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罗马书第十五章例证

 

注解】【拾穗】【例证】【纲目

 

【罗十五4「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

         基督教不单建立在训律上,也建立在具体的榜样上。神教导人的方法之一,乃是借着史实。圣经中历史的记载,告诉我们人类如何认识和遵行祂的旨意。我们因着留意古圣的生活,就不但可以发现神对我们的旨意,更学习了应如何去完成它。神的手在生活中给他们带领,并在此表达了对他们的愿望,祂也要我们注意这些事物,好叫我们借此更清楚明白祂在我们身上所策划的工作。

         我们是否需要很清楚的去教导一个小孩子去做每一件事呢?是否每一项生活细节,都必须个别的加以准许或禁止呢?难道小孩子不能单从观察父母亲的行动生活而多获训益吗?我们从观察所学的,比从聆听所学的是更快更多。并且经由前者所产生的印象,在我们里面也显得更为深刻,因为训律无疑是抽象的,而榜样即将真理的运行方法,很具体的表达出来。在原则上,神的工作方法在今时代与在圣经的日子仍然是一样的。祂在新约和旧约里,给了我们许多史实,好叫我们因着圣经上的忍耐和安慰,一同可以得着盼望。――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罗十五5效法基督耶稣】佐治麦当奴(George MacDonald)是苏格兰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深深影响了鲁益师(C.S. Lewis)。他其中一本小名《男爵之歌》,主角是一名孤儿。虽然这孤儿承袭了男爵的位衔,却是长于贫穷和逆境中。这孩子因生理上的残缺不能说话,但他有温良和善的德性,默默地四处行善,帮助在困难中的人。

         当环境迫使他离开城市,要往高原地带寻找安身处时,他跟一些纯朴的村民住下,那些人接待他如同他们的一分子。当时认作他母亲的珍欣有读经的习惯,后来也读给他听。

         麦当奴这样写:『珍欣告诉他关乎主耶稣的事,直至他整个生命都充满着主耶稣的工作、话语、思想和生命。他几乎不期然地变为主耶稣生活的样式。

         虽然这名孤儿最后成了男爵,物质生活也因承受了爵位和遗产而丰富起来,但他仍保持一贯的谦卑,如镜子般把他的主反照出来,继续到处帮助有需要的人。他的生命就是主的反映,在苏格兰凹原上,成为无声但有力的见证。

         虽然这是一部小说,但它是以美丽和刺激思想的文笔描述那种生命,又是每个信徒应有的特征。我们这些能说话的人应该用我们的声音,把主的恩典告诉别人,然儿更有效的是我们生命的影响力,因为这应该是主荣光的反照。

 

【罗十五7只要不是异端,对持不同意见的人都应接纳】对持不同意见之信徒的接纳,应超越食物和日子,而扩展至教义,只要没有违背福音的真理。

         威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像约翰韦斯利那样,都是大有能力的布道家。他俩在早期的事奉中有密切的交往。但随着时间过去,韦斯利选定了亚米纽斯(Aminian)的立场,而威特腓德则变成了加尔文派。从此,他们不再能享受以往密切的交往。

         当威特腓德在美国新英伦一个布道旅程中逝世时,在美国为他举行了一个追思会。仪式过后,有人问韦斯利,是否渴望在天堂跟他相见。

         『不是﹗』韦斯利说:『请不要误会我。我的意思是,威特腓德是如此接近神的宝座,像我这样的人永不能瞥见他。』

         但愿耶稣基督教会内的弟兄姊妹,虽在信仰的基本范围外有教义上的差别,却仍能以爱心和尊重彼此对待,以致能向这不信的世代,显基督所祈求蝇里的合一。

 

【罗十五18~20基督是保罗传道的中心和能力的来源。

         在伦敦庄丽的圣保罗大教堂西北塔上,挂着一个大钟叫『伟大的保罗』。当这钟声响起来时,周围很多里内都能听见它的响声。

         这钟上刻有一适当的拉丁文金句――『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九16)。这『伟大的保罗』之回响声,和这教堂及钟的命名,都唤起我们对这位传道者有力事奉的回忆。

         但愿所有传道人和一切信徒(不论他们从事甚么行业),都有这奉献的心志,忠心地传扬基督的好消息,以此做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罗十五30~31保罗请求罗马教会与他一同祷告,『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当然,保罗和信徒向神发出的祷告都是真诚的,但神的回答不是他们所预期的,因为保罗受到攻击并要坐牢,再不能到达那些基督的名未被传过的地方。

         神的计划跟保罗的愿望不一样,然而,保罗终抵达罗马。在那儿的狱中写下新约中他的一些伟大书信。腓立比书向我们显明,他怎样学习接纳(甚至在其中有喜乐)神在他生命中的旨意,虽然这并不是他所预期的。

         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告诉我们,在违反他母亲的祷告和恳求下,他离开迦太基前往罗马。那时他母亲仍是迫切地为他的得救祷告。他母亲或许会将他离家的事看为神拒绝了他的祷告。然而,那次到意大利的旅程,却成奥古斯丁悔改的途径。

         奥古斯丁评论说:『神阿,在你隐藏的智慧中,确实赐与她愿望的实质,但你拒绝她所求的东西,好叫你能在我身上实现她一直祈求的。』

         当我们为某些事向神祈求时,很多时候神像在说『不』,其实祂一直是以一个比我们能预期更好的方法,去应允我们的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