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书提要
壹、作者
本书作者自称「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一1),就是主耶稣十二门徒中的首徒,原名西门,主另给他起名矶法(亚兰文),翻成希腊文就是彼得(约一42),圣经常称呼他为西门彼得(参太十六16)。
矶法和彼得的原文字义均为「石头」,主耶稣似乎有意藉此改名启示一项真理,即人在未得救之前原为无用的泥土(参创二7),但主的救恩乃要将人改造成活石,作为建造灵宫的材料(彼前二5)。主耶稣基督乃是建造教会的根基(林前三11),祂要将众多蒙恩得救的人──众活石,就是教会──建造在祂这块盘石上(太十六18),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二22)。
主耶稣将天国的钥匙托付给彼得(太十六19),要他领先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中开启救恩的门(参徒二40~42;十44~48)。彼得所负的使命,刚好和他蒙主呼召时所从事的工作相符,那时他正在海里撒网,主耶稣呼召他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四18~19)。所以彼得从主所领受的事工,正是为主得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作为建造教会的材料(参徒二41;四4;五14;十44)。
彼得乃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人物,时常率先说话行事,领导群伦(参约廿一3),却也因此而经常被主责备(参太十四28~31;十六22~23;十七4~8,24~27;廿六33~34)。但经过主耶稣三年半的教养训练,特别是在主死而复活之后,四十天之久借着圣灵的显现和讲论(徒一2~3),竟使彼得彷佛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成为一位谦卑而勇敢、虚心而不自矜、能与人同工且同心的真实属灵领袖(参徒三1,12;四13;十一17;十二17;十五7~11)。
彼得「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徒四13),而本书的希腊文笔颇具造诣,因此晚近有些圣经学者质疑本书作者并非彼得本人。然而,根据下列诸多理由,仍宜认定彼得就是本书的作者:
(一)「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乃指他没有正式受过「拉比」的教育,并非指他完全没有学过希腊文。希腊语文乃是当时巴勒斯坦地居民的两大通用语文之一,以亚兰语文为主,希腊语文为辅。
(二)直至书写本书为止,彼得来往各地服事主(参徒八14;九32;十1~5,23~24;十五7),已历数十年,其间必有很多机会操演希腊语文,使他更为熟谙。
(三)在本书结束前透露「我略略的写了这信,托我所看为忠心的西拉转交你们,劝勉你们」(五12),按原文可译为「我借着西拉」,意指他得到西拉的帮助写成本书,又托西拉转交。可见本书可能是由彼得口授或初稿,经西拉代书或修改,故彼得仍为本书的原作者。
(四)至于西拉,他原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人物(参徒十五22),后与使徒保罗同工(徒十五40;十七1)。虽然英文译名稍有不同(本书译名为Silvanus,《使徒行传》则为Silas),但圣经学者相信均指同一人。此西拉应有足够能力修饰成如此优美的希腊文。
(五)《彼得后书》题到他曾写了前书(彼后三1)。一般圣经学者相信《彼得前书》所呈现的是经西拉修饰过的希腊文,而《彼得后书》则是未经他人修饰的「原味原汁」希腊文。
(六)本书的内容和特色,也支持彼得乃本书的作者,例如:彼得亲眼见过主耶稣(参一8),更见过祂荣耀的显现(参四13;彼后一16~18;太十七1~2);他虽然曾经抗拒过基督受苦的观念,如今却强调欢喜为主受苦(参四1,13,16;太十六21~23);他虽身为使徒,却也身兼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参五1;徒六1~4);他曾特别受主托付牧养主的小羊(参五2;约廿一15~17);他与马可一家有很亲密的关系(参五13;徒十二12~13)。
(七)教会初期的许多教父们题到过本书,且公认本书为使徒彼得所著,例如:革利免(主后95年)、爱任纽(主后140~203年)、特土良(主后150~222年)、亚力山太的革利免(主后155~215年)、俄利根(主后185~253年)等。
贰、写作时地
据可靠史料,彼得大约于主后65~67年间,在罗马被暴君尼罗杀害,为主殉道。因此,彼得前后两封书信,均写于殉道前不久,且两封书信的相隔时间不会太长(参彼后三1)。根据下列理由予以推测,前书约写于主后64年:
(一)罗马暴君尼罗(主后54~68年)正要开始对基督徒施加迫害,《暴君焚城录》和其后的大屠杀近在眉睫。其时基督徒的处境艰危,正与本书所描写的情景吻合(参四14~16;五8~9)。
(二)本书当写于西拉离开彼得,携带本书前往小亚西亚之前(参五12;一1),以及马可仍与彼得同在一处,尚未动身会晤保罗之前(参五13;提后四11)。西拉何时离开保罗而去与彼得同工,圣经并无明文记载,最早约在主后五零年代后期(参林后一19;帖前一1;帖后一1);至于马可,最迟是在保罗为主殉道(大约主后67年)之前。
(三)根据彼后三15~16可知,彼得确曾读过使徒保罗的一些书信;而本书部分内容和保罗所写的《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很相近,可试比较彼前一1~3和弗一1~3;彼前二18和弗六5及西三22;彼前三1~6和弗五22~24;彼前五5和弗五21等,便知本书的确多少受该两书的影响。而该两书大约写于主后61~63年,故可推知本书成书日期不早于主后63年。
至于本书的写作地点,彼得自称是「在巴比伦」(五13),有些解经家认为既然本书开头的受书者明言是给「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一1),则此处的巴比伦也应是指实际的巴比伦城。其实,「前后一致的解经原则」乃是应用在同一个事例或同一段经文,并非全卷书都必须采取同一解法。例如,《启示录》也曾明言「达与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启一11)等实际的地方,但后来的「巴比伦大城」(参启十七、十八章)却改作隐喻而非指实际的巴比伦城。
鉴于下列诸理由,本书的「巴比伦」应是暗指罗马:(1)初期教会的传说和资料,从未提起彼得曾经到过巴比伦;(2)根据教会的传说,彼得是在写完前后书之后不久,在罗马被害;(3)当时正值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夕,彼得被迫必须隐蔽他的所在地;(4)后来使徒约翰也以巴比伦隐喻罗马(参启十七1,5,9,18)。
参、本书受者
本书是「写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一1)。这五个地方均位于小亚西亚地区(即今土耳其境内),系当时罗马帝国的五个行省,其确实位置是在黑海、地中海和爱琴海之间,大约呈顺时钟方向罗列。
一般解经家对于本书受书者的所在地大致没有异议,但对受书者的身份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根据「分散…寄居的」等用语(一1,18)和彼得原来的职责(参加二7~8),而认定本书是写给被迫分散到小亚西亚地区的犹太人信徒,有的则根据「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二10),以及「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四3)等而认定是写给外邦人信徒的。
其实,教会发展至此阶段,在巴勒斯坦地以外的众教会,已不再有所谓犹太人信徒和外邦人信徒之分(参西三11)。因此,凡是居住在该五个地区的基督信徒,都是本书的受者。我们今天读此书信,更应将自己包括在内,而把本书劝勉的话,应用在自己身上。
肆、写本书的动机
彼得自称「写了这信…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神的真恩;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五12)。这话表明写本书的两个目的:
(一)使受书者更深认识自己所蒙神的恩,这恩包括信徒在已过所得灵的救恩(一2~3,19~20,23),现在正在经历魂的救恩(一8~9;二2~3;三21),以及将来所要得完全的救恩(一13;四13,18;五4)。
(二)劝勉受书者身处邪恶的世代(二11~12;四2~3),以及即将面临的逼迫与苦难(三13,17;四12~14),要靠神的恩刚强站稳,作主荣耀的见证。
伍、本书的重要性
在新约圣经的八卷「普通书信」(或称「一般书信」)当中,《希伯来书》注重「信心」的教训,《雅各书》则补充说明「信心」须有行为;《彼得前书》注重「盼望」的教训,《彼得后书》则补充说明有了「盼望」,仍须在恩典和知识上长进;《约翰壹书》注重「爱心」的教训,《约翰贰书、参书》和《犹大书》则补充说明必须在正确的真理上有「爱心」。如此,基督徒所不可或缺的信、望、爱三项美德(林前十三13),藉此八卷普通书信得着完满的启示。而《彼得前书》中兼论信心(一5,7,9,21;五9)、盼望(一3,21;三15)和爱心(一8,22;二17;三8;四8;五14),故在这八卷书信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陆、主旨要义
本书旨在劝勉信徒既已拥有活泼的盼望,就要有受苦的心志,顺从神的旨意,一心为善,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好归荣耀给神。即或身处苦难,也当效法基督受苦的榜样,忍受冤屈,将自己交托给神。今日我们若与基督一同受苦,倒要欢喜快乐,因为主荣耀的显现即将来临,那时就要得享祂永远的荣耀。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本书不是写给某特定教会或个人,而是写给一般基督徒的「一般书信」或「普通书信」。
(二)本书以劝勉代替责备,充满了牧人那温柔、慈爱、关怀和了解的心肠(二25;四9~11;五1~4)。
(三)本书是写给受苦教会的书信,勉励属神的人要甘心乐意为神的旨意、为基督的名、因行善而受苦(二15,20;三16~17;四1、2,12~19;五9~10)。
(四)本书非常清楚地描绘神的真恩,包括三一神如何成就这恩(一2),如何将这恩启示给人(一10~12),如何藉这恩吸引、造就、保守、坚固并成全信徒(一13;二2~3;三7;四10;五10)。
(五)本书强调「主的再来」,总共有八次提到主将要显现、鉴察、审判(一5,7,13;二12;四13,17;五1,4)。
(六)本书是写给那些得着天上基业的人(一4),目前暂时寄居在地上作客旅(二11),如何在世度余下的光阴(四2)。
(七)本书强调基督徒活在世上三件最宝贵的事:信心(一5,7,9,21;五9)、盼望(一3,21;三15)和爱心(一8,22;二17;三8;四8;五14)。
(八)本书特别提到基督徒顺服和谦卑的美德,作者彼得不但劝勉信徒要顺服和谦卑(一2,14,22;二13,18;三1,5,8;五5,6),并且他也以身作则,敬重后进同工保罗(五12~13请西拉送信,又将马可送回给保罗)。
(九)本书又强调信徒要存敬畏的心过圣洁的生活,将来才能坦然见主(一15~17;二17;三2,5,15)。
(十)最后,本书对主耶稣基督作了最完善和最清楚的交代:(1)在创世以前被神预先知道(一20);(2)降世受苦难(一11;二21,23;四1);(3)被钉流血(一2,19;二24);(4)代人受死(一18~20);(5)死后曾下阴间(三19~20);(6)复活(一3,21;三18);(7)升天(三22);(8)将在荣耀里显现(一7,13;四13;五4)。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本书有些教训与保罗书信并《雅各书》相似,今试作比较:
彼前一4~5──弗一4~7;二8 彼前一6~7──雅一2~4
彼前一14──弗四17~19 彼前一24──雅一10
彼前二6~10──罗九25~32 彼前二11──加五17
彼前二13──罗十三1~4 彼前二18──弗六5;西三22
彼前三1──弗五22 彼前三9──罗十二17~19
彼前三22──罗八34;弗一20 彼前四1──罗六6~7
彼前四8──雅五20 彼前四10──罗十二6
彼前五1──罗八18 彼前五5──弗五21
彼前五5~9──雅四6~7,10
有人将「主祷文」(太六9~13)与本书的一些经节并列如下:
「我们」(一3)在「天上」(一4,12)的「父」(一17),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一15~16),愿「你的国降临」(二9);愿「你的旨意」(二15;三17;四2,19)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五7),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四7~8),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四12),救我们「脱离凶恶」(四13);因为「国度」(五11)、「权柄」(四11)、「荣耀」(一11,21;四11),「都是你的」(四11),「直到永远」(四11;五11)。「阿们」(四11;五11)。
玖、钥节
「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一7)
「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借着神活泼常存的道。」(一23)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二9)
「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四1)
「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的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五2~3)
拾、钥字
「盼望」(一3,13,21;三15)
「试验」、「火炼的试验」、「苦楚」、「受苦」、「苦难」(一7;二19,20;三14,17,18;四1,12,13,15,16;五1,9,10)
「显现」、「鉴察的日子」、「审判」(一5,13;二12;四5,6,13,17;五1,4)
「荣耀」、「荣光」(一7,8,11,21;四11,13,14,16;五1,4,10)
「恩典」、「恩惠」、「救恩」、「恩赐」、「恩」、「真恩」(一2,5,9,10,13;二3;三7;四10;五5,10,12)
「宝贵」(一7;二4,6,7;三4)
「活泼」、「活」、「复活」、「活着」(一3,21,23;二4,5,24;三18,21;四6)
「行善」、「为善」、「好行为」(二12,15,20;三6,11,13,17;四19)
「灵魂」、「心」、「人」(一9,22;二11,25;三20;四19)注:以上各节的原文均为「魂」
拾壹、内容大纲
【在神的真恩上站立得稳】
一、认识神的真恩(一1~12)
1.蒙恩的人和这恩的由来(一1~2)
2.神完备的真恩──过去、现在和未来(一3~5)
3.享受这恩的途径──信心受试验(一6~9)
4.这恩的启示(一10~12)
二、神的真恩和基督徒的生命(一13~二10)
1.因基督的宝血而得圣洁的生命(一13~21)
2.因神活泼常存的道而得纯爱的生命(一22~二3)
3.因主这活石而得新功用的生命(二4~8)
4.因神拣选而得新地位的生命(二9~10)
三、神的真恩和基督徒的生活(二11~四6)
1.蒙恩者在世生活的身份和目标(二11~12)
2.蒙恩者在世生活与地上制度的关系(二13~17)
3.蒙恩者在世生活与属地主人的关系(二18~25)
4.蒙恩者在世生活与家庭的关系(三1~7)
5.蒙恩者在世生活与弟兄并世人的关系(三8~16)
6.蒙恩者在世生活与神旨意的关系(三17~四6)
四、神的真恩和基督徒的盼望(四7~五14)
1.因万物即将结束而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四7~11)
2.因主再来的审判而欢喜与基督一同受苦(四12~19)
3.因牧长显现的荣耀而甘心牧养神的群羊(五1~4)
4.因赐诸般恩典的神而以谦卑束腰并谨守儆醒(五5~11)
5.劝勉并祝愿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五12~14)
── 黄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经系列──彼得前书注解》
《雅各书、彼得前后书注解》参考书目
王国显《读经札记》天粮书室
毛克礼《彼得前书释义》证道出版社
申乐道《雅各书注释》中国主日学协会
安保吾《雅各书的研究》信义宗联合出版部
李常受《生命读经》台湾福音书房
周贵发《雅各书——听行并重》天道书楼
周联华《中文圣经注释》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唐崇平《信行论——生命均衡的原则》真声之声出版社
施达雄《迈向成熟》台湾浸信会出版社
徐松石《新约七公信撷华》浸信会出版社
柳健台《雅各书的信息》中国信徒布道会
梁廷益《细胞小组聚会研经指引》沙田浸信会出版部
梁家麟《激流中的委身》卓越书楼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校园书房
张有光《雅各书、彼得前书讲章》浸信会出版部
张志新《彼得书信》台湾石门水库教会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天道书楼
杨浚哲《彼得前后书讲义》福音文宣社
贾玉铭《希伯来书讲义》少年归主社
蒋梅村《希伯来书之研究》台湾基督教天人社
赖若瀚《永活的信仰》天道书楼
苏颖睿《从挣扎到成长》学生福音团契出版社
彭德、杨东川合著《中文圣经注释》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仇笑红、周冬冬等编译《成人主日学教材》浸信会出版社
巴克莱著・褚永华譯《每日研经丛书》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弗莱明著・Angus
Tang譯《彼得前后书》以马忤斯圣经函授
华伦魏斯比着・幸贞德译《作个分辨者》中国学园传道会
华伦魏斯比着・张德谦等譯《盼望》人光出版社
冯国泰等着・梁海伦译《彼得前后书研经导读》天道书楼
博思爱著・钟越娜譯《雅各书的信息》美国活泉出版社
慕尔着・贺安慈译《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雅各书》校园书房
顾韦恩着・欧思真譯《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彼得前书书》校园书房
R.A.马田等着・陆秀云等译《道生新约神学注释》道声出版社
于力工《圣经助读本》圣书书房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串珠注解》浸宣出版社
王正中等《圣经原文字汇中文汇编》浸宣出版社
牛述光•谢模善《新约全书释义•补编》晨星出版社
朱德峻等《新约释义全书》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吴罗瑜等《圣经──串珠•注释本》福音证主协会
吕振中译《圣经》香港圣经公会
封志理•马健源《原文编号新约全书》生命树出版社
唐佑之等《中文圣经启导本》海天书楼
陈瑞庭《圣经人地名意义汇编》少年归主社
贾玉铭《圣经要义》晨星出版社
詹正义等编《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美国活泉出版社
鲍会园等《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G.C.D.
Howley
etc.《现代中文圣经注释》种籽出版社
G.A.
Lint
etc.《The Complete Biblical Library》World Library Press
A.M.
Stibbs
etc.《圣经新释》福音证主协会
Leadership Ministries Worldwide《The Preacher‘s Outline & Sermon Bible》
W. Bauer着•戴德理译《新约希腊文中文辞典》浸宣出版社
凌纳格•罗杰思《新约希腊文精华》角石出版社
马唐纳着•角石翻译组《新约圣经注释》角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