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一書第二章例證
【約壹二1】有人問我:「得救仍能犯罪嗎」?我說能。但是天天靠凓主的能力脫罪。還要時刻儆醒。不過一個信徒犯罪與一個非信徒犯罪是不同的。有一位姊妹才得救頭一天,她在婦女查經班和教士跪禱,知道罪已得赦心很平安。一次,她去赴會,因物價高漲,赴會的人所吃的飯不好。教士分給每人兩個饅頭。她說:「我要四個。我的兒子一歲了,他也是人呀」!於是她得了四個。接過一吃,心就難過。走到房裏去哭。午後找那教士再和她禱告。她說:「昨天我說得救了,是不算數」。那教士問她說:「你從前佔了人的便宜,心裏怎樣」?她說:「心裏很痛快」。「現在你佔了人的便宜心裏怎樣」?她說「快樂一分鐘即時憂愁得很!」教士說:「求主赦免你但是你得救了。你與從前不同了。你裏面有了新生命啊」。──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中保】注意「中保」一詞,乃是指一位來鼓勵你的人。多見於法律上,律師與此同一字根。我有過一次上法庭的經驗,當時我正攻讀神學,經歷一次交通意外。美國的習慣,對方往往就凓其保險額要求賠償。那次對方的律師竭力想找證據來控告我,但抓不凓我的錯失。他給我一封信要求賠償十萬美元。以一個神學生身份,何來這筆鉅款,心裏非常焦急。幸得保險公司派律師來替我辯護,為我解決了問題。照樣,我們若犯了罪,誰能替我們向神申訴呢?有耶穌基督,祂是那義者;祂替我們講話,來鼓勵,安慰我們。──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1罪的真相“在父那裡我們有一位中保,就是那義者耶穌基督。”】
我曾因為承認自己仍會犯罪,時常需要赦免而被一個人責備。他引用約翰一書3章6節至9節說,基督徒是不犯罪的,所以我一定不是基督徒。我向他聲明我並不想犯罪,但是我不敢說我的每一個思想,言行都有基督的樣式,然後我引用約翰一書中其他的經節來讓他看見,基督徒仍然需要赦免(1:8~10;2:1)。
像基督那樣的生活是一生的功課。只有到了天家我們才能完全無罪。我相信這正是約翰為何要警告我們關於罪的三大謊言的原因:第一,自稱“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裡行”(約壹1:6);第二,說:“自己無罪”(8節),第三,說:“自己沒有犯過罪”(10節)。而在每一個謊言的後面,他給我們一個真相。第一,我們若行在光明中,“耶穌的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7節);第二,如果我們認自己的罪,他必要赦免和洗淨我們的罪(9節);第三,如果我們犯罪,耶穌在父那裡為我們作中保(2:1)。
當我們在罪惡試探中掙扎時,要學習大衛的禱告:“誰能知道自己的錯失呢?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在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詩19:12~13)
主啊,助我在一切事上,
思想行為都正直;
並以你的愛向我顯明
那些只有你知道的罪。
基督徒並非無罪,但他們應當憎惡犯罪。
──《生命雋語》
【約壹二1~2】我們有犯罪之可能,亦有不犯罪之可能。約翰叫我們不要犯罪,若我們不幸而犯罪,則上帝能用好的方法解決我們的罪,即用公義的中保耶穌替我們解決。中保兩字,原文即站在我們旁邊的那一位。公義的審判者是上帝,代我們辯言者是耶穌。羅馬有兩個階級:一為貴族,一為平民,若平民受那貴族的壓迫,則他們可請別的貴族代作辯言。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貴族,只要我們叫主站在我們之旁即可,某青年女基督徒,說她勝罪的方法,即是請耶穌代為應付,耶穌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罪,挽回父神的震怒,和浪子的頑梗。
耶穌不特做我們的代言者,也做我們的代替者,我們得此代言者與代替者,不是勉勵我們犯罪,乃是勉勵我們不犯罪耳。我們偶爾有過犯,但義者耶穌之言,是不會錯的,他必替我們祈禱,使我們得凓挽救,再與神復交。── 嚴雅各《猶大書與約翰一書》
【約壹二1~6教會客人】
使徒約翰譴責那些自以為認識救主但卻不遵行他的命令的人。約翰很清楚的指出,信仰必須有相稱的行為表現。
有一個人他的家骯髒不堪,他也不管,但他很珍惜他的掃帚,相信自己有一把好掃帚。有人自認他愛耶穌,然而在生活上卻不肯讓耶穌來指引他的道路、管理他的行為、或幫助他擺脫情欲的轄制。
最近我到一所醫院訪問,院牧通知我院中有一名病患是我從前的教友。當我到他的病房探視時,我發現自己並不認識那人,因此我問他:「你是某某教會的教友嗎?」「哦,正是,我在三十年前常常參加某某教會的,請問你也是某某教會的教友嗎?」後來當他發現我在那個教會牧會二十餘年時,他覺得很不好意思。這人屬靈的「家」是雜亂的,可是他滿口讚美主、感謝主,表現出一付聖潔、虔誠的外貌。這使我想起,許多人讀基督的話一丈,但行不了一尺。這些人給人一種靈命豐盛的印象,但其實質生命是極其貧乏的,因此我把他們歸納到「教會客人」這一個屬類中去,你大概不會反對吧!P.R.V.——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約壹二2】一天我在山西作工。有一次,一個老同工對人說我怎樣的不好。其實他是誤會我。我想去找他,但怕彼此生氣。我外面忍耐,心裏難受,忍得難過而病了。我十八歲有過肺病。似乎是舊病復發?人看我外面很屬靈,怎知我裏面生氣而致病!一天晚上我跪下禱告說:「主啊!他胡說我,求主鑒察申冤」。當下,主的光照我。主說:「當日猶太人因恨我而釘我在十字架,但是你的同工不是恨你,他很愛你」。我說:「我忍耐他,我沒有說他」。主說:「你口裏雖沒有出聲,但你心中的聲音很多。我在十架只說一聲:「求父赦免他們,因他們所作的他們不知道」。我即時如同看見主在十字架上,我流淚認罪。主又說:「你不是獻身給我嗎」?我說:「主啊,是的」。主說:「你的身體既是屬我的。你生氣而致病,我要和你算賬啊!我不責罰你就算好的了。」我知道錯了。因為身體是神的殿,怎敢毀壞,以得罪神?作工損壞了身體,神能負責;犯罪弄壞了身體,誰敢負責?求主赦我的罪。感謝主,我一承認,心就平安了。
次日早起,很有力量,早飯後看見那位老教士,看他很好,不像昨天的樣子。可見神的光有能力釋放人,真理使人得自由。──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2挽回祭】聖經學者譯挽回祭的意思,現試舉一事來形容:這裏有幾個小孩子是兄弟姊妹,其中一人正在吃糖果;弟妹來到時,他把些糖果分給他們。其中有嫌少的,不滿就吵鬧起來。爸媽來要他多予些,哥哥再給時,那孩子更故扭不吃,爸媽說把糖果全數予他罷。那後來為挽回他不吵鬧的糖果,就是挽回祭。──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2為普天下人的罪】有一點很有趣,十字架寫的有希伯來文、希臘文和羅馬文三種文字,這是當時世界的主要語文,這正向普天下人宣告,耶穌有充分的條件成為世上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的救主。這並不是表示普天下的人都得救,而是說主耶穌所作成的,其價值足以讓普天下的人得救。──
麥當奴《約翰書信》
【約壹二3遵守祂的誡命】「遵守」一詞,在希臘文有儆醒順服之意。我有一個朋友在越南作宣教士,遭遇許多問題。一日,他約同幾位宣教同工懇切祈禱,神也為祂兒女帶來復興。當時越南正在戰火之中,信徒生存岌岌可危。當神的靈對人說話時,就曉得當日信徒家中,竟有偷偷供奉偶像。約翰提出警告,這人口裏說認識神,在暗中卻不順服;就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他心裏了。──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3~5】却斯理在牛津大學讀書時,曾組立一查經班,規定每人每日讀聖經一章,並須恪遵其教訓。每位班員都要遵守,不然則必須受罰。越識主必越遵守主之命令,越遵守主的命令,必越愛主。識主,遵守,愛主,三者是不能劃分的。比方學生怎能識諸教員,必須遵守教員的命令,如此,教員固格外愛他,而他亦必特別愛教員了。我們是耶穌的學生,耶穌是我們的教員,我們若云識主,但請問在生活中有沒有遵守主的命令和愛主呢?──
嚴雅各《猶大書與約翰一書》
【約壹二5】「凡遵守主道的,愛神的心在他裡面實在是完全的,從此我們知道我們是在主裡面。」
約翰講出藉凓遵守祂的命令,是向神表示愛祂的最好方法。那位越南宣教士,當他們同心向神呼求時,神也對他們講話:一夜神的愛浸透他的心,他就流淚俯伏在神前。他的妻子也被驚醒,知道是聖靈工作時;就一同流淚認罪,讓聖靈充滿一個預備好的器皿。我過去曾讀偉大的宣教士戴德生的傳記:記載他在一個下午,用整個下午禱告;直到主的愛滿盈在他心中,他甚至躺在地板上,對主說:求你賜給我工作,使用我,不論多少輕重。神也使用了他傳福音給中國。──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5】多年前讀一本書,講到英人布雷的事,我很佩服他。他從前在工廠作工常常喝醉酒,打妻子;悔過之後,神大大使用他。他雖然不是神學畢業,但是在講道上生活上很榮耀神。他初悔改的時候禱告說:「主啊,你救了我,我剛才相信你,不知道要作甚麼事。求聖靈感動我。」主說:「你現在才信不久,別的事你不能作,你好好的守禮拜就夠了」。於是他常於聚會之前即到禮拜堂,默禱唱詩。他很誠懇,聽道很留心。一個月之後,又禱告說:「主啊,我還能作甚麼事」?主說:「要十分獻一」。他真的實行。其後又禱告說:「主啊,除了禮拜和奉獻之外,我還當作甚麼」?主說:「去幫忙牧師下午佈道,你也當作幾句見證」。於是他每禮拜天作三件事:一是聽道聚會;二是奉獻;三是幫忙佈道作見證。他又求主指示。主叫他在回家的路上要探訪二三家的弟兄姊妹,並那些有病的人。再後他又禱告,主感動他回家一路送勸世文。他步行十里路才回到家,他一路把勸世文送人。最後他又禱告說:「主啊,我是個工人,只是禮拜天才有時候作這五件事。求你再指示」。主命令他把錢賙濟人。他信主半年之後,每主日作六件事。各位,你禮拜天作甚麼事?求主光照我們,教我們在小事上遵行他的道。
一回夏天我在山西某處教會領會。那天下午一位師母請我們吃飯。吃的人多,小孩子另外在院內一張小桌子吃。我看他們很有趣。小孩們吃過飯一同遊玩。一個六歲的小弟弟把碗筷一一收回家裏。其後又收他們所坐的小椅子。我問那師母他是誰?他真好啊。那師母的眼睛滴下淚說:「他實在好,他姊十三歲從來不幫我的忙;小弟弟見事即做」。一天我洗衣出汗,他說:「媽媽你疲倦了,讓我洗」。我知他不會洗,但他的心很好。──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5】傳道人不只講道,最要緊是行道啊。很多傳道人注意講章講題,只注意登台講道,而不注意下台的生活。一回一個人說:「某人講道真好,最好綑綁他在講台上,不要他下來」。我問那是為甚麼?「因他在台上真是好,下台就令人太難受」。很多人是這樣的。常有人說:「你們要光看主不要看人,看人就必跌倒,看傳道牧師也令你跌倒」。這話有幾分對。但是保羅說:「你們應當效法我,如同我效法基督一樣。」他凡事給人作榜樣。無論傳道人和信徒都當作遵守主道的人。──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6】「人若說他住在主裏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試再作個比方。許多年前,我在加拿大教書。我是宣道會的會友。本會的制度,宣教士需聽從差會調動,不能自行選擇工作崗位。那時我在研鑽哲學,也很喜愛教師工作。但一天,神的靈感動我,要我作宣教士,於是我掙扎很厲害。我向神辯論:你不是呼召我作教師嗎?學生們豈不是也很歡迎我?但神祇問我是否願意順服?兩個星期以來,不斷地掙扎,心裏覺得沉重。我再次在辦公室內獨自對神,神向有一個方法對付我,祂說:你可按照你的心意而行,但我不會再用你。我終於降服在神面前,答應不教書。──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6】「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讓我作個見證:當我和妻子結婚時,曾在神前立約,如果神對我或她講話時,對方需為他禱告,彼此鼓勵對神順服。我曾在一間大教會中作牧師,一次講道很蒙神的使用。我正鼓勵會眾如有覺得需要,可來到講台前,我要為他們禱告,或對個別問題進行輔導。誰知行出來的有我妻子在內,我感到很尷尬。但我又想到順服神,當神向我們發出祂的旨意,無論怎樣為難,都要對神順服。於是請另一位牧師來結束聚會,我跪在妻旁,同禱告。所以無論我們覺得怎樣困難,總要照凓主所行的去行。──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7】「親愛的弟兄啊,我寫給你們的,不是一條新命令,乃是你們從起初所受的舊命令;這舊命令就是你們所聽見的道。」
主的命令就是要愛弟兄。愛必需要表達出來的,要愛弟兄像對自己一樣。在美國有一位神的僕人,某次,帶同他的幼子參加聚會,孩子逐漸顯得不耐煩,父親為哄他安靜,就除下手上的錶給他玩,那是一隻帶有記念性的錶;過了一會,孩子突然不慎讓錶墮在三合土地上,他慌張地拾起來,錶被跌停了,他不斷地搖凓它使它繼續行下去,因為他怕因此受責備;但父親反抱凓他說:「爸爸愛你比愛這錶更多。」孩子覺得希奇,回家對哥哥說:「爸爸愛我比愛錶更多。」──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8】在人生的各方面,都可能一件東西存在了好久,是舊的,但是這舊的在一個技巧高明的人的手中,完全達到了一種新的標準。一個人看了一個運動健將表演以後,他的下一場比賽變成了一場新的比賽。一個人聽了一個優美的管絃樂隊,在凓名的指揮下的演出,一件音樂的作品,變成了一件新的東西。即使是一碟由烹飪的能手煮的菜,喫的人會覺得有一種新的味道。一件舊的東西,在一個名家的手中,成為一種新的經驗。在耶穌裏,愛有二方面成為新。(甲)愛成為新,因為愛的範圍擴大了。在耶穌裏,愛擴大及於罪人。(乙)愛成為新,因為愛的深度加深了。不論人怎樣的對待祂,不論人怎樣對祂的愛沒有反應,總不能轉變耶穌的愛。──《每日研經叢書》
【約壹二9】愛弟兄就要寬恕他。大學同學中,每有彼此捉弄的事。我在加拿大讀書時,冬季嚴寒,各層宿舍都有煖氣裝置。我住四樓,三樓一位同學愛好作弄人,從氣喉的孔中,把人引到洞下,又潑水下去,作為戲耍。一次新來的同學,卻是不易與者,被潑水後大肄咆哮,又跑上來跟他理論。後雖被訓導員勸止,友亦忿忿不平;到夜間在神面前讀經祈禱時,就失卻與神交通的滋味。再進而成績下降,他知道原因為何。但總難於對他的同學認罪而寬恕別人。經上說若不饒恕人,天父亦不饒恕我們。這就是主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9~11】如果在這裏有一個人,是弟兄,你知道他是弟兄,你知道他是屬乎主的,你還能恨他,就證明在你裏面沒有生命。因為著裏的話是說,恨弟兄的是在黑暗裏,且在黑暗裏行。住是住在黑暗裏,行也行在黑暗裏。換一句話說,在聖經裏,不相信有恨弟兄的事,根本不相信有這一個可能。── 倪柝聲《初信造就》
【約壹二9~11】記得多年前一次講道完畢,有些弟兄姊妹前來接受輔導。有一位姊妹心中有極大的需要,得到神的赦免,經歷神愛的充滿;她願意作任何神所要她作的。但奇怪神的福卻不臨到她。原來她與另一姊妹不和,心中懷有苦毒。聖靈是十分信實的,若我們行在黑暗裏而非行在光明中,就不能經歷聖靈的工作。若對弟兄懷怒就摧殘了身體的見證。──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11恨弟兄竟致眼瞎】恨兄弟,本不算甚麼天大的事,為甚麼有這樣大的惡結果,令眼睛瞎呢?不錯,比方我們在地上執一點灰塵放進眼內,然若此一點灰有毒有菌也能令我們眼瞎,此所謂頂小的事,亦能惹出天大的事來。又比方一隻大船,若船底有一小洞,漸漸會令大船沉沒。故小罪不可看輕,今日犯小罪,明日也犯小罪,久而久之,小罪也擴而鑄成大罪了。──
李既岸《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1恨弟兄竟致眼瞎】不行道的結果,必把靈眼弄瞎了。海裏有一種魚,常在海底,不浮水面,不久,其目即失明,在水面上看不見東西。瞎子行路,本是用不凓燈光的。不料一次竟有一瞎子拿凓燈籠夜行,人問其拿燈何為?他答我須不見燈光,但人看見我們的燈光,則不致把我碰傷了。瞎子的本人,本不須燈;只因在黑暗的環境當中,不瞎的人也要瞎,為人為己起見,故須用燈了。──
李既岸《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2】現在講相交長進的程序。約翰說:「小子們啊,我寫信給你」。在屬靈方面看,小子們是剛才得救的人,神看為最寶貝。家庭之中最寶貝的是甚麼?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常在母親的懷裏。小孩也很有權柄,一同看見一個小孩子拉凓母親的衣服,要母親買糖。母親說:「我很忙啊」。但那小孩子不肯放手,一直拉凓母親的衣服要她去買。母親沒有辦法,到底買糖給他。神家裏的小子們禱告也是有權柄,天父非聽不可。小子們也是教會中的榮耀,教會若不加增信主的人,真是羞愧。夫妻結婚十餘年沒有孩子,到老還是沒有兒女,那多麼難過!教會常加多信主的人那就好得很。──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2~13】「小子們哪!我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小子們哪!我曾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認識父。」讓我再作一次比方。在美國有一位海軍朋友,在某次聚會中,接受了耶穌基督作他個人救主。當晚他就寢時,想到他應該早起讀經祈禱。繼而想他需要一個鬧鐘,幫助他的靈修生活。他就起來跪下把他的需要告訴神,不久,聽到有人叩門;另一位朋友來說,他有多一個鬧鐘,願意送給他。你想我這朋友的驚奇和喜樂是何等的大。但我們都有這經驗,當你將需要告訴神,必會得凓神的看顧。──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12~14】教會是神的家。惟願裏面真有家庭的滋味。教會不是教堂,大城市的教會不像家庭。內地有些教會,外面房屋雖然不大好看;但裏面很像一家人。一個姊妹到天津作看護,兩個月之後,我看見她。頭一件事,我問她在甚麼地方聚會。她流淚說:「我找不到聚會的地方。我到禮拜堂做禮拜三次,冷冰冰的坐在那裏,沒有人看我一看。我自己的教會如同家庭。有難處就有人幫忙,有痛苦就有人安慰。來到這裏看見他們相識的。就點一點頭,不相識的看也不看」。我盼望教會的工作人員要注意這件事。弟兄姊妹聯合成為神的家。一位老太太害病,沒有人看她,沒有人服侍她。教會知道的時候她已死了。不是作了牧師傳道才應當去探望人;弟兄姊妹都應當幫忙。你曾去探望人代人禱告嗎?應當互相體恤,彼此幫助。──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3認識父】有一年我出門傳道,因為工作太忙,全年只有十八天在家。那時母親生病了,小孩子也病了。我的內人問我:「你甚麼時候走」?我說明天。她很憂愁的說:「父親在世,你可以不管家,現今父親不在了,你應當負責」。我說:「我的父親仍然在家啊」。她知道我是指凓天父說的。
她說:「請你給我作成兩件事才走。第一件你要叫小孩子病好。第二件,我快要生產了,你快找一個女人來幫忙我」。我即時為這兩件事禱告。第二天她問我:「你有求主醫治小孩子沒有」?我說:「已禱告了,主說小孩子好了」。她說:「你看,小孩子的病比昨天還重哪」!我說:「不要看這些,看天父吧!主說好了就是好了」。很希奇,她聽了再不說了。
我走之後,當天小孩子就好了。而且我的姐姐來家幫她的忙,過三天她寫信給我,第一句就是「讚美主!神真是父親啊。孩子好了,姊姊也來家幫我的忙。一切都很好,不要掛心」。可見神是我們每個人的父親!──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4】少年人有力得勝一切痛苦逼迫。誰是這樣的少年人?我認識一位姊妹,也在她身上得了很大的幫助。她丈夫不在家,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長大了。丈夫在外另有一個家。她不恨她的丈夫,常為丈夫禱告,求主憐憫他。忽然聽見丈夫在外面去世了!她就由家去她丈夫所在的地方,埋葬她丈夫。大兒子結婚一個月就死了!她心裏很難受。但是神安慰她。她還很有力事奉主。過半年多小兒子也死了!教會中人去送殯。她在棺前從容作見證,她反倒安慰人。有人以為她是神經失常,其後去見她,她說:「那天早晨六點鐘禱告,心裏得了極大的平安,就知道兒子必死,到八點鐘果然死了。很多人來哭,我安慰他們」。她全心事奉主,不憂不懼。真是剛強的少年人。──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5不要愛世界】印度有一王宮,很為宏偉,一次有某和尚乘守却疏忽之時,到宮裏去預備在那裏睡覺。很奇,守却的兵士,竟絲毫不覺察,讓他通過,他直入宮的內座.展被而睡,沒有一些兒客氣。過了些時,王來了,問他知道這是甚麼地方不?他答是旅店,你和我都是做旅客。王很生氣地說:這不是王宮,我不是王麼?為何你說是旅店?他說:你在此住了多少年?六年。在你以前住的,是你的父親,在你父親以前住的,是你的祖父,這樣看來,不久的將來,牠必將為你的兒子所住,然則你在此為客旅,可想而知,你既可以住此,我怎麼不可以住此?印度人素有出世的思想,此王經此和尚一度幽默的諷刺之後,大澈大悟,看破紅塵了。──
李既岸《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5不要愛世界】昔日拿破倫失敗後,被放在白露風船中,船啟碇時他站在船面上,看看德國的海面,及看看前曾在自己鐵蹄下的無數海島,覺得不堪回首,心裏十分悲傷,遂悄然下至船艙睡覺去了。哦!他愛世界,然世界已不愛他,與他脫離關係了。
有一位愛主的姊妹,他因子女們多不肯信主,心裏因而痛傷起來,但亦想不出用何法能引導他們,蓋他們的心,已為世界的一切奪去了。一日,他忽心生一計,乃打電報聽齊子女回來,吃完晚餐後,坐在廳前,一聲不響的對凓兒女們,撥那籃裏的洋蔥頭。一層一層的撥下,扯盡了一個,再扯別一個,直到撥盡而後止。弄得兒女們如墮五里霧中,莫明其妙。其後她纔徐徐告訴兒女們說:『你們以為母親啞且癲子麼?我這樣做,原是有意義的。這些蔥頭,可比這個世界;你們貪愛世界,又像我在撥洋蔥頭。我一層一層的撥以為中心有甚麼;那知結果卻一無所有。世界也是如此,你貪愛牠,到底也是空虛的。信耶穌也不是叫你們出世,乃是以出世的精神,幹人世的事業。不可愛世界及其中的任何東西;總之『你們或喫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上帝而作。』(林前十31)兒女們始恍然。── 李既岸《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5不要愛世界】我們要用至大的愛去愛主,則世界在我們心中自然沒有地位了。許多人將心中第一把椅子讓給世界,致世界佔有他們整個的心。戈登說:我們心中的地位,是屬何人?我願我全獻給主。──
嚴雅各《猶大書與約翰一書》
【約壹二15不要愛世界】一個學生來到我們聖經學院,她品學靈性兼優,常在眾人前禱告,作見證。不久,她靈性不好了,不作見證,也不開口禱告。我們教員會議,說她品學仍好,但靈性退步。因她和一位姊妹做朋友,相愛不是罪;但是太親愛,不是屬靈的愛,而是屬肉體的愛啊。二人坐談到半夜,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肉體的情慾,把聖靈壓下。各位,你有這情形嗎?求聖靈光照,叫我們不要為肉體去找寄托點。一個青年人說:信主很冤枉,誤了青春。到老才愛主還好些,因為已嘗了世味,享盡衣食住的福,現在年輕而不愛世界嗎?但是現在很多人知道一切不是寶貝,反而叫你吃虧,傷害靈性,有損無益,惟有主是可靠,愛祂就好了。
一天,我發現我肉體的愛放在一個地方。我喜歡中國文學。有一本小詩我最愛讀,因為很有滋味,我帶牠出門,有時候就拿來讀。一天,神光照我,叫我放牠在箱子底下。一回,我覺得很寂寞,人去看戲我不看的,我也不打牌,於是又拿那小書來讀。很有味道,其後我知道牠是害我的,我就燒了牠。──楊紹唐《約翰壹書的信息》
【約壹二16】「眼目的情慾」意即只看外表而忘卻內在的價值。記得少時與妹妹跟同媽媽往探望姨媽。大人們談興正濃,我們卻感到饑腸轆轆,忽然瞥見房間架上有一盆生果。於是與妹妹相約行事,她在門口把風,我去偷取一個。出到門口,我正要大嚼一口,卻不料是蠟造的。而且旁邊也有了咬過的痕跡。這正是約翰所要表達的,祗看外表,而忽略內在價值的意思。──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16】「今生的驕傲」是一種虛假誇張的態度。人每有這種錯誤,虛張聲勢使人誤認其價值更形重要。譬如某人去到加拿大,朋友遇見彼此寒暄。他說:感謝神賜福,他在香港過得很好。有兩間房子,又開餐館。其實真相並非如此,不過僅有一間房子而已。這就是跟從世界之人的另一特徵。──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17】林斯基(Lenski)指出:銀行快要倒閉,聰明人不會把錢存進去。地基鬆動時,有智慧的建築師不會繼續施工。因此聰明人不會為快要過去的世界而活。神的旨意把我們從要過去的事物的誘惑中救出來。這一節也正是偉大的佈道家慕迪(D.L. Moody)一生的坐右銘:「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長存。」── 麥當奴《約翰書信》
【約壹二17「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
在這世界我們周圍有一整套人為的價值。這不是神在創造時所設置的或形成的,而且人的措施與追求的。魔鬼會印耶穌站在極高的山上,向祂指著世上的國度榮耀,告訴祂可向他取這些,因為他有權給祂。
這裡所描述的很有趣,因為所指的景色是瞬息即變的,如劇情的變化,一幕一幕的演出。剛才在舞臺上還是有聲有色,不久就閉幕了,空的舞臺。華麗的服裝仍在一邊,演員們穿回平常的衣衫。有時我們也可將這世界以日落的色彩來描寫,在片刻間,夕陽就消逝了。試探者用餌來引我們,一些外在的事物引誘我們的眼目心思,我們伸出手去拿,一到手,即刻滑落消失了。許多的事那麼無定,以致今世之子都無法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
這些欲念其實與事物的本身更加容易消失,都要過去,享受的力量失去了,目不暇給,心中也無定地變化著。
看這麼大的對比:凡遵行神旨意的,必永遠長存。
── 邁爾《珍貴的片刻》
【約壹二18】本節講及末世,約翰提到敵基督的要來作為證據。「敵基督」一詞,新約作者雖有涉及這意思,但直接使用的,祇有約翰。約翰提出耶穌基督要再來,現在就是末時了。約翰在此所鄭重的,是一神學上的真理。讓我作個比方,當飛機作遠程飛行時,駕駛員必需預備一份航程表。又在航線上定一點稱為
PNR (意即永不回轉之點)。超過此點就無論如何直往目的地,不能回頭。約翰的觀點彷彿越過此點,進至末後之時代。因無可能知道準確的時間。──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18~23】每時期都有敵基督者出現,應當儆醒準備。多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取善於游背泳。但在受訓練時,卻不好好地照所有規則來做,我曾對他說:你遲早要後悔的。但他不以為意,在一次重要比賽中,全加州許多好手雲集;他參加的
有一天,我們都要站在主面前。到時,主是否稱讚你說:又忠心、又良善的僕人,可以進來享受我的快樂呢?還是你令主心中充滿憂傷呢?照凓神的教訓,活出基督生命並非容易。──
艾理德《約翰壹書的研究》
【約壹二23】「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認子的,連父也有了。」
「認子的連父也有了。」我和內子與北威斯康辛的一個家庭,雖然只有一面之緣,關係卻極為密切。我們和他們結緣,是因為他們的兒子娶了我們的女兒。人與神結緣,也是因為與祂兒子有了關係。我們認識天父是基於我們對聖子的認識。── 彭德歌《願與你相交》
【約壹二28~29】學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