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羅馬書第十一章例證

 

註解】【拾穗】【例證】【綱目

 

【羅十一5        以色列人中仍有一些餘數會對福音作出回應:親岑多夫公爵(Count Zinzendorf)是十八世紀摩利維教會的創辦人。一個早上,他遇見一位猶太拉比(老師)亞伯拉罕。公爵伸出他的手與拉比招呼說;『白髮是榮耀的冠冕,我從你的頭髮和你的眼神看見你心靈和生命中豐富的經驗。讓我們奉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之神的名成為朋友吧。』

    這位年老的拉比從沒有遇過一位這樣向他說話的基督徒。一般基督徒總是對他說:『猶太人,走開﹗』但這一刻,他感到非常驚訝,以致他的嘴唇顫抖,聲音沙啞,眼淚從他的面頰流到鬍子上。

    『老先生不用難過,我們是彼此瞭解的。』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一天黎明時分,兩人相約散步。亞伯拉罕說:『我心盼望黎明。我知我在尋找一些東西,可是又不知在尋找甚麼。我好像一個被追逐的人,然而,除了那在我心裏罪惡的老我外,又看不見甚麼人。』親岑多夫公爵就在那時與這位拉比分享基督的福音。

    當這位老人飲泣地擦著雙手時,他們正沿著靠近一寂靜禮拜堂的小徑往山上走。就在那一刻,太陽的光正照在禮拜堂尖頂的金色十字架上。『看看那邊,』公爵說,『這是從天賜給你的記號﹗相信那位為你流血的主,祂叫神憐憫的計劃得以成全,你可以從罪中得釋放,並在祂裏面得著全部的救恩。』

    天上的光充滿他的心靈,以致亞伯拉罕說:『就這樣決定吧﹗』

    倘若我們能忍耐地以愛心向猶太人作見證,並懇請他們到彌賽亞面前,那麼,神揀選的子民仍有餘數會回應福音的。

 

【羅十一11這裡所謂的「激動」,就如一個住在新興國家裡的人,他們原本有權利可以申請公民權,卻因猶疑不信放棄了他的權利,到後來發現許多人正盡力設法申請他所放棄的公民權,於是他深深懊悔自己的輕忽,想要重新得回他的公民權。以色列人失去了神國「公民權」的情形正是這樣。神允許以色列人暫時被棄,好使他們看見別人蒙恩之後,日後必為他們所扎的人悲哀懊悔(亞12:10),而仰望他們先前所拒絕的救主。

 

【羅十一13~14有一個兵丁在戰爭中受傷。一位教士爬出來,盡力的幫助他。其他的軍隊後退時,他留在那裏,和他作伴。在白天熾熱天氣裏,他把自己水壺裏的水給他飲,自己卻願承受口渴。到了晚上,寒霜下降,他把自己的外衣蓋在傷者的身上,最後把更多的衣服把他包起,以免寒冷。最後這傷者抬頭望那教士說,『教士,你是一個基督徒?』那教士回答說,『是的,我盡力的想做成一個基督徒。』那受傷者說,『如果基督教能使人幫助另外一人,像你幫助我一樣,請把基督教告訴我,這正是我的需要。』基督教的行動能激動人仰慕其信仰,它能夠產生像那樣的一種生活。

 

【羅十一20~23保羅恐怕猶太人偏恨外邦人而引發外邦人偏恨猶太人;這樣,外邦信徒內裏便會潛伏著反猶太主義,忘記了聖經是藉猶太人而來,並且主耶穌自己也是個猶太人。

    若干年前,一名富有的會友招待一位牧師。正交談的時候,主人說:『我十分厭惡猶太人,甚至我家裏不會存一些有猶太色彩的東西。』

    客人安靜地站起來,從桌上拿起一本釘裝精美的聖經,又從書架上取了一本新約聖經,並把它們放在壁爐前。然後,他從牆上除下一些油畫――一幅是保羅在雅典講道;另一幅是主耶穌被釘十字架。

    這位吃驚的主人喊叫說:『你在幹甚麼?

    牧師回答說:『你剛才不是說過不喜歡有任何猶太色彩的東西留在家裏嗎?我只是開始為你掃除房子內這些猶太東西罷了﹗我可以把它們都扔入火爐嗎?

    『不﹗不﹗』會友大叫說:『求神寬恕我。我從沒有從這角度想過,沒有發覺自己欠猶太人這許多東西。』

 

【羅十一30~32有一個晚上,一個女孩站在窗邊。那時巨風以極大的速度狂吹。她說,『今晚的巨風必然脫離了上帝的掌握。』對保羅看來,這樣的事必永遠不會發生。沒有一件事會越出上帝的管制;每一件事都要完成祂的目的。神的作為決不會因人的軟弱失敗,以致破壞祂的原來計劃,像一列火車誤了鐘點,其餘班車也都受影響那樣。

 

【羅十一32神對待人類的方法一直是是『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這並不是因為祂要將人送到地獄去,而是要將人驅入信心之門,以致祂能『憐恤眾人』。

    在法國拿破崙統治時代,有一個年輕人,因觸犯法紀,在當時的法律制度下要判處死刑。這年輕人的母親獲准在王面前求情。拿破崙說,這已經是他第二次犯罪,按公義他須要被判死刑。

    『我不是求公義,』母親回答說,『我是求憐憫。』

    『但他不配得憐憫。』王說。

    『陛下,』母親喊著說:『若是他配得的,就不是憐憫,我只是求憐憫。』

    『好,我就賜憐憫吧﹗』拿破崙說。

    如此,這年輕人得著赦免。

    若按著功過受審,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被定罪,受永遠與神隔絕的刑罰。然而,神憐憫了我們。

 

【羅十一33~34幸福的一跤】經文: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祂的謀士呢”(1133-34)
  "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你何必問我的名,我名是奇妙的”(士 13:18)
  據西班牙《ABC》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十一日報導:
  哥倫比亞一個十八歲的盲人失足從樓梯上滾下,不料竟然重見光明。
  這個青年人由於先天不足,又得過腦病,自幼就雙目失明,有一天他抱著東西下樓,腳下一滑,就從樓梯上滾了下去。在場的人以為不得了,趕緊來扶他,不想他便放聲大笑,激動得流出眼淚,指著周圍的東西問這問那。
  據醫學界人士估計,可能是摔跤中正好磕撞了大腦的某一部分神經,而這部分恰好是與視力有關的。目前正在進一步研究。
  不管怎樣,他確實是因為跌一跤而重見光明。這是連他本人也萬難意料得到的。
  親愛的信徒們,我們所屬所事奉的主,祂有一個名字叫奇妙。祂在屬祂的子女身上所施行的作為,真是何等奇妙難測。可不是麼?當我們回首往事,處處可看到祂奇妙的安排和奇妙的引導,多少時候我們有如以色列民陷在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的境遇,可是奇妙的主分開了紅海變為通途,又有時經過死蔭的幽谷,但奇妙的主使我免受遭害。總之我們的一生真不知有多少次,常如詩人所說,好象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但事物宛如捉迷藏,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碰到困難敢於沖過去的人,才能引人入勝
  中國有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聖經中可以舉出幾個例子:
  約瑟從小受兄長妒忌被賣為奴,又無辜被下在監獄中,這一跤真可不輕啊!但結果藉著這些苦難,使他成埃及的宰相 此其一。
  正因為耶路撒冷受到亞述王西拿基立的圍困,希西家才從被圍困中富強起來,此其二。
  但以理被扔進獅子洞才看見神的保守。他的三個朋友被扔在火窯中才看見神子與他們同行,此其三。
  夠了,凡此種種真是舉不勝舉。我們記住: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無數事實證明,神的恩典常是藏在患難裡。只有勇於戰勝一切苦難,才能飽嘗主恩甘甜的滋味。──《為甚麼要用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