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全書綜合綱目
【基督徒的生活】
一、在生活中(一1~二10)
二、在環境中(二11~四6)
三、在事奉上(四7~五章)
──
蒙愛肢體《新約全書釋義》
【為主受苦】
一、為主受苦的盼望(一章)
二、為主受苦的工作(二章)
三、為主受苦的準繩(三章)
四、為主受苦的福氣(四章)
五、為主受苦的獎賞(五章)
―― 徐松石《新約七公信擷華》
【在神的恩中成長】
一、
神的恩典和救贖 (彼前一1——二10)
1、 滿懷盼望的生活(彼前一1-12)
2、 全然聖潔的生活(彼前一13-21)
3、 彼此和睦地生活(彼前一22-二10)
二、 神的恩典和順服 (彼前二11-三12)
1、 要順服權柄(彼前二11-17)
2、 要順服主人(彼前二18-25)
3、 家中的順服(彼前三1-7)
4、 教會中順服(彼前三8-12)
三 、神的恩典和苦難 (彼前三13-五11)
1、接受耶穌做救主 (彼前三13-22)
2、學習基督的態度 (彼前四1-11)
3、榮耀基督的聖名 (彼前四12-19)
4、等待基督的再來 (彼前五1-6)
5、依靠基督的恩典 (彼前五7-14)
—— 王永悅
【我們是客旅,是寄居的】
一、客旅所得的奇妙救恩(一1~12)
二、客旅應有的聖潔行為(一13~25)
三、客旅是屬靈祭司(二1~12)
四、客旅的順服(二13~三7)
五、客旅為義受苦(三8~22)
六、客旅的受苦和神的榮耀(四1~19)
七、客旅的牧人和他們的羊群(五1~14)
──
弗萊明《彼得後書及猶大書》
【信徒的試驗】
一、信心的試驗(一章)
二、行為的試驗(二至三章)
三、盼望的試驗(四至五章)
──
賈玉銘《聖經要義》
【屬靈進程】
一、因信心勝試煉(一1~12)
二、因試驗而聖潔(一13~二12)
三、因聖潔而順服(二13~四6)
四、因順服而盼望(四7~五11)
──
賈玉銘《聖經要義》
【各樣的盼望】
一、得基業的盼望(一章)
二、為活石的盼望(二章)
三、樂順服的盼望(三章)
四、能受苦的盼望(四章)
五、得榮耀的盼望(五章)
──
賈玉銘《聖經要義》
【提醒與激發(彼後三1)】
一、提醒:末世的救恩──基業、稱讚、榮耀、尊貴;激發:盼望、聖潔、相愛(一章)
二、提醒:以基督受苦的態度;激發:忍受冤屈(二章)
三、提醒:蒙召為承受福氣;激發:熱心行善,為義受苦(三章)
四、提醒:與基督一同受苦,將來一同歡喜;激發:不要希奇今日的遭遇(四章)
五、提醒:基督再來給長老冠冕,給信徒榮耀;激發:盡忠、自卑、忍受苦難(五章)
──
蒙愛肢體《新約全書釋義》
【神的恩典】
一、神的恩典和拯救(一1~二10)
1.活在盼望裏(一1~12)
2.活在聖潔裏(一13~21)
3.活在和諧裏(一22~二10)
二、神的恩典和順服(二11~三12)
1.對權威的順服(二11~17)
2.對主人的順服(二18~25)
3.在家裏的順服(三1~7)
4.在教會裏的順服(三8~12)
三、神的恩典和苦難(三13~五11)
1.基督耶穌是主(三13~22)
2.有著基督的態度(四1~11)
3.榮耀基督聖名(四12~19)
4.期待基督的再來(五1~6)
5.依靠基督的恩典(五7~11)
──
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有了又要加上(彼後一5~8)】
一、信心(一1~12)
二、德行(一13~25)
三、知識(二1~10)
四、節制(二11~17)
五、忍耐(二18~25)
六、敬虔(三1~四6)
七、愛弟兄(四7~11)
八、愛眾人(四12~五11)
──
賈玉銘《聖經要義》
【相對分段法】
一、信徒寶貴的信心與基督的寶血(一章)
二、房角石與活石(二1~10)
三、社會與人民(二11~17)
四、家庭與個人(二18~三7)
五、祈禱與服務(三8~四章)
六、長老與年幼的(五章)
──
蒙愛肢體《新約全書釋義》
【基督徒的三件大事】
一、基督徒得救生命的根基──重生(一3~二10)
二、基督徒與各方面的關係──順服(二11~三12)
三、基督徒所受的訓練造就──苦難(三13~五11)
──
賈玉銘《聖經要義》
【信徒的生命、生活與工作】
一、信徒的生命(一3~二10):
1.生命的來源(一3~12)
2.生命的表顯(一13~25)
3.生命的發展(二1~10)
二、信徒的生活(二11~四6):
1.對世界(二11~17)
2.對家人(二18~三7)
3.對眾人(三8~四6)
三、信徒的工作(四7~五11)
1.作神管家(四7~11)
2.忍受苦難(四12~19)
3.得著榮耀(五1~11)
──
賈玉銘《聖經要義》
【使徒的教導】
一、因神所成功的救恩而感謝讚美(一3~12)
二、信徒應有的道德和應履行的義務(一13~二10)
三、教義原理應用在日常生活裏(二11~三12)
四、信徒應當如何應付所受的逼迫(三13~四19)
五、對於危難中的信眾特別的勸勉(五1~11)
──
賈玉銘《聖經要義》
【從彼得前書看盼望】
一、盼望的由來
1.來自神(一21)
2.來自耶穌:
(1)耶穌的復活(一3)
(2)耶穌的顯現(一13)
二、如何盼望
1.專心盼望(一13)
2.隨時準備(三15)
──
楊濬哲《彼得前後書講義》
【不能壞的】
一、不能壞的基業(彼前一4)
二、不能壞的贖價(彼前一18~19)
三、不能壞的種子(彼前一23)
四、不能壞的品性(彼前三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信徒的比擬】
一、才生的嬰孩──愛慕靈奶(二2)
二、順命的兒女──追求聖潔(一14)
三、殿上的活石──造成靈宮(二5)
四、寄居的客旅──禁戒私慾(二11)
五、真神的僕人──凡事順主(二18)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彼得書信上所謂寶貴的】
一、信心(彼前一7;彼後一1;雅一2~3)
二、主血(彼前一18~19)
三、活石(彼前二4,7;徒四11;林前一23)
四、應許(彼後一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基督徒的受苦】
一、受苦因由
1.出於神的旨意(三17:四19)
2.為宗教信仰的緣故(二13,16;四13,16)
3.因人犯罪,受神責打(二20)
4.為義受苦(三14)
二、受苦的榜樣(二21)
從四方面去認識:
1.祂的受苦是預先證明的(一11)
2.祂照先知所言的委實受了苦(三18)
3.祂受苦的目的是為了使人類可獲贖罪(二24)
4.祂受苦的結果是得榮耀(一11)
因基督也受過苦,既十如此,凡跟隨祂腳蹤的人又怎能避免接受和經歷苦難這個功課呢(二21;四1,13~14)?
三、受苦的性質
1.時間性:暫時的(一6;五10)
2.程度:如火煉一般(一7;四12)
3.用處:熬煉信徒之信心(一7)及與罪斷絕(四1)
4.形式:百般(一6)包括下列各種情形:
(1)受毀謗及誣賴(二12;三16;四4)
(2)受冤屈(二19)
(3)受威嚇(三14)
(4)受辱罵(四14)
(5)肉身受苦(四1;五8)
5.感受:
(1)有憂愁(一6)
(2)有苦楚(二19)
(3)有驚慌(三14)
6.結果:
(1)神得榮耀(二12;四13)
(2)神的心得著滿足(二20)
四、受苦時應持之態度
1.備有受苦的心志(四1)
2.應持有歡喜快樂的態度(一6;四13)
3.存忍耐、順服的態度(二19~20)
4.儆醒、謹守、過自律的生活(一13;四7;五8)
5.存敬畏神的心(一17)
6.品行、思想和道德上要有高水準(二12,15,17;三13,16;四3,7,19;五5~6,8)
7.不用驚慌、懼怕(三14;四12)
8.以堅固的信心來抵擋之(五9)
9.信徒彼此支持,切實關顧(一22;三8;四8~10;五3)
10.在神恩中站立得穩(五12)
──
曾立華《在盼望中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