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導論例證
【信望愛是普通書信的主題】歐洲有一座華麗的大禮拜堂,它的大門入口處,有三塊大理石鋪在地上。第一塊刻上「信心」,第二塊刻上「盼望」,第三塊刻上「愛心」三個字。其實,這也是新約書信三大作者的次序。最先是保羅,他的書信特別著重信心;跟著是彼得,他特別著重盼望;最後是約翰,他特別著重愛心。再者,這也是每一個信徒靈性經歷的次序,先信,再因信生盼望,最後嘗到主的愛。──
巴斯德《彼得前書研究》
【作書者不僅是神的工具而已】有人曾如此說:寫經文的作者們,就好像上帝手中的一文筆,或如一管洞簫,被上帝的靈所吹奏;又或如七弦琴一般,被聖靈所撥動而已。這也就是說:那些作者們只不過是一些被上帝所操縱的工具而已。但這一段經文卻告訴我們:上帝的真理只臨到那些有心尋求的人。在靈感的過程中,上帝與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靈感同時是人尋求的心志,與上帝的聖靈啟示的結晶。──《每日研經叢書》
【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在回教和共產國家的基督徒,對壓制、敵視,以至公然的逼迫,已習以為常,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對這些信徒來說,彼得前書是極之實在的幫助。本書幫助他們接受苦難,視為主所容許的,並且是有益的,可以使他們產生一些可貴的基督徒素質,如堅忍。
西方世界的基督徒,特別是說英語的信徒,他們擁有深厚的聖經傳統,對於信仰受到公然反對的情況很不習慣。直至最近為止,起碼政府仍承認家庭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位,甚至鼓勵大家“適隨尊便”地參加教會。然而,這情況已一去不返。今天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似是要透過法官、教育團體,特別是透過傳播媒介,來醜化、嘲笑,甚至譭謗相信聖經的基督徒。廣播電臺、電視臺、電影、報紙、雜誌和官方公佈都鼓勵敗德行為、酗酒、狡詐,甚至褻瀆。基督信仰現已成為“反主流文化”,信徒愈早領會使徒彼得在他第一封信中的教訓,就愈能作好準備面對二十世紀末葉和二十一世紀啟端的日子──如果我們的主還未回來的話。──《活石新約聖經注釋》