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

 

群体生活综合例证与灵感集锦

 

【冷酷人间】罗拔患了一个睡眠性的癫痫病,发作的时候,会好像死去一样,一睡几天。他曾吩咐家人,假如他真的死去了,也不可埋葬,只可停棺在坟场的地下室,以便他一旦醒来,会有生存的希望。

有一天,他醒过来了,他发觉四面漆黑,一点光线也没有,伸手一摸,摸着些好像锦缎的东西,想要起身,头上却撞了一下,这才明白自己是在棺材里面。由于求生念切,试转身来用肩膊顶着棺盖,用力去撞,听见裂声,再用力一撞,棺盖开了。他想他已由死复活了。当先回家去见他的妻子,让他的妻子欢喜快乐一下。

时在夜间,他步出坟墓的地下室,再翻过短围墙,回到家门,却不立即打门进去,先从窗口观看家中的情形,却看见自己的妻子和一个男人在那里谈情说爱,述说幸亏罗拔死了,否则我们就不会达成结婚的愿望了。他看见这情形,便不想回家了。他转身去找那已成家立室的儿子去,到了那里,也一样的从窗口望进去,却听见儿子对媳妇说:「幸亏爸爸死了,我拿了他的人寿保险金,扩充我们的生意,今后会有好日子过了」。他听了这些话,又不想见他的儿子,否则那些人寿保险金又要退还公司,累了孩子了。

罗拔想,今后,唯有离开这个城市,隐姓埋名的生存下去,才是办法;但身边没有钱,唯有向平生常肯借钱给他的约翰想办法。于是打电话给老麦,说明自己是罗拔,现在没有死,想借些钱离开这地方。约翰却回答说:「你知道我肯借钱给罗拔,你就假冒他向我借钱,其实罗拔死了,我是一身轻的了,我对罗拔常来借钱已经讨厌死了,再见罢!」说完,便把电话给挂断。罗拔没法,他又想到他的老板,自己在他那里作工多年,大概肯帮助我的;岂知老板在电话中回答说:「岂有此理,罗拔早已死了,你竟敢冒充他,其实罗拔这种无用的人,早该辞退的了,姑念他作工多年,他如今死了,我可以聘请更能干的人来,对我更有益,不必多说了,再见他也把电话挂断了。」

他在失望之余,冒着风雪前行,经过一所救济站,他对那职员说,因为身上没有钱,想在里面住一晚;那职员打量他一眼,便说:「你想骗我吗?像你这样的穿著,还会闹穷吗?」说完把门关上了(原来他穿的是安葬时的华丽寿衣)。他更失望了,走了不远,到一所人家的走廊,他蹲下来,暂避风寒,立即有一个警察来,把他赶走。他也不想解释,只往前走。

不久所有店铺都看不见了,忽然看见一道矮墙,他突然认出这是坟场的矮墙,也是他逃出来的地方。他想这坟场地窖比任何地方都暖,为何到处找地方呢?他到那边之时,心里还犹豫一下,究竟还有一些恐惧,后来他找出最后的决定,慢慢的爬进刚才所逃出的棺材,平静的躺下去,觉得有温暖之感。但不久仍觉身上寒冷,于是索性把棺材盖一拉,把自己盖上了,马上觉得很温暖。但不久棺材内的空气会用完,他就会窒息而死去。但他心想,生存有何意义?情愿死在这温暖棺材里,也比回到那冷酷无情的世界好。没有人知道他曾一度复苏和逃难这里,一切仍如旧,而罗拔的灵魂以一种安全舒适的感觉,渐渐离开这黑暗的序幕,从此永别人间,不再回来了。

由于以上的故事,可以得到以下的教训:

①所谓「盖棺定论」,就是人死了,生存的人便会把他生平所做的事,作一个批评,或好或歹,可以作一个确定的判断。因为人在生前所做的事,都有一个印象在周遭人的脑海里。若是伟人死了,他的生前行为,却记在国家的历史上的。

②罗拔由于自己从死里复苏过来,才发现自己的亲友的真面目和对自己的真实态度;在他生前,人们对他那种亲爱和恭敬,都是虚伪的,他死了以后,人们的真面目便显露无遗了;那就是「冷酷无情」。

③中国圣人说过:死有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有人因人世间冷酷而死,也有人因失意或失恋而死,这些死时毫无价值的。曾有人为国家或为民族而死,这些死较为有价值。圣经上说:「唯有耶稣基督,当我们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他的死时最伟大的。因他的死我们得罪赦。凡信他的人,不致定罪,反得永生。我们也得以脱离死亡的权势,以新人的姿态再活在人间。由此看来,人间虽然冷酷,神的恩典是何等的大,神的爱是何等的温暖啊!——苏天佑《故事深思》

 

【爱】约翰维德伦(JOHN WETTEREN)是一个大家庭的好父亲,但也是一个很严谨的慈父。他有251个「孩子」。这位卅六岁的约翰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儿子,因为他说:「我不是一个传教士」。在他的心目中,只有传教士受到神的灵感动才会献身服务这些无家的孩子。原来他在越南服役的时候,曾经有西贡开设了一间小规模的孩儿收容所,专门收容那些在战火中失去父母的孩子。自那时候开始,他那慈祥的父性促使他回到美国后将自己一生投身在孤儿的工作上。于是他到危地马拉市开设了一个专门收容弃婴和小孩的孤儿院。他又发现有无数儿童在大街小巷流浪,有些则以擦鞋为生,有些只有拾取垃圾为生。他认为这些小孩更需要爱。于是他租了一间很小的屋子,收容五至十三岁的男孩。这些孩子不少是法庭、教会或军队转来的。起初只有三个孩子,现在已增至251个。他是全心全力的用爱心管教他们,使他们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长大,经费来源完全是他个人向本国的人募捐得来的。

他并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他肯将自己的生命完全倾倒,为这一班无父无母的孩子奉献出来,好使他们能够尝到爱的温暖。我们身为基督徒,亲身尝过神爱我们的滋味,岂不更要加倍的将爱施予那些有需要的人么?

经训:「无倚无靠的人,把自己交托你;你向来是帮助孤儿的」(诗十14)。——苏美灵《故事百感》

 

【征友】在美国士保基城有以下这么一段征友启事。「我名叫美极,我生长在一个很寂寞的家庭,只有一个年老慈祥的祖母照顾我。我现在需要一个能和我玩的人为伴侣。我可以和他玩皮球、垒球和放风筝。我还可以教他很多其他小孩子都不会玩的游戏。我的屋子是有空气调节的,我身上绝对没有传染病,而且祖母每礼拜都带我去专为我们而设的美容院享受一次最舒服的热水浴,并修剪指甲和头发。我每一个月都去特别为我们成立的诊所作全身检查。现在因为祖母年事已高,不能时常和我玩,所以征求一位小孩子和我玩。还有,我更可以与其他同类和平相处,不会随便打架」。

你可猜到美极是谁?原来她是一只小狗。

在这个城市人,人口只有三万,竟有数千个被遗弃的小孩子,但却找不到一只流浪街头的狗或猫。市内可以看到专门售卖宠物食物的超级市场、狗用品专门店、宠物诊所、宠物美容沙龙、宠物房屋商店、狗训练学校和宠物坟场。甚至有人登报征求人来看管他们的狗(称为「看狗者」,DOFSIT),每小时美金三元半。

当你看到那些被遗弃、被性虐待、被毒打和甚至被囚禁的小孩的时候,你可能会问:难道人的性命不及一只狗么?

经训:「我投靠你,求你不要将我撇得孤苦」(诗一四一8)。——苏美灵《故事百感》

 

【拉链的发明】经文:就好像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林前 10:33)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5:16)
  你知道吗?拉链的发明是有它一段经历的:
  忘记是那一年,在美国有一位青年农民,在工作中无意碰伤了一个人,那个人后来死了。青年被判无期徒刑,刚被判刑时,青年人心中极为痛苦,这么一位年纪轻轻,热爱生命,热爱劳动,热爱自由的人,竟然就此断送了一生,所以陷入极端悲观。
  后来他在狱里无意中得到一本圣经,当他读到约翰福音十一章廿六节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时,心中大受感动。在绝望中唤出了希望的火花。从此得了偌大的安慰,便主动要求管狱的人,准许他在狱中作一些有益于人的工作,免得闲着虚度光阴。结果这位心灵手巧的青年,就是在坐牢中发明了世界亿万人所用的拉链,几乎每一个人都得到它的好处。虽然他的名字被人遗忘了,他的身体虽然也已经死去了。但他因信耶稣基督,心灵已经得到自由,并把自己的人生贡献在人类的利益上,他虽死犹生。
  信徒们,从前我们也许如同阿尼西母一样,对人没有益处(参门11)。可是现在趁有生之年,应该及早转变,做一个有益于人的人,好叫荣耀归给天上的神。──《为甚么要用比喻》

【仇恨】经文: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10:12)
  古人说:仇人路窄分外眼红。说来也巧,就有这么一次,两个仇人偶尔同乘一只船,他们尽可能远远避开,于是一个坐在船头,另一个倒坐在船尾。船行海中心,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间起了大风暴,浪击船身,危急万分,那个坐在船尾的问掌舵的人如若危险,船的两头,究竟那一头先沉?把舵的人说:照我的猜想,可能是船头先沉。这人连声说:好,好,我可以看到我的仇人比我先死,我死也可瞑目矣!
  恨人之心,至死也不肯放弃。
  世上有这么几种道理:
  一种,是人爱我我爱他,他恨我我恨他,这是人道。另一种是以恶报善,以怨报德,这是鬼道。还有种是要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的人祷告。这是神道( 5:44)。主耶稣不仅这样教导,祂更是以身作则。当主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祂祷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23:34)。此后,不知相隔多少年,有他的信徒名叫司提反,他为了传福音被石头砸死以先,他跪下大声喊着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 7:60)。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
  主耶稣教导我们,尚且对仇敌要爱,那何况对弟兄岂能不恨呢?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听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壹420-21)。又说: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约壹 2:9)
  多少时候我们对待人的态度,常是各走极端,不是爱之欲其生,就是恶之欲其死,这并非主所喜悦的作法。
  写到这里,笔者联想到自己,昔年曾经为了死去的弟弟流过不少眼泪。可是当我听见大哥病死于国外的噩耗时,我竟没有因他与世长辞,而流过一滴泪水。原因何在?无他,一想起当年小的时候,曾受过他的苦头,遭到他的虐待,一股不恨他的心,日积月累,无形中深埋在内心底处,所以听到他的死讯,我竟无动于衷。当我在缧绁之中时,有一天主的光光照我,使我回忆往事,不该对大哥记仇,我在主前痛悔前非,若我无法向哥哥请罪,唯有向神认罪求赦免。──《为甚么要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