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祝福綱目
【蒙神祝福之路】
一、人人都要祝福
1.世人追求平安福利
2.許多基督徒信主是以『自己』為中心
二、甚麼是祝福
1.聖經裏的祝福可分兩類︰屬地的和屬天的,屬世的和屬神的,屬物質的和 屬靈的,外面的和裏面的
2.初階的信徒注重屬地的、屬世的和外面的祝福
3.認識神的信徒追求屬天的、屬靈的和裏面的祝福
4.不要因為缺少了外面的祝福而灰心、跌倒、退後
三、基督乃是神祝福的源頭和管道
1.神的祝福乃是『在基督裏』賞給我 們的(弗一3,祂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
2.神『已經』賜給我們一切的祝福了
3.問題是我們尚未把客觀的事實,變成主觀的經歷
4.這是因為我們很少住在主裏面,而是活在自己裏面(約十五7,你們若住在我們裏…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四、蒙神祝福的路
1.信而順從(加三9,那以信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2.遵行神的話(申五33︰耶和華所吩咐的)(路十一28,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3.傳福音報喜信(徒廿35,施比受更為有福)
4.過教會生活(詩八十四4,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
──
黃迦勒
【七個蒙福的追求】
愛我們的神給我們許多福氣與恩典,我們在生命成長的路上,去追求、去經歷、去學習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寶貝的得著。如果我們在以下的七方面裡都有得著的話,將會受益於我們的一生,直到見主。
一、真正的生命——與神同在(經文:太1:21;約15:27)
我們蒙恩得救的基督徒要對生命有更深的認識,不但有了生命,還要更豐盛起來(約10:10)。如果你不去探練與神同在,你的生命就不能提高、不能長進。我建議你讀《與神同在》這本書,我相信對你的靈命有莫大的幫助,多禱告親近神,這是你生命長進的秘訣。
二、真正的工作——多聽主話(約14:21)
遵守主的命令才是愛神的人,不在乎你作多少,乃在乎聽了並遵行。今天有很多人,神的話是沒少聽,可憐的是行不出來主的話。如果不把祂的話語活出來,那就不是遵行天父的旨意,多讀一下雅各書,讓神自己的話來對照我們的實際生活吧。
三、真正的幸福——親近耶穌(約12:1-3)
世上人以升官發財、取得好學業、謀得好職位而高興歡喜,這樣的幸福只是短暫而又虛空的。我們這些神的兒女應以親近主而感到莫大的幸福和快樂。這就需要平時常常在禱告上下功夫,與神多交通、多親近,這是何等榮耀與稀奇的事,這是神兒女的獨有的特權,馬利亞就是抓住了時機,完全把自己澆奠給主,奉獻毫無保留,成了後人學效的榜樣。
四、真正的智慧——在基督裡(弗1:3)
以弗所書的主題是在基督裡,在主裡你就有平安、你就有保障,正如《教會詩聲》裡面 首說到的一樣,住在主裡面有天上的福氣;住在主裡面,你就做了最智慧的選擇;你在主裡面惡者也無法來攻擊你。每天住在主裡面是多麼的重要,因為我們深知在主以外的可怕與危險。弟兄姊妹們,讓我們有這共同的揀選“在基督裡”。
五、真正的生活——效主樣式(太11:29)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主做什麼我們也去做,學祂的言語柔和、學祂的愛人如己。我們是學生,祂是老師,我們就要學習祂的生命中的每一方面。“主我要像你”——這是每個信徒的心願,像主的聖潔、像主的貞堅,在生活裡面的每一件小事中、在工作中,在各種環境中都學主,把主彰顯出來。
六、真正的喜樂——蒙恩的得救(路10:20)
主說:要因名字記在天上而歡喜。這便讓我們想到我們蒙恩時得著主的那一刹那,當我們接受耶穌作我們個人救主的時候,在聖靈中的喜樂是言語無法表達的。是的,有主就有喜樂,有主就無有憂愁,有主就無掛慮。讓我們總有一顆喜樂的心為主而活。
七、真正的奉獻——當作活祭(羅12:1;利1:13)
真奉獻就是要把自己當作一個活祭物給神,不再為自己而活,總看為自己已死,知道為什麼活著?怎樣的活著?當我們全身心的為主時,我們就享受在奉獻的喜樂中,能夠全人的為主,把時間、精力、財物……全都為主用時,你便蒙了天上的福氣。有什麼能比為主而作、為主而活更好呢?
結語:願弟兄姊妹們都能有這蒙福的追求。
── 王永悅
【神美好的賞賜】(雅一17)
一、百物(提前六17;詩八十四11)
二、諸恩(林後九8;羅十五15;弗四7;彼前五10;彼後一3)
三、平安(太十一28;約十四27)
四、永生(羅六23;約十28)
五、白衣(啟六11;三5,18;四4;七9,13~14;十九14)
六、冠冕(啟二10;雅一12;提後四8;彼前五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甚麼是屬天福氣?】
一、我們有天上盼望(西一5)
二、救我們進祂天國(太五48)
三、稱神為我天父(太五48)
四、我們是天上國民(腓三20)
五、我們有天上基業(彼前一4)
六、天上有永存房屋(林後五1)
七、與主同坐在天上(弗二6)
―― 郝文章《以弗所書生命查經》
【祝福的神和蒙福的人】
一、
神祝福人乃是根據祂造人的目的 (創一27~28)
二、
神祝福人乃是根據天國子民的品格 (太五3~12)
三、
神祝福人乃是根據人迫切的追求 (創卅二26)
四、
人如何蒙神的祝福呢?
(1)
與神聯結 (詩1)
(2)
清心、愛慕神(詩73)
(3)
追求屬靈的長進 (詩84)
(4)
建立蒙福的家庭 (詩127~128)
(5)
弟兄和睦同居(詩133)
四(1)蒙福的人──與神聯結的人
詩 |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
甚麼是有福的人呢?詩篇第一篇說到一個蒙福的人生就是:
(1) 與神同行,不與犯罪人同流合污(約八12) ──不從、不站、不坐;
(2) 喜愛、思想神的話(約六63) ──使我們的生活以祂的話為指引,使我們的生命合乎祂的旨意;
(3) 聯結神生命的供應,活出結果子的生活(约十五1~5) ──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
默想:親愛的,你是否是一個蒙福的人呢?讓祂的生命影響你日常生活的每一步 !
背景:本篇詩是特別為整卷詩篇所寫的引言,因為它明確地說明詩篇的基本信息:有福的人藉著祈禱,默想,安息,歌頌,讚美,感謝,與神親近來往,過著甜蜜的交通生活。聖經中論到“有福”,在希伯來文及英文中都是一個字,希伯來文是AAHREI,英文是BLESSED。換句話說,那就是“喜樂” 。這一個字在詩篇中已用了廿五次。
四(2)蒙福的人──清心、愛慕神的人
詩 |
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遠。 |
甚麼是蒙福的人呢?
(1)
蒙福的人──清心的人(1~2節)
(2)
失去祝福的人──看到人的境況,心就不平、疑惑、自怨自艾(3~16節)
(3)
轉變失敗的人──轉向神,心態的轉變,解開心中的困惱 (17~22節)
(4)
蒙福人的生活 (23~28節)
·
神的同在並引導
·
以後必接到榮耀裏
·
神是天上地上唯一所愛慕的
·
神是力量和福份
·
親近神
默想:親愛的,天路歷程充滿挑戰,基督徒難免「幾乎失閃,險些滑跌」(2),但你若在神面前保持清心,必蒙神恩待,接受神的光照與啟示,就不致滑跌。
背景:「 神實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可以說是是全詩的結論。在這首詩中,亞薩說當他看那些人的亨通、發達,義人受苦,他險些滑跌。面對面把他的困惑,他來到神的面前向神傾訴,透過與神交通,他的眼光被開啟,對問題有新的理解。他知道惡人得勢不過是暫時的,他們最終的結局乃是沉淪。當他大徹大悟後,他深感自己的無知和愚蠢,並轉念以愛慕神和領受神那直到永遠的福分(26)。
四(3)蒙福的人──追求屬靈長進的人
詩 |
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他們仍要讚美你。(細拉) |
|
詩 |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 |
|
詩 |
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 |
|
詩 |
萬軍之耶和華啊,倚靠你的人便為有福! |
蒙福的人就是一個追求屬靈長進的人。詩人從「渴想」到「前往」到「倚靠」的漸進過程:
第一段是基督徒長進的渴慕(1~4節),
第二段是基督徒長進的經歷(5~8節),
第三段乃是基督徒長進的見證(9~12節)。
默想:親愛的,你是走天路的人,也是蒙福的人。因為神應許你,行走時力上加力(7節),需要時恩上加恩(11節)和任何境遇時榮上加榮(11節)。
背景:本篇中的每一件事,都跟「便為有福」這個主題有關。詩篇中有三次提到「便為有福」:(1) 住在神殿中的人(4節);(2) 靠神得力,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人(5節);(3) 倚靠神的人(12節)。
四(4)蒙福的人──建立蒙福家庭的人
詩 |
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
|
詩 |
(上行之詩。)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 |
蒙福的家庭生活:
(1) 家庭蒙福是從耶和華而來(一二七1~2)──沒有神的幫助,人一切的努力都是枉然
(2)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福(一二七3~5)──兒女需要生養、教養、培養,使他們成為勇士(指主說的)手中的箭。
(3) 蒙福家庭的原則:
·
有福 (1,4節) ──敬畏耶和華
·
享福 (2節) ──勞碌有享受、有安息
·
神賜福 (5節) ──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教會)的好處
默想:敬畏神的人,將天堂帶到家庭。──華茲華斯
親愛的,你的家庭生活是否蒙神祝福呢?
四(5)蒙福的人──弟兄和睦同居的人
詩 |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
蒙福的教會生活:
(1) 弟兄和睦同居(一三三1)──主生命裏的合一,教會同心合意的見證
(2) 膏油的塗抹(一三三2)──聖靈從元首基督流到祂身體上的肢體
(3) 甘露的降臨(一三三3)──生命的供應使每個人都滿了生命,新鮮、活潑、
默想:在忙亂的生活和疏離的人際關係中,你是否看重与肢體一同生活、一同敬拜、一同得著屬靈的祝福呢?
背景:詩篇一百卅三篇是說到愛弟兄。大衛年幼時,哥哥們心裏對他不服;晚年時,又遭遇兒女們互相殘殺,經歷了刀劍「必永不離開」他的家。雖然在他的家中沒有和睦
,但他看見以色列十二支派,每年三次聚集在耶路撒冷聖殿過節,那種光景實在是令人羨慕。所以他有感而發,才寫下了本詩。以色列民一年三次,從四面八方踴往耶路撒冷,他們同有一個目的,就是到錫安耶和華的居所敬拜神。
在到耶路撒冷後,他們一同生活、一同敬拜、一同得著屬靈的祝福。他們如同家人般和睦同居,這是何等歡樂的情況。
──
楊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