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心思例證與靈感集錦

 

【我們的心意需要更新】在教會歷史中,那位被尊稱為聖奧古斯丁的,在年青時生活與『聖』完全相違。雖然他母親多年迫切為他禱告,他仍是拒絕基督,幷容讓自己落在放鬆于荒淫的景况中。他明白自己是遠離了神,是應該改變自己的生活,然而就是辦不到,因為他不能擺脫罪的束縛和肉體的意念。

          邁向真理掙扎的初期,他禱告說:『主阿,救我脫離眾罪過,但暫時不必。』

          過了一段日子,他禱告說:『主阿,救我脫離衆罪過,但留下一樣。』他的思想仍停留在滿足肉體的欲念上。

          最後,神的靈藉羅十三13向他說話,他便禱告說:『主阿,救我脫離一切的罪過,現在就拯救我罷﹗』就在他將心意和肉體降服在聖靈的能力下時,他才經歷到向肉體及它的欲望誇勝。要作個得勝的基督徒,需要心意的更新,讓神的旨意在我們生命中實現,這就是喜樂及勝利的源頭。

 

【心思意念影響整個為人】我們若要有聖潔的人格,必須從思想上的聖潔為起點。因為惡劣的思想必然會產生惡劣的行為,善良的司想必然會產生善良的行為。有一個以製造假面具為生的人,有一天,他的朋友很驚奇的問他道:『你近來的脾氣不大好,到底甚麼事使你這麼容易生氣呢?』『沒有呀!』『真的嗎?』他的朋友好像不能完全相信似的,也就回去了。經過半年後,他的朋友來拜訪他,就很驚奇的問他:『你怎麼變得這末快樂?有甚麼高興的事嗎?』『沒有呀!』他還是這麼回答,他也實在想不透朋友的話,『為甚麼他會那樣說呢?』後來,他終于想到了,原來一年前,他正在製作鬼的面具,作它的時候心裏所想的是咬牙切齒或怒目而視等凶惡的面貌,因此也就影響他的心情、面貌,而脾氣也顯得格外暴躁。最近半年因為在製作很多好人的假面具,心裏所想的盡是可愛的笑容,因此在臉上自然顯得柔和,脾氣自然也隨著溫和。事實上,人思想中若充滿了和平、歡喜和感謝,臉上自然就顯得柔和,脾氣自然也隨著溫和;反之,變成魔鬼的面貌、性情,也都由心思意念所致。

 

【將心放在神面前】勞倫斯學習與神同在時,在起首的幾年中,他普通親近神的辦法,是有規定時間的禱告,這樣一直繼續行了好幾年。後來就是不在禱告的時候,或是工作的時候,他也很謹慎的將心放在神的面前。他一直想,神是和他同在,也住在他裏面。因此不知不覺的在規定禱告的時候之外,心也在神面前。這樣,就叫他大有喜樂大得安慰。他在作事最忙的時候,還能保持天上的思念,按步就班,不慌不忙,很安靜的去作。雖然在厨房裏很吵鬧,有時幾個人同時向他要幾件東西,但是他有極大的平安,和神同在,好象跪下領受主的晚餐一樣。

 

【召回心思的方法】一位弟兄,多年學習與神同在,後來時時刻刻都活在交通中。他說,我們的心思本都是很散漫的,但是意志是我們五官的主母,必須負責召回心思,帶到神的面前。我們起首學習禱告的時候,一個沒受訓練的心思,已經有了游蕩散漫的惡習,若要勝過,實非易學,而且他所思念種種屬地的事,常是我們所不願意的。有一個補救的辦法,就是謙卑的在神的面前,承認我們的錯。在禱告前,毋需用很多的話語,因為沒有次序的言語,常是使心思游蕩的原因。最好是將你放在神面前,好象一個困苦啞口的乞丐在富人的門前。你的事情,就是保守你的心思在神地面前。如果他離開神,往外游蕩,也不必怎樣不安,因為心裏不安,反叫心思更加煩擾。你必須用意志,安安靜靜的召回你的心思。如果你能這樣堅持下去,神就會憐憫你。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平時的時候,不讓你的心思跑得太遠,這樣在禱告的時候,稍微一離開,也易于召回。你必須保守你的心思,常常思念神,這樣在禱告的時候,也容易保守你的心思,安靜在神的面前。

 

【垃圾桶】台中市在慶祝建府九十周年時,做了許多美侖美奐的垃圾桶,形狀就像一個城府,放在每個街上的轉角處,提醒市民注意市容,培養保持清潔的習慣。

         有人批評用城府做為垃圾桶的形狀,頗不相宜,那表示台中市變成了垃圾城,雖然當初設計是為了提醒市民「吾愛吾市」,但,花了好大的功夫,做都做了,也沒有辦法改。幸好,每天有垃圾車來清理這些垃圾,使那「城府」不因垃圾塞滿未及處理,而臭氣四溢,令人厭惡。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無論他的外表怎樣,都必須天天清理心中的垃圾。這些垃圾,可能是由外界所投入的,也可能是自己製造、不敢讓人知道而藏在心裏的;因為人際關係不好,而引起憤恨、惱怒、嫉妒,以及自己的貪欲、淫念,都是垃圾,每人每天都該清理它,免得垃圾放久了發酵、腐爛,自然成為令人討厭的傢夥。如果能常常定期把這些不好的東西拿走、清洗,那麼儘管別人常把垃圾倒在我們身上,我們永遠能服事別人而不受玷污。

         聖經上勸我們要藉著神的道,把我們心靈中的污穢洗除盡淨,縱使在每天的生活中,仍可能沾染污穢,但也可以不斷的更新而變化。有的人,一生沒有一次大清掃,他自己也厭惡從小到大所裝滿的一切苦毒,在他的心中滋生的全是垃圾的臭氣。朋友,來到主的寶血前,祂能潔淨你,天天潔淨你。「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

 

【思想影響生活】有一則很奇異的故事,是個天才寫的,描寫一個人有兩種性格交替出現。當他信自己是個高尚的人時,他就表現得很莊嚴、誠實:衣著端莊,氣宇軒昂。可是另一種想法占有他時,他就覺得自己下賤、卑微,也因此而每下愈况。「人心想的是什麼,他就是什麼。」我們的想法,常反映在生活實際裏。所以神用信心的原則,作為各人公義和聖潔的主要依據。信心是既微妙又崇高的能力,能使我們脫離自己,進入神的生命。

 

【實例解釋甚麼叫做悟性】悟性是領會事物的能力,又叫洞察力(insight)。洞察不是肉眼的視察,乃是內裏慧眼的看見;肉眼的看見只能得到表面的印象,而慧眼的看才能深入的得到事物的真相。據傳韓國的美軍司令有一次視察卅八度分界綫的防務時,遭敵方山坡上狙擊兵的攻擊,美方反擊,發了三槍都沒打中,司令問陪伴的排長說:「為甚麼不把他打死?」排長回答說:「司令,把他打死之後,他們會派一個打得準的人來代替他!」這是排長的洞察力。

  

【撒但堅固的營壘是甚麼】在現代的戰爭裏,你若要進入敵人的陣地,必須先攻破敵人所築的堡壘;因為堡壘是敵人的保護,是攔阻攻擊者進路的。在屬靈的爭戰裏,也是如此。撒但用堅固的營壘攔阻神,使祂不能進到人的裏面,而這攔阻是在人的心思裏的(參林後十3~5)。人的思想,本是背叛神的,在背叛的思想裏,有許多理由與自以為高超的思想。比方說,人以為只要憑良心行事就好,不必信耶穌;又認為基督徒不祭祖先,乃是不孝,是忘本,所以反對基督教。這些的理由與自高的思想,就是撒但放在人心思裏面的營壘。─ 俞成華《生命的信息》

 

【人的心思能影響容貌】心中存有聖潔的思想,在人生中能影響一個人的容貌。「因為他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廿三7)。杜魯門教授講述一個青年女子的故事,她的性格成熟至罕有的美。她的朋友以驚異的目光看著她成長得這般溫柔和莊重,不能明白是甚麼原因。一日,她的一個好友要求看一看她頸項上懸挂著的小紀念盒子裏面裝的是甚麼東西;待打開一看,纔發現了裏面的秘密,原來盒子裏寫著一句話:「我愛那看不見的」。因為她的愛是為了那看不見的主,這就使她的人生面貌有所改變。倘若我們不住的思想基督,默想基督,讓祂的愛居住在我們裏面,我們自然就會長得像祂了。

 

【靈裏的啟示與心思的明白】神是藉著啓示與亮光,將祂的自己顯明,叫人有知覺地組織在人裏面。神將祂的自己啟示在人的靈裏,然後使人在心思裏明白過來。人就藉著這一個,漸漸地認識神的自己。因為神的生命在人的裏面,神的性情也隨著這生命而在人的裏面,這性情就要藉著光彰顯它的自己。比方遇見一件不對的事,起初,祇覺得這件事有問題,或者覺得不對,但還不知道不對在那裏,後來不但覺得不對,也看明白為甚麼緣故不對。這就是起初的感覺是在靈裏,心思還沒有被光照亮,所以不能解釋。後來,心思得著了光照,也就明白其所以然了。─ 俞成華《生命的信息》

 

【拉比的瓜皮帽】希伯來文「拉比Rabbi」指「我的主人」或「我的老師」,原系猶太牧師之銜頭。主後第一世紀末才被巴勒斯坦猶太人普遍使用,但比它更早,耶穌已被人稱呼拉比。今日拉比是對三種人之尊稱:老師(有學問的)、牧師及社區領袖。他們頭戴瓜皮帽,他們叫「押瑪克Yarmulke」,狀如我們吃飯用的碗,已成為拉比特有之標誌。但這小帽子基本用處是提醒他們,頭不可胡思亂想,不合真理之事不可去想,因為人所想的事,只有他知道,誰都看不出來。

    照樣,我們也無法控制我們的心思意念,腦裡常想不該想之事。我們不願聽的話,可以把耳朵塞起來,不願看的東西,可把眼睛閉起來,不願說的話,可把嘴閉起來,唯有不願想的東西,沒有辦法去攔阻它!但我們可以求聖靈提醒我們,幫助我們勝過肉體的敗壞。——張欽煌《小嗎哪》

 

【最重要的問題】美國可以說是一個十分注重數字的國家,而各項數字的來源,不論是人口統計、經濟情況、生活指數、環境污染指標,學生人數、教育程度、社會福利、交通情況、失事或意外頻率或離婚率,很多都是來自政府記錄和民意調查。在這麼多的調查中,最著名和最受人重視的是「蓋立」調查(GALLUP POLL是美國人名,發明調查生活狀況的專家)。在八十年代初期,曾經有一個調查:美國人最常見的問題是什麼?例如:我能賺多少錢?我夠漂亮嗎?我怎能增加信心?如何找到理想的配偶?怎樣才可以成功等等。但這調查的結果是令人驚訝的,原來收集回來的答案是:

女人所問的第一號問題是:我如何能減肥?

男人所問的第一號問題是:我在那裡可以泊車?

從以上的問題,可以稍為明白人今天所注重的並不是如何追求自我的上進或靈性上的需要,竟然是外貌和心愛的車子。根據統計,美國人是吃得太多但營養不良的民族,在美國很多城市裡,車子的數目比人口更多,一個四口子的家庭有五六輛車子是等閒事。

身在東方的民族,我們今天最常問的問題又是什麼呢?身為基督徒,每日所關心的應該是家人、同學、同事和親戚有沒有接受救恩。

經訓:「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西三25)。——蘇美靈《故事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