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腓立比书导论拾穗

 

注解】【拾穗】【例证】【纲目

 

【何谓腓立比书?作者是谁?(腓一1)】

答:①腓立比书,乃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信徒的书信,是保罗书信的第六卷(罗,林前,林后,加,弗,腓),其内容要义,系记述保罗为信徒们感恩与代祷,福音在罗马的景况,受苦中的劝勉,鼓励信徒的合而为一,以基督的谦卑为榜样,称赞提摩太的同劳,重访腓立比的盼望,在基督里的舍弃,追求天上的赏赐,靠主常常喜乐,领谢信徒们的馈赠,以及最后问安祝福等事。全书论到纯正的真理,其主要信息,是在启发基督徒的喜乐秘诀。

②腓立比PHILIPPI(意即腓立的城),系位于马其顿之北的一个大城,是罗马的驻防城(徒十六12)。此地是罗马通往小亚西亚的大道,其城原名革锐尼迪士Krinides(有小泉之意),约在主前三五九年为纪念大亚历山大Alexander Great的父亲马其顿王腓立普Philip of Maceedonia,乃改名为腓立比。到主前一六八年,希腊全境被罗征服,腓立比城就归于罗马所统治,该城为当时贸易中心,以金矿闻名于世界,后来日渐衰微,现在仅存一片废墟,据考古家从庙宇的遗迹和碑文记载,得知本地的百姓为崇拜多神的信仰。

③腓立比的教会,是罗马在欧洲所建立的第一个教会,他是在特罗亚见了异象,从马其顿人的呼声而到腓立比城。该城居民多为罗马人,希腊人,可能是犹太人很少,故无犹太人的会堂,只在河边有一个祷告的地方,于是他开始向妇女们布道,最初有卖紫色布的妇人吕底亚一家信主,后来有被鬼附着的使女和禁卒全家得救(徒十六8-34)。这便是他在受苦中所成立的教会,其时约在主后五十二年。腓立比的教会,乃是所以新约教会中最纯洁而忠信的教会,尤其对于奉献供给方面,极为热心,为其他教会之模范。保罗以他们呢的信德为他的喜乐冠冕,以他们的馈赠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喜悦的祭物(腓四一18)。书中多有感谢与称赞之语,少有责备的话,显见信徒与保罗之间的情感非常融洽,满有亲切相爱之心。

④本书是保罗在罗马被囚监狱时写成的,是他与提摩太联名的一封书信(生平参一四五题59两项),写给腓立比教会众圣徒,约在主后六十一年至六十三年间,是由以巴弗提送去的(腓十一13,四22,二25;参三O一题),在此时期中,并写了以弗所,歌罗西,腓利门等书,称为狱中书信。他写本书的原因:第一,是向腓立比人表示谢意,因他在被囚于罗马时,得到腓立比教会的挂念关怀与资助,曾派以巴弗提送给他款项,并留在那里照顾他的狱中生活,而以巴弗提或因劳累病倒,几乎要死,后蒙神的怜悯,得以痊愈,于是他便定意打发以巴弗提回去,就写了这封书信给他携带向腓立比人表示郑重的致谢,叫腓立比教会众人,免去忧愁挂虑得到喜乐和安慰(腓一12-14,二25-30,四10-18)。第二,使他发现腓立比教会有些小过失需要纠正,这些过失问题可能是——腓立比教会信徒因教会在本地受到逼迫,以及听到保罗下监受苦的消息,而感到意志消沉,心里不安,保罗在这书信中明示他的受苦,更叫福音兴旺,多方安慰他们(腓一1213)。在会众之中有失和的现象,原因有些会友,心怀二意与人不合,其中尤以友阿爹和循都基,这两个女人在主里不能同心,保罗加以劝勉,并求弟兄们来帮助他们(四23)。有些背道作恶之徒,在他们中间发动起来,即有一些犹太主义的割礼派异端,常在保罗的传道工作中,成为仇敌。这是在保罗离开的时候,由一班犹太人所扶植起来的,而写成这一封美妙的书信。

⑤在使徒行传中,记录保罗三次被囚的事,因此有人对于本书著作的地点,有三种不同的主张:是认为在腓立比(徒十六23)。是认为在该撒利亚(徒廿三23),后来则赞成在以弗所。是认为在罗马(徒廿八30)。须知保罗在腓立比的狱中为期甚短,显然不可能有任何文字方面的著述,就腓立比书而论,保罗执笔之时,已预知自己很快便获得释放,而保罗在该撒利亚的狱中,正在期待前往罗马的航行,故这个主张又作放弃。惟在罗马的地点,是大家所公认的,因在腓立比书中,几处显示本书是保罗在罗马监狱所写(腓一12-14,四22,二24;参徒廿八161930-31)。至于有以弗所的地点,是后来假定,且无圣经根据,就不再置论了。

⑥在本书中值得令人注意的有三项特色——这是保罗书信中,为爱的流露最丰富的一封书信,为最具有私人性质的函件之一,不受礼仪的拘束,里面没有一句责备的话,字里行间满了温柔和热情。所写的语气,像是密友的交谈,表现他与教会信徒之间的关系,至为密切。本书所论关于基督的启示,其降卑虚己的榜样,是全部圣经著名的教训之一,使信徒时受感动而效法,是以保罗劝告信徒,要以基督的心为心(腓二5-11),以这为具体的模范。喜乐为本书最显著的信息,每章皆有提到,全书喜乐一词出现有十六次(中文和合本十七次在一26欢乐原文( )意思是夸耀参新译本),原文喜乐,五次是名词( )425,二2929,四1十一次是动词( )18(二次),二1718( )各二次)28,三14(二次)10.使徒处于孤寂的环境中,竟能写出如此非常喜乐的美词,令人赞赏不已,故本书又可称为一封喜乐的书信。

⑦本书与腓利门书,同见著者对受书者,表现亲切的感情。在辩论方面虽甚平易,不及保罗其他书信的雄辩,但在情感表露方面极为充沛,含有深广的同情心,和发自内心的喜乐感,足以显明保罗自己,虽身为保罗尼罗王的囚犯,在受捆锁的逆境之中,而仍能始终靠主喜乐,信心愈固,大获全胜。这种对他个性与灵性优美描写反映完备,为别书所无。——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腓立比在何处?与罗马帝国有何关系?】

    “腓立比”(PHILPPI),因纪念纪马其顿王大亚力山大的父亲腓力得名,颇像今日的菲律宾国亦因纪念西班牙王腓力二世而得名。腓立比城在马其顿,位于罗马通亚洲的大路上。古名“革连尼德”(CRENIDES)意即“泉水”。东有尼亚波利城(NEAPOLIS),西有暗 城( AMPHIPOLIS )及帖撒罗尼迦城(THESSALONICA) 其西南则为通往亚该亚省的庇哩亚(BEREA)。因比腓立比城处在众大城中,甚被重视。

    纪元前359年,马其顿王腓力即位后,即开始经营此城,认为此城可控扼欧亚大道,及守卫马其顿东界,以防“特拉西”族(TERACIANSS)侵略。又因腓立比地区产金,于是腓力王制金币,流行马其顿及欧洲,使马其顿变成富有国家。

    纪元前168年,罗马帝国进军东侵,马其顿遂归入罗马版图,成为罗马的一省。以后被划分为“四个区域”,腓立比划入第一个区,罗马驻军也以腓立比为马其顿省的大本营。

    使徒行传十六章12节的经文,提及保罗与同工们到达腓立比时,路加如此记载就:“腓立比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也是罗马的驻防城”。这样翻译可能不明白腓立比是历史背景,该节经文应译为腓立比是马其顿第一区的城,一个殖民地”,“殖民地”一词原文是KOL ONIA()1。此字原为拉丁文,英文采用之成为COLONY 即今称为殖民地者。但罗马帝国大军占领马其顿后,很久才称之为殖民地,罗马的殖民地与近数百年来英法荷葡等国的

殖民政策不同,他们是要训练殖民地的居民成为罗马公民,所以殖民地中一切的风俗习惯与行政方法,都用半强迫方式使他就范,慢慢与罗马人同化。

    “殖民地”一词,中文译为“驻防城”,是把腓立比的一件事实代替该城的性质,因为不是每个殖民地城市都有罗马兵驻守的,所以应更正而译为“殖民地”或“殖民地城市”,中文所译的“头一个城”实为“第一区”之误。

    有人猜想作者路加是腓立比人,所以他对腓立比城的一切甚为熟悉,且以此为荣。

    纪元前42年,马其顿曾有-次激烈的战事,当地的军事领袖(可能是马其顿人)有罗妥(BROTOS)与卡秀(CASSIUS)叛变,弑杀该撒犹流(JULIUSCAESAR),拟脱离罗马独立。但被渥太维安(OCTAVIAN)与安东尼(ANTONY)两位罗马将军所战胜。十五

年后,渥太维安为帝,即以后闻名的该撒亚古士督(AUGUSTTOS)(AESAR)。之后,在腓立比城所铸的钱币广刻有四个拉丁义简字,即(COL(ONIAIUL(AUGUSTAPHILIPPENSIS),括号内的字是表示该简字的完全写法。该四字为“殖民地·犹流·奥古士督.腓立比”。这也是奥古士督御赐腓立比城的一个荣誉名衔,并且下令腓立比居民可以享受罗马公民的权利,即:不受鞭打、不受非法逮捕、有权上告该撒及享受来往帝国各地的自由。

    因此,保罗与路加在此传道时,曾利用这种特权,吓倒那当地的官长 。保罗说:“我们是罗马人,并没有定罪,他们就在众人面前打了我们,又把我们下在监里。现在要私下撵我们出去么?这是入行的,叫他们自己来领我们出去吧!官长听见他们是罗马人,就害怕了(徒十六章3738节)”。

    路加在记录腓立比的事件上曾采用当地的罗马官衔,即徒十六章19节的“首领”,原文为ARCHONTAS(一x0vraQ是多数字,实即罗马人的DUOVIRI(民众首领)。20节的“官长”原文为STRAT EGOISARPARIYOTQ多数字,即罗马人的PRACTORS(裁判官长),和35节的“差役”原文为RABDOUCHOUSp600吨)多数字,该字原意为“执杖者”有人解释为“执鞭打办囚犯者”,亦有人解释为“执罗马徽的官长侍从”,即罗马人的LIC-TORS(有人译为武官,不妥)。

    保罗在写腓立比书时曾两次引用“公民”一词,中文是在三章20节译为“国民”(天上的国民),但在一章27节改译为“行事为人”,实为不妥。原意为“你们做公民,要与基督的福音相称”,保罗意指腓立比人是罗马公民,有种种特权,但不要忘记我们也是“天上的公民”,所以在生活表现上,要与基督的福音相称,腓立比信徒一听就明白,因为他们常以罗马公民自豪。

    至于腓立比书四章8节所列举的种种美德,是罗马公民受训练的功课之一。保罗在第9节则列举他本人与腓立比人的关系,以作对比。

    这就表示,腓立比人是罗马公民,但更应以为天国公民自豪,腓立比人受过罗马公民的美德训练,但更应注重从保罗所获得的属灵训练。――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腓立比城与保罗布道事工有何重要关系?】

    腓立比城可说是保罗在欧洲所建立教会的第一个城市。所以腓立比城亦可称为“基督教在欧洲的诞生地或立足点”。

    有关保罗在腓立比传道的详细记录是在使徒行传第十六章,保罗在马其顿省传道的详情则记于十六、十七章两章。第十六章是有名的“马其顿呼声”之章,记载圣灵如何引导保罗把福音从亚洲带到欧洲去,结果摇撼了整个罗马帝国。

    保罗在传道初期,可能有一个狭窄的民族观念在他这热爱祖国与同胞的心中作祟,他认为只要对以色列人传扬福音就够了。他曾为同胞大发热心,说:“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九章3节)。他希望把福音传遍散居在罗马帝国各地的以色列人,便算完成被蒙召传福音的任务。

    可是,正在他准备往庇推尼去传福音的时候,那稣的灵却不许,所以他改变旅程下到特罗亚去,在那里便看见异象。有一个马其顿人求他“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徒十六章610节)。保罗那种“人为的界限”即被破除,神扩张他传福音的疆界,改变他狭窄的思想,使他明白,“全罗马帝国都是传道工厂”,于是开始向欧洲进军,腓立比城便是他在欧洲传福音的第一个城市。

    当保罗在腓立比传道时,首先带领一个卖紫色布的妇人吕底亚信主,她全家也归了主。之后,保罗曾赶出一个附在使女身上的巫鬼,以致被捕下在监里,被打许多棍,半夜与西拉一同在监里唱诗赞美神而震动监牢,结果引导禁卒与他全家信主。

    保罗以后可能再有两次到过腓立比,那就是离开大暴动的以弗所城之后,“往马其顿”去,后来又从希腊回到马其顿,然后“从腓立比开始”回到特罗亚(徒十二章136节)。

    保罗以后是否有四访腓立比之行,不得而知,但腓立比书二章1924节曾表示他要再去(参提前一章3节)。保罗临终前曾吩咐提摩太把他留在特罗亚的外衣和书籍带到罗马,可能他再一次到过特罗亚而经过腓立比亦未可料(不过这次提到特罗亚可能就是上文所提使徒行传二十章16节的特罗亚之行)。

    保罗所建立的腓立比教会,可说是一个相当完善的教会,因为教会多为外邦人(非犹太人),所以在真理上并没有加拉太、歌罗西这些小亚西亚教会的麻烦。腓立比城产金,所以腓立比信徒相信也相当富有,他们时常供给保罗的需要,不至有缺乏(腓二章1516节)。当保罗在罗马被囚时,腓立比教会不但供给他物质所需,而且派一位弟兄以巴弗提去,在监牢里服事保罗,作为一种“活的礼物”(腓二章25节)。可能以巴弗提不能忍受在监牢中的生活,一方面也思家,所以在监牢中病了,病到几乎要死(二章2627节),因此保罗打发他回到腓立比去,同时把腓立比书带去。

    保罗与提摩太一同写这封信,当然腓立比人对于提摩太也非常熟悉。保罗曾打发提摩太到马其顿去,自已却等在以弗所(徒十九章22节, 以后他与提摩太和其他七位同工一同离开腓立比到特罗亚去,那是在逾越节的时候(徒二十章1-6节)。

    保罗以后再计划打发提摩太到腓立比去安慰信徒们的心,因为他们都关心他在罗马下监的痛苦(腓二章19-23节)。

    提多也可能到过腓立比,与腓立比信徒认识。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时,曾提及他在马其顿有患难(可能指在腓立比被捕下监而言),神借着提多来安慰他,这表示提多曾到过马其顿而认识腓立比的信徒(林后七章56节)。

    保罗去世后,安提阿城主教伊格那修为主殉道时,曾路经腓立比到罗马去,腓立比信徒给他最安慰的款待。伊格那修离开腓立比后,腓立比信徒写信给波力甲主教,将伊格那修所的书信抄一份寄与腓立比教会诵读。伊格那修照办,而且自己也写一封信去勉励他们。――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腓立比书着于何时何地?是一封完整的书信,抑由两三封信的材料编成?】

    腓立比书与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称为四本“监狱书 信”,人家都承认腓立比书是着于狱中。但保罗曾在两个不同地点入狱,一个是犹太地的该撒利亚,那是记载在使徒行传二十四章的事,保罗在监曾有两年之久(二十四章27节)。另一个是罗马,那是保罗上诉后到罗马去的时候,他是住在自己租赁的房子作为“自由监狱”的(徒十八章162030节),所以“陪监”的人很多,也容易服事他。

    关于监狱书信,解经家一向有些争执,一派主张保罗的监狱书信是写于该撒利亚,因为有两年之久。另一派则主张一定是在罗马。腓立比书亦不例外,但对于本书的著作地点则有第三派的说法,认为本书可能着于以弗所。

    一、主张本书着于该撒利亚监狱的人,无法解答本书一章的“御营全军”及四章的“该撒家里的人”等字句,但主张本书着于罗马城的解经家则认为,因为保罗在罗马坐监、及能自由传道,以至那些每日廿四小时轮流看守他的御林军都有机会听到主耶稣的福音。按着罗马帝国看守高级囚犯的规矩乃是:一个兵的右手与该囚犯的左手是有锁链相连的,以防囚犯逃上,但囚犯可以用右手自由写作及做事。罗马御林军每日廿四小时由十二班士兵轮更,每更二人,每二人看守二小时。这些御林军在保罗对人讲道时,他们非听不可。久而久之,他们也相信了耶稣,以至御营全军的士兵都有机会听闻福音。

    当时逼迫教会的暴君尼罗(NERO)在位,保罗是在他面前受害的。暴君尼罗虽然是个疯子,但在他的宫中却有不少诚心相信耶稣的人,所以保罗对腓立比人说在该撒家里有人也问他们安(四章22节) 。据犹太历史家约瑟夫说 ,尼罗的皇后博佩雅(POPPAEA)也是一位诚心信耶稣的人。

    据考古家指出,尼罗王时代,在罗马城一英哩外,有一御林军营,军士有一万人,军营占地四十亩,筑有坚固工事。尼罗王出巡时,御林军若干小队随行。使徒行传二十八章16节如此记载 :“百夫长把囚犯交给御营统领,惟有保罗蒙准,和一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处”。这是指当时的罗马城外的御营而言。

    英文圣经把腓立比书一章13节“御营全军”误泽为“皇宫”(PALACE),但最新的英文译本已改用PRAETORIAN 希腊文为PRAIT ORIONNnpotrUptov),拉丁文则为 PRAETLRIUM

    二、但有人主张保罗是在以弗所下监时写了这本腓立比书,其理由如下:

    保罗曾在哥林多后書十一章23节说他“多下监牢”,表示他不止在该撒利亚和罗马两地曾下狱,也在别的地方坐牢。在以弗所有否坐牢,圣经未有明文记载,但根据哥林多前书十五章30节及哥 林多后書一章810节所暗示,保罗可能曾在以弗所坐牢,而且有扔到斗兽场去喂野兽的危险。

    腓立比与小亚西亚的以弗所之间距离较近,亦有船只来往,送人带信或派人去做事,两地较易。腓立比离罗马则远得多(参阅圣经地图6或本书信研究首页的附图)保罗与腓立比信徒之间常通音讯,由以弗所至腓立比两三礼拜即可,但由罗马至腓立比,则有一个多月时间的旅程。所以无论是保罗要打发提摩太到腓立比去,或腓立比教会打发以巴弗提去服事保罗,以弗所较之罗马,方便得多。

    保罗对腓立比信徒说,他要打发提摩太去看他们,自己也快要在被释放后去腓立比,这与使徒行传十九章22节所记载的吻合。但如果保罗在罗马坐牢,得释放后,再到腓立比去,并不合他布旅程的次序,如果他是在以弗所坐监,便合程序了。

至于本书所提及的“御营全军”和“该撒家里的人”未必专指在罗马的御林军而言,因为以弗所也有罗马帝国军队,也有皇家的公务人员,保罗也可能在以弗所监中带领了这些罗马人信主。

在本书一章1节和二章19节证明保罗写本书时,提摩太是与他在一起的,但保罗在罗马被囚时,提摩太并不在身边。提摩太后书四章912节列出许多同工名字,提摩太不单不在身边,保罗还要他快些来看他。这就表示本书不可能写在罗马,但如写在以弗所,则甚合当时提摩太为同工的史实。

可是在圣经任何一处经文,均未曾表示保罗在以弗所有过很长久坐牢的记录,所以主张这一说的解经家在与人辨论时,总有技穷之感。在以弗所大暴动时,即使保罗曾被捕入狱,时间也很短(徒十九)。

    因此,主张本书着于保罗在罗马坐牢的两年中,仍是多数解经家的看法,保罗以后在罗马曾获释,继续传道,等到他写提摩太后书时,已经是殉道前的再度被捕了。

    最后的解释法是本书一定是着于保罗与提摩太在一起同工的时候,他-定是写在监牢中,那是毫无疑问的(一章1314节)。从一章l节保罗所说的收信人,麦示腓立比教会已有了相当健全的组织,因为他们竟然有众监督(原文是多数字),如果本书是写在以弗所,可能是太早了。所以本书应该写在保罗在罗马首次坐监的后期,将近获释之时,即纪元后6364年。――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腓立比】昔日曾经是保罗传道的中心,仍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变成主要公路的据点或火车通道的接驳要点。腓立比最低限度有三方面足以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腓立比的毗邻地区昔日是有蕴藏金矿和银钱的;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腓尼基人(Phoenicians)的湮远时代。虽然到了初期教会时代,这些矿穴的宝藏已经完全取尽,不过腓立比的确曾经是一个古代伟大的商镇。

    这个城市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创建的,所以这个城名叫腓立比。腓立比是建造在一个古城名叫奇里底斯Krenides)的遗址上。奇里底斯解作。腓力在公元前三百八十六年创建腓立比,因为在欧洲,除了腓立比外,他再找不到任何一个险要的据点了。该区有连绵的山岭,把欧洲和亚洲隔开来,也就是把来往东西方向的通道阻隔了。但是这连串的山脉,刚好在腓立比这个地方中断,形成一条山间隘路,故此腓立比便掌握了从欧洲往亚洲通道的咽喉。这就是古代一场最壮烈的战没发生在腓立比的原因。昔日安东尼(Antony)在此处把布提斯(Brutus)与加斯亚斯(Cassius)打败,因而决定了整个罗马帝国的命运。

    不久之后,腓立比便取得罗马殖民地的尊严地位。罗马殖民地的设施制度,实在是使人诧异的。殖民地的含义,并不是指把文明伸展到世界上未开发的地方。设立殖民地是以建立军事重要力量作开始的。罗马政府有一种习惯,派遣那些身经百战而获得罗马公民籍的老练军人,驻防在军事险要的公路据点。通常每个殖民队伍由三百个这样的军人,携同家眷迁徙到这些遥远的边防地区作殖民。故此这些殖民要塞便形成整个罗马帝国道路系统的中心焦点。在军事上说,这些殖民地是可以互相迅速补给,藉此而增强军事防卫力量。设立殖民地的首要目的就是维持和平,并且在广阔的罗马帝国疆土中,据守这些战略重点。初时,这些殖民地只设在意大利,但后来随着国土伸展而陆续散布到全国每一角落。到了后期,罗马政府对那些竭诚尽忠罗马帝国的城市,统统给予殖民地的荣衔。

    有殖民地的地方,就是罗马的缩影;而最大特色,就是当地人民以得着罗马公民资格为荣。他们说罗马人的语言;穿罗马人的衣服;守罗马人的习俗;他们的地方官员所用的衔头,与罗马一样;他们日常的礼义庆典,好像在罗马首府举行的一样。他们坚持自己是罗马人,而且抱定宗旨,不受当地的生活习惯所熏染。我们可以在使徒行传十六章廿,廿一节中,清楚听闻那些指控保罗和西拉的人,那种罗马人的骄傲语态:这些人原是犹太人,竟骚扰我们的城。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

保罗对腓立比教会说:你们是天国殖民地的公民。(三20钦定本)正如一个罗马殖民地的公民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罗马人,因此腓立比的信徒无论处身在甚么社会当中,也绝不应该忘记自己是在这些殖民地中。人人都以罗马公民资格为荣,腓立比人当然也没有例外。──《每日研经丛书》

 

【保罗与腓立比】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行(约主后五十二年)中,首次抵达腓立比。保罗在小亚西亚的特罗亚,在异象中看见一个马其顿人呼吁他前往协助他们,才决定坐船西往。他先在欧洲的尼亚波利着陆,然后前往腓立比。

保罗逗留在腓立比的故事是记载在使徒行传十六章中;整个故事是十分有趣的。内容集中在三个人的身上──吕底亚,是个卖紫色布的妇人;还有一个是精神错乱的女奴,被她的主人利用算命赚钱;另一个是罗马狱卒。他们是古代生活形态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们有不同的国籍。吕底亚是个亚洲人,而‘吕底亚’这字可能并不是人名,而是‘吕底亚的贵妇’的意思。那个女奴是一名土生的希腊人。那个狱卒是罗马公民。由是观之,整个罗马帝国都被呼召一起进入基督的教会。他们三个人不只国籍不同,而且社会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差别。吕底亚贩卖紫色布,这是古代一种最昂贵的商品,故此她可以称得上是个富商巨贾。另一个女子是个女奴,因此在法律上,她简直不是一个人,而只能视作一件活的工具。那个狱卒是罗马公民,是罗马社会的主力,中产阶级人物;而当时的公务员大多数是由这个阶层里面的人担当的。这三个人代表了当时社会里上、中、下三种不同阶层。在圣经中,我们再找不到任何一段经文,能够把耶稣基督带给人类的信仰,如此优美的描述出来。──《每日研经丛书》

 

【腓立比地方】保罗时代的腓立比城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和军事驻防地,原名革尼提士(Krenides),主前357年,由马其顿王腓立(Philip II of Macedon)重建,改名为腓立比。他的儿子亚力山大勇猛善战,扩张国境,东至印度,西至希腊,南临埃及,北及于黑海。到主前168年,希腊全境被罗马并吞,腓立比城就归罗马政府统辖。她的政治制度都照当时罗马政府的体制而定,城中的官长由人民自选,但她的行政、司法、军事都属罗马政府统辖。腓立比城是小亚细亚与罗马帝国通商的要冲,是当时的贸易中心,后来日衰败,现在仅存一片废墟。考古家根据庙宇的遗迹和所刻的碑文,知道当地的居民是热心崇拜多神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腓立比教会】腓立比教会是欧洲的第一个教会。腓立比城是保罗顺从异象中马其顿人的呼声所到之欧洲第一个城市(徒十六912)。大概腓立比城的犹太人不多,所以没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初到这城,先在河边一处“祷告的地方”(徒十六13)开始布道。最初信主的是卖紫色布的吕底亚一家,其后是被鬼附的使女和禁卒一家,可能还有些囚犯。这是保罗在受苦中所建立的教会,属灵的情形郄胜过保罗书信中的其它教会。书中少有责备的话,显示信徒与保罗之间的感情十分亲切相爱。保罗离腓立比到帖撒罗尼迦时,他们仍一次两次打发人供给保罗的需用,保罗也十分信任他们馈赠的动机,知道他们所作的是出于爱主的心,明白奉献的真正意义。──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写信时的情景】当保罗写这封信的时候,他是被囚禁在罗马的监狱,他写这封信是有几个特定的目的。

    这是一封致谢的信。岁月如流,现在已经到了公元六十三或六十四年,腓立比信徒再次致送礼物给保罗(四1011)。

    这封信是与以巴弗提有关的。腓立比信徒似乎不单只叫以巴弗提携带馈赠的礼物,并且希望他能够留下来作保罗的侍仆。但是以巴弗提病例了。他患了思家病。以巴弗提现在也担心起来,因为他知道腓立比信徒正在为他担忧。现在保罗要把他送回去,但心里有一种不愉快的感受──恐怕腓立比的信徒会怀疑以巴弗提有辱使命,中途退出。所以保罗特地替他说些好话:‘你们要在主里欢欢乐乐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这样的人,因他为作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二2930)保罗这样的做法是相当感动人的──他自己当时正系狱,而且等待着死亡的来临;但他仍然想办法使以巴弗提容易向腓立比人交代。因为他这样被逼回家,是事前没法预料,并且也是逼于无奈的。保罗此举正显出基督徒谦厚态度的最高境界。

    这是一封鼓励的信──勉励他们面对试炼,必须鼓起余勇,不畏万难(一2830)。

    这是一封呼吁合而为一的信。由于讨论到合一,引发出一篇描述耶稣基督舍己和谦卑的著名篇章(二111)。当时在腓立比教会中,有两个妇人互相争吵,因而危害了教会的和平气氛(四2);还有一些假教师,试图诱惑腓立比信徒偏离真理的道路(三2)。这封信是劝谕教会信徒保持团结合一的。──《每日研经丛书》

 

【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在任何地区、任何城市中,一个宗派的第一家教会,在该宗派会友的眼中,都有一个独特的地位。试想像第一家被人认识的教会──在任何宗派存在之前,不单是在某个城市建立,而是在整个欧洲所建立的,她的重要性应有多大!腓立比教会就是这样一个教会,她位于古时的马其顿(希腊北部),保罗在罗马帝国传福音时,因回应马其顿的呼召而转向西行,不向东行。西方的基督徒(甚至是非基督徒,若他们知道日后从基督信仰所享有的蒙福的副产品)应为此感到多么兴奋!福音当日若没有进入欧洲,也许今天亚洲教会要差遣宣教士到欧美各地,而不是欧美教会 差遣宣教士往亚洲了。

  腓立比教会十分慷慨,多次把捐赀送给保罗。从人的角度看,这就是保罗写这封答谢信的原因。

  然而,腓立比书还不止于此。本书真正是一卷喜乐的书信──“喜乐一词以不同形式在全书出现超过十二次。无论在甚么景况,保罗都知道怎样喜乐(四11)。此外,在这封快乐的书信中,保罗甚少作出争论或消极的劝勉。

  基督徒可以喜乐的主要原因是神的儿子愿意降世为人──并作为一个受束缚的奴仆!衪在世上不停地医治和教导,并且一直步向死亡──甚至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二章511节以一段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这伟大的真理;许多人相信这是一首早期的基督徒诗歌,或是由保罗引述,或是出自他的手笔。这段经文甚至也教导藉谦卑达至合一,在新约中,教义总是带着责任──现今教会往往把两者分割,带来可悲的结果。

这就是腓立比书,在整部神话语中的一卷最快乐和最有吸引力的书信。──《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作者】多半学者都认为保罗是腓立比书的作者,这可说是不争的事实了。我们主要是引述一些证据,使论点完整。有些学者说他们在腓立比书中,看见两信合而为一的痕迹,或至少谦卑仆人的一段(二511)是加插进去的。这些理论并没有抄本证据的支持。

  本书的外证是强而有力的。很早期便引述本书的──常常特别提到这是保罗的作品──有伊格那修、罗马的革利免、坡旅甲、爱任纽、亚历山太的革利免和特土良。马吉安的“正典”和穆拉多利经目都以保罗为本书的作者。

  除了一章1节明显地提到保罗外,整卷书的风格和用字都与保罗的语调吻合。反对保罗是作者的论点都是不足取的,例如坚持一章1节提到的“监督、执事”,显示本书并不是保罗在世时写成的。我们若以后期“主教”的观念来理解第一世纪的监督,这论点便可成立。可是,保罗在教牧书信和使徒行传二十章28节,使用“监督”一词(episkopoi,这希腊字意义为监督或管理人)都作为“长老”的同义词。此外,我们要留意在腓立比教会这一群会众中,有“诸位监督”。

  甘纳第美妙地概述了本书的内证:

也许没有别的保罗书信比本书有更高的真确性。本书朴实、感情细致,且是真诚的倾心吐意,那是不能伪装的。──《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作者】纵使数卷保罗书信的作者都曾经引起不同的争论,然而腓立比书的作者是保罗却鲜有人怀疑。从外证可见有强烈的证据,内证亦无法推翻,因书中的保罗手笔十分明显清楚。──《新旧约辅读》

 

【写作日期】像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一样,腓立比书是保罗在狱中写成的,因此归类为监狱书信。虽然其余三封书信几乎无疑是在相同的时间(约主后60年)写成和送出,腓立比书却显然是较后期的作品。马吉安特别指出保罗在罗马写成此信,这说法跟本书一章13节和四章22节吻合,因这两节经文暗示罗马是本书的原著地。保罗被囚于罗马两年之久;书中的提示暗指腓立比书是写于那段时间的末期。例如,一章1218节暗示保罗自到罗马后便开始传福音,至写信时已有好一段日子。一章121319节及2326节似乎显示保罗的案件快将有所判决(大概是积极的──即将获释)。

这些事实,加上书中暗示保罗被允许写信、探访和接受金钱的馈赠等,都告诉我们成书日期约为主后六十一年尾。──《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年期】书成的年代与写作地点甚有关系,而有关此书的写作地点却意见纷纭。一般的见解有三方面:认为本书着于该撒利亚;亦可能是以弗所;更可能是罗马。

    经过考证,以在罗马坐监时写成此书的可能性最高,因为整本腓立比书都经常提及罗马,而更有力的证据为二世纪异端的正典──马克思安正典,其中在腓立比书的引言中说及此信是从罗马寄出的。

  至此为止,我们差不多肯定腓立比书是保罗在罗马第一次被囚时写的,年期为主后六十二年。──《新旧约辅读》

 

【著书时地】解经家对本书之著作地点有三种主要不同的见解:

    认为本书着于该撒利亚(徒2323)。
    认为着于以弗所。
    认为着于罗马。

    其中以第三种见解为大多数解经家所接纳。因按本书内容,多处显示本书是保罗在罗马监狱所写。如:

    保罗在腓一13说他被捆锁已使御营全军知道他是为基督的缘故,这御营虽也可译作衙门,但在此较可能是指罗马的御营,因保罗在罗马写监狱书信时,确知自己即将获释放(腓二24;25),而在该撒利亚被囚时,只提及他要上告该撒(徒二十五1012)(参本书的一13解释{\LinkToBook:TopicID=118 Name=1.保羅如何因受苦而使御營全軍得聞福音 (1:12-13})。

    他自己知道他的案件行将判决。

    腓四22提到在该撒家里的人,显然是指罗马的教会。这样,本书大约是主后6163年写的。──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背景与主题】使徒保罗在第二次传道旅程中,已抵达远方的特罗亚。这在基督教宣教历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特罗亚位于小亚细亚的西北岸,相隔着爱琴海,与希腊遥遥相对。一天晚上,使徒保罗在异象中看见一个马其顿人,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徒一六9)保罗便马上与提摩太,也带同路加和西拉渡到马其顿去。他们首先到达欧洲的尼亚波利,然后再进入内陆的腓立比。腓立比城当时是一个罗马驻防城,由罗马军官辖管,城中的居民享有罗马公民的权利和特权。

  在安息日,几位福音使者下到河边,那里有一个妇女惯常聚集祷告的地方(一六13)。妇女中有一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卖紫色布的人。她接受了福音信息后,便成了今可知的、欧洲大陆上第一个归信基督的人。

  可是,保罗逗留在腓立比期间,并非完全平安。有一个被巫鬼所附(能预言未来事件)的使女遇见这几位神的仆人,一连多日跟着他们,并喊叫说:这些人是至高神的仆人,对你们传说救人的道理。(徒一六17)使徒保罗不愿意接受一个被邪灵附着之人的见证,于是吩咐鬼从她身上出来。因这使女预言的能力而大得财利的众主人看见此事发生,便对保罗大感愤怒。他们把他和西拉拉到市上去见罗马政府的代表。这些官长跟着便吩咐人把他们鞭打,然后下在监里。

    腓立比监狱中发生的事现在已人所共知。在半夜时分,保罗和西拉在狱中祷告唱诗赞美神。忽然地大震动,监门全部打开,囚犯的锁炼也都松开了。禁卒见状,以为囚犯已逃走了,就拔刀要自杀,保罗及时制止他,向他再三保证,所有囚犯都没有逃去。禁卒便呼喊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所得着的回答,是一句重要的话: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一六31)神的恩典在腓立比又赢取了另一次的胜利。到了天亮,当地的官员催促保罗和他的同伴尽快离开那城。保罗却拒绝离去。他提醒他们说,他们曾鞭打他──一个罗马公民,并在没有公平审讯下便把他下在监里。官员多番恳求他们离开,保罗和他的同伴便首先到吕底亚的家,然后离去(徒一六40)。

    约十年后,保罗写信给腓立比信徒。他又再度下监。腓立比信徒听闻保罗在监里,于是以金钱为馈赠派人送给他。以巴弗提受命把这分馈赠送给保罗。其后,他决定稍作逗留,帮助保罗处理他的困难。以巴弗提在执行任命期间,自己也病倒了;这病还令他几乎丧命。但神怜悯他,使他康复。现在他准备返回腓立比,回到家乡的教会,因此保罗请他把这封答谢信带回去。

腓立比书是保罗最私人和亲切的书信之一。本信清楚显出这教会深受保罗喜爱和尊重,阅读本信时,我们会发现这位伟大的使徒跟他亲手建立的教会,有一种十分亲切的关系。──《活石新约圣经注释》

 

【目的】大概有下列几点:

    服事保罗的以巴弗提病重,十分思乡,所以保罗差派他回腓立比,顺便将信带往;

    答谢腓立比弟兄姊妹多次的供给,为了他们之间珍贵的友谊表示感激;

  赞扬以巴弗提及推荐提摩太;

  报告他在罗马监牢的近况,将安慰及鼓励带给教会。──《新旧约辅读》

 

【写作的原因和目的】以巴弗提受腓立比教会差遣把馈赠送交保罗,他在履行任务的时候生了大病,几乎至死,现在病愈了,保罗觉得需要把他立即遣回腓立比。因此保罗写信多谢他们的馈赠(四1020),让他们知道他对他们的关心和向 神的感恩(一38),解释他为何要打发以巴弗提回去,并要他们好好的接待他(二2530)。他同时把他的现况及将来的展望告诉他们(一1226),请他们准备接待提摩太,并表示盼望自己不久也能再次探望他们(二1924)。

    保罗一定从以巴弗提那里知道了腓立比教会的近况。他在信上劝勉他们要在不信的世界的反对和逼迫下坚守合一的见证(一2730,二1218),这有赖于他们效法基督的谦卑、舍己为人的榜样(二111);他特别呼吁两位姊妹要同心(四23)。他又警告腓立比人要防备两种可能临到的危险:一是犹太主义者的错误教训,二是纵欲主义者的可耻行为(三1b-四1)。此外,他一再呼吁他们要以主为乐,并指示他们如何经历喜乐、平安及神的同在(三1a,四49)。虽然保罗不能立刻重访腓立比人,他的信就是他现在藉以使他们在信心上有长进、有喜乐(一25)的方法。── 冯荫坤《天道圣经注释──腓立比书》

 

【特色】使徒在本书中提到自己的见证特别多,在劝勉之中常用他本身的经历为勉励。在开头的感恩语中,就讲述他自己如何为腓立比人感谢代祷,其后又提到他自己怎样在监狱中为基督的福意作见证。他在驳斥割礼派的异端时,也以他自己认识基督的经验作为辩论的根据。这表示保罗跟腓立比信徒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对他们说话可以坦然,不用顾虑他们会对他有甚么疑惑。所以本书的语气很像对密友交谈。

    本书的二511论基督降卑与升高之榜样,是全圣经著名之教训之一。对信徒该怎样谦卑而同心地过肢体的生活,保罗提出了这具体而积极的榜样,劝勉信徒都要以基督的心为心。

    本书常常提到喜乐,这显然是本书的重要信息之一。全书提到喜乐十六次:一4 18〔两次〕 25;2 17〔两次〕 18〔两次〕 28 29 31 1 4〔两次〕 10)。

    本书也常提到信徒共同的生活,如:

    同得恩(一7
    同当兵(二25
    同劳苦(四3;22
    同作工(二25
    同受患难(三10;14
    同心(一5;12
    同负主轭(四3
    同效法使徒(三17;参林前十一1
    同喜乐(二1718──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腓立比书》

 

【重要主题】

主题

解释

重点

谦卑

基督甘愿放弃自己的权益,降世为人,显出祂真正的谦卑。祂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我们代偿了应付的罪罚。放下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关系的要诀。

我们要效法基督的态度来服事人。我们要放下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和种种荣誉。我们能放下个人利益,就能以喜乐、爱心和恩慈的态度去服事人。

自我牺牲

基督受苦受死,使我们得永生。靠着信心和勇气,保罗为事奉而牺牲,他甚至在牢中仍继续传扬福音。

基督赐我们能力,去放下自己的需要和所关心的事。要善用此能力,我们必须效法那些甘愿撇下自身利益去服事人的人,从而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合一

在任何时代、任何教会,都有种种导致分裂的因素存在,如争论、效忠的对象、冲突等。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彼此攻击。保罗鼓励腓立比的信徒,要同心合意,停止发怨言,互相合作。

我们既是信徒,就要共同对抗外敌,而非互相指责。要是我们在爱里联合,基督的能力就更完全了。我们要持守这信念,投入队工,体谅别人,不再自私自利。

基督徒生活

保罗教导我们如何过一个成功的基督徒生活。我们若能认同基督,效法祂谦卑和自我牺牲的态度,便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基督既是我们能力的泉源,又是我们生命的向导。

要建立我们的品格,首要条件是让神在我们里面动工,同时成长也需节制、顺服和不懈的努力。

喜乐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信徒都能有无穷的满足、安稳和平安。认识基督,依靠祂的能力,我们就能得到这种喜乐。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可以喜乐。喜乐不是源于外在的环境,而是来自内在的能力。我们既是基督徒,就不要靠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经验而喜乐,却要因基督在我们里面而喜乐。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