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合一例證與靈感集錦
【合一並不減少多樣性】一家的小孩並非相同,在同一建築物的石頭也不一樣。事實上,因著多樣性而使家庭或建築物美麗和豐盛。缺乏多樣性並非合一;均一是無聊的。聖歌隊齊唱是不錯的,但我更喜歡他們以和聲唱出。
基督徒可以不相同但仍可相處。聖奧古斯丁說的好:「在本質上,合一。在非本質上,自由。凡事寬容。」──華倫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除去『我』才能合一】為什麼我們不能合而為一?因為我們裏面都有一樣東西來抵抗神,那件東西就是「自我」。如果不消滅「我」,教會內若有三百人,就有三百個「我」,問題就多,若要同心合意,就先要消滅「我」。
有一次愛迪生去稅局納稅,收稅人問他叫甚麼名字,他抬頭想了半天,也想不起自己甚麼名字,因為他的腦海中想凓科學的事情,把「我」完全忘記。今天我們若只想到神的愛,就讓神的愛充滿我,溶化我,如果來一個我,便多一個我,教會裏的事情便嚴重。但如果來一個我,甚至十百千個我,能夠溶化為一個,教會就能同心合意。
【手牽手渡過急流】在納塔爾有很多泉水湧流的山脈,祖魯人習慣於手牽手越過泉水,首領左手有一堅固的拐杖,右手牽扶於一個在他後面壯士的左手,如此一連十二或廿人互相幫助逆流而過。讓我們相信在靈裡神的子民彼此手牽手就會產生極大能力去影響世界,只要神的孩子合一時就勝過世界和肉體的能力,即與神同戰勝的能力。──《永活之泉》
【日本人和中國人】有人說一個中國人可以比得上一個日本人。但兩個中國人便比不上兩個日本人。因為一個日本人有
【相愛才能合一】我們可用夫妻的合一來思想,夫妻二人也有兩個生命,但究其實他們是能合一的。使他們合一的因素就是愛。有的妻子,每天買菜她只想到丈夫愛吃些什麼。卻把自己放在一邊。愛是捨棄,是放下,夫妻能相愛,便能夠合一,能夠白頭偕老。
【報仇抑赦免】有一次,有一個少年弟兄,坐在一個擘餅聚會裏。後來又進來了一個弟兄,這一個弟兄是殺他父親的。這一個少年弟兄,本來是想要報仇的;但是殺他父親的這一個人,也是一個弟兄。他已經得救了,也來一同擘餅。他一看見這位弟兄進來,他就走出去了。他想到底我赦免他呢?或是仍然要報仇?如果要報仇,今天晚上,我就不能與他一同擘餅。他知道擘餅是表明合一。我的手放在裏面,他的手也放在裏面。所以他一看見這一個弟兄進來,他就走出去了。他想到底給他赦免或者不給他赦免呢?到末了,他定規給他赦免,與他沒有事情。所以他就又進來坐在那裏,和他一同擘餅。擘餅就是見證生命的合一,擘餅就是證明在你裏面,在我裏面,在他裏面,都有這一個生命,我們在基督的生命裏是合一的。這一個餅不只是基督,也是所有屬基督的人。我們在這裏不只與基督有交通,也與所有屬基督的人彼此有交通。
【不離前人腳跡】有一遊客旅行瑞士。一日要上山頂,請了一位女孩引路。那位女孩一直行在從前的人所留的腳跡上,不敢偏離左右。路旁雖有好看的花,她也不敢去采,別的事情一概不敢去作,惟恐稍離前人所留的腳跡。那位遊客不禁向她發問說:『我看出你絲毫不離這些腳跡!』女孩回答說:『我們行路的,從來不離這些腳跡,總是踏在這些腳跡上,好叫這些腳跡更加明顯,以便後來的人看得清楚。』離開腳跡就是危險。作基督徒不能單獨,應該跟隨羊群的腳蹤往前走。「你若不知道,只管跟隨羊群的腳蹤去」(歌一8)。
【基督徒的合一】在極大禮堂的四角上有四個人,他們很想共同攜手,但誰也不願到每一角上去遷就。禮堂中心有一美麗噴水池,最後有人提議,大家至噴水池相會,於是他們都朝共同中心點走去,──四十呎、五十呎、一百呎,他們愈近噴水池,他們彼此間也愈接近,每一人讓一些步,最後共達目的地,在燦爛的水池邊互相握手。
耶穌是生命、自由與愛的泉源,居於世界中心。神的兒女,愈近基督,他們也愈彼此接近。讓我們盼望,快快有這一天,我們大家可彼此握手高唱:「願基督的愛永存我們心裏;願神的祝福,永使我們心心相繫!」讓基督徒世界,共為古老的精神舉起雙手:「我們的弟兄!」─《Leaves of Gold‧Hall》
【不要有個人主義】猶太人永遠不會想他自己是一個人,他總是想他自己是一氏族、一家族、一國的一分子;脫離了社會,他沒有實際的存在。就是在今天,有人說在澳洲有一種土人,當人問他叫甚麼名字的時候,他回答的不是他自己的名字,而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他並不想自己的個人,他想自己為部落的一員。
【教會的合一不是在禮儀和組織】基督徒的合一,決不是組織、禮儀、制度、名稱的『劃一』或『統一』,而是心靈的『合一』。正如同一位父親的衆兒子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孝敬父親,他們大可不必穿一樣的衣服、理一樣的髮、戴一樣的眼鏡、吃一樣的東西、從事一樣的行業、叫同一個名字。我們對於其他的基督徒,應當在不違背真理的範圍內,容許各人有不同的想法、認識、觀念。
【分門別類表明教會中的屬靈生命低落】我想你們曾到過海邊,在海邊都有防浪堤的設施,那些木造的防浪堤,沿著海邊,每隔若干碼就有一個。它把海岸分成了許多的段落,這一段稱為某宗派,另一段就稱作另外一個宗派。所以在這個海岸上就有了這麼多的宗派。但是只有在海潮很低落的時候,你才能看見那些分別。當漲潮的時候,防浪堤被海水淹沒的時候,這些分別就消滅了,你就不知道在那裡還有防浪堤。
你們懂得我的意思麼?無論甚麼時候,教會中屬靈生命的潮高漲了,一切分門別類的事就都消滅了。當生命的潮落下去的時候,這些分門別類又顯出來了。教會實際表現的最大攔阻,就是低落的屬靈生命,而分門別類總是證明基督徒生命的光景是低落了。――
史百克
【合一是生命成熟的記號】讓我們記得教會的合一是成熟的記號,是個結果,不是喊出來的口號!我們的父母把飯一口一口的餵我們,慢慢把我們帶大,如果他們在我們小的時候,看我們大架便把我們統統趕走,那我們就永遠不會長大。但是等到我們的生命慢慢長大了,我們會開始替別人著想,我們會負起責任來,自自然然就出現一種和諧的光景,這個叫做合一。―― 陳希曾《智慧鑿成的七柱》
【成熟的人怕傷父母的心】為甚麼今天神的兒女中間缺少合一?這證明我們統統是長不大的小孩子。我們常常聽見孩子們互相比較的話語,例如:『我的狗比你的狗好。』『我的玩具比你的玩具多。』『我們是教會,你們不是。』『我把牌子掛起,我去登記了;你是後來的,那就沒有你的份!』當所有的兒女為分家爭吵時,結果我們不知道甚麼傷了父母的心。我們都是在天父的家裏,我們不主體,天父才是主體。如果我們怕父親傷心,所以太重的話不敢說,這樣,我們看見那個家的光景是和諧的。―― 陳希曾《智慧鑿成的七柱》
【合一的靈】
1.一個靈(腓一27):信徒所受的,不只是一樣的靈,且是一個靈;屬靈聖徒不只和基督合一,且與衆聖徒合一,行事同一心靈,同一脚踪(林後十二18);意念相同,愛心相同,一樣心思,一樣意念(腓二2)。
2.同樂、同苦(林前十二26):『腓立比教會』同心合意興旺福音(腓一5)。『和教士』。皆是主肢體,不可互吞(加五15);不彼此踐踏(林前十二21)。
3.骨肉不可相爭(創十三8)。『亞伯拉罕救羅得』(創十四14~16)。
4.要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不讓有任何破壞合一的言行發生,不讓裏面有任何損害合一的意念存在。
【分裂教會就是分裂基督】“基督一”(Christ one)。意即與基督合而為一,與基督是一體的。對於基督教中那些玷污、毀損、分裂基督的許多病態,“基督徒”應該是它們的極重打擊。它們不配承當“基督”的名,而且混亂了真實的教會。基督徒就是教會,與基督是一體的。――
史百克《照著基督》
【弟兄運動的起源】我們不是加入一個組織成為會員,在基督的身體裡,沒有所謂的會員。因此,你不須加入,也不能加入;即便你想加入也無法加入。你必須生在其中,所有在身體裡面的,就是基督身體裡的肢體。如果你是生在基督的身體裡,你就是身體中的一個肢體。所有從上面生的,都是生在身體裡的。
十九世紀時,在愛爾蘭的都伯林,有一位牙醫柯羅林,非常的愛主。他非但愛主,也確實愛神的兒女。所以當他一搬到都伯林,就開始探訪當地主裡的弟兄姊妹。有一個主日,他到一個教會去,和弟兄姊妹見面。他認識他們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天牧師問他說:「柯羅林醫生!你與我們一起聚會非常好,我們盼望你能成為教會的會員。」柯羅林醫生回答說:「我實在很喜歡與你們一起聚會,但我不覺得還得加入你們的教會,成為一個會員。」
「如果你不是會員,就不歡迎你來了!」
這樣,柯羅林醫生就得另外找教會了。他到了另一個教會,開始與那裡的弟兄姊妹見面,他也喜歡與他們在一起。幾個主日之後,牧師又來問他說;「柯羅林醫生!我們非常歡迎你與我們一起聚會,但我們希望你能成為我們教會的會員。」
柯羅林醫生說:「抱歉,我不能加入任何的組織,我實在願意與所有的弟兄姊妹合而為一。」
「噢!那我們就不能接納你了!」
之後,他又去了好幾個教會。最後,他竟然無處可去了。他實在想和所有的弟兄姊妹合而為一。但是,他雖然要和所有的弟兄姊妹合而為一,卻沒有弟兄姊妹願意接納他。這是因為每一個地方都要他與少數人合一,不要他與所有的弟兄姊妹合一。因此,柯羅林醫生無處可去了。感謝神!最後神興起了另一對與他有同樣意念的夫婦,他們就開始在家中聚會,這就是弟兄運動的開始。――
江守道《我們為何如此聚集》
【小圈子也是個人主義的一種】個人主義也會從一個人的個人主義發展為幾個人的個人主義。在教會中,有的時候,你會看見三五個,八九個人結成一個小圈子,只有他們這幾個人能同心,能相愛,和其他的弟兄姊妹就格格不入。這也是證明他們沒有看見基督的身體。基督的身體只有一個,不能有幾個。人如果看見基督的身體,人就不能有任何形式的個人主義,人就不能有派別,人就不能結小圈子。―― 倪柝聲《基督身體的感覺》
【看見身體的合一,就看見工作的合一】神的兒女甚麼時候看見身體的合一,甚麼時候就看見工作的合一;甚麼時候看見身體的合一,甚麼時候就脫離個人的工作,就看見身體的工作。這不是說你這個人不作工了,乃是說你不把工作看作是屬乎你個人的。這一個工作是你作的或者不是你作的,都不成問題,只要工作有人作就夠了。
我們作了基督徒,對於屬靈的事,應該有羨慕,有追求,但是,不能有一種好勝的雄心,不能有一種嫉妒的意味。我們對於工作應當有這樣的態度:我所能作的,巴不得別人也能作;我所不能作的,巴不得有人能作;我願意作得更多,也願意別人作得更多。我只能在工作中怍一個器皿,我不能作一個佔有工作的人,我不能把工作和工作的效果據為己有。―― 倪柝聲《基督身體的感覺》
【撒但要叫身體解體】撒但所要作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使基督的身體「解體」。撒但竭力要作這個工作。你如果從這方面來注意一下,你就看見撒但作這解體的工作是多麼厲害。弟兄姊妹中間彼此猜疑,彼此很容易發生誤會,那都是撒但在那裏作解體的工作。你在那裏怪一個弟兄,他在那裏怨一個姊妹,問起原因來,並沒有甚麼了不起的事情,這就是撒但在那裏作解體的工作。撒但就是要叫神的兒女分裂,就是要叫神的兒女解體。神的工作是叫我們成為一體,撒但的工作是叫我們解體。―― 倪柝聲《肢體的功用與和諧》
【合一就是神自己】甚麼叫作合一呢?合一就是神自己。怎麼說合一就是神自己呢?大家放下在神以外的東西活在神裏面,神的自己在我們裏面就合一了。合一就是神在我們裏頭得凓完全的地位,合一就是大家裏頭只要神,合一就是大家裏頭只充滿神。神的兒女充滿了神,彼此才能和諧。―― 倪柝聲《肢體的功用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