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神與我們的關係例證

 

【尋根熱】自從美國黑人亞力斯希利(ALEX HALEY)花了多年的時間,搜集黑人被白人從非洲販賣到美國為奴的歷史而寫出「根」一書之後,很多人都對自己的根發生興趣。這位黑人不惜千辛萬苦遠道去他祖宗的出生地,搜集一切有用的資料,由廿世紀追溯到十六世紀。但非洲人的歷史多數是口傳的,由上一代傳到下一代,是沒有文字記載的,所以他要從多方面去考證才能開始寫他的巨著。這本書也曾被拍成電影,使人更加同情黑人的遭遇。此書出版之後,竟然掀起了美國人的尋根熱,他們紛紛要找出自己的祖宗是誰,如果發現自己是系出名門的話,會引以為榮;如果自己的祖宗是囚犯的,就不敢張揚。卡達總統原來是愛爾蘭人,尼克遜總統原來是英國愛德華三世的後代,列根總統和古巴的卡斯楚在五百年前也曾是「兄弟」。美國更有專門代人查考家世的註冊公司,門庭若市,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宗是個名人。

不論我們的祖宗是皇族也好,是凡夫俗子也好,我們都是亞當的後裔,我們真正的根源乃是由神而來,「神照他的形像和樣式造人」(創一26)。生命乃是由神所賜的,所以在肉體上,我們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只求我們能活出神的形像和樣式,榮耀他,那就不錯了。

經訓:「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一21)。——蘇美靈《故事百感》

 

【心中有神便充滿希望】西方人說:『當你面向太陽前進時,陰影就落在背後』,神就是我們的陽光,當我們面向祂前進時,一切的負擔陰影便落在後頭了,一個心中有神的人是充滿希望的人。──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厚賜而不責備人的神】神在施予的事上從來不會出於勉強,也不會計較我們的過去。只要我們願意來,祂必定會接納我們。地上的父母有時在供給需用時還會責備幾句,例如:『又要錢啦?上個星期才給你,那麼快就用完了?』『你沒有頭腦嗎?這樣簡單的事都要來找我?』但神不會斥責人,雖然有時我們求得幼稚,求得不清楚,甚至求錯了,祂亦不會拿我們『開刀』。因此無論我們祈求次數多少,無論屬靈的光景如何,只管來!── 賴若翰《永活的信仰──雅各書詮釋》

 

【祂是不斥責人的神】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一九三三年的就任演說中提出『我們惟一該怕的事「怕」!』孔子在論語中也說過『君子不憂不懼,而使其不憂不懼的原因在於懂得『畏天』,這也正如聖經所召示的人若認識神、敬畏神,則無所懼、無所憂,因為我們巷祂呼求祂必應允,救我們脫離一切的憂懼。──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祂是嫉妒的神】我相信『戀慕以至於嫉妒』(雅四5)是最準確的繙譯。這種戀慕來自愛。例如,丈夫愛妻子,對她滿懷戀慕;她若移情別戀,丈夫就會嫉妒。他不願意妻子在他之外愛別人。── WL

【神藉生我們,把祂的一切分賜給我們】神生了我們!生就是把你整個人分到另一個人裏面。我是從我父親所生的,所以他將他一切所是分到我裏面。如果你有一張高加索人的臉孔,那是由於你是一位高加索人的父親所生的。但是讚美主,我們都同有一位神聖的父親!祂生了我們,因此祂的一切所是也都已分賜到我們裏面了。

 

【神對我們有恩典】恩典就是表示出來的愛。愛是指在神裏面的故事;等到這愛作在你身上的時候,立刻就是恩典。如果神僅僅是愛,你就看見說愛是很抽象的東西。但感謝神,愛雖然是抽象的東西,一旦成了恩典,立刻就變作具體的東西;在裏面的愛是抽象的,但是在外面的恩典就變作具體的了。

  比方說有一個討飯的人,你看見他很可憐,你心裏愛他,你心裏可憐他。但是你如果不給他飯吃,你如果不給他衣裳穿,這時候只能說你愛他,卻不能說你對他有恩典。甚麼時候能說你對他有恩典呢?你端一碗飯紿他吃,你拿一件衣裳給他穿,你送一點錢紿他。等你的飯、衣裳、錢,到他身上的時候,你的愛就變作恩典了。―― 倪柝聲《神的愛、恩典和憐憫》

 

【憐憫比愛和恩典更近】去年我碰見一個病人,年紀頂大,病得非常痛苦。他看見我的時候就流淚。他對我說,他不是怨神,他實在是痛苦。我說,你可以求神愛你,恩待你。他說,我不能求。我說,為甚麼呢?他說,我一生六十多年都是為自己活,一點都沒有為神。現在要叫我在這臨終的時候,對神說你恩待我,你愛我,我好像難為情得很,說不出來。如果我與神不是隔得那麼遠,如果我在這幾十年中親近神一點,與神有相當的感情,那這樣求祂還可以。但是像我這樣的人,一生都遠離神,要我到臨終的時候,叫神愛我,怎麼能呢?我怎麼說,他都不信。我說,神能恩待你,神肯給你恩典,神是愛你。他總信不來。我去了許多趟,一直去看他,但是沒有辦法。我就去禱告,說,神呀,這個人不信你,他不信你的愛,我沒有辦法;求你在他臨終的時候,給他開一條路。後來我就覺得,不要說恩典,不要說愛,說憐憫好了。我就頂歡喜的去了,我對他說,你現在甚麼都不要管,你不要管神的愛,也不要管神的恩典,你可以到神的面前去這樣說,神!我苦得很,我沒有辦法,求你可憐我。他立刻說,好,好,這好了。他的信心立刻就來了。他就說,神,我感謝你,你是憐憫的神。我不能,我痛苦,求你可憐我。你看見在這裏有一個人,就這樣被帶到神面前去了。―― 倪柝聲《神的愛、恩典和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