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例證

 

註解】【拾穗】【例證】【綱目

 

【帖前四2「你們原曉得我們憑主耶穌傳給你們什麼命令。」

    命令(parangelias)這個字並不常用,新約中另外只出現兩次(提前一518;同語根的動詞較常出現),都是關於信心的命令。正確地說,它是指像一列士兵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傳遞命令;軍事命令常用這個字。因此它很適於權威性的命令,例如那些憑主耶穌的權柄所下的命令。憑的希臘原文是 dia 顯明這些命令不是出於保羅自己,而是神(“透過”耶穌)。這裡和“靠著主耶穌”(1節)並沒太大差別,只是“靠著”也許顯得較動態。保羅反復提到這個觀念,證明他不是單單關心人的動向。一開始他就向他們指明神的道,這也是他從未間斷的工作。──《丁道爾聖經注釋》

 

【帖前四3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尤其是希臘地方的生活特色就是性的放縱。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生活在一個人們對通姦習以為常,並不以為罪惡的環境裡。它的特點在於多種崇拜,且人們通常對於所崇拜的對象,並沒有深刻的感受。不過這些基督徒對於這一點,就像對其它許多事情一樣,拒絕與當時的社會標準妥協。他們堅認淫亂會招致神的忿怒,每一個跟隨基督的人都必須極力避免。──《丁道爾聖經註釋》

 

【帖前四912趕快作工!】

保羅強調基督徒的責任時,特別要求我們必須肩負起人生分內的擔子。我們必須努力認真工作,全力去做神所付託對全人類有益的使命,始能承受神的賜福。  

聖經說,基督徒並不屬於世界的,因為他們乃是天國的國民,而且我們盼望著基督再來時所要帶給我們的福氣。可是聖經從沒有教我們去忽視屬世的責任。事實上,聖經的教訓正好相反,它教我們盡我們的手所能夠做的去做每一件事。我們不得疏懶,必須努力做工不息直到主的再臨。

在倫敦的登甫大廳建築完成之時,禮堂準備安裝一個大而且美的時鐘。技工同時被指示在時鐘之旁刻上一句名言。他每天為這句名言苦思著,監工感到極不耐煩,很生氣的叫著:「趕快做工!」結果技工誤以為這幾個字就是監工的指示,於是他把這句話,塑成一個大浮雕。眾人都覺得這句話很好,這意外的錯誤終於被接納了下來,而永垂不朽!

主耶穌在帖前四11要求我們立志安分守己,親手做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帖前四12一棵樹是以它所結的果子而彰顯出來的;同樣一個宗教也是以它的信徒的表現。證明基督教是一切信仰中最好的,就是觀察基督教能否產生一些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們作基督徒的若能夠表現出我們的信仰足以使我們變成更好的工人,更真誠的朋友,更慈祥的男女,我們這樣才是真正的向人講道。──《每日研經叢書》

 

【帖前四13「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自然有它一定的過程,眼淚掉落,內心也頻破碎的地步。神沒有叫人強抑眼淚,耶穌都哭過。但是祂決不過分憂傷,憂傷是會有的,卻不可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在基督裡死的人有祂同在——那些人是睡了。不是說他們沒有知覺,而是他們不再有什麼驚懼,好像嬰孩那麼甜睡。信徒在基督裡只死一次,事實上他們並不是死亡,因為當他們辭世的時候,就在來世出生了。這就是「睡」與「死」二字的含義。在古代的墳地大多寫著「在基督裡安眠」(obdormivit Christo)。在睡眠中仍有知覺,甚至有夢境,但是最後的睡眠沒有夢境,卻真實地與主同在。

在基督裡死的人與祂同來——他們瞪著主的命令,使歷代在主裡安息的人們,到時一同來。他們有天使陪伴著,乘著神的車,如新娘伴著新郎。

在基督裡死的人最後團聚——神把他們帶來,我們還活著存留的人必定改變,並且被提與主也與他們相遇。從此我們一起都在基督裡面同歸于一,永遠與祂同在。

── 邁爾《珍貴的片刻》

 

【帖前四1318永世的戲劇】

當我在大學裡選修英國文學課程時,我們必須背誦莎士比亞所寫的戲劇片段。當時所讀的,現在雖然大半都忘光了,但其中有一句至今記憶猶新的話是說:「世界乃是一個舞臺,世人都是演員:他們有他們的出場時間,也有他們的入場時間。」我承認當時這句話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意義,由於不斷的背誦,因此我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它。多年以後我才明白莎翁的名言實在是道出了天下的至理。整個世界就是一個舞臺,上演著上帝永世的戲劇。從人類歷史初期,每一個人就已經在這舞臺上扮演他們的角色,完成他們特殊的功能。有些人扮演領導的角色;有些人則扮演較次要的角色。

世界上所有的跡象都在暗示上帝的戲劇最高潮的一幕,乃是主耶穌基督的再臨。每一個讀這「劇本」的人,都知道「主再來的日子就要到了」(雅五8)。「那時候,會有號令的喊聲、天使長的聲音、上帝號筒的響聲,主本身要從天上降下。那些信耶穌而已經死了的人要先復活;接著,我們這些在那時候還活著的人,都要跟他們一起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會。」(帖前四1617)對信主的人來說,這個情景無疑是上帝戲劇中最動人的一幕了。——R.W.D. ——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帖前四16「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

    呼叫(keleusma)常用來指車夫對馬或獵人對獵犬的吆喝;也可用來表示船長對水手或指揮官對士兵的命令。總之是帶著權柄和具有催促之意。經文中並未說出呼叫的是誰,但很可能就是主(參約五2528);若不是,那麼呼叫和聲音及號吹響很可能就都在指涉同樣一件事情(啟一10,“大聲如吹號”)。韓滴生(William Hendriksen)等人認為是主發出呼叫,而聲音和號吹響也是相同。我們應拒絕任何能讓人產生主在遵從某種命令的印象(例如 JB“神的號一響,天使長的聲音要發出命令,主將要親自降臨”)。──《丁道爾聖經注釋》


帖前17天堂的快照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
我有個十歲大的兒子,有一天我問他:你為什麼想去天堂呢?我以為他會說天上有黃金鋪成的街道,或在天上不必上學之類的話。想不到他說:因為我想到天上見爺爺。
我父親,也就是我兒子的爺爺,幾年前就蒙主恩召了。家父曾參加二次世界大戰,我兒子對他爺爺的崇拜和思念似乎並沒有隨時間而沖淡。這大概就是他把在天上再見到他爺爺這件事看得那麼重要的原因了。
在聖經中,天堂的盼望實在是最令人安慰的真理之一。我們知道不但有一天會和耶穌同在,還可期盼見到那些我們所愛,在天上等待我們的人(帖前41417)。
試想一位淒苦的寡婦在得到了保證可以和她結婚五十年前的丈夫重新團聚時的心情;試想一對悲傷的父母在明白得病早夭的孩子將來可以重逢時感覺。這是何等美妙的盼望!
在天上重逢的保證,讓我們可以一窺我們永久之家的模樣。再見到我們所愛之人的指望,乃是希望留影簿中關於天堂的一輯快照。
當生命在世上逝去,
我們將到達彼岸,
那裡我們將重新
比我們先去而為我們所愛的人。
在世上難逃別離,在天上必將重逢。
──《生命語》


帖前17大團圓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
十九世紀的佈道家慕迪很喜歡講一個故事。一些漁夫們冒著生命危險去遙遠的亞德里亞海捕魚,在他們度過漫長又充滿危機的一天之後,當夜幕降臨時,他們的妻子守候在海邊等待丈夫的歸來。
她們站著那裡等候,她們會唱起一首熟悉的聖詩的第一節,接著就停下來,全神貫注地聆聽。當她們聽到隨著風浪傳來的第二節男人們的歌聲時,她們就知道他們一切平安。
慕迪說,如果仔細傾聽,我們也許也會在這個充滿暴風雨的世界裡,聽到一些我們所愛的人從遠方傳來的輕聲細語。當他想到救主的再來並會和所愛的人相聚時,他幾乎能真切地聽見他們所傳來的回音在時光的流沙中播放音樂
我喜歡這么想:不僅我們想見那些先我們而到天堂的所愛之人,他們也正在殷切等待著與我們重逢。當這些日子來臨的時候,我們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帖前417),或者我們穿過死亡的幽谷,走向美好盛大的團圓。喔!那是何等的喜樂啊!
再與闊別親友天家相見,
喜樂如江河環繞我身邊;
更可常見救主和悅笑臉,
那是我永遠無比的榮耀。
死亡無法使在基督裡合而為一的人分開。
──《生命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