
永遠的榮耀
神經說:「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現今世上的人,所努力爭取的、發生紛爭的,都是有關於「榮耀」的問題。人們穿衣,除了保暖、蔽體之外,還有一個目標,是為了表明自己的財富與地位;房屋與傢俱裝設的豪華,也是為了榮耀,不僅是為舒適實用,而且超出實用的距離越遠,越有榮耀:一方面,也是如此,乘坐一等的車、飛機,或是名、貴、新的私用車,是一種榮耀。甚至有人自撰「言志」對聯;「娶一個別人稱羨的老婆,寫幾篇自己滿意的文章。」也描繪出注重暫時榮耀的心裡。世人「互相受榮耀」(約五4),甚至為此爭奪,打得頭破血流。但主的門徒,要得是永遠的在天榮耀,在世界就難免受苦了,必須走十架的道路。所以說信徒的受苦是命定的。大衛受膏後,接著是受苦;行這榮耀天路的人,每人都要如此。但感謝主!「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三0 5)我們當效法主耶穌,行主所行的道路,喝主所喝的苦杯,「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來十二2)
永遠的生命
聖經說到兩個不同的東西作比方。一個是帳棚,無論帳棚用甚麼質料作的,多麼華美、終歸一能存到永遠,沒有人見過千年帳棚的。住帳棚是挪移的,常是行旅用的,他們是不久居一地,乃有一個前進的方向。房屋則比較有永久性,是定居的。以色列人出埃及經曠野,是在暫時的會幕中敬拜神,到了回南地定居,才建造聖殿,是房屋了,不再是帳棚。但這二種東西是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萬軍之王耶和華立名的居所。當然,也是入住的。
我們現今在世上,這身體是帳棚,將來的才是永住的房屋,是不朽壞的靈體。但我們現在就當接受主耶穌,與祂的生命相連,與祂的生命相同,得著祂的生命,有主永遠住在我們裡面。
永遠的盼望
我們既有了聖靈在心裡,就是有了永遠的生命,也就有永遠的盼望,莫過於與主同住了,那是最美好無比的。不過我們先要在基督的台前顯明出來。我們若是為了愛主的永遠目標所作的,才可以得著永遠賞賜。所以,我們當時時把基督的十字架,活化在眼前。同樣的一件事,求人看見、求人知道,和讓主察看報答,相差的太遠了。信心的行事,是侰主看見,是有永遠盼望的。「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所以不看人、不怕人、不跟人。巴不得我們都有這樣的心志,才可以為主作見證。主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那裡,服事我的人也在那裡,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十二26)這才是佳美的盼望。而我們要得將來的永遠榮耀,必須在此暫時的世間,看明「暫時」的虛空,肯暫時受苦為主。正如奉主差遣,往所多瑪將滅的城中拯救羅得的兩個天使,他們知道受苦不過是一夜之間,而所多瑪的榮華,也不過一夜之間。(創十九2)
基督徒最可恥的一個評語是「和世人一樣」。(林前三3—4;帖前四13)那是最悲哀的,可以說是「完了」。甚麼使我們被主血所買贖的人與別人不同呢?乃是我們所作一切都是侍奉神,(來九14—15)在「永遠」與「暫時」上,與世人大有分別的。
憑著信仰實踐
經文:哥林多後書五章20;六章18節
有信仰則有行為的實踐,言行一致乃是傳道人終身努力的目標。可是行為的實踐乃受時間所限制,因此要警醒如何去實行。
空間是不夠的,思想常有固定性。當你在思想的時候可以思想到過去、現在、將來、任何地方、任何的事物,雖然你思想的時間是現在,但是思想的內容可以包含一切時間與事物。到底福音的內容如何呢?
人的生活與過去、現在、將來都有直接的關係,因為是活在此時間裡,所以現在是活動的。現在的時間是一刻一刻地繼續向前推進,我們所信的神也是在時間裡過去、現在,以及永遠都與我們有直接的關係,這樣的神如何臨在於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呢?
比方說嬰孩的出生是現在的事實,他能哭叫快樂的活動,可是思想是一片白紙,成人則受時間累積影響他的思想,因此有怨恨、嫉妒、快樂、滿意等等的感情直接影響他現在的生活。我們的信仰乃是與過去的舊約信仰影響新約的信仰,與現在將來都有一貫性的關係。猶太教乃是基督教的母胎,所以新約聖經常常引用舊約的經文。耶穌是猶太教的革命者,時常革新這是長老教會的特色,我們用摩西在曠野所見的異象焚棘而不燒毀,以表示常常改革換新的記號。
瞭解現在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明白過去才能瞭解現在,所以相信耶穌基督才能理解基督教。現今的生活是受過去的影響,過去、現在、將來都有直接的關係。在信仰上我們看看過去的事實,若有從神立場來觀看這種信仰才能產生創造的信仰,承認神是宇宙的創造主。有將來希望的現在這種信仰是正確的,所以將來的信仰也會影響現今的信仰與生活。然而過去現在將來常常都是改變的,但是現今能夠決定過去或將來的信仰行為,在時間上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時刻,現今實踐改革機會是在現今的時刻。神拯救的恩典都是在現今時間裡,是在此時此地,因此我們必須把握現今時刻宣揚神的拯救,使道理在接觸的人當中活起來,在於人的決定與實踐。
福音實踐的內容在於人與人之間有正確的關係,然後才有內心的平安。做一個傳道人,在信仰上要能說能實行,待人接物要有常識,切不可作別人的絆腳石,「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1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林後七1)。信仰的實踐決定在於現在的時刻,現在就要實行作盡忠的僕人,作錯了不要緊,要多作多實行,不該死要面子,裝作虛假自欺欺人,要革新就要承受聖靈的感動,常常認罪悔改,思想換新,信仰換新,傳道人生命的長進與活力,機會在此時此地,當趁著現在,把握現在切實實行。雖然方法不完善,但也必須努力實踐,研究有效的方法,對於傳統也要去舊換新,有異象熱情與信仰,以人生的目的乃在榮耀神。
我們的歷史觀是很複雜的,在歷史空間時間裡,最重要是把握現在的時刻,信仰的實踐在於你對神的態度與真實的敬拜。耶穌說:「那時兩個人在田裡,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太廿四40—41)沒有被取去的,就是沒有實踐的信仰的關係,信仰與實踐是要互相連合平衡的。羅馬十四章7至23節裡指出: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更不可作絆腳石使弟兄跌倒。因此在觀念、思想、理論、信仰、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神的關係上,好壞皆取決於你自己現今的決定,是否願意憑著信仰實踐。不可為鞏固自己的名譽、地位、勢權、或為自私的利益,因為無信仰妨礙教會的進步,也不可自我陶醉在過去的熱心、過去榮耀的事蹟裡。信仰是長進的,有榮耀的過去,榮耀的將來,更是需要有榮耀的現在。把握現在的時間盡力而為,憑著信仰實踐努力作到自己認為最滿意、最完善的信仰,每一個現在就是新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