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雅各書全書綜合綱目

 

【雅各書第一題:信心、愛心和盼望】

一、雅各書講信心、愛心和盼望

   1.提到信心的試驗(3)、信心的祈禱(6;五15)和信心的行為(14~26)

   2.也提到要愛人如己(8)

   3.雖然沒有明白提到盼望,但提到要忍耐直到主來(7~8);使徒保羅說『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

   4.信望愛乃是信徒最要緊的三樣信仰美德(林前十三13)

   5.信心是向著神,愛心是向著人(弗一15;西一4),盼望是向著己(留待解釋)

   6.信心是向裏看,愛心是向外看,盼望是向前看

二、信心的解說

   1.信心的來源──『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1;來十二2)

         (1)我們信徒都是有信心的人

         (2)凡是有基督住在裏面的人,便有信心(林後十三5)

   2.信心的定義──不是別的,乃是活的基督自己(約一12)

   3.信心有真假──所以須要經過試驗(3)

   4.信心有大小(羅十二3)──經過試煉才能成全完備(4)

   5.信心有死活──『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172026)

   6.操練信心的秘訣──祈禱(6;五15)和領受神的道(21)

三、愛心的解說

   1.愛心的來源──『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加五6)

   2.愛心的流向──『愛人(鄰舍)(8)──教會是信心和愛心的變電所

   3.愛心的性質──『如己』(8)──不是人間有條件的愛

   4.操練愛心的秘訣:

         (1)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27)

         (2)濟助缺乏衣食的弟兄姐妹(15~16)

         (3)幫助病弱的信徒(14~16)

         (4)使失迷真道的人回轉(19~20)

四、盼望的解說

   1.盼望的來源──神(羅十五13;帖後二16)藉著福音傳給我們(西一5)

   2.盼望的性質──不是所見的,乃是所不見的(羅八24~25)

   3.盼望的把握──『基督在你們心裏成了有榮耀的盼望』(西一27)

   4.盼望的實現──『基督顯現時的恩』(彼前一13),『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約壹三2)

   5.實現盼望的秘訣:

         (1)對付己、百體中的私慾(14~15;四1)

         (2)作成魂的救恩(21)

         (3)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直到主來(7~8)

── 黃迦勒

 

【雅各書第二題:信心的試驗】

讀經:雅一1~14

一、雅各書第一章中的三個名詞

   1.按原文其實只有兩個不同的字:

         (1)試驗乃是一個總稱,它包括試煉和試探

         (2)試煉和試探在原文是同一個字,但不可混淆

         (3)須按其上下文才能斷定應翻作試煉或試探

         (4)12節『忍受試探』應該翻作『忍受試煉』

   2.試煉是指神容許臨到我們身上一切外面的境遇

         (1)試煉的型態──『百般』(2)

         (2)試煉的模式有兩種──順境和逆境

         (3)『卑微的升高』(9)是順境;『富足的降卑』(10)是逆境

         (4)大部分的試煉乃是逆境,故需『忍耐』和『忍受』(312)

   3.試探是指撒但藉我們裏面的私慾所給我們的引誘(14)

二、信心為何需要試驗

   1.試驗可分別信心的真假

   2.試驗能增強我們的信心,使它顯得更寶貴(彼前一7)

   3.試驗能使我們成全完備(4)

   4.試驗的最終結果是使我們得生命的冠冕(12)

三、信徒在試煉中該有的認識與心態

   1.試煉是不可避免的──『落在』(2)

   2.試煉是千變萬化的──『百般』(2)

   3.順境固然『該喜樂』(9),逆境也要『以為大喜樂』(2)

   4.在逆境的試煉中需要『忍耐』(4)和『忍受』(12)

   5.在順境和一切的試煉中需要『智慧』(5)

四、信徒如何才能忍耐

   1.忍耐是由試煉中生出來的(3)──『患難生忍耐』(羅五3)

   2.忍耐不是消極的,乃是積極的──原文『堅忍』(3~4;五11)

   3.忍耐不是一時的,乃是常時的──原文『恆忍』(7~10)

   4.忍耐須經操練──『忍耐也當成功』(4)、『忍耐生老練』(羅五4)

五、信徒如何才能有智慧

   1.智慧不是與生俱來的,乃是神賜的(5)

   2.既是神賜的,所以必須向神『求』(5)

   3.不是隨隨便便的求,乃是『憑著信心求』(6)

         (1)『一點不疑惑』(6~7)

         (2)不『心懷二意』(8)

         (3)有『定見』(8)

   4.『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一百十一10;箴九10)

── 黃迦勒

 

【雅各書第三題:信心的行為】

讀經:雅一22~25;林後十三5

一、我們行為的根源有二:

   1.從舊人出來的行為──舊人的行為(西三9;弗四22)

   2.從新人出來的行為──穿上新人(西三10;弗四24)

   3.按《雅各書》的用語,舊人的行為就是從私慾(雅一14;三15;四1)出來的行為,而新人的行為就是信心的行為(雅二14~26)

   4.信心的行為就是活出信心,也就是內住的基督從我們身上活出來(林後十三5)

二、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1.信心沒有行為就不能看顧別人(雅二14~17;參雅一27『看顧孤兒寡婦』)

   2.信心沒有行為就彰顯不出來(雅二18~20)

   3.信心是與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雅二21~26)

三、信心的行為乃是藉著『神的話』來察驗

   1.『神的話』是我們的『鏡子』(雅一23)

   2.我們必須時常詳細察看神的話(雅一25),以察驗我們的行為是否出於信心

   3.《雅各書》就是察驗我們行為的鏡子

四、從《雅各書》察驗我們的行為是否出於信心

   1.我們若真的『信奉主』,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雅二1~13)

   2.我們若真的活在生命裏面,就會勒住自己的舌頭(雅三1~12;四11~12;五912)

   3.我們若真的活在屬天的智慧裏面,就會結滿和平的義果(雅三13~18)

   4.我們若真的活著與神為友,就不會與世俗為友(雅四1~10)

   5.我們若真的活著尊主為大,就不會隨意往來作事(雅四13~17)

   6.我們若真的信靠神,就不會貪愛錢財(雅五1~6)

   7.我們若真的活在審判的主面前,就會忍耐受苦(雅五7~12)

   8.我們若真的有信心,就會『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雅五13~18)

   9.我們若真的持守真道,就會盡力使人『回轉』(雅五19~20)

── 黃迦勒

 

【雅各書第四題:從雅各書看禱告】

讀經:雅一5~8;四2~3;五13~18

一、禱告有兩方面的功用:

   1.與神交通

   2.向神『求』

二、禱告的對象──神:

   1.祂是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5)

   2.祂賜給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17)

   3.祂是那永不改變的眾光之父(17)

   4.祂不偏心待人,揀選我們這些各方面條件都貧窮的人(5)

   5.祂是戀愛至於嫉妒、樂意親近我們的神(58)

三、禱告的項目

   1.禱告──求和代求(5;四2;五16)

   2.歌頌──感謝和讚美(13)

四、禱告的方法

   1.跟神作朋友(參四4~5)

   2.須先潔淨手和心,在神面前成為義(參四8;五16)

   3.只要憑著信心求(6~8;五15)

   4.奉主的名禱告(14;參約十四13~14)

   5.懇切禱告──原文作『在那禱告裏禱告』(17~18)

五、禱告的攔阻

   1.不求──無所求(2)

   2.妄求──求不該求的(3)

   3.疑惑──心懷二意(6~8)

   4.驕傲──不肯在主面前自卑(610)

   5.未認罪──不肯對付罪(16)

── 黃迦勒

 

【雅各書第五題:從雅各書看讀經】

讀經:雅一18~27;二8~13;五19~20

一、聖經的功用

   1.聖經是使人重生的真道──真理的話,使人有得救的智慧(18;提後三15)

   2.聖經是那所栽種的道──生命的話,是那不能壞的種子(21;參彼前一23)

   3.聖經是那能救我們『魂』的道──能力的話(21原文;參路一37)

   4.聖經是那能照出人本相的鏡子──成聖的話(23;參約十七17)

   5.聖經是那全備使人自由的律法──釋放的話(25;參羅八1)

   6.聖經是那至尊的律法──寶貴的話,使人越過越像神(8;參彼後一4)

二、如何讀經──領受神話的態度

   1.殷勤──快快的聽,懶惰必致屬靈的貧窮(19;參箴廿四34)

   2.受教──慢慢的說,不要多人作師傅(19;三1;參賽五十4)

   3.虔敬──慢慢的動怒,不要用神的話攻擊別人(19~20;參四11)

   4.清潔──脫去一切的污穢和盈餘的邪惡(21;參太十三19~22)

   5.溫柔──存溫柔的心,不可存剛硬的心(21;參來三15)

   6.牢記──不可隨即忘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裏(24;參西三16)

   7.仔細──詳細察看,查考以曉得是與不是(25;參徒十七11)

三、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

   1.聽道而不行道是自己欺騙自己(22)

   2.實在行出來,就在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25)

四、如何行道

   1.要勒住自己的舌頭(26),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14原文是『真理』)

   2.要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27),就是照律法的精意說話行事(812)

   3.要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27),就是親近神,不與世俗為友(48)

   4.要使失迷『真道』的人回轉(19~20原文『真理』)

── 黃迦勒

 

【雅各書第六題:從雅各書看審判】

一、審判的意義

   1.這詞的原文字意是審判、判定、斷定、論斷、辨別是非、認定、定意、定規等

   2.雅各書從大到神將來的審判(9),小到對弟兄的批評論斷,都是用這個詞

   3.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經過自我審判的結果而產生出來的作為

   4.基督徒今日的自我審判結果,不僅會影響聖徒的體統(弗五3),並且會影響神將來對我們的審判

二、神審判的原則

   1.神是那惟一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12)

   2.神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審判(12)

         (1)不是按外面的字句條規審判(10~11)

         (2)乃是按律法的精神審判(8~912)

         (3)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13)

   3.神今天對許多的人和事不施行審判,因為祂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11)

   4.但當主再來的時候,祂必要施行審判(13;三1;五7~912)

三、基督徒如何管制自己(即作好自我審判),以免將來受神審判

   1.先從話語著手:

         (1)因為話語最難管制(2~12)

         (2)因為話語將裏面的存心顯露出來(14;參太十二34)

         (3)話語若有過失,難免要受神更重的審判(1;一26)

   2.不敢隨便批評論斷別人,因為批評論斷別人乃是侵奪神的地位(11~12)

   3.不敢憑己意定規任何事,而應事事仰望『主若願意』(13~17)

   4.以那日審判台前的亮光作為我們今日生活為人的取向

         (1)對待財物是否通得過將來的審判(1~3)

         (2)對待別人是否會觸犯了神(4~6)

         (3)對所遭遇逆境的反應,要因將來神的審判而甘心受苦忍耐(7~11)

         (4)對別人所施加的錯待,要因將來神的審判而不自己伸冤(912;參羅十二19)

四、基督徒如何才能有正確的審判

   1.神的話:

         (1)神的話乃是一面鏡子,能照出自己真實的光景(23~25)

         (2)神的話乃是審判人的律法,所以我們也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12)

   2.神對人的心意:

         (1)祂不偏心待人(4~5)

         (2)祂以憐憫為懷(13)

   3.求上頭來的智慧(17;一5),真智慧才能有合乎神心意的審判

── 黃迦勒

 

【雅各書第七題:從雅各書看試探】

一、認識試探

   1.試探和試煉(或試驗)的分別

         (1)試煉(或試驗)是指外面苦難的境遇──『落在』和『忍受』(212)

         (2)試探是指裏面私慾的引誘(13~15)

   2.試探的來源:

         (1)試探絕不是出於神(13),神乃是各樣美善事物的來源(16~18)

         (2)試探乃是因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14)

   3.人若被試探而失敗的結果:

         (1)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15)

         (2)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15)

二、認識試探的根源──私慾

   1.私慾的原文字意是貪戀(參四2)、貪圖、貪婪、渴望、巴望、放縱情慾等

   2.正當的情慾(或慾念)不是罪,是神為著我們的生存所賜給的

   3.但情慾不受約束而超過了界限,就會變成私慾

三、信徒被試探的三大模式(參約壹二16)

   1.肉體的情慾──享美福、好宴樂(3;五5;參太四2~4)

   2.眼目的情慾──沾染世俗、與世俗為友(27;四4;參太四8~10)

   3.今生的驕傲──嫉妒、分爭、自誇、驕傲(14~16;四1~26;參太四5~7)

四、信徒如何才能勝過試探

   1.認清事實:

    (1)接受責任,不可推卸給神(13)

    (2)知己知彼,知道魔鬼是在利用我們的私慾(17)

   2.作好裝備:

    (1)快快的聽,多多的領受神的話(1921)

    (2)神的話能使我們清楚認識自己(23~24)

    (3)遵行神的話,它乃是對付魔鬼的利器(2225;參弗六17)

    (4)遵行神的話,最要緊的是潔淨自己(27;四8~9)

   3.完全投靠:

    (1)謙卑、順服神乃是得恩的秘訣(6~710)

    (2)禱告、親近神,神就必親近我們(8;五13)

    (3)神必賜夠用的恩典,使我們能勝過試探(17;參林前十13)

   4.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我們逃跑了(7)

── 黃迦勒

 

【雅各書第八題:從雅各書看待人之道】

一、基督徒待人的重要性和原則

   1.基督徒怎樣待人,關係到我們的見證和建造

   2.根據雅各書,最低限度須遵守四個原則

         (1)愛人的原則──愛人如己(8;參太廿二39)

         (2)和平的原則──使人和睦(18;參太五9)

         (3)公義的原則──公平、公正(參約壹二29)

         (4)憐憫的原則──扶助軟弱的人(徒二十35)

二、愛人的原則

   1.不可按著外貌待人(19)

   2.不可偏心待人(4)

   3.要有實際助人的行為(15~16)

   4.沒有偏見,沒有假冒(17)

三、和平的原則

   1.不可咒罵人(9)

   2.不可嫉妒、分爭(1416)

   3.不可爭戰、鬥毆、殺害(1~2)

   4.不可批評、論斷(11)

四、公義的原則

   1.在財物授受上不可虧待人(4)

   2.在斷定是非上不可冤屈人(6)

   3.在受人虧待時不自己伸冤(9;參羅十二19)

   4.在受人誤會時不自己表白(12;參太五34~37)

五、憐憫的原則

   1.要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27)

   2.為身體病弱的人代禱(14)

   3.為軟弱犯罪的人認罪、赦免、代求(16)

   4.使靈魂失迷真道的人回轉(19~20)

── 黃迦勒

 

【雅各書第九題:從雅各書看律己之道──言語】

一、言語乃是人生命的指標

   1.言語能顯明一個人裏面的實際情形(26)

   2.言語是一個人生命成熟度的指針(2)

   3.言語能顯明一個人究竟是憑甚麼生命而活(11~12)

二、言語的影響力

   1.言語能影響一個人的人生取向(3~4)

   2.言語不僅能影響自己的行事為人,甚至能影響許多人(5)

   3.言語能為神作工,也能被魔鬼所利用(6~10)

   4.言語能傳揚真道,也能抵擋真道(114)

   5.言語能使人和睦,也能叫人嫉妒、分爭(1417)

三、學習屬靈功課須從勒住舌頭開始

   1.要想聽神的話(聽道),必須先自己控制說話──慢慢的說(19)

   2.要想遵行神的話(行道),必須先勒住自己的舌頭(25~26)

   3.要想教導神的話(作師傅),必須先注意控制自己的話語(1~2)

四、基督徒如何學習勒住自己的舌頭

   1.學習照那全備使人自由的律法說話行事──符合律法的精意(25;二12)

   2.學習照那活的信心說話行事──言行一致(14~17)

   3.學習照那將來的審判說話行事──謹慎以減少話語上的過失(1~2)

   4.學習照那生命的性質說話行事──拒絕舊人生命的性質(11~12)

   5.學習以那從上頭來的智慧說話行事──拒絕屬地的智慧(15~18)

   6.學習以敬畏神的態度說話行事──不敢得罪神(11~12)

   7.學習只說『主若願意』的話──不敢張狂誇口(15~16)

   8.學習奉主的名說話行事──與主合一(1014)

   9.學習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盡量不說多餘的話(12)

   10.學習時常向神說話──禱告和讚美(13)

── 黃迦勒

 

【雅各書第十題:從雅各書看處事之道──智慧】

一、基督徒所需要追求的智慧

   1.是使我們成全完備的智慧──能以應付百般的試煉(2~5)

   2.是叫我們有見識的智慧──能以認識神的心意(13)

   3.是能變化更新我們品格的智慧──能以有智慧的溫柔(13)

   4.是叫我們多結善果和義果的智慧──能以與人和平相處(17~18)

   5.是使我們知道甚麼是該行的善的智慧──能以過討神喜悅的生活(17)

二、基督徒所不該看重的智慧(15)

   1.屬地的智慧──這世上的智慧(參林前二6)

   2.屬情慾的智慧──屬血氣之人的智慧(參林前二14;三3)

   3.屬鬼魔的智慧──叫人自高自大的智慧(參結廿八2~3;林前四618)

三、如何分辨真假智慧(從上頭來的和屬地的智慧)

   1.真智慧使人越過越求靠神、仰望神(5);假智慧則越靠自己(13)

   2.真智慧使人越過越顯出善行(13);假智慧則越顯出惡行(14)

   3.真智慧使人越過越與人和睦(17~18);假智慧則越嫉妒分爭(1416)

   4.真智慧使人越過越順服神、親近神(7~8);假智慧則越與神為敵(4)

   5.真智慧使人越過越謙卑(610);假智慧則越驕傲(6)

   6.真智慧使人越過越看重將來(7~9);假智慧則越只懂得享受今生(5)

四、如何更多得著真智慧

   1.真智慧的源頭──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5)

   2.真智慧的管道──信心的禱告(6~8)

   3.真智慧的增長──聽道,領受神的話(1921)

   4.真智慧的流露──行道,顯出善行來(25~27;三1317~18)

         (1)清潔

         (2)和平

         (3)溫良

         (4)柔順

         (5)滿有憐憫

         (6)多結善果

         (7)沒有偏見

         (8)沒有假冒

── 黃迦勒

 

【雅各書第十一題:從雅各書看接物之道──錢財】

一、一般人怎樣看待錢財?

   1.錢財代表地位──能贏取別人的尊敬(3)

   2.錢財代表勢力──能用來欺壓別人(6)

   3.錢財代表成就──能叫人輕看屬靈的事物(7)

   4.錢財代表享受──能供人享美福和宴樂(3;五5)

   5.錢財代表才幹──能顯明自己是憑實力賺得的(1316)

   6.錢財代表安全──人積財是為了人生有保障(3)

二、錢財的實際情形

   1.錢財所帶給人的地位飄忽不定(9~11)

   2.錢財所帶給人的勢力被神輕看(5)

   3.錢財所帶給人的成就經不起審判的考驗(13)

   4.錢財所帶給人的享受惹神忌恨(4~5)

   5.錢財所表明的才幹隨生命而消失無蹤(14)

   6.錢財所帶給人今生的安全反為人積蓄將來的苦難(1)

三、錢財的壞處

   1.物質的富足會令人輕看而不追求屬靈(信心)的富足(5)

   2.物質的富足會令人藐視主在人心目中的地位(7)

   3.物質的富足會令人失去憐憫人的心(1316)

   4.物質的富足會令人與神為敵(4~5)

   5.物質的富足會令人驕傲、自誇(1016)

   6.物質的富足會令人只知今天而忽略了將來(1~6)

四、基督徒對於錢財該有的態度

   1.關於自己擁有錢財──無論貧富都該喜樂(9~10)

   2.關於別人擁有錢財──無論貧富都不可按著外貌待人(1~4)

   3.關於錢財本身:

         (1)不可利用錢財欺壓人(6;五6)

         (2)要善用錢財幫助人(13~16)

         (3)不可浪費錢財在自己的享樂上(3;五5)

         (4)要仰望神的恩典去取得錢財(15)

         (5)不可只知積儹錢財(1~3)

         (6)不可使用不正當的方法去取得錢財(4)

── 黃迦勒

 

【雅各書第十二題:從雅各書看屬靈的追求】

一、基督徒應當追求品格智慧上的成全完備(4)

   1.要能忍受百般的試煉(2)

   2.要求神賞賜智慧和各樣美善的恩賜(517)

   3.要抵擋從自己私慾而來的試探(14~15;四1)

   4.要在神話的光中對付自己的污穢和邪惡(21~25)

   5.要憑上頭來的智慧而多結善果和義果(17~18)

二、基督徒應當追求屬靈生命上的完滿成熟(1218)

   1.要存溫柔的心領受那所栽種的道(19~21)

   2.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22~25)

   3.要忍耐堅固的等候地裏寶貴的出產(7~11)

   4.要禱告神,因為叫生命成長的乃是神(13;參林前三7)

   5.要與信徒有正常生命的交通,一同追求長進(14~20)

三、基督徒應當追求行為見證上的完全無疵(2)

   1.要憑在神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的虔誠行事為人(26~27)

   2.要在待人的事上活出信心的行為(14~17)

   3.要勒住舌頭,追求在話語上沒有過失(2~12)

   4.要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來(13)

   5.遵從主的引導而行事為人(15)

   6.知行合一(17)

四、基督徒應當追求與神關係上的完美融洽(8)

   1.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卸給神(13)

   2.要愛神,也要愛人如己(58)

   3.不與世俗為友,以免與神為敵(4~5)

   4.順服神,在主面前自卑(6~710)

   5.親近神,凡事不敢得罪神(812)

   6.待人接物總要討神的喜悅(1~11)

── 黃迦勒

 

【享用『為所應為』的主權(25;二12)

   一、『為所應為』的意義——非『所欲為』,它是濫用自由

   二、『為所應為』的動力

         1.由聖經得著標準——『詳細察看』

         2.由實踐中去領悟

         3.實行必然得福

   三、現代人無法領悟真理價值的因素

         1.現代人的特色使然——忙碌、混亂、沉迷於物慾不能自拔

         2.現代人的問題使然——生活缺乏情趣、缺乏思考力、無法自制、顧眼前不顧將來

         3.現代人的危機使然——重視科技忽視信仰

   四、『為所應為』的原則

         1.所行的是否違背真理(林前十三8)

         2.所行的是否出於詭詐(路十二2)

         3.所行的是否出於虛榮心的驅使(腓二3)

         4.所行的是否以愛為基礎(羅十叄~10)

         5.所行的是否出於聖靈的感動或只是情緒衝動(賽卅21)

         6.所行的是否能榮耀神(林前十31)

         7.所行的是否有益於人(林前十24)

         8.所行的是否有益於自己的身心(林前六12)

——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雅各書裏的完全】

   一、神各樣『全備』的賞賜(17)

   二、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25)

   三、因忍耐之工而達『成全完備』(4)

   四、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22)

   五、因在話語沒有過失而為『完全』人(2)

── Archibald NaismithOutlines for Sermons

 

【信心的行為(或『那清潔無玷污的虔誠』)

   一、關於自身之行為(一章)

         1.於試煉中要忍耐(1~11)

               (1)人於試煉中有信心的勝利

               (2)人於試煉中無信心之失敗

         2.受試煉時要堅定(12~18)

         3.在行道上要竭力(19~27)

               (1)要快聽

               (2)要細查

               (3)要接受

               (4)要實行

   二、關於待人之行為(二章~五章)

         1.存心──勿偏重(二章)

               (1)勿以貌取人(1~4)

               (2)勿輕視窮人(5~13)

               (3)勿假憐憫人(14~16)

               (4)勿信而不行(17~26)

         2.出言──有智慧(三章)

               (1)無智慧的舌頭(1~12)

               (2)有智慧的言語(13~18)

         3.行事──要和平(四章~五章)

               (1)以和平待人(四章)

               (2)以公義待人(1~11)

               (3)以信為人代禱(12~20)

── 賈玉銘《聖經要義──雅各書要義》

 

【信心與行為】

   一、信行之操驗(2~27)

         1.忍耐試煉(2~4)

         2.以信而禱(5~8)

         3.超越環境(9~11)

         4.勝過試煉(1214~15)

         5.神為恩源(16~18)

         6.聽道行道(19~25)

         7.清潔虔誠(26~27)

   二、信行之實驗(1~17)

         1.待人公義(1~13)

         2.信行合一(14~26)

         3.勒住舌頭(1~12)

         4.善用智慧(13~18)

         5.超世態度(1~10)

         6.勿輕論斷(11~12)

         7.力行神旨(13~17)

   三、信行之靈驗(1~20)

         1.免受苦難(1~6)

         2.敬候主來(7~9)

         3.忍耐之福(10~11)

         4.言無不信(12)

         5.得人同情(13~15)

         6.祈禱有力(16~18)

         7.領人回轉(19~20)

── 賈玉銘《聖經要義──雅各書要義》

 

【以信為本】

   一、以信勝試(一章)

         1.遇試(2~15)

         2.獲勝(16~27)

   二、以信待人(二章)

         1.會內不合中道之行(1~11)

         2.改正不合中道之弊(12~26)

   三、以信立言(三章)

         1.言之關係(1~12)

         2.言之果效(13~18)

   四、以信行事(四章~五章)

         1.和平(四章)

         2.忍耐(1~11)

         3.虔禱(12~20)

── 賈玉銘《聖經要義──雅各書要義》

 

【神用十件事試驗我們】

   一、借試煉(1~12)

   二、借試探(13~18)

   三、借神言(19~27)

   四、借愛人(1~13)

   五、借守法(10)

   六、借善行(14~26)

   七、借言語(三章)

   八、借世俗(1~6)

   九、借候主(7~12)

   十、借祈禱(13~20)

── 賈玉銘《聖經要義──雅各書要義》

 

【信心的證明】

   一、第一證明:忍受試探(一章)

   二、第二證明:愛心的分贈(二章)

   三、第三證明:控制舌頭(三章)

   四、第四證明:凡事敬虔(1~6)

   五、最後的鼓勵(7~20)

── 巴斯德

 

【信徒須知】

   一、信徒面對試煉的態度(1~4)

   二、信徒祈求天上的智慧(5~11)

   三、信徒忍受諸般的試探(12~18)

   四、信徒成就神義的三知(19~20)

   五、信徒聽道行道的要訣(21~25)

   六、信徒彰顯真實的虔誠(26~27)

   七、信徒愛人如己的體驗(1~9)

   八、信徒至尊律法的實踐(8~13)

   九、信徒信心行為的合一(14~26)

   十、信徒言語舌頭的制伏(1~12)

   十一、信徒真假智慧的分辨(13~18)

   十二、信徒不能得著的祈求(1~3)

   十三、信徒成為天父的朋友(4~10)

   十四、信徒對罪正確的認識(11~17)

   十五、信徒中富足人的儆醒(1~6)

   十六、信徒等候主來的忍耐(7~12)

   十七、信徒大有功效的禱告(13~18)

   十八、信徒請人歸主的見證(19~20)

──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信行論──生命均衡的原則】

   一、真實與敬虔(1~27)

         1.外來的試煉(1~12)

         2.內在的試探(13~18)

         3.虔誠的宗教(19~27)

   二、實質與表現(1~26)

         1.殘刑與仁慈(1~13)

         2.信心與行為(14~26)

   三、智慧與見識(1~18)

         1.舌頭的利弊(1~12)

         2.真假的智慧(13~18)

   四、屬世與屬靈(1~17)

         1.世俗與屬天(1~10)

         2.短暫與永恆(11~17)

   五、勸告與格言(1~20)

         1.殘酷的警告(1~6)

         2.忍耐的美德(7~11)

         3.言語的禁戒(12)

         4.信心的果效(13~18)

         5.有效的見證(19~20)

── 唐崇平《雅各書研究》

 

【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

   一、主題引介(1~20)

   二、『快快地聽』的智慧(21~26)

   三、『慢慢地說』的智慧(1~18)

   四、『慢慢地動怒』的智慧(1~6)

   五、結束勸勉(7~20)

── Robert W. Wall

 

【活出信心的行為】

   一、信心與試煉(2~4)

   二、信心與智慧(5~8)

   三、信心與降卑升高(9~11)

   四、信心與試探(12~15)

   五、信心與神的道(16~25)

   六、信心與虔誠(26~27)

   七、信心與勢利(1~13)

   八、信心與行為(14~26)

   九、信心與舌頭(1~12)

   十、比較屬天與屬地的智慧(13~18)

   十一、信心與私慾(1~3)

   十二、信心與世俗(4~5)

   十三、信心與抵擋魔鬼(6~10)

   十四、信心與論斷(11~12)

   十五、信心與自誇(13~17)

   十六、信心與錢財(1~6)

   十七、信心與忍耐(7~11)

   十八、信心與起誓(12)

   十九、信心與祈禱(13~18)

   二十、信心與挽回弟兄(19~20)

── 張向晨《聖經六十六卷》

 

【信心要有行為】

   一、基督徒與試煉(2~18)

         1.在試煉中長進(2~12)

         2.在試探中得勝(13~18)

   二、基督徒與善行(19~26)

         1.知行合一(19~27)

         2.先敬羅衣,還是先敬人?(1~13)

         3.拿出行動來!(14~26)

   三、基督徒與舌頭(1~18)

         1.最佳御馬術──管制你的舌頭!(1~12)

         2.活出智者的生命(13~18)

   四、基督徒與世俗(1~17)

         1.敵友分明(1~10)

         2.謙卑活在主面前(11~17)

   五、基督徒與恆忍(1~18)

         1.候主再臨(1~12)

         2.禱告蒙允的秘訣(13~18)

         3.使人回轉的事奉(19~20)

── 賴若翰《永活的信仰》

 

【信心的實踐】

   一、主題的引介──信心(2~18)

   二、信心的考驗之一:對神的話語(19~27)

   三、信心的考驗之二:對按外貌待人(1~13)

   四、信心的考驗之三:信心生發行為(14~26)

   五、信心的考驗之四:節制的生活(1~18)

   六、信心的考驗之五:對世俗的回應(1~12)

   七、信心的考驗之六:祈禱的實踐(13~18)

── Edmond Hiebert

 

【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一、享用『不憂不懼』的主權(3~11)

   二、享用『征服怒氣』的主權(19~20)

   三、享用『革新自我』的主權(22~25)

   四、享用『為所應為』的主權(22;二12)

   五、享用『愛人如己』的主權(1~13)

   六、享用『信行合一』的主權(14~20)

   七、享用『正服誘惑』的主權(7~8)

   八、享用『上帝同在』的主權(8)

   九、享用『不必犯罪』的主權(11;五6)

   十、享用『能忍能耐』的主權(7)

   十一、享用『祈禱大能』的主權(1~3;五13~18)

   十二、享用『征服疾病』的主權(14~18)

   十三、享用『說誠實話』的主權(1219~20)

   十四、享用『宣揚福音』的主權(19~20)

   十五、享用『更快樂更積極』的主權

——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基督徒信仰的實行】

   一、藉著試煉中的喜樂與忍耐(2~49~11;五7~11)

   二、藉著信心的祈禱(5~8;五13~18)

   三、藉著抵擋試探(12~15)

   四、藉著溫柔的領受神的道(19~21)

   五、藉著忠心地遵行神的道(22~25)

   六、藉著勒住舌頭(26;三1~12;五12)

   七、藉著幫助患難中的人(27)

   八、藉著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27)

   九、藉著不偏待人(1~7)

   十、藉著全守至尊的律法(8~12)

   十一、藉著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13~18)

   十二、藉著在神面前的謙卑痛悔的靈(1~10)

   十三、藉著制止論斷弟兄(11~12)

   十四、藉著順服神的管理引導而生活(1~6)

   十五、藉著從事得人的工作(19~20)

── 安保吾《雅各書的研究》

 

【雅各禱告的懿訓】

   一、論疑心的禱告(5~8)

         1.無單眼

         2.有雙魂

         3.沒定見

   二、浪費宴樂中的禱告(1~3)

         1.宗旨不純

         2.目的不正

         3.結果不良

   三、與神交通的禱告(7~8)

         1.親近神

         2.愛慕神

         3.悅樂神

   四、行在神旨意中的禱告(15)

         1.神的命定我的依賴

         2.神的旨意我的順服

         3.神的同情我的成功

   五、神具信力的禱告(13~18)

         1.信禱醫病

         2.信禱赦罪

         3.信禱改變天然界

── 賈玉銘《聖經要義──雅各書要義》

 

【作個成熟的基督徒】

   一、雅各書三大特色

         1.章數少,主題多

         2.命令很多,全書108節中,有53個命令式的句子

         3.理論少,實踐多

   二、成熟不是

         1.不是年歲增長

         2.不是外表改變

         3.不是取得成就

         4.不是知識增加

         5.不是能力增強

   三、成熟講求態度

         1.以正面的態度對事(2~4)

         2.要看顧別人的需要(8)

         3.對自己要控制自己的石頭(2)

         4.在教會要追求合一(1)

         5.我們要忍耐(7)

── 梁廷益《雅各書講章材料》

 

【行為與信心】

   一、有信心必有行為(18)

   二、信心賴行為成全(28)

   三、信而不行即是罪(17)

   四、信心與行為是並行(22)

── 賈玉銘《聖經要義──雅各書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