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拾穗

 

註解】【拾穗】【例證】【綱目

 

【約二十一1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他怎樣顯現記在下面:

    「提比哩亞海」:這湖最初名叫「革尼撒勒」,後稱為「加利利海」,最後因為湖畔新建的「提比哩亞城」而改名為「提比哩亞海」。──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二十一1這些事以後,耶穌……顯現。”這句話裡的動詞是主動的,表示這件事在耶穌的心中是有目的的。──《摩根解經叢書》

 

【約二十一2+二使徒中並無拿但業之名,何以在約翰福音一章及二+一章題及他與眾徒同列,到底他是誰?】

    拿但業(NATHANAEL)意即神的恩賜,新約只在約翰福音題及他兩次,似乎與約翰是很熟悉的。他是腓力帶領來信主的(約一章45節)。自九世紀以來,多數解經家推測拿但業就是巴多羅買,因為巴多羅買是一個外國名字,拿但業是希伯來名字,可能同一人,他的全名應為“拿但業·多羅買之子”。

    在十二使徒名單中,腓力和巴多羅買是在一起的(太十章3節)因為他是腓力帶領信主的。

    解經家同時推測約翰福音二章在迦拿結婚的新郎就是拿但業,因為他是迦拿人雲(二十一章2節)。

    這些推測雖然被研經者一致接受,但缺乏可靠的證明。天主教人士則甚為相信這種說法,每年八月廿四日開會紀念他。――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約二十一5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小子」:親昵的稱呼,也可以翻譯成「朋友」。──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廿一6~7「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

         當主耶穌站在岸上的時候,那最令人感覺驚奇的,就是門徒竟沒有一個認識祂,甚至與祂最親密的彼得、約翰和那位曾親自用手探摸祂傷痕的多馬,也都不認識祂。復活的主不是只憑著肉眼或人手可以認識的。雖然主耶穌與他們共話家常,他們仍然認不出祂來。但當魚網滿了大魚時,約翰才突然認出是主耶穌。

         後來到了岸上,主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來吃早飯」。我們知道,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你是誰!」因為他們知道是主。在這裡我們看見了一個矛盾,在普通的情形下,如果你向別人問問題,那就暗示你缺乏有關那問題的知識。但如果你不敢問,那就意味著你懼怕你認識的不足被暴露出來。然而在這裡,卻同時包括了懼怕和認識,門徒在外面(外面的人)懼怕,不敢問他,但他們在裡面(裡面的人)卻認識祂。在屬靈的事上,也是如此。我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然而在我們裡面卻有了神所賜內在的把握和保證。這就是基督教的特徵。――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約二十一7「耶穌所愛的門徒對彼得說:是主。」】

這神跡也有比喻的用意。我們離開主去打魚,整晚勞碌,卻得不著什麼,但是在黑暗中,主會來,在海浪聲中祂要告訴我們在那裡撒網,我們與祂有交往,與祂同工;我們雖沒有看見祂,卻聽從祂的吩咐,網一定裝滿了魚。

被愛的,要愛——約翰是神所愛的,這就使他成為受的使徒,愛在對象上常有奇異的能力,使他反映出愛來而有光輝。煤炭要燃著發光,必須先仍在火中,你想愛主嗎?先讓主的愛在你身上。

愛主的,看見——看見主在岸上,那時正有陽光,使人眼睛看不清楚。彼得看不見,因為他忙於行動;只有約翰,內心愛主才看得見。愛能識別一切的喬裝,只看見一點動作就可辨認,我們的眼睛就不再受感覺或被罪汙所礙。你越愛祂,你越能看見祂的手,尤其在失望憂苦之中。

尋求的,見證——他們必定即刻告訴同伴,心跳、話中尤其興奮,約翰對彼得說是主!安靜的心一經別人的催促,會更適當地將計畫實現出來,我們越接近永恆的時候也必經歷這事嗎?我們進過夜晚的勞累,就看見主站在岸上,正歡迎我們呢?

── 邁爾《珍貴的片刻》

 

【約二十一9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裡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炭火」:煤炭。──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二十一10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

    我們相信主的供應是豐富的,為甚麼還要再向門徒拿幾條魚呢?最簡單的領會該是主欣賞他們所作的,主沒有忘記他們的勞苦。嚴格說起來,他們網得這些魚,還是主的功勞。但主不是這樣看,那些肯順從祂帶領的人,那怕是只出過一點點的力氣,主都非常欣賞,不是欣賞工作的成效,而是欣賞作工的人的順從。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王國顯《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讀經劄記》

 

【約二十一12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

    「問」:「詳究」、「查考」的意思。──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廿一12祂說,你們來,止一止你們的餓肚吧!我們好像能夠看到這一群人坐在岸上,看著祂。祂作了甚麼呢?祂使他們坐下,自己侍候也們。祂竟成了一個侍者了!不要怕我提這一點。我們若是到了一個旅館,就會有一個男人或女人來侍候我們。這就是耶穌所作的。祂遞給他們餅,也遞給他們魚。祂服侍他們,直到他們都吃飽了。這一群人就代表著整個教會。祂顯現祂自己,就進入我們最貼身的經歷中,供應我們肉身的需要,供應早餐,並服侍我們。──《摩根解經叢書》

 

【約二十一1213主像僕人一樣的服事他們。釘十字架以前,主給他們洗腳,復活以後,主一面作主人給他們供應,一面又作僕人去服事他們。主實在是紀念順從祂的人的勞苦,祂要以祂的紀念來作順從祂的人的安慰。“主人來了,看見僕人儆醒,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路十二37)復活的主實踐了祂說過的話,也只有主才會作這樣的事,這太叫人受感動,並得安慰。—— 王國顯《叫父因兒子得榮耀──約翰福音讀經劄記》

 

【約廿一15愛主更深「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神難道還有什麼不滿足嗎?還需要向人有什麼要求嗎?是的,神在舊約律法中很明顯的要求以色列人盡心盡性盡力的愛祂,卻沒有得著,以色列人反而喜愛偶像,遠離真神。

當神的兒子到世上來的時候,也是帶著祂極大的愛而來的,並懷著極大的願望,就是要得到人的愛,特別是祂用舍命流血的愛,所要換的,祂本是遠超萬人之上的那位至美至善至尊的神,理應得到人最高的愛,何況祂那樣先來愛我們,尋求我們呢?

祂在信徒中間並沒得到使祂滿足的愛,不是說許多信徒不愛主,但是他們同時也愛別的,甚至愛別的比愛主更深,這當然不能令主滿意,正如新郎不能容忍他的新婦別有所愛,甚至愛之更深一樣。主和我們的關係,當遠超過人間最親密的關係,比親父子,夫妻,弟兄,友朋的關係都密切。祂的愛也遠超過人間的一切情愛,祂的要求絕不過分,我們整個的生命,整個的人都是祂用寶血所換來的,我們的愛和我們的一切應當屬祂。

讓我們看看,還有什麼別的所愛嗎,還愛什麼比愛主更深嗎?只有愛主,專一地愛主,比一切更深,才真的找到安息,得到永恆的快樂和幸福。──《每日天糧》

 

【約廿一15~17耶穌為何要三次查問彼得的愛心?其要義如何?】

答:彼得曾經認主耶穌是神的聖者,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他原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之一,主稱他為有福的(約六69,太十六16-19,十七1,參六三題1項),但他也曾經犯了幾樣的過錯,就是阻止主上耶路撒冷去受苦(太十六21-23),並且自作主張要為主搭三座棚(太十七4-6),其最大的失敗是他三次不認主,信心後退(太廿六3669-75),以後又憑著血氣之勇,削掉大祭司僕人馬勒古的一個耳朵(太廿六5051,約十八1011),而且又曾裝過假與外邦人隔開,所行的不正(加二11-14)。從彼得這些言行表現情形看來,可知他是真心愛主,對主認識最為清楚明確,卻因他的自恃太重,自以為剛強站立得穩,卻無謹慎而致多次跌倒失敗了(太廿六3335,林前十12)。想必主是為了警戒彼得防備這些錯失,免再跌倒,要使彼得願意作成主所託付的聖工,必須切心愛主,所以主來向他顯現,特別三次考問他對主的愛心如何,顯示彼得雖然三次不認主,主並沒有不認他,對於他的愛並不改變,這些將三次考問彼得的愛心要義分述如下:

①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約廿一15)——主耶穌在這裡第一次問彼得所用的「愛」字,照原文()是「義理之愛」是不改變,如神之愛,在新約聖經中大部分是用這個愛字,而彼得回答主所用的「愛」字,其原文()是「情感之愛」,如母子或親戚朋友之愛,是會改變的愛,這兩個愛字的差別,在漢文上是無法顯明出來的,惟在淺文理和合譯本聖經中將耶穌所用的「愛」字譯作「親愛」,將彼得所用的愛譯作「友愛」,以示分別。至於「必這些更深麼?」這一句的意思,大概不是指比愛這些魚、船、網,一切捕魚器具,或是指這些門徒說,乃因彼得曾經逞強誇口,說過大話(太廿六3335),所以耶穌可能暗示他,有這樣問:「你愛我比這些門徒愛我更深麼?」的意思。

②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說:「主阿!是的,你知道我愛你。」(約廿一16),這一句主所用的「愛」字,和彼得所用的「愛」字,是與前一次所用的兩個「愛」字意思一樣,可知主所問的,總是問彼得用「義理的愛」來愛祂,而彼得的回答,總是用「情感的愛」來愛祂,這是所答非所問的一句話。

③耶穌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麼?」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祂說,你愛我麼,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約廿一17)——這一次耶穌卻用了彼得所用的「愛」字,表明主對彼得的愛心要求降低了,體貼他的心意,彼得因為耶穌這一次對他說:「你用情感的愛來愛我麼?」就憂愁,表示想起往日他的錯失,對於愛主之心不夠真實,顯出他的謙遜卑微表情來,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實在是用情感的愛來愛你。」

在這三次主的問話中,彼得皆是以情感的愛來回答祂,可知彼得以前對主實在是用情感的愛,因此他是容易血氣用事,輕舉妄動,隨意發言,喜露鋒芒,好自逞強,但經不起打擊,竟然在一個弱女子面前不認主而失敗了,他曾受到主的三次警戒(約十三38,路廿二31,太廿六41),這回又經過主對他作三次愛心的考驗,得著安慰勉勵和扶持,使他能再一次將自己完全奉獻在主的手中,全心愛主,為主而活,擔負主所託付的使命。——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約廿一15~17耶穌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就這話來說,它意味著兩件事。

         1)可能耶穌指著那條船、魚網、工具和魚,然後問彼得:「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你準備放棄這些東西,放棄成功順遂的屬世生活,放棄一個固定的工作和適度的享受,而為我的百姓和我的工作獻身麼?」對彼得來說,做這樣的最後決定,放棄舊日的生活,而去傳揚福音,照顧基督的羊群,真是一項挑戰。

         2)可能耶穌望著剩下的一小群門徒,對彼得說:「西門,你愛我的程度比你的同伴對我的愛更深麼?」也許耶穌想起有一晚,彼得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太廿六3)也許他是溫和的提醒彼得,他曾經自以為比別人站得更穩,事實上卻失去了勇氣。第二個含意的可能性此較大,因為彼得的回答不敢再和人比較,而只是簡潔的說:「你知道我愛你。」――《每日研經叢書》

 
【約二十一1517彼得為了愛惜自己的性命,曾經三次否認過主的名;彼得愛作領袖,曾經和其它門徒爭論過誰為大;彼得也愛今世的生活,又回去打魚。所以主就三次考問他,到底愛主重要,還是愛這些比較重要。

   在第一次及第二次考問時,主所用的愛是“agape”,是至高的愛,上好的愛,神聖的愛。但是彼得沒有這樣的愛。他實在是愛主,但是他在這上面失敗了,他沒有勇氣說,他有這樣的愛。所以他回答時所用的愛是“phileo”,是朋友的愛,普通的愛。他實在再也說不出,我愛你到一個地步,願意為你捨命(約十三37)那樣的大話。

   因此,主就體貼他軟弱的心情,第三次考問時就用普通的愛。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他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到這個時候,他的天然,好勝,完全被對付了,被問垮了,他真的謙卑俯伏下來了。

   雖然那時的彼得不敢說,他有至聖的愛;但當他蒙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他的心裡(羅五5),蒙聖靈更新活出基督之後,在使徒行傳彼得前後書信裡,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新人彼得。

   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罷;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四1920);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五29);這些話一點也不像曾經三次不認主名的彼得;而是剛強,勇敢的新人彼得。他在晚年所寫的書信中,所用的愛都是被主考問時,所不敢用的至高、上好、至聖的愛(彼前一822,二11,三10,四8,五14;彼後一7,三181415)。他終於學會了,活出這樣的愛。──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二十一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

    耶穌第一、二次的問題中所出用的「愛」字是「agape」,表達的是至高的愛,第三次的問題中所用的「愛」字是「philia」,表達的是朋友之間或人間的至愛。彼得三次的回答都是「philia」亦即人間的至愛。── 蔡哲民等《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約廿一17失敗不是叫我們自暴自棄】「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阿,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

         人生不患於失敗,但患於失敗以後,不再起來。一個經過失敗而再起的人,更認識自己;因著內心的創傷,他比別人有更高的警覺性。從前自負的彼得,經過了慘重之跌,前後已判若兩人。彼得現在知道他的心是有的,但他能否做到,就不敢自誇了──可是一個不敢再倚靠自己,惟有讓主知道他的人,才會倚靠主的力量,才能受任「餵養群羊」的使命。─ 桑安柱《這時候》

 

【約二十一18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主耶穌如何借著死榮耀父神(約十七1;十三31),彼得也答應祂的呼召,跟從祂(約二十一19),至終也是為主殉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榮耀神。他把自己的殉道,看作榮耀神,預備隨時脫離地上的帳棚去見主(彼後一1315)。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二十一2122因著恩賜的不同,主在各人身上有不同的帶領。彼得的恩賜是撒網,得人如得魚。但是主賜給約翰的恩賜是補網。主讓約翰留在地上較長的時間,好叫他作補網,補救,改正的職事。當其它的十一個使徒都殉道之後,有許多異端邪說出來,混亂純正的救恩之道。主借著約翰所寫的約翰福音、約翰壹書、貳書、參書,澄清真理;並且叫他寫出啟示錄,讓世人明白將來必成的事;就是神救恩的終極總成是甚麼。因此約翰雖有為主殉道之志,也屢次幾乎被置死地,但是主保守他脫離重重兇惡,好讓他盡了補網的職事。或早,或晚,我們都要去見主;或在主裡安睡,等候黎明來臨,或是活著被提,迎接主的再來;雖然各人有不同的情形,但是主所託付給各人的,人人都必須忠心到底。因為到那日,人人都要交帳;都要站在基督台前。或得賞賜,或得懲罰,都根據今生是否忠心到底。但願主保守我們的心懷和意念,好叫我們在祂再來的時候,有平安和喜樂。──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

 

【約廿一22~23使徒約翰並沒有不死,主耶穌是用這句話來責備彼得的,因為彼得有點在妒忌約翰,問:『他這個將來如何?』

         『若』這個字並不是指一個將成的事實,就等於主耶穌在說:『我若叫約翰永遠不死,又與你何干?』

         但是也有人這麼解釋,使徒約翰是所有的使徒中最後一個死的。他在拔摩海島上看見主耶穌向他顯現,而寫了啟示錄。―― 何曉東《新約聖經難題探討》

 

【約二十一25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我想,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

    從前我對使徒約翰這一句話,有所不瞭解,我認為形容過分。因耶穌在地上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年多;門徒們跟隨主只有三年多。即是把每一分每一秒所發生的事,都作記錄,也不至於全世界也容不下了。但是當我把約翰福音讀過大約一千遍之後的今天,我發覺他實在不是言過其實。雖然故事並不多,但屬靈的含義卻是無限量的。其中所表明的,是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像我們這樣渺小的人,怎能領會那充滿萬有者的豐富。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不是靠少數人就能領會得完全。必須借著古今中外千千萬萬的信徒,今世,來世,直到永世,一同去經歷,一同來明白。直到如今,我每讀一遍,就有不同深度的新領會;這就是叫我遲遲不敢下筆的原因。但是我若要等到完全明白才寫書,那麼永遠等不到那一天。我由衷渴望,人人把自己所看到,所領會的都見證出來,一同來寫這一本永遠寫不完的福音。我深信住在每一位信徒裡面的保惠師,會帶領我們促成這事。── 黃共明《約翰福音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