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拾穗
【林前十四1】「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注:原文作“是说预言”。下同)。」
在第十三章一直强调,追求爱是最重要的(希腊文中没NIV的the way of 相等的字眼)。Follow(diokete)有竭力追求的含义;表示“一种永无止境的行动”(Grosheide)。巴勒特译作,“以追求爱为你的目标”。保罗接上去说,要切慕(同十二31的字)属灵的恩赐;在爱中行使各样恩赐,就会建立其它信徒。其中保罗最推崇的,是作先知讲道(见十二10)。这就如今日的讲道,但也并非完全一样,不是宣讲一篇预先准备的讲章,而是传递直接从神来的启示。——《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4】『建造教会』的恩赐(4『造就』原文为建造),首在『先知讲道』。因为先知乃是神的『先见』(撒上九9),领先看见神的中心异象;先知又是神的『代言者』(先知的字义即代言者),发表神的永远旨意;而这异象和旨意无他,正是丰满的基督,也就是教会建造的本质。所以使徒劝我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以建造教会;若是轻看、贬低、甚至抹杀先知讲道,教会的建造将永无成就之日﹗――《读经指引》
【林前十四2】「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
没有人听出来,显然这不是使徒行传第二章的方言,那时人们听得明白的。有人以为灵是指圣灵(参RSV
“In the Spirit”),但似乎是指那人自己的心灵(参14节);他的心灵与他的悟性是两回事。奥秘(见二7)是人自己无法察明的事,但也是指神如今向他解明的意念。隐秘是这里最大的因素,除非有特别的恩赐翻译出来,否则“方言”是无法明白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2哥林多教会信徒所说的方言,是何种语言?】
答:说方言是当时哥林多教会盛行而强调的一种恩赐(林前十四23),保罗惟恐他们因说方言而引起教会情形发生混乱(林前十四33),过于自高看重发言的缘故,所以他把说方言和翻方言皆列在各种恩赐之后,表示并不视为重要(林前十二28,十三8,十四19)。但他却也未曾禁止,凡事都要按着规矩和次序而行才是(林前十四27,39,40),保罗说:「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的,乃是对神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林前十四2)由本节首三句话可知说方言者是与神交通,无人能懂他的话,这非因说者的方言无意义,非因世上无人能懂,乃因在座的听者不能通晓他所用的方言,「然而在他心灵里」(原文只有灵字),意即他的灵被圣灵感动说出方言来,「讲说这样的奥秘」意思即神所启示的真理,在使徒行传二章11节又名为「神的大作为」,虽然当时在座的不了解他的话,但其中实有神的真理在焉。关于这种方言,有人认为就是一种感情作用的特别灵语,非世人所说的任何方言,与五旬节的方言相同,那就是当时各国所用的语言,其理由甚多,试举数段如下:
①五旬节时,使徒们是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并且从各国来的人,都能懂门徒所听说的,是他们生来所用的乡谈说话,这是一件事实使众人感到惊讶稀奇的方言(徒二4-12),是使徒们从来所未识的言语,就是于哥林多教会所用的方言无异。
②从其他几处圣经所用的名词看来,亦能证明哥林多教会的方言与五旬节的方言无异,如「说新方言」(可十六17,参七十五题),「说起别国的话来」(徒二4),「他们说方言」(徒十46,十九6)语句意义相同,可以推知哥林多教会的说方言,也有相同之意。
③认为哥林多教会的方言为别国的话,是合乎圣经论方言所记的事实的,如:
A、别国的人,一听见使徒用方言所说的话,皆能通晓明白,是他们各人乡谈的话(徒二11)。
B、说方言的人,其语言发音是清楚的,可用以表示祷告,歌唱赞美,和感谢等意(林前十四14-17)。
C、说方言的是为了造就自己,因此他自己必能明白他所说的意思,否则岂能受造就呢(林前十四4)。
D、所说的方言能被人翻出来,所以翻者必须通晓方言,才能翻译出来(林前十二10,30,十四5,13,27,28)。
E、说方言如各种乐器的声音,若不明白那声音的意思,说者与听者就彼此以为是化外人,可见说方言就是说别国的话(林前十四7,10,11)。——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四3】「但作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要造就、安慰、劝勉人。」
造就(“教导”或“建立”)见八1有关的动词注释。安慰一字(paramythia)在新约只在这里出现,但同语根动词却用在安慰居丧者(约十一9、31)。因此,先知讲道是为建立信徒的品格、鼓励、坚固、安慰困苦者。——《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3~9】先知的职事,包括『造就、安慰、劝勉』(3),以及『启示…知识…预言…教训』(6);但这一切都必须以丰满的基督为一定的方向,确定的目标。若是不然,就会成为『无定的号声』,『向空说话』(8~9),使人无所适从;因此在建造教会的事上,也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读经指引》
【林前十四4,26,28】这里告诉我们,所有的聚会,只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为着造就人,不是为着造就自己。保罗说,说方言是叫自己得着造就,翻方言是为着别人得着造就。保罗说,如果没有翻的,就不应该说方言。换一句话说,凡光是能叫自己得造就,不能叫别人得造就的,这就是说方言。翻方言的原则是说,我能够把我自己所得着的造就分给别人,叫别人也得着造就。所以没有翻方言的,就不应该说方言。意思就是说,光造就自己,而叫大家不能得着造就的,在聚会里就不应该说。―― 倪柝声
【林前十四6】「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
保罗常用亲切的称呼,把责备软化下来;他说:弟兄们。这句的结构十分浓缩,包含两个含义:“我若来……对你们有甚么益处?”及“我若不说……对你们有甚么益处?”。保罗假设下次到哥林多去,甚么也不做,只说方言,对人有甚么益处呢?最重要的条件是造就人。那么,说“方言”较居次要,就再明显不过了;方言这恩赐不是为听者而设的。对人有益处的就如启示。这字通常用在广义上,如神启示自己,但也用在较狭义上,神特别对一个信徒启示某一件事(参加二2),然后由他传给其它人(参25节)。启示这一解说与先知讲道(29∼31节)十分接近。知识(gnosis)见十二8;教训(didache)是“教导”的意思,教导信徒认识真道。——《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7】「就是那有声无气的物,或箫、或琴,若发出来的声音没有分别,怎能知道所吹、所弹的是什么呢?」
箫代表一切管乐器,琴(kithara,“吉他”一字的出处)代表一切弦乐器。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若没有变化组成有意义的音调,就不知吹奏的是甚么,不过是杂音一片。——《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8】「若吹无定的号声,谁能预备打仗呢?」
号声是军长对远处士兵的号令,因为必须吹士兵所明白的号声。若吹无定的号声(听者不知“进”或“退”),就全无作用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8吹有定的号】在以色列人流荡旷野的生活当中,银制的号占一极重要的地位。它的声响,使会众聚集、起营、争战,以及在耶和华面前蒙纪念。因着每次的声响都有定意,并且都是不同的,以色列民就能知道如何遵行。特别在争战的时候,祭司们须吹出大声,使勇士准备出战,更使会众在耶和华神面前,“得蒙纪念”和“蒙拯救脱离仇敌”。
今日基督的教会,也将行完她在旷野的路程,作吹银号的人——明白神在末世所定的旨意——不要再吹出两可的声音,使教会陷于纷乱当中,在仇敌面前逃遁。
有定向的角,大声的号,是何等的急需呢?哦!作吹银号的人,吹出清晰的声音吧!勇士们!祷告的人能因之而伏在施恩宝座前,神纪念和得胜也必临到!“若吹无定的号,谁能预备打仗呢?”(林前14:8)
感谢主!基甸和跟随他的三百人,吹有定的角声,呼喊“耶和华和基甸的刀”。这就使以色列得蒙拯救。神在今日所需要的,就是一班能述说祂的心意,而“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人。── 江守道《碎语》
【林前十四9】「你们也是如此,舌头若不说容易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说话了。」
你们是强调式,特别对哥林多人讲的。舌头(With your tongue)也是强调的位置,强调舌头与明白的关系。哥林多人喜欢听不明白的方言,但是说话必须叫人明白,否则便是向空说话了。——《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0】「世上的声音或者甚多,却没有一样是无意思的。」
或者译自ei tychoi,意思是“若真是这样,或许”(BAGD)。它与数目字一起用,是使它语气不肯定。这里也许是用来形容“甚多”(在希腊文这字跟在“甚多”后面)。巴勒特认为解作“我不知有多少”,而顾思壁则译为“世界上语言不知有许许多多”。语言译自phonon(中文作“声音”),无意思是aphonon;保罗在玩弄字眼,用意是说讲话而不明白的,与哑巴无异,语言的基本目的就是传递意思。——《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1】「我若不明白那声音的意思,这说话的人必以我为化外之人,我也以他为化外之人。」
意思译自dynamis,是“力量”,“能力”之意。话语令人明白了,就是有效的沟通;话语令人不明白的,就无“能力”可言。化外人(Foreigner)似乎不是barbaros最好的翻译。这字是拟声造字;指那些人的语言听来像“bar bar”,毫无意义的声音。用这字的时候,往往有贬低的成分,指未开化的落后文化(正如英文“barbarian”一样)。这一层意思在外国人(foreigner)的译法中就失去了。保罗最主要的意思是那人说话人家不明白,但也含落后化外人的意思在内。哥林多人高举的“方言”,到头来反使他们成为蛮荒者。这话对希腊人来说,比我们更吃不消。——《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2】「你们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
切慕原是个名词,“狂热者”(zealots)(与1节及十二31“切慕”;“切切”同一字源)。其中的分别是这样:动词通常用在坏的方面,而名词则多用在好的方面,正如这里的例子。属灵的恩赐本来只作“灵”(复数),但也许没有多大分别(虽然有人只求超然的恩赐,而不理会性质如何)。“灵”(复数)也许加强了哥林多人“狂热”追求恩赐的“灵”的质量,因为都是源出于圣灵的。保罗并没有责备他们有这渴欲,不过劝他们要多求造就教会的恩赐。他不住重复这一点,造就人,建立信徒,是最最重要的。“属灵恩赐与属灵自私是拉不上关系的”(Orr和Walther)。在使用属灵恩赐上表现得超卓固然好,但惟有能造就人,才真有价值,若不造就人,就无足轻重。——《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4用方言祷告,悟性没有果效,是什么意思?】
答:保罗说:「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但我的悟性没有果效。」从这一节的经文大意看来,保罗已作说明,方言祷告,就于属于灵的祷告,但若细加推敲,何以悟性没有果效,这是令人难解的问题,我们根据解经家的见解,可作两种的解释:
①「我的灵」和林前十四15,16两节的「用灵」系专指感情的作用,因此就推想到哥林多教会的方言,是人在魂游象外(参一五四题)时所说一种不可思议的灵话,非世上任何方言可以比拟的,是与五旬节时所说别国的话不同的。下由「我的悟性没有果效」一语,推想是指说方言者不懂自己所说的话,只不过是得了一种感情的经历而已,然而若从前一题中所举的理由看来,就不能赞同此意的解说了。
②「我的灵」和林前十四15、16两节的「用灵」都指人的灵被圣灵所感,其中自然有部分属于感情作用,但却不仅限于感情,这灵就是人与神交通来往所凭借的,也是被神的圣灵所感之点。若圣灵感动一个人的灵,使他说方言,自己是懂的,他与神交通而使自己得益处,然而按不通其方言者,则是一无所得,所以推想那说者的「悟性没有果效」,其悟性是指人内心的理解力和辨别力,「没有果效」乃指于那不通方言的听者未得造就而说的,这就是指那说者的悟性便未得到果效了,所以保罗接着说,要用灵祷告歌唱,也要用悟性祷告歌唱,使不通方言的人,能够明白其意领受,一同感谢赞美(林前十四15,16)。——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四14∼15】用方言祷告的人,不是用悟性(mind;nous)祷告。基督徒的生活固然不单是思想的运作,但基督徒的脑筋若没有果效(没有果子),他在信徒的恩召上实未齐备。这经文十分重要,因为其中强调智力的地位。要留意,重视智力,并不减轻任何属灵的热度。保罗在此并非主张无情的理性主义,说“方言”所表现的热切奋兴,也有它的地位。不过,它必须与悟性同时应用,这是“方言”本身所没有的。保罗特别提出两种集体崇拜中宜用的活动:祷告和唱诗。两者都必须透过思想进行,即要用悟性。歌唱(psallo)正式的解释是“有乐器伴奏下唱诗”,但这里作一般的用法(参26节,又见徒十六25,保罗唱诗)。保罗在此显然不主张令人听不明白的祷告(仪式化或情感用事的祷告?),或音调悦耳而不管神学内容的诗歌。祷告和歌唱都必须活用悟性。——《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6∼17】保罗转移注意力到另一个人身上,称为idiotes(从idios 而来,“自己的人”),指不与人来往的人。这字可解作“没有学识的人”(见徒四13;参林后十一6),也可以用来比对平信徒与祭司,平民与有官职者如法官,没有军阶(“privates”或“Gls”)的人与军官(见MM)。这里“不通方言的人”倒不难明白,就是指非信徒;可是23节idiotes一字又例外,一方面用来分别他不是信徒,另一方面又有别于非信徒(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有idiotai进来,或不信的人进来)。当然,保罗可以在两处取不同的字义,但两者十分接近,我们大可用同一解释。某些宗教性的组织里,这字用作“可参加祭祀的非会员”(BAGD),这也是线索之一。这些是“慕道者”,尚未归信基督,但有追寻的心,也就不再是“不信者”了。这样的人对“方言”的感恩祷告,未能领会,也就无法接纳。阿们是希腊文的音译,也是希腊文从希伯来文的音译。“阿们”是动词“证实”的分词,用作副词,表示“真实”的意思。“阿们”是会众对祷告的回应(如尼八6),这里正是这意思。祷告结束时说阿们,表示对别人的祷告认同,当作自己的祷告一样。但那idiotes对方言的祷告不能响应,因为他不知祷告的内容。其实,其它人也会有同样情形,不过人人都关注这idiotes,希望早日领他归主。——《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17】我们在教会中一切行动,都该有『造就别人』的灵。这正是前章所说爱的原则――『不求自己的益处』。――《读经指引》
【林前十四18∼19】保罗贬低“方言”,并非“酸葡萄”。他比哥林多人说方言更多,他也为此感谢神。方言是好恩赐,但在教会中(=“在会众中”;希腊文没the),他宁可说五旬教导人的话,过于滔滔不绝的方言(参Robertson,“合用胜于出众”)。在教会中,当然是指“在基督徒聚集中”,不是指建筑物,今日的字眼会有这用法,那时并未有基督教教堂。——《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20】「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
弟兄们的称呼,再表示保罗对他们的亲情,把责备缓和了,也把辩论的话题拖慢,集中在下面要说的话上。在心志上(现在命令式)不要作小孩子(不要像小孩子那样思想),表示收信人如今正是这样,保罗吩咐他们不要再继续了。直译的意思是“在脑筋上不要像小孩子”(mind)这个mind又与14节的不同。这里用复数的phren,即“腰部”、“横隔膜”。古代人把思想的功能归这部位,因此这字就与我们的“心思”(mind)同义了。这字与nous也没多大分别,保罗的用意是叫他们不要思想幼稚。哥得解释:“孩子的确有些特性,喜欢有趣的多于有用的,喜欢夺目的多于坚实的。哥林多人爱好方言,正是孩子的表现”。但在恶事上作婴孩,却是好的。在恶事上该存孩子的态度,思想上,就该作大人(teleioi,“成熟”)。——《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20信徒在恶事上要作婴孩有何教训?】
答:在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多爱奇妙的恩赐,如说方言等,是出于婴孩的心理,保罗是比他们多有说方言恩赐的人,但他深有经历方言,并不强调此为有益于人最重要之恩赐(林前十四18,19),所以他承接上文,勉励那里的信徒说:「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林前十四20)这里所提的婴孩,表明他的特性与欢喜好奇的小玩物,过于看重小事,并且他是心存诚实,天真无伪,没有沾染犯罪的恶习,因此耶稣曾要门徒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在神的国正是这样的人(太十八3;可十14)。同样,保罗亦以婴孩来作比喻,要信徒不能过于看重方言,而轻视更重要有益的恩赐,凡是过于重视方言的信徒,他好像婴孩欢喜小玩物一样,表示他在真理上如同婴孩的心志,尚未长大成人,同时保罗要信徒在恶事上作婴孩,意思是要他们能够诚实无伪,像小孩子心里那么纯真,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是矣。——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四23~25】『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就必将脸伏地,敬拜神说,神真是在你们中间了。』可见教会的实际,就在于神的同在,和神的权能。那里有一班圣徒,当他们聚集的时候,真能明明显出神的同在和权能,甚至另外邦人也不得不俯伏承认,那一班圣徒才能实际的代表『全教会』。――《读经指引》
【林前十四24∼25】劝醒(elenchetai)意思是“自省自责”;这字用在圣灵叫世人为罪自责(约十六8)。神的话能叫不信者醒觉自责。审明(anakrinetai)见二14。先知讲道的果效,是把人的景况揭露出来,他整个内心被照明。他自以为深藏不露的一切,都受到责备审判,这工作只有神才能作。因此,先知讲道的结果,是那人因此敬拜神,承认神真在教会中。先知讲道把人领向神。——《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26】「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
聚会的时候,指聚集敬拜。各人(或“each”,hekastos)不一定指每个人聚会中都有所发表。不过,这也表示每个人都该参与敬拜。奇怪保罗没提“先知讲道”,也许启示意思一样。诗歌或“诗篇”(AV,JB;psalmos)正式来说是指有乐器伴奏的歌,不过也可指普通的歌。教训(didache)是一篇基督徒信仰的教导,启示是神向信徒特别的指示,也许是“先知讲道”,或类似的信息。翻出来,指翻方言。如此看来,聚会中有各式各样的内容,但总则是“凡事都当造就人”(NASB),保罗一直强调这一点。——《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26】原文该译:『弟兄们,这是怎样呢?当你们聚会的时候,你们各人有诗歌,有教训,有方言,有启示,有翻出来的话,让凡事都为造就人而作。』这一节的意思是:在聚会里有的人是有诗歌,有的人是有启示,有的人是有教训,有的人是有方言,有的人是有翻出来的方言,他们用他们所有的来造就教会。这里所说的『有』,并不是个人的喜好,也不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也不是一时情感的冲动;这里所说的『有』,乃是平时在神面前学习中所领受的一点,在灵里所组织的一点,这些属灵的积蓄,就是我们的『有』;在聚会中,就能随从圣灵的引导,拿出来供应教会。―― 倪柝声
在教会里有两个难处。一个难处就是没有的自以为有。往往有的神的儿女并不是那一个人,但是他要说那一个话;根本神在他里面没有说话,神在他里面没有作工,他里面是空洞的,但是,他就是喜欢发表,喜欢说话。这就叫教会得不着造就。另一个难处,就是『有』的人不肯随从圣灵的引导。有许多弟兄姊妹,主在他身上已经说话,可是他一直在那里等候,压制自己不说话,这就叫教会该得着供应而没有得着。总之,你如果觉得里面是空的,你就不应当说话;你如果知道你有,你就应当供应教会。―― 倪柝声
有的人来聚会,好像是来参观的,好像是来作旁观的。这样来聚会,就是把死带到聚会里。多少次聚会的发死,乃是死在这一班旁观者的手里。身体有一个原则,就是交通。身体的交通,就是彼此供应。一个肢体甚么时候违背这个律,甚么时候就把死带到身体里来,就成为身体的重担。―― 倪柝声
你所能分给教会的,不是你忽然想起的,不是你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是你平日所有的,是神在这些日子中所给你的。是神在这些日子中把你带到一个地步,把你造成功这样一个人,然后你就用你所有的分给人。―― 倪柝声
神乐意祂的儿女在聚会里运用他所有的恩赐。我们不能运用我们所没有的恩赐,我们只能运用我们所有的恩赐。运用恩赐的聚会不是说谁都可以说话的聚会。乃是谁有恩赐就可以说。我们反对一个人的执事,我们也反对许多人的执事。这样的一个聚会,不是公开给全体弟兄姊妹的,而是公开给有恩赐、有执事的弟兄的。作口的不开口,却盼望手、脚开口,难怪聚会没有供应。―― 倪柝声
【林前十四26】聚会中的活动,不该根据安排,乃跟根据『有』――『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这个『有』,就是圣灵的引导和托付。所以单单照着外面的安排,叫那没有诗歌的题诗、领诗,叫那没有教训的带领别人,叫那没有启示的释放话语…当然不会显出神的同在,也得不着圣灵的祝福。――《读经指引》
【林前十四26~33】廿六节是说,圣灵按着我们所有的来引导我们。27~33节是说,圣灵的引导也是按着环境的。一面,你用你所有的供应教会;一面你又要学习『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你有东西你,有资格摆进来,但是你还得要看大家有多少。『有』,叫我有资格供应;『环境』叫我学习如何受引导。圣灵不会引导我们供应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圣灵的引导也不会违反『两三个人』的原则。我在神面前如果『有』,我就能受引导起来说话弟;兄们在神面前已经有所得着,我就不必再说话。―― 倪柝声
说方言的,是灵在那里说;先知讲道的,是灵在那里讲;启示的,是灵在那里启示;所以聚会离不开灵,说话的人也脱不开灵,我们必须感到灵、摸到灵、顺从灵,也得在那里分辨灵。―― 谢模善
【林前十四29∼31】先知讲道也有规限。正如“方言”一样,一次聚会两人或三人作先知讲道便足够。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一句,其余的不知是指甚么人。可能指其它作先知讲道的人,但由于有种恩赐是辨别诸灵(十二10),很可能是指这些人。也可能指全会众(参约壹四1),Grudem持这见解(p.62;巴勒特亦然)。因此,那自称先知的人说的话,也需要合宜的方法分辨,不能囫囵吞枣。一般来说,似乎每次有指定的先知说话,但也可能坐着的得了启示(正在说话的人显然是站着的;参徒十三16;古时教导者是坐着的,TDNT
iii
p.443,会堂里亦然,参路四20)。这时指定的讲者就当让位。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可以作先知讲道,也许指所有会众(巴勒特),也许指所有先知,目的为叫人人得教导劝勉。——《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32】『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邪灵作工的原则,都是抹杀人的自由意志,叫人不由自己的受辖制。圣灵作工的原则,却正相反,祂虽有无限大能,却温柔如鸽;尊重人的自由意志,照着人的意愿,而来供应人。所以在属灵的事上,千万不可勉强自己,更不可勉强别人;一切都该顺乎灵,自然而行。――《读经指引》
【林前十四32∼33】第32节中三个名词都没有冠词,听起来就如箴言,“先知的灵是顺服先知的”。先知讲道是神启发亮光的途径,但“先知自己要控制先知的默示”(NEB)。因为,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若先知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灵,聚会要有规律次序就没有可能了。但保罗认为神的本性保证不致有这混乱的埸面。神是安静规律的神,因此必然带来安静,而不是混乱。
安静后该用句号接下去的属下一节(如NIV)。有人依AV的方式,当是接着上面的(Robertson和Plummer,巴勒特)。不过,这样广泛的原则只用教会惯例来说明,似难以接受。——《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34妇女可以在会中发言讲道么?】
答:关于妇女可否在会中发言或讲道问题,已为解经家们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解释,但是各有主张,迄无定论,原因是在保罗时代的教会,有其特殊的背景,而发生聚会不同的情形,使保罗对于当时的哥林多教会妇女,作了不同的教训和约束,令今人难解难分,如在林前十一5节中,表示妇女在聚会中是有讲道或祷告的规矩,只吩咐她们要蒙头(参二一八及二一九题),并没有禁止她们说话,而后在此处又禁止她们在会中要闭口不言,不准她们说话(林前十四34),但这两处的教训,是依当时的教会情形而定,决不会是自相矛盾的言论。为要学者明白这件事,提供下列几种见解藉为参考。
①有人以为林前十一5节所指的女人讲道,是只限于小型聚会,或是妇女聚会而说的,如家庭聚会,妇女团契等聚会,妇女是可以讲道的,至于在大聚会中,如主日崇拜,大奋兴会,则妇女不许讲道。但这种解说,并非令人十分满意,因在此处林前十一2-16节中,并没有两种聚会的分别,同时提到祷告,和蒙头的问题,显示那种聚会,乃为男女同在一起的一般聚会。
②有人认为保罗在林前十一5节没有提到女人的丈夫,乃指未出嫁的女人可以讲道,而在林前十四35节,则提到是已结婚有丈夫的妇女,不准她们讲道。
③有人以为林前十四34节中不准她们说话,是指33节以前的说方言而论,意即妇女在会中不准她们说方言,但这说话与方言在原文字并不相同。
④按十四章内容所述,可知当时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聚会情形甚为混乱,所以保罗要妇女们「闭口不言」和「不准说话」,是指不准在聚会中插嘴多言发问而言(林前十四34-35),使他们学习顺服安静,注重聚会的秩序,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局面(林前十四33,34)。
⑤我们从这林前十四34节「顺服」二字看来,禁止妇女发言所本的原则,与林前十一2-16节的教训原则是一致的,并无矛盾。此后,保罗在提前二11,12节也将这原则阐明得很清楚,注意他在此处所提「不许女人讲道」,这「讲道」二字原文是施教或教训,与太四23,廿八20,西三16节的教训原文同字()(如吕振中译作教训),将这三处经文一起研究,可见保罗论妇女的教训,其注意点,则皆包括在顺服二字之内了(参弗五22)。
⑥按旧约先知约珥的预言,神曾将祂的灵浇灌妇女,使他们说预言,这应许在五旬节时已得应验(徒二16,17),且又应验在腓利的四个处女身上(徒廿一9),在诗篇上说:「主发命令,传好信息的妇女成了大群。」(诗六八11)在哥林多教会的亚居拉之妻百基拉,是曾经讲过道的(参徒十八2,26;罗十六3-5),再就是保罗当时教训的要旨而论,若妇女在聚会时蒙圣灵的感动,祷告或讲道,并不禁止,只要她蒙头表示顺服就是,然而这蒙头只适于当地的风俗,并非常例,若在无蒙头风俗的地方,妇女在会中祷告或讲道,只要存有顺服的态度即可。
从上述各点情形看来,笔者认为教会妇女姊妹,若确已具有圣灵所赐她的讲道恩赐,而且又实在显出她内在敬虔圣洁,外在的仪态朴实端庄,则在会中讲道亦无不可。事实上,在今日的教会中,像这样的姊妹,已是触目可见了,是无理由禁止她们讲道的,除非她们所讲的是出于异端邪道,那就另当别论,要把她们从会中赶出去。——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林前十四34保罗不准妇女在会中发言,是否表示女人不可上讲台讲道或发言?】
保罗在此不准妇女在会中发言,似乎不准妇女讲道,但是保罗在十一章5节却提及“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一语,证明在哥林多教会有“妇女讲道”。所以如果根据这十四章34节和提摩太前书二章12节所说的话而立下一条规例,“不准女人讲道”,是不合圣经教训的。
保罗在同一本哥林多前书中到底是否作了矛盾的言论,前面说妇女讲道,后面说妇女应闭口不言?
关于此事,有下列各种解释法:
一、有人解释十一章5节所说女人讲道只限于较小的聚会,如家庭聚会、团契聚会等,女人可以讲道;在主日的崇拜聚会或任何大的聚会,则妇女应让男人去主持。
二、十一章5节是指未出嫁的女人可以讲道或作见证,该处没有提到她的丈夫,但在十四章34节则提到她们在家问丈夫,表示是已嫁的妇女,不应讲道。
三、有人认为十四章34节与35节应该连在一起,不应以34节起为另外的一段。34节所说女人发言,是指33节以前的“说方言”而言,意即妇女在会中不应说方言,讲道则可(十一章5节)。
四、本人以为保罗是指喜出锋头的妇女,曾在哥林多教会中造成混乱局面,所以劝她们不应再发言,对教会的议决事件或教义的决定不应插嘴。因为35节36节提及“学什么”与“神的道理”,表示这些喜欢在会中发言的妇女曾对本书第一章至十四章保罗所答辩的种种问题表示过不成熟的意见,引致会中混乱之故。
但保罗并不禁止妇女讲道,因为哥林多教会的百基拉(亚居拉之妻)是能讲道的,她的名字常在她丈夫之前(参阅罗马书十六章的难题研究)。保罗在哥林多写罗马书信的时候,曾指名问候哥林多教会许多人,其中妇女亦甚多(罗十六章),这就表示哥林多教会有许多能言善讲的妇女。
保罗以后对提摩太所说的“我不许妇女讲道”一语,原文是“教导”不是“讲道”(提前二章12节),参阅该书的难题研究。
神使用人为他正当发言,是不受人为的限制的。神可以用男人,亦可以用女人(底波拉)为领袖。他在必要时也用孩童(撒母耳),甚至毛驴(巴兰的)发言。
神曾用腓利的四个女儿说豫言(徒二十一章9节),她们都是处女,在五旬节时,许多人讲方言,也有妇女在内,因为是应验约饵先知的豫言(珥二章28节;徒二章17一18节提及儿女与使女)。――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前十四34∼35】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参四17)这话若与上句相连的话,保罗是叫哥林多人要依从基督徒公认的惯例。妇女若以教师自居,在大多数人眼中,会叫基督教受抨击。事实上,希腊人不赞成妇女在公开埸合说话的。Plutarch说有德行的妇女“应当谨守,有外人在埸时,不说话”(Advice to Bride and Groom
31);又“妇女要说话,就对丈夫说,或透过丈夫荐言”(同上,32)。保罗叫他们要留意习俗;他再说,律法也吩咐她们要顺服(他没加上“她们的丈夫”;只是概括性的身分,参弗五21)。多数人认为他引的是创三16(但有如其它地方引用的一样,他可能指创一26以下,二21以下)。——《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34~35】足见当时好说话的妇女是少数,保罗不愿因一两个人耽误了大家,并且有些问题可以在家中问丈夫,而不必啰唆大众。妇女讲道或受感祷告是可以的,但总要取顺服的态度。―― 牛述光
【林前十四37】「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
保罗对自己所写的视作极高权威,是主的命令(主字是强调式)。这真是再高不过的了(我们不可忽视这一点,由此可见新约作者对所得的默示的态度)。这不但是主的命令,而且凡是先知,或是属灵的人,都会看得出来。哥林多有人自认有属灵辨别能力,那么,就让他们看出这默示来。——《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38】「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
不少版本与AV(及LB)的经文相合,“若有人无知,就让他无知吧”(agnoeito),不过不少学者同意麦子格的见解,用agnoeitai。这意思是“无人认出他来”(RSV
NASB),但谁认不出他呢?JB作“你必认不出他来”,而NEB作“神不认许他”。也可以把动词当作未来式,这就如莫法特的解释,“若有人不理会这个,他这人就必被弃”(指审判之日)。上述各解说都有可能,我们无法肯定接纳哪一个。幸而,主旨是明显的:凡是属灵人必认出神的声音透过保罗说话,若不理不管,就自取其咎。——《丁道尔圣经注释》
【林前十四章综合】保罗虽然如此看重先知讲道,但他自己并不忽略说方言;他不但指明说方言的属灵价值在于『造就自己』(4),并且他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的经历――『我说方言比你们还多』(18)。凡过来说,他对说方言既有如此的认识和经历,却能这样重视先知讲道在建造教会这事上的地位;并且他自己也是一个何等伟大的『先知』。这教训我们,对于属灵的事,该有大的心胸,和平衡的追求。根据一己的认识和经历,而重看这个,轻视那个都,是证明我们对基督的丰满还不够认识。――《读经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