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經資料大全

 

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以弗所書第五章拾穗

 

註解】【拾穗】【例證】【綱目

 

【弗五1「所以你們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一樣。」

    該效法神,這效法是根據我們已經有了照神的形像造的生命(弗四24)這一事實來說。

    效法神,這句話顯明基督徒理當像神,正如兒女理當像他們的父親那樣。但注意與下句的基督比較,這實際上就是指基督,是完全相等的。

    像蒙慈愛的兒女,說明上句效法神乃是與作為神的兒女相配的生活;否則就徒有神兒女的名,卻在生活上不像一個蒙神慈愛的兒女了!──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所以你們就該效法神,好像蒙慈愛的兒女。」】

兒女必像他們的父親,家人都看起來很相像,使別人看見,甚至會驚叫起來:與他們的父親一模一樣。願我們各人也使別人看到,想到神。

脫去行為上的舊人(四章二十二節)——舊人是有舊習慣與想法,是我們也未曾重生的時候那樣。使徒勸導我們要立即除去,這顯然是可能的,否則祂不會這樣說了。人們都說逐漸的革新,零碎除去我們的惡;有更大的理由,神要我們立即徹底對付過去的惡。因為舊人已經敗壞,好似馬大不敢讓人大開她兄弟的墳墓,怕她弟兄已經朽腐了。

要將心志改換一新(四章二十三節)——羅馬書十二章二節的話再提醒我們,我們心志要日日時刻與神的心思接近,祂的意念啟示在聖經裡,必能更新我們。不然我們與世人接觸,無可避免地會受污染。日日更新唯一的源頭在神。

穿上神形象的新人——新人是照神的形象造的,我們的主從死裡復活給我們制了美衣。復活的日子也是新的,我們有聖潔神的生命,為我的預備,等我們來承受。我們穿上新人,就像神慈愛的兒女。

── 邁爾《珍貴的片刻》

 

【弗五1~7生活是我們實際操練品格的地方,神在生活上一步一步的帶我們進深。在生活上保守自己在神的聖潔中,又進一步的活在愛心的功課裏。因為神是愛,我們蒙了愛的人,也得活出神的愛。我們要追求作個像神的人,也得流出神的愛。

         你愛弟兄,你就不會傷害弟兄,不會說一些淫詞、妄語,去污穢弟兄的心思和耳朵;你也不會用一些不合聖徒體統的話,叫弟兄受傷;你更不會讓貪心的意念抬頭,而侵佔弟兄所有的,或是佔弟兄的便宜。人若作出這一些事,就是沒有愛,不是憑愛心行事,而是憑肉體活著。

         屬靈的愛是單程的,是施出去的。愛的真意是捨己的,不是禮尚往來的。「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愛的原則不容易守,愛的操練不容易作,因為人本身只有肉體的愛,而沒有神的愛。雖是如此,我們還是不能放鬆這個追求,透過順服聖靈的引導,叫我們裏面的人剛強起來,叫生命豐富起來,豐富到一個地步,可以流出來,那就真能活在愛裏了,那就真能作神恩愛的標本的材料了。用這樣的材料建造出來的教會,纔會使後來的世代看見了,就讚嘆佩服。──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2「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舍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

    “也要憑愛心行事”,進一步說明如何地效法神,就是憑愛心行事。這是基督徒一切行事的法則。

    所謂“憑愛心”不是憑一種肉體的愛,而是“正如”基督那樣的愛。

    “當作馨香的供物……”,本句一方面描述主耶穌為我們捨命的成就,祂不但將自己成為神所喜悅的祭物獻上給神,並使我們因祂獻上自己的“馨香”(功勞)也蒙神的悅納了。另一方面,本句也是指導信徒應當將自己像馨香的祭物一樣,獻上給神,來實行憑愛心行事的真理原則。──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3「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提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

    “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淫亂與污穢大致是相類似的,因淫亂的罪,在神有來乃是最污穢的罪。但“污穢”卻不止淫亂,也包括其它神所憎惡的事在內。

    “在你們中間連題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表明信徒不但要完全離開這些罪,甚至在離開以後也不可提說,這攙合乎聖徒的體統。

    “聖徒的體統”一語,表示信徒應該有另外一種與世人不同的生活樣式。──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45“淫詞”即污穢淫蕩的話語。“妄語”是十分不敬虔而誇大,張狂的話,或將敬虔的事當作玩笑亂講,肆無忌憚地口出狂言。“戲笑的話”就是一般的戲言,常講戲笑的話會使人陷於輕浮、並失去別人的信任。這些話對於基督徒都不相宜。“總要說感謝的話”,就是無論怎樣,總應說感謝的話。誠然一個基督徒若慣於說感謝的話,以致成了一種口頭禪,言不由衷,是不好的;但縱然如此,總比那些淫詞妄語好得多;因為淫詞不但表現說話的人思想之污穢,也使聽的人易受魔鬼的試探。所以我們應當留心自己,不使魔鬼有機會試探自己或別人。若我們隨便說話,並且說的是毫無目的和意義的話,就是妄語,雖或出於無心,但魔鬼可能利用這些妄語,刺傷聽者的心靈,或引起他的種種猜疑,而發生各種誤會和是非,也就是給魔鬼留了地步。──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5貪乃大罪「無論是淫亂的,是污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分的。」】

保羅這話是對以弗所的信徒說的,特別警告他們,犯罪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正像在別處提到不義的人和隨從情欲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一樣。(林前611;加521)主將來要將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祂國裡挑出來(太1341)。可能有人想他沒有犯過什麼大罪,但這裡提到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

有貪心不是一種小事情,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610)差不多樣樣的罪都與貪心有關,是最容易在人裡面活動而不易被制服的(羅78),不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就會有貪心(來135),妄想別人的東西,貪愛不屬於自己的都是貪心,不知足,想多得就是貪心。這並不是指到外面去偷或作了什麼壞事,那是誡命中的另一條,而貪戀別人的東西是單獨一條(出2017),所以心中貪戀別人東西就是罪了,一有貪心就不顧別人的權利和益處,並且嫉妒別人,一切只為自己,願意自己得著。所以是自私自利無公義,愛心,這絕不容於神的國。

更嚴重的,是有貪心就是和拜偶像一樣。因為不敬拜神、不尊重神、不愛神,而只崇拜所貪戀的對象和東西,以它來代替神。──《每日天糧》

 

【弗五7「所以你們不要與他們同夥。」

    所以”表明連接上文,說明為甚麼信徒“不要與他們同夥”──不要與那淫亂、污穢、貪婪的悖逆之子同夥,因為神的忿怒必然臨到他們。

    “同夥”的意思就是共同有份於某事的夥伴。──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8「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

    “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意即要有與光明的子女相配之行事。使徒在這裡不是叫我們去勉強裝作光明,乃是既有光明之子女的生命,就當有光明的生活,才能與所蒙的恩相稱。──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8~14神是光,我們是祂的兒女,因此我們也是光。我們的生活應當是光明正大的,不單沒有甚麼不可以公開擺在人面前的,並且也能叫人在光中看見自己的黑暗。我們的本性是喜歡黑暗的,在黑暗中生活纔覺痛快,原因是許多的事物不能見光,在光照的底下就顯出羞恥來。我們生活在沒有羞恥感的環境裏,頂容易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不知不覺的跟著人走進黑暗裏。因此,我們裏面的光要時刻保持明亮。真正活在愛裏面的人,他的光該是明亮的,主也常給他光照。

         常使我們感到為難的,還是我們那些不信主的朋友、親屬,從前我們常和他們活在罪中,如今他們還常邀請我們與他們一同活在罪中。我們裏面的光若是沒有熄滅,我們就能不體貼肉體的感情而分別出來。不分別出來,就不是活在光中。不管怎麼樣,我們不能沾染黑暗,因為我們是光明的子女,我們只能表現光,我們要叫人看見光。──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10「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

    本節中主所喜悅的事與上節的良善、公義、誠實,實際上是指同一意義。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主所喜悅的事。信徒若誠心要行在光明中,結光明的果子,便不難察驗而知道甚麼是主所喜悅的事了。

    察驗表明我們明白神旨的方法之一,是要留心思想與觀察。許多人在尋求明白神的旨意時,只注意外來的感覺。──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1「那暗昧無益的事,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

     “暗昧無益的事”,也就是黑暗的事,不敢見光的事,需要保守秘密而不正當的事。

    “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原文沒有“行這事的人”這幾個字,只有“倒要責備”,中文聖經“行這事的人”旁邊亦有小點,表示原文沒有。──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3「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為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

     “凡事受了責備,就被光顯明出來;因為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本節解釋“光”的定義,並勸勉信徒顯出“光”的作用來。甚麼是光?,能把黑暗顯明出來的,就是光。另一方面本節也說明“責備”的作用,不僅是口頭上可以責備,借著光明的行為把黑暗的事顯明出來,這種“顯明”也是一種責備,使那原本是錯誤或無益的事,因著比較而顯出確是錯誤的。──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5「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

    “謹慎行事”的意思是包含著:基督徒應當謹慎地分別臨到我們的事,知道甚麼是使人敬畏神的事,甚麼是使人遠離神的事,甚麼是罪惡和異端,甚麼是真理和正路……。我們理當培養這種辨別能力,使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謹慎行事,就是培養這種辨別能力的方法。──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5~17活在黑暗中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羅一32)。為要達到這個目的,許多似是而非的道理大量的湧來,為要同化神的兒女,使之脫離在光中的生活,跟他們同走放蕩的路。這是對神兒女極嚴重的挑戰。

         因此,我們必須在生活中操練長進,從脫離舊人開始,到明白主的旨意,一步步的進深,直到我們的生活不再憑自己的感覺,也不再憑人的理由,而是單憑神的旨意。從前的生活態度是要神的祝福,要神滿足我,如今是要神的自己,神的旨意,是我討神的喜悅。一切的道理,包括神學思想,都不是我生活的依據。我所要尋找的,就是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10),也就是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凡事主所喜悅的就是主的旨意,主不喜悅的就不是主的旨意。我們若在生活的大小事上,都察驗主的喜悅,都尋求明白主的旨意,就是真實的長進了,也就夠條件成為主手中建造的材料了。單單活在主的旨意裏,就不會作糊塗人,就會謹慎行事,不會浪費光陰。──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16「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愛惜光陰”,原文“愛惜”exagorazomenoi是“贖回”的意思。“贖回”表示曾經虛耗。

    “現今的世代邪惡”亦表示現今的世代是罪惡即將滿盈,快將受神審判的世代。──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7明白主旨「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世上有多少自以為聰明的人,似乎取得很大的成功,很多的幸福。然而最終證明一無所得,只是在今生幾十年之內如風而過,那是糊塗人,因為他不明白神的旨意,不曉得永生之道,妄想照自己的意思而行,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考慮天上的主宰,是不能成功的,是糊塗人作糊塗事。

我們的一位主,是管理一切,決定一切的。祂的旨意是為著祂的榮耀,為著公義和真理,也是為著人真正的好處,在祂的旨意以外,就是罪惡,錯誤,至少是毫無長存的意義和價值。神的旨意是祂將來審判的根據,遵行祂旨意的就有賞賜,得到福分,違反的就要受到刑罰,為此自古以來所有的聖徒都不敢作糊塗人,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度日,而是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謹慎遵行。

主的旨意也不難明白,聖經中所記載主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更有聖靈的感動和指示,叫我們不會迷失道路,或混淆真理,我們如果有敬畏主的心,願意照祂的旨意行,也必定能曉得祂的心意如何,除非我們驕傲、頑梗、悖逆、不肯遵行。──《每日天糧》

 

【弗五17「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糊塗人,就是不明白主旨意的人,凡不理會主的旨意而憑己意生活的人,在神看來就是糊塗人。──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8聖靈充滿「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人心裡充滿什麼,就要流出什麼,言語、態度、行為、都是根據裡面的情形而定的(太123435),裡面充滿什麼東西,就是什麼樣的人,裡面包括人的思想、喜好、目的、願望等。如果裡面被情欲、世俗、貪心、妄想、自私、驕傲等所充滿,這個人就完全被罪惡佔據,整個人都變成污穢不潔,生活,行為也都完全敗壞,對人無益有害,也不為神所喜悅,且是可厭棄的。

那麼一個信徒裡面應當被什麼充滿呢?在這裡提到,兩種不同的東西,一方面是不要醉酒,即不要被酒充滿。這不但指喝的酒,也是指一切叫人沉醉,放蕩的東西。各種能叫人肉體快樂,滿足情欲,令人迷戀的東西都不要吸取。另一方面是要被聖靈充滿,聖靈已經在每個信徒裡面,卻沒有充滿所有的信徒。因此,顯不出聖靈的能力,這就是信徒仍然軟弱、愚昧、屬肉體、不聖潔的原因。

要被聖靈充滿並不難,只要懇切禱告,除去一切已知道的罪惡,將心中的邪情、污穢、雜念都倒空,隨從聖靈的感動、引導、光照,聖靈就要充滿了。──《每日天糧》

 

【弗五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聖靈充滿對上文要明白主的旨意及下文要過一種讚美感恩的生活,都有很重要的關係。因為沒有被聖靈充滿的人,是難以明白神的旨意並過看讚美感恩的生活。──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有人認為這裏是有關『能力』的問題。聖靈滿有能力,當祂充滿你時,祂將大力地支配你、管理你、使用你。酒也大有能力,當你喝醉酒時,酒精在你的血管裏發揮它的力量,它也一樣可以支配你、管理你。因此基督徒不應該讓酒精支配,而應當讓聖靈支配。

   但我覺得這裏還有更深的意思。酒是甚麼?酒是釀酒人用穀物或果實(葡萄等),加上酵、用人的方法釀造出來的。因此醉酒有陶醉在人的方法裏,或者肉體的活動裏的意思。

   當人不願意降服在聖靈的權柄下面,或者不願意順服在聖靈的統治下面,人是喜歡想辦法,用『肉體』來代替聖靈的自己,用『方法』來代替聖靈的工作的。── 吳恩溥《聖靈充滿的真義》

 

【弗五18醉酒與聖靈充滿何能作相對的論述?聖經禁止人喝酒否?】

    有人解釋謂醉酒與聖靈充滿頗有相似之處,所以在五旬節時,門徒被聖靈充滿之後,人們以為他們是“新酒灌滿了”(徒二章1315節)。醉酒之人有暫時的、屬外表的快樂,被聖靈充滿則有長久的、屬靈的快樂。醉酒的人每每狂言妄語,被聖靈充滿的人則在讚美,祈禱與傳福音的事上大發熱心。醉酒的人行動失常,打人行兇,但被聖靈充滿的人則靈性漸高,且能有神跡與非常人所難瞭解的屬靈行動。保羅說:醉酒使人放蕩。被聖靈充滿的人,則在生活中充滿感恩、讚美及彼此順服。

    有人說聖經並不禁人喝酒,所以喝酒無妨,不過不要喝醉就是了。保羅也勸提摩太以少量的酒代清水(提前五章23節)。主那穌也在迦拿變水為酒,使人喝足而快樂(約二章)。東方人喜用酒,但醉酒者甚少。美國人喜醉酒,所以美國宣教師到東方來傳福音時常勸人禁酒,而且強調飲酒為犯罪。

猶太人古時飲酒,分清酒與濃酒二種,在家中平常是飲清酒的,像東方人喝茶一般(聖經無茶字,古時猶太人不飲茶,現在也懂得飲茶與咖啡)。小孩子只飲清水,但在任何宴會時多數飲濃酒,尚且以飲醉為樂(約二章10節,喝足了,原文為喝醉了)。不過猶太人與今日東方人一樣,平常是很少醉灑的。那穌變水為酒並不希奇,他所變的是真的酒,不是萄葡汁。因為猶太人在宴會是喝酒的。

聖經並不禁止人喝酒,但保羅在此嚴格地禁止信徒醉酒,因為有放蕩的危險。

    勸人禁酒,與其說是與罪有關,無甯說是與健康有關。因為酒內有酒精,能傷害人身,破壞血管,留下毒質。不喝酒,不會醉酒,亦不會對身體有何傷害。

    猶太人的拿細耳人,清酒濃酒都不喝,連萄葡汁或萄葡食物均在禁止之列(民六章24節)。拿細耳人預表今日分別為聖的傳道人。有些人勸傳道人喝“提摩太酒”,即“稍微用一點點”,但為什麼不告訴傳道人學拿細耳人?

    箴言勸戒為君王者不可喝酒(三十一章4節),因為君王是一國之首,應為萬民之範,禁酒以免誤事,影響國泰民安。君王亦可預表任何團體的領袖,理應禁酒。

    保羅對提摩太說,為監督(即長老)者的條件,其中之一是“不因酒滋事”(提前三章3節),意即禁酒以免滋事。現今為長老者豈能隨便喝酒?

    有些人認為老年人體弱多病,應喝酒以補身,但保羅吩咐提多說,老年婦人不應給酒作奴僕(多二章5節),意即可以不喝酒,無酒癮。

    但以理拒絕享用巴比倫王所賜的膳與酒,他不但不喝酒,連王的佳餚都不要,真是虔誠人的模範。

    基督徒不只在消極方面不作這個、不作那個,乃是要在積極方面把屬靈的德行表彰出來。不喝酒的人未必就是最好的基督徒,但在生活的言、行、思、態能各方面有良好的、屬靈的、虔誠的表現是更應追求的。――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弗五18~19「乃要被聖靈充滿,口唱心和的讚美主。」

         「被充滿」原文是 PLEROUSTHE。這個字用在上引經文是與聖靈有關的,意即「讓你自己繼續不斷的被充滿」。這裡所形容的,不是如同五旬節所表現的屬靈轉機,而是我們時刻要去享受的一種光景。這種光景不是外表上屬靈的恩賜和靈力的彰顯,而是神的聖靈在我們靈裡的親切同在和運行,猶如那永不涸竭的油,保證明燈不暗不滅,在有需要之際,甚至在漫漫長夜之後,依舊熒然放亮。然而,「被聖靈充滿」不僅是一件個人的事,也是我們和其他基督徒分領共用的事,正如保羅告訴我們說「要彼此唱和」。我們有些人很可能覺得個人的獨唱,比那些需要保持節奏與和諧的多人合唱,或二重唱,都較為容易。然而,聖靈的豐滿已經賜給我們了,其真實的目的,乃是叫我們在寶座前同唱新歌。――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弗五18~20人在主面前真正的長成,還不是停留在明白主的旨意上,而是在所接觸的各樣事物上都能讓人看見主自己,都看見主手裏的動作。因此,要讓主的靈滿溢在我們裏面,透過我們的生活彰顯主的榮美;更進一步,在生活中充滿讚美。

         神在祂所揀選的人身上所定意要作的,就是要把祂自己的所是、所有和所作的都給人。當主照著這個定意作工在我們身上的時候,因著祂總是先剝奪我們,先除掉我們身上不該有的,連我們自己以為對的事物也給拿掉,好叫我們能顯出光明的子女的實際,所以我們常感痛苦、掙扎、灰心、疑惑,甚至埋怨。但是等到長進到一個地步,我們裏面的眼睛明亮了,看見主的除掉是為了豐富的加給;在眼見的福或禍的背後,都看見了主施恩的手在把祂自己輸送到我們身上來。這時,埋怨轉為感佩,痛苦變為喜樂,要讚美主的心情洋溢在裏面,並且外面的表情也是愉快的,所以就心口一致的頌讚主。

         在生活上流露著敬拜和讚美,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敬拜的人,別人在他身上所碰到的,乃是敬拜的靈。在生活上給主帶進敬拜裏,那是我們實際操練的高點。這樣的材料,纔是主迫切需要得著的,因為祂所建造的是「主的聖殿」,是敬拜的地方。進到這個地步,我們的生活原則就不再依據理由、是非,而是依據能否奉主的名作這、作那,能否奉主的名為這、為那去「常常感謝父神」。我們的生活態度進到這一個地步,懂得享用主的名,「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就滿溢在我們身上了。──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19「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

    “口唱心和”就是出於誠實,心口如一的讚美主。讚美,必須出於真誠才有意義,否則便流於虛偽且含侮辱之性質。──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

    “凡事要奉我們主……的名”,就是凡事要倚靠、仰仗主的權能,遵從,依順主的旨意。主的名是代表主自己和主的權威,我們是信靠主的名得救,又奉主的名禱告,並憑主的名蒙神的悅納,而領受各種屬靈的恩惠與平安。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也就是凡事都不可憑自己的意思而行,乃應憑看主的教訓和福音的真理而行。因為惟有照主的真道而行的才可以說是奉主的名行事。

    凡事奉主名的結果,必能使我們從經歷中認識“主耶穌基督的名”的能力,並因常得主的恩助與支持而“常常感謝父神”。──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

         許多人經過了極大的困難,纔成就了他們生命的偉大。── 司布真

 

【弗五21「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彼此順服表示這種順服是互相的,不是絕對的。這意思就是誰違背真理,所行的是錯誤的,就當順服那遵循真理或用真理來勸戒自己的人,不論他在教會中或教會外的地位如何。

    彼此表示信徒各人都可能有軟弱,而需要順服別人的提醒,並表示信徒之間有互相聯絡,互相勸戒的責任。

    怎樣才能彼此順服呢?當存敬畏基督的心。這敬畏基督的心,是使我們能以彼此順服的因素。今日教會太忽略敬畏主的真理,以為是舊約時代的人才需要留意的,這是很大的錯誤。敬畏主並非只是舊約的信息,新約的使徒們也同樣注重這方面的教訓。本處經文就是一項明白的表示。(林後七1;彼前一17;啟十九5)──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1「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個人在主面前生活得對了,還得在眾聖徒的生活中也對。許多神的兒女在單獨的時候很愛主,和主有很好的交通,也相當的認識主,很有生命的流露;可是一擺到眾聖徒中間,毛病都顯出來了,不是看這個弟兄不順眼,就是看那個姊妹不對勁,別人完全不夠水準,只有自己還不錯。我們承認這實在是事實。在神的建造中,不只材料本身要好,也要能和別的材料配合調和得好,所以主就作工要把我們造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讚美生活的另一面,就是承認基督的權柄,承認祂是一切的源頭,也是一切的結束;我們所蒙的恩都是根據祂,也是依靠祂。我們在生活中,一看見祂的所是,一經歷祂的所作,就使我們的心向著祂又敬佩,又信服。因著祂的榮耀和權柄,我們敬畏祂;因著祂的憐憫和恩典,我們也是敬畏祂。敬畏就是怕,怕我們使祂失望、難過。

         敬畏的心思在生活上表現出來,就是順服的態度。因此敬畏主的人,也必然是順服主的人。順服實在是屬靈操練的頂點。在順服主的大前提下,我們也順服主所要我們順服的人。順服主比較上沒有太大的難處,要順服人,難處就來了。問題在於我們不能接受人作為神權柄的出口這個事實。若是我們的眼睛被開啟,看見神在人身上顯出祂的權柄,我們就能順服下來。在外面,我們是順服人;在裏面,我們卻是順服神。順服神所要我們順服的人,那是我們順服神的實意的考驗,藉著這樣的順服,我們真正的活在基督的權柄之下。我們的眼睛只看見基督,不再看見人,人與人中間的難處也就沒有了,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的接連在一起了。接受基督的權柄,是從個人進入眾聖徒的生活的關鍵。

         主安排我們順服人,也安排別人順服我們,這就是彼此順服。這一個彼此順服,頂厲害的折毀人。眾人都活在基督的權柄下,纔能彼此順服。我們彼此順服,是順服在彼此身上的主的權柄。別人順服我的時候,我驕傲不得,因為別人是順服在我身上所顯出的主的權柄。反過來,我順服別人的時候,我不會高舉人,我是看見主的權柄。主用彼此順服這個功課,除掉我們進入眾聖徒的難處,更進一步把我們造成完全合祂心意的建造材料。──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22~24在彼此順服的學習上,主啟示了三種關係。這三種關係概括了我們整個的社會關係。主要藉這三種最親近的特殊關係,叫我們學習順服權柄的功課。從個人到眾聖徒,主是一步一步的帶我們深入的預備我們自己作神所要的材料。

         越是最接近的人,越是不容易順服。在彼此順服的功課上,主首先擺出來的是夫妻的關係,不單是因為這是人一切關係中的最密切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這個關係所表明的基督與教會的關係,也透過這個關係再從另一個角度來指明教會在神計劃中的事實。

         主指出作妻子的要順服丈夫,不單是因為他是丈夫而順服他,並且是因為主安排丈夫作頭,因著順服主的緣故而順服丈夫,如同順服主。不順服丈夫,就不是順服主。當然順服丈夫是在真理裏順服,在主裏面順服;不在主裏面的事,就只有順服主。姊妹們應當看見,就是主用作妻子的順服丈夫,來提醒教會應當順服基督;又反過來用教會當順服基督,來提醒姊妹們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一個雙重的提醒,正是把教會與主的關係,和夫妻的關係接連在一起。作丈夫的看到妻子順服自己,立時就提醒自己要順服主。所有神兒女都在每天的生活中一同順服主,教會讓基督作頭就一點難處也沒有。否則,教會就沒有身體的見證。──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22~33這段聖經講妻子順服丈夫,丈夫愛妻子︰(1)順服與愛好像是兩個不同的德行。(2)其實,真實的順服仍是源自『愛』,沒有愛的順服,乃是外面的、虛假的順服;有了愛,就容易順服。(3)順服,乃是愛的一種自然表露。(4)丈夫用愛來澆灌、對待妻子,引起妻子愛的共鳴,就是順服。(5)不但順服講求捨己,連愛也講求捨己;主是要丈夫像祂愛教會、為教會捨己那樣的愛妻子。所以歸根究底,主對妻子和對丈夫的要求乃是同等,並沒有厚此薄彼。

 

【弗五23「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

    丈夫雖然是妻子的“頭”,這“頭”的意義卻不是代表一種階級的分別,只是代表一種功用和職責的分別。夫妻在基督裡的地位根本是一樣的。

    “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本句說明神安排丈夫作妻子的頭,是無可辯論的事;正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是無可辯論的一樣,這乃是神奧秘的旨意,是當然如此的。

    “祂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這似乎是加上的一句話,解釋基督所以能成為教會的頭的理由。祂不只是教會的元首,且是教會全體的救主,祂曾捨命流血買贖了教會。祂是教會的頭不但是根據神的旨意,根據祂作教會之救主的事實。加上這一句話,暗示丈夫雖然是妻子的頭,卻不可以妄用“頭”的地位欺壓妻子。反之,倒要像基督作教會的頭,負有愛顧、救護教會之責任那樣,來愛護他的妻子。──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4「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

    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本節說明妻子應如何順服丈夫,就是要像教會順服基督那樣地順服。教會之順服基督是毫無保留的,必然合乎真理的,妻子之順服丈夫也當這樣。基督必然不會使教會作違背真理,不合神旨的事,所以妻子要像教會順服基督那樣地順服丈夫,也說明了妻子之順服丈夫,是在神旨意下之真理範圍內。而這裡的凡事也是真理範圍內之凡事。──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5「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

         另一方面,作丈夫的要像基督愛教會那樣的愛妻子。這真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恐怕許多弟兄要感覺虧欠自己的妻子,不是有愛的成份就算及格,而是要愛到一個地步,捨去了自己也得愛妻子,因為主是這樣的愛教會。

         在這裏,主啟示了一件我們從來不大會去想到的問題,是關乎教會在神眼中的地位的。我們常想主是為拯救我們而捨去祂自己,這當然是事實。可是聖經是說主是為教會捨去自己的。這就是說,主在捨去自己時,祂的眼目是看定在教會身上。基督的捨己是越過個人的需要,而為著教會的需要。雖然基督被釘的時候,地上還沒有教會。基督愛教會,祂為了要產生教會、得著教會,而把自己交於死地。由此我們看到主的心意不在個人,而是放在教會身上,我們個人是在教會組成的過程中,也是在教會這個生命組織裏蒙記念的,因為主要得著的是教會。主得著我們的目的,還是為了建造教會。──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26「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

    基督愛教會的另一方式,是使教會成為聖潔。“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這兩節聖經告訴我們基督愛教會之高尚目的。祂不僅把我們從罪中救出來,並且有一項完全高尚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們救到“聖潔沒有瑕屁”的地步。同時也告訴我們丈夫對妻子的責任,應當如何在聖潔之中愛他的妻子。──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6「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

         什麼叫作基督用祂的生命借著祂的話洗淨我們呢?第一件事,我們要在神面前看見教會的毛病到底在哪裡?教會的缺點,並不是在於所得的基督太少,而是在於基督之外的東西太多了。神旨意中的那個教會,是完全出乎基督的,是沒有罪的,是沒有天然的生命在裡面的。我們實際的光景怎樣呢?我們每一個真實屬乎基督的,都有一點是完全出乎基督的——為著這個,我們要感謝神,但是除了這一點之外,還有許多不是出乎基督的東西。因為有其它許多東西的緣故,所以需要洗淨。什麼叫作洗?洗的意思是滅去,不是加上,若是加上,那就叫作染了。――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弗五26祂復活生命的水,來察驗並暴露我們,叫我們知道在己裏的可憎;而祂的話,來對付那些已經被顯露出來的,洗淨我們的瑕疵;這樣就更新了我們。有時候可能話先來,然後生命再來;有時正好倒過來,但不管那個先來,結果都是一樣的。「立時雞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思想起來就哭了。」(可十四72)若是神的話對教會沒有要求的能力,教會就不是教會了。話乃是神潔淨和更新我們的工具。―― 倪柝聲《一個榮耀的教會》

 

【弗五26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何意?】

答:在本節中保羅提到洗淨與聖潔這兩個名詞,來說明基督為教會舍己的目的(25),從意義上看,這裡所說要用的水,有三方面的表明:其一,水是指著基督的寶血,潔淨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多二14;來九14;約壹三79)。其二,水是指著神的話,主的道,祂的道能潔淨我們的生活與行為(約十五3,三5;提前四5;詩二九9)。其三。水是表明象徵悔改與重生的水禮,信徒經過悔改與重生。才能見證他是一個基督徒(彼前三21;約三5;徒廿二16;羅六5;約壹五8)。上面三種的表明,一般人認為以其二,這一方面說法較為合理,因為主耶穌曾對門徒說:「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潔淨了。」(約十五3),保羅所說的「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潔淨」,這裡的水不過是道的一個預表而已。——李道生《新約問題總解》

 

【弗五26 “要用水藉著道把出會洗淨”一語中的水指什麼?】

    關於“水”的解釋有三:

    一、水指洗禮而言。這一解釋認為每一信徒必須受洗,纔能成為基督徒。他們根據彼得前書三章2l節的話“這水所表明的洗禮”,和希伯來書十章22節的話:“身體用清水洗淨”。主那穌也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也是指洗禮而言(約三章5節)。約翰壹書五章8節也說:“作見證的原來有三:就是聖靈、水與血”。這裏的水也是指洗禮而言。

    二、第二個解釋不認為這裏的水與洗禮有關。因為洗禮不過是一個信主作見證的記號。“水”應指“道”而言。所以主那穌說:“人若不是從水(聽道)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約翰壹書五章所說“聖靈、水與血”的水也是指神的道而言,普通的水並無見證功效。

至於希伯來書作者所說的“身體用清水洗淨”是引用舊約祭司工作方式的一項,即祭司在為民獻祭時,先要在院子內的洗灌盆洗手腳,纔能供職,免得死亡(出三十章1821節),該事可能與新約的洗禮並無關係,但對保羅在此所說的“把教會洗淨”顯然無關。

    主那穌曾在臨別勉言對門徒說:“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約十五章3節),很清楚地,主那穌洗淨信徒是用“道”,不是用“水”,水不過是一個預表。既然他親口說用道潔淨信徒,則可作保羅在此處所說的“用水籍著道,把教會洗淨”的最佳注釋。

    保羅對哥林多信徒用了另外一種說法:“並籍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林前六章11節)。洗淨是由聖靈,並非由洗禮,這句話也是主那穌對尼哥底母所說的另一方面解釋。

    三、第三個解釋乃是:在約翰福音十三章記載主那穌曾為門徒們洗腳,那是當時主人對賓客的傳統習俗。主那穌曾對彼得這樣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10節)。一般猶太人從街上回來,都會到街上的公眾浴室或自己家中院子的旁屋去洗一個澡,洗過澡的人仍然穿著草鞋回家或進到家中的前座或就席吃飯,他們的腳仍然沾滿了塵埃,所以還要洗一次腳,全身就乾淨了,保羅在這裏提及基督“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可以分作教會被潔淨的兩個階段:

    是用基督的血潔淨我們的生命。水在舊約均預表潔淨,水本身並無潔淨人心之力,但其涵義則為潔淨。在新約只有基督的寶血能潔淨人們的心。所以上文有“基督舍己”之句。

    是用基督的道潔淨我們的生活。信徒不單在生命上需要潔淨,更要每天用主的道使生活得以潔淨,走上聖潔之途,毫無玷污(27節)。

    以上三說,第二說較多人採用。―― 蘇佐揚《新約聖經難題》

 

【弗五26~27主不只是為得著教會而交出祂自己,主還繼續在教會身上作工,藉此就深深的顯明祂的心意是在教會。主繼續的作工在教會身上,不住的用真理來潔淨教會,要把教會造到聖潔無有瑕疵的地步,好成為一個榮耀的教會,可以獻給自己。這就是說,主不滿足於只有教會,主所要的是榮耀的教會。有了教會,主還不稱心,必須要把教會造就成連「玷污、縐紋等類的病」也沒有的情形,只有當教會到了實際的聖潔無有瑕疵,這樣的榮美的時候,主纔稱心滿意。因此,我們不能不注意教會的建造。

         我們承認,教會要達到聖潔無有瑕疵那樣豐滿的圓滿的地步,還得經過基督台前的審判,但我們卻不可因為必須有這一個過程,便自暴自棄。我們要看見,有不少稱為神兒女的,他們真的不肯接受真道的潔淨,在真理以外熱心活著,不理會主建造的心意,這是教會不能在地上達到圓滿的一個原因。正因為如此,我們得竭力使自己不致成為教會達不到圓滿的原因中的一個份子,至少,我們也該盡量的減少我們帶到基督台前的虧欠。──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2627成為聖潔「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

自古以來,有多少愛情婚姻的故事,不過是一種影像,隨著時間的推移都過去了。而那真實永存的愛情和婚姻則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弗532),它比人間最深的愛還要深,比萬乘之君愛上一個極卑賤的奴婢而與之結合還要希奇,乃是天上神的兒子,萬王之王,來到這個小地球上,甘願舍命來聘一些卑賤的罪人,作祂的永久伴侶,這是何等的愛情,何等的婚姻。

教會本來的情況雖然卑賤、污穢、不配。但基督既已聘定為妻,就要將之洗淨,使成聖潔。這方法就是用水借著道,水是指聖靈說的,聖靈借神的話天天在我們裡面作工、感動、光照、引導,能將我們的心思、意念、言語、行動以及整個人洗淨,完全歸主為聖,可以獻給祂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這樣才能與那位榮耀,聖潔,尊貴的基督相配。

為此,新婦要自己預備好(啟197),我們也要天天求聖靈借真道洗淨我們,改變我們更新我們。──《每日天糧》

 

【弗五27「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基督洗淨教會之目的,是要獻給祂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

    “亳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玷污”指外來的污穢,“皺紋”是一種衰老的表記。“毫無玷污皺紋”表示沒有外來沾染的污穢,也沒有衰老疲弱的狀態。反之,倒是十分飽滿,充滿朝氣和新鮮的感覺。

    “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上句是消極方面“亳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本句是積極方面聖潔無疪。“沒有瑕疵”就是絕對的完全,這也可作為“聖潔”之解釋。──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7「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基督有一天,要把一個榮耀的教會獻給自己,在這一句話裡,神聖的恩典顯出了神永遠的計畫。我們可以見到,由於教會現在因人的墮落受汙損,所以需要生命的水借著道來潔淨,以達到預備整齊的地步,可以在榮耀中獻給祂。今日我們仍然站在墮落後的人類蒙救贖的歷史裡,仍有許多缺欠需要補救。也有許多傷痕需要醫治。然而,聖靈描述教會的話是多麼充滿了恩典,「毫無玷污」——就是說所有罪的痕跡,她已往墮落的歷史,現在已經全被忘記了。「毫無皺紋」——時間和年代的記號都消失了,因為現在一切都是妝飾過的,一切都是更新過的。「毫無……等類的病」,因此不論撒但鬼魔或世人,再不能找到任何藉口去譴責她了。神在祂的思想中,超越了人類的全部歷史,來看祂在榮耀中的教會,祂不提人的墮落,而只彰顯祂那位已得榮耀之兒子的形像。―― 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弗五28「丈夫也當照樣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了。」

    “……如同愛自己的身子,愛妻子便是愛自己”,這句話表示丈夫應看妻子和自己是一個人,以致妻子所受的痛苦或快樂、平安或危險,都視同身受。這句話也包含看對妻子的忠誠、坦白一如對自己那樣。任何人對自己是不會有任何“私心”和隱秘的,夫妻相待也應當是這樣。──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28~33夫妻是日常生活中常在一起的,這個關係又是神親自安排和造成的。這個關係的實際是要兩個人成為一個:思想是一個,感情是一個,在應付一切問題上是一個──不是像亞拿尼亞和撒非喇那樣的一個,而是在討主喜悅的事上成為一個。「所以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明顯的指出夫妻在生活上完全的聯合,藉著作妻子的要順服丈夫,作丈夫的要捨己的愛妻子,這些學習,把聯合的關係表現出來。從個體來看,夫妻是兩個人;從思想、感情和意念來看,夫妻又是一個人。因為二人成為一體,時間和空間都改變不了這一個聯合的事實,正像基督和教會是分不開的一樣;看見基督就看見教會,看見教會也該看見基督。

         夫妻的關係是聯合的關係,主自己用這個關係來表明基督和教會的關係。因此,夫妻的生活顯不出聯合的事實來就不對,貌合神離的夫妻也不對,因為把基督和教會的關係表明錯了,這種光景有問題,這種光景也不正常。基督徒的婚姻不能隨便,因為夫妻的關係,是帶著基督和教會的關係的見證。

         夫妻兩人要成為一個,實在是雙方都要好好付代價去學功課的,要甘心的受對付纔能學得好。基督不會撇棄教會,所以神的兒女只有夫妻相親相愛的義務,絕沒有離婚的權利:「神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夫妻必須相親相愛,這纔是神兒女的樣式。神的兒女一定要守住這聯合的見證。夫妻的生活,實在是主造就祂要得著的材料的課室,每時每刻都煉淨我們的摻雜,使我們成為精金,能以顯出祂的聖潔無有瑕疵,顯出祂的榮耀。── 王國顯《建立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讀經劄記》

 

【弗五29「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總是保養顧惜,正像基督待教會一樣,」

    “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己的身子”,這是十分自然的常理。這簡單的常理,可以考驗那些作丈夫的是否愛他們的妻子,像愛自己的身子一樣。在此,聖經已經把“丈夫是妻子的頭”的意義,說得十分明白,它絕不是給丈夫甚麼特權,使他們可以在家庭中作威作福,欺淩妻子,反之,乃是要他們“像基督待教會一樣”,對待妻子“總是保養顧惜”,而不是隨意叱駡。──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31「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為這個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注意為這個緣故就是為上節因我們是祂身上的肢體(是祂的骨祂的肉)的緣故,所以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這樣,本節更清楚地表示了基督與教會之連合,以及夫妻之連合為一,這兩件事在屬靈的意義上有重要的關係。夫婦之結合,不僅是神對男女婚姻的一種旨意,並且是為要表明基督與教會的合一。──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32「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

    “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看基督和教會說的”。教會與基督的合一,乃是一個極大的奧秘,我們還不能完全明瞭。而夫妻二人的“成為一體”,卻可以幫助我們在若干程度上領會教會與基督合一的意義。──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

 

【弗五33「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

    然而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祂的丈夫,本節回復到上文夫妻相待之教訓上,作為本分段的結論。這結論就是:丈夫方面,應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方面,應當敬重她的丈夫。── 陳終道《新約書信讀經講義──以弗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