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

 

教會歷史綜合

 

【研究歷史的基本功】研究歷史的基本功是搜集並處理史料——去偽存真,在眾多史料中較為獨特的是民間傳說。一類傳說雖屬無稽之談,其背後卻隱藏著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一類傳說則很可能屬於尚待證實的史料,一旦得到證實,便成為有力的實證。雖暫時無法作為研究依據,但也不可輕易否定拋棄。——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多馬傳入說(東漢明帝年間,與佛教大約同時間)】不少教父認為與保羅向西旅行宣教同時,多馬也開始向東方傳教。

他先到印度的馬德拉斯附近傳福音,隨後沿西海岸到達馬里伯,取得豐碩成果。再後來他離開馬里伯開始向中國旅行佈道。約西元68年,多馬返回印度,遭迫害殉道。照此傳說,多馬到中國傳教應是東漢明帝年間(5875)。歷史學家多認為在2世紀末,基督教才被傳到印度西南的馬里伯。當時有羅馬商業船隊從紅海出發經阿拉伯、錫蘭等地到達馬里伯,船上的基督徒商人將福音帶到該地。

  又有傳說,稱多馬是於西元50年或512年到印度西海岸馬拉巴,在當地建有7座教堂,並任命牧師,使其國王與人民全都歸依基督。又出發去中國,在北京傳道,後於72年被殺。——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巴多羅買傳入說(東漢明帝年間,與佛教大約同時間)】印度有傳說稱當保羅在西亞傳教時,使徒多馬和巴多羅買開始向東方傳教。前者在印度,巴多羅買則進而到了中國。

主後180年,應印度使臣的請求,亞歷山大主教派亞歷山大學校的校長潘特納到印度宣教,他在印度西南部屬於卡諾拉州一帶,發現基督教已經在當地生根,並且擁有希伯來文的馬太福音。可見十字架的信息必然早已深入印度,據稱20世紀60年代在該地仍存在著如同古城般的基督徒社區。——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基督徒避難傳入說(東漢明帝年間,與佛教大約同時間)】西元64年,羅馬皇帝尼祿大規模逼迫基督徒,西元70年耶城被摧毀,部分基督徒向東方避難,當時正是佛教傳入中國之際。若避難基督徒確將福音傳入中國,時間應為東漢明帝永平年間。——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敘利亞傳教士傳入說(東漢中後期)】  東漢時間,曾有兩名敘利亞傳教士來到中國,名義上是來學習養蠶和治絲技術,但其真正目的可能是來華傳教。

徐州漢畫像石館的石室墓裡,有舊約故事及看似耶穌降生、五餅二魚的畫像。——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三國孫吳時代傳入說】一般認為,最早提及中國基督教的是羅馬人阿爾諾比烏斯的《駁斥異教徒》一書,該書寫於西元300年左右,書中稱當時基督教在中國已有傳播。這與中國的一項出土發現相互印證: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江西盧陵一帶出土了一個鐵制大十字架,上刻三國孫吳赤烏年號(238250),並鑄對聯一幅:“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有人認為“萬民懷大澤”即指耶穌蒙難救世之舉。——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聶斯托利派(Nestorians)】這一派反對“馬利亞是神的母親”一詞。他主張耶穌是神人二性分開的(注:正統的信仰認為基督在世時是神人二性合一的。這一派在431年以弗所會議中被斥逐,由敘利亞傳至波斯,西元636年唐太宗時傳入中國,成為景教。——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景教的字義】景教指正大光明的宗教。碑文:真道之常,妙而難明,功用昭彰,強稱景教。——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景教入華之背景】

 1、 經濟方面

  漢代,中國與波斯之間已經開闢了交通路線——絲綢之路,使外交使臣、負販商賈或傳道人員能夠自西向東來到中國。至隋唐,中西交通以絲綢之路為主,盛行于西亞的三種宗教——火祆教、摩尼教、景教也分別隨之東傳進入中國。沿東西往來的貿易通路上,多有景教徒聚集的地方,且駐有景教的大主教或主教。在中國與波斯之間,密佈著一張交通網,與中國重要的國際貿易都市相連接,而這以經濟政治為中心發展起來的交通網,也正是從西亞傳入中國的三種宗教的宗教網。

 2、 政治方面

李唐氏族是否其他民族雖然尚無定論,但唐代對於外族採取寬大懷柔的政策,及其對西域文明之相容並蓄的態度,則確是歷史事實。由於唐王朝的民族政策絕不排外,所以他的聲威遠及外邦,當時僑居長安、洛陽的西域人人數最多。這使得來華傳教者,得以久留中國。唐代的宗教政策也寓於民族政策之中,處理宗教事務的鴻臚寺,實際上無異於外交衙門。唐代因自稱與老子是本家,故歷代尊崇老子,保護道教;同時也繼承隋代規模,利用外來的佛教來加強統治;而隨各國人來華的各種宗教,都為王朝歡迎。

——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唐朝景教的傳入】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聶斯托利派傳教士敘利亞人阿羅本來到唐朝首都長安。太宗派宰相房玄齡親往長安郊外,迎來阿羅本入城,並請進宮中詳細詢問教義,阿羅本呈上《聖經》、聖像,並說明傳教目的,為了進一步瞭解其信仰,太宗讓他到皇家藏書樓去翻譯經典。三年後即貞觀十二年(638年)秋,太宗下詔准許景教在中國傳播,命人在長安義寧坊建造一座教堂,稱波斯寺(後改稱大秦寺),用於安頓景教教士。——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景教的發展與衰弱】高宗時,尊阿羅本為“鎮國大法王”,在長安、洛陽、沙州、周至、成都等地都修建了景教寺。此後二百余年間,景教基本上受到了唐王朝歷代皇帝的支持與保護,在中國取得了很大發展,史稱“法流十道”、“寺滿百城”,全國信徒多達20余萬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唐肅宗時中國陷入安史之亂,當時一代名將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的帳下,就有一位名叫伊斯的景教僧人,他“為公爪牙,作軍耳目”,軍功卓著,被朝廷封賞。

景教在中國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唐王朝的政策。從貞觀九年到會昌五年(845年)這二百餘年間,雖可謂景教的全盛時期,但也非一帆風順。其間至少出現過三次危機:其一為武則天聖歷年間(698700年)佛教徒在洛陽逼迫景教;其二為玄宗先天年間(712713年)長安士大夫詆毀景教;第三次更為嚴重,德宗建中年間(780783年)士大夫對景教發動猛烈攻擊,幸得皇帝干預,才使景教免遭厄運。然而好景並不太長,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禍及景教,寺院被毀,中國信徒被迫放棄信仰,外來宣教士被驅逐回國。景教經此一擊,此後便一蹶不振,傳教士兩個多世紀的慘澹經營,只落得“寺廢基空在,人歸地自閑”(楊雲翼句)的結局。此後,景教繼續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傳播,如乃蠻族、克烈族、汪古族等部族都舉族歸依景教。——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唐朝景教的傳教策略】釋經:以撰碑的波斯人景淨為主,景教譯出三十部經卷,主要是教義和新舊約單卷,其聖經詩歌譯名與道教佛教頗類似。例,天尊-神,元風-聖靈,應身-降世為人的基督,普尊-普天信仰的基督,普度-得救,傳化經-使徒行傳。

   醫病:傳教士中有不少人精通醫術。有古書說他們已能做眼科及腦科的手術,他們以此來得到傳教的機會。——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景教在華宣教策略及其得失】

  1、 上層路線

  景教初入中華,便與統治階層發生了密切關係,體會到了獲得皇室好感與支持的重要性,將上層路線作為傳教的方針,盡心為皇室效力,竭力討皇帝的歡心,進貢各種奇巧珍玩。這樣的依附策略雖有其必要性,但超越一定限度就會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一旦失寵于某個皇帝,就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其次,該教的聖職人員幾乎完全是外來傳教士,信徒也以來自西域及中亞的人為主體,如何讓中國人理解並接受福音尚處於起步階段,所譯經文詞句難懂,僅適合士大夫階層閱讀。

  2、 信仰本色化之先河

  唐代儒釋道三教鼎立,景教傳入中國後為了適應和生存,便極力順應,進行本色化的努力。——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景教失敗的原因】

1、政教混合乃不當之策:單靠取悅皇室、官吏,沒有人民普遍的接受支持,教會興衰,全系於皇室,可謂不智。

2、由於景教太重本色化,失去基督教的獨特性,聖經真理絕對不能更改,也不能因本色化而降低標準。

3、宣教士為討好當地人,助益佛經,造成宗教的混亂。

4、信徒多因救濟而來,禁令一下,逼迫一到,便孝蹤滅跡,鳥獸四散。

——林安國《21世紀信徒裝備100課,福音與中華》

 

【景教在華宣教策略中幾個引以為戒的地方】景教的發展還算順利,並未受到正式的逼迫,但卻因武帝滅佛一事受到牽連而消滅,個中原有一直是一個有趣且耐人尋味的課題。細心研究之下,發覺有幾個原因值得我們引以為戒。首先,景教看來一直是依附朝廷的勢力而生存的。這也許反應了在東羅馬帝國的處境。然而當朝廷人事變遷,其生存環境也就跟著改變。另一方面,景教到底有多少中國基督徒,今日無從稽考,然而在所有的景教文獻中,皆很少出現漢人的名字,似乎反應中國本地的信徒很少,至少領袖階層的漢人少兒又少。是故,即使其傳播範圍頗為廣泛,卻始終未能在中國生根。此外,景教文獻中所使用的表達手法,其形式實在與佛教非常相似。例如:三位一體的教義,在景教碑上的用語是“三一妙身”。這個詞句誠有可取之處,但其佛教的味道也十分濃厚。因此,在滅佛的政令下,景教也遭到池魚之殃了。——李振群《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教會歷史篇》

 

【元朝也裡可溫教未能根植中華的原因】然而,當元朝在中國未滿百年的統治瓦解後,也裡可溫教也隨即消失。與唐朝景教不同的是這次消失並未受到逼迫,而是在自然而然的走下歷史的。究其原因,與唐朝景教的歷史頗為相似。元朝的景教依附蒙古人與色目人而生存。天主教的傳教事工也是依附朝廷的勢力而存在。當朝廷消失後教會也就消失了。更關鍵的是,漢人對蒙古人、色目人並無好感,對這些人所熱衷的信仰,自然採取排斥的態度。與唐朝一樣,元朝信奉耶穌的人中,漢人並不多。——李振群《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教會歷史篇》

 

【元朝也裡可溫教末落的原因】宣教路線:元代的也裡可溫教(包括景教和羅馬天主教),遵行的仍然是上層路線,更嚴重的是它並未在中國本土社會紮根,而僅僅是植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之中。而漢人屬下等人,政治上備受歧視,排外情緒極為強烈,而拉丁系的羅馬天主教以及中亞系的景教與中國文化相距甚遠,故漢人與也裡可溫教無緣當屬自然,其終元之時的4萬余信徒,想必不會有什麼漢人在內。因此,隨著蒙古人、色目人被逐出中原,也裡可溫教便再也無立足之地。

內部分爭:縱觀整個元代,迫害景教、羅馬天主教的事件極為少見,倒是這兩個教派之間的衝突從未間斷。如大都的景教徒非常仇視天主教,當大主教孟高維諾修建教堂時,景教徒便趁夜色潛入,拆毀建設中的教堂。孟高維諾本人也被誣入獄,歷經艱辛,方得昭雪。此外,景教徒還千方百計阻礙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孟高維諾在信中曾抱怨,若無景教徒的阻撓,在12年間本來可以為3萬人施洗,而非6000人。在天主教一方,孟高維諾堅持景教徒必須改奉天主教,“明告彼等若不服從,則彼等之靈魂將不能拯救矣。”因此,雙方勢同水火。——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耶穌會及沙勿略】

當時在歐洲,宗教改革(1517)激發了羅馬天主教的改革,並大力開展普世宣教運動。耶穌會的創始人羅耀拉,是促成天主教對外宣教工作的重要人物。天主教徒熱誠地前往新發現的區域,既可開闢新的教區,為教會得人,同時也可以彌補宗教改革運動所帶來的損失。在巴黎大學,羅耀拉認識了方濟各•沙勿略(15061552),他們共同於1534年組織了耶穌會。由於羅耀拉的鼓動,方濟各•沙勿略成為新時代天主教第一位偉大的宣教士。他於1542年抵達印度,工作到1549年,然後前往日本,帶領許多人信主。他在日本發現一種源于中國的文明——儒釋傳統,並大量使用中國的象形文字。方濟各•沙勿略清醒地意識到這個文化發源地的重大意義,於是便向耶穌會會長寫了一封信:“在位於日本對面的中國,擁有大批傑出的思想家和學問深奧的博學家。僅就我得以瞭解的情況而言,教育和學習在那裡很受尊崇,在學術中最突出者佔據首位並擁有權威,這與在日本所發生的情況相反,日本于其科學文化方面依賴中國。因此,新來的傳道人還應該有一種智慧並掌握一種很突出的科學,以便能夠機智而又正確地回答無數的問題。……他們尤其首先需要精通哲學,特別是精通辯證法,以便能夠說服和擊敗那些思想家們。……我希望這些教友們不會對天文學一竅不通。”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教育很快成為耶穌會的工作重點。耶穌會成立10年之內就有了12所學院,到了1626年增至400所;1749年增到800所,包括神學院。他們的學校以高標準與高成就聞名於世,准許所有社會階層的人進入,通常不收學費。在17世紀和18世紀早期,天主教歐洲占人口比例很高的有教養的人,都是耶穌會學校造就出來的。他們精心策劃課程,學生按步就班進修。哲學課程一般修習亞里斯多德,神學則取自阿奎那。

沙勿略決意將福音傳到中國,但葡萄牙商人不希望因此影響到與中國本已十分困難的貿易,只同意把他帶到上川島。他與忠實的中國僕從安東尼停留在孤島之上,徒勞地等待可以把他們帶到廣州的商船。最終方濟各•沙勿略被持續的高燒耗盡了體力,於1552123日寒冷的早晨面對他嚮往的中國大陸死去,年僅46歲。——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中國人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警惕的起因】中國人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警惕,起因於這兩個國家在東南亞和菲律賓的所作所為:葡萄牙人在南洋奪去華僑的香料貿易專權,甚至搶劫中國商船,佔領貿易港口,抬高稅收,限制華僑活動;西班牙人在呂宋剝奪中國漳、泉僑商的經濟地位,並驅逐華僑,甚至不惜進行兩次大屠殺(16031639),死者達47千人。——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羅明堅及其事工】羅明堅於1579年奉范禮安之命,與巴范濟一同來到澳門,師從一位中國畫師刻苦學習漢語。不久,他去廣州申請在華居留,官府因他會講漢語,同意了他的請求。這樣,羅明堅就成為明代第一位獲准在中國居留的宣教士。1582年,應兩廣總督陳瑞的邀請,羅明堅、巴範濟二人來到當時廣東的首府肇慶,住在東關天寧寺中。在天甯寺,羅明堅二人接待來訪的文武官員,在他們看來,這些宣教士屬於一種特殊的佛教僧侶,因此他們才被允許下榻寺廟。他們也順應這種誤解,剃髮並穿僧服。該總督不久被罷免,羅明堅等被迫返回澳門,巴範濟被派往日本。

1583年,知府王泮寄信請他們回肇慶。這次,羅明堅帶上了利瑪竇。並准他們在那裡建一處住院和一間禮拜堂。他們非常注意禮節,向知府解釋說自己受到中國名望的吸引,從非常遙遠的地方來到中華帝國。並以叩頭禮感謝知府的盛情。新建的教堂名為仙花寺,客廳中還懸掛著王泮題寫的“西來淨土”匾額。兩位宣教士對此甚感滿意,前者被認為是對“花仙”馬利亞的讚揚;後者則是對基督教祖國的讚譽。一位年輕的慕道友建議將上帝的名字譯作“天主”兩個字,書寫在一塊牌子上。宣教工作慢慢起步了,他們非常注意不授予人任何驅逐他們的口實。羅明堅在信中寫道:“在開始階段,必須非常文質彬彬地與這一民族交往,不能以不謹慎的狂熱行事。”他在另一封信中再次強調了“文雅和巧妙”行事的必要,他擔心其他宣教士進入中國,會因其粗野的急躁情緒危及整個宣教事業。他們的宣教策略是:不要衝撞冒犯,循序漸進地行動並在必要時採取迂回的方式,等待時機感化中國最高統治者——皇帝。因為羅明堅早就認識到:“歸化中華帝國的最大困難不在於那裡存在著思想意識方面的反抗,因為他們對於理解有關上帝的事不會有任何困難,他們懂得我們的教法是神聖的和純正的。最大的困難在於他們根據級別而遵守互相聽命和嚴格依附的關係,甚至直到皇帝都如此。這就是為什麼全部事項都取決於皇帝是否有意和渴望把神父們召到其身旁。”

 1588年,羅明堅回教廷述職,後因病去世。他是耶穌會得以在中國立穩腳跟的第一位奠基者。他能說流利的漢語,書寫通暢的漢文,舉止彬彬有禮,博得了中國官吏的好感。當時的一位宣教士對他作了如下評述:“這是我所喜愛的一人,因為他用謙遜堅忍,把中國關得很緊的大門打開;因為他是第一個主張用中國的語言文字,將降生救世的道理在中國傳佈;因為是經他的手,在中國造成第一座聖母無染原罪的小堂,裡面供奉著從西洋帶來的圍繞著奇花的聖母像;最後也是由他把智慧的利瑪竇領入中國。”——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利瑪竇】利瑪竇1571年入耶穌會,第二年入羅馬學院學習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透視學、修辭學、哲學,並習天文儀器、星盤、鐘錶等知識。至澳門後開始學習中文,瞭解中國風土人情、歷史、政治、文化。他由羅明堅帶入中國。羅明堅死後,在中國的傳教事業,更為艱巨的任務是由他的後繼者利瑪竇完成的。——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利瑪竇在華的初步工作】利瑪竇在肇慶一方面努力瞭解中國,一方面向當地士人介紹西方科技,並力圖在生活方式上中國化,改為和尚裝束,自稱“西僧”。後來,一位中國儒生告訴利瑪竇,在中國社會中儒生才是最受人尊敬的,建議他易僧裝,穿儒服,留須蓄髮,改稱“西儒”,以提高社會地位。利瑪竇欣然接受,這成為他在中國活動的轉捩點。他明白自己必須以倫理學家、哲學家和學識淵博者的面目出現。為此,他精研中國的儒家典籍,開辦書院講學,並於1603年出版他最為重要的著作《天主實義》。——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利瑪竇出版《天主實義》的目的】目的在於“易佛補儒”,向佛教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對道教也一併拒斥。對於儒家的尊重實質上僅是一種策略,利瑪竇自己也承認:“在本人撰寫的著作中,我始終都以對他們(儒生們)的讚揚開始,以便能使我利用他們挫敗其他人(佛教徒和道教徒),而又不直接駁斥他們,僅僅是詮釋他們與我們的教義相違悖的觀點。……因為如果我們要同時反對三教,那末我們要作的事就太多了。”利用儒家的前提,是利瑪竇認為中國人是被“自然理智之光”照亮過的。——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天主實義》的作用】在《天主實義》中,利瑪竇試圖表明古代中國人已信奉造物主——天主。早期儒家的“上帝”信念是正確的。他也肯定中文中的“天”不是沒有位格的或物質性的。“上帝”和“天”這兩個術語都正確表達了基督教的天主這一概念。他從中國典籍中引證了出現過“上帝”二字的11段文字,認為由此找到了逐漸把中國人引向基督教的一種手段:“曆觀古書,而知上帝與天主特異以名也。”(此後不久,耶穌會宣教士們發現中國的猶太人也用“天”和“上帝”作為耶和華或雅威的譯名。)相反地,他強烈反對將“天主”等同於新儒家的“太極”。利瑪竇是第一個參照中國經典中有關“天”和“上帝”名稱的人,他力圖“把文人宗派的主要人物孔夫子吸引到我們一方來,即按照有利於我們的觀點來詮釋他遺留下的某些令人爭論不休的著作。”利瑪竇認為,重新發現孔子的原初教導,將給予基督教在中國社會以一個可接受的位置。這種觀點對後世影響甚巨,1679年白晉神父更明確地指出:“世界上最容易促進中國人思想和心靈皈依我們聖教的辦法,是向他們指出聖教與他們那古老原則及合理的哲學相吻合。”——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利瑪竇主張中的“超儒”】利瑪竇也看到儒家主張崇高的道德教導,但並沒有宣揚來生,也缺乏教義系統結構。這對基督教來說是最好不過的機緣,因為基督教有能力填補這一空缺,補充早期儒家的學說。利瑪竇反對後期儒家的注疏,對早期儒家重新解釋和認識,從中國文人的觀點看是一種合理的工作。事實上,儒家自身也包含了這一傳統,即反對後來的注疏並試圖回歸經典的真義。

  16世紀初的大哲學家王陽明(14711529)一派因其親佛傾向也受到了攻擊,這正好順應了當時中國思想界的潮流。當時的社會精英們又重新發現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和重要意義,號召放棄空談心性的學問,更多地關心“實學”,關注倫理。甚至有些人更極端地指出1112世紀的理學不是古代真正的儒教,已經受到佛教思想的玷污,背離了古代經典的實質精神。這種觀點被以利瑪竇為代表的早期耶穌會宣教士拿來充分發揮,將所謂真正儒教與被認為是對古代傳統之背叛的近代觀點對立起來,甚至有人把古代的“真儒”與近代的“俗儒”作了區別。

利瑪竇以其長長的鬍鬚、儒士的服裝、文雅的談吐、謙虛的態度、對中國習俗的尊重、以及對中國儒家經典的博聞強記,引起了大多數與他交往的士人的讚賞,很多人熱衷於拜訪他,西學知識強烈地吸引著他們,幾乎所有于17世紀初葉接受天主教信仰的士大夫,都是首先被宣教士帶來的科學知識吸引過來的。從其學而入其教的著名官員、學者有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這三人並稱中國天主教開創的三大柱石。——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綜述利瑪竇的宣教策略】綜述利瑪竇的宣教策略,可以概括為:與文人階層相結合,以歐洲科學影響他們,並由此在他們中間獲得來中國傳播真正上帝教義的人必不可缺的權威;學習他們的知識傳統,以便能根據這些知識與基督教真理符合與否,而決定利用或反對之。利瑪竇的全部策略實際上建立在中國古代的倫理格言與基督教教義之間的相似性,以及“上帝”與天主之間的類比關係上。

  隨著局面的逐漸展開,利瑪竇決定北上,幾經挫折,終於在1598年經南京來到北京。當時因朝鮮戰事緊張,利瑪竇在京不便久留,只得離京南下。1601年利瑪竇再次進京,呈上奏疏和禮物,萬曆皇帝十分高興,准許利瑪竇定居北京。1603年,范禮安主持召開的澳門會議肯定了中國的傳教事務與利瑪竇在北京的活動,並批准了利瑪竇的觀點:中國典籍最終可以為基督教傳入中國提供某些有益的因素。並決定向中國增派神父,增加經費。1605年,利瑪竇在徐光啟的幫助下,在宣武門內建立教堂,即著名的北京南堂。1610年,利瑪竇因病去世,享年57歲,皇帝賜墓地,葬於阜城門外二裡溝,其墓碑現今仍存。

不僅在中國,利瑪竇還聞名於日本、朝鮮,死後不久其著作兩次在越南重刻。明清之際,教外之人或稱天主教為“利氏之教”,其他宣教士或被稱為“利氏之徒”。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竟被上海鐘錶業尊為行業神,塑有偶像,每月朔望接受膜拜。——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對基督教三度來華的評價】基督教的第三度蒞臨中國。卻仍可謂已失敗收場,。事實上朝廷的態度任然是關鍵的因素。在明末清初時期,由於朝廷的接納,天主教得以拓展事工。禁教命令一出,事工就得停頓。這方面的光景與前面的景教、也裡可溫教極為相似。然而,有一點卻是與之前的情況極為不同。我們看到天主教並沒有從中國完全消失。天主教中國信徒人數,與之前景教和也裡可溫教相比大幅度的增加。這種根植與人民當中的信仰,發揮了一種自我再生的力量。即使在禁教的時期,天主教在一些地區,仍得以繼續生存。天主教的成功,固然得之於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自從利瑪竇開始,教士就努力將信仰與中國的文化相結合。例如,他們努力將耶穌描繪為一位不排斥孔孟,卻超越孔孟的救主。這種策略為天主教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課題。——李振群《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教會歷史篇》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在華傳教事工的評析】

1、利瑪竇的傳教策略中,“道成肉身”和“精通國學”均成為後來天主教和更正教傳教士的榜樣。

2、耶穌會迎合當地風俗習慣的做法,雖可減少抗拒,卻又落入混合主義的危機中。例如:信徒可以祭祖祀孔,雖然減少了許多與中國文化格格不入的抗拒感,但在中國人善於相容並包的文化中,卻使人覺得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文化都是一樣,沒有獨特性,都是萬法歸宗,“條條大路通羅馬”。康熙曾寫過歌頌基督十架的詩,看似天主教徒,但是,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仍以佛教為主。

3、合儒,補儒,超儒的佈道方式,聖經中卻又類似的榜樣。如:施洗約翰引用舊約獻祭的羔羊,介紹主耶穌,說:“看哪,神的羔羊”。徒1728保羅引用希臘詩人的作品“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我們也是他所生的”,向雅典人介紹真神。但是,合儒較易,補儒和超儒則需有超強的能力、信息和傳播方式,使世界觀、人生觀、生活方式由內而外,有個人而群體地浮現出來。否則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只能做到行為、禮儀、人生觀等外在層次的相盒,未能深入人心。

4、宣教者必須在生活、禮儀、教義性名詞上思考“承先啟後”,不要迎合習俗以混淆聖經的原意。

5、聖經啟示的意義,絕對要持守,但形式可以更新變化。例如:西方中世紀所建哥德式教堂的尖型屋頂所代表的意義,是一個雙手合攏禱告的手。但若今日非洲蓋教堂,意義可以相同,形式肯定會不同;因為哥德式教堂的結構,不適合炎熱的非洲天氣和環境。

——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鴉片戰爭前的歷史背景】

1、清朝由盛入衰:政府軍隊腐化,國庫空虛。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後,到了嘉慶年間,清朝的國勢已是外強中乾。

2、朝廷持守儒家的傳統,排外禁教。士大夫仍以天朝正統自居,認為中國已有博大精深的體系,不願與夷狄外邦交往。

3、西方因工業革命,急欲對外擴張市場和原料來源。

4、歐美因宗教復興,帶來宣教熱潮。1718世紀德國有敬虔主義及摩拉維亞弟兄會的宣教工作。18世紀英國衛斯理復興運動。19世紀荷蘭詩人凱伯兒、瑞士的改革宗教會及美國由懷特非、愛德華茲、芬尼、慕迪等領導的大復興,均產生教會及學生宣教運動。例如1888年起,美國的“學生自願海外宣教運動,在五十年內就派遣了約二萬名宣教士,其中三分之一到了中國。

——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馬禮遜簡介】馬禮遜1782-1834)英國人,自幼就有心來華宣教。他來華前曾向一位廣東人學習中文,並抄寫部分中文新約。後來加入英國倫敦傳道會,由英國先到美國,再乘船,於180797日(嘉慶十二年)來華,是更正教第一位來華傳教士。

         他初到廣州時,秘密住在一座美商貨棧裡,學習中文,1809年結婚,被英國東印度公司聘為中文翻譯,可以正式來往與廣州澳門間。他此後二十幾年間,在文字、教育上卓有成就,於1834年病逝。

         1807年,馬禮遜由英國紐約換船來華時,有人譏笑他妄想帶領中國人歸主,這是絕不可能的,他回答一句名言:“我不能,但神能。”——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米憐簡介(1785-1822)】蘇格蘭人,牧羊童出身,1813年來華,亦屬倫敦傳道會,是馬禮遜最重要的助手。他因不能在廣州、澳門居住,只好去馬來西亞的麻六甲工作,參與文字出版及1818年英華書院的創辦。這位教育程度不高的傳教士,十年內翻譯了部分舊約聖經,出版雜誌,並能用中文寫作。1822年在麻六甲因肺病去世,年僅37歲。後來他的兒子(被稱為小米憐)和馬禮遜的兒子、女婿,均來華宣教。——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梁發簡介(1789-1855)】廣東人,1813年起為馬禮遜工作。1816113日米憐在麻六甲為他施洗,其妻黎氏1820年受洗,是中國第一位女信徒。182312月梁發被馬禮遜在廣州按立為中國第一位傳道人。他不僅協助米憐翻譯聖經,出版書刊,一生中也著述多篇聖經註解和單張,最重要的是1832年所著的《勸世良言》,包含九種小書,說明基督教教義。此書在考試時分發給赴考生,對洪秀全有極大的影響。——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車金光(1800-1861)】廣東人,原是廣州東面博羅的夫子廟的廟人,1856年理雅各在香港為其施洗。18611016日車金光被斬首,是中國第一位殉道者。——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文字印刷事工】出版:《中文法程》,華英字典,及基要真理小冊子。例如《神道論》《兩友相論》。

         翻譯聖經:1810年譯成《使徒行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1813年譯成新約全書,次年于廣州出版;1819年馬禮遜和米憐合譯成舊約,在麻六甲出版;1823年新舊約全書合併出版。此譯本成為最通用的文言文聖經及後來其他聖經譯本的典範。

         辦雜誌:181585日《察世俗每月統計傳》;1838年英國人麥都思、理雅各等在廣州出版中文報刊《各國消息》。

         設印刷廠:1818年麻六甲開設印刷廠,後遷去香港;1830年戴德生的岳父戴爾創制了活字版的鉛字;1843年麥都思在上海設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印刷所“墨海書館”。

         出版社:1844年澳門有中國第一個正式出版社“英華書館’。——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創辦新式學堂】1818年,馬禮遜和米憐在麻六甲辦“英華書院”,教育青年、兒童,是中國第一所洋學堂。鴉片戰爭後遷至香港,曾造就不少中國基督徒人才,如:何福堂等。

         中國本土第一所西式學堂是1839年澳門的“馬禮遜學堂”,由美國人布朗設立,1842年遷至香港。

         1844年英國東方女子教育會派遣阿爾德塞女士在寧波創辦中國第一所女子學校。

         1828年梁發和古天青在廣東高明設立第一所基督教私塾。——蘇文峰《中國教會史》

 

【景教備受皇室禮遇】大秦景教碑告訴我們:貞觀九年(635),“大秦國”一位名叫阿羅本的景教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長安,被唐庭“賓迎入室”,留在皇宮書殿裡翻譯經文。太宗李世民批閱其譯經之後,“深知正真,特令傳授”。貞觀十二年(638年)七月詔曰:“阿羅本院將經像,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濟物利人,宜行天下。”遂命在京師寧坊造大秦寺一所,置教士21人。

高宗李治,對景教恩澤愈加,不但仍崇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而且在諸州遍置景寺,一時間出現了所謂“法流十道,國富元休,寺滿百城,家殷景福”的盛況。

         唐玄宗所說迷戀楊貴妃到春宵苦短、竟不早朝的地步,但尚且有心思關照景教,曾派遣他的一兄四弟親臨景寺,建立壇場,並將皇家五代祖宗的畫像陳列在寺中,又詔令景教士十多人在興慶宮誦經習教。

         其後在安史之亂只做五六年皇帝的肅宗李亨,也還想到在他即位的靈武和另外的四郡,從建被戰亂毀壞的景寺。

         代宗李豫表現的更為禮貌,每逢耶誕節,不但賜下幾柱“天香”以示慶賀,還設宴款待教士們。

         隨後的德宗李適,效法先祖對景教頗為尊敬。——董叢林《龍與上帝—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門外孤島上的母親——沙勿略】沙勿略決意將福音傳到中國,但葡萄牙商人不希望因此影響到與中國本已十分困難的貿易,只同意把他帶到上川島。他與忠實的中國僕從安東尼停留在孤島之上,徒勞地等待可以把他們帶到廣州的商船。最終方濟各•沙勿略被持續的高燒耗盡了體力,於1552123日寒冷的早晨面對他嚮往的中國大陸死去,年僅46歲。——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門外的歎息】1557年開始,基督徒們逐漸在澳門定居,約有400人,後發展到上千人,絕大部分是葡萄牙商人及其家屬,為此設立了澳門教區。很多次潛入中國內陸的行動,都因中國壁壘森嚴的海禁政策而紛紛失敗,對華宣教工作陷入一籌莫展的僵局。難怪耶穌會遠東視察員范禮安,曾面對中國界石發出沉痛的歎息:“磐石呀磐石!什麼時候纔能裂開呢!”——佚名《教會歷史》摘自信仰之門

 

【“曆獄”教案】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場險惡風暴襲來,湯若望和他的同仁們身罹一場莫大的災禍,這就是著名的“曆獄”,是繼明末南京教案之後的又一重大案事。

  這次出面發難的是一個叫楊光先的官員,也在欽天監任職。他對外國人任中國皇家的欽天監監正,致華夏之邦“依西洋新法”,既不順眼又氣難平,便對湯若望指控問罪,但順治帝在世時未能奏效。等到順治帝晏駕,楊光先的機會來了。繼位者康熙皇帝玄燁,登基時年方八歲,由鼇拜等四位輔政大臣當權。鼇拜是一個保守而又陰鷙的人物,掀起一股“率祖制、復舊章”的狂潮。楊光先乘機發難,此番水到渠成,湯若望馬上以“潛謀造反”、“邪說惑眾”的罪名被逮捕。時在康熙三年(1664年)秋。

  這時湯若望已73歲高齡,適患痿痹之症,口舌結塞,過堂審訊,由作為“同案犯”的比利時籍耶穌會士南懷仁(Ferdinandus Verbiest)在旁代為申說。所謂潛謀造反之事,毫無實據,便以邪說惑眾的罪名定監絞候,也就是絞刑緩期執行。但楊光先意猶未足,又指控說,數年前順治帝幼子榮親王夭折,湯若望主持的欽天監所選殯葬時間大為不吉,以致殃及順治帝之死。這樣“罪同弑逆”,因議加重處肢解之刑。

  康熙四年(1665年)四月一日,集合朝臣200餘人公同定案。不意案方議定,突然發生地震,朝臣紛紛驚惶散出,相顧失色。及至震止方入堂坐定,地複大震,屋宇搖盪,牆壁傾頹。朝臣們懼為上天示警,遂議減輕“案犯”刑罰,將湯若望改判斬監候,南懷仁等三名教士釋放。

  然而,大地仍是屢震不已,一連三日,人皆露宿。並且,京都上空又出現彗星,人們更加惴惴不安。鼇拜等人亦畏天意,不敢擅斷,只好向太皇太后請示。這位曾認湯若望為義父的孝莊文皇后,覽奏怒從心起,擲折於地,斥責眾臣不該將湯若望置於死地,命迅即開釋。這樣天助人憫,湯若望總算沒有五體分家、身首異處,但羞憤驚懼交加,病老之軀何堪承受,第二年便蒙主寵召了。

此案不僅累及駐京教士,在華福音事業的全域也不免遭到嚴重摧殘。與京中曆獄同時,各省督撫也奉旨拘拿教士,查禁堂宇,禁止天主教傳習。頓時,福音事業的春景消逝,蕭瑟隨生。——董叢林《龍與上帝—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至死忠心的宣教戰士——馬禮遜】馬氏受聘東印度公司的同一天,與馬麗頓小姐結婚。但因清廷的規定,妻子必須留在澳門,而公司卻要他至少半年居留在廣州。夫妻長久兩地相隔,是早起宣教士需付代價。馬夫人體弱,長子出生即告夭折,她的身體也每況愈下,終於於1815年離澳返英。此去一別六年,直到1821年才返澳門團聚。可是返澳不久,馬夫人就因病死亡,葬於澳門,留下一雙兒女。馬氏經此打擊心靈創傷極大。次年同工米憐又死於麻六甲,使他更是憂傷。但是重重打擊,使馬氏在悲痛中操練得更加堅強忍耐,一生沒有退縮,至死忠心。——林安國《21世紀信徒裝備100課,福音與中華》

 

【中國教會歷史大綱】

   一、有待證實的福音傳入中國之傳說

         1.傳入說

         2.巴多羅買傳入說

         3.基督徒逃難說

         4.敘利亞教士傳入說

         5.三國東吳時代傳入說

上述撲朔迷離的零星記載尚無法稱為信史,不能被普遍接受。目前公認中國基督教史的開端,因著明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發現而被定為唐代。

   二、景教入華

         1.景教的源流(635845)

               (1)聶斯托利派(Nestorians

               (2)景教的字義(指正大光明的宗教)

         2.景教在唐朝傳播的情況

               (1)唐朝的政治和宗教環境

               (2)唐朝景教的傳入

               (3)唐朝景教的發展與衰落

               (4)唐朝景教的傳教策略

         3.景教在華的評價

               (1)混合主義

               (2)寓教於政

   三、元朝的也裡可溫教(10291368

         1.也裡可溫教

               (1)也裡可溫教的字義是蒙古文的音譯,意為信奉上帝的人

               (2)也裡可溫教是景教和天主教的總稱

         2.元朝景教在華的傳播

               (1)唐朝滅末,遷至邊境

               (2)蒙古統一,入住中原

         3.元朝天主教在華的傳播

               (1)蒙古的強盛

               (2)歐洲政事的混亂

               (3)羅馬天主教教皇差使來華

         4.元朝滅末,也裡可溫教也消失

         5.評論

               (1)與佛、道兩教互爭地位,引起排斥

               (2)其領導中心遠離中國,又未能培植中國傳道人

               (3)教會依附政治

   四、明末清初的天主教(15831724

         1.時代背景

               (1)中國的背景 ( 明末政治混亂,對外關閉政策;清初國勢強盛,開始重視西方)

               (2)世界交通之變化(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商人東來,傳教士嘗試來華)

               (3)天主教成立一個宣教差會—耶穌會

         2.重要的人物及傳佈概況

               (1)沙勿略(15061552

               (2)范禮安(15381606

               (3)羅明堅(15431607

               (4)利瑪竇(15521610

         3.教案

               (1)南京教案

               (2)欽天監教案

         4.傳教策略

               (1)介紹西洋科學

               (2)著書立說

               (3)任職朝廷

               (4)精研中國文化,力求基督教與中國融合

                     a.合儒:先找到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相合之處,作為切入點,以免被視為洋教

                     b.補儒:以基督教的優點,補足中國文化的不足之處

                     c.超儒:介紹基督教的超越性

               (5)迎合中國習俗

         5.禮儀之爭──耶穌會迎合中國習俗的做法,引起其他差會如道明會和方濟各會的反對,後上訴于教皇

         6.評析

   五、更正教來華—預備時期(1807-1860

         1.鴉片戰爭前的傳教工作(1807-1842

               (1)鴉片戰爭前的背景

                     a.清朝由勝入衰

                     b.國人持守儒家傳統,排外禁教

                     c.西方因工業革命,急欲對外擴張市場和材料來源

                     d.歐洲因宗教復興,帶來宣教熱潮

               (2)拓荒先鋒

                     a.馬禮遜

                     b.米憐

                     c.蔡高

                     d.梁發

                     e.車金光

               (3)工作方式-廣傳福音的預備

                     a.文字印刷

                     b.創辦新式學堂

                     c.醫療傳道

         2.鴉片戰爭後之傳教概況(1843-1860

               (1)五口通商,允許傳教

               (2)各差會來華,建立傳教基地

               (3)教堂、學校、醫院紛紛設立,中國信徒紛紛增多

         3.評析

               (1)此時的預備工作很具策略性

               (2)此時的宣教士很注意中國人才的培養及傳承

               (3)來華宣教的拓荒先鋒素質極佳,有吃苦心志,具遠目光,富屬靈熱枕

   六、從北京條約到庚子教案——建設的時期(1860-1900

         1.時代背景

               (1)十九世紀西方帝國主義囂張,在世界各地爭雄,延及非洲、亞洲,中國被迫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國人仇外日盛,至義和團事件達到頂點

               (2)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美國屬靈復興運動掀起了宣教熱潮。喬治懷特非、約翰衛斯理、愛德華茲、慕迪帶領的屬靈復興運動使許多信徒的心靈被激動,願意跨越文化、語言、種族的界限,將福音傳給萬國萬民

               (3)當時中國國內有太平天國之亂,國外兩次受英法聯軍之敗,光緒帝之後,維新自強運動興起,模仿法國,引入西方知識只需日趨強烈

               (4)1858年四國天津條約中,開發了內地傳教權利。1860年的北京條約又規定傳教士有權購買土地,建教堂。自此傳教工作開始受條約保護,但也引發了許多教案和對洋教的敵視,到庚子義和團事變時,爆發了最激勵的反教運動

         2.傳教概況

               (1)差會與傳教士劇增

               (2)本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來華傳教士

                     a.婁理華

                     b.賓威廉

                     c.戴德生

                     d.李提摩太

                     e.林樂知

                     f.顧約拿單

                     g.劍橋七傑

               (3)傳教策略

                     a.此時的傳教方式,充分利用了傳教自由的便利,以街頭佈道、醫療、賑災、辦學校、設教會及文字工作為主

                     b.開宣教會議

               (4)評析:分析此時期的宣教策略,最具代表性的是:戴德生與李提摩太的兩種宣教路線

   七、民國前後的中國教會——自立時期(1901-1930

         1.庚子教案及其影響

               (1)義和團源自民間秘密組織,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獲皇宮大臣及慈禧太后的支持。1900年爆發嚴重的教案,焚教堂,殺教士教民,並圍攻使館引起八國聯軍的入侵,賠鉅款、喪國權,加速清廷的滅亡

               (2)此次教案中被殺天主教主教五人,神甫31人,修女9人,教友18000人,更正教士188人,教友5000人,以直隸及山西最為激勵

               (3)此次教案對教會之影響甚大:

                     a.殉道士的血,成為教會的種子。經此迫害,中國教會去汙存青,信徒之信靠、同心、堅忍更加強

                     b.教士不再隨便藉條約之保護幫助教友訴訟爭產,或參與政治活動,反能支持正義,對本國政府的侵略行動予以指責,並有教士建議將庚子賠款用於建立清華大學,栽培留學生及興建鐵路,使國人仇外仇教之心理減低不少,無形中除去不少傳教士的攔阻

                     c.中國基督徒和傳教士們痛定思痛,悟知惟有國人自立、自主、自養、自傳纔能免除“基督教為洋教”的觀感,促進中國教會的發展

                     d.庚子教案後教會人士更積極參與教育、救濟、孤兒院、醫院等社會公益事業,使國人對信徒之看法亦有所不同

         2.從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

               (1)基督徒參與國民革命

                     a.孫中山1866生於廣東,1879年(十四歲)入夏威夷聖公會學校,1883年冬在香港紀慎會堂與陸皓東同時受洗

                     b.革命士中基督徒勝多,如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史堅如等

               (2)非基督徒運動

                     a.五四運動的氛圍

                     b.民主主義的情緒

                     c.波浪洪濤的非基運動

                           (a)第一波(1922-1923

                           (b)第二波(1924

                           ©第三波(1925-1927

                     d.由於非基同盟的刺激,教會發起了“本色教會”及自立運動

               (3)五四運動時期中國文人看宗教──歸納五四運動的言論,可看出新文化運動對宗教的四種看法:

                     a.否定論

                     b.取代論

                     c.選取論

                     d.二元論

               (4)評析

         3.抗戰前後的中國教會——開展時期

               (1)佈道及文字、教育工作

                     a.國內佈道工作──二十世紀初至抗戰期間,是中國教會的“佈道團”很活躍時期。其中有幾個頗具代表性的佈道團:

                           (a)中華學生立志佈道團(1910,山東淮縣)

                           (b)地方性的佈道團

                           (c)中國國內佈道團

                           (d)伯特利佈道團

                     b.文字工作

                           (a)中文聖經版本、天主教譯本、更正教譯本、馬禮遜譯本、麥都思郭石蠟譯本、代表譯本、和合譯本、新舊庫譯本、呂振中譯本

                           (b)書報刊物:《文社月刊》、《金陵神學志》

                           (c)教育:更正教13所大學、天主教3所大學

                           (d)社會事工:醫院、婦女工作、青年會、孤兒院、紅十字會

               (2)自立教會的設立

                     a.中國較早的自立教會:“閩南大會”、“福音堂”、“中國自立會”

                     b.真耶穌教會

                     c.教會聚會所

                     d.中華基督教會

                     e.耶穌家庭

                     f.基督徒會堂

               (3)本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道人

                     a.石美玉(1873-1954)

                     b.丁立美(1875-1938)

                     c.劉廷芳(1892-1947

                     d.王載(1898-1975

                     e.宋尚傑(1901-1944

                     f.倪柝聲(1903-1972

                     g.王明道(1900-1991

               (4)教派合一運動

               (5)校園事工

—— 蘇文峰《中國教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