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使徒行傳第八章例證

 

註解】【拾穗】【例證】【綱目

 

【徒八1使徒站立得穩。別的人可能逃走了,可是他們卻冒著任何可能來臨的災禍;這有兩個原因。(甲)他們都是勇士。康拉得(譯註:英國小說家Joseph Conrad 1857-1924)說,他年輕時做海員,學習駕駛帆船,一陣狂風來了。那教他的老人只給他一項意見。他說,「迎著風去,常常迎風駛去」。使徒決心要面對任何有威脅性的危險。──《每日研經叢書》

 

【徒八5~13在撒瑪利亞工作這一件事是異乎尋常的,因為人人都知道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是沒有來往的(約四9)。

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之間的爭執,歷史悠久。遠在主前八世紀,亞述人征服了北國,而北國的首都便是撒瑪利亞。正如當日的征服者一樣,他們把大部份的人口搬走了,安置了一些陌生人進來。主前六世紀時巴比倫人征服南國,南國的首都在耶路撒冷,其中的居民便被擄去巴比倫;可是那些人完全不甘失去他們的身份,仍然固執地作猶太人。主前五世紀,他們獲准回去,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領導之下,重建他們那個曾遭破壞的城市。一方面,北國那些被留下在巴勒斯坦的人,與那些被擄進來的外族人通婚。當南國的百姓回來,要建造他們的城市時,那些在撒瑪利亞周圍的人要來幫忙。可是被他們輕蔑地拒絕了,因為他們再不是純種的猶太人了。從此以後,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之間便有了無法彌縫的裂痕和深刻的仇恨。──《每日研經叢書》

 

【徒八911路加敘述人們信主的事以先,把讀者的注意力轉移到腓利未到達前當地的狀況。城裡有一個人叫做西門,妄自尊大,以邪術異能迷惑百姓。百姓被他蒙蔽,甚至稱他為神的大能者。西門的事蹟與後世的傳說,已經混為一談。根據殉道士猶斯丁(Justin Martyr)給我們可靠的資料(他自己是撒瑪利亞本地人),說西門曾經住在那裡,後來遷往羅馬,仍操邪業。後來,愛任紐記載,他帶著一個叫赫蘭 Helen),本來作女奴的女子周遊各地,說她是意念(諾斯底的一種能力)的化身。希波利圖 Hippolytus),另一位專寫異端的作家,告訴我們一個動聽的故事,說他與彼得爭辯之後,挫敗不起。最後西門說:若他活著被埋葬,就可以在第三日再複起。於是他命令門徒,掘一個墳墓,把他埋在裡面。門徒遵命做了,他卻直到今日仍在地裡。因為他不是基督。這類故事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少,我們很難衡量。路加最早記載這人的事蹟,他所寫西門的話,是經百姓證實的,我們必須視為真實。西門到底自認是誰,我們雖不肯定,但至少他說自己有天上來的大能。他大概不可能自稱是彌賽亞。赫肯(p.303),認為他自稱是大能者,就是神。但哈克(K. Haacker NIDNTT III p.456458)卻證明了大能者是神明的稱號,而神的一詞是路加的附注。也有可能神的大能者是一種諾斯底派的神,源自至高神。不過,最可能的看法是,西門以神明自稱,而後來諾斯底派的人以自己的方式來解說。無論如何,路加純粹把他視為騙人的術士,而這術士的身份,正是所要貶抑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徒八9在古代,西門是一種很平常的人名。那時有許多占卜星相家和巫術師,而在那個輕易入信的時代,這些人很有影響力,也過著舒適的生活。甚至二十世紀還不能擺脫相命占卜,差不多每一家流行的報紙雜誌都可見到,對這種事我們是不會大驚小怪的了。不要以為西門和他的行家都是故意欺騙人。他們當中,許多是先自欺了才去欺人,而且相信他們自己的能力的。──《每日研經叢書》

 

【徒八2023彼得的回話決絕極了。腓利浦(J. B. Phillips)的譯文大膽地將第一句譯為“To hell with you and your money聽來好像是粗話,但希臘文確是這樣說的。這是對西門的咒詛,判定他和他的錢一同毀滅。這就等於把他從教會逐出去,或者說得正確點,這話是對西門嚴重的警告,讓他知道,他若不改變態度,結局會如何。以為用錢可以買神的恩賜的想法,表明他對神的本性、神的恩賜,完全誤解了。我們也許可以稍為同情西門,他剛從異教背景出來,很容易誤解這吸引他的新宗教。不過,這誤解非常嚴重,雖是幼芽也必須一手摘除。這個想法顯明西門的基本態度與神不合(參詩七十八38),因此,他一旦如此存心,就一日在這道上無分,即得不著福音的福氣(參申十二12,十四27的用語)。所以他應懊悔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他心裡的意念可得赦免(參詩七十八38)。或者的含意是神會赦免還是不赦免,解經家的見解不同。可能這話的重點祇是,西門不能倚恃神的憐憫,視之為理所當然的。彼得最後加上一句話,說出西門的景況十分嚴重,正是苦膽之中,這是希伯來的講法,響應申命記廿九18所說有惡根生出苦菜和茵陳的危險。這裡似乎是比喻式的講法,說到一個人拜偶像、離棄神,必給他自己和他所欺哄的人帶來苦果(參哀三1519)。彼得也就是說,西門為自己招來可怕的審判,這是被罪惡捆綁的人(參賽五十八6同樣的句法)不能避免的。──《丁道爾聖經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