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彼得前书第三章拾穗

 

注解】【拾穗】【例证】【纲目

 

【彼前三1「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本节显示作妻子的对未信主的丈夫,有责任把他感化过来不信从原文有不肯信从的意思,对待这种丈夫的方法就是用好品行感化他。顺服丈夫,就是感化丈夫好品行之一。

    注意:使徒在此特别注意顺服的结果是把丈夫感化过来,原文感化过来就是得着的意思,在林前七16译作字,也就是得着丈夫归主的意思。圣经不是说妻子的好品行可以把丈夫感化为好人,乃是说因妻子的顺服,可使丈夫受感化而肯来信从基督。――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1「…他们虽然不听道(),还可以不用道(),而因妻子的品行被得过来(被感化过来)(新译)。信道是从听道而来,但不听道的人也可以有办法,就是用品行去获得他。所以人信主有两个办法:传道与品行。『被感化过』原是被得过来,是获利的意思;妻子出的代价是品行、温柔,但是得过来的是生命,因此是获利的事情。 牛述光

 

【彼前三1「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在原文这是一句带命令语态的话,而且在时态上是表示一种经常的态度。这「顺服」一词可译为「服在下」之意或「隶属于」(Subordinate to)。──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1「顺服」是军事名词,其意是「在职位之下」。──华伦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三2「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圣经既注重妻子应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也说明了作丈夫的不应只爱妻子的美貌,更应爱妻子的美德。――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2「看见,」或译注意的看,凡承认自己是基督徒的,他的行为都该引人注目。因为品行的影响是大过言语的。 牛述光

 

【彼前三3「穿美衣,」原文是穿时髦的衣服。 牛述光

 

【彼前三3『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装饰。』『辫头发』这一个字,在原文里是指着把头发作出许多花样来。『戴金饰』就是戴首饰,我们基督徒也不能作。『穿美衣』恐怕与许多颜色有关系,样式也有关系。―― 倪柝声

 

【彼前三34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这意思就是不要以外表之奢华、美丽为装饰。奢华的妆饰必耗费大量的金钱,信徒在世上既是寄居的客旅,应为福音而努力,就当省去不必要的浪费,过着崇尚朴素的生活。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神面前是极宝贵的。这意思就是要注重内在的美德过于外表的华贵。不独是关系生活方面的教训,更是基督徒对于生活的一种观念。信徒应在思想上认识华贵的服饰并无可夸,朴实的生活才是可贵的,然后才会造成一种崇尚朴素的风气。――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3~4彼得在此并不表示不修边幅为属灵美德,他只是要指出一个基督徒女性内在美德要比外在美化装饰更为重要。这是基督徒妇女正确的价值观。──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3~5圣经里有许多处说『圣洁的人』Holy Man,好像全部圣经只有这一个地方说『圣洁的妇人』。圣洁的妇人,不应该在衣服、外表上讲究。一个女人穿得非常好看,但是脾气像一只狮子一样,倒不如不穿好看的衣服。如果一个女人又温柔,又顺服,你看见这是很好看的妆饰。── 倪柝声

 

【彼前三4『安静的灵』,不生是非,不起风波,不摸不相干的事,不干豫别人,不被激动而参与过问,卷入漩涡。

 

【彼前三56妳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圣经以那些照亚伯拉罕之信心去行的,称他们为亚伯拉罕的子孙(罗四12),在此则以那些按撒拉之榜样去行的为撒拉的女儿。撒拉为顺服神的旨意而顺服丈夫,与丈夫同心等候神的应许,基督徒妇女也当按相似的原则,作个仰赖神的圣洁妇人,而表现出应有的美德来感化丈夫。

    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这行善广泛地指一切善行,但也指以上把丈夫感化过来及所表现的种种妻子的美德;并不因丈夫的恐吓,而放弃信仰或不再想感化丈夫;这样的妻子,就是与古时仰赖神的圣洁妇人同一踪迹的。当时可能有些不信主的丈夫本身行为很坏,又威吓妻子,在信仰方面逼迫她们,所以彼得提出这种勉励的话。――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6妇女是温柔的,但柔中有刚,就是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 牛述光

 

【彼前三622自动的顺服与被动的顺服】『听从』(6)一词原文为hupakouo,由hupo(在下)akouo()二字合成,原意为情感的顺服,亦可称为『自动的顺服』,如妻对夫,子女对父母,仆人对主人的顺服,均可用此字。

         『服从』(22)一词原文为hupotasso,由hupo(在下)tasso(指定)二字合成,意即指定在下之人必须如此作,这字后来转变成军队用字,指『制服仇敌』、『政府管辖百姓』、『军官使士兵绝对服从』等。可称为『被动的顺服』。门徒向主耶稣报告,他们曾制服了鬼魔(路十17)。保罗说:在上有权的,人人当顺服他(罗十三1),便是这个『被动的顺服』。

         基督徒与主耶稣有爱的关系,很自然地会『自动的顺服祂』,但在其它的关系上,我们是祂的百姓,是祂的士兵,也应绝对服从祂的命令与指挥,正如祂也『服从』万物之主一样(林前十五27)

         顺服能产生更多的爱,顺服可使我们蒙更大的恩惠。―― 苏佐扬《原文解经》

 

【彼前三7「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注:“情理”原文作“知识”),因她比你软弱(注:“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按情理即应合乎人情道理与圣经真理。情理又可作“知识”,这意思就是要了解妻子的苦衷;用了解和体谅的态度与妻子相处。

    “因她比你软弱”,“软弱”指体质方面,妻子比丈夫软弱,因而需要丈夫更多的体恤与扶助,也就是需要丈夫用爱心相待。本句原文是“软弱的器皿”,表示妻子也是神的器皿,放在家庭中;既称为软弱的器皿,自当格外小心爱护,不可轻率了。“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即指在神前都一样蒙恩,并无分别。这句话暗示当时信徒多半全家归主,他们对带领家人归主是十分尽力的。

    “礼貌”若流入虚伪则无益(礼貌而无诚意就是虚伪,但礼貌本身并非虚伪),但在夫妻的生活中需要适度之礼貌,要互相尊敬,才能长久相处。在此圣经要丈夫敬重妻子,但弗五33亦叫妻子敬重丈夫;综合来说,圣经认为夫妻相待,应互相敬重。

    “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丈夫没有用爱心对待妻子,会使祷告受阻碍,这是被许多人忽略的。祷告之蒙应允,与我们如何待人,有很密切的关系。而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亏负了我们最亲密、熟识的人,但这种亏欠,同样使我们的祷告不蒙应允。――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7「按情理」原文为「知识」,意思是按实际的智慧与同情,即说丈夫要以同情心来了解妻子,对妻子需要有敏感,对她的感觉有反应。──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7「与她同住」不只是住在一起之意,这词原意更含有两方面的意思:(1)在家中与妻子一同分担照料家务之责任;(2)犹太七十士译本将这词译作「认识」、「同房」,特指夫妻性生活关系说的。换言之,丈夫有则任去满足妻子性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基本要求,这是作基督徒丈夫一项重要的责任。──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7『丈夫…要按知识和妻子同住;…要敬重她。』按知识,就是凭理智,照事理,而不感情用事。作丈夫的人,该一面体贴妻子的软弱,照各方面的实情,照顾她,对待她;一面又敬重妻子,不可因妻子是软弱的,而轻看她。―― 倪柝声

         『妻子…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彼得在这里说,妻子乃是一同承受恩典的器皿。换句话说,神喜欢夫妻一同来事奉祂。不只是一个人受恩,乃是两个人共同受恩。―― 倪柝声

 

【彼前三7软弱器皿的意义】『因她比你软弱』,下有小字『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古代有用器皿来比喻身体的;例如保罗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林后四7)。英文本直译彼前三7『软弱的器皿』为weaker vessel。这成为英文论及女人或女性的成语,其意等于weaker sex。天主教本译此处为『待她们有如较脆弱的器皿』。── 邝炳钊

 

【彼前三8「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体恤”含有较老练、刚强的人,同情较软弱、幼小的人的意思。“存慈怜谦卑的心”,就是存着仁慈、怜恤和谦卑的心。――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8「同心,」心有知、情、意三部,本处的心是意的部分,所以可译同意、同志。「体恤,相爱如弟兄」都是情的方面;「有存慈怜、谦卑的心」谦卑这词是当时的哲学家们不肯把它当一个德行的名字,用只有新约采用了,意思是要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 牛述光

 

【彼前三8「体恤」原文是「同情心」,意思是彼此分享其感受,不论这些感受是喜悦或忧愁的(参罗十二15)。──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9「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为此蒙召,本句指上文,亦可指下文(参二21)。指上文即为义受逼迫、为彼此体恤、存慈怜谦卑的心待人、为受辱骂时反倒祝福……而蒙召。主选召我们的目的,是要我们活出这样的见证来。但同时本句亦指下文,即为使我们承受福气而召我们。我们如何得以蒙神选召来承受福气?都是因祂的慈爱和饶恕。所以我们也应当饶恕弟兄,存慈怜相爱的心,一同享受神所赐的福。因为神召我们,不但要我们与祂和好,也要我们带领许多人与祂和好,要我们与一切弟兄和睦相处。――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9~12有一种的话,是基督徒不能出口的,就是恶言。甚么叫作恶言呢?就是辱骂的话、咒诅的话。神的儿女不能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许多人都是说:他这样说,所以我也这样说。人是问谁先说谁后说,但主乃是问你说了没有。不是谁先说谁后说的问题,乃是我们有没有说的问题。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脾气,才能约束自己的话语。不然的话,有许多的恶言就要说出去。神的儿女稍微不小心,连辱骂的话也会说的。我们如果说出辱骂的话来,既不荣耀神,也叫自己得不着神的祝福。── 倪柝声

 

【彼前三11「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原文有避开之意,在罗十六17译作躲避离恶是消极方面避开罪恶。信徒若想不被罪恶缠累,就不要去接近罪恶。人若与试探接近则难免不陷于试探,所以信徒当避开试探,不给魔鬼留地步。

    但以上只是消极的方面,积极方面还要行善。这行善直接指上文的与弟兄相爱和睦,不以恶报恶。注意:本大段中几乎每一个小分段都提到行善(二15 20;6),而所谓行善的直接意思,就是指在各种岗位上所表现的基督徒美德。而这一切的行善也都是行神的旨意。――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11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假如我们出去寻找麻烦,我们定可找到它;但是假如我们寻找和平,我们也可找到。这并不是说「任何代价的和平」,因为公义总是和平的基础(雅三13~18)。── 华伦韦尔斯比《盼望》

 

【彼前三11~13行善与效法善】这里两次题到『行善』,一个是『离恶行善』,一个是『热心行善』,但在原文是不同意义的。

         『善』字,原文是agathos,这里的两个善字都是一样的,不过『热心行善』一词,原文为mimetes,保罗在林前四16所说:『求你们效法我』,和弗五1所说『你们该效法神』的『效法』一词,原文便是这个字。

         『善的效法者』是甚么意思呢?即:(1)效法别人的善行;(2)作善行的门徒;(3)试试看日行一善。这个人必须先有『离恶行善』的经验,才能再进一步作『善的效法者』。

         『离恶』一词的『离』字,原文是ekklino,其字尾klino意即『斜卧』,前缀为ek(出来),意为『从斜卧之处出来』,许多人『斜卧』在罪恶中,基督徒应从那些罪恶的习惯与嗜好中出来,同时学习行善。作一位『善的门徒』,不再作『恶的依恋者』。

         每位基督徒都应『日行一善』,但还有不少从前与罪恶有关的习惯与嗜好,缠绕着我们,使我们无法『效法主』。求主用圣灵的大能帮助我们,跟着先圣前贤的脚踪往前行,努力面前,忘记背后。努力行善的门徒可以享受神所赐许多属灵的特权。―― 苏佐扬《原文解经》

 

【彼前三14「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注:“的威吓”或作“所怕的”),」

    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这是根据赛八1213的话劝勉信徒。既然是为义受害,当然不必怕人,因为人的逼害至多不过使我们今生受亏损,但是主的话使我们知道,今世为主所受的损失,将使我们获得更大的收获(参罗八18;林后四17;路十八2930;提后二1213;启二10)。――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14「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

当彼得写这些话,正有极严重的试炼。逼迫从神的家已经开始了,这可怕的暴风雨的震动,已经响澈在尼罗王的暴行之中,以后传遍罗马世界。所以这封书信确鼓励了这些散居在各地的圣徒,但他们不惊惧,大家读了这书信,甚至得着安慰。

亲爱的同道请记得,耶稣已经受过苦,主已经在你以前走过这些荆棘的路,看在杂草上海染着祂的血。你是否愿意与祂一同受苦,好分享祂的荣耀?只有在受苦中,我们才可体验世界的痛苦,而安慰别人,为他们代求。或许你还不知道耶稣内在的温和与友情,在祂每日受苦的背后蕴藏着。除此以外,他们的惧怕比实际的经验要坏得多了。也许神完全救祂的见证人脱离肉身的苦楚,对旁观者简直无法忍受。

很多为主受苦的人曾有这样的经验,他们都从主那里得着力量可以坚持下去,保持无亏的良心,不可怕人而逃避,当你勇敢去受苦的时候,连火都失去其猛势。

── 迈尔《珍贵的片刻》

 

【彼前三14不要怕别人的威吓】『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下有小字『的威吓或作可怕的』,小字是原意,全句应为『不要怕别人所怕的,』当时罗马君主逼迫基督徒,威吓他们要称该撒为主,不然,可能格杀勿论,士每拿教会监督坡利革八十六岁,仍遭受这种威吓和迫害,成为教会史上可歌可泣的事,很多人害怕这种威吓,不敢承认主,故中文圣经译者参照上文的为义受苦,和腓一28『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把彼前三14人所怕的,译为威吓,唯有按照下文所说的心中有盼望,才不会怕人的惊吓。── 邝炳钊

 

【彼前三14「不要怕人的威吓,」原文是不要怕人所怕的;人怕甚么,人就拿甚么来威吓基督徒。他们怕死,以为基督徒也怕死,所以就以死来威吓基督徒,其实基督徒是不怕死的。 牛述光

 

【彼前三15「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温柔,是一种谦卑、柔和的态度,不因自己有好见证而轻视别人。这种态度使人易于接近,又使圣灵易于动工。敬畏,是对神方面,不敢窃取神荣。在人们看见自己的敬虔生活而追问缘由时,要将一切荣耀归神,承认一切表现都是出于神的恩典。――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15「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许多基督徒没有经历圣灵的能力,乃因着他们缺乏了敬畏祂的心。他们所以缺少敬畏,乃是因着他们的眼睛尚未被开启,因而没有看见圣灵内住同在的严肃事实。圣灵住在信徒的里面,这是一件无可争辩的事实,但他们却没有看见。为什么有些神的儿女是过着得胜的生活,但另有些却经常在失败的情况中?这个差别,不在于有没有圣灵的同在(因为每一位神的儿女,都有圣灵住在他里面),乃在于有些信徒认识圣灵内住的同在,而有些信徒却没有这种认识。为此其结果是:有者乃清楚认识他们的生命是属于神的,而有者却仍然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只要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心是神居住的所在,就会有革命性的巨变。――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心里尊主基督为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要在你们里面尊基督为圣,像尊祂为主一样。── 倪柝声

 

【彼前三15「缘由」原文”logon”可译作「理智的道」。「回答」这词原文“apology”含有辩护、解答之意义;在古点希腊文是指法庭上作上诉、辩明证实之行动。──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15护教五原则】(1)「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正确的信仰实质内涵;(2)「心中盼望的缘由」,信仰是合理的,以致可作理性的辩护;(3)「要常作准备」,平时进行积极的研究、探讨、熟悉和掌握信仰内容;(4)「温柔、敬畏的心」,护教时应有正确的态度;(5)「回答各人」,要有沟通传达,彼此了解对方的立场,才能作出有意义的对话。──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15自我鉴察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我的工作常需要采访人。我常常问他们:你是如何成为一个基督徒的?
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呢?你能给我一个清楚而有圣经根据的回答吗?
也许现在正是你弄清救赎的基本道理的时候。这不是为了回答记者的问题,而是让你清楚自己的的确确是神的儿女。
请问你自己这些问题:
我是否承认自己犯了违背神的罪?罗马书323节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因为我们的罪,使救赎变得如此重要。我们需要被饶恕。
我是否承认主耶稣是为了赎我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我是否已经接受他为个人的救主?(罗109~10)救赎不是尝试让自己活得像主耶稣一样,或相信他是好人,而是接受他为我们的主。
我愿意过让主喜悦的生活吗?这可证明我们对他的信靠是真诚的(约壹23~6)。
你知道自己得救吗?这是你要回答的至为重要的问题。
我是个罪人我需要主,
我蒙救赎并非自己的功劳;
是基督的大能和大爱
让我有永生的盼望。
主的每一项工作都是重要的。
──《生命语》

 

【彼前三16维持一个好的良心】「良心」的英文字是Conscience,来自两个拉丁字:Con其意是「和」及scio其意是「知道」。良心是对我们的见证给予内在的判断,使我们「得以知道」;赞同我们的行为或控诉我们的行为(参罗二14~15)。一个所谓的「密封的良知」就是一个犯了罪的人,对于是非不再敏感(提前四2)。甚至可能的是良心有毒,以至于当一个人作好事,却认为这些事情作得很糟并且加以责难!这在圣经中所谓的「罪恶的良心」(来十22)。── 华伦韦尔斯比《盼望》

 

【彼前三16按正规来说,基督徒不「制造」问题;他们是「表明」问题。── 华伦韦尔斯比《盼望》

 

【彼前三18「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注:“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

    ……”表示祂曾经走过我们所要走的路,祂已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20),又在前面引领我们走这条路,为我们解决走这条路的一切疑难。我们这些被引导的人,对于引导我们的主最重要的本分,是全心信赖祂、跟随祂。

    按着肉体说祂被治死,按着灵性说祂复活了。在此按着灵性原文是toi pneumatiby The Spirit藉那灵(指圣灵)的意思。下节第一句祂藉这灵原文是en hoi)即in which在那灵里。所以这按着灵性绝非表示基督只不过灵性复活,而没有身体复活。――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18「复活了,」原文有振兴、活泼有能力、能使别人活的意思,与一般用的复活不同。 牛述光

 

【彼前三18「一次」原文是「一」字(hapax),是过去式,表示一次过完成,不在重复的行动,实在,耶稣基督的死是一次过的决定性行动,将自己呈献给神为牺牲代赎的祭物,这与大祭司在赎罪日年复一年地献上赎罪祭是何等的不同阿!──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

 

【彼前三18受苦以至于死】『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下有小字『受苦有古卷作受死』,此古卷以基督不独为我们受苦,而且为我们的罪受死,此是最基要的福音信仰(林前十五2~4)。── 李启荣《圣经小字解》

 

【彼前三18-20 “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一语,是否指主耶稣曾到过阴间去传道?使徒信经中有一句指基督曾下阴间,是否根据此处经文?

    任何解经人士都承认这是新约圣经中最难解释的一处经文。当我准备为这条难题下笔时,也曾头痛,因为没有一个解释能使我自己满意,我相信彼得是得圣灵启示而写下这些话,但他自己可能也未必完全了解其中奥秘,正如旧约先知们代神说预言,但他们自己也寻求了解预言的奥秘一般。

    在此,我将细心地将不同解释列出,而以最后的解释为作者本人认为最适宜的、作本难题的结束。

    一、使徒信经之说。使徒信经是使徒们所制定为初期基督徒所熟悉,该信经是帮助当时的信徒明白基督福音的大纲而设。该信经有两种,一种是有下阴间一语,表示主耶稣死后曾到阴间去。另一种是没有下阴间一语的。那种有下阴间一语的使徒信经,据说是东方教会(指希拉教又称东正教而言)所加,原来使徒信经并无该语。

    那些东正教教徒,认为彼得在这里所说的,基督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很清楚地足以表示基督曾到阴间去向那些在阴间(即彼得所说的监狱)的灵魂传福音。

    在说英语的教会中,对阴间一语也有争辩,因为有些英文的使徒信经,把阴间HADES)改为地狱HELL)。但阴间地狱的意义应有显著的分别。地狱在犹太人传统的意念中,是人死后灵魂受痛苦与刑罚之处。但阴间意即肉眼所看不见的世界,一切死去的人,不论善人恶人,都是要到那肉眼所看不见的世界去。因此阴间应包括善人的阴间恶人的阴间。主耶稣在路加福音十六章所说那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中清楚告诉我们,那财主与拉撒路之间有深渊限定(26节)。深渊使两者不能来往,是深渊把阴间分成平面的两部分,不是财主在下面,拉撒路在上面

    多数英语教会有识之士,均认为把阴间译为地狱,乃是十分错误的。他们认为,如果主耶稣真的曾到阴间去,也不会到地狱去的。我们可以说,恶人受苦的阴间,才能称为地狱,善人休息之处的阴间,应与乐园相同(路廿三43,参阅圣经难题第一集路加廿三章的研究)。

    这些东正教信徒相信,主耶稣死后,他的灵曾到善人的阴间里去对他们传道,告诉他们,在耶稣以前的信徒,也因他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恩而得救。

    二、恶人有机会悔改说。第二派解经人士认为东正教徒所解释的与彼得的原意并不符合。因为彼得说那些在监狱里的灵,乃是在挪亚时代的不信从的人。称那些人为不信从的人,已经是相当客气了。在创世纪六章告诉我们,挪亚时代的人乃是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5节)。他们应被称为恶人。这些恶人虽然曾听挪亚劝导,彼得后書二章5节说挪亚是传义道的人,但他们并不悔改。因此主耶稣死后曾下阴间,在阴间对那些因不听挪亚劝勉的恶人传讲他自己所完成的救恩。这样,那些在地狱里的恶人仍有一次悔改的机会。至于他们是否悔改,则不得而知云。

    三、对天使传道说。第三个说法是主耶稣死后曾在肉眼看不见的世界里向那些被神监禁的犯罪天使传道,宣告神的救恩,信者得救,不信者灭亡,天使亦不例外。假如这些曾犯罪的天使肯相信耶稣而悔改,亦可得释放。

    这一说是以几处经文为根据的,即:

    不守本位的天使,被锁在黑暗里(犹6节)。

    天使犯了罪,被丢在地狱里(彼后二4)。

    这些天使,与集体跟从魔鬼背叛神的那许多天使是不同的,许多解经家认为这些天使并不在起初跟从魔鬼背叛神的天使群中,乃是后来因犯罪(犯何罪,则不得而知,因为是属￿天上的秘密)而受处罚的,这些天使可能因听主耶稣在阴间宣传救恩而得释放云。

    可是,作者认为这一说法与希伯来书二章16节的经文有冲突,因为神并不救拔天使(指犯罪的天使),乃是要救亚伯拉罕后裔

    四、以诺传道说。这是莫辉德博士DRJAMES  MORFATT)的英文新约圣经译本所译的,是根据圣经外传以诺书所记载来推想的一种经文译法;

    莫辉德博士的译本如此说:

    借着这灵,以诺也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就是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以诺一名会无中生有,是有他的理由的。他认为早年抄经者,曾因视觉错误而抄错(或说抄漏)以诺的名字。根据希拉文圣经经文的次序如下:

    按着灵性说复活(原文为他却在灵里复活了)。

    他藉这里(原文只有ENHOKAI),意即在此,也但这个ENHOKAI“可能是ENOCH的抄经错误”ENOCH以诺

    因此,莫辉德博士说原文不是在此,也(或中文的他藉这灵),乃是以诺,也,于是变成:

    以诺也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根据犹太人传说,以诺乃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是神的代表,他每日与神同行。等到他被神取到天上去之后,又差遣他从天上下到阴间对那些犯罪的天使宣布他们犯罪的刑罚,永远不得赦免,也永远没有平安:

    莫辉德博士因此以为彼得前书三章19节的话乃是指以诺,而非指耶稣而言。

    不过,这个使人甚觉有趣的说法,并不能被正统解经家及译经人士所接受,而莫博士的圣经译本还有其它不少的特殊译法。

    (五)根据原文字义的说法。根据圣经原文,19曾去传道字,与22耶稣已经进入天堂进入同字,原文为POREU OMAI3)。这字的原意为由一处到别处的进行,并非降下,因此使徒信经如果是根据19节而加上一句下阴间,便是错误,因为这个字不是下去乃是走路的进行。中文译为,是很合原文的。

    同时,耶稣已经进入天堂进入也是这个字,一般人的印象认为耶稣升天是上升到天堂会的,那就更不能作字解了。

    这一派人士认为19节与22节乃是耶稣复活后所做的同一事件的两阶段。

    第一,他复活后升天,升天后,地上的人已不能再看见他升天后作什么。其实他在升天之时,一边上升一边向灵界宣传他的胜利,其中包括犯罪被囚的灵在内,这些被囚的灵,包括天使与人们。

    第二,他宣传胜利之后,便进入天堂胜利地坐在神的右边,天上的灵界便都服从了他(参阅以弗以书四章8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的难题研究)。

    六、从前传道说。这说为较多人所愿意接纳者。此说认为曾去二字并非主耶稣死后或复活的曾去,乃是挪亚时代的曾去,意即主耶稣是因圣灵而复活,这位圣灵,从前,在挪亚时代曾对那些不信的人传道,或说清楚一点,圣灵借着挪亚去传道,但他们不信。那些人现在已成为被囚禁的灵,因为他们老早已经死了,不再是、乃是,而且被囚在阴间了。彼得再说下去就说:当时只有八个人借着方舟得救。

    因此第18-20节照原意应该这样安排:

    在肉体里,他是被治死了,但在灵里,他是复活了。

    借着他(指圣灵),他在挪亚预备方舟时曾去传道给那些现在已经在监狱里的灵界听。

    至于以上各种说法,均有人采用,不过以之为参考则无不可,但如果盲目坚持某一种说法为绝对的,则未免有划地自限之讥了。

── 苏佐扬《圣经难题》

 

【彼前三19「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祂藉这灵,上文己经讲过原文在此没有字,仅是在这里面,英文圣经译作in which,就是在上节那使祂从死里复活的灵里的意思。

    曾去传道,就是借着那使祂从死里复活的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中的灵听。换言之,此句主要意思在于说明,祂曾藉以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中之灵听的,和那使祂从死里复活的是同一个灵。

    亦有解经者认为上节的按着灵性说,应译为在灵性里,这就是说,上节的灵性是指一种灵性的状态,而不是指圣灵,这对于我们以上的解释并无妨碍。因为本节中的既是in which的意思,指上节的灵性,则基督在灵性的状态中曾去传道……”和藉这灵曾去传道……”并无冲突之处。

    监狱是甚么地方?按原文phulakei)是一种拘禁的地方,绝非如天主教所讲的炼狱。该字亦与太四1;二十五36;徒五19 22;3;十二5等处经文所提及的同字,所以在此译作监狱不能说不合。不过这里完全未提这监狱的情形如何,它是否像阴间或黑暗哀哭之所,我们无从知道。但按下节说这些在监狱的诸灵乃是不信从的人,这些人在未正式进入火湖之前(启二十14),是在有火烧的阴间中的(路十六1931)。有解经者推想这里可能是一个临时拘禁灭亡之灵的所在(参彼后二4;6;启二十7)。――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19「传道,」原是『传报』,没有道字,大致主是在阴间夸胜。 牛述光

 

【彼前三19祂藉这灵,会去传道给监狱里的灵听何意?】

答:关于这一节的话语,解经家曾作颇多的辩论,各有不同的说法,但迄无绝对性的答案,因为隐秘的事是属于耶和华(参申廿九29),我们在此不必赘言哓舌,只有根据上下经文(彼前三18-20),加以研究,来对本题作重要的解释:

祂藉这灵——在原文上没有这个「灵」字,乃是「在这里面」,但即引指上一节末句祂复活的灵说的,意即「在灵里」(参提前三16),「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这样本节的意思,就是说,基督肉体被治死,灵性复活后,祂在灵性的状态中,向那些从前在挪亚时代不信从者的灵传道;但有些人却以为是基督的灵,在祂未道成肉身之前,曾在挪亚里面,借着挪亚的口,向那些洪水以前时代的人传道(参彼后二5;彼前一11)。在「监狱里的灵」——灵与监狱,乃指那些在无形世界中,脱离躯壳的灵魂受审判的情况而言(参彼后二4-9),但这监狱究竟是什么地方,是一个牢狱(太十四10,廿五36;徒五19;林后十一23prison),在罗马天主教有译作「炼狱」者,实无语言学的根据,他们幻想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有个居间的所在,名叫炼狱,为人们最初的去处,只是无稽之谈,完全没有圣经的根据(参路十22,廿三43;徒七59)。至于监狱的情形如何,彼得在此没有提说,它可能是指像阴间hades或是地狱hell的所在景况一样(路十六23;太五29;参九五及十八两题)。——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彼前三19人死后还有第二次机会吗?】

     彼得前书三19指基督向阴间监狱里的灵传道,这话何解?是否指基督向阴间已死者传福音?读者详究此段经文,当知道其含意并非如上文所述,否则这节经文便与希伯来书九27有抵触,而后者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彼前三18-20这样说:「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确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上文翻译为「传道」一词的,其希腊原文并非evangelizomai,却是ekeryxenevangelizomai意即「传好信息、福音」,若上文用evangelizomai,其含意便是基督钉十字架死后,他果真往阴间向失丧的灵魂传扬救赎之道。然而,上文使用ekeryxen,此字源于kerysso,意即「君王所宣布的信息」。因此,彼得前书三19乃指基督向阴间监狱里的灵魂一个信息。

    至于该信息内容如何,经文并未清楚指明,但只有两个可能:(1)钉十字架后的基督下到阴间告诉已死者,他已经付了罪的代价,生前信靠神的灵魂都得准备离开阴间上天堂——复活节清晨,他们可离阴间了。(2)基督也可能引述挪亚当日向人类发出的警告;挪亚的警告既严厉又紧急,要他那世代的人悔改,在灭世洪水来临前进入方舟。上述两种可能,前者无疑是基督当时所说的(参弗四8);基督向阴间所有灵魂(或者特别告诉那班得救赎的灵魂)宣布这项消息。然而,后一个可能性似乎是彼得前书所指的,因为文中提及听众只是挪亚那世代的人;基督下到阴间时,他们仍在那里,等候最后审判。彼得前书三1920的含意是,基督曾透过圣灵,借着挪亚严重警告他那世代的人(可见于彼后二5,挪亚被称为「传义道的」,此处原文亦是(keryka,与彼前三19ekerynen的字根相同)。

    这样看来,彼得前书三18-20已清楚地告诉我们,远在基督以道成肉身到这世界前,他已经非常关心罪人得赎。因此,挪亚全家藉方舟避过灭世洪水乃是一个预表,直指向十字架的代赎事件——神本着自己的恩慈,以他的儿子身死十字架代赎人类罪孽——除却十字架,并无其他救赎方法。无论上古的挪亚,或者现今世代,唯独凭信心接纳神救赎的,才能避过毁灭性的审判。

    上述预表与实体的关系,彼得前书三21已陈明:「这水所表明(antitypon)的洗礼,现今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并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eperotema)有无亏的良心。」人类为己罪悔改,接受耶稣作救赎主,相信他在十字架上代赎人类的罪孽,后又复活。罪人若持如此信心,深信基督所流的血已代他付了罪的工价,就可以「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鉴于彼得前书将挪亚世代与彼得那时候(并以后世代)的人相比,我们就只能归纳。彼前三19提及宣布信息,不只在基督钉十字架后一下到阴间之时,却在远古时候,挪亚做方舟之际,圣灵已藉挪亚传讲上述信息(20节)。罪人生前拒绝基督,他们没有第二次机会,彼得前书三19拒绝了他们的盼望。── 艾基思《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彼前三19{\Section:TopicID=333}监狱里的灵

       问: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和四章六节:「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如何解释?

       答:欲明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和四章六节,当知创世记第六章之「神子」是谁。

神子是天使,因为:()全旧约用神子,只有数次(约伯记,但以理书),除本处未明言外,其他都是指着天使或超凡者说的。()有的弟兄以神子为塞特之裔,女子是该隐之裔;若是这样,那有该隐生的都是女,塞特生的都是男之理?()塞特逃不出第二节「人」之一字。()「神子」是与「人」相对;则他们不是人可知。()若谓第二节之「人」是该隐之裔,则第一节之「人」,亦将作是解乎?()原文(英译亦然在第三节的「人既」之下,有「也」字。「也」字说明属血气者,不只人而已。人「也」属乎血气,则可知已有不是人者,已先属乎血气了。

         更有弟兄以为天使无男女之分,不嫁不娶。殊不知()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节并不明说天使是无男女之分的。但他经究无明文,故其有男女性分别与否,究不能定论。即云其无;经中岂不常以「他」(非她)为代名词称天使么?此证明他最少也是偏于男性的;则娶世人女,无难了。并且天使无体,他必须借体于人,故更无难处。()主耶稣在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节,如果只说天使不嫁不娶,则以神子为天使,尚是难些;然而祂岂不是说「天上的使者」么?意即谨守本位不敢离开的(6),才是不嫁不娶的,其他则否。并且许多古卷,都有「属神」字样加在「天上」之后。此更指明,不属神的,则非如此。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本题。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及四章三节,并不是教训死后人尚有第二次悔改机会。人非现今得救,就是永不得救。三章十九节的「监狱里的灵」,并不是人。「灵」字在经文中,并不单用以指人。灵的用法只有二:()邪鬼;()人灵。此处是两下兼用的,这些灵是在挪亚时不信从的(原文无人字)。所以我们的断案是:这些灵,是犯罪的天使。他们离开本位,来往世界,与人联婚。不信从神,被洪水除灭,灵下他他拉,等候审判。(彼后二4~5节所见证的,真是与我们所解的相合。地狱译错,希腊文他他拉是指地中极深的所在。)他他拉就是本处的「监狱」。主耶稣死了,祂的灵就下他他拉去传福音,给这些天使讲解(19)。这些天使是照着人的样子而犯罪。人得罪神,有主耶稣的救赎。所以,他们既像人(取人体,娶人女),而犯人所犯的罪,他们也就得着救赎,如人一般。

         彼得前书四章六节的翻译不对。应译作:「为此,就是死的(原文无人字),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原文无性字),却靠神活着。」照上文(彼前三19)所说的来解,真是明白。(我们断不可灵然解「死人」以为是灵性死的。因为()没有凭据容许人灵然解;()「就是」与「也」三字,不许如此解法。「就是」与「也」三字的语气是特别的;如果传福音给灵性死的人,那是自然的、平常的,有何特别?既说:「就是死的,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意即这些死的是特别的,不是平常死在罪恶中的人。)这里说「死的」,不说「死人」,就是(前章)那些犯罪的天使。就是他们,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所以是特别的。传福音给天使,真是特别!「曾」字意即前传述过,今已无了。基督只一次到他他拉传福音给他们。结果:他们的肉体(与创六3血气同字)就是他们犯罪时所凭附的,按着人受审判灭去。(这里的「人」字,更证明他们不是人,不过照人受审而已。)他们的灵,就是关在「监狱里的灵」,却靠神而活。所以,基督传道给他们之后,他们已经相信得救了,不过尚留在他他拉,以等来日(彼后二4)―― 倪柝声

 

彼前三19{\Section:TopicID=334}变化山上的题目

         问:彼得前书三章十九节:「祂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二十节:「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又四章六节:「福音亦曾传与死者,为要使其身虽按人而受审,其魂则与上主同生。」或言耶稣登山变像,与摩西、以利亚,即商议此事,未知是否?

       答:主耶稣和摩西、以利亚在变化山上,并非商议此事。路加福音九章三十一节说:「他们(摩西、以利亚)在荣耀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主耶稣去世所成的事,就是救恩。变化山上的题目,就是主耶稣替死赎罪的事。赞美主!―― 倪柝声

 

【彼前三19~20这段圣经的原意应该是:『祂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他们的灵魂现在都在监狱里。』── 何晓东《新约圣经难题探讨》

 

【彼前三20「藉,」原文是经过。水是灭人的,不是救人的。所以经过水还能得救,是因为在方舟里。这是我们在基督里的一个预表。 牛述光

         『挪亚…的时候,经过水得救…只有八个人』(原文)。这话给我们看见,受浸叫我们这些人得救了。挪亚时代的人个个都受了浸,但是出来的只有八个人。换一句话说,水在他们身上变作死亡的水,但在我们身上乃是得救的水。受浸,一边是下去,另一边是上来。受浸是说经过水『出来』了。能够『出来』,就是作见证给其他的人看,我们和世人不一样。―― 倪柝声

 

【彼前三20~21「洗礼,」原文是『浸』。这句话的主词是『水表明的浸』,动词是『拯救』。即受浸能拯救我们。你若不受浸,就不能得救。彼得也这样说,洪水所表明的浸也拯救我们,不过是借着主耶稣的复活。受浸得救的意思是指着我们今天脱离世界。每个基督徒,在神面前的第一个行为是相信,在人面前的第一个行为是受浸。受浸就是从世界里出来,进入基督里。── 倪柝声

         受浸是『经过水得救』。经不过水的人,那一个不叫作得救。经不过水的人,都浸死了。挪亚时代的人个个都受了浸,但是出来的,只有八个。换一句话说,水在世人身上变作死亡的水,水在我们身上乃是得救的水。他们经水一淹,都在水底下了;但是我们经过水却出来了。受浸,一边是下去,另一边是上来。你没有相信主耶稣,你若去受浸,你就出不来。但我下去,能够出来。受浸乃是作见证给其他的人看,我和你们不一样。── 倪柝声

         『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表明的受浸,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原文)。挪亚一家八口在方舟里经过洪水的豫表,不只说明受浸的方式该如何,也说出受浸的功效是甚么。挪亚一家八口在方舟里经过洪水,被上下的水淹没,表明我们在基督里受浸,该如何被浸水埋没;洪水是叫他们在方舟里的人,与他们从前所在的世界分开,使他们脱离了那败坏的世代,表明浸水是叫我们在基督里的人,与我们从前所活在其中的世界分开,使我们脱离了这弯曲悖谬的世代。

 

【彼前三20~21挪亚藉水得救和基督复活的关系】值得提起的是洪水的年表和复活的主的日子有密切的关系。挪亚的方舟在第七月的第十七日停在亚拉腊山(创八4)。犹太人的年历开始在十月;宗教年历开始在逾越节四月(出十二1~2),但是直到摩西的时候才订定的。从十月的第七个月是四月。我们的主在第十四天,逾越节(出十二6)被钉十字架,三天以后复活,就在那月的第十七天,这一天也是方舟停在亚拉腊山的日子。所以,挪亚的说明和彼得强调救世主的复活有密切的关系。──华伦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彼前三21「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

    无亏的良心包括信徒在信仰礼仪方面的遵从;虽然它们不是最重要的事,但会使我们在良心上感到有亏欠,为求良心的无亏,信徒亦当遵从一些外表方面的礼仪。――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

 

【彼前三21「这水洗礼,现在是借着耶稣基督复活拯救你们的一个表样」(新译) 牛述光

 

【彼前三21『这水所表明的受浸,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原文)。洪水怎样叫挪亚一家人在方舟里,脱离了那顶撞神的败坏世代,受浸也照样叫我们因信而在基督里的人,得蒙拯救,脱离这弯曲悖谬的世代,而进入一个新的境地。

         『这受浸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良心的见证』(达秘译本)。受浸是得着主救恩的方法,也是得着主救恩的见证。一个人受浸,一面是接受主的救恩,一面是见证自己已经得着主的救恩。这是他从他无亏的良心,就是得救的良心里,以行动所作出的无声见证。

 

【彼前三22「耶稣已经进入天堂,在神的右边,众天使和有权柄的,并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

    天堂指神所在之处,原文无字,加上字是按中文方面的习惯,比较顺口,新旧库译本只译作。其实天堂更清楚显出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天空,乃是神所在之处。但也有解经者厌恶天堂有佛教的背景,而不想加上字。总之,不论是天堂,这里所指的就是神所在之处,因下句明说:“……在神的右边

    右边,表示其尊荣(参王上二19;诗二十6;太二十21)。圣经中亦曾多次提及主是在神右边(徒七56;罗八34;弗一20;西三1;来一3;1;1112……)。――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