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

 

说方言拾穗

 

【从圣经原文看方言的意义】「说方言」的「说」字原文是 laleo,圣经另一个常用的希腊文「说」字是 lego;「灵恩派」的人认为前者(laleo)是指没有组织,没有逻辑的「说」,而后者(lego)是指有组织,有逻辑的「说」。因此他们就主张,说「方言」就是发出没有组织,没有逻辑,混杂不清的「舌音」。但是这种主张,在圣经里站不住脚,因为保罗也用 laleo 在传讲福音(腓一14;西四3),讲智慧(林前二6),讲造就、安慰、劝勉人的话(林前十四3)上,可见 laleo 并不是没有组织,没有逻辑的「说」。

        至于「方言」本身,它的希腊文是 glossa,这个字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舌头」,另一个是「语言」。《使徒行传》三次记载了说「方言」的事例(徒二4,十46,十九6),三处经文中「方言」的原文都是用 glossa,旁观的人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出来他们在说甚么话:「讲说神的大作为」、「称赞神为大」等,可见 glossa 就是指「别国的话」并不是指「舌头」。── 黄迦勒《慎思明辨》

 

【从圣经的内容看方言的意义】究竟圣经所谓的「方言」是指甚么说的?我们可以从新约圣经的记载来推论:

        ()新方言(可十六17):此处是接续15节主耶稣的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既然要向万民传福音,就必须会说他们的话。因此,这里的「新方言」并不是指非人间的言语,而是指从来没有说过的方言,亦即「别国的话」。有人认为新方言的「新」字,在原文是指性质上的新,故不能指五旬节时所说的「别国的话」,因为它们对听众并不是新的;但要知道,主所谓「新方言」这话是对门徒说的;对他们而言,「别国的话」是他们从来没有认识过的,在语言的结构、音色、音调上,是新的。

        ()别国的话和乡谈(徒二48):当时门徒们所说的方言,是帕提亚等十五处地方的人「生来所用的乡谈」(8~11),是别人所听得懂的话。

        ()没有人听出来的方言(林前十四2):许多人根据这里的经文就推论说,有一种方言是:(1)「没有人听出来」的(2)(2)「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2)(3)不是用悟性说,乃是用灵说(214)。但我们若仔细读林前十四章全文,就知道整章都在讲同一种方言,而这种方言是能够翻出来的(51326~27);并且不是没有意思的声音,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214)。因此所谓「没有人听出来的」,是指「若没有通方言的人在场把它翻出来,就没有人听出来」的意思。这种话若没有人翻出来,当然就「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并且说方言的人被灵感动说出方言来,不一定自己明白其中的意思,所以只用灵,并不用悟性。可见林前十四章「没有人听出来」的方言,还是指别国的话。

        ()万人的方言(林前十三1):当然这就是地上各国的话。

        ()天使的话语(林前十三1):既是天使的话语,故应不是给人说的,虽然此节圣经提到「我若能说...天使的话语」,但此乃假设语态和夸张表达法,并不就真的能说天使的话语,正如后文的「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2)一样,并不就表示甚么人能达到此种地步。因此,天使的话语不应包括在方言之内。

        ()隐秘的言语(林后十二4):照理,此处应系指言语的内容性质(参启十4),而非指言语的种类。即便是指一种新的言语,而这种言语既是「人不可说的」(同节),当然也就不包括在方言之内。

        综合上述各点,我们可以归结为:圣经中的「方言」,就是指「别国的话」。── 黄迦勒《慎思明辨》

 

【从圣经历史看方言的属灵意义】万人的「方言」起因于造巴别塔。耶和华神不愿意人在离开神、向神独立的情形下,同心作事,无往不利。因此,是神「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创十一1~9)。如今,在恩典的时代,神既已使从前远离神的人,在基督耶稣里,靠着祂的血,得以亲近神,也就藉祂儿子的身体,拆毁了中间隔断的墙,使我们和睦,合而为一(弗二11~22),因此,神也赐下说「方言」的异能,使我们言语相通。「说方言」就是在世人面前见证:在基督里合一,纔能得到神的祝福;在基督之外,只有分裂,只有咒诅。── 黄迦勒《慎思明辨》

 

【说方言的功用】第一,乃为造就自己(林前十四4)。但「说方言」并不是造就自己唯一的方法,其他如:真道、灵奶、祷告、先知讲道、服事主,甚至是日常生活的环境和苦难,也都能造就信徒。当时在哥林多教会中,「说方言」是相当普遍的,但保罗却对他们说:「我...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林前三1),可见「说方言」对信徒属灵的造就极其有限。

        第二,乃在为不信的人作证据(林前十四22),使不信的人纳闷、惊讶、希奇,转而认真听取福音的话,受感归主(参徒二章)。须知,不是「说方言」使人相信主,乃是「作先知讲道」使不信的人归服主(林前十四24~25)。「方言」的功用乃在证明讲的人是属神的。── 黄迦勒《慎思明辨》

 

【方言在圣灵恩赐中的地位】圣经几处列论属灵恩赐的重要经文中,除了林前十二28提到「方言」的恩赐,并且把它排在最末后之外,其余的两处:罗十二3~8和弗四11,根本没有提到「方言」。由此可见,「方言」的恩赐在圣经中不但不占重要的地位,反倒比其他恩赐为小。── 黄迦勒《慎思明辨》

 

【说新方言并不是每个信徒必须有的经历】主耶稣在马可福音的末了曾对祂的门徒应许说:「信的人必有神迹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甚么毒物,也必不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可十六17~18)。主在这里的应许,并不是说信的人都「必须有」上列的五种神迹表现,乃是说信的人在需要时「必会有」这些神迹随着他们。我们不能引用本处圣经,作为必须会「说方言」纔是真信徒的根据。况且,若要引用本处圣经来断定一个人是不是信徒的话,那么他不只必须会「说方言」,而且也必须有其他几项神奇的经历纔对;我们不能从一处圣经中,单独挑出一项来加以强调。── 黄迦勒《慎思明辨》

 

【说方言并不是被圣灵充满的必有现象】圣经中仅有一处提到门徒被圣灵充满时,以及两处提到当圣灵降(或称「浇」)在门徒身上时,他们曾说起「方言」的事例(徒二4;十45~46;十九6),而更多处记载当人被圣灵充满时,他们并没有说过任何「方言」(路一154167;四1;徒四831;六3;七55~56;九17~18;十一24;十三52),所以,人被圣灵充满不一定要「说方言」。换句话说,「说方言」不能用来作为证明人是否被圣灵充满的条件。并且全部新约圣经,没有一处预告说,被圣灵充满的人必要「说方言」;包括主耶稣吩咐祂的门徒要等候圣灵(路廿四49,徒一8),以及保罗吩咐信徒要被圣灵充满(弗五18),并没有提及当他们得着圣灵或被圣灵充满时,要以「说方言」为证。── 黄迦勒《慎思明辨》

 

【有人认为说方言的恩赐已经终止了】他们引用林前十三章:「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8),主张圣灵的恩赐有其时代性,当时代一过去,有些恩赐也就随之停止了,方言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林前十三章的「停止」,很明显的是指这些恩赐会随着得恩赐者的死亡,或指待主再来时而停止,并不是指恩赐的本身将不再在教会中存在。在恩典时代(包括今日)还未过去之前,圣灵仍有可能在某种场合赐下「说方言」的恩赐,以遂行祂的目的。所以我们要小心,凡是圣经没有明言的,切莫自己贸然断言。── 黄迦勒《慎思明辨》

 

【说方言不用别人教导】「方言」既是圣灵的恩赐,故应是「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林前十二10~11)。如果需要别人来教导,由人自己学习纔能得到,那么所得的,就不是圣灵所赐的,此理至浅。一般灵恩派的人教导人「说方言」,是教你不要思索,只说简单的几个字,由慢而快,越说越快,快到一个地步,舌头就会自动的转动,说出一些连你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声音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方言」了。这种「方言」不说也罢,因为绝不是圣灵所赐给的。── 黄迦勒《慎思明辨》

 

【邪灵也会教人说方言】兹举一实例:从前在上海某处聚会中,有人「说方言」,无人听得懂,大家以为是出于圣灵,就用感谢赞美与他同心。后来另有一个人来参加聚会,他听得懂,就说:「不对!这灵所说的是非洲某地的话,并且他说的乃是亵渎侮慢的话。」这时大家纔知道上当,奉主名把那邪灵赶逐出去。── 黄迦勒《慎思明辨》

 

【信徒对说方言该有的态度】下列三点是我们信徒所该有的态度:

      ()要慎思明辨:由于灵恩派的人过度地高举方言的恩赐,致使许多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坠入假冒的情形中,甚或被邪灵欺弄,因此我们不能不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不要藐视,但要凡察验(参帖前五20~21)

        ()禁止与否的问题:有人引用保罗的话说:「不要禁止说方言」(林前十四39),就对「说方言」采取放任的态度,深怕得罪圣灵。其实保罗在同一章圣经里已经明言:(1)真「方言」是有意思的,是讲说各样的奥秘;因此若有人在那里说些「滴滴咑咑」之类无意义的舌音,必是假「方言」无疑,即或有人替他翻出来,也是造假的翻。(2)甚至是真「方言」,「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林前十四28);因此若有人不肯守聚会的秩序,在那里表演「说方言」,也要予以禁止。(3)真「方言」经翻出来后,就能使教会得着造就,所以也可视同先知讲道,不单是要「一个一个的讲」,并且也须遵守「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林前十四29~33)的规矩,否则便须禁止了。

        ()追求与否的问题:圣经只说我们应当切慕或羡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林前十四1);圣经并不鼓励我们追求「说方言」,而是鼓励我们追求那最大的恩赐──就是「爱」(林前十二31~十三1)。── 黄迦勒《慎思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