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查考聖經例證與靈感集錦

 

【專心尋求】我們必須把聖經讀得透徹,專心尋求裡面偉大的真理。

如果有一個朋友,看到我在房裡找東西,問我說:「慕迪,你在找什麼?你掉了東西嗎?」如果我回答:「不,我沒有掉什麼東西,我並不是在找什麼特別的東西。」我想他會把我當作傻瓜,繼續讓我在那裡瞎找。但是,如果我說:「對,我掉了一塊錢。」我想,他會幫我找。

朋友們,要像尋找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一樣去讀聖經。好好地用一個月的時間讀一章聖經,遠勝於隨隨便便地看一個月聖經!——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越查越大變成猶大】 從前在煙臺,有一個查經處,專門查經的。他們中間的教師,有一個綽號叫活串珠,你無論要找那一節聖經,不必去找串珠聖經,就問他好了。他能馬上告訴你那是在那一章那一節,他們對於聖經是熟到這個地步。他們聽到宋尚節講道是那樣的一個講法,就批評說,宋尚節講道是亂講一場,不合聖經。這話傳到宋尚節那裡去了。

有一個晚上聚會時,他就從講臺後面跑出來,長袍裡塞了一本聖經,比著樣子說,查經、查經,越查知識越多,頭腦越大、越大、越大,就變成了猶大。

這些事聽起來,像是笑話,想一想倒有意思。查經真是會叫頭腦越過越大,聖經告訴我們說:「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那字句是殺死人的,……」(林後三:6)。主說:「你們查考聖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查經是一件事,到主這裡來得生命又是一件事。──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去查經處查經好不好】張弟兄初得救時,一面熱心傳福音,一面願意明白聖經。在煙臺有一個團體,叫查經處,聞名華北。有一位姓苗的先生帶領查經,人稱他為「活串珠」。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他都能背。他的頭很大,年紀也不小。他走來走去,說,你們看以賽亞書第九章第六節,大家還沒有翻到,他已背完了。張弟兄也去參加查經,但因剛得救,不懂得他講的是什麼,越查裡頭越死。那時,煙臺看望作得很緊。有一天,趙弼臣弟兄來看望張弟兄,他就問他去查經處查經好不好?趙弟兄很有智慧,不說好,也不說不好。他講主耶穌降生的故事給他聽。希律王問文士,耶穌當生在何處?文士聖經很熟,就說,當生在伯利恒,因為經上說:「猶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太二:6);但是沒有去找主耶穌。東方的幾個博士,雖然聖經不熟,但是他們看見那星,跟著那星去找主耶穌;找到了,就向他敬拜,獻上禮物。張弟兄一聽,就懂了,不是需要聖經那麼熟,乃是需要去找主耶穌,從那時起。他就不去查經了。

「……因為那字句是殺死人的,靈是賜人生命的。」(林後三:6)。主是那靈,就在我們靈裡,我們要在靈裡多親近主。不是不讀聖經,乃是讀經要把裡頭的基督讀出來,非為增加知識,乃為得著主自己。光有知識,沒有基督,是死的,是空的。

倪弟兄說,人的智慧雖然會叫人明白聖經的真理,但是總不會叫人得著那真理的好處。一切的真理,如果只接受在頭腦裡,就這些真理不過都成為這個人的思想而已。──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研讀聖經】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晚上,倪弟兄在香港與港穗同工談到研讀聖經的要訣。讀經有個人私下的研讀;也有跟弟兄姊妹在一起的研讀;我們同工更要有在一起讀經的時候,每次至少三小時。研讀的方法:

一、整理翻譯。首先讀一小段,作整理翻譯,特別關於字的翻譯,要把中文聖經對照過,每一字都找過對過。這一方面有幾位聖經教師的著述可以參考;阿福德(Dean Henry Alford)新約字研,史帝芬(Stephen)的新約原文,楊格氏彙編,弟兄們所出版的紐伯利(New berry)聖經,還有格蘭特(F.G..Grant),達秘(J.N.Darby)等人的解經著作。

我們若在讀經的事上不認真,常常會把一篇道建立在錯誤的翻譯上。羅馬書第一章十一節保羅說他蒙神所召是為著神的福音。腓立比書第一章說他辯明福音(16節)。加拉太書第一章指出有人傳「不同的」福音,保羅說,這等人應當被咒詛(69節)。所以千萬不要輕忽神的道,以為可以隨便解說,隨便用神的話來傳福音。保羅對提摩太說,教會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參提前三:15);因為真理乃是說到神神聖的經營(一:4直譯)。十字架、生命、信仰、真理、教訓、這些都包含在聖經所啟示的神的福音裡頭。神的福音乃是說到神和人之間的來往。保羅是分別出來為著這福音;但他不過是奴僕,神的事業是他自己管。所以羅馬書第十一章三十四節說:「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神的福音就是「神整個神聖的事業。」保羅在這事業中乃是奴僕。我們蒙神呼召也是作奴僕,所以不要隨便自作主張來解釋真理,否則,你就是把自己當作謀士了。

二、辭句分析。要把每一段的用辭和短句都好好地,仔細地研讀過。再以羅馬書第一章一節為例:比如「耶穌基督」、「僕人」、「奉召」、「使徒」、「特派(就是分別出來)」、「神的福音」,這些辭句,要特別注意它們的意義,並查出在聖經中這些辭用了多少次,以及在什麼情形下使用的,然後把引用的聖經節找出來,查出這些辭的教訓,類編整理一下。這樣作會使我們對這些辭的用法有基本而清楚的認識。以「分別」這辭為例,可整理出神分別保羅的經過:

(一)在母腹被「分別」出來——出生(加一:15)。

(二)在大馬色路上被 「分別」為器皿——得救(徒九:319)。

(三)在安提阿被「分別」——出去作工(徒十三:2)。

還有「耶穌基督」或「基督耶穌」,在有的地方是兩個相對,交互的使用,但不要以為這兩個辭就是一樣的。這些都要花時間進入深處,不要以為用辭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我們能把這一類的辭好好地研讀幾十個來,對於聖經的認識就能有一點扎實的根基。

三、綜合(Synthesis)綜合性的讀法能讀出整條線來。神聖的啟示是有一條中心路線的,並且是藉著多次多方的啟示賜給我們的(參來一:1),這裡一點,那裡一點;而每一次神的啟示總比前一次進步。所以我們必須有綜合的讀法,從聖經裡綜合出神在全部聖經裡的完全啟示。一直到聖經的終了,神的啟示就達到最完全的啟示了。

要有綜合的讀法,要緊的是要有神聖的辯理(divine argument),因為聖靈是有辯理的。──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