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约翰福音第一章例证

 

注解】【拾穗】【例证】【纲目

 

【约一3奇妙的道】据说,改教运动时诺克斯(John Knox)在苏格兰布道,他一个人的声音较之一万个喇叭在听众的耳边吹响,更为有力地提起他们心中的勇气。在法国革命的时候鲁赛德利尔(Rouget de Lisle)写了马赛曲,那歌曲使许多人参加了革命。言语确能成就事情。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英国武器短缺,盟国亦无能力援助,首相丘吉尔在向全国广播的时候所用的言语,确实为人民做了许多事。在东方更是如此,至今仍然是这样。对东方人来说,一个字不单是一个声音,它是一股会做事的力量。帕特逊教授回忆起乔治.史密夫(George Adam Smith)爵士讲过的一件事。一次当史爵士在东方一个沙漠旅行的时候,一群回教徒给他的队伍一个惯行的见面礼:「愿你平安。」当时他们不知道爵士是个基督徒。当他们后来发现祝福了一个异教徒的时候,他们赶快回来取回那祝福。话语好像一件东西,可以受差遗去做某一件事,也可以被取回来。──《每日研经丛书》

 

【约一3奇妙的道】希腊思想中的观念大约始于主前五百六十年,而且,够出奇的是,它始于以弗所,就是第四福音写作的地方。主前五百六十年有一个以弗所的哲学家名叫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他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样东西都时刻在变动中的。他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你只可以踏进一条河流一次,然后收回你的脚。你再踏进去时,你所踏的已不是第一次的河水,因为那河水已流去,你所踏的是另外的河水。赫氏认为每一件事都是这样,在不断的变动中。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生不是一种大混乱呢?在一个变动不息的世界中怎能找到意义呢?赫氏的答案是:这一切变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控制有组织的;它永远跟着一个不变的模式,控制这模式的就是洛格斯,亦即,或上帝的理性。赫氏认为洛格斯就是秩序的原则,整个宇宙都藉它而存在。赫氏再进一步说,他认为不止物质世界有模式,即事情更迭变易的世界也有模式。他认为没有一件事物是漫无目的的,在一切生命与生命的事迹中都有一个目的,一个计划,一个设计,一个构思。然则是什么力量控制着一切事物呢?答案又是洛格斯。据此,赫氏将问题发挥得更深入。是谁告诉我们事情对与不对?是谁使我们能思想和推理?又使我们作正确的选择,使我们在见到真理的时候可以分辨?赫氏所给的答案也是同样的;使人有理性,有认识真理的能力,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就是上帝在人心中的洛格斯。赫氏认定,在自然世界和事物的世界中「一切事物按洛格斯而发生。」在人心中洛格斯是真理的判断者。照赫氏看来洛格斯是上帝的心思,统治着世界和每一个人。──《每日研经丛书》

 

【约一4世界上最古的恐惧之一就是惧怕黑暗。有个小孩要在一间陌生的房里睡觉。招待他的主人一番好意,让他上床时亮着灯。他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主人说:「我以为你会怕黑暗哩。」小孩说:「没有关系,这是上帝的黑暗啊。」有了耶稣,黑夜也如同白昼一样有光包围着我们。

 

【约一5很久以前犬懦学者(Cynics)曾说过,人憎恨真理,是因为真理像光一样刺痛眼睛。在卡德梦(Caedmon)的诗中有一幅奇异的图画,那是末日的图画。在图画的中央是个十字架,从十字架那里射出一道奇特的血红色光辉,这光的神秘性能照出万物的真像来。那外表的掩饰和一切的包装都完全被拆开;一切都被显明,赤裸裸地现出了原形。──《每日研经丛书》

 

【约一5约翰说,耶稣来到世界就把那真光带给人。他的来临就像一阵大光,正如曙光照耀。有一个旅游者一次站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山上,下临那不勒斯海湾。当时是那样黑暗以致什么都看不见,突然天际闪过一道电光,把每一件东西都清楚地给照明出来。耶稣来临,就像光来到黑暗之中一样。──《每日研经丛书》

 

【约一616满有恩典】

圣经的译者遇到一些有力和意义丰富的词句,常得费一番苦心去翻译。比方说,约翰一16:「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最近的意译本,译为:「主所给予我们的是福上加福、爱上加爱、恩上加恩。」信徒在日常生活当中,常会体验到天恩一如波涛,一波接连一波,永不止息。上帝为我们安排的是「福杯满溢」(诗廿三5)不但足够我们所需用,而且多得溢了出来。

挑水的人常把罐子盛满,虽然挑在路上,水会因身体的动作而溢出来,但挑水的人还是会把桶子装满。上帝的恩典就像这样,多多地加给我们。

保罗在歌罗西一19说:「上帝亲自决定使儿子有他完整的特质。」我们若在信仰上与主联合,即能分享祂的「神性」(彼后一4),而且成为荣耀的后嗣。

让我们把这属天丰盛的恩典,也分一点给别人!——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约一10~11没有空处】美国开国元老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在第三任总统之前,曾任副总统(1797-1801 John Adams任内),有多方才干,极受人推重,而崇尚简朴。
   有一天,他穿着旧工作服,到巴勒摩的著名旅馆找房间。旅馆主人不认得他,推说没有空处而拒绝。当杰斐逊离去后,有人告诉包亦敦(Boyden),他拒绝了给副总统住宿。包吃了一惊,急忙派人去追寻,告诉他随意要多少房间都可以。那时,杰斐逊已经另在别的旅馆安置;告诉来人说:“请回去告诉包亦敦先生,多谢他的盛意;但如果没有空处收容一个肮脏的工人,他也该不能收容副总统。”“

  圣经说到主耶稣:“祂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约一:10 11── 于中旻《喻道集锦》

 

【约一11上帝预备了世上每一个男女老幼去接受一项任务。某小说家谈到一个女孩子常常拒绝接触不洁的东西,问及她为什么如此时,她说:「有一件美好的事情终于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当它临到的时候我要准备好迎接它。」那么多的人拒绝上帝为他们预备的工作,这訧是悲剧。──《每日研经丛书》


11他们不接待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大约六十年前,我读到那首一个雇员之死的诗,我还记得诗中的一句话:家就是我们回去时,必定会收留我们的地方。
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我的父母和兄弟就是这样地爱我的,无论什么时刻,他们都会热情地欢迎我回家。
可是和我的经验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耶稣所遭遇到的却是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111
他是创造他们的人(约13),但是他却放弃天上的荣耀而降世为人。他来到自己的百姓中作他们的救主和君王,他伸出双手,给他们各种理由使他们爱他,但人们却背弃他,并把他钉在十字架上。
然而这还没完,甚至他在十字架上的死也表现出了他的大爱。他的死是为了我们的罪受刑罚,并且他的复活是保证,所有信他的人都将胜过死亡而享受与他同住的永生。
直到现在,耶稣仍然伸着双手,在寻找那些愿意接受他的人,你会让他进入你的心吗?
哦!接待他!他是如此地爱你,
他为你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
哦!相信他,敞开你的心门,
让爱你的救主进去!
耶稣为我们牺牲生命,
好让我们里面有他的生命。
──《生命语》

 

【约一12有人向一个出名的老师提到某青年的名字,因这青年自认是他的学生。老人回答说:「他可能听过我讲学,但他不是我的学生。」坐在课室内听课,和做一个老师的学生有极大的分别。他们可能有接触而没有交往;可能有关系而没有团契。广义来说,人都是上帝的儿采,因为他们都是被创造的,并且因上帝而得以存活。但只有一部分人变成上帝的儿子,有着父子间深切而亲密的关系。──《每日研经丛书》

 

【约一16恩上加恩】一个老传教士到一个古老的匹克特人(Pictish编注:苏格兰早期居民。)的王那里去。王问传教士如果他做了一个基督徒,他可以得到什么。传教士回答说:「你可以得着奇迹再加上奇迹,而每一个奇迹都是真的。」有时我们在一条景色怡人的路上旅行,见到一幅美景呈现眼前。每一景致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以为这是最美的了,谁知转了个弯,一幅更美丽更伟大的风景又出现在眼前。一个人学习音乐、诗歌或绘画时,他永远不会有终止的,新而美丽的经验永远在等着他。对基督也是如此,我们认识他愈多,地平线就变得愈广阔。──《每日研经丛书》

 

【约一36代死的羊】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约一﹕36)澳洲一所新房子﹐房顶站着石刻的一只羊﹐那幢房子与羊并没有什么关系﹐既不卖羊肉﹐也不卖毛线﹐人就会问这是什么意思。当地人说﹕当这幢房子建筑到层顶时﹐有一个工人不慎从房顶失足跌下﹐落到路旁人行道上﹐大家想他一定要跌死﹐谁知这时正有一群羊在人行道走过﹐那人恰巧跌在一只羊的身上﹐那羊被他压伤流血不止而死﹐他本人竟没有受伤﹐所以房主就叫石匠雕刻这石羊作纪念。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神面前。(彼前三﹕18
  亲爱的朋友﹗你有否想过神的羔羊、耶稣基督曾为你我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了救赎我们脱离灵魂的永死﹐使我们得到永远的生命﹐痘自己被压受害﹔你愿意接受痘作你救主吗──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约一46有一个故事讲到十九世纪末著名的不可知论者赫胥黎(Huxley)是某乡村家庭集会的成员之一。礼拜日到了,多数人都准备到教堂去;当然,赫胥黎却不预备去。他问一个具有热诚而单纯信仰的基督徒说:「如果你今日不去教堂而留在家中,请把你的基督教信仰对你有什么意义,和你为什么做基督徒简单地讲给我听好么?」那人说:「但你会一下子就把我驳倒的,我不够聪明和你辩论。」赫胥黎柔和地说:「我不想和你辩论,我只想你简单地告诉我这基督对你有什么意义。」那人留下来很简单地将他的信仰告诉赫胥黎。他讲完后,那伟大的不可知论者眼中已满了泪水。他说:「但愿我能相信这个,我就全心全意支持你。」──《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